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大學論文——中國與印度的關係(多篇)

大學論文——中國與印度的關係(多篇)

大學論文——中國與印度的關係(多篇)

印度農業論文 篇一

淺析印度農業生產

摘要:印度自獨立以來,工農業生產雖然有了較快發展,但印度仍然是—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80%的人口以農業為生。從印度經濟發展史來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的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2006年數據顯示印度農業GDP佔全國GDP總量的18%。本文就印度的農業生產展開詳細分析,並結合印度農業現狀對印度農業的特點加以論述。

關鍵詞:印度 農業 生產 特點

一、印度農業的發展歷程

獨立前,印度農業長期處於停滯和衰退狀態,糧食短缺問題十分突出。獨立後,為解決糧食問題,印度政府採取了土地改革、“綠色革命”、“白色革命”、“藍色革命”和支持合作社發展等一系列措施,使農業得到很大長進。通過土地革命,消弱了封建大地主的勢力,將地權分散到中小地主階級手中,資本主義農場逐漸興起。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推廣以高產良種為核心的農業技術改良,即“綠色革命”。包括擴大灌溉面積,引進、培育、推廣高產農產品,使用化肥,提高機械化水平等。“綠色革命”使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擺脱進口糧食的負擔,從此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為增加食物來源,特別是動物性食物來源,印度又開始先後推出發展牛奶生產的“白色革命”和發展漁業生產的“藍色革命”,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二、印度種植業

印度農業規模大,種類多,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印度農業主要包括種植業和畜牧業,其中種植業主要包括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一)糧食作物

糧食作物種植約佔總播種面積的75%和種植業的55%,以水稻、小麥為主,還有高粱、玉米等雜糧和豆類等。其中印度的稻穀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約佔糧食種植總面積的30%,佔糧食總產量的40%,居世界第2位,成為世界上主要稻穀生產國。小麥佔糧食總產量30%,在世界也居第2位。

(二)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約佔總播種面積的24%,產值佔種植業總產值的45%,種類繁多,以棉花、黃麻、茶葉、甘蔗以及花生為主。印度是世界重要產棉國,最大的茶葉生產和主要出口國,最大的花生、紅花、蓖麻、油菜籽、芥末的主要生產國。

(三)印度的四大農業區及其分佈

根據印度各自然條件的差異、社會經濟特點以及農作物分佈狀況,將其分為四個農業區。分別是東北部的水稻、黃麻、茶葉區,位於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該區的黃麻和茶葉的產量分別佔全國的90%和80%;西北部的小麥、雜糧、油菜區,指印度河,恆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周圍山地,該區灌溉條件較好,是“綠色革命”的重點區,這裏的小麥產量佔全國總產量80%,油菜佔90%,甘蔗佔50%,芝麻佔75%;半島的雜糧、棉花、花生區,範圍包括德干高原和沿海平原,該區生產水平較低,棉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60%,花生、煙草佔全國80%;以及西南的水稻、熱帶作物區,指的是西高止南段和沿海平原,是胡椒、咖啡、腰果、椰子、木薯、香蕉和橡膠集中分佈地。

三、印度畜牧業 印度的畜牧業佔農業總產值的30%,其中養牛業佔到了農業總產值的65.8%,這也奠定了印度是世界上養牛最多的國家。據估計,世界上約有10億頭牛,其中印度最多,約有2.8億頭,佔全球總數的28%。而牛對印度農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印度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現在牛是主要的動力來源可以耕作、拉車,、磨面等;牛是農業副產品的重要消費者,牛主要食草, 稻殼, 玉米秸稈等,解決了農業生產的副產品處置問題;印度的牛大概每年總產出8.5億噸牛糞,成為家庭燃料的主要來源,不僅節約了能源,而且很好的解決了廢棄物的排放問題;牛提供了大量的牛奶,2002年,印度的牛奶產量居世界首位,為印度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效益。由於印度視牛為神物,所以印度人並不食用牛肉。

家禽業是畜牧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印度家禽業快速發展,年均增長達到15%—20%,在世界各國禽肉部門是增長最快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印度家禽業快速發展,無論是家禽飼養量,還是禽肉和禽蛋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2005—2006年印度肉禽的屠宰量達20.5億隻,佔世界肉禽屠宰量的3.95%,僅次於中國、美國和巴西,排名世界第四。

四、印度農業的特點

1、人均土地規模較小, 小農經濟仍佔絕對優勢

印度農業的社會經濟結構的特點是封建、個體和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並存, 小農經濟佔絕對優勢, 每個農户的經營規模較小。造成這種情況,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 雖然印度在獨立後就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並公佈了名目繁多的法令, 但大多並未認真執行, 成效不大。因此, 在經歷了長達40 多年的土地改革後, 印度的土地佔有狀況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土地所有權仍集中在少數人手裏, 封建和半封建的經濟成分佔有優勢。其二, 由於印度人口不斷增長, 導致了對大塊土地持續不斷的再分配, 使土地變得越來越零碎。基於以上因素, 印度農户平均經營的土地規模較小, 在這種情況下, 小農户就不能也無力對土地進行任何有價值的投資, 也無力進行其他必要農業活動。

2、農業現代化程度和範圍不夠, 農業的生產方式差異很大

自“綠色革命”後, 印度農業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現代化的發展, 但農業現代化程度和範圍仍然不夠。在農業內部, 農業先進技術大都侷限於小麥和水稻, 而其他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仍被排斥在現代化的大門之外。在地域範圍上, 農業先進技術的廣泛採用也僅限於西部少數幾個條件較好的邦, 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速度緩慢, 成效並不明顯。在生產方式上仍以傳統的生產工具和手工勞動為主, 機械化程度很低, 現代投入較少, 85 %的耕地依靠人畜力耕作, 60 %的耕地無灌溉設施, 靠雨水灌溉。改良種子, 化肥, 殺蟲劑等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 土地的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3、土地生產率仍然較低

印度根據自己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特徵, 選擇了採用“土地節約型”技術, 用相對豐富的勞動力去替代稀缺的土地, 充分提高土地生產率, 並充分利用勞動力, 擴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這樣一條農業現代化道路。經過40 年的發展, 印度的土地生產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還是明顯的。小麥是受惠於“綠色革命”的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因此有人將“綠色革命”稱之為“小麥革命”。雖然如此, 印度小麥每公頃2770 公斤的單產也僅比其鄰國如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伊朗等國的單產要高一些, 但距離中國每公頃的3885 公斤, 還有一定的差距, 和法國的每公頃7449 公斤, 英國的每公頃8043 公斤相比則差距巨大。

4、農業和農村的不平衡日漸擴大

由於印度在上個世紀60 年代嚴重缺糧, 加之自二五計劃起實行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需要糧食的支撐, 因此隨後的“綠色革命”便將關注的重點落在了以小麥和水稻為主的糧食作物上, 豆類和油料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大大減少, 每年需進口大量食油才能滿足國內需要。同時由於各地自然條件的不同和經濟、社會環境條件的差異, 採用現代技術的程度不同, 造成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農業現代化實際上就是要增加現代科技投入, 這需要必要資金的保障, 但印度的邊際農、小農與大農在土地, 金融等資源佔有上的不對等性, 使得邊際農、小農不願也無力加大對土地的投入, 因此他們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隨着經濟的發展, 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深入, 地區發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並未減輕, 反而有加重的趨勢。 參考文獻:

[1]殷永林。獨立以來的印度經濟。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1 [2]汪登倫。印度的農業政策與農業現代化略論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7 [3]宋登卯。印度農業現代化的成就。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中印關係形勢與政策論文範文二:論中印關係 篇二

隨着中國、印度這兩個新興亞洲國家的崛起,中國有着引領亞洲的趨勢,而印度已經基本奠定其南亞霸主的地位。中印關係已經成為亞洲最受矚目的國際關係之一。從綜合的角度來看,中印兩國具有許多一致的特點:

中印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綜合實力,基本成為世界大國,兩國的關係已經具備大國對話的特點。按通行的觀點,資源力、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以及國際影響力等共同構成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中印兩國現在都還處於發展中國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國土廣闊、資源總量巨大、人口眾多等優勢,近年來又一直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從而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國家。就軍事力量而言,中印兩國在常規武器數量、技術裝備以及軍隊規模等方面居亞洲前列,而且都擁有核武器;就國際影響力而言,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印度則在積極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中印還在某些科技領域領先的同時不斷提高整體水平,力爭邁進科技大國的行列。這一切表明,中印已經在迅速改變長期以來的“大而弱”形象。

從今年的中印關係來看,友好是兩國關係的主流。但兩國關係中存在的互信不足問題仍不時浮現,對兩國關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中印互信不足主要的表現是:在印度,近年來“中國威脅論”又有所抬頭。中印互信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也有某些現實的因素,比較複雜。

首先是中印邊界問題未能取得突破。自2003年以來,中印兩國政府的特別代表已舉行了多輪談判,兩國在2005年4月温家寶訪印時簽訂了關於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從而為雙方實現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於這一問題的複雜性,實現最終解決還有相當的難度。温家寶在最近訪印期間的講話中指出:“中印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只有真誠互信、鍥而不捨,才能最終找出公平、合理、為雙方所接受的方案。”由於中印邊界問題在短期內尚難於解決,而在印度,19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的陰影尚未完全消除,印度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對中國存有較大的疑慮。

其次是中印經濟差距有所擴大。近年來,中印兩國的經濟發展都較快,但中國的發展速度高於印度,使中印兩國的經濟差距有所擴大。印度一向具有較強烈的同中國競爭的心理,這種形勢使印度有些憂慮,對中國產生些許排斥。再者是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隨着中印關係的發展,地緣政治因素對兩國關係的影響已逐步減少,但這方面的因素仍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印度對中國同巴基斯坦等印度鄰國關係的某些方面仍有疑慮。從中國來看,它對印度同美國、日本等國的軍事與安全合作也有其關切。

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交織在一起,情況比較複雜,解決有相當的難度,需要時間,需要耐心,並應防止對中印關係的全局做出錯誤的判斷。同時雙方對互信不足這一問題應給予高度的重視,為增進互信做出更大的努力。

雙方應繼續推進邊界問題特別代表談判進程,並致力於從政治和戰略高度出發,積極尋求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在邊界問題解決之前,雙方將根據已簽署的協議,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在最近温家寶訪印期間,雙方同意建立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

此外,雙方在涉及對方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採取更多的積極行動,給予支持,這將能充分體現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現實意義,對增進互信有重大的作用。

總的來看,中印關係已逐漸趨向成熟,這是十分可貴的。今後,隨着中印兩國的友好關係的不斷髮展,兩國關係中存在的一些不穩定因素將有望進一步消除,使兩國的互信不斷加強。對於中印關係的前景,我們可以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就目前國際形勢來看,中印關係的影響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雙邊關係影響,對周邊地區乃至世界都產生了一定影響。這幾年,因為領土問題,中印關係一度緊張。如果兩國一旦兵戎相見,勢必會大大影響兩國的穩定發展。而美國必會趁虛而入,向印度出售軍備,緩解其國內壓力。印度缺錢,中印一戰,中國必勝,而印度勢必淪為大國的工具,長期處於經濟停滯狀態。也會影響中國穩定發展的局面,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如果兩國友好互信,則中國可以趁着美國陷入經濟危機的這幾年,用強硬手段穩定南海局勢,穩定中國的大後院。中印聯手,再加入俄羅斯,足以抗衡美國及依附美國的日本,收復台灣也不是問題。那時候,中國成功破除周邊封鎖,成為亞洲老大,具有和美國直接對話的權利。引領亞洲為世界做出更多的貢獻。

中印關係形勢與政策論文範文一:中印關係形勢政策論文 篇三

一、中印關係在曲折中發展

20世紀50年代是中印友好關係的黃金時期。

印度是與中國建交的第一個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共同倡導了舉世聞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中印關係奠定了新的基礎,迎來了中印友好合作的第一個高潮。1954年6月,周恩來訪問印度,中印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重申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年10月,印度尼赫魯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接待的第一位非社會主義國家政府首腦。在4個月內實現了兩國互訪。尼赫魯到達北京當天,毛澤東主席就會見了他,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陳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陪同會見。4天后,毛主席再次會見並設宴招待尼赫魯,,如此高規格的接待,説明中國政府對印度及對中印關係的高度重視。1956年11月,周恩來再次訪問印度,賀龍副陪同訪問,也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羣眾隆重而熱烈的歡迎。在首都新德里等地,有上百萬人歡迎週一行。到處都可以聽到“印地—秦尼巴依巴依”(意即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號聲和歡呼聲。周發表講話説,我們兩大民族之間的友誼有兩千年的歷史,但是,今天,我們之間的友好關係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

中印兩國在反帝、反殖和加強亞非團結、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等方面互相支持和配合。在1955年召開的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上,中印兩國共同努力為會議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了發揚光大,從起初處理中印雙邊關係的原則逐步發展成為公認的處理國際關係的原則。

不幸的是,中印友好關係的良好勢頭未能長期保持下去,從50年代末開始發生逆轉。其根本原因是西藏問題。1959年3月西藏發生武裝叛亂,__等人逃往印度。當時,__及其追隨者的活動都得到印官方的協助和配合。印度政府的做法顯然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也違背了中印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十分清楚,中印關係由熱變冷,是印度在西藏問題上的錯誤立場和政策造成的。中方的善意和努力,沒有能夠挽救急轉直下的兩國關係。

60年代,中印邊境發生武裝衝突,兩國關係降到谷底。

眾所周知,中印邊界從未劃定,西方殖民主義者炮製的“麥克馬洪線”是非法的。歷屆中國政府從未承認。印度堅持以“麥克馬洪線”為劃定的邊界線,並在軍事上推行“前進政

策”,蠶食中國領土,挑起邊境流血衝突。1962年10月20日,中國軍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進行了一場自衞反擊戰。但是,中國政府堅持通過和平談判而不以武力解決邊界爭端的立場沒有改變。

邊界武裝衝突對兩國關係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印雖未斷交,但雙方撤回了大使,關閉了總領事館,經貿關係基本中斷,文化交往包括民間交流都無法進行。中印關係進入了漫長的僵冷時期。

70年代中期,中印關係開始出現一絲轉機,但總體上兩國關係仍然緊張和冷漠。1976年中印恢復互派大使。1977年兩國恢復直接貿易和人員互訪。由於印度領導人堅持所謂“平行政策”,即邊界問題不解決,中印關係就不可能完全正常化,中印關係的發展步履艱難。

80年代後期,中印關係出現了重大轉折。

1988年12月印度拉吉夫·甘地訪華,這是時隔34年後第一位印度訪華。鄧小平與他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雙方達成了中印關係要“向前看”的共識,雙方同意以“互諒互讓,相互調整”作為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邊界問題不應成為發展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障礙。中印兩國的輿論普遍認為,拉·甘地的成功訪問是中印關係中的“轉折點”和“里程碑”。拉·甘地改變了以往印度領導人的“平行政策”,終於使中印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印關係正常化基本實現。

90年代,中印關係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1991年李鵬訪問印度,恢復了中斷數十年的中印高層互訪。1992年印度總統文卡塔拉曼訪華,這是印度獨立以來第一位總統訪華。1993年印度拉奧訪華,雙方簽訂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1996年江澤民同志訪印,這是中印建交後第一位中國國家元首訪印。雙方達成了構建“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合作伙伴關係”的共識,指明瞭兩國關係的發展方向。同時,雙方還簽訂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此協定於上述1993年協定一起,對維護中印邊境的和平與安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是,在1998年中印關係又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在印度進行核試驗前後,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稱中國是印度“潛在的頭號威脅”。印領導人還把“中國威脅”作為其發展核武的藉口。一年之後,印方開始轉寰,1999年6月印度外長賈斯萬特·辛格訪華,與唐家璇外長達成兩點重要共識,即中印關係發展的前提是互不視對方為威脅;中印關係發展的基礎是兩國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從而使中印關係回到了正確的軌道。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印關係進入了快速和全面發展的新時期。

高層互訪保持良好勢頭,而且富有成果。

2000年5月,印度總統納拉亞南訪華,把中印建交50週年的慶祝活動推向高潮,同時也標誌着1998年後一度中斷的高層訪問得以恢復。2002年1月中國朱鎔基訪印,雙方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2003年6月印度瓦傑帕伊對中國的訪問是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兩國簽署了《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提出了今後中印兩國建立新型關係的指導原則。雙方確認這是一份推動中印長期建設性合作伙伴關係的綱領性文件。雙方同意各自任命一位特別代表,從兩國關係的大局出發,探討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2005年4月,中國温家寶訪印,兩國簽署聯合聲明,宣佈建立中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國外媒體高度評價温對印度的訪問,稱之為“亞洲兩個巨人的握手”。2006年11月中國胡錦濤訪問印度,雙方發表的“聯合宣言”中提出了充實和加強中印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十項戰略。2008年1月,印度辛格訪華,兩國簽署了中印《關於二十一世紀的共同展望》,雙方還簽署了十多項合作文件。政治關係的改善,帶動了其他領域的友好合作關係的全面發展。

經貿合作快速發展。

2008年雙邊貿易額達518億美元(2000年為29.14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印度成為中國第十大貿易伙伴。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2009年雙邊貿易有所下降。但中印雙方將共同努力,力爭今年達到600億美元的預期目標。防務和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展開。

中印軍方高層互訪,中印防務安全磋商機制,海軍聯合演習,陸軍聯合訓練等等,表明兩國在建立政治互信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文及其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006年胡錦濤同志訪印時雙方達成的協議,每年組織100人的青年代表團互訪。此舉有助於增強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之間的相互瞭解,讓中印友好世代相傳。

多邊領域合作方興未艾。

隨着中印兩國的經濟發展,國力增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中印在多邊領域的合作與協調也日益加強。中印同屬發展中國家,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場,例如在多哈回合談判、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等問題上互相合作,共同維護髮展中國家的利益。除了在聯合國框架內的多邊合作外,在近些年來逐步建立起來的“中俄印”三邊合作,“金磚四國”,“發展中五國”等“小多邊”合作機制中,中印兩國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對中印關係的評價

綜上所述,縱觀60年來的中印關係,其特點是從“曲折發展”到“螺旋上升”。

從上世紀50年代初(建交)到上世紀末的50年裏,中印關係走了一個“馬鞍型”:50年代從熱到冷,60年代降到谷底後,緩慢上升,90年代開始加速發展,並保持良好勢頭。進入21世紀以來,中印關係呈“螺旋型”上升趨勢,但不是直線上升。

當然,在看到中印關係的發展成績顯著、勢頭良好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兩國關係中存在的問題與障礙,而且需要認真對待。

1、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中印雙方分歧很大,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自2003年以來,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進行過13輪會晤,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印邊境總體上是和平安寧的。但近兩年來,也曾發生一些引起爭議的事情。例如,印度總統、、政府部長不止一次到中印邊境爭議地區“視察”,宣稱印方擁有“主權”。印方還向中印爭議地區增派軍隊,重新啟用已關閉的空軍基地,部署先進戰機。印方的目的,是要強化對中印爭議地區的“事實佔領”和控制,增加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事關領土主權問題,中方當然要做出必要的迴應,重申中方一貫立場。實際上,印方所作所為只會增加中印談判的困難,顯然不利於邊界問題的解決。與此同時,西方和印度的媒體,以及一些戰略分析家大做文章,渲染“中國威脅論”,製造“中國入侵”,“2012年中國要攻打印度”等謠言,有時印度官方不得不出來表態澄清。關於邊界問題,2008年1月中印兩國簽署的《共同展望》文件中説得很清楚,雙方將繼續堅定地致力於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包括邊界問題在內的遺留分歧,同時確保這些分歧不會影響雙邊關係的積極發展。

2、西藏問題是半個多世紀來一直困擾着中印關係中一個重要問題。2003年印度政府明確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允許包括__在內的西藏人在印度領土上參與反對中國的政治活動。但是,印方對自己的承諾只做到了一部分,沒有完全做到。__的“流亡政府”在印領土上長期存在,從來沒有停止過企圖分裂中國的活動。新加坡資政李光耀不久前指出,__是中印關係中的“一根刺”。

3、經貿摩擦成為中印關係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多年來,印度對中國商品實行“反傾銷”,對中國投資設限等經貿摩擦事件屢屢發生。其實,舉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打傷的不僅是別人,最終還有自己。中方向印方表示,希望通過加強兩國政府、產業間溝通與交流化解貿易摩擦。

筆者認為,中印關係中確實存在的上述問題以及印度媒體和學界過分炒作的負面新聞和評論,並沒有改變中印關係總體上保持上升的大趨勢,沒有發生以往那樣的重大挫折和倒退。説明中印關係經過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逐步變得成熟和穩定。因此,我們仍然可以説,新世紀以來的中印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

中印未來是“龍象相爭”還是“龍象共舞”?

中國和印度都是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大國。儘管中印崛起的道路還很漫長,關於這兩個亞洲大國未來關係的走向卻早已成為國際輿論的熱門話題了。有一種相當流行的觀點是,兩個大國,尤其是互為鄰國的大國,在崛起之後或者在崛起過程中必然會成為戰略競爭對手,互相構成威脅,甚至必然會發生衝突甚至戰爭。歷史上確有崛起的大國對外實行侵略擴張,變成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例子,但不能由此得出結論,凡是強大起來的國家必然走西方大國的老路。力量對比固然是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關鍵在於一個國家的政治領導實行何種內外政策,能否正確地看待本國,也正確地看待別國。

中國如何看待印度的崛起呢?早在1982年鄧小平在會見印度客人時就明確指出,“既不存在中國對印度的威脅,也不存在印度對中國的威脅”,“我們希望自己發達,也希望你們發達”。1988年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印度拉·甘地時又語重心長地談到中印兩國發展前景及其重大意義,他説:“中印兩國不發展起來就不是亞洲世紀。真正的亞太世紀或亞洲世紀,是要等到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鄰國發展起來才算到來。”他還指出,在這個偉大目標下,發展中國家應該改善相互之間的關係,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中印兩國尤其應該這樣做。中印兩國領導人已經多次達成中印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針對西方關於中印爭奪亞洲主導權的論點,印度領導人也指出,亞洲和世界有足夠的空間讓印度和中國都發展起來。中印雙方都對未來關係前景持樂觀態度,未來是龍象共舞而不是龍象相爭。

中印如何建設新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2005年中印兩國宣佈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這標誌着中印關係上了一個新台階。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不是現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雙方長期共同努力,不斷充實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內涵,推動兩國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新型戰略伙伴關係與冷戰時期的戰略關係有本質不同。中國宣佈與許多國家建立的戰略伙伴關係是不結盟、不爭對第三國,以及不影響各自與第三國的關係。因此,對中印關係中的第三國因素,如美國因素,巴基斯坦因素等等,不能用冷戰思維去思考,否則將作繭自縛,影響中印關係的健康發展。

戰略合作伙伴之間也會有矛盾,分歧,有競爭。這是不能迴避的。根據前面所講的事實,可以得出結論:中印之間是共識大於分歧,互利多於摩擦,合作高於競爭。

基於這樣的認識,才能妥善處理中印關係中存在的歷史和現實問題,相互照顧彼此關切,通過求同存異,增信釋疑,擴大合作,達到互利共贏的遠大目標,

根據2010年第二季度的數據,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超越了日本。儘管此前早有預測,但這個消息還是成為了世界經濟的熱點話題。很多媒體的報道都是集中在中日經濟、中美經濟之間的比較。

2010年8月16日英國《衞報》網站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的GDP超過日本這一事實表明,這是中國從貧窮的共產主義國家在向經濟超級大國轉變的過程中出現的又一個里程碑。法國《世界報》刊載的一篇文章認為,中國第二季度GDP超過日本説明,日本經濟正以一種令人擔憂的方式衰緩,這一現象源於日本社會消費蕭條(在日本消費佔其GDP增長的60%)、持續的通貨膨脹,以及出口減緩(減少5.9%)等原因。一些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認為,如果中國的經濟繼續以9%的速度增長,它將在2030年超過美國。這將產生重大的政治影響。

不僅如此,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的崛起,也是世界經濟中不可忽視的變量。在普華永道税務審計事務所對未來經濟排名的估計中,中國將在2030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之後的排名將會是印度、俄羅斯、德國、墨西哥、法國和英國。這將會給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帶來重大變化。但是,退一步講,從一個更具亞洲特點的角度看,中國更長期的競爭對手是另一個正在復甦的經濟大國:印度。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大國的經濟在1800年前就佔到了世界經濟的一半。他們不像德國和日本,僅僅是國家,從國土面積和人口而言,各自都算得上一個洲;而且,儘管有光彩奪目的增長率,但仍然是一個貧窮的洲。

在國際體系的範疇內,中印共同崛起的主要意義是在經濟方面。以中印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的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戰後國際體系的最重要的趨勢之一,發達市場主導的世界經濟將因新興市場而重新劃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和印度的總體規模將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走向。同時,也沒人會忽略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即中印兩國本身將如何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這一點對國際體系的影響也同樣重要,而西方研究這個問題的主流學者更是將這個問題視為觀察兩國崛起的重要變量。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擬對印度經濟、中印政治關係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中印關係發展前景有更好的理解和應對。

一、印度經濟

正如丹尼·羅德里克等所指出的,在印度獨立之後的30年裏,在社會主義政策和許可證、配額制度以及進口替代政策等的束縛下,印度常被看做是錯誤發展的反面典型。

但是,隨着過去20年裏印度發生的鉅變,印度已經變成了一個模範生,人們用她做例子,來説明如果轉向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經濟潛力可以得到多麼大的發揮。儘管有很多學者(尤其是印度學者)在印度邁向崛起的時間轉折點上有着爭議,但無論是支持印度從80年代開始經濟起飛抑或是90年代開始的觀點,都一致同意自由化改革對於經濟崛起發揮了最為積極的作用。

儘管中印的增長速度同樣引人注目,但增長方式卻大相徑庭:中國經濟的增長靠的是業,而印度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靠服務業推動的。印度的服務業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含義,以計算機軟件為中心的信息產業是嶄新內容。在年均6%的GDP增長率中,服務業的貢獻率高達51%,其中增長最快的兩個領域為金融和軟件業。《亞洲時報》對此有一個數據統計,它統計了以要素成本計算的各行業在GDP增長中所貢獻的百分比,農業從1951-1952至1960-1961年度的45.2%下降至1997-1998至2000-2004年間的13%;工業則保持穩定,天氣的數字分別是23.7%和23.1%;而服務業在同期則成倍增長,從31.1%上升到63.9%。印度國內的儲蓄水平只有中國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資只有中國的10%,印度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比中國落後大約10至15年。在付出了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的代價之後,90年代,經濟自由化促使印度的私營企業蓬勃發展,私營企業佔了經濟的75%以上,並且為合營企業和外國資本的合作提供了相當大的空間。

大學論文——中國與印度的關係 篇四

中印關係發展需要跨越“障礙”

摘要:中印兩國的關係很受世界的關注,兩國的關係其起起伏伏。從世界範圍講,中印關係是當今重要的大國關係之一。從地區安全角度講,它對亞太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但這麼重要的雙邊關係過去幾十年一直處於冷淡狀態,直到最近幾年,才出現轉暖跡象,但依然熱度不夠。

2010年4月1日是中國和印度建立外交關係60週年紀念日。而步入“耳順之年”的中印關係雖然穩定發展的基調未變,但障礙尚未完全消除,1962年邊境戰爭,**喇嘛關係的西藏問題等仍是難以跨越的障礙。就如某些印度官員表示,當年那場戰爭的傷口至今難以癒合。

一、歷史問題——邊界問題

中印邊界問題雖然是歷史遺留的,實際上卻成為目前嚴重影響中印雙邊關係深化的最大障礙。中印邊境爭端的焦點,是我國大片領土的歸屬問題。具體形象地説,就是三條線之爭。一儘管1987年以來,中印之間圍繞邊界問題進行了不下10輪的政府級談判,對緩和邊境的武裝對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對於解決領土爭端問題而言,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外長慕克吉近日拒絕了中國對阿魯納恰爾邦的領土主權要求,聲稱印度“不會放棄任何領土”。可見邊界問題仍然是中印關係中的一大疙瘩,印方不會放棄任何領土,而中方更不會將自己的國土拱手相讓。然而正如印度總理辛格所説:“邊界問題一旦解決,我們的戰略伙伴關係就會擁有更多的力量和活力。”

二、西藏問題是牽動中印關係的又一敏感因素

1959年3月,西藏發生叛亂,**一行逃亡印度。同年8月,中印發生第一次武裝衝突——“郎久事件”。**喇嘛逃出西藏後,印度容許他帶領追隨者在印度北方成立了流亡政府。從此,印度境內上萬名流亡分子就成了中印關係的不穩定因素。直到今天,這一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全面解決。

**喇嘛問題已經成為中印之間難以磨滅的傷痛,並且不時被某些印度政客借來大做文章。如果印度不在西藏問題上徹底改弦更張,放棄冒險主義和兩面派的做法,中印兩國難以發展成親密、友好、熱情的夥伴關係。

三、兩國之間的競爭

作為兩個正在崛起中的大國,同時又是兩個邊界接壤的發展中國家,存在某些利益差異甚至利益衝突是難免的。尤其在能源來源上的競爭。兩個正在迅速發展的大國,中印對能源的需求都在急劇的加大。而同樣作為能源消費和進口大國,雙方為獲得國際油氣資源確實會出現一些矛盾和競爭。這在歷史上是有事實證實的。

今天,在世界格局大調整、國際秩序大演變之際,中國和印度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在繼往開來的新起點上,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儘管改善和發展中印關係還存在一些困難和障礙,但是中印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合作遠比惡性競爭來得划算。

正如印度總理辛格所説:“只要印度和中國用同一個聲音説話,世界就會傾聽。”而胡錦濤主席也迴應辛格主席説:“中印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要堅持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可見,縱然中印之間有分歧,但不能掩蓋兩國之間存在共同利益訴求的事實。展望未來,中印兩國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展示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一、政治互信要不斷加強。

中印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中印關係,都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雙方高層互訪頻繁,各領域交往與合作不斷擴大。中印雙方簽署《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中印關於二十一世紀的共同展望》,發表《聯合宣言》,制定深化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十項戰略”, 攜手舉行陸軍聯合反恐訓練„„這些互動豐富了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內涵,增進了兩國的政治和戰略互信,為中印關係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經貿合作要不斷擴大。

近年來,印度成為中國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就正如,儘管中國的企業有前車之鑑,再加上這陣子印度禁止進口中國產電信設備,稱其含有間諜設備,印度仍被華為和中興通訊稱為“重要的戰略性市場”。 印 1

度市場潛力的巨大讓華為和中興仍願意與印度進行洽談,進行下一步的經濟合作。可見,中印之間的合作潛力是多麼的巨大。只要本着互利共贏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拓寬合作領域,排除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干擾,中印經貿合作將會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四、民間交往要不斷推進。

中印同在亞洲,毗鄰而居,情感卻很陌生,彼此瞭解有限。過去的20年,中印兩國高層交往日趨頻繁,然而相對人口基數,兩國間的民間交往還處於起步階段,彼此的瞭解還不深,這也是兩國民間非理性情緒時隱時現的主要原因。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卡恩納更是一針見血,“印度仍然對中國存有戒心,而雙方之間的不瞭解更是驚人。”今年兩國將分別主辦“中國節”和“印度節”系列活動,必將進一步加深相互瞭解,增進互信,為兩國關係全面穩定發展構建良好的民意基礎。

五、國際合作要不斷深化。

中印同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新興國家,在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上有相似的訴求,在維護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上有共同的利益,而且兩國都有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建立更加密切和廣泛的理解與合作的願望。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挑戰,中印兩國應繼續積極推進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係民主化。

六、兩國關係要不斷髮展。

作為兩個亞洲大國和鄰國,既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也有現實的利益摩擦。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兩國已就解決邊界問題達成政治框架,雙方特別代表迄今已舉行13次會晤。通過談判,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邊界問題,符合雙方的利益。兩國同意在邊界問題解決之前,應努力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只要雙方妥善處理並照顧彼此的利益和關切,就可以確保兩國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中印共同發展、繁榮,必將對亞洲和世界和平、和諧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中印兩國只要把握機遇,深化合作,一定能攜手共創兩國關係的美好未來。

中國vs印度 篇五

多極世界中中國印度的覺醒

我們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印度和中國的人口總和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

一。現在,兩國的經濟動力十分強勁,他們正在準備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多年以來,印度和中國僅僅是鄰國,但是現在,他們在經濟和政治上越來越靠近了。現在的問題也越來越清晰:合作還是競爭?

一、綜述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相互聯繫

今天,中國人口有13億,印度有11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以喜馬拉雅山脈為共同邊界。

印度和中國對人類歷史具有重要意義。世界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有兩個宗教誕生於印度。中國貢獻了至今為止意義深遠的儒教。世界上最早的四個發明文化,產生於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三角洲和中國的幾個大型三角洲地區,其中有最後兩個倖存下來。中國和印度在各自世界的中心,保持文明與文化,歷經數年而不衰。受儒教影響的中國和印度教影響的印度,在大部分時期是友好合作的,文化交流頗為頻繁。印度向中國輸送了佛教,佛教繼而從那裏散佈到中國各地以及東南亞世界。直到18世紀初,兩國都屬於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家,由於歐洲殖民帝國的日益強大,這兩個國家隨後同時被罰為無名小卒,或者説被變為殖民地。

兩個帝國都深受西方列強帝國主義之害。中國在19世界鴉片戰爭失敗之後,變成了一個分裂的但仍有主權的國家,一個半殖民地的國家。與此同時,印度的大部分領土直接出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大約在同一時期,即20世界中期,兩國重新走上世界政治的舞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7年,印度取得了政治獨立。

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兩國的基礎條件還大致相同,在過去幾十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國超過了印度。自90年代初,印度正在追趕上來。在過去的幾年,雙方近身接觸,2005年4月辛格總理訪問北京後,兩國關係出現了歷史性的轉折。辛格和温家寶稱讚印中兄弟走到一起,是為改變世界秩序而邁出的第一步。經過友誼的橋樑,已經開啟了這個亞洲的世紀,應該説這首先是印度和中國的世紀。説做就做。兩國首次開始認真調解多年來的邊界衝突。在信息技術領域已經出現了第一次協同作戰:中國此時已成為最大的計算機生產商,而印度正在上升為最重要的軟件製造者。

中國和印度目前都處於巨大的變革中,迅速上升為世界頂尖國家,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不能掩蓋這樣的事實:任何國家都不是處於真空當中,而是在地球的某一個區域,那裏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政治和經濟競爭,兩國之間以及它們與各自鄰國之間關係所帶來的風險和威脅,使雙方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面臨着問題、挑戰和危險。歐洲18~19世紀的歷史表明,可以出現和平崛起的大國,並且與其他國家沒有衝突,但是不一定„„那麼中國和印度如何抉擇呢,下面主要進行中印經濟關係的比較。

二、中國印度的經濟狀況比較

印度和中國規模相似,地理位置相鄰,同時出現政治、經濟方面的崛起,兩國傳統上在經濟方面有一定的競爭,這一點在印度人的意識中始終是根深蒂固的,比中國人的意識更強烈。中國日益成為一種尺標,印度人,常常將其在全球背景下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發展,按照中國的尺標進行比較。

(一)兩國的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

1,兩國中,都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而勞動崗位遠遠不夠,因此,特別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以出口為主導,依賴外國投資。

2,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印度,在增長過程中出現了規模龐大的中產階級,其購買力不斷提高。同時,兩國也收到了尖鋭的社會分化的衝擊。在光鮮明亮的中國大都市,也有明顯的貧困和事業,印度的國防部長在1998年還將中國視為印度最大的敵人,而在2003年訪問中國時説到:“我們坐在一條船上”。

3,兩國都有一個相似的問題,農民工問題。在印度,民主體制好比一根避雷針,疏導了社會中不滿情緒;而在中國,由於僵化的機制,整體社會的穩定可能會脱離控制。

(二)中國領先於印度的方面:

1,在直接投資方面,情況對比鮮明。早在80年代,流向印度的直接投資淨

值,只有中國相應數值的17%。此後,中國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一路領先。境外直接投資的來源不同,是兩國經濟發展出現差異的重要原因。流向中國的境外直接投資,主要來源於東南亞,特別是香港、台灣和東南亞的大型海外華人社團。與此相比,海外印度人的投資數額則少得可憐。另一個優勢在於,海外華人網絡建立了信息豐富、靈活多變的體系,經歷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考驗。

2,在外匯儲備方面,中國也領先於印度。70年代末,印度的外匯儲備有83億美元,是中國的187%。到1995年,印度外匯儲備與中國的比例收縮到了25%。由於中國的美元儲備大幅增加,2006年初已經達到941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而印度的外匯儲備這時下滑到只有中國儲備的18%。

3,在扶貧方面,印度要趕上中國還需要做很多事情:印度人口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日收入不足1美元,而中國只有17%。

4,在儲備率和投資率方面,中國也比印度高出三分之一,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城市化,居民壽命和識字率方面,中國都遙遙領先,印度完全沒有社會保障制度,而中國至少還有一個不太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目前經濟方面的分析總結明顯的有利於中國,其原因之一在於,中國開始實施經濟改革的時間遠遠早於印度,但這並不意味着印度的潛在實力落後於中國。客觀地分析,印度也有其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與優勢。

(三)中國落後於印度的方面:

1,在中國,私有企業的發展是緩慢的,而印度則相反,有許多強大的家族企業擁有悠久的傳統。其響亮的品牌在世界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到目前為止,印度私營企業的產值已經達到60%,而在中國的大型企業還是國有的。與中國企業相比,印度企業經營得更好效率更高,總體上有更高的公司管理水平,他們一般來説賬務公開透明,經理人員也具有國際性,這也可以解釋,雖然與中國相比發展速度較慢,為什麼印度的總體資本利潤率卻明顯高於中國。

2,印度還有一個堅實可靠的司法體系,私人財產受到保護,有基本的民主制度,言論自由及發展良好的私人領域。

3,中國從很早就開始致力於普遍提高民眾的識字率,而印度的重點放在學術教育上。根據企業諮詢機構麥肯錫公司的報告,印度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是中國的1.5倍。教育系統與經濟需求緊密聯繫方面,印度比中國進步得多。根據瑞士IMD商學院對30個國家開展的調查結果,在提供受過良好訓練的專業工人方面,印度排名第三,而中國則降到倒數第二。

4,中國的英語不夠普及也會使其在服務領域的發展機會受到侷限。這個領域的利潤空間比製造業大得多。中國的軟件和外包行業被嚴重分割,沒有必須具備的規模和專門技術,難以吸引國際大型項目。按照企業諮詢機構麥肯錫公司的報告,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10家IT企業,只佔據了20%的市場份額,而印度在這個行業的10強卻佔有了45%的份額。

兩國的發展模式不同,印度主要建立在服務業的基礎上,由於經濟主要集中於服務行業,印度得意成功克服經濟發展中的艱難險阻,如,殘缺的基礎設施,較低的直接投資以及相對較低的儲備率。中國則不同,特別是其加工產業尤為突出,其消費品領域的產品現在主導者世界市場。政府很早投資於基礎設施,加上鉅額外國直接投資以及眾多海外華人的幫助,推動了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建立和改建,包括輕工業以及重工業領域。

三、競爭還是合作

縱觀兩國的貿易往來情況,1962年的邊境戰爭,曾使雙邊貿易全面陷於癱瘓,直到1984年,相互授予“最惠國”地位,經濟合作才重新出現興盛。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大部分產品是醫療、半成品和鋼材。因此,印度的懷疑論者擔心,一旦中國的建築繁榮慢慢結束,印度的出口繁榮就會戛然而止。過去,中國和印度幾十年來的關係一直很緊張,直到今天,仍然充滿着競爭和不信任。自從2003年起,印度一直保持與中國的貿易順差,從心理上對印度的自我意識具有很大的意義。在與中國成績不斷進行的比較中,印度感覺受到了歧視,成為經濟競爭中的失敗者。隨着中國迅速地取得成就,印度幾乎產生出一種自卑情結,對國外關於官僚主義、關税限制和腐敗現象的批評,反應過度強烈,以此來發泄不滿情緒。同時,過分強調並宣傳印度道路。 國家不太注意外國直接投資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後果,這就使得,腐敗的政治和受到國家保護的印度企業,以及產業家族,轉向反對更開放的自由化,相反,由於國際競爭的壓力,自己的權力基礎受到損害,擔憂創新壓力過大,已經成為主要問題。

現在,印度已經發現,它與中國有相似的戰略性的經濟利益。事實上,雙邊的經濟、貿易潛能,是關係升温背後決定性的推動力。此後,經濟發展的邏輯將帶動政治進程。印度公司看到了中國工業生產的成功,而中國的IT企業,願意學習印度服務業的成功經驗。印度和中國已經認識到,雙方能夠從經濟合作中贏

得更多。兩國在世貿組織訴訟中,向西方工業國家指出了貿易壁壘的矛盾之處,以及專利保護的限度。兩國都在推進亞洲公債市場和貨幣基金的發展,以減少對金融機構的依賴。兩國都在努力建立全亞洲的自由貿易區,形成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平衡力量。中國和印度正在重新解釋全球化,重新評價傳統的西方價值:他們希望今後利用最好的技術,及其巨大的國內市場,確定技術標準的開發,並掌握整個行業。中國的硬件和印度的軟件專利協同作用,可以樹立一個光輝的典範。中國的温家寶總理熱情洋溢地稱兩國為IT行業的“雙塔,一個負責程序,一個負責硬件。”温家寶認為,雙方可以共同敲響“IT行業的亞洲世紀”的鐘聲。

可以預見,在今後的數十年中,兩個巨人會逐漸地共同生長在一起。在經濟和政治接觸的過程中,那些潛在的合作領域會漸漸凸現出來。實際上,印度和中國的經濟體制中,有一部分是明顯互補的。印度高效率的服務領域,如果與中國的高度競爭力的產業聯合起來,那將是難以戰勝的。他們共同的實力,會動搖IT領域的根基,不管怎樣,可以預料,今後數年中,兩國將關注各自的弱項,這樣,較大的差異就會逐步拉近。

中國同印度的關係 篇六

中國同印度的關係

(最近更新時間:2011年3月)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20世紀50年代,中印兩國領導人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雙方交往密切。1959年西藏叛亂後,中印關係惡化。1962年10月,中印邊境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1976年雙方恢復互派大使後,兩國關係逐步改善。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1988年、總統文卡塔拉曼1992年、總理拉奧1993年、副總統納拉亞南1994年、總統納拉亞南2000年先後訪華。國務院總理李鵬1991年、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1993年、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1995年、國家主席江澤民199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2001年、國務院總理朱鎔基2002年分別訪問印度。

新世紀以來,中印關係取得全面、快速發展。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2005年4月,温家寶總理訪印,雙方宣佈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2006年11月,胡錦濤主席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聯合宣言》,制定深化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十項戰略”。2008年1月,印度總理辛格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中印關於二十一世紀的共同展望》。8月,印度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10月,辛格總理來華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胡錦濤主席會見。

2010年是中國印度建交60週年。2010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會長韓啟德訪印,會見印度外長克里希納。2月,楊潔篪外長在出席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期間會見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3月,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訪印,會見印度總理辛格,同印度環境與森林國務部長拉梅什舉行會談。4月1日,胡錦濤主席、温家寶總理、楊潔篪外長就中印建交60週年分別與印度總統帕蒂爾、總理辛格、外長克里希納互致賀電。4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巴西利亞出席“金磚四國”領導人第二次正式會晤期間會見印度總理辛格。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訪印,會見印度聯邦院副議長拉赫曼·漢和文化關係委員會主席卡蘭·辛格。5月,印度總統帕蒂爾來華進行國事訪問,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分別與帕會談、會見。習近平副主席簡短會見帕並與帕共同出席中印建交60週年招待會。7月,温家寶總理會見訪華的印度總理特使、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訪印,會見印度總理辛格、印度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印度外長克里希納、印度人民黨主席加德卡里,集體會見印度左翼政黨領導人,出席第二次“中印關係研討會”開幕式。12月,温家寶總理訪問印度,同印度總理辛格舉行會談,會見印度總統帕蒂爾、印度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印度副總統安薩里、印度外長克里希納、印度人民院反對黨領袖斯瓦拉吉,出席中印建交60週年暨“中國節”閉幕式。2011年4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海南三亞同印度總理辛格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期間舉行雙邊會見。

兩國外交部門保持密切溝通與協調。2010年2月,印度外交部東亞司司長班浩然來華舉行中印外交部官員磋商,外交部部長助理胡正躍會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楊燕怡同其磋商。4月,印度外長克里希納訪華,國務院總理温家寶會見,外交部長楊潔篪同克舉行會談,兩國外長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國總理直通保密電話通信線路的協議》。9月,印度外交部政策

規劃司司長比哈拉來華舉行中印第4輪外交政策磋商,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會見,外交部政策司司長樂玉成同其磋商。10月,中印俄三國外長會晤在湖北武漢舉行,外交部長楊潔篪會見印度外長克里希納。11月,第四次中印戰略對話在北京舉行,外交部長楊潔篪會見印度外祕拉奧琪。

中印邊界談判繼續向前推進,邊境地區總體保持和平與安寧。11月,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戴秉國同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在北京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4次會晤,温家寶總理會見梅。

中印雙邊貿易增長迅速,經濟合作領域不斷拓展。2010年中印貿易額617億美元,同比增長43%。中國是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印度是中國第十大貿易伙伴。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鋼材、肥料、電話機、醫藥品、農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及傢俱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商品有鐵礦砂、棉花、塑料、汽車零件、寶石及貴金屬等。

2010年1月,印商工部長阿南德·夏爾馬率團來華出席中印經貿科技聯合小組第八次會議,温家寶總理會見,商務部長陳德銘同其舉行會談。雙方舉行了中印經貿投資合作論壇,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印度共和國商工部聯合經濟工作組關於擴大貿易和經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9月2日,第四次中印財經對話在北京舉行,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與印度財政部財政祕書阿夏克·朝拉共同主持對話。

2010年1月,印度國防部祕書普拉迪普率團來華出席第三次中印防務與安全磋商,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樑光烈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與其舉行會談。

2010年4月,印度總理辛格和外長克里希納就青海玉樹強烈地震分別向胡錦濤主席、楊潔篪外長致慰問信。5月,温家寶總理、楊潔篪外長就印度卡納塔克邦嚴重空難事件分別向印度總理辛格、外長克里希納致慰問電。

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2010年是中印建交60週年,兩國舉行了包括互辦“國家節”在內的一系列紀念活動。4月7日,“印度節”開幕式在北京舉行,文化部長蔡武和來訪的印度外長克里希納共同出席。4月20日,“中國節”開幕式在新德里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中國駐印度大使張炎、印度住房、城市扶貧和旅遊部長賽莉婭出席。 5月,中印建交60週年招待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副主席和印度總統帕蒂爾共同出席。6月,印度青年事務和體育部長基爾率領百名青年代表團訪華。10月24日,“印度節”閉幕式在四川成都舉行,印度文化關係委員會主席卡蘭·辛格出席。11月,百名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印度。12月17日,“中國節”閉幕式在新德里舉行,温家寶總理和印度總理辛格出席。

中印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中有着廣泛的共識,保持良好的合作。兩國在中印俄三方合作、發展中五國、“金磚國家”、“基礎四國”、多哈回合談判中保持密切溝通與配合,就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等重大問題協調立場,共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

2010年1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赴印度出席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磋商會,印度總理辛格集體會見。5月,印度環境與森林國務部長拉梅什來華出席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 6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意

大利羅馬同印度環境與森林國務部長拉梅什舉行會談。

中國與印度引進外資比較分析 篇七

中國與印度引進外資比較分析

之文獻綜述

摘要:中國和印度不僅在地理位置上相鄰,在基本國情上也極為相似。隨着社會的發展,中國與印度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成為最具吸引外資魅力的國家,但兩者利用外資格局具有明顯不同。FDI在中國主要流入到加工製造業,在印度則更多流向離岸服務業。比較兩個國家引進外資的現狀,中國在流入量上大於印度,但在流入的產業結構和側重點,及對外資的利用效率上印度都是優於中國的。因此,中國應當借鑑印度的經驗,以便在利用外資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收益。

關鍵詞:中國 印度 引進外資 比較

引言

在發展國內經濟的要求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參與到國際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是本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在全球化的條件下,資本的跨國流動性大大增強。於是,各發展中國家對引進外資方面都採取積極態度,大力支持外商投資,提供優惠政策,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中國與印度也開始把引進外資作為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途徑。

中印兩國在歷史、地域、社會發展水平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國在吸引外資的方面卻大有不同。中國利用FDI的規模遠大於印度,印度近幾年在利用外資方面更具有自身特色。中國和印度同位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但兩國在利用外格局方面具有明顯的不同點,本文就兩國引進外資作一個比較分析。

一、中國和印度吸引外資的原因及特點

(一)中印吸引外資的原因

引進外資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國外資本,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

就中國引進外資的原因,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指出中國自身經濟的發展與環境使外商看好中國市場。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持續快速地增長,極大地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而一國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吸引能力,正取決於經濟發展程度,所能創造的國際直接投資激勵結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這種發展縮小了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使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客觀上為外商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除此之外,張靜還指出熟練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因素,中國擁有龐大的潛在市場,加入世貿組織為外商提供了更大的進入空間等因素。

張靜同時分析了印度吸引外資的原因。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外國直接投資奠定了堅實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印度經濟以6%~7%的增速發展。一些投資機構出版了關於印度的研究報告,研究證明印度經濟增長具有內在的動力,並證實印度具有經濟潛力。經濟的突飛猛進和強大的經濟基礎,一方面為基礎設施建設、國內投資環境改善等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加強了外國投資者的信心,使印度成為跨國公司關注的對象。另外,印度政府利用外資政策法規進一步自由化、規範化、簡單化,改變了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 印度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為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奠定了人才基礎;印度IT行業一支獨秀,拉動了外國直接投資在印度的發展;印度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中印引進外資的特點

王海燕在《引進外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中分析了中國近三年引進外資的基本特徵:數量、總體規模由降轉升,平均單個項目規模一路增大;獨資企業佔比逐年上升,投資區域逐漸擴大;投資領域呈擴大化趨勢;外資流入穩步增長,2012年底創歷史新高;外商直接投資撤資大幅增長。

而楊宏斌、楊志寧則在《印度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政策的特點及新發展》中闡述了印度引進外商投資的特點:始終立足本國需要,根據形勢變化採取適度調整;注意本國經濟安全;注重引導FDI流向知識和技術性產業;注重將FDI引向落後地區;注重將FDI引向國家優先和重點發展的行業。

(二)中印引進外資現狀的比較

(一)兩者引進外資的背景及其利用外資的現狀比較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和印度都首先認識到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是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條件。對於資金相對缺乏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全球化意味着外資流入的機會增大。經濟全球化也使得資本的跨國界流動性大大增強。中國和印度地域相近,國情相似,兩國在引進外資方面卻有所不同。

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指出了兩國利用外資的背景。中國從1978年最早開始改革開放,致力於改革經濟體制和調整經濟結構,同時,中國也最先認識到吸引外資給國內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並積極加以利用,大力引進外資和開展外貿。而印度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開始了在“華盛頓共識”框架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積極引進外資。但兩者在利用外資的背景方面也有共同之處:一是兩國獨立建國以來的既有經濟發展模式都走到了盡頭,迫切需要尋求新出路。二是兩國都看到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機遇,並且積極把握這個機遇。

馮媛媛在《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探析》中和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都分析了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現狀:1)無論是從流量角度還是從存量角度,中國FDI流入量遠遠多於印度;2)從產業結構方面看,外資在中國更多流向硬件製造部門,FDI在印度更多流向軟件部門和離岸服務業;3)中國和印度總體引資環境差距較大,中國的引資環境總體好於印度。

而鮑洋在《“金磚國家”引進FDI的環境效應比較研究》中則從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三方面探討“金磚國家”引進FDI環境效應的傳導路徑。印度引進FDI的環境效應是正向的,中國的是負向。這説明中國應向印度學習,控制FDI的負向規模效應,加強環境管制,提高引資門檻,提升引進的FDI的質量。陳濤濤、潘文卿、陳曉在《吸引外資對於對外投資能力的影響研究》中對中國和印度進行國家層面數據的嘗試性檢驗,認為引進外資對中國的對外投資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印度的外資流入對本國的的對外直接投資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造成兩國引資差異的原因

1.中國引進FDI規模和數量大於印度。

何濟川在《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中指出,印度在吸引外國私人投資的政策偏嚴,條件苛刻,使得外商直接投資遠遠落後於中國。而馮媛媛則認為,印度經濟體制改革比中國晚10年,中國經濟發展較快,引資環境總體較好,使中國FDI流入量遠高於印度。

2.印度資本市場化程度高於中國。

馮媛媛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購買力增大,對耐用消費品以及日常非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激增,對市場尋覓型FDI有巨大的吸引力。而,印度的呼叫中心、共享服務中心、IT服務業和研究與發展項目等格外發達,因此,在印度,FDI更多流向軟件部門,流向離岸服務業。鮑洋在《“金磚國家”引進FDI潛力指數比較研究》指出印度與中國國情相似,優勢因素相似,但印度高技術人才儲備豐富,便於跨國公司實現人力資源本土化。同時,印度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引進FDI的比重較大,其次是製造業,主要表現為資產尋求型;中國製造業引進FDI的比重較大,主要表現為效率尋求型。

3.印度對外直接投資能力受外資流入影響比中國大。

陳濤濤、潘文卿、陳曉指出雖中國吸引了大量外資,但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能力多得益於政府的激勵政策;而印度的對外投資更多是源於企業自身能力的積累。他們同時還指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行業大都屬於我國的戰略性行業,也是限制外資進入的行業,溢出效應有限,所以這些行業中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能力的形成,與該行業中外資的流入沒有明顯的直接聯繫。但在製造業中產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而在印度的製藥業和軟件業中,跨國公司與印度當地公司合作,學習跨國公司的研發及管理經驗 並且在合作中跨國公司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員工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因此,印度的的外資溢出效應在各行業是普遍存在的。

三、印度引進外資的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與印度相比,中國要早十幾年進行改革開放,致力於經濟體制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積極抓住經濟全球化給國內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並加以利用,大力開展外貿和引進外資。但印度的經濟增長模式獨具特色,在引進的外資水平和利用外資上都要先進於中國。

唐以今在《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之比較研究》中指出應利用外資實現我國的產業結構優化。外資應向服務業轉移,進一步改善經濟環境,以更好的引進離岸服務業,同時加強中印互補性經濟合作。張靜在《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中指出為了繼續保持我國吸引FDI的優勢,在目標定位、加強對高新技術的產業投入力度及重視人才培養和重視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方面應向印度借鑑經驗。

聶平香、郝紅梅在《當前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政策調整》指出要充分認識到中國利用外資的重要性。利用外資是神話改革開放的必然要求,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需要,是建設創新性國家的有力支撐,是增強產業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面對我國利用外資出現的問題,如:鄭良芳在《引進外資的得與失問題研究》中指出:1)隨着外資規模的擴大和滲透,外資企業已經控制了我國一些重要的產業領域,影響到我國經濟安全。2)跨國零售巨頭擠佔中國零售業。3) “洋腐敗”滋生新買辦和洋壟斷。4)有的跨國公司為了追逐利潤,在我國公開排污等問題。聶平香、郝紅梅認為:一是統一思想,堅持利用外商投資;二是轉變觀念,創新外資管理體制;三是規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四是深化服務開放業,培育外商增長新優勢;五是制定有效措施,提高中西部外資水平;六是創新外資方式,引導發達資本進入。

於增成在《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幾點冷思考》中從國內角度出發,認為更好的利用外資需要:控制引進外資規模,積極促進我國對外投資的發展;加強對國內企業的保護和扶持,保護民族品牌和民族企業;重視發展我國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不依賴和迷信國外技術;改善我國利用外資的投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

結論

隨着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和印度想要吸引更多高質量的外資,都必須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注重引資質量和引資水平,把國內引資政策和國外投資行情結合起來,加強對在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引資指導,優化投資結構,以達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靜。中國與印度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比較分析[J]。經濟師。2011(12):66-67 [2]王海燕。引進外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管理觀察。2013,9 [3]楊宏斌,楊志寧則。印度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政策的特點及新發展。南亞研究季刊。2002(3):9-13 [4]馮媛媛。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探析。北方經濟。2007(1):141-142 [5]鮑洋。“金磚國家”引進FDI的環境效應比較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12(8):128-136 [6]陳濤濤,潘文卿,陳曉。吸引外資對於對外投資能力的影響研究。國際經濟合作。2011(5):4-13 [7]何濟川。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比較。亞太經濟。1997(3):54-56

[8]鮑洋。“金磚國家”引進FDI潛力指數比較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2(2):46-50 [9]唐以今。中國與印度利用外資之比較研究[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5(5):35-38 [10]聶平香,郝紅梅。當前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政策調整。國際經濟合作。2013(2):48-51 [11]鄭良芳。引進外資的得與失問題研究。區域金融研究。2011(3):4-9 [12]於增成。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幾點冷思考。經營管理者。2014,6.上期:155-15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pmjqm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