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精品多篇)

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精品多篇)

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精品多篇)

縣人民政府放假通知 篇一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__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98號政府令精神,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20__年“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農曆三月九年級、初四)放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__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__〕17號)精神,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為營造我區“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本自治區內4月1日(星期六)放假調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4日。

二、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打造“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旅遊文化消費品牌的工作部署,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壯族三月三”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打造成一個集民族文化、羣眾體育、風情旅遊、特色消費於一體的旅遊文化消費品牌。

三、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衞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性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並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羣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20__年2月10日

三月三的由來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tuán]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説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裏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九年級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説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説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説中,又把西王母説成是福壽之神。

古代漢族曲水流觴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如: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裏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説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裏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説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農曆三月三也是通靈人士,如女巫、神漢等宴請鬼神的日子。在這一天通靈人士常聚在一起歡慶,並擺宴席宴請鬼神,以感謝他們賦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廣西各地“三月三”的精彩民俗

壯族:歌圩迎賓客 千人竹竿舞

“三月三”是壯族最重大的民族節日。每到“三月三”,壯族男女會像趕圩一樣會聚山坡上對唱山歌,開展搶花炮、打銅鼓、拋繡球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武鳴是中國壯鄉,又是壯文化發祥地之一,每年三月三,當地都會舉行“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歌圩一般以唱山歌開場,展示駱越族羣能歌善舞的人文風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個方塊都很有壯鄉特色,人們捧着五色糯米飯,抱着壯鄉的美酒,扛起勞作的鋤頭,精緻的簸箕也被舉在手中。

搶“花炮” 展民族魅力 “行歌坐妹”寫浪漫

“三月三”不僅是壯族的節日,侗、苗、瑤等少數民族也會慶祝三月三,民俗活動也豐富多彩。在三江侗族自治縣,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花炮節”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前來探奇、體驗,也展示了民族融合的濃濃情意。

除了搶花炮,三江侗族的“行歌坐妹”,這種傳統的青年男女相親方式也給“三月三”這個節日增添了不少浪漫氣息。

瑤鄉山歌傳情誼 峒中瑤胞打陀螺

在融安縣雅瑤鄉西古坡屯,每年“三月三”都會舉行山歌對唱活動,全鄉的山歌愛好者都趕到這裏,參加一年一度的山歌對唱。

在防城區峒中鎮,三月三的重頭戲是“打起陀螺唱起歌”。

瑞鼓響震三月三,樂了山路十八彎。壯胞瑤胞聚一堂,通過佳節大聯歡……

峒中“砧板”陀螺比賽集強身健體和娛樂為一體。如今,作為一項傳統的民族體育競技項目,“砧板”陀螺陸續出現在各種舞台和體育場合上,被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所喜愛。

縣人民政府新春致辭 篇二

縣人民政府新春致辭

縣人民政府新春致辭

鄉親們、同志們、朋友們:

日月開新元,天地又一春。在這喜迎新春、萬家團圓的美好時刻,我代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機關幹部和各位老同志,向駐志解放軍、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建設與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美好的祝願!向節日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同志們,表示最親切的問候!

時光引領發展的腳步,歲月記錄奮鬥的足跡。,是“十一五”以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罕見的強降雨災害,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堅持把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作為首要任務,統籌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在產業轉型、招商引資、生態建設、救災重建等方面取得了顯着成效,使我們向着建設富裕文明幸福新**的目標又邁進了堅實一步。這是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科學施政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鼎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使命承載新的夢想。,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縣轉型發展的關鍵年、經濟恢復的起步年。我們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統籌城鄉、優化結構、轉型發展、富民強縣”戰略,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以轉型發展促進結構調整,以改革創新促進協調發展,以強化保障促進民生建設,以優化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努力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鄉親們、同志們、朋友們,正如習總書記所講,生活總是充滿希望的,成功總是屬於積極進取、不懈追求的人們。新的一年,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更是孕育精彩和希望的一年。我堅信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勤勞智慧的**人民一定會在新的一年裏再創佳績,再創輝煌。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以更優良的作風、更有力的措施,攜手打造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最後,祝願全縣人民新春愉快、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縣人民政府工作總結 篇三

縣人民政府工作總結

縣人民政府工作總結

,XX縣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中共XX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主基調、主戰略,搶抓“國發2號”文件政策機遇,按照“五化五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同步小康建設,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20工作完成情況

全縣生產總值預計(預測到年年底,下同)完成60.68億元,增長16.8%。財政總收入完成8.8億元,增長15.5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億元,增長13.33%;財政支出完成19億元,增長10.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發改口徑)完成12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10元,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0元,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億元,增長20%。金融機構各項儲蓄存款餘額60.5億元,增長10%,比年初增加5.49億元;貸款餘額25.5億元,增長34%,比年初增加6.5億元;存貸比為42.1%;存貸款綜合增長率為16.2%。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為74.1%,比提高4.3個百分點。

(一)堅持新型工業化,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強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拉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49億元,增長1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7億元,增長23%。建成投產海螺水泥、金石石材、鑫盛隆石材、鳳凰石材二期、嘉龍黃金冶煉廠、萬人洞金礦、海子金礦等產業項目;開工建設貴州百能年產10萬台(套)農業機械生產基地、百能****桂農業機械展示交易中心、喜來瑩裝飾、川渝建材五金批發市場、萊握金銀花、金鑫汽車監測中心(二期)等項目;華潤風力發電、自備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我縣17對煤礦已加入7家集團公司,採礦權變更已上報省國土廳,煤炭企業兼併重組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有序推進。煒烽煤礦、黑金煤礦、新興煤礦等企業技改擴能步伐不斷加快,其中煒烽煤礦技改工作已完成,黑金煤礦年內可申請驗收,新興煤礦可在上半年申請聯合試運行。完成《XX工業園棲鳳片區總體規劃》、《XX工業園棲鳳片區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報州評審批准。加快推進園區控規、土地利用規劃、環評等規劃編制工作。不斷夯實園區基礎,完成物流園區路網路基工程、循環經濟工業園路網工程,路網建設總長7.86公里,總投資11673萬元;完成循環經濟工業園供水工程,管網全長15公里,1000m3的高位水池一座,完成投資3000萬元;完成篤山石材園輸電工程改擴建工程、五格變至輕工業和物流組團10千伏輸電工程,完成投資800萬元。加快推進**大道、輕工業組團路網等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紮實推進輕工業和物流組團供水、棲鳳片區核心區電網等項目前期工作。

(二)堅持城鄉一體化,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強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全面統籌城鄉發展,城鎮化率預計達30%以上。完成XX縣城市總體規劃(第四輪)修編工作。完成普坪、錢相、篤山等11個鄉鎮(街道)總體規劃。加快推進XX大道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年內建成通車。加大荷都大道、**大道、盤江大道等城市骨幹路網項目建設力度,爭取早日建成,拓展城市空間;動工建設翔龍嘉蓮、樺苑商貿城2個城市綜合體項目;印象荷城、鑫凱**等一批城市建設項目進展順利;狠抓示範小城鎮建設工作,“十個一”工程順利推進。州級示範小城鎮普坪、錢相分別預計完成建設投資2053萬元、2485萬元;縣級示範小城鎮篤山預計完成建設投資2000萬元。大力實施村莊整治和新農村建設,完成棲鳳辦事處者要、陳莊、坡雲,錢相鄉打凼、喬馬,招堤辦事處海莊村,萬峯湖鎮壩盤村村莊整治規劃和篤山鄉龍井村新農村建設規劃。重點打造海莊社區、壩盤村新農村建設及村莊整治,着力提升者要社區、打凼村村莊風貌。積極開展好“兩違”清理和“美麗XX文明行動”,切實改善城鎮居民生活環境,城市品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堅持農業產業化,“三農”工作取得實效。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實施農作物高產創建工程,着力提高糧經比,大力發展優質特色農產,農業產業化初具雛形,“三農”工作取得實效。全年糧食總產量預計完成16.8萬噸;收購煙葉16萬擔,實現煙農收入2億元,煙葉税收4400萬元;建成年出欄2000頭生豬以上標準化養殖場10個,累計建成存欄牛100頭以上標準化養殖場90個,新建33個;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510元,增長20%。按照“一個園區、兩個產業帶、九個功能區”的結構體系,加快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建設,成立了XX縣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辦公室,組建了貴州金地發展有限責任公司。XX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已完成建設投資6000餘萬元,完成產值4430萬元。已創建“**龍”蔬菜和“貴義龍”食用菌兩個品牌。編制完成XX縣**現代高效出口蔬菜產業扶貧示範園區的規劃和實施方案並通過省級評審。共引進和組建12家從事出口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生產的公司(合作社),其**蘇**禮賢生態農業公司擬投資1億元在棲鳳辦事處者要社區建設3000畝以蔬菜為主導產業的現代觀光、休閒農業基地;雲南偉偉農業科技公司在興隆、普坪、錢相等鄉鎮發展5100畝的煙地豌豆;貴州海曼高新農業發展公司一期擬投資8000萬元,在輕工業園區建設50畝食用菌工廠化產業園;蓬森源科技生豬養殖有限公投資7600萬元在平樂鄉建設年出欄仔豬10萬頭的生豬養殖場。

(四)堅持旅遊市場化,旅遊業蓬勃發展。緊緊圍繞“**之都、荷香之城”旅遊文化品牌,整合“文化、旅遊、體育、民族”等各類資源,不斷加大旅遊資源宣傳推介力度,積極打造招堤十里荷香旅遊景區、仙鶴坪國家森林公園、篤山溶洞羣等旅遊景區、景點,加大旅遊景區(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重點打造招堤十里荷香旅遊景區,以申報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濕地公園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景區旅遊步道、**遊覽曲橋、星級旅遊廁所、旅遊標識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完善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功能,《XX招堤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3-2030年)》已獲省人民政府批覆,目前正加緊編制《XX招堤十里荷香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今年8月與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文化開發總公司就招堤景區合作相關事宜達成初步共識,並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五)夯實發展基礎,不斷增強發展活力。一是抓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億元,建成**坡至大海子等10條通村公路;313省道温家坡至雙山改擴建工程、阿召至山岔等25條通村公路,龍廣至德卧等2條縣鄉道路改造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完成250公里通村公路測設前期工作和“美麗鄉村小康路”規劃上報工作。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5萬人的飲水安全;完成病險庫治理2座;新建“五小”工程500處,新增灌溉面積0.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2萬畝、恢復灌溉面積0.4萬畝;投資2241萬元完成土地整治、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9016畝。**水庫建設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年內可開工建設。完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525萬元,共實施項目73個。二是抓招商引資工作。出台了《貴州省XX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及獎勵辦法(試行)》、《XX縣招商引資考核辦法(試行)》和《XX縣駐外招商機構工作方案》,組建了**、**、**、重慶、北京5個駐外招商引資分隊,並於6月下旬赴駐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全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44個,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94.6億元,增長119.64%,其中省外到位資金58.3億元。引進****百能集團及9家上下游企業進駐XX,全年共簽訂了24個項目合作協議,總投資224.56億元。積極謀劃一批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不斷增強發展後勁,建立了高質量的招商引資項目庫,現已入庫項目137個,投資總額686億元。以開展“安商百日行動”為契機,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建設、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構築招商引資軟環境。三是抓財源建設。切實加強税收徵管,提高税收收入質量,加強税源管控和税費徵收檢查,嚴防跑冒滴漏,實現應收盡收。強化綜合治税工作,形成税收工作合力。千方百計為企業拓展煤炭市場,幫助停產、半停產企業儘快恢復生產,促進企業達能達產。制定出台《XX縣白**生產銷售管理辦法(試行)》、《XX縣黃金企業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範税收徵管工作。積極籌備建立煤炭、石材、黃金税費監控系統。四是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及時掌握金融機構經營變化情況,做到金融風險隱患早發現、早提示,推動風險早處置;加強銀行業機構流動性、資本充足和資產質量狀況的監測分析,全面掌握轄內金融業運行和風險狀況;加強金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強化金融穩定協調機制建設,定期召開金融聯席會議,進一步加強銀政合作、銀企合作,為企業融資搭建良好平台。修訂完善了《XX縣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獎勵辦法》。加強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管理,加強徵信宣傳,營造良好信用氛圍。目前共建立436個信用組、85個信用村,創建了普坪等8個信用鄉鎮,全縣信用鄉鎮創建工作穩步推進。五是大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認真落實“三個15萬”政策,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加大對市場發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評審並登記設立微型企業163户,帶動就業894人,兑現74户微型企業補助資金370萬元,發放60户共計636萬元貸款。微型企業創業園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六是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全年向上爭取資金預計完成10億元。

(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生態環境不斷優化。不斷加強污染減排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均控制在州級下達的指標以內。嚴格執行節能評價審查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我縣備案、核准審批的25個新上項目均嚴格執行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與審查制度,加大項目建設環保“三同時”制度的檢查力度,確保污染治理設施項目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積極探索污水處理廠建管運營模式,修復和完善城東、城西污水管網收集系統,提高污水收集進水量和濃度。萬峯湖污水處理廠項目順利實施,11月底可建成並投入試運行。不斷加強環境監測工作,加強對轄區內各企業日常監管,全年共查處違法排污企業10家,其中下達《環境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通知書》8家,行政處罰2家,關閉非法生產企業1家,淘汰落後產能企業3家。石漠化治理工作成效明顯,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驗收工作,治理巖溶面積38.84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面積14.71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1條,流域面積48.15平方公里;順利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申報。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按照《XX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立健全縣、鄉、村、組(災害點)四級羣測羣防網絡體系、地質災害責任制度,全縣未發生因地質災害而造成人員死亡的事故;編制《XX縣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達600餘畝。

(七)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民生改善工作不斷加強。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全年學前教育招生7198人,學前三年毛入學率達64.4%;國小、國中畢業生基本實現整班移交;中職完成招生3143人;普通高中完成招生2700人,各項指標均**級下達要求。全縣幼兒園共有23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6所,實現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一所公辦幼兒園目標。建立健全“控輟保學”長效機制,落實“控輟保學”三項工作制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整班移交制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排查報告制度、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生勸返復學制度),簽訂“控輟保學”責任狀,不斷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流浪兒童的救助服務體系、完善網上學籍管理系統、實行依法發放入學通知書制度、實行控輟保學“雙線承包責任制”,不斷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國小入學率達99%以上;國中入學率達95%以上。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教育“4+2”工程順利完成,全年用於發展教育經費為4.4785億元。規範性縣醫院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結束,現正進行內裝修工程。認真抓好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建設工作,完成新橋、普坪等7個鄉鎮衞生院建設任務。不斷完善衞生應急體系,建立健全重大傳染病防治體系。不斷加強醫療衞生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組織基層醫師參加全科醫師培訓、中醫全科醫師轉崗等培訓,着力解決全科醫生匱乏問題。認真做好迎接全州2013年免疫規劃綜合評審各項工作。大力開展以食品藥品安全為重點的專項整治活動和衞生監督執法工作。新建興隆鎮大坪村和**鎮巧嶺村2個村級計生服務室並投入使用。圍繞“雙降”目標,全力抓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全縣常住人口出生率9.89‰,人口自然增長率4‰。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作進展良好,截至9月底共完成檢查4252人,佔任務數的99.11%。啟動2013年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免費為7216名農村婦女作宮頸癌檢查,佔任務的72.16%。強力推進計衞整合工作,13個鄉(鎮、街道)掛牌成立了鄉(鎮、街道)計衞服務中心並明確了負責人,初步理順了管理體制機制。積極推行人口計生“雙誠信、雙承諾”工作,充分調動廣大羣眾支持和參與人口計生工作的積極性,確保國家和各級黨委、政府的計劃生育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啟動“人口福利・生育關懷基金”,首期募集善款共計28.22萬元。全面實施各項保險政策,2013年新農合參合人口預計達36.1萬人,參合率為99.57%,累計報銷1億元,惠及60萬人(次),新農合參合籌資標準為每人330元,其中政府補助標準280元,農民自籌50元。建立完善城鄉居民養老、城鎮醫療、城鎮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體系。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困難居民基本生活實現全覆蓋。全縣農村低保保障線從20的年人均1502元提高到1700元,提高13.2%。城市低保保障線從年的。264元提高到330元,提高25%。穩步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共爭取上級下達給我縣財政扶貧項目18個,下達財政扶貧項目資金共計5576萬元,全年共減少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17520人。加快推進殯葬改革。選址新建縣祿堂灣殯儀館和祿堂灣公墓,項目建設用地579.93畝,總投資7192.23萬元,目前縣財政已安排資金1277.4萬元,完成了殯儀館、公墓及進場路徵地補償及規劃設計工作,啟動了殯儀館建設。積極開展創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和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示範活動,被省民政廳命名為“貴州省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縣”。實施新一輪農村危房改造工程661户,預計內年全部完成。順利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共計722套,建築面積2.53萬平方米,總投資4545.8萬元,年內竣工投用。順利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工程,已完成2012年扶貧生態移民搬遷項目,項目投資667萬元,安置人口105户460人。狠抓就業再就業工作,城鎮新增就業6085人,佔任務數3900人的156.03%,實現再就業608人,累計轉移農業勞動力600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基本實現每個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就業。繼續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完成通組路95公里,完成串户路18公里,完成財政獎補資金1560萬元。順利實施“户户通”工程,累計錄入27487户,已安裝26386户。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狠抓安全生產,認真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頓”行動、安全生產大檢查行動和保護煤礦礦工生命安全特別行動。深入開展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鞏固“掃黑除惡”、“平安XX”和“無毒縣”工作成果,以“掃黑除惡”為重點,以抓好深化“雷霆行動”為載體,重點圍繞羣眾關心的“兩搶一盜”侵財性犯罪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全力推進“天網工程”建設,預計年內竣工投用,着力提高人民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二、存在的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制約我縣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工業基礎薄弱,產業層次低,缺少骨幹企業和大項目的引領;三是財政收支壓力大,財源建設亟待加強。特別是貴州XX經濟開發區劃入義龍新區後,經濟增長點減少;四是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對農民增收的支撐帶動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五是文化旅遊產業開發不夠,服務業發展缺乏活力;六是少數幹部思想不夠解放,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勁頭不足。

三、20工作打算

年主要預期目標:全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2%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增長3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出生率控制在12‰以內。城鎮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小康社會實現程度78.5%以上。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好重大平台建設。以“5個100”重大平台建設為抓手,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強化發展載體,激發發展活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一是產業園區。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園區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棲鳳片區配套電網規劃、供水排水規劃和污水處理規劃;建成五格110kv變電站至棲鳳片區8公里110kv輸電線路;建成棲鳳片區一期日供水5000噸供水工程;建成15公里園區排水工程;完成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招商引資引進項目總投資40億元,引進項目數量20個以上,新開工項目數量15個以上,竣工投產項目10個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42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以上。二是城市綜合體。加快推進翔龍嘉蓮城市綜合體、樺苑商貿城城市綜合體、印象荷城、鑫凱**等項目建設步伐,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綜合承載力。三是示範小城鎮。繼續抓好示範小城鎮建設,發揮普坪、錢相、篤山三個州、縣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示範帶頭作用,積極推進海子、灑雨、**等其餘鄉鎮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投入小城鎮建設(含村莊整治)經費2億元,抓好重點鄉鎮以“十個一”、“4個2”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城鎮基礎設施水平,進一步發揮小城鎮的聚集效應和經濟輻射帶動功能。四是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加快推進XX縣**出口蔬菜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建設。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年內引進3家以上,新組建10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做好“XX縣食用菌產業園”、“XX縣生態肉牛養殖產業園”、“XX縣南盤江沿江立體農業產業園”、“XX縣招堤生態觀光農業示範園”、“XX縣山地立體高效農業示範園”、“XX縣花卉產業園”、“XX縣中藥材產業園”7個園區的申報工作。加強園區融資平台建設,力爭年內園區融資達2億元。五是旅遊景區。加快推進XX招堤風景名勝區建設,完成與海子監獄的土地置換工作,為景區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加快推進XX招堤風景區建設步伐,以申報國家4A級風景區和國家級濕地公園為契機,不斷完善旅遊公廁、停車場改造、曲橋及步道的維修、旅遊標識標牌的設立等基礎設施。制定《XX縣招堤風景名勝區招商引資開發建設方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早日引進企業投資建設。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一是認真貫徹“大招商、招大商”和“走出去、請進來”的招商引資戰略,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千方百計引進有實力的投資者到我縣投資興業。二是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鞏固“安商百日行動”成效,將“安商”工作進一步深化,對辦理的審批事項和服務內容實行即時辦結、限時辦理、承諾服務,對項目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規範化建設,簡化辦事程序、精簡辦事流程、壓縮辦事時限、提高服務水平。科學解決項目立項、土地、資金等關鍵問題,積極主動協助配合投資方完成項目前期工作,促使項目早日落地建成。三是加快物流園區、輕工業園區、石材園區、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步伐,嚴格執行園區准入辦法,不斷完善商貿餐飲、娛樂休閒、物流配送、金融服務、教育衞生、郵電通訊等配套服務設施,努力增強經濟園區對項目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引導企業向園區集聚。四是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優勢,調動各方面招商引資的積極性。五是加強項目調度,及時、準確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反映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確保項目建設按照計劃推進。六是積極探索和建立“企業為主體、政府抓服務、中介機構廣泛參與”的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引導重點產業、骨幹企業發揮行業帶動作用,吸引產業鏈整體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轉移。

(三)重點抓好財源建設。切實加強税收徵管,提高税收收入質量,加強税源管控和税費徵收檢查,嚴防跑冒滴漏,實現應收盡收。進一步加大重點税源、重點行業的跟蹤監督和零散税源監控監管。建成煤炭、石材、黃金税費監控系統,強化綜合治税工作,形成税收工作合力。抓好融資工作,拓寬融資渠道,突破資金的瓶頸制約,加強政銀企合作,讓好項目、大項目有充足的資金保障,確實把加快經濟發展成果轉變為財政增收成果。

(四)着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抓好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經濟發展基礎,解決好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一是抓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水庫建設力度,力爭年內完成投資3億元;完成龍洞水庫、月亮田水庫、團結水庫、阿當水庫前期工作,確保科花水庫開工建設,力爭啟動龍洞水庫建設;建成投用城南污水處理廠,擴能改造城東、城西污水處理廠,完善縣城污水收集管網,不斷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3萬人飲水安全;完成總投資600萬元的水土保持項目,水土保持治理面積達12.5km2以上;完成**、普坪等5個鄉鎮集中供水項目。投資4328萬元完成土地整治、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18780畝。二是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繼續申報210、313省道(XX至**段)改造項目和十二五通達工程建設項目,爭取立項建設石盤至仙鶴坪等縣鄉道改造項目。結合我縣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園區建設需要,科學規劃城鄉公路網,積極儲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認真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的對接工作,通過“十二五”規劃調整和****桂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實施,爭取使我縣更多項目進入省和國家項目庫。三是抓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塘**(龍新)110kV輸變電工程,建設規模:變電規模1×50MVA,線路規模建設110kV線路12.9公里,項目投資5022萬元;完成計劃投資10kV及以下項目450萬元,建設10kV及以下線路36km。完成小型基建項目2個(新橋供電所、錢相供電所標準化供電所建設,投資440萬元。

(五)切實抓好項目建設工作。全力加快推進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在全縣上下形成新一輪項目建設熱潮。完成金石石材城、百能****桂農業機械展示交易中心、川渝建材五金批發、喜來瑩裝飾、LNG油氣合成站、**泡沫箱等項目建設並投產運行,形成新的增長點;加快貴州百能年產10萬台(套)農業機械生產基地建設,爭取早日建成投產;加快華潤風力發電、4×30萬KW自備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度,確保有實質性進展;加速縣內煤礦技改擴能步伐,使企業早日達能達產;加大黃金礦開發度力,爭取全部恢復生產。繼續做好鵬N紙業、金源鐵合金、海螺水泥等企業的協調服務工作。實現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1%以上。加大**大道、荷都大道、盤江大道等城市骨幹路網項目建設力度,力爭早日建成通車。結合縣情實際,找準與中央、省政策的最佳結合點,爭取更多項目資金支持我縣發展,力爭全年爭取上級財政專項資金達12億元。

(六)統籌抓好社會各項事業。全力抓好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加強基層羣眾自治工作。全力抓好同步小康示範創建工作,完成小康社會建設各項年度目標任務。深入推進教育“9+3”計劃,落實“控輟保學”長效機制,確保實現國小、國中輟學率分別控制在2%和3%以內目標,做好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展省級評估驗收迎檢工作,確保順利通過評估驗收。完善XX四中學生宿舍、食堂,XX六中、七中教學及輔助用房、學生食堂、園區二期場平路網、棲鳳第二幼兒園的建設;完成XX縣特殊教育學校建設並竣工投用;完成XX五中建設;開工建設XX一中學生宿舍工程;完成棲鳳二小搬遷至教育園區工作;以XX教育園區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改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加快示範性高中、職業教育建設力度,全面完成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任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繼續實施好“特崗教師”計劃,切實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繼續抓好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建設工作,建成戈塘、篤山急救中心,啟動建設31個村衞生室。積極做好未達標鄉(鎮)衞生院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爭取早日動工建設。不斷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認真落實“三個15萬”政策,不斷完善城鄉保險體系和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城鄉低保提標提高10%以上。加大爭取扶貧項目資金力度,實施產業化扶貧,實現減少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20000人以上目標。積極爭取上級將我縣納入全省重點扶貧示範縣,普坪、海子、篤山納入年度減貧摘帽計劃鄉鎮。認真做好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力爭年內完成篤山鄉、海子鄉“撤鄉設鎮”目標。繼續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年完成投資1500萬元,改造農村危房2000户。繼續申報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新建、改造硬化道路達125公里。繼續加大殯葬制度改革力度,確保明年上半年實現殯葬規劃區域內集中治喪。進一步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安全才能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建成縣公安局、司法局業務大樓,加快縣法院、檢察院業務大樓建設。深入開展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開展“嚴打”整治專項鬥爭,確保社會穩定,不斷提高人民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雲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篇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各位代表連同《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和“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回顧

20,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省人民政府在中共雲南省委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雲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攻堅克難、保持定力,統籌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各方面工作,完成了省人代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一)穩增長促發展取得新成績

強化經濟形勢研判,及時出台穩增長27條政策措施,召開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持續加強穩增長督查。全力實施“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加快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進度,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不斷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積極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推動投資持續回升。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567億元,有效置換存量債務,減輕各級政府償債負擔。認真實施六大領域消費工程,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加強市場調控,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經國家統計局審定,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10.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轉方式調結構取得新成效

推動產業結構向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轉變,聚焦主導產業發展,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鞏固提升煙草、電力等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啟動“雲上雲”行動計劃,積極推進“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信息消費等為主的信息化和信息產業發展。加強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全部工業增加值3925億元,增長6.7%。單位GDP能耗下降7.8%左右。加快發展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業。大力整治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第三產業增加值6169億元,增長9.6%。着力推進眾創空間、孵化基地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呈現新氣象。

(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綜合交通三年攻堅戰圓滿收官,“五網”建設五年大會戰全面啟動。玉磨、大臨、彌矇鐵路開工建設。保瀘、玉臨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富寧至水富南北大通道全線通車,新改建農村公路2.19萬公里,181座“溜索改橋”項目基本完成。瀘沽湖機場建成通航,滄源、瀾滄機場等在建項目快速推進。瀾滄江―湄公河國際四級航道二期工程、金沙江中游庫區航運設施等項目進展順利。加強省內骨幹電網、石油天然氣管道和城市燃氣管網建設。滇中引水工程獲批,勘察試驗性工程開工。新開工建設43件重點水源工程,建成50萬件“五小水利”工程。推進昆明區域性國際通信出入口、呈貢信息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保山市、大理市成為國家第二批促進信息消費試點城市。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建制鎮“一水兩污”項目建設。

(四)農業農村面貌發生新變化

惠農政策落實力度加大,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高原糧倉、特色經作、山地牧業等穩步發展,糧食產量達1876.4萬噸。農產品品牌創建與市場開拓步伐加快,電商與實體流通有效結合,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涉農企業“小巨人”,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農田水利改革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地345萬畝。高效林業發展迅速,完成營造林665萬畝,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160萬畝。農業增加值2098億元,增長6%。

(五)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態勢

成立省城鄉規劃委員會,加強對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指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調整户籍政策,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合法權益,户籍人口城鎮化率達31%。推進曲靖市、大理市等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玉溪市、五華區等智慧城市試點。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邁出實質步伐,滇中新區獲國務院批覆,管理體制機制得到理順。騰衝、江川分別獲准設市、改區。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8.69萬套,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1.43萬户,魯甸地震災區7.78萬户災民搬進新居,景谷地震災區民房重建和加固全面完成。推進“新房新村、生態文化、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啟動改善沿邊羣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優化國土開發空間格局,加快低碳試點省建設。

(六)民生保障事業得到新改善

堅持把脱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4個片區區域扶貧攻堅為重點,實施精準扶貧,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加快民族、邊疆、革命老區脱貧、小康步伐。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等就業問題,城鎮新增就業40.9萬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覆蓋,最低工資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水平逐步提高,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學前教育穩步推進,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年度任務全部完成,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獲批籌建。城鄉基層醫療衞生基礎條件有效改善,基本藥物制度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有力實施,開展全民健身和文化惠民,加快建設城鄉養老服務機構、殘疾人康復中心。信訪工作、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得到加強,移民工作有效開展。10件惠民實事全部辦結。

(七)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

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省屬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順利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序發展。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新登記企業數量增速居全國前列。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面實施,電力體制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取得進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建立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補貼制度,完成政府定價目錄修訂,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財税、投融資、科技教育、醫藥衞生等各項改革步伐加快。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批,紅河綜合保税區封關運行。開通雲南中歐集裝箱貨運班列。成功舉辦第3屆南博會暨第23屆昆交會、中國國際旅交會。出台參與建設“一帶一路”、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等指導文件。開展多種形式招商活動,加大央企以及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知名企業引進力度。引進省外到位資金6488億元,直接利用外資29.9億美元。與國家部委、央企、金融機構、院校簽訂了109項合作協議。

(八)政府自身建設邁出新步伐

及時傳達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專題教育。切實加強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向社會公佈60家省級單位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取消和下放投資核准事項31項,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和前置審批,建設完善網上審批服務平台。清理整頓紅頂中介,創設投資審批中介超市。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積極聽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意見。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幹事創業環境得到改善。

各位代表,去年工作取得的成績,保證了“十二五”圓滿收官。“十二五”時期是我省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各方面工作取得顯著成就,為“十三五”順利開局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全省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跨上萬億元新台階,年均增長11.1%和24.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871億元增加到180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2285億元增加到47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556億元增加到5103億元。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為45%。全省鐵路營運里程298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裏程4005公里,電力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新增航道通航里程1090公里、蓄水庫容21.7億立方米,中緬油氣管道建成,民用航空能力大為增強。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456萬户、移動互聯網用户2728萬户、手機用户3778萬户。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164個,引進一大批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速,物價保持基本穩定。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165.9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000萬人次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覆蓋,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128.84萬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98萬户。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提高3.3、15.1和10.18個百分點。覆蓋城鄉的公共衞生、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持續加強。改擴建一批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組織開展文化下鄉和進社區活動,民族文化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成效突出。

――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區域城鎮體系規劃不斷健全,“多規合一”試點有序推進。山地城鎮建設穩步推進,累計開發低丘緩坡土地11萬畝,耕地得到有效保護。農民進城工作有序開展,601萬農業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積極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新建改建農村公路9.15萬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35萬畝,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1745萬畝,解決136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構建扶貧攻堅體制機制,走出了整村、整鄉、整縣、整州和整族扶貧的新路子,年均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以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得到加強。

――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有效。深入推進七彩雲南保護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和森林雲南建設,森林覆蓋率達到55.7%,提高2.8個百分點。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得到加強,水質穩定好轉。城鄉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縣城及以上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8%,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退耕還林還草、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地質災害防治持續加強。土地、礦產資源節約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各領域改革全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重要進展,行政審批項目大幅精簡,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全面取消,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全面建立。國資監管水平不斷提高,國有企業戰略重組和合作不斷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營改增”等財税改革全面推進。農村土地、集體林權、水利、農墾、供銷社、糧食流通等改革不斷深化。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取得有效進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累計突破2500億元。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有序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不斷深化。生態文明、户籍制度、資源性產品價格等改革穩步推進。

――對內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積極建設孟中印緬、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開展了多層次多邊、雙邊對外交流合作。各類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税區建設不斷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不斷深化。構建與長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及周邊省區市的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大力培育外向型企業,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170億美元。成功舉辦3屆南博會,為推進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交流搭建了戰略性平台。

――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更加鞏固。持續開展“十縣百鄉千村萬户示範點創建工程”,民族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良好局面進一步鞏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反恐和邊境維穩處突能力不斷加強,平安雲南建設向縱深推進。第三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成效顯著。公共法律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六五”普法效果明顯。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落實。積極預防和有效應對各類重特大自然災害,全力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災區恢復重建工作紮實有效。

“十二五”期間,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五年的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要實現雲南邊疆繁榮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努力保持經濟較快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打破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使發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必須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保持和擴大雲南的生態優勢。必須堅持民族團結進步,堅定不移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黨的民族政策,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必須堅持依法治省,全面推進法治雲南建設,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十二五”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靠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靠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靠的是在中共雲南省委領導下,廣大幹部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兄弟省區市和駐滇部隊、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雲南發展的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長期困擾我們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沒有根本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仍然存在,發展方式粗放,質量效益不高,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創新能力不足,新興產業支撐力薄弱,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經濟領域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增進民生福祉任務繁重,脱貧攻堅任務艱鉅,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形勢嚴峻,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城市基礎設施、環境、農村教育、醫療等方面尚有不少薄弱環節;生態環境保護還需不斷加強,湖泊河流治理任重道遠,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環境資源約束與加快發展矛盾突出;部分領域改革開放滯後,國企改革和市場化改革進展緩慢,一些地區和行業市場秩序失範,一些開發開放平台作用發揮不夠,內外貿體制機制創新不足,對外貿易規模偏小,去年外貿進出口總額未完成年度目標。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各級政府和部門運用改革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破解發展難題的能力亟待增強,政府執行力、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部分幹部對改革舉措和政策研究貫徹不夠主動,亂作為、不作為、不會為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政風行風建設亟待加強,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一些領導幹部腐敗墮落、頂風違紀,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下大力氣解決好這些困難和問題,努力改進工作,讓人民滿意。

二、“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的新定位、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省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搶抓發展機遇,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 篇章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十三五”時期雲南經濟社會發展,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我們要貫徹發展新理念,更加註重創新驅動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加註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供給能力,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預期;更加註重協調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促進綠色發展;更加註重以人為本,共建共享,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更加註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高水平開放發展。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經濟保持8.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人均GDP從全國平均水平的58%提升到68%左右;基礎設施五年大會戰任務全面完成,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保障作用持續增強;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1.5%以上,力爭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比重不斷提高。“四化”水平全面提升,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三次產業發展全面加強,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户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改革開放水平全面提升,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雙向開放、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開放型、創新型經濟新格局基本形成。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於經濟增幅,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森林覆蓋率達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達標,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努力實現各民族建設小康同步、公共服務同質、法治保障同權、民族團結同心、社會和諧同創。

為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政府工作將牢牢把握以下10個重點:

(一)貫徹發展新理念,努力實現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推動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開放創新有機統一和協同發展,將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把協調作為發展的內在要求,統籌沿邊與滇中、農村與城市、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協調發展,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並重,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把綠色作為發展的必要條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築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把開放作為發展的必由之路,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形成高水平開放新格局,打造我國對外開放新高地。把共享作為發展的本質要求,堅持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努力讓各族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衞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使各族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現實獲得感。

(二)全面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全力以赴打贏脱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因鄉因族制宜、因村因户施策,聚焦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面實施“五個一批”脱貧計劃,加大資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實行更嚴格的脱貧攻堅責任制,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貧困地區都不掉隊、一個兄弟民族都不落伍、一個貧困羣眾都不落下。全力以赴奔小康。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追求質量效益與追求較快發展速度相統一,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實現新老動能轉換,創造跨越式發展的雲南速度,全面提升經濟總量和質量效益,持續增強民生保障,努力實現所有人羣的全面小康、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所有領域的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

(三)加快“五網”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的交通網。加快建設出省出境的高速公路網、鐵路骨架網和水運通道,加快國省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實現滇中城市羣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力爭到,鐵路營運里程超過5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裏程超過6000公里。建設廣覆蓋的航空網。優化和完善機場網絡,加密拓展國際國內航線航班,力爭到20,投入運營和在建民用機場20個。建設區域性國際化的能源保障網。構建雲電雲用、西電東送和雲電外送協調體系,加快省內天然氣網絡及場站建設,建成國家重要的跨區域能源樞紐,力爭到年,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達到3.7萬公里,油氣管道長度達8200公里以上。建設安全可靠的水利網。加快滇中引水等重大水源工程建設,提升城鄉供水保障能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到2020年,新增蓄水庫容20億立方米以上,縣城和縣城以上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7%。建設共享高效的互聯網。構建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暢通、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互聯網,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信息交匯中心,力爭到2020年,實現所有行政村通光纖,城鎮、重要場所和行政村4G網絡全覆蓋,實現光纜全省覆蓋。

(四)着力轉型升級,構建產業發展新體系。堅持走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發展的新路子,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實施“中國製造2025”雲南行動計劃,有選擇地加快承接東部地區出口加工業轉移,探索“共建園區”或“飛地經濟”,實行引進產業與本地特色優勢產業有機融合、聯動發展。引進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並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加快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步伐,鞏固提升煙草、能源等支柱產業,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利用和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深入實施“雲上雲”行動計劃,加快“互聯網+”步伐,實施軍民融合發展,集中力量培育現代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大力培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應用產業,發展智能製造和服務製造。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實現優質高效發展,大力發展現代金融、大健康、文化創意和高端旅遊業、民族文化生態旅遊,積極發展分享經濟,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五)加強城市工作,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轉變發展方式,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着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雲南特點的城市發展道路。健全體制機制,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資源要素向農村傾斜、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深入實施城鄉環境提升行動,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

(六)優化生產力佈局,打造經濟新增長極。統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做強滇中、搞活沿邊、聯動廊帶、多點支撐、雙向開放”的發展佈局,着力構建“一核一圈兩廊三帶六羣”區域發展新空間。推進昆明市與滇中新區融合發展,加快滇中城市羣和經濟圈一體化步伐,更好地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加快培育沿邊開放、瀾滄江開發開放、金沙江對內開放合作經濟帶,促進城鎮羣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打造一批產業大市、大縣、大集團、大園區、大產業基地。推動園區特色化、集羣化發展,聚焦重點園區,明確特色功能定位,做強主導產業,推動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和生產要素向重點區域、特色園區集聚,增強產業競爭力。力爭到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園區達到10個、超百億元園區達到50個。

(七)大力推動開放,拓展發展空間。把擴大開放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內外需協調、引進來走出去並重、引資引技引智並舉,加強國際國內區域合作,推動雙向開放,促進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強開放載體建設,發揮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税區的功能作用,建設沿邊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強開放平台建設,辦好各類會展交流載體,鼓勵和吸引各種國際經濟合作組織和機構來滇設立代表處或辦事機構,務實拓展經貿人文交流合作。加強開放型經濟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設一批外向型產業基地和進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推動企業“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和模式,形成內外聯動、互為支撐的開放合作新格局,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發展轉口貿易。努力打造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

(八)突出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新動力。深化以關鍵領域和環節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着力營造幹事創業的政務環境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工商實體經濟,推動財税金融、投融資體制、產品價格、農業農村、教育、生態文明和醫藥衞生體制等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動政府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引進科研機構,着力激發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創新潛力,以及市場轉化科技成果潛力。完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大力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完善人才激勵和服務保障體系,激發人才活力,促進人才向基層、邊遠、貧困地區流動。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力爭到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2年,農村進城勞動力普遍得到培訓,推動發展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和科技創新。

(九)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着力營造綠色山川、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城鎮、倡導綠色生活,建設綠色雲南、七彩雲南。有度有序利用自然,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完善開發政策,控制開發強度,規範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推進全社會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實現聯防聯控和區域、流域共治,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推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強化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全面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力爭到2020年,以九湖為重點的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大氣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和環境質量目標,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雙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建設幸福雲南。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繼續實施興邊富民、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和示範創建等工程,加大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保護髮展繁榮民族文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實現各族人民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實施就業引領戰略,力爭五年城鎮新增就業220萬人。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社保擴面提標,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户制度,推進城鄉醫保統籌,健全社會保險和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完善醫療衞生服務和保障體系,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豐富各族羣眾文化生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加強和改善民生,使各族羣眾都過上好日子。

三、的工作安排

今年是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政府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省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決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的總體思路,着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省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建議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以上,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做好9個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進結構性改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擴大有效供給。加強制度和政策創新,轉變供給模式,提高供給質量,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着力打造品牌,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推動產業重組,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加快培育新興產業,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促進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提升。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堅決遏制各種亂收費行為,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和物流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加大人力資源投入。

增加有效投資。優化調整投資結構,挖掘投資新需求,提高產業投資比重,增強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強化進度和質量管理,抓好20個重大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抓緊項目前期準備、申報、儲備及建設落地,爭取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開行和農發行更大支持,更多獲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等政策性資金。落實投資項目網上並聯審批核準制和協同監管制,加快預算撥付進度,盤活存量資金,調整分配辦法,使投資向想幹事、能幹事、幹得成事的地區傾斜和集聚。繼續放寬准入條件,鼓勵省內外社會資本參與PPP模式建設項目。支持有條件企業上市,擴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有效控制債務風險。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支持,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力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

釋放消費新需求。繼續實施重點領域消費工程,落實鼓勵消費政策和帶薪休假制度,挖掘需求潛力,優化消費環境,發展信用消費,促進消費升級。加快培育商業新業態和消費新熱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商務,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促銷活動,提高本地產品最終消費比重。升級改造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扶持發展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創新農村商業模式,完善農村線上線下商業網點佈局,刺激和引導農村消費。完善旅遊業發展政策,大力整治市場秩序,提高服務質量,擴大旅遊消費。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盤活庫存商品房,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

擴大進出口貿易。落實好出口促進政策,培育壯大進出口主體,擴大機電、農產品等傳統優勢產品出口,創新發展加工貿易,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積極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推進外貿向優進優出轉變。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力發展轉口貿易和跨境物流業。力爭進出口總額增長12%。

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加強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及時研究推出更具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的政策措施。繼續開展穩增長督查。強化煤電油氣運供應保障,加強雲電外送,有序發展清潔能源利用產業,有效化解水電棄水問題。

(二)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破解發展瓶頸

加快綜合交通建設。確保滬昆客專、雲桂鐵路建成通車,實現雲南通高鐵。加快成昆、廣大等鐵路擴能改造和玉磨、大臨、大瑞、麗香等在建鐵路建設,力爭新開工南昆鐵路擴能、渝昆鐵路。確保平遠街至文山、黃土坡至馬金鋪、上關至鶴慶3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快在建高速公路建設進度,爭取昆楚大高速擴容改建、滇中高速及紅河南部高速公路項目開工。確保滄源機場通航,加快瀾滄機場建設和昆明等機場擴建,推動怒江機場選址立項並早日開工建設,規劃建設通用機場。推進金沙江航道和水富港擴能工程。完成綜合交通投資1300億元以上。

加快新一代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寬帶接入網和骨幹網、城域網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實施下一代廣播電視接入網絡、移動寬帶網覆蓋等重大項目,新建光纜1.8萬公里,實現100%行政村通光纜、100%行政村通寬帶互聯網。抓好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通信樞紐中心建設,擴展昆明區域性國際通信出入口業務,加快呈貢等信息產業園建設。抓好政務雲、工業雲、農業雲、商務雲等信息平台建設,加強數據整合、開放,破解信息孤島。力爭完成網絡通信基礎設施投資170億元。

加快能源保障網建設。確保梨園、觀音巖等電站投產發電,推進烏東德等一批大型水電站項目建設。加大電網續建和新建力度,抓緊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加快西電東送、雲電外送通道和售配電網建設。科學有序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全力保障中緬油氣管道安全運營,確保中石油煉油項目投產。推進天然氣支線管網建設,提高天然氣使用量。

加快水利工程建設。爭取滇中引水工程年中正式開工,抓好主體和配套工程規劃建設。加快堰塞湖治理和德厚水庫建設,力爭阿崗和車馬碧水庫開工,加快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加強大中型水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新開工建設40件骨幹水源工程,完成50萬件“五小水利”。力爭完成水利投資350億元。

(三)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啟動“中國製造2025”雲南行動計劃。加快煙草產業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從實際出發,制定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加大推進力度。扶持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增強其對全省經濟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構建高端服務業核心區,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5%左右。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集中力量推動重點產業園區發展,明確主導產業定位,發揮園區對各類經濟要素的集聚作用,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羣,解決企業分散和土地無序開發等問題,提高園區投入產出效率。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發達地區合作,創建一批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加快發展沿邊出口加工經濟、臨空經濟、總部經濟,推動中國銅業、中鐵建等一批央企和民企總部及研發機構、投融資平台落户雲南。大膽創新園區開發、建設和管理模式,強化產城融合,促進產業全要素全產業鏈集聚發展。

推動產業創新發展。認真落實全省信息化、信息產業發展部署,加快推進“雲上雲”行動計劃,落實大數據行動綱要,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重點發展數字技術、智能製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和信息服務產業。加快培育生態文化、養生休閒、大健康、文化創意、民族時尚創意等服務業。發揮軍工企業優勢,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創新產業推進機制,強力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加快科技、品牌、組織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新產品、新項目、新產業,增強發展新動能。

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着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兼併重組、債務重組等方式,積極穩妥處置“殭屍企業”,激發傳統優勢企業活力。深入推進“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和行業“小巨人”培育工程。落實民營經濟扶持政策,破解民營企業發展難題,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培育和激勵全省百強民營企業和百強科技創新企業。

(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加快改革開放

強化科技創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新一輪“建設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加強與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合作,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支持企業建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進一批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實施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新能源產業與新能源汽車等科技重大專項,開發生物疫苗,有色金屬新材料,風光電、工程裝備製造和農業機械等重大新產品。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及後補助政策,加強現代科研院所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設,進一步向社會開放重大科研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完善激勵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快眾創空間孵化基地等服務載體建設,建設一批集生態、文化、旅遊、創新為一體的特色小鎮,着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原產地商標註冊,保護和有序開發生物資源。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速國資國企改革,分類推進省屬國企改革試點,加快實施一批重大改革重組項目,改組和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實行經營性國資集中統一監管。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制度和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推進國地税徵管體制改革,全面完成“營改增”擴圍。深化農信社改革,發展壯大紅塔銀行。推動縣域三級金融改革創新試點與服務便利化,穩妥開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落實地方融資平台過渡期政策,實施政府融資平台專項改制。推進教育、醫療衞生等領域綜合改革。分類實施科研院所、國有文藝院團和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後勤體制改革。對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加快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脱鈎。有序放開教育、醫療等服務價格,穩步推進水、成品油、天然氣等領域價格改革。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建設,建立省級土地儲備制度,做好不動產統一登記。深入推進農村土地、農田水利、國有林場、農墾、供銷社等綜合改革,深化生態文明、司法、電力、流通、商事、住房等領域改革。加強統計調查制度改革,加快新型智庫建設,促進科學決策。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辦好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第14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各類展會。推動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和紅河綜合保税區加快發展,促進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與中老經濟合作區協同發展,務實推進中越、中緬經濟合作區建設,爭取昆明綜合保税區獲批。規劃建設好重點口岸和邊境城市。支持企業“走出去”參與中老泰鐵路等境外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一口岸、多通道”模式創新,加密中歐貨運班列,積極開闢跨境多式聯運交通走廊。規範和活躍邊境貿易和邊民互市。拓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人民幣跨境融資和跨境使用,加快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中國―東盟金融信息平台建設。重點爭取南亞東南亞國家使領館和區域性國際組織代表處或辦事機構落户雲南。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泛珠三角、港澳台等區域合作交流,提升滇滬等省際合作水平,加快文山―百色跨省經濟合作園區建設。創新招商引資機制,聚焦產業園區招商、主導產業招商、全產業鏈招商,繼續深入推進“科技入滇、央企入滇、民企入滇”,着力引進對全省經濟發展有示範帶動作用的大企業、大項目。力爭全年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增長11%以上,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穩步提高招商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

(五)紮實推進脱貧攻堅,切實抓好“三農”工作

全面落實脱貧攻堅任務。年內實現12個貧困縣摘帽、120萬貧困人口脱貧。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特困羣體為重點,繼續推進整村、整鄉、整縣、整州、整族脱貧,確保“五個一批”脱貧攻堅計劃落到實處。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抓好水利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和後續產業發展。繼續推進興邊富民工程,加快鎮彝威等革命老區精準脱貧。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全面創新電商、旅遊、技能、資產收益等扶貧方式。紮實做好“掛包幫”“轉走訪”,層層落實脱貧攻堅責任,加大考核監督力度。廣泛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完成魯甸、景谷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年度任務。

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保障糧食生產、收儲、供應安全。切實加強農業生態治理。抓好農田水利改革發展經驗推廣,新改造中低產田地300萬畝以上。抓好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產供銷銜接,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一批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縣,積極發展多樣性農業,拓展生態涵養、觀光休閒、文化傳承等功能,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綜合效益。扶持發展涉農企業“小巨人”,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新型職業農民。實現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全覆蓋,推進土地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啟動建設一批“互聯網+農業”示範基地。開展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整合各類資源,全面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抓好以污水、垃圾處理為重點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清潔家園、田園、水源等活動,促進農村綠化美化淨化。啟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統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萬户,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6萬公里。推進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打造一批“新房新村、生態文化、宜居宜業”的新型村莊、特色村寨和邊境村寨。

(六)突出規劃引領,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揮昆明輻射作用,加快滇中新區和滇中城市羣建設,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積極培育發展區域中心,加快一批中小城市發展。推動縣城提質擴容,培育一批特色城鎮,建設若干示範性智慧小鎮、互聯網小鎮。落實户籍制度和居住證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户口登記制度,力爭户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建立省以下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機制,促進農業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維護好進城落户農民各項權益。繼續實施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加強壩區農田保護,因地制宜推進城鎮上山。強化城市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做好批而未用和閒置土地清理處置工作。積極發展綠色節能建築,增強城市宜居性。

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全面提高城鄉規劃質量和水平,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綜合性,強化規劃的引領與協同促進作用,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抓好省域空間規劃編制,加快編制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綜合規劃及地下管廊專項規劃,紮實推進“多規合一”,促進城鄉規劃改革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實現鄉鎮總體規劃修編全覆蓋,抓好村莊規劃和示範點建設。堅持開放做規劃,發動羣眾參與編制規劃、參與監督規劃。

提高城鎮建設和管理水平。強化城鎮公共設施建設,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強地下空間開發。開展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創建工作。傳承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加強古城古鎮和文物遺址、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注重建築設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快建制鎮“一水兩污”設施建設,提高運營水平,加強城市和公路環衞保潔和公廁管理。優先發展城鄉公共交通和城市停車場,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多措並舉緩解擁堵。加快推進城鎮天然氣管網、液化氣站等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把住安全關、質量關,將安全工作落實到城市管理各個環節各個領域。

(七)創新公共服務,增進民生保障

全力促進就業創業。繼續實施“貸免扶補”,完善創業扶持政策,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創業。推進公共創業實訓基地、職工培訓中心、創業孵化基地和小企業創業基地等服務平台建設,着力打造“雙創”示範基地。實施家庭服務企業“千户百強”工程、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雲嶺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強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工作。鼓勵支持失業人員再就業,託底幫扶失去就業能力的困難人員。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以上。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收入分配調節,完善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收入水平,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提高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維護好農民工合法勞動、依法取酬權益。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加快構建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養老保險政策體系,繼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整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推動落實醫養結合,規範養老機構管理,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養老機構牀位1.6萬張。關注城市貧困羣體,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做好優撫對象和殘疾人解困幫扶工作。加快棚户區改造建設進度,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特別是民族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加快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創新能力。辦好特殊教育,支持民辦教育。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推動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保障和服務水平,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穩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快發展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以“互聯網+”提升農村教育醫療水平。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分類實施無户口人員登記。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確保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通過驗收。深入開展全民閲讀活動。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發展高原體育產業。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改革發展,關愛婦女兒童,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科普、文史、方誌、檔案等工作。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推進社會治理信息化、法制化、精細化建設,完善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智慧邊境建設,加大邊境管控、反恐維穩力度。紮實做好公共衞生防控,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打好第四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做好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做好國家安全、國防動員、擁軍優屬、民兵預備役和消防、人民防空等工作。繼續加強信訪工作。

認真實施10件惠民實事。

(八)加強環境保護治理,構建綠色生態屏障

推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深化國家低碳試點省和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建設,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以城市和園區循環化改造為重點,全面推進再生資源和棄水重複利用。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大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力度。

加強生態治理修復。深入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推進以滇池、洱海、撫仙湖等為重點的高原湖泊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加強重點流域、區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濕地保護等生態系統修復工程。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定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深入推進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

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快“森林雲南”建設,抓好天然林保護和城鄉綠化造林重大工程建設,完成退耕還林和陡坡地生態治理165萬畝。積極推進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和國家公園建設。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推動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加大生態轉移支付和生態補償力度。加強昆明市等重點城市綠化和生態建設。

(九)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弘揚發展民族文化

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繼續抓好改善沿邊羣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逐步提高邊境沿線建制村羣眾守土固邊專項補助標準,完成西盟、孟連等邊境民族特困地區農村安居工程。繼續抓好怒江州脱貧攻堅整州推進,重點加快貧困民族鄉整鄉推進、人口較少民族和直過民族聚居區整族、整村推進。支持民族貧困地區鄉村建設幼兒園,提高民族學校、民族班生均公用經費和貧困生生活補助標準。在迪慶、怒江率先實施免費教育。

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實施民族文化“雙百”工程,加快建設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數據庫。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啟動地名保護工作。加強民族民俗文化藝術之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基地、展示中心和傳習場所的建設和管理。抓好少數民族典籍整理和翻譯出版工作。

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實施第二輪“十縣百鄉千村萬户”示範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創建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示範鄉(鎮)和示範社區,加強城市民族工作,大力推進少數民族聚居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鞏固發展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光榮使命和新一年的艱鉅任務,考驗着政府的作風和能力;光榮與夢想、使命和責任,激勵着我們奮勇前行。我們要以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理想和信念的執着,對“三嚴三實”和謀事創業的擔當,嚴格要求、錘鍊作風,提升能力、認真履職,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加強依法行政。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府職能法定化和事權規範化。加強重點領域政府立法。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確保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全面梳理行政執法職權職責,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加強權責清單運行督查,加快制定和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嚴格行政審批項目的管理和監督,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強對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調整和清理,及時提出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規的議案。加快政務信息平台建設,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注重輿論引導,使政務服務更加公平透明、規範高效。

――加強服務職能。強化服務意識,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效率,確保政府高效運轉,把政府職能從過多強調管理轉化到提供更多服務上來。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法,積極迴應羣眾期盼,始終把為人民謀發展增福祉作為最大責任,把羣眾冷暖憂樂放在心頭。主動幫助企業和基層解決困難,為企業減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政府購買或者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鞏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推進落實反“四風”常態化和長效化。加強行政人員培訓,提升各級政府和幹部隊伍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全面提高駕馭市場經濟、領導經濟工作和現代化建設的水平。增強各級政府執行力,健全工作責任制度和激勵機制,增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務實意識、創新意識和風險意識,克服畏難情緒和“等、靠、要”思想,堅決杜絕亂作為、懶作為、不作為行為,下決心整治不用心、不專注、做“太平官”等不良作風,以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

――加強監督問責。自覺接受黨紀監督,嚴格執行政治紀律等黨的紀律,加強紀律檢查和政府行政監察。完善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司法、社會和輿論監督。保障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健全督查問責機制,加大效能問責力度,推進問責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對抓工作不力、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不力的,要嚴格問責。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旗幟鮮明地懲治腐敗,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從政環境。

各位代表!新目標賦予新任務,新起點開啟新航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雲南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奮力拼搏,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實現雲南跨越發展,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 篇章!

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篇五

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縣人民政府20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參加大會的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及“十五”政府工作回顧

20,縣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xx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一手抓產業培育促進發展,一手抓解決羣眾疾苦促進和諧,圓滿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第三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超額完成了“十五”計劃的主要指標,全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一、經濟實力明顯提升

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大力實施產業立縣、產業興縣、產業富縣戰略,較好地實現了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和經濟質量同步提升。年,全縣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9.54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607萬元,同比增長14.1%和28.9%。

工業支柱作用日益增強。堅持“集中精力抓產業,突出重點抓工業”的思路不動搖,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大力招商引資,加快技術進步,推動了工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水電能源業增勢強勁。馬電公司與明光電力的合作成效明顯,內部改革走向深入,企業利潤成倍增長,税費達到3500萬元;金電建設進展順利,首台機組即將發電投產,成為工業經濟強有力的增長點。農產品加工業迅速壯大。齊祥食品公司30萬頭生豬加工線改造順利竣工,與重慶今普集團的合作正式簽約;金華紡織、賽克斯、海峽絲綢、泰興織布沉着應對國際市場衝擊,搶抓機遇擴大生產,輕紡工業全面復甦;可口爽、綠源食品產銷兩旺;興華藥業gmp技改達標,成為川東北獨家獲得認證的獸藥加工企業。機械冶金業不斷提升。嘉寶公司國有股份競賣成功,模具製造中心建成投產,新型車廂配件、摩托車系列產品遠銷重慶、河南;興貴公司研發出鍘草機等系列新品,國際國內市場份額不斷增加;航星鋼鐵冶煉生產線技改順利完成,生產能力大大提高;金壇、金鷹強強聯合,環保擴能改造項目實施順利。全縣工業企業完成重點技改項目7個,總投資1.25億元,企業實力明顯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8.22億元,工業增加值6.28億元,實現利潤3345萬元,入庫税金4650萬元,分別增長73.3%、59.9%、203.7%和31.7%。

農業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全年糧食總產量33.58萬噸。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生豬產業快速壯大。巨農實業、四川七環、齊祥食品在河舒、周口、長樑等地建成了4個萬頭以上的生豬良繁養殖場,發展了8個10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大户,全縣出欄生豬67萬頭,畜牧業總產值達11.5億元。引進七環食品、天傑普華在工業集中區新建肉食品和飼料加工企業,集生豬良繁、規模養殖和肉食品、飼料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生豬產業鏈基本形成。水果產業穩步發展。夯實錦橙100號基地建設,妥善解決疫病,加強標準化管理。支持巨農實業公司投資建設水果標準化示範園和水果氣調保鮮庫,延伸產業鏈條。全年水果產量7000萬公斤,產值1億元。葛薯產業全面啟動。引進北京荷田、重慶鈺峯,採用“公司+基地+農户”的方式,規劃落實了30個葛根種植基地鄉鎮,首批啟動了12個鄉鎮57個村5600畝葛根種植,並做好了技術培訓、種苗引進等相關準備工作。蠶桑產業逐步復甦。賽克斯公司租賃了27個鄉鎮繭站,鞏固蠶桑基地,形成了栽桑、養蠶、繅絲產業鏈。在抓好四大產業的同時,深度開發勞務產業,全縣輸出勞務17.97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1.25億元。

商貿旅遊業日趨活躍。穩步實施商貿流通企業改革,穩妥化解商貿企業多年積澱的資產債務、人員安置、養老保險等具體矛盾與困難。現代商貿流通快速發展,農資、糧食、水果、建材等物流中心基本形成。農村專合組織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市場佈局和整體功能日趨完善。營造了以相如飯店為中心的黃金消費圈,商貿、服務、餐飲、住房消費持續升温。深入開展市場秩序整頓,實施藥品食品放心工程,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不斷加強,完成間接出口783萬美元。全年實現社會消費零售總額9.7億元,增長%。旅遊產業穩步發展,總規通過專家評審,並啟動了“嘉陵第一桑梓”旅遊開發。

二、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招商引資破解資金“瓶頸”,大上項目,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面落實招商引資責任,積極創新招商方式,實行項目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回引招商、領導帶隊招商與小分隊招商相結合,圍繞工業支柱產業、農業特色產業等重點項目抓招商,北京荷田、四川七環、天傑普華、重慶鈺峯等帶動能力強、輻射範圍廣的企業落户xx工業集中區,拉動產業升位;外地餐飲業主、品牌服裝、特色小吃等名店名品入駐xx,引領消費升級。全年共引進項目67個,到位資金7.3億元,增長40%,其中引進工業項目27個,到位資金4.7億元;農業產業化項目12個,到位資金1.5億元。

四川核電站首選廠址落户xx。發揚“敢為人先,鍥而不捨,無私奉獻,共謀發展”的精神,以最開明的政策、最優良的環境、最優質的服務,爭得四川一、二期總投資770億元的核電站首選廠址落户xx,縣域經濟發展後勁顯著增強。 重點工程進展順利。積極論證、上報、爭取了西部縣級公路改造、農村衞生院建設、中國小危房改造等24個項目,落實補助資金7719萬元。金溪航電樞紐工程全年完成投資億元,淹沒補償工作進展較快;工業集中區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徵地、安置補償工作進展順利,已有5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駐集中區;河舒――龍蠶油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車,南渠路xx段砂卵石鋪築全線完工,達成鐵路複線改造、華(鎣)南(充)500kv輸變電工程等重點建設正式啟動。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撫琴小區、紫苑小區建設快速推進,疾控中心、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公益項目建設進度較快,嘉陵路路面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城區新建公廁8座;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徐家、羅家等20個省級重點小集鎮建設成效明顯,城市化水平提升2個百分點。完成了市政府掛牌企業的污染治理和木橋河治理年度任務;城市管理不斷加強,創建省級衞生縣城成果持續鞏固;投入300多萬元,開展了縣鄉道路整治“大會戰”;新建、改擴建村道公路公里;整治病險水庫10座;建成6個場鎮集中供水站,解決了1.4萬人的飲水困難。新建13個扶貧新村,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把滿足羣眾願望作為行政第一追求,着力解決羣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經濟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2005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8元,增長%和8.7%,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助民解困取得實效。把解民困作為構建和諧xx的重要舉措,落實保障措施,建立特困羣眾低保制度,將城鄉8004户特困家庭和600户失地農民全部納入低保,全年共發低保金684萬元,幫助山區羣眾完成紅層找水打井6478口,切實解決羣眾生活難問題。建設經濟適用住房8000平方米,對受災羣眾建房實行每户元的定額補貼,切實解決羣眾住房難問題。全面啟動就業再就業工程,全縣216户“零就業”家庭全部實現就業零突破,全縣新增就業和再就業人次;加強了再就業培訓工作,建立了農民工培訓制度,實施“十萬農民培訓工程”,培訓城鄉勞動力5.75萬人,切實解決羣眾就業難問題。加快鄉鎮衞生院和醫療站點建設,建立特困家庭醫保制度,率先在全市將城鄉3000户特困家庭納入醫保,切實解決羣眾就醫難問題。建立扶貧助學制度,設立“圓夢助學基金”,發動社會捐助,資助貧困大學生199人;全面兑現義務教育貧困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名中國小生免交書費、學雜費萬元,切實解決入學難問題。投資萬元,新建村道公路公里,改擴建村道公路公里,切實解決部分羣眾行路難問題。湧現出了中壩新村和下河街社區先進典型社會事業再上台階。實施科技興縣戰略,完成科技興工、興農項目個,科技成果轉化率逐步提高。教育“雙基”成果進一步鞏固,中國小課程改革穩步推進,教育質量得到提高。高中教育快速發展,入學率達到%。巨龍職中被評為省級重點職業中學。民辦教育、成人教育持續發展。改造中國小危房16.94萬平方米,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投資154萬元,加強了村廣播站和社區、農村文化活動陣地建設,羣眾性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固定電話、有線電視村通率達到90.09%,信息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快速推進,強化了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計生工作繼續加強,全面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扶助政策,全縣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完成了經濟普查和1%人口抽樣調查。修志工作進展順利。國防建設、民兵預備役工作進一步加強。

審計、人事、物價、氣象、農機、檔案、僑務、宗教、無線電管理、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兩搶一盜”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維護了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改進信訪工作,主動排查調處矛盾糾紛,修訂完善了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妥善處置了各類羣體性和突發性事件。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強化隱患整治,加大監管力度,全縣安全生產“四項指標”全面下降,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明顯減少。

四、民主法制與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

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齊抓,加快民主與依法治縣、依法行政進程,倡導文明社會新風尚,開創了政通人和新局面。

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全面推進村級民主選舉,598個村的村委會、25個社區居委會全部實行了“公推直選”。全面推進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加強基層民主監督與管理,對村幹部每半年和年終實行述職評議,強化了羣眾監督作用。全面推行村務、財務公開,提高了羣眾的滿意率和信任度。加強了《行政許可法》、《村委會組織法》、《村民自治章程》等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力度,圓滿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務,幹部羣眾的知法、守法和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得到加強,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

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新突破。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建設”的方針,全面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強化載體建設,建立“xx愛心助學網”,創建文明單位15個,建成農村“萬村書庫”圖書室76個。開展了行風評比和羣眾“滿意單位”和“十星級農户”創建活動,政風、行風、民風進一步好轉,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紮實推進“三深入、三落實”和“三滿意”活動,努力構建人民滿意工程。加強廉政建設,完善了工程招投標制度和政府採購制度,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加大了對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審計監督。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革和完善了行政許可制度,全面清理行政審批項目,規範政府行政審批行為,注重發揮行政服務中心作用,集中辦理的許可項目個。進一步健全了人大審議、政協評議、羣眾監督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114件,政協委員提案、建議、意見147件,滿意率均在90%以上。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xx堅持在奮進中加快發展,在發展中謀求跨越,在跨越中凝聚人心的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搶抓宏觀調控機遇的結果;是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的結果;是我們創新體制,完善機制,實施產業興縣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各級幹部、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向駐縣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和關心支持xx建設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效,為“十五”計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回顧“十五”工作,我們面對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面對入世後的巨大壓力和挑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事故,不畏艱難,沉着應戰,敢闖敢幹,始終把發展經濟作為第一目標,把改革開放作為第一動力,把滿足羣眾願望作為第一追求,較好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過去五年,是經濟總量快速擴張、經濟質量同步提升的'五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是的倍,年均增幅15.9%;三次產業結構由20的46.7:23.9:29.4,調整為35.3:35.5:29.2。過去五年是改革取得大突破、招商取得大成效的五年。“四個百分之百”的改革舉措和外地客商資本的投入,一舉盤活存量資產億元,使户工商企業起死回升,各待崗、下崗職工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特別是近三年來,縣委、縣政府以招商引資破解投入與發展“瓶頸”,引進項目個,資金億元,分別是前十年總和的倍和倍,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過去五年是xx項目建設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57億元,是“九五”投資總額的3.45倍。過去五年是城鄉面貌明顯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的五年。交通、通信村通率達到%,有線電視村通率達到%,農網改造全面完成,城鄉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不斷加強,省級文明衞生縣城創建成功,城市形象大步提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年的1.4倍和1.61倍,養老、就醫、就業等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業方面,傳統農業比重偏大,農業產業化進展不夠快,土地產出率不夠高;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門路不夠廣,就業服務機制有待創新,就業觀念亟待引導和轉變;農業抗風險能力、集約化經營水平、組織化程度還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農民增收辦法不多、途徑不廣。工業方面,結構矛盾和體制障礙仍未得到根本解決;主導產業層次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具有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較少,缺乏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經營者投資擴張意識較弱,規模企業較少;三產方面,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提高不快,專業市場集聚度不高,旅遊資源開發滯後。社會穩定方面,就業和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少數羣眾生活還比較困難;社會熱點、難點等問題引發的上訪現象時有發生。機關作風方面,政府職能轉變需進一步加快,行政效率、服務水平與人民羣眾的期望和要求還有差距。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予以高度重視,努力加以解決。

“十一五”奮鬥目標

“十一五”是本世紀頭二十年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機遇,立足科學發展,着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全面開創經濟社會建設的新局面,奮力推進xx新一輪新發展新跨越。今後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根本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工業立支柱,農業興產業,三產上台階,城市升形象,黨建出成果”的發展思路,構築“一城三線四區”區域經濟佈局,打造四川集水電和核電於一體的電力能源基地、西南優質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川東北都市休閒渡假勝地,建設嘉陵江中游綠色生態屏障,促進全縣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主要預期目標是:地方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59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城鎮化水平提高到34%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0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良性發展,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達到較高水平,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建成工業經濟強縣、特色農業大縣、商貿旅遊旺縣、民營經濟新縣、綠色生態靚縣和財税收入富縣。

縣人民政府領導講話(三):在全縣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六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20xx年度教育工作會,目的是總結去年的工作和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創新思路,推進全縣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剛才,縣教育局黨組羅方貴書記傳達了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符培局長作了工作報告,我完全贊同,一會兒,範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並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增強抓好教育工作的緊迫感

20xx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的第一年,是中國教育改革濃墨重彩的一年,也是我縣教育厚積薄發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紮實工作,創新發展,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順利通過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對縣黨政主要領導教育工作履職情況暨全縣教育工作的評估驗收,農村中國小食堂建設工程順利通過省的檢查驗收,全縣教育工作獲市教學目標管理一等獎,大學聯考質量獲市第二名,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關心支持教育工作的各級各部門和辛勤耕耘在教學一線的廣大教職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儘管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全縣教育事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發展的任務依然繁重。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基礎較為薄弱,發展還不均衡,城鄉差距仍然較大,城關學校教育資源緊張,大班額現象嚴重,優質教育資源匱乏,教師隊伍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進而並認真思考對策和措施加以解決。

在保障公民教育權利和促進教育公平納入了基礎民生工程的今天,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發展的要求更高,更具體,更明確。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其教育必然發達。反之,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其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必將得到有力推動。去年年底中央召開的七屆六中全會,把文化的創新發展作為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舉措。文化的繼承、發揚和創新,歸根結底還得通過教育途徑。着眼到我們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把發展教育作為縣域軟實力提升的重要途徑,意義更為重大。這就決定我縣在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還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逐步消除教育發展的制約因素,想方設法為教育發展鋪平道路。概括説可歸納為兩個詞彙:一是做大。教育資源緊張,根本原因在資源缺乏和不足,無論是教育基礎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與人民羣眾的要求還有差距,因此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一方面加大自身投入,盡力擴大資源總量,另一方面營造寬鬆環境,引進各種資本注入教育,不斷改善教育結構比例。二是做優。這些年全縣教育的大投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客觀來説,我們只是解決了孩子有書讀的問題,如何讀好,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長和成才,我們面臨的困難還很多。20xx年我縣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邊遠地區孩子的健康問題,極端學生的教育問題,留守兒童缺失關愛的問題等,都在時刻警醒我們,我們離期望的教育還很遠。因此,做大的同時還必須做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思想上樹立大教育觀念,只負責修建學校還不行,只負責招入教師還不夠,如何讓學校更美,更和諧,更能實施有效的教育,讓學生真正進得來,留得下,樂學善學。如何讓教師更樂業奉獻,更善教愛教,這些方面優化的空間還很大,還大有可為。要真正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學校育人為本,教師以教為榮,學生樂學好學的大教育格局,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切實拿出一些科學可行的措施,把能調動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真抓實幹,突破瓶頸,才能逐步縮小差距,真正讓教育在培養人才上,在構建社會基本意識形態上,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作出更大貢獻。

二、夯實常規,狠抓重點,確保今年教育工作再獲提升

20xx年是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持續推進的關鍵年。正在醖釀的大學聯考制度改革,必將對基礎教育產生深遠影響。教育公平,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階段教育均衡發展將得到深入推進。全面關注人的發展,尊重個性成長要求的教育觀念愈加深入。規範辦學,精細管理將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提升管理水平和辦學水平的根本途徑。

一要堅持德育為首,提高教育質量,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是以推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積極推進創新實踐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全程發展和全人發展,堅定不移的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以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作為出發點,將學生的階段特點和時代發展特點結合起來,從實效性出發,創新開展好德育工作。要抓好教育內容、教學方式、評價制度的改革,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真正把素質教育有機地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思想道德素質良好、適應社會發展、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

二是以均衡發展為目標,加大資源優化配置力度,努力推進教育公平。繼續完善、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午餐計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要通過師資調配,均衡城區、集鎮和村級學校的師資力量。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抓好農村寄宿制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儘量將農村留守兒童動員到學校入住,着力讓寄宿制工程作為改善農村學生學習生活條件的大事抓緊抓實。要堅持教育公益原則,在學校食堂實現自辦自管,要堅持“零利潤”運行,公開食品採購、人工工資等費用,讓孩子們吃的明白,吃得舒心。要大力推進縣委、政府已經納入20xx年十大實事的城關地區學校的建設步伐,已經立項的建設項目,要排除困難儘早啟動。還需規劃的,要充分調研,得到基礎數據,瞭解發展趨勢,合理作出規劃,確保與城區經濟發展相適應。

二要突出學前教育、普高教育和職業教育地位,全面推進教育協調發展

學前教育一是要加快幼兒園的建設步伐,20xx年建設的9所幼兒園要確保3月份能投入使用,同時儘早啟動20xx年7所幼兒園建設工作,力爭在半年內修建完畢,9月能夠招生。二是要做好學前教育教師的配置工作,要充分發揮好去年招錄的30名幼兒教師的教學示範作用,同時根據實際需要,調配部分國小教師進入幼兒園,要力爭建成一所,招生一所,規範一所。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學前教師的培訓力度,出台科學規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切實構建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心智發育規律的學前教育。

普高教育一是要做好畢節實驗二中後續建設工作,確保今年9月份全面投入使用;加快縣第二高級中學擴建的前期工作,力爭儘早動工;二是要積極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引導優質高中進一步挖掘潛力,實行優質高中與薄弱高中同步發展,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實現普通高中教育提質和增量並舉;三是要正確處理好普通高中發展速度與質量、普通高中教育與九年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關係,促進普通高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要把中職教育擺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採取多渠道、多形式融資加快職業學校建設步伐,推進職業教育大發展。當前重點是做好縣職中的擴建工作,認真做好申報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和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的查缺補漏工作,同時開闢渠道,大力招商引資,抓好現代職教中心和貴州青年職業學院的籌辦工作。

三要着力推進民辦教育向縱深發展

我縣民辦教育取得良好成績。但民辦教育發展的空間依然很大,我們要優而思進,做大做強民辦教育,實現民辦教育大跨越。要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鼓勵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在民辦教育教師配置和待遇,財政資金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申辦條件和程序等方面,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真正促進民辦學校規模化、品牌化、內涵式發展。

四要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和校長治校能力

一是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高度重視師德建設,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加強教師培訓,着重抓好教師專業學科的過關,讓教師能教會教;優化師資配置,繼續統籌做好教師隊伍的“招聘、調劑、支教”等方面的工作,優化學校教師隊伍結構,逐步解決好教師配置地域不均、部分學科專任教師欠缺的矛盾;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建立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改變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現狀,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培養一支綜合素質優良的校長隊伍。在前期基礎上,繼續推行校長選拔、培訓、任用、交流以及後備人才儲備等措施,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備,懂教育、善管理的學校校長隊伍。三是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讓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蔚然成風。要尊重教師的勞動,關心教師疾苦,積極為教師辦好事、辦實事,要加快農村教師週轉房建設進度,切實解決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的住房困難。通過一系列舉措,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重教興教的良好風尚。

五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關鍵是抓落實,抓預防,抓整治,抓排患。要進一步加大對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力度,為學校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把工作做在前,措施有力,責任明確,時時預防,事事留心,有效杜絕校園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努力構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

三、明確任務,履行職責,推進全縣教育工作實現新跨越

20xx年全縣教育工作任務很重,硬指標有四個大的方面,一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到初步均衡;二是高中突破工程通過省的驗收;三是全面鋪開農村義務教育營養午餐計劃;四是中國小食堂全面收回管理。這四個方面都是省市下達的硬任務,必須完成,沒有餘地。從軟硬兩方面來看,硬的方面主要是一系列教育工程的新建和改擴建,包括黔西縣第二高級中學、思源實驗學校的新建,黔西職中、黔西三中擴建等,這些工程既有歷年尾欠的項目,也有新上的項目,數量多,涉及面廣,資金投入大,集中在20xx年建設,困難很大。軟的方面主要有兩塊,一是教師的招錄,本年度初步預計招錄300名特崗教師補充到農村中國小,進一步平衡農村中國小師資配置。還需招錄98名高中階段教師,從以往的工作來看,高中教師招考這塊難度較大,我們一定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招錄到位。二是教育管理的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理順,要圍繞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動心思,下功夫,建立和逐步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教育在一個相對寬鬆的整體環境下快速發展。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教育教學的規範和科學,教師的成長和活力,學生的健康和樂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則是一切管理體系建立和完善的基本要素,都應該認真研究。

圍繞以上目標,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明確自身職責,積極有為,既要做好自身的份內工作,又要通力合作,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教育部門要科學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重點、難點,針對每一項具體工作,拿出工作方案,制定具體的時間表和線路圖,涉及相關部門職責職能的,要積極向縣委、政府彙報,尋求支持和協調。各鄉鎮要強化對教育的管理,要充分理解教育自身的規律和教育發展的規律,既要防止不管不問,事不關己漠不關心,又要防止管得過多過死,給教育造成干擾,要把重點放在為學校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上,需要鄉鎮黨委、政府牽頭和負責的工作,比如學校項目用地的徵用,學校周邊環境治理,學生入學率的保障等,均要切實履行職責,統籌安排開展好工作。由於今年教育方面一些非常規的工作集中啟動,相關涉教部門的工作量也因此加大。在項目工程建設上,發改、規劃、國土、建設、財政、環保、拆遷等部門要大力支持,在土地徵用,項目立項報批、規劃設計、資金劃撥等方面給予最大幫助,能簡化手續的簡化手續,能提前安排的提前安排,要真正落實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尤其是學校項目建設工作,要盡最大努力為教育工程開闢綠色通道,優先保證教育項目實施。中國小食堂回收工作,事關數萬學生的就餐問題,涉及承包方的經濟利益,這塊工作縣政府已經下文作出安排部署,相關涉及部門一定要履行好自身職責,確保平穩回收。涉及近十萬農村中國小生的營養午餐改善工作,按照初步方案,除條件較好的幾所學校採用自行做餐供應外,大部分學校採用牛奶、麪包和雞蛋的送餐供應模式,這麼大的用餐量,必須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工商、衞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檢查機制,定期不定期對供應食品的來源、存儲、配送、質量等進行抽查,確保孩子們安全食用。在學校周邊環境治理方面,工商、城市綜合執法、衞生食品藥品監管、公安、文體廣播電視旅遊等部門要積極協調配合,一是要保障學校出入通道暢通,要定期治理佔用學校通道的小攤小販;二要大力整頓學校周邊的網吧、遊戲廳等娛樂場所,隨時檢查校園周邊的商鋪出售的食品和學生日常用品,對那些不按規定吸納未成年人進入的娛樂場所,出售三無食品,銷售非常出版物的商家,要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警告和處罰,對公路旁學校,交通部門研判該設置交通警示標誌或設置減速帶的,要抓緊落實。校車安全已經成為一個敏感詞彙,對於非法營運車輛接送學生上學、放學等現象,運管部門要加大教育和查處力度,不能放任和手軟。安全工作始終是頭等大事,公安、消防等部門要加大廣大師生安全防範等知識的宣傳教育,經常指導學校的安全工作,在學生密集的路段和時段,要提高見警率,防止危害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故發生。在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編辦等部門既要充分掌握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遵循人事原則,又要靈活地處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消除人事矛盾,讓廣大教職員工在一個良好的用人機制上樂業奉獻,發揮所長。

縣委、縣政府把“科教興縣”戰略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推進措施,體現了縣委、縣政府發展教育、抓好教育的信心和決心,希望大家認清發展形勢,順應時代要求,認真研究,科學謀劃,堅定信心,鼓足幹勁,進一步增強做好教育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為全縣教育實現跨越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縣人民政府領導講話 篇七

(二)突出重點,確保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着力抓好水庫(含電站水庫)的安全度汛。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把防洪保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着力抓好水情預報、洪水調度和汛期查險搶險三個環節,實現領導、隊伍、預案和物資四落實,切實提高應急搶險能力。要加強各類水庫(含電站水庫)的日常監管,逐一落實防汛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專管人員,特別要落實好小型水庫水電站的專管或兼管人員,杜絕無人管理的現象發生。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將全縣小(Ⅱ)型以上水庫(含電站水庫)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專管人員正式行文進行了明確。各鄉鎮(街道)及各有關部門也要將轄區內或所屬的山塘、山洪泥石流及滑坡災害易發區、在建工程、重要交通幹線、重點工礦企業、水電站、火電廠、城鎮或集鎮的防汛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專管人員具體落實到人,特別是全縣小(Ⅱ)型以上水庫(含電站水庫)汛期必須嚴格執行防洪限制水位,按照防洪限制水位調度運行。對病險水庫,要降低水位或空庫運行,不得擅自在防洪限制水位以上運行。對擅自超防洪限制水位蓄水運行導致不良後果的,將從嚴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同時,要加強對正在形成的灰渣壩、尾礦壩實施有效監管,落實汛期安全管理責任制,保證安全度汛。

二是着力抓好山洪災害防禦工作。山洪災害防禦要真正做到“預案到鄉、預警到村、責任到户”。要進一步完善預警預報機制,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切實做到早預防、早轉移、少損失。對重大隱患點和山洪災害易發區,要反覆進行排查,對可能發生危險的地區,要及時組織羣眾轉移,儘量避免人員傷亡。要加強山洪災害防禦知識的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幹部羣眾主動防災避災意識,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同時,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堅決制止違章開礦、亂砍濫伐、侵佔河道等違法行為,最大限度地規避和減少山洪災害發生。

三是着力抓好在建水利水電工程安全。要將在建工程安全作為防汛工作的一個重點,按照防汛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分級管理的原則,切實抓好工程建設“四制”的督促檢查,督促工程建設管理或施工單位編制和完善度汛方案,落實防汛組織機構,制定和完善搶險預案,組建搶險隊伍,備足搶險物資,確保汛期安全。對未按規定程序報批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必須責令停工,並按要求完善報批手續。對已經竣工的工程,要嚴格按照規範要求組織驗收,確保安全運行。

四是着力抓好城鎮防洪排澇工作。各有關單位要根據城鎮建設發展現狀,及時修訂完善城鎮防洪預案,落實防洪排澇物資,切實提高城鎮防洪排澇能力。要進一步加大河道清淤疏浚力度,尤其是對一些阻礙防洪泄洪通道的建築物、構築物,要嚴格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責令清除,確保河道行洪暢通,特殊地段要設立警示標誌,否則一旦造成事故,將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

五是着力抓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在汛期,縣交通、海事等部門和各有關鄉鎮要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加大水上安全治理整頓力度,強化對碼頭、渡口和船舶的安全檢查,確保不發生水上安全事故。

六是着力抓好聯合防汛工作。沙壩河、附廓、東風、索風營、洪家渡等水庫(水電站)影響範圍較廣,涉及的鄉鎮要與水庫(水電站)管理單位密切聯繫配合,積極做好聯合防汛的有關工作。

七是着力抓好抗旱應急準備工作。20xx年,全縣遭遇了較為嚴重的旱災,給人民羣眾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今年入春以來,我縣降水量較為正常,就目前形勢來看,今年的雨季來得較早。但是俗語説:春旱不算旱,夏旱少一半。因此,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抗旱工作的組織領導,全力做好抗旱保飲水、抗旱保生產的工作準備。要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地表、後地下,先節水、後調水”的原則,合理調配水資源,做好應急水源調度準備,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確保供水安全。要完善抗旱預案和抗旱服務組織體系,加強對抗旱減災服務隊的扶持和指導,明確其職責和任務,轉變服務觀念,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抗旱能力。當前,要抓緊對現有水源工程進行清淤擴容、除險加固,大力發展“三小”(小山塘、小水窖、小水池)工程,千方百計儲備水源,確保農業生產和人畜飲水所需。

八是着力抓好病險水庫、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利損毀設施的治理。各有關單位要積極配合,繼續加大對病險水庫、水土流失和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及水利損毀設施的修復力度,特別是要加快已開工的治理工程項目進度,確保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實效。

三、強化責任,密切配合,確保實現防汛抗旱工作目標

防汛抗旱是一項長期、艱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各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共同參與。因此,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的相關規定和縣的統一部署,按照各自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抓好今年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一是要強化責任抓落實。從現在起,各成員單位要全面進入備戰狀態,按照“定人、定崗、定責”的要求,嚴格執行行政首長負責制、部門分工負責制、崗位技術負責制、防汛值班責任制等各項防汛責任制,把任務落實到人,確保職責到位、指揮到位,做到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

二是要形成合力促落實。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要充分發揮好統籌協調的作用,及時掌握各地動態,抓好水情、災情等信息的溝通傳遞、分析彙總工作,督促指導有關單位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水利、氣象等部門要密切監視汛情、旱情和氣象變化,及時為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作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按照職責分工,協調聯動,形成合力,確保打贏今年防汛抗旱總體戰。

三是要嚴明紀律保落實。近期,各成員單位要對汛前檢查出的隱患,進行全面整改落實,特別是白強局長在通報中通報的9個突出問題各有關單位務必於5月15日前整改完成,並以書面的形式報縣防辦備案。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將進一步加大對全縣防汛抗旱工作的督查督辦力度,對督查中發現的巡查排查不到位、隱患整改不落實、安全管理不過關等問題,要嚴格予以督辦。對不落實防汛工作安排部署,不遵守防汛工作紀律,擅離職守,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同志們,汛期將至,時間緊迫。我們一定要以對全縣人民羣眾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行動起來,紮實推進防汛抗旱的“兩個轉變”,全力抓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以“防汛保平安,抗旱保用水,抗災保發展”的實際成果,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7yqgn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