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大學生工作經驗貧乏怎麼辦(精選多篇)

大學生工作經驗貧乏怎麼辦(精選多篇)

第一篇:大學生工作經驗貧乏怎麼辦

大學生工作經驗貧乏怎麼辦(精選多篇)

缺乏工作經驗,這是大學畢業生在撰寫求職簡歷時最大的困難之一。對一份份只是表現出在校學習課程、自我個性評價、獲得獎學金情況的求職簡歷,招聘主管早已無法提起興趣了。

有的人儘管寫了一些實習經歷,也是諸如“xx年暑假期間,在××公司實習,做產品宣傳工作”一類毫無個性特點的文字。那麼,如何才能製作一份有實質內容的漂亮簡歷,使自己在競爭對手中脱穎而出呢?筆者輔導畢業生撰寫求職簡歷多年,深知這是一件有高度技巧性的工作,現做一簡短總結,希望能對正在求職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千萬別忽視和申請職位相關的短期實踐經歷

由於學習任務比較重,大多數大學生沒有相對長期的工作經驗,寫作簡歷的第一步,就是要仔細思考,羅列出以往所有的短期實踐經歷。記住,哪怕做過一天的社會實踐,只要和申請的職位有關係,也要把它寫下來,這可以成為豐富你簡歷的良好素材。這裏面有一個陷阱,就是在這兒所寫的經歷,是要和你申請的職位有關係的。比如説,你申請的是“市場專員”這個職位,那麼有以下這些實踐經驗:

1、xx年暑假,在××外語學校擔任英語教師;

2、xx年11月-12月,為××公司做兼職手機促銷員;

3、2xx年3月,為××咖啡新產品的上市做前期市場調查;

4、xx年暑期,在××電視台新聞頻道實習;

5、xx年11月,參與××學校培訓產品的市場推廣策劃;

6、xx年3月-12月,輔導3名高中學生數學課程。

經過分析,只有2、3、5項是和申請的職位有直接關係的,那麼我們把它提出來,進行下一步的加工工作,而那些和這個職位沒有直接關係的實踐經歷,我們就可以大膽省略了。

二、把假期實習、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細緻描述

這是整個工作經歷撰寫中的核心,學會把做過的活動詳細描述,用1,2,3,4條羅列表示出來,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相當難度的。有一次,學生非常困惑地問我,“江老師,我只是參加了一個週末為某公司進行的市場促銷活動,如何把它詳細描寫?”經過啟發式的交談,我發現她的工作內容由好幾個方面組成,於是把它們羅列如下:

1、新款手機產品性能的講解;

2、協助進行現場活動抽獎;

3、發放並回收新產品上市的市場調查問卷;

4、收集現場客户資料。

這樣一來,工作實習的內容就變得豐富多彩了!

三、用專業術語和真實數字進行文字包裝

同一件事情,用兩種以上的方式表達,可能產生的效果相差很大。有時依照需要,在保證真實的情況下,我們應儘可能用專業化的語言來表達,這樣也可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專業素質。

比如説,原來從事“打字”工作,為了使求職的面更寬,我們可以表達為“文字處理”;“祕書”也可以表達為“助理”;“傳單發放”可以表達為“傳播產品信息”,等等。同時,數字的使用會讓整個簡歷變得更有説服力,這遠遠比那些只用了“很多、大量”等含糊語言的簡歷更能夠吸引招聘主管!我們把剛才那位同學的工作內容加工一下,就形成了以下文字:

1、在大型市場推廣活動中,為潛在顧客進行產品展示和產品性能解説;

2、在展會活動中,參與組織和安排大型抽獎活動,當天吸引3000名潛在顧客參加活動;

3、協助公司進行××手機的市場調查,組織20人發出xx份調查問卷並有效回收90%;

4、用多種方式進行客户資料收集、分類,進行客户資料管理。

至此,一份專業性較強、個性突出、有實質內容的應屆畢業生簡歷就誕生了。當大部分應屆生還在網上尋找簡歷模版、查閲簡歷書籍、甚至照抄上屆同學的時候,你這份簡歷將更容易打動招聘主管的心。

第二篇:杜拉拉:一箇中國“小資”的經驗貧乏症

杜拉拉:一箇中國“小資”的經驗貧乏症

陳捷 【專題名稱】影視藝術

【專 題 號】j8

【複印期號】2014年10期

【原文出處】《電影藝術》(京)2014年4期第85~88頁

【英文標題】go lala go!: an impoverished idol film with the absence of dramatic career conflict and prosaic imagination of middle class identity

【作者簡介】陳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後,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

【內容提要】 電影《杜拉拉昇職記》作為“職場電影”,其本意是要迎合廣大的中國“小

資”觀眾打造一場“好萊塢化”的浪漫愛情喜劇。但影片置換了小説中核心的戲劇衝突,將“職場戲”變成了“偶像劇”,用“時尚”和“品位”的包裝將一箇中國“小資”的奮鬥史變成了一段“中產階級”的羅曼史,其背後呈現出的正是中國“中產階層”內部的經驗差異和趣味“區隔”,影片最終淪為對於名利場的津津樂道和對一種平庸“中產階級美學”的想象性模仿。

【關 鍵 詞】ee2381uu1706657

喧嚷的都市、熙攘的人羣、鱗次櫛比的大廈,其間車流如龍、巨幅廣告和商業logo琳琅滿目。伴隨着強勁的音樂節奏和炫目的畫面分割,杜拉拉,一個新時代中國白領麗人閃亮登場??影片《杜拉拉昇職記》的開頭迅速將觀眾拉進一個好萊塢都市電影的經典情境。即便此時的杜拉拉還只是一個月薪不到四千的小白領,也絲毫不妨礙她的自信篤定和影片撲面而來的欣欣向榮的時尚氣息。

從“職場小説”到“偶像劇”

從題材定位上看,這是一部承襲原著小説的“職場電影”。如此充滿時尚元素和鮮明“職場”定位的影片在中國電影中尚屬首次,被稱為導演的一次“華麗轉型”,其奪人眼球也就在意料之中。影片意圖通過“杜拉拉”這個典型的當代白領女性的職場生涯,給觀眾提供一次影像版的白領“生存手冊”和“職場指南”,同時營造一個充分好萊塢化的、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神話。這一意圖決定了影片的品位和格調。這將是一部為廣大中國“小資”觀眾度身定做的“小資電影”,它將反映出中國新生代“小資”們獨特的生活經驗和審美趣味,同時也打上導演本人的身份烙印。

“小資”,這是中國社會學中關於階層劃分的一個獨特稱謂。這個階層今天更多地被稱為“白領”或是“中產階級”。這個近三十年來在中國剛剛復興並日益龐大的羣體已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學家們的關注。據中國權威社會學家的研究數據表明,在2014年中國中產階級的人數已達8000萬人以上①,更有人大膽預測,至2014年中國的中產階級將達4億之多②。儘管有關“中產階級”的劃分依據及標準至今仍存在相當多的爭議,但正是這些身份各異的新興羣體為《杜拉拉昇職記》小説的百萬銷量和電影的億元票房奠定了堅實基礎,其小説作者和電影導演也同屬這一階層中的一分子。

但影片中的“杜拉拉”形象顯然沒能獲得廣大中國“小資”觀眾的認同。在很多人看來,無論是與原著小説,或是與被稱為影片好萊塢樣本的《穿普拉達的女王》(2014)相比,電影《杜拉拉昇職記》都顯得像是一場“蒼白的囈語”和“拙劣的模仿秀”。導演所扮演的

“杜拉拉”與人們對於“杜拉拉”的想象似乎有着巨大的落差。

除去劇作單薄、表演生硬等諸多問題之外,從改編角度看,最重要的原因是影片置換了小説中原有的核心戲劇衝突,將一個人們普遍關心的“等級衝突”置換為無關痛癢的“情感衝突”,從而將“升職”主題變成了“愛情”主題,“職場戲”變成了“偶像劇”。影片刻意迴避了小説中杜拉拉與上司、下屬、同事等不同階層的勾心鬥角、步步機心,迴避了杜拉拉昇職過程中的苦苦打拼、步履艱難,剩下的是白領女郎間的爭風吃醋和友愛互助、俊男靚女間的撒嬌賣痴和三角戀情。其中大量複製了好萊塢輕喜劇裏那些“菜鳥撞上狗屎運”、“紳士偏愛傻姑娘”、“千里尋愛大團圓”之類的橋段,編織了一場積極向上又温情脈脈的職場偶像劇。

《穿普拉達的女王》作為一出職場喜劇,其戲劇核心並不在於愛情衝突而在於出身底層的安迪和自命名流的梅蘭達之間的“等級衝突”,人們關注的是一個底層女孩是否真的能順利進入並適應所謂的“上流社會”。而對於《杜拉拉昇職記》,人們原想看到一箇中國“小資”如何依靠不懈努力、“自強不息”走向“中產階級”的奮鬥歷程,藉此汲取經驗,獲得勇氣,最終卻只看到了一個“中產階級”者的“炫富”與“賣弄風情”。

時尚、品位與“中產階級”美學

這裏我想深入探討的是,大多數人對於影片中“杜拉拉”形象的反感並不僅僅因為導演蒼白的敍事能力,更緣於一種存在於中國“中產階層”內部不同人羣之間的經驗差異、品位差異以及由此形成的階層“區隔”。如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布迪厄所言,“品位”是一種重要的“階級標誌”,用以“區隔”自上而下的不同階層,而“時尚”則是其表達方式。《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安迪與梅蘭達的“等級衝突”正表現為她們對“時尚”截然不同的情感反應和態度傾向,影片《杜拉拉昇職記》則通過大量“廣告”植入、浪漫敍事以及由此營造的“時尚”氛圍“區隔”了電影、小説和現實中的“杜拉拉”。

在影片開頭海倫向杜拉拉傳授的一套db公司內部“階級劃分”理論中,我們看到一個全球500強企業中的員工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層:經理級別以下的叫“小資”,也就是“窮人”,經理級別是“中產階級”,總監級別是“高產階級”,而總裁才是真正的“富人”。小説作者在此參照了美國社會學家保羅·福塞爾著名的“等級理論”。福塞爾將美國社會分為了上、中、下三個階層九個等級,分別為“看不見的頂層”、“上層”、“中上層”、“中產階級”、“上層貧民”、“中層貧民”、“下層貧民”、“赤貧階層”和“看不見的底層”。③ 而海倫的這番話裏更值得注意的是,“窮人”與“富人”間的區別,除了收入差異之外,更在於他們有着涇渭分明的生活及消費方式:“窮人”要擠公交、喝剩湯、還貸款,“富人”則開跑車、住別墅、異國旅遊、登山健身或打高爾夫。窮人和富人都會“在體力上折磨自己”,只不過前者是被迫的,後者卻以此為享受。這番話生動地説明了福塞爾“等級理論”的核心要義:即正是“生活品位”、或者説“格調”而不僅僅是“收入”彰顯出人們所屬的社會階層。

小説中的杜拉拉對照此等級理論,這個月薪不到四千的小白領只能自認“赤貧”,她全部的奮鬥目標就是從“赤貧”、“下層”向“中產階級”的級級攀登。這一心態在小説中體現為杜拉拉的小心謹慎,賣命工作同時低調做人。無論身居何位,她深諳自己作為一箇中國僱員與美國老闆和領導之間的天壤之別,她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飛上高枝,上演一出好萊塢式“麻雀變鳳凰”的喜劇。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小資”和“白領”心態,作為從底層辛苦打拼上來卻永遠只能停留在社會夾心層的“中產階層”,面對競爭壓力,她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敢懈怠、奮鬥不息。這是一羣充滿了職場經驗卻無暇顧及“時尚”的人羣,直到成為hr經理、成為“中產階層”後杜拉拉的服飾中才開始出現“nike”、“lv”等名牌商標,

但也只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其中一條“nike”長褲因為是王偉贈送的愛情信物才有了較高的出現頻率。這個杜拉拉的“時尚”觀念是:做一箇中國“小資”,“有姿色不如有體力實惠”。“杜拉拉這本書的精神就是實用,僅有觀賞價值是不夠的。”④

相比之下,電影《杜拉拉昇職記》最奪人眼球之處當屬各種“時尚”元素的轟炸式運用。現代大廈、拉風跑車、霓裳雲影、異國風光、噴泉和海邊的嬉鬧,加上主人公杜拉拉不停晃動、不合比例的耳環??這一切強硬地給觀眾灌輸着中國新一代中產階級們的生活品位和消費觀念,人們觀賞到的不僅是“物”和“商品”本身,更是標誌着階層劃分,代表着財富、身份和地位的各種“時尚”符號。

影片裏的杜拉拉從來都不是追求“實用精神”的中國“小資”,她下班後不坐電梯而是邊聽mp3邊爬樓梯,“在體力上折磨自己”;她在泰國買了一個巨型枱燈並抱着逃命;她對“升職”完全漫不經心,卻對海邊的螢火蟲驚歎不已。電影《杜拉拉昇職記》也因此籠罩上了一圈“浪漫”的光環,它不再像當代“官場小説”或“職場小説”那樣與某種“厚黑學”與“潛規則”的經驗緊密聯繫,而是去除了職場中的中國“小資”們戰戰兢兢、力不從心的焦慮和恐懼,以“時尚”和“品位”的華美包裝將“升職”打造得輕鬆愜意。

這是一種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中產階級”美學心態,是凡勃倫所言的“炫耀性消費”和坎貝爾所言的現代消費精神中的“浪漫倫理”。正如西美爾所言,只有在對“時尚”的追求中,中產階級才能找到表達自我的合適語言。“對那些天性不夠獨立但又想使自己變得有點突出不凡、引人注意的個體而言,時尚是真正的運動場。”⑤ 這是《穿普拉達的女王》中所有身陷“時尚”的人們的宿命。不過好在《穿普拉達的女王》在肯定了“時尚”的正面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它意味着生活的藝術、人們內心的需求和經濟的命脈,因此不可或缺)之後,終於還是做出了對“時尚”、“名流”和所謂“上流社會”的温和批判,對於那人心所向的浮華世界和慾望都市表達了戲謔調侃。《杜拉拉昇職記》則恰好是以其對《穿普拉達的女王》“時尚”元素的移植(找來了《穿普拉達的女王》的服裝設計)實現了一次對“上流社會”的附庸風雅,其中杜拉拉一擲千金購買豪華跑車的場景,正呈現出中國“小資”對一種平庸的“中產階級美學”的拙劣模仿。

從小説到電影,我們看到的是兩個不同的杜拉拉,代表着兩個不同階層的中國“小資”。儘管影片的主創者一再聲明他們並不瞭解“白領”生活,事實上,這並不僅僅是生活經驗的差異,《杜拉拉昇職記》的改編恰好體現出了導演的一種自認為已由“小資”晉升為“中產階級”後的成功心態。如同樑曉聲所分析的那樣,他們已儼然將自己歸於“上流社會”。⑥ 而“上流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奮鬥,而是浪漫愛情和享樂主義。

“職場劇”的諷刺詩和浪漫敍事倫理

職場電影,究竟可以是一出謳歌個人奮鬥和成功神話的“勵志劇”,一出浪漫愛情喜劇,還是一首揭示潛規則、嘲諷名利場、寫盡小人物悲歡的“諷刺詩”?“在嚴肅的文學作品中,白領職業者的形象往往帶有悲劇色彩,而在大眾型的小説裏他們常常是人們渴望追求的目標。”⑦

好萊塢電影中一貫有着根深蒂固的浪漫敍事倫理,影片《杜拉拉昇職記》中的“職場愛情”既是此敍事倫理的體現,更有着中國“職場”的獨特經驗。

稍具職場常識的人都知道,職場戀情的利益攸關使得當事人必須保持高度理性,這遠不只是簡單的“事業”和“愛情”的兩難問題,更涉及到與各種“潛規則”相關的“職場倫理”。導演在此不僅遵循好萊塢的敍事法則,為“職場”這一都市男女追名逐利的場所籠罩上了“温情脈脈的面紗”,更令人吃驚的是,為了打造一個純情浪漫的主題,導演不惜將“職場”偷換為“事業”,將“潛規則”偷換為“愛情”,不僅添加了小説中沒有的杜拉拉、玫

瑰和王偉的三角戀情,更添加了一條杜拉拉和王偉的上下級關係,一條從“一夜情”到“升職”的直線關係。隨後,工作與愛情完美地合二為一,“公私不分”變成了浪漫愛情中的粘稠劑。坦率地説,這種對“職場潛規則”的浪漫化呈現即便在好萊塢電影中也屬罕見。事實上,即便是大眾性的好萊塢電影,“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與情感邏輯也不全然符合電影版“杜拉拉”的想象。

白領、職員、中產階級,這是一羣歷來就掙扎在生存、名利和混亂情感間的小人物。他們的生活常常意味着要“一個人犧牲生命中最好的時光去掙‘活下去’的錢”⑧。早在1928年好萊塢無聲電影《羣眾》裏,一個大蕭條時代小職員的悲喜劇就曾被金·維多講述過。人生再沒有什麼值得擔憂和焦慮了,除了升職和愛情。這一與《杜拉拉昇職記》相似的主題也被比利·懷爾德在《桃色公寓》(1960)裏以既温情又嘲諷的口吻講述過:升職,是小職員不惜放棄尊嚴追求的夢想;愛情,在利益交換的職場中多半隻是慾望男女的遊戲。而職場中真正高貴的愛情,這是“垃圾桶中開出的玫瑰”(關於《桃色公寓》的評論),需要培育者真正高貴的心靈。還有伍迪·艾倫在《曼哈頓》(1979)中描述過的那些紐約“小資”們的混亂情感經驗,那些“小資”們的虛榮、迷茫、對生活的熱愛與絕望??陌生的並非這些現實,貧乏的並非創作經驗,一切的粗鄙只因為缺少高貴的心靈。因此,當導演説,《杜拉拉昇職記》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把北京拍得像紐約一樣好看”,把北京的“小資”拍得像紐約的“小資”一樣“光鮮亮麗”時,我們不得不相信米爾斯曾對“中產階級”所做的斷言:不管這些人有着怎樣的歷史和未來,他們“歸根結底所渴望的”只是一個“假想社會中的虛幻過程”。⑨

時代的夢想和“貫穿在我們內心的價值觀”

但最終,無論擁有着怎樣的“品位”和“夢想”,小説、電影和現實中的“杜拉拉”仍然擁有一個根本的相同點:那就是她們共處於同一個時代語境,擁有着同一個關於“新新中國”的時代夢想。在一些人看來,一個由各種“白領”和“小資”們構成的龐大的中國“中產階級”正在迅速崛起,有一個“貫穿他們內心的核心價值觀”正在支撐起當代中國的命運。⑩ 從某種角度看,從小説到電影,《杜拉拉昇職記》正是這一夢想的產物。

今天,無數的人在《杜拉拉昇職記》中讀出了“自強不息”的勵志神話,更多的人“在杜拉拉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有人統計出“杜拉拉”品牌的含金量目前已達三億。“杜拉拉”,正成為一箇中國白領的成功典範被廣大的中國“小資”們頂禮膜拜。在《杜拉拉昇職記》之後,更多的“外企白領生存手冊”紛紛出現,共同講述着中國“小資”們向“中產”進發的時代夢想。在這個時代的夢想裏,一切顯得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但如同本雅明所描述的那樣,“這並非真正的復興,而是一種遮掩”,“我們經驗的貧乏只是更大的、以新的面目出現的貧乏的一部分”,是一種“新的無教養”。(11)

的確,從偶像到粉絲,從導演到觀眾,這只是一羣患了經驗貧乏症的中國“小資”。西方有諺語説,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這注定了中國“小資”或“中產階級”的經驗“帶有濃重的渴望與夢想成分”。在中國的社會學家看來,這是一羣自1949年以來被消除、僅在近三十年來剛剛復活的中國第一代“小資”和“中產階層”。他們至今尚未形成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缺乏歷史經驗、更缺乏現實經驗,甚至連自我也無法把握。

關於這個階層的人格剖析是西方自工業社會以來一個長久的話題,從凡勃倫、米爾斯到福塞爾、西美爾,都曾刻薄地嘲諷過“中產階級”的虛榮、勢利、脆弱、不穩定、精神的匱乏和了無情趣。西方將近百年的中產歷程使得身處這一階層的人們有時儘管身不由己,但也頗有自知之明。這也是為什麼好萊塢電影中那些關於“返璞歸真”、“遠離名利場”的話語一面是中產階級的“精神童話”,另一面卻是“貫穿在人們心中的核心價值觀”。影片《杜

拉拉昇職記》最終以玫瑰和王偉的主動離職似乎也要複述同樣的主題,可這一主題在時代的夢想中顯得如此牽強,現實中的杜拉拉們還在期盼着繼續“升職”,而玫瑰和王偉離開了他們的位置又能去向何方?

對那些自命“中產”的“杜拉拉”們來説,無論他們如何為自己打造一個文化生活和情感經驗上的優雅形象,也無法掩飾他們實際上的精神空洞和經驗貧乏,他們所迷戀、追求的實質仍然只是一個利益驅動、毫無理想可言的名利場。對另一些提供職場“生存法則”和“晉升智慧”的“杜拉拉”們來説,他們可能離現實更近也更易被接受,但他們何時才能教給人們這樣的智慧,讓人們撥開現實的迷霧,把自身和時代看得更清楚?而廣大的“杜拉拉”們如果仍然將各種職場小説和電影當作“指南”、“祕笈”和“寶典”來頂禮膜拜,“實現新的中國夢”,尋找“貫穿在我們內心的價值觀”,就真的只能是一個“意識形態的神話”。

註釋:

① 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254-256.② 龍永圖大膽預測:中國中產階級十年內達四億.周曉虹.中國中產階級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8.

③ [美]保羅·福塞爾.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位.梁麗真,樂濤,石濤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21.

④ 李可.有姿色不如有體力實惠.錢江晚報,2014-5-7.

⑤ [德]齊奧爾格·西美爾.時尚的哲學.費勇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78.⑥ 據樑曉聲分析,在中國當代中產者階層中,收入之最便是一、二、三流的影視明星。即便是二三流的影視明星,其收入也遠高於一般中產階層。見:樑曉聲.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238.

⑦⑧⑨ [美]c.賴特·米爾斯.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楊小東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6,27,1.

⑩ 張頤武.新“中國夢”是貫穿我們內心的價值觀.深圳商報,2014-9-24.

(11) [德]本雅明.經驗與貧乏.王炳鈞,楊勁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253-254.^nu1da20141202

第三篇:大學生簡歷工作經驗

大學生簡歷工作經驗

個人簡歷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大學生簡歷工作經驗。個人簡歷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個人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地址、政治面貌、婚姻狀況,身體狀況,興趣、愛好、性格等等;

(2)學業有關內容:就讀學校、所學專業、學位、外語及計算機掌握程度等等;

(3)本人經歷:入學以來的簡單經歷,主要是擔任社會工作或加入黨團等方面的情況;

(4)所獲榮譽;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幹部、專項獎學金等;

(5)本人特長:如計算機、外語、駕駛、文藝體育等,範文《大學生簡歷工作經驗》。

個人簡歷應該濃縮大學生活或研究生生活的精華部分,要寫得簡潔精練,切忌拖泥帶水。個人簡歷後面,可以附上個人獲獎證明,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證書的複印件,外語四、六級證書的複印件以及駕駛執照的複印件,這些複印件能夠給用人單位留下深刻的印象。

寫履歷表要注意的問題是:

(1)首先要突出過去的成就。過去的成(請你支持:)就是你能力的最有力的證據。詳細把它們寫出來,會有説服力。

(2)履歷表切忌過長,應儘量濃縮在三頁之內。最重要的是要有實質性的東西給用人單位看。

(3)履歷表上的資料必須是客觀而實在的,千萬不要吹牛,因為謊話一定會被識破。要本着誠實的態度,有多少寫多少。

(4)和寫求職信一樣,資料不要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項目與項目之間應有一定的空位相隔。

(5)不要寫對申請職位無用的東西,切記

()

第四篇:大學生工作經驗

大學生工作經驗

3月28日,位於北京順義天竺國際展覽中心展廳內,林英悄正為歐洲某時裝品牌擔任“櫥窗秀”模特,大學生工作經驗。面對熙熙攘攘的觀眾和不時響起的相機快門聲,林英悄保持着姿勢,顯得十分專業。其實林英悄並不是專業模特,她是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

身高1.79米的林英悄兼職做模特。畢業後她將與模特公司簽約。“昨天舉行的休閒裝設計大賽啟動儀式上,第一個出場的模特就是我!”林英悄自豪地説。

在林英悄身旁,同樣是念大四的男生張雲,範文《大學生工作經驗》。 他正身背手拎着一大堆展會資料,虛心地向品牌的工作人員諮詢着服裝面料的專業問題。他來自天津工業大學服裝與設計專業,期待把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這也會為他幾個月後走出校門找工作積累經驗。

在林英悄和張雲忙碌的同時,中國第一代t台導演張艦正在北京798藝術區為2014/2014秋冬中國防寒服流行趨勢發佈會做最後的彩排。從1997年中國國際時裝週創辦之初,張艦就從事時尚編導與製作工作,他現在已記不清導演了多少場時裝秀。“中國國際時裝週與世界五大時裝週比,除了設計師品牌的時裝發佈外,還設立了各類服裝設計大賽和模特大賽等一系列評比頒獎制度,讓有夢想的年輕設計師和模特有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培養了陳娟紅、胡兵、胡東、郭樺、春曉等眾多名模的張艦回憶説。

()

第五篇:淺談剛畢業大學生的工作經驗

我相信現在有很多的大學生面對着將要畢業走向工作崗位,你們現在一定會感覺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我想以我的經歷來作為學弟,學妹們的前車之鑑。嚴格來説呢,我現在還沒有正式畢業,現在只是實習階段,但是功課已經學完了。 剛畢業的時候我和大家也一樣,很迷茫,不知道去哪個地方工作才好,也不知道從事什麼方向的職業。其實,在這裏我想告訴大家,剛畢業千萬不要抱着高姿態去找工作,否則你會死的很難看。。。 因為你只是剛畢業的學生,你拿什麼來要求人家給你高薪水,高職位,高發展的工作呢? 只因你是大學生? 告訴你,每年都有四成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也是就説有四成的你的學長,學姐們還在找工作。。不要説你是大學生多麼多麼厲害,文化多麼多麼高,其實你還不如在一個行業裏幹了二年的國小文憑的人會的多(當然清華北大等牛b的學生除外了,關鍵你是不是呢?)。你可以到人才市場看看,他們在招的都是什麼工作,有和你專業對口的嗎?就算是專業對口,招聘單位也不一定要你,因為你沒工作經驗麼,要你幹什麼? 你能幹什麼,連基本的流程你都做不了,還需要別人教,要你幹什麼?當然,要你也可以,那就是工資一定要低,不管幹什麼活,都不要埋怨。因此,現在的大學生剛剛畢業,一定要擺正姿態,明白自身的價值,你聽説過某某大公司招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當工程師,當經理,當總監麼?就算是有也只是那麼萬分之一,而且職位也肯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程師,經理,總監等的級別。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生產線上當工人,沒錯,就是成產線,每天前篇一律,幹着沒有絲毫技術含量的工作。我是相當於被“騙”去的,因為我當時應聘的是技術人員的工作,想從事和我專業有關的工作,但是到了現場我傻了。我旁邊的同事和我幹着同樣的工作,他比我小5歲,而且僅僅國小畢業而已,而且他比我掙得還要多,因為我是實習生得身份,他是正式的員工。我幹了一陣當然辭職了,因為心裏的不公平,以及工作沒有技術含量得不到發展。這只是個教訓,不要深度的相信招聘公司的招聘信息,他們會説的很好聽,尤其是面對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你們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

其實找工作説容易也容易,説難也難,只要你擺正態度,調整好高度,先從基層幹起,腳踏實地就一定會有收穫的。如果你有個夢想就好辦了,朝着你的夢想前進就是方向。如果你在求職的過程中沒有了方向,感覺幹什麼都可以,哪你可就要小心了,先不説你的專業白學不白學,最起碼你連你的目標都找不到,你還如何談成功呢?其實也有很多的大學生在困擾着自己,到底該不該幹本專業的工作,有些人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還有些人感覺自己不適合。其實這些都是次要的,只要你有了夢想,一切就都有答案了。

這是我的小小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我的學弟,學妹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l9p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