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大學聯考議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議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議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一

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率分論點)

⑴明確: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

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

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

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

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

④敍述作者的一段經歷湖,歸結出中心論點;

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

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敍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説理)道理論據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比喻論證比喻在説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

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説理);

③聯繫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

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

①並列式

②總分總式

③總分式

④分總式

⑤遞進式。

5、駁論文的閲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論據;

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6、常見考點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

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誌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箇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繫。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敍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係的部分。明確

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準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原意。

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二

雲雀見麻雀整天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就問:麻雀太太,你為什麼不飛得高一點呢?

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説:難道我還飛得不高嗎?你瞧瞧公雞!

公雞伯伯,你為什麼不飛得高一點呢?

公雞驕傲地在房頂上邁着八字步,反問:難道我還飛得不高嗎?你瞧瞧鵪鶉!

你為什麼不能飛得高一點呢?鵪鶉姐姐。

鵪鶉奮力從草尖上飛過去,得意地對雲雀説:難道我還飛得不高嗎?你瞧瞧癩蛤蟆!

後來,雲雀遇見雄鷹,便向雄鷹請教:雄鷹叔叔,你為什麼飛得那麼高呢?

不不。雄鷹謙虛地説,離藍天,我還差得遠呢!

啊,我明白了!雲雀眨巴眨巴眼睛想,誰如果想展翅高飛,就不能把目標定得太低;如果眼睛只盯在樹冠以下,那就永遠不可能在藍天白雲間翱翔。

這則寓言故事中的麻雀、鵪鶉、雄鷹等對所飛的高度有着不同的認識,你對高度又有着怎樣的認識呢?

請以高度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一、橫式分解法(並列結構)

示例A

中心論點:與藍天搏擊,與白雲共舞。

分論點一:你的目標決定你的高度

分論點二: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分論點三:你的學識決定你的高度

示例B

中心論點:高度無極限

分論點一:高度從積累中來

分論點二:高度從無畏中來

分論點三:高度在心中放飛。

示例C

中心論點:目標的高度。

分論點一:一個人事業目標的高度往往決定他的一生。

分論點二:一個企業經營目標的高度往往決定它的前途。

分論點三:一所大學發展目標的高度常常決定它的地位。

二、縱式分解法(遞進結構)

示例A

中心論點:奮蹄原野,馳騁天下。

分論點一:心靈的高度決定了生活的高度。

分論點二:生活的高度影響了社會的高度。

分論點三:社會的高度體現了國家的高度。

示例B

中心論點:山外山,景外景。

分論點一:站在人生的山麓,我們要敢於採摘樹梢上的堅果。

分論點二:採到樹梢上的堅果之後,我們要敢於採摘山腰上的靈芝。

分論點三:採到山腰上的靈芝之後,我們要敢於採摘雪峯上的雪蓮。

示例C

中心論點:決定高度的條件。

分論點一:無論做什麼事,勇氣決定高度。

分論點二:除了需要勇氣,還要有正確的態度。

分論點三:決定高度的因素中,信念最重要。

三、對比分解法

示例A

中心論點:昂首長嘶,立馬崑崙。

分論點一:過高的目標,是我們失敗的源頭。

分論點二:過低的目標,會使人玩物喪志。

示例B

中心論點:向目標逼近。

分論點一:樹立凌雲之志是達到全新高度的立足點。

分論點二:胸無大志則是事業成功的攔路虎。

示例C

中心論點:做振翅雲霄的雄鷹。

分論點一:行動是達到心中高度的青雲梯。

分論點二:空想是通往心中高度的絆腳石。

四、辨證分析法

示例A

中心論點:種子與參天大樹。

分論點一:撒一棵種子,立一個目標,暢想未來。

分論點二:施一點肥料,不畏嚴寒與酷暑,茁壯成長。

分論點三:多一點耐心,品味過程的酸甜苦辣。

示例B

中心論點:高度,由你決定。

分論點一:高度是夜空中的啟明星。

分論點二:高度是隨着階段而變化的。

分論點三:高度還需要機會的保證。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三

●投桃報李 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於愛與被愛。這之間連接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或許,木桃對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報之以瓊瑤,也未必就是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聲由衷的“感謝”吧。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原文是“涓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書面記載最早為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原為民間俗語,後清代朱用純編輯收錄,為教子醒世用。

●慈母之恩唐代詩人孟郊曾寫下《遊子吟》一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出自明朝《增廣賢文》一書,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餵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銜環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説,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漂母的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春秋末期晉國著名刺客豫讓説的,強調感恩報恩。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後,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後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説:“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脱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伏劍自殺。

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温暖了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温暖的牀上;今有偉人毛主席,邀請他的老師參加開國大典;朱總司令蹲下身,親自為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國小老師歐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台。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醒覺了你的自尊;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

凡事感激。 學會感激。 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四

杭州地鐵文明勸導員朱阿姨

這幾天,一張刷屏的“地鐵光腳照”得到很多網友點贊。在杭州一地鐵站,一名女子不小心把鞋掉進了站台縫隙,因為着急趕火車而不知所措。見狀,地鐵文明勸導員朱阿姨主動脱下自己的鞋借給她,“我的鞋碼可能要大一些,你就當拖鞋穿吧,趕火車要緊”。

當天,朱阿姨赤腳執勤直到早高峯結束。事後,這位女士還給朱阿姨寫了一封感謝信,“朱阿姨非常熱心,雖然她要赤腳回家,但毫無抱怨,是一名優秀的志願者同志。在此,我真心感謝朱阿姨見義勇為的行為,謝謝!”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五

[神話傳説]

一天,上帝帶一個傳教士來到地獄,這兒的人圍着一個盛滿粥的大鍋坐着,每人都有一把勺柄太長的勺子,誰都無法將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裏,只能捱餓。上帝和傳教士又來到天堂,這裏的人也是圍着一口大鍋,手裏也拿着一把長柄勺子,看上去他們很快樂,上帝見傳教士對此迷惑不解,便解釋説:“這裏的人都學會了喂對方。”

[生活實例]

一架波音747客機需要—萬多個零部件,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公司,特別是新加坡和韓國,中國也為其提供飛機的平衡尾翼。

惜時

[名人名言]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最聰明的人是最不願浪費時間的人。(但丁)

要是人們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後一天該多好啊!這就更能顯出生命的價值。(海倫·凱勒)

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份,勤勞者能叫時間留給他們串串的果實,懶惰者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高爾基)

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般飛逝,過去的永遠靜止不動。(席勒)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富蘭克林)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魯迅)。

[警句解讀]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語出《樂府詩集·長歌行》,意為年少時不抓緊時間,有所作為,年老時就只能徒自傷悲了。

明日復明日,明日十可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語出明代文嘉的《明日歌》,勸誡人們要珍惜今天,不能總指望明天,那樣會萬事成空的,只會留下無窮的悔恨。

[事實論據]

魯迅先生是十分珍惜時間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寫作上”,從而一生著作頗豐,成為一代文壇巨匠。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十分珍惜時間,他曾給自己擬訂出一張工作時間表,把一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讀讀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門外語的單詞,就是這樣掌握的。

自豪

[名言警句]

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李大釗

2.往理性的方向走,往心愛與同情的方向走,往光明的方向走,往真的方向走,往健

康愉樂的方向走。——徐志摩

3.年輕的朋友,讓青春發出光和熱吧,為人民發光發熱的青春才是美麗的。——秦牧

4.對於那些有自信而不介意於暫時失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對懷着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雨果

5.要有生活的願望和對本身力量的自信,那麼整個一生將會是一座最美好的時鐘。——高爾基

[事實論據]

1.“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飛行後,我國將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實現多人同時上天飛行的夢想。同時,我國航天計劃“嫦蛾工程”正在順利進行,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中國人的足跡將留在月球上:

2.當越來越多的中國體壇明星站在世界大賽領獎台上的時候,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越來感受到當一名中國人的自豪。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六

好文章的開頭的標準

1、簡潔流暢。

簡潔是議論文開好頭的保證,尤其是複述材料時更是隻能對材料進行簡要概括,切不可詳細敍述。

2、表達主題鮮明,給人印象深刻。

議論文的開頭一定要讓讀者一下子就知道你要説什麼,即一定要向讀者亮出你的論點。所謂開宗明義就是這個意思。

3、使用一定的表現手法,使開篇富有文采。

寫議論文的開頭,可以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引用、設問、排比等,使其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寫出議論文“鳳頭”的方法

1、引用名言。

就是議論文一開篇就直接引用一句名言作為全文的中心論點。比如,《説勤》的開頭:

中國有句俗話叫“一勤天下無難事”。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也説過“業精於勤”。這都是説學業方面的深厚造詣都來源於勤奮好學。

2、開門見山。

即在文章的開頭就不是亮出論點就是導出論點。比如,《談骨氣》一開篇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既簡潔明瞭,又中心突出。再如,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一開篇就寫道:“我主張將我們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下。”這一開篇,既提出了問題,又表明了中心論點,非常直接。

3、故事導入。

4、設問開篇。

就是在文章的開頭先就要議論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後再在回答問題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毛澤東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的開頭: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人的頭腦裏固有的嗎?也不是。人類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再如,《愚昧比富有更可怕》的開頭:

有人説,愚昧比貧窮更可怕。難道富有了愚昧就不可怕了嗎?無數事實已經證明,愚昧比富有更可怕。

議論文采用設問開頭,不僅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啟發讀者思考,還能在自問自答中自然亮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真可謂水到渠成。

5、解釋概念。

就是在文章的開頭明確地解釋與論點有關的概念的含義,從而點出文章的中心論點。例如,《自強、自負、自卑》的開頭:

自強,就是自己努力向上。一個人要有所作為,就應該具備這樣的品質:既不自卑,也不自負,而是要自強。

這種開頭的好處是可以通過詮釋概念挖掘論點的深意,明確論述的方向,給人清晰明確的印象。

6、對比開頭。

7、設喻開篇。

就是先在文章的開頭寫一個故事、一則寓言或者一個笑話,然後以其設喻引出中心論點。例如,《哨子》就是先寫自己小時候為得到一個哨子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現在很後悔,然後把哨子比作“權勢”“名望”“財產”“尋歡作樂”“遠遠超出自己生活水平的享受”等引出自己的觀點:許多人遭受悲苦,都是由於自己對事物的價值作出錯誤估價造成的。

以設喻開篇能夠藉助形象説理,使文章生動活潑,並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8、欲進先退。

議論文的論點與傳統觀點相對時,可以在文章的開頭先提出傳統觀點,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見解。例如,寫《近墨者未必黑》,就可以先提出傳統的觀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觀點——“近墨者未必黑”。

這種欲進先退的開篇方法往往可以使讀者體會到作者觀點的獨到、新穎,從而使文章與眾不同。

9、樹立靶子。

寫駁論文,最好是在文章的開頭就先亮出對方的謬論,並將其當做靶子深入批駁。例如,《個人與集體》這篇文章,作者就是先提出“有人提出這樣一種人生哲學,叫‘人人為自己,也就是人人為大家’”,接着便具體分析這種錯誤的人生觀,並進行了抨擊。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七

一、大學聯考新動向,議論成潮流

現在大學聯考更加註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現代公民意識,而議論文正是檢測理性思維能力和現代公民意識的最好手段。現在大學聯考作文要求文體特徵鮮明,絕大多數省市在大學聯考中甚至明文規定考生寫作議論文。

議論文又叫説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以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通常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構成。

二、議論三要素,樣樣要抓牢

論點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對某一個問題或某一類事件的看法、觀點、主張,它要求看法、觀點、主張、正確、鮮明、有針對性。一般情況下在文章題目,或第一句話,或結尾提出或表明論點。論據是證明論點正確的證據。事實論據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理論論據是指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首先,論據必須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能夠充分證明論點。其次,論據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當十”的效果。第三,論據要新穎,儘可能尋找一些新鮮的、能給人以新的感受和啟示的論據。論證過程是指運用證據闡釋證明論點是正確的過程。它要求論述要深刻、周密,講究説理的藝術。基本的論證方法包括五種:歸納法、例證法、演繹法、類比法、對比法。

1、歸納法。歸納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它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然後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歸納法可以先舉事例再歸納結論,也可以先提出結論再舉例加以證明。前者即我們通常所説的歸納法,後者即我們通常所説的例證法。例證法就是一種用個別、典型的具體事例實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2、演繹法。演繹論證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發推導出關於個別情況的結論,其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繫是必須的。演繹法有三段論、假言推理、選言推理等多種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論。三段論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如大前提“凡金屬都可以導電”、小前提“鐵是金屬”、便可推出結論“所以鐵能導電”。

3、比較法。比較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方法。通常將它分為兩類,一類是類比法,另一類是對比法。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對比法是通過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對立的不同事物之間的比較來證明論點的方法。

駁論有三種方法,即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的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説服力。①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性、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點論據必定得出錯誤的論點。③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的矛盾等。

三、結構有三種,熟悉好行文

剖析名家所寫的經典議論文,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三種基本的結構模式:

(一)中心論點加分論點式

這種模式的操作要點是:首先要有論點,不僅要有中心論點,而且還要有分論點。論點一定要用一句話明確地表述出來。其次,還要注意將論點放在恰當、醒目的位置。中心論點一般放在第一自然段的末尾,也可單獨放一段(第二自然段);分論點一般放在每一段的開頭。一篇議論文至少要有兩個分論點,最好有三到四個;分論點的語言要精練,一般控制在15字內;分論點句子的結構要一致,構成排比。分論點的表述要儘量緊扣作文題目的關鍵字眼,以保證每一段都扣題;幾個分論點應儘量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這三個問題。

(二)六段綜合式,其結構特點和操作要點如下:

第一自然段:開宗明義,提出論點。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興,總之,三句話即直奔主題,切忌故弄玄虛,拖泥帶水。

第二自然段:詳例剖析,敍議結合。事實勝於雄辯,一個精當的事實論據,往往能夠有力地證明論點。可採用“總分總”式的結構,即首尾是議論評價性文字,中間是高度概括性的敍述(一般不超過120字)。

第三自然段:略例排比,形成氣勢。如果説詳例是點的勾勒,那麼略例就是面的鋪展。點面結合能夠形成立體感,略例以三四個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則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自然段:即在上面詳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礎上,再從反面切入,正反結合,對比鮮明,從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自然段:絕對的結論容易產生偏頗,加上這段辨證分析能使立論更為嚴密周全。

第六自然段:聯繫實際,解決問題,從而使主題得到進一步昇華。

(三)讀後感式。要訣如下:讀懂原文是首要,抓住重點定基調;引議聯結重感想,圍繞中心細細表。即:

第一自然段:引用原文材料(社會現象)

第二自然段:一針見血亮明觀點。(中心論點)

第三自然段:聯繫古今中外類似人物事件,正反對比分析。

第四自然段:得出結論,點醒世人。

四、思維健美操,成就好眼光

要千方百計地提大學聯考生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理性思考就是見微知著。作文不能侷限於寫一人一事一花一草,而要由點及面、由樹木到森林,揭示或印證某一規律。能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考生在寫作時,對紛繁複雜的人和事,要多追問幾個“為什麼”。也就是説,作文不僅要讓讀者知其然,還要讓讀者知其所以然。理性思考還要求觀點具有啟發性,立意要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達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全無”的境界。儘量讓讀者眼睛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理性思辨能力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着手:

(一)要多討論、多辯論。有意識收集並精選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社會生活材料,展開討論或者辯論。要在討論或者辯論的過程中,找到分析問題的角度與方法。有人總結了“順”“逆”“引”“喻”“釋”“比”“問”七字法。“順”即順着題目、立意闡釋觀點,“逆”即先論他端,陡然一轉,亮出正論。“引”即引用論證,“喻”即比喻論證,“釋”即闡釋題目含義破題。“比”即通過對比來闡明事理,“問”即通過一問一答來分析議論。當然,最關鍵的是考生自己有沒有批判性思維,有沒有自己的觀點,能不能用邏輯和恰當的、清晰的例證支持自己的觀點,論題是不是統一在焦點上,能不能自如地推理演進。

(二)要多閲讀和觀察。高三時間緊,建議考生少看作文選,多看大師文。大師的文章可以啟發考生的思想,激活考生的思維。同時,要養成觀察和思考生活的習慣。《紅樓夢》中説得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家感冒我吃藥,別人成功我得法。這樣,就可以拓展見識。如,面對同樣的委屈,張三和李四的表現有何不同?為什麼不同?這些差異給張三、李四帶來了什麼結果?如果換成自己,我該怎麼做才是上策?這樣,思想自然就深刻。如果時間緊,可以收集一些感動過自己的名人名言、諺語俗話,用它 反推生活或以名言俗話為論點,在生活中找證據。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八

淡泊,樂觀,豁達,鎮定,沉默,明智,自由,心靜

洪應明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菜根譚》

泰戈爾

就算不快樂也不要皺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梭羅

不管你的生命多麼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不要逃避,更不要用惡語詛咒他。

《信念的種子》

紀伯倫

悲哀的創痕在你身上刻得更深,你越能容得更多的快樂

弘一法師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廊兒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顧城

執者失之

王爾德

奚落是庸才對天才的頌歌

史鐵生

如果白晝的語言已經枯朽,就用黑夜的夢語,用詩的性靈

《病隙碎筆》

歌德

才能是在寂靜中造就,而品格則是在世間洶湧波濤中形成

魯迅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蕭伯納

諸般美德首選沉默,它能讓你窺見他人的缺點,同時掩藏自己的不足。

莊周

一人之斷制,所見有限,猶一目之瞥,豈能盡萬物之情乎?

《南華經解》

曾國藩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毛姆

在你不知如何回答別人的話的時候就保持沉默,這是生活中一個很好的策略。

《尋歡作樂》

米蘭昆德拉

最糟糕的不在於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於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扁鵲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大學聯考議論文 篇九

充分論證,是大學聯考議論文成功的關鍵之一,而善解“己”意,是做到充分論證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解題目

解題目,即“破題”。試題的要旨不明確限定,文章便無法做。只有通過“解”題,把相關概念按照自己的用意進行界定和詮釋,才能據題生議。它是後文“議論”的前提,是“議論”的基礎,它起着統領全篇、燭照全篇的作用。

如《談學習中的“入”與“出”》,對“入”與“出”作明確的解析。那麼,“入”與“出”的含義如何規定呢?

例:我們每天都在學習新知識,每天又都在用新知識解題和做事。我把學習新知識稱為“入”,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稱為“出”。學習中的“入”與“出”的關係是辯證的,“入”是“出”的基礎,“出”是“入”的延續,兩者相互促進,“學”與“用”相結合。

從應考文章的構成內容上講,是我們發表自己見解的前引,是用概念解析法具體闡明我們對考題的看法。

解觀點

所謂“解觀點”,就是把表述自己主張、看法的話語,更加通俗地解釋出來,使讀者明白並接受其內在的道理。用“所謂”、“也就是説”、“通俗一點兒説”、“是指”、“就是”、“換句話説”等連接話語表述的具體內容往往都是“解觀點”。

例: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的行動向導。 解理由

所謂“解理由”就是分析作者的觀點賴以成立的理由,也就是作者持論之故。

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作文時,以評論王傑捨身救戰友為例,提到“這一瞬間的偉大選擇,有選擇,無過程。‘瞬間’的行為非‘瞬間’的行為。乃是此前無數‘瞬間’做人的體驗、積澱使然。”——説明這個道理,就要講清“瞬間”不能允許有複雜的“翻江倒海”的鬥爭——雖説“一瞬”是一個過程,但在人的感覺上可以説沒有過程,這一切也不過在三五秒之間。這就足以説明王傑的人生境界已經達到了一種至境——千鈞一髮之際,能夠自然而然地作出捨身救人的舉動。(從而解釋了自己立論的理由)

解事例

要突破“觀點+例子”這種簡單的論證模式,關鍵是要有切中要害的分析,要掌握分析事物的原則:將“論點”與“事例”(論據)之間的一致性揭示出來。

例:以“變”為話題,在談到“強”與“弱”的對立中,“強”者轉化為“弱”者,往往是毀在自己身上,不能戰勝自己的“弱”,也就是通常人們説的“自己打敗自己”。為解釋這個道理考生選用了一則寓言故事——一隻雄獅逮着了一隻狐狸,但沒有吃它。因為狐狸答應每天會逮幾隻小動物貢奉給獅子。於是在很長時間裏獅子足不出户,天天享受着狐狸送來的食品,舒適得很。可是有一天狐狸什麼也沒有帶來,獅子正要責問狐狸時,狐狸撲向它,將其咬死。

作者敍述完故事之後,並沒有把它擺在那裏完事大吉,他繼續分析道

只怕這隻獅子到死也不會明白自己身為百獸之王怎麼反被一隻小小的狐狸咬死。長時間的養尊處優,已使它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健壯的肌肉已鬆弛下來,肥胖、笨拙已使它喪失了跳躍、格鬥的能力可以説害死它的不是狐狸,而是它自己的“懶惰”。

這分析,簡練明確地點出了寓言的實質內涵。文章從獅子之所以被狐狸咬死的原因進行分析,指明是懶惰使獅子的本領弱化,甚至不能抵禦小小的狐狸。這樣,事例便與論點完全契合,緊緊扣在一起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o7d8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