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試卷考卷 >

風險管理押題

風險管理押題

風險管理押題

風險管理押題

1.貸款重組是當債務人因種種原因無法按原有合同履約時,商業銀行為了降低客户違約風險引致的損失,而對原有貸款結構(期限、金額、利率、費用、擔保等)進行調整、重新安排、重新組織的過程。

2.淨頭寸限額對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相抵後的淨額加以限制。

3.流動性匹配率用於衡量商業銀行主要資產與負債的期限配置結構。

4.《商業銀行槓桿率管理辦法》規定商業銀行並表和未並表的槓桿率均不得低於4%,比巴塞爾委員會的要求高1個百分點。

5.償債比例是一國外債本息償付額與該國當年出口收入之比,它衡量一國短期的外債償還能力,這個指標的限額是15%-25%,超過這個限度説明該國的償還能力有問題。

6.反向收益率曲線,表明在某一時點上,投資期限越長,收益率越低。

7.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可按人員因素、內部流程、系統缺陷和外部事件四大類別分類。其中,內部流程引起的操作風險主要包括不健全、流程執行失敗、控制和報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擔保品管理不當、產品服務缺陷、泄密、與客户糾紛。其中,文件或合同缺陷主要表現為抵押權證、房產證丟失等。

8.商業銀行極少採用留置與定金作為擔保方式。

9.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準備/不良貸款餘額=貸款損失準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10.風險因子如何影響利潤的估算,包括撥備前毛利潤、信貸損失撥備、其他損失三大組成部分。

11.我國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1.5%,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0.5%。

12.流動性指標的風險敏感度不高

13.經風險調整的業績評估方法(RAPM)來綜合考量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經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RAROC)既能衡量商業銀行盈利水平,同時也考慮了商業銀行所承擔風險水平。

14.良好的風險報告路徑應採取縱向報送與橫向傳送相結合的矩陣式結構

15.流動性比率的優點是簡單實用,有助於理解商業銀行當前和過去的流動性狀況,缺點是其屬於靜態評估,無法對未來特定時間段內的流動性狀況進行評估和預測。

16.久期缺口=資產加權平均久期-(總負債/總資產)*負債加權平均久期。如果大於0則為正缺口,此時如果市場利率下降,資產與負債的價值都會增加,但資產增加的幅度比負債的大,整體價值將增加,流動性因此增強。

17.風險價值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給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等市場風險要素髮生變化時可能對產品頭寸或組合造成的潛在最大損失。當採取較大的置信區間時,計算所得風險價值較大。

18.提供第三方擔保是商業銀行運用了風險轉移策略。

19.短邊法計算外匯敞口:首先分別加總每種外匯的多頭和空頭(分別稱為淨多頭頭寸之和與淨空頭頭寸之和),其次比較這兩個總數,最後選擇絕對值較大的作為銀行的總敞口頭寸。

20.融資缺口=貸款平均額-核心存款平均額。

21.若國內銀行被認定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所使用的附加資本為1%-3.5%

22.資本充足率-(資本-對應資本扣除項)/風險加權資產

23.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配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風險管理和績效考核兩個方面。

24.商業銀行精確集體市場風險資本的前提和基礎是正確劃分銀行賬簿和交易賬簿。

25.股票風險分為股票特定風險和股票風險一般風險,其資本計提比率都為8%

26.其他一級資本都是非累積性、永久性的、不帶有利率跳升及其他贖回條款,本金和收益都應在銀行持續經營條件下參與吸收損失的資本工具。

27.風險管理工具:操作風險損失數據收集、風險與控制自我評估、關鍵風險指標監測。

28.最能夠反映商業銀行審慎經營狀況的是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

29.風險控制與緩釋流程應當符合以下要求:(1)風險控制/緩釋策略應與商業銀行的整體戰略目標保持一致。(2)所採取的具體控制措施與緩釋工具符合成本/收益要求;(3)能夠發現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重新完善風險管理程序。

30.風險文化由風險管理概念、知識和制度三個層次組成,其中風險管理理念是風險文化的精神核心,也是風險文化中最為重要和最高層次的因素。

31.限額指標很多事比率指標,也有部分限額採用的是絕對額指標。

32.債項評級是對交易本身的特定風險進行計量和評價,反應客户違約後估計的債項損失大小。公司風險暴露細分為中小企業風險暴露、專業貸款風險暴露和一般公司風險暴露。對於零售風險暴露,不區分初級法和高級法。

33.對於重度壓力測試結果,商業銀行應當在應急預案中明確相應的資本補充政策安排和應對措施,並充分考慮融資市場流動性變化,合理設計資本補充渠道。

34.戰略風險——長期的潛在風險

35.壓力情景應充分體現銀行經營和風險的特徵

36.打分卡模型的評價指標:企業履約能力指標;企業主個人信用指標;企業主資產狀況指標。

37.分佈函數完整地描述了隨機變量的變化和統計規律性,概率分佈是對隨機變量概率特徵全面、完整的描述。

38.在經濟下行期,商業銀行可以利用逆週期資本吸收損失,維護經濟週期內信貸供給的平衡。逆週期資本要求為風險加權資產的0-2.5%

39.在有限資源的約束下,採用風險為本是一種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代表着國際銀行業監管發展的趨勢,並在實踐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40.基準利率提高,借款人的借款成本加大,所以借款人承受較高的風險,違約風險提高。

41.主權違約指主權債務人違約。

42.缺口分析側重於計算利率變動對銀行短期收益的影響,而久期分期則能計量利率風險對銀行整體經濟價值的影響。

43.2012《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明確提出的四個層級監管資本要求:第一層次是最低資本要求,第二層次是儲備資本要求和逆週期資本要求,第三個層次是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第四個層次是針對特殊資產組合的特別資本要求和針對單家銀行的特定資本要求。

44.操作風險可分為人員因素、內部流程、系統缺陷和外部事件四大類別。

45.風險對衝可分為自我對衝和市場對衝兩種情況。

46.經濟資本應與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水平成正比;經濟資本並不必然等同於銀行所持有的賬面資本,可能大於賬面資本,也可能小於賬面資本。

47.流動性風險成因的複雜性決定了它既可以是資產負債期限結構不匹配等因素引發的直接風險,也可能是由於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策略風險、集中度風險以及國別風險等引發的次生風險。

48.國別風險存在於授信、國際資本市場業務、設立境外機構、代理行往來和由境外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務等經營活動中。

49.商業銀行市場風險內部模型的定量要求:市場價格的歷史觀測器至少為一年,持有期為10個交易日,置信水平採用99%的單尾置信區間。

50.商業銀行通常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評估操作風險。評估要素包括內部操作風險損失事件數據、外部相關損失數據、情景分析、本行的業務經營環境和內容控制因素等方面。

51.商業銀行各業務條線的操作風險資本系數如下:零售銀行、資產管理和零售經濟業務條線的操作風險資本系數為12%,商業銀行和代理服務業務條線的操作風險資本系數為15%,公司金融、支付和清算、交易和銷售的操作風險資本系數為18%

52.在商業銀行的融資流動性需求計算中,可將特定時段內的存款分為敏感負債、脆弱資金、核心存款。

53.制定風險偏好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風險偏好與利益相關人的期望;銀行需考慮該行願意承擔的風險以及承擔風險的能力;監管要求;充分考慮壓力測試。

54.風險遷徙類指標是風險監管核心指標的主要類別之一,它衡量商業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聰前期道本期變化的比率,屬於動態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55.商業銀行短期流動性風險三級預警信號包括:本外幣備付率連續一週低於1%,存款短時間內持續大幅下降超過存款總規模的20%;市場出現恐慌性擠兑;一週到期現金流不足存款總額的1%;市場融資能力下降,出現支付危機。

56.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業務特色和需要,對以下風險因素的變化可能對各類資產、負債、以及表外項目價值造成的影響進行壓力測試:存貸款基準利率連續累計上調/下調250個基點,市場收益率提高/降低50%,持有主要外幣相對於本幣升值/貶值20%,重要行業的原材料/銷售價格上下波幅超過50%,GDP、CPI、失業率等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上下波幅超過20%。

57.交易賬簿頭寸的規定:要求至少逐日重新評估,設置頭寸限額並進行監控;監控交易規模和頭寸餘額。

58.相比巴塞爾協議2,巴塞爾協議3突出表現在:重新界定監管資本的構成,恢復普通股在監管資本中地核心地位;改進風險權重計量方法,大幅度提高高風險業務的資本要求;建立逆週期資本監管機制,提升銀行體系應對信貸週期轉換的能力,弱化銀行體系與實體經濟之間的正反饋循環;顯著提高資本充足率監管標準,通常情況下商業銀行的普通股充足率應達到7%,總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0.5%。

59.在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實踐中,正態分佈廣泛應用於市場風險量化,經過修正後也可用於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量化。

60.第一道防線——公司業務部門;第二道防線——風險管理部門和合規部門;第三道防線——監察稽核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

61.通常將金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分為預期損失、非預期損失和災難性損失。

62.授信集中度限額可以按不同維度進行設定。其中,行業、產品、風險等級和擔保是最常用的組合限額設定維度。

63.總敞口頭寸反映整個貨幣組合的外匯風險,累計總敞口頭寸法,淨總敞口頭寸法、短邊法。

64.風險是一個明確的事前概念,反映損失發生前的實物發展狀態。

65.國別風險應當至少劃分為低、較低、中、較高、高五個等級,風險暴露較大的機構可以考慮建立更為複雜的評級體系。

風險管理真題1

1.日常管理下銀行的主要流動性來源在資產方體現為貸款歸還、債權投資到期與出售、同業拆放與逆回購到期、其他資產的出售;在負債方體現為客户存款增加、拆入資金與正回購、發行債券與股票。

2.方差-協方差法的基本假設是資產組合中所有證券的投資回報率滿足正態分佈,從而資產組合作為正態變量的線性組合也滿足正態分佈。

3.壓力測試是彌補VAR值計量方法無法反映置信水平之外的極端損失的有效補充手段,市場風險量化分析要結合使用VAR計量和壓力測試分析

4.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具有自覺管理、微觀管理、系統管理、動態管理等功能。

5.操作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通常包括交易量、員工水平、技能水平、客户滿意度、市場變動、產品成熟度、地區數量、變動水平、產品複雜程度和自動化水平。

6.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餘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

7.重大風險暴露和高風險國家暴露應當至少每季度向董事會報告。

8.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一般準備+專項準備+特種準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9.零售銀行業務:私人銀行業務、銀行卡業務和零售業務。

10.哈利馬柯維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不確定條件下的投資組合理論,成為現代風險管理的基石。

11.二級資本包括:二級資本工具及其溢價、超額貸款損失準備可計入部分、少數股東資本可計入部分。資本公積、盈餘公積、一般風險準備可計入部分屬於核心一級資本。

12.零售銀行和資產管理的β係數是12%,商業銀行的β係數為15%

13.商業銀行內部模型的返回檢驗是用風險價值數據與每日損益進行比較。

14.風險對衝對管理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和商品風險)非常有效。

15.預期損失=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違約風險暴露

16.當久期缺口為正值時,如果市場利率下降,則資產價值增加的幅度比負債價值增加的幅度大,銀行的市場價值將增加。

17.從類型上劃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報告通常分為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

18.財務狀況分析是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的分析。

19.信用風險組合的計量中違約發生的主要基於以下原因:債務人自身因素、債務人所在行業或區域因素、宏觀經濟因素。

20.流動性監管指標:存貸比不大於75%、流動性比例不小於25%、流動性覆蓋率不小於100%、流動性缺口率不小於-10%、核心負債比不小於60%,壓力測試最短生存期30天。

21.利率衝擊下經濟價值變動超過一級資本15%的銀行為異常銀行。

22.決定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能力的是資本充足率水平和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

23.利率預測的內容包括利率變動方向、利率變動水平、利率週期轉折點的預測。

24.影響利率水平的因素:經營成本、通貨膨脹預期、央行貨幣政策、經濟週期、國際利率水平、資本市場狀況以及其他因素。

25.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發揮的作用比一般企業更為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為企業融資、吸收和消化損失、限制業務過度擴張和承擔風險,增強銀行系統的穩定性、維持市場信心。

26.影響我國商業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的宏觀經濟因素主要包括外匯佔款、貸款投放、現金支取和財政存款四個因素。

27.商業銀行對於火災、搶劫等操作風險,可以採用購買保險、制定業務連續性管理計劃和業務外包方式來緩釋。

28.銀行機構的市場準入包括:機構准入、業務准入、高級管理人員准入。

29.資本充足率壓力測試總體框架的主要內容有情景選擇、定量壓力測試、定性壓力測試及管理行動、結果輸出。

30.單一法人客户信用風險識別應主要從基本信息分析、財務狀況分析、非財務因素分析、擔保分析四個方面入手。

31.市場風險限額指標主要包括頭寸限額、風險價值限額、止損限額、敏感度限額。

32.市場流動性風險檢測指標:市場整體的信息、金融行業的信息、特定銀行的信息。

風險管理真題2

1.在商業銀行流動性應急機制中,示警信號:銀行收入下降;資產質量惡化,銀行評價下調;無保險的存款、批發融資或資產證券化的利差擴大;股價大幅下跌;資產規模急速擴張或收購規模急劇增大。

2.既能衡量商業銀行盈利水平,同時也考慮了商業銀行所承擔風險水平的指標是經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RAROC)

3.在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決定其風險承擔能力的核心要素是資本充足率水平和風險管理水平。

4.市場風險加權資產等於市場風險資本要求乘以12.5.

5.商業銀行在對低頻率、高損失的時間進行評估時,尤其需要利用外部數據。

6.國際收支逆差與國際儲備之比一般限度是150%。

7.合格循環零售風險暴露是指各類無擔保的個人循環貸款。合格循環零售風險暴露中對單一客户最大信貸餘額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8.全面風險管理代表了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最佳實踐,符合巴塞爾協議和各國監管機構的監管要求,已成為現代商業銀行謀求發展和保持競爭有事的重要基石。

9.橫向多元化企業集團內部的關聯交易主要是集團內部企業之間存在的大量資產重組、併購、資金往來以及債務重組。

10.我國第一家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是中國銀行

11.商業銀行的金融工具和商品頭寸可劃分為銀行賬簿和交易賬簿兩大類。交易賬簿包括為交易目的或對衝交易賬簿其他項目的風險而特有的金融工具和商品頭寸。

12.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中的風險加權資產覆蓋範圍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

13.應收賬款週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應收賬款週轉天數=360/應收賬款週轉率

14.國別風險的評估指標:數量指標、比例指標、等級指標。

15.不良貸款轉讓(打包出售)是指銀行對10户/項以上規模的不良貸款進行組包,通過協議轉讓、招標、拍賣等形式,將不良貸款及全部相關權利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的行為。

16.缺口分析用來衡量利率變動對銀行當前收益的影響。

17.經濟資本配置對商業銀行的積極作用:有助於商業銀行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有助於商業銀行指定科學的業績評估體系。

18.敏感負債,對利率非常敏感,隨時都可能提取,如證券業存款。

19.總資產週轉率=銷售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20.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研究單個市場風險要素的微笑變化可能會對金融工具或資產組合的收益或經濟價值產生的影響。

21.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派出機構必要時可指定具備相應資質的外部審計機構對商業銀行執行信息科技審計或相關檢查。

22.權重法下,不同的資產類別分別對應不同的風險權重。對我國公共部門實體的債權權重為20%,對符合標準的微型和小型企業的債權權重為75%,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債權權重為50%,對一般企業的債權權重為100%

23.資本充足率壓力測試框架的主要內容包括情景選擇、定量壓力測試、定性壓力測試及管理行動和結果輸出。

24.商業銀行在計算經濟資本時,置信水平越高,則相應配置的經濟資本規模越大,抵禦風險的能力越高。

25.國別風險主要類型:轉移風險、主權風險、傳染風險、貨幣風險、宏觀經濟風險、政治風險、間接國別風險。

26.為了對未來一段時期的資本充足情況進行預測和管理,資本規劃通常的做法是對未來3年或5年進行滾動規劃。

27.趨勢分析通過分析單家銀行不同時期的優質流動性資產結構及佔比,得出覆蓋短期流動性缺口能力的變化情況。

28.2013年1月,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有效風險數據加總和風險報告原則》,要求風險報告要具有準確性、綜合性、清晰性和可用性,並滿足報告頻率和分發要求。

29.保證分為連帶責任保證和一般保證兩種。

30.操作風險緩釋手段主要有業務連續性管理計劃、商業保險和業務外包。

31.國別風險管理應建立與暴露規模相適應的監測機制,在單一和並表層面按國別監測風險,監測信息應當妥善保存於國別風險評估檔案中。

32.通常將金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分為預期損失、非預期損失和災難性損失。

33.風險管理職能部門和合規職能部門是第二道風險防線。

34.國際銀行業開展風險評估,在建立風險評估體系時的三個基本原則:符合監管要求、符合銀行實際、保證一定的前瞻性。

35.典型和完整地洗錢過程:放置、離析和融合

36.風險水平類指標:操作風險指標和流動性風險指標。風險抵補類指標:資本充足程度、盈利能力、準備金充足程度。

37.流動性風險的內生因素:資產負債期限結構;資產負債幣種結構,資產負債分佈結構。

38.從貸款的形成階段來看,資產證券化可分為存量貸款證券化和增量貸款證券化。

39.櫃面業務範圍:賬户管理、存取款、現金庫箱、印押證管理、票據憑證審核、會計核算、財務管理。

40.2012頒佈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明確指出四個層次監管資本要求:第一層次是最低資本要求;第二層次是儲備資本要求,第三層次是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第四層次是針對特殊資產組合的特別資本要求和針對單家銀行的特定資本要求,即第二支柱資本要求。

41.貸款重組措施:調整信貸產品、減少貸款額度、調整貸款利率、調整貸款期限和增加控制措施。

42.商業銀行通常採取提取損失準備金和衝減利潤的方式應對和吸收預期損失。

43.流動性應急計劃包括六部分內容:職能分工、預警指標、應急措施、溝通披露、計劃演練、審批更新。

44.商業銀行國別評級結果主要作為國別限額設定、境外客户授信、貸款分類、國別準備金基礎。

風險管理真題3

1.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準備/貸款應提準備

2.法律風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操作風險。結算風險是一種特殊的信用風險。

3.從類型上劃分,風險報告通常分為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兩種類型。

4.商業銀行計量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的方法:現期風險暴露法、標準法和內部模型法。

5.新產品/業務的信用風險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對手未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從而可能使商業銀行發生損失的風險。

6.《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5%、6%和8%

7.槓桿率監管覆蓋了表外資產,彌補了巴塞爾協議2資本監管下表外資產風險計提不足的問題,減少了銀行向表外轉移資產進行監管套利的可能性。

8.《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加強了對資本計量和管理的信息披露要求。

9.針對企業信用分析的5PS系統包括:個人因素、資金用途因素、還款來源因素、保障因素和企業前景因素。

10.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餘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減少金額)

11.留置擔保的範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留置物保管費用和實現留置權的費用。

12.內部評價法高級下,抵(質)押品的信用風險緩釋作用體現在違約損失率的估值中。

13.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暴露。

14.風險文化由風險管理理念、知識和制度三個層次組成,其中風險管理理念是風險文化的精神核心,也是風險文化中最為重要和最高層次的因素。

15.利率預測並非銀行賬簿利率風險管理的必經程序,但卻是銀行賬簿利率風險管理的基礎。

16.使用標準法計算股票風險的一般市場風險時,資本計提比例為8%

17.內部資本充足評估是第二支柱的核心內容。銀行內部的資本充足率包括風險評估、資本規劃、壓力測試等內容。

18.市場風險計量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匯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風險價值等。期限錯配分析屬於流動性風險計量方法。

19.信息科技內部審計方面,商業銀行至少應每3年進行一次全面審計。

20.風險限額管理包括風險限額設定、風險限額監測和超限額處理三個環節。

21.在計提銀行貸款損失準備時,專項準備是指在利潤分配中計提的一般風險準備。

22.缺口分析通常用來衡量商業銀行當期收益率對利率變動的敏感性,側重於分析重新定價風險

23.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決定其風險承擔能力:一是資本充足率水平,二是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

24.商業銀行對單家企業(或企業集團)的風險暴露不超過500萬元

25.如果利率變動對存款人有利,存款人就可能選擇重新安排存款,從而對銀行產生不利影響,這種風險屬於期權性風險

26.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內部監督、信息與溝通五大要素。

27.久期缺口為,若市場利率水平下降,則商業銀行資產負債合計的市場價值將增加。

28.市場風險存在於銀行的交易業務和非交易業務中,主要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和商品風險。

29.流動性的基本因素包括時間、成本和資金數量。

30.歷史模擬法是計量和監測市場風險的方法。

31.利率風險按照來源不同,分為重新定價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基準風險和期權性風險。

32.市場風險內部模型法包括:市場風險組織治理架構、政策流程、計量方法、IT系統與數據。

33.內部控制包括五個相互關聯的構成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交流、監督。

風險管理真題4

值隨置信水平和持有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置信水平越高,意味着最大損失在持有期內超出Var值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則可能性越大。

=税後淨利潤-資本成本=税後淨利潤-經濟資本*資本預期收益率

3.金融企業批量轉讓不良資產的範圍包括金融企業在經營中形成的以下不良信貸資產和非信貸資產:按規定程序和標準認定為次級、可疑、損失類的貸款;已核銷的賬銷案存資產;抵債資產;其他不良資產。

4.在實施事後檢驗時,判斷一個風險管理模型或方法是否能滿足VAR設定的水平,就要使用二項分佈

5.商業銀行可以採用基本指標法、標準法或高級計量法計量操作風險資本要求。

6.操作風險資本計量的標準法中,公司金融、只符合清算、交易和銷售以及其他業務條線的操作風險資本系數為18%

7.信用風險計量的方法:專家判斷法、信用評分模型和違約概率模型。

8.商業銀行通常採用提取損失準備金和衝減利潤的方式來應對和吸收預期損失;利用資本金來應對非預期損失。

9.商業銀行使用內部模型計量新增風險資本要求,持有期為1年,置信水平為99.9%,應至少每週計算一次新增風險的資本要求、商業銀行計量新增風險的模型應滿足在1年持有期內恆定風險水平的假設條件。

10.我國監管規定商業銀行並表和未並表的槓桿率均不得低於4%比巴塞爾委員會的要求高1個百分點。

11.法人信貸業務流程大致可分為評級授信、貸前調查、信貸審查、信貸審批、貸款發放、貸後管理六個環節。

12.高級計量法體系中含有損失分步法、內部衡量法和打分卡法三種計量模型。其中,損失分步法是商業銀行的主流選擇

13.適用於計量利率風險的方法同樣適用於計量銀行賬簿利率風險,常用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擬。

14.商業銀行通常採用定期(每月或季度)自我評估的方法,來檢驗戰略風險管理是否有效實施。

15.巴塞爾協議2對巴塞爾協議1提出的最低資本要求進行補充和完善,並將最低資本要求作為巴薩爾協議2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強調資本監管,第二支柱強調監督檢查,第三支柱強調市場紀律。資本監管是銀行宏觀審慎監管的核心。

C=(收益-經營成本-預期損失+資本收益)/經濟資本

17.銀行機構市場準入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效率和便民的原則。

18.基本指標法中總收入為淨利息收入與淨非利息收入之和。

19.監管當局現場檢查的重點內容包括:業務經營的合法合規性、風險狀況和資本充足性、資產質量、流動性、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內部控制、市場風險敏感度。

20.風險文化是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逐步形成的風險管理理念、哲學和價值觀。

21.止損限額適用於1日、1周或一個月等一段時間內的累計損失。

22.市場風險限額指標主要包括頭寸限額、風險價值限額、止損限額和敏感度限額等。

23.期限錯配分析的缺點之一就是不能對銀行的借款能力進行評估。

標籤: 押題 風險管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juan/wy4ej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