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給父母寫信的正確格式精品多篇

給父母寫信的正確格式精品多篇

給父母寫信的正確格式精品多篇

給父母寫信的正確格式 篇一

寫信的格式

網上收集的,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寫信的範例:

親愛的爸爸(媽媽):

您好!

感謝你的提醒和教誨,我會銘記於心,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的錯誤和問題,在百忙中給你造成的麻煩,我感到抱歉。。。。。。

。。。。。。

此致 敬禮!

女兒(兒子)××

×年×月×日

怎麼給領導人寫信 篇二

怎麼給領導人寫信?如何收到回信?事實上,這一交流過程有規律可循。”

誰收到過習近平的回信?

收到回信的人大多接觸過習近平。而王伯祥把自己寫的書寄給習近平,也收到了他的回信。有幸收到習近平回信的人,大多與其有一定的淵源。

2011年7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給杭州市小營巷社區黨委回信,對社區發生的新的可喜變化給予充分肯定。當年5月,小營巷社區黨委致信習近平,彙報8年多來社區建設、社區黨建和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籌建情況。

之所以彙報“8年多來”的情況,是因為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親臨這個社區視察。2010年8月,上海市徐涇鎮民主學校八(1)班的農民工子女收到習近平的回信,他們在3個月前致信習近平彙報學習、生活情況。寫信的原因是200

給家長寫信 篇三

一(8)班的家長們:

第一次給你們寫信。彙報一下期末考的情況,嘮叨幾句孩子們在假期裏該做的。

您的孩子到我們班整整一個學期了,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適應了國中生活,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已經開始有了中學生的樣子,這一點您在家裏會有所感受。期末考試,我們保持了期會考試的水平,四門功課都發揮正常。總分段前十的有:劉暢、陳茜、李斯雯、胡穎穎、謝楚軒。進入段前一百名的還有:廖仲陽、葉鼎

一、李嘉政、黃東來、吳昊、徐新賀、邱瑋如、陳心陽、胡倩倩、葉詩琪、徐景萱、張伊婷。進步很大的有:廖仲陽、黃東來、周朝偉、餘錫豪、徐新賀、鄧越。這些成績離不開孩子們一個學期切實的努力,也離不開各位任課老師辛勤的付出,更離不開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

孩子們在班級裏的感受,是我這個班主任很在意的。在他們的作文裏,我讀到了“快樂、充實、幸運„„”。這些感受我想主要是來自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和學校的各項活動。孩子們在各項活動和與人交往中習得的經驗,是他們生命的真實體驗,遠遠勝過我們空洞的説教。這個學期,孩子們相繼拿下了開學模範班級、廣播操比賽一等獎、運動會第一名、六項競賽第一名,值周班工作也得到了學校的肯定。作為一個羣體,七年級(8)班的凝聚力開始形成;作為個人,他們對工作的責任心、“堅持一下”的精神,也都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

經過二十二週的高強度學習,寒假是孩子們放鬆、調整自己的好時機。寒假裏家長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聊天、交流,聽聽他們的想法。我給孩子們推薦了十本書:《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時代廣場的蟋蟀》、《人鴉》、《小婦人》、《動物莊園》、《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魯濱遜漂流記》、《綠山牆的安妮》、《長腿爸爸》。書單在豆瓣的小組收藏裏,請他們至少閲讀其中的兩本,並做一定的摘記。家長可以參與共讀。共讀一本書,會讓您更瞭解自己的孩子。感興趣的話,家長們還可以看看《窗邊的小豆豆》,對您的家庭教育可能會有啟發。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我們的家庭應該有書香,孩子們應該有自己的書架,餐桌的話題應該有閲讀感受的交流。

國中生活才剛剛起步,未來的日子值得期待。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裏説過,“學校生活徹底破壞了我們一生中最美好、最無拘無束的時代。”這句話始終提醒着我,在考試製度沒有根本改變的大背景下,儘自己所能,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的、寬鬆的、人性化的空間。我們要學習成績,但不能只要成績。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是鼓勵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肯定,是引導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憧憬。我們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心靈世界獨特又豐富。我希望我們能更多地關懷孩子們的心靈。青春只有一次,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助他們快樂地成長吧。

祝春節快樂,閤家幸福!

季禾禾

2008年1月29日

寫信的正確格式 篇四

寫信的格式

網上收集的,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寫信的範例:

敬愛的(親愛的,尊敬的) ***:

您好!

感謝你的提醒和教誨,我會銘記於心,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的錯誤和問題,在百忙中給你造成的麻煩,我感到抱歉。。。。。。。。。。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青蛙 2005年10月18日

具體的要求: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係。(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這裏簡要説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係的,就寫關係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係,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暱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後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於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鬆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於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後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後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XX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後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並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後,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係的年輕女性貿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後,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説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託、慰唁,也可以是敍情説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後,緊接着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後。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後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後,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社交場合的稱呼方式有哪些?稱呼禮儀

稱呼指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應酬之中,所採用的彼此之間的稱謂語。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反映着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敬的程度,甚至還體現着雙方關係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和社會風尚,因此對它不能隨便亂用。

選擇稱呼要合乎常規,要照顧被稱呼者的個人習慣,入鄉隨俗。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有其特殊性的。要莊重、正式、規範。

1、職務性稱呼:以交往對象的職務相稱,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

有三種情況:稱職務、在職務前加上姓氏、在職務前加上姓名(適用於極其正式的場合)

2、職稱性稱呼:對於具有職稱者,尤其是具有高級、中級職稱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職稱相稱。稱職稱時可以只稱職稱、在職稱前加上姓氏、在職稱前加上姓名(適用於十分正式的場合)。

3、行業性稱呼:在工作中,有時可按行業進行稱呼。

對於從事某些特定行業的人,可直接稱呼對方的職業,如(老師、醫生、會計、律師等),也可以在職業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別性稱呼:對於從事商界、服務性行業的人,一般約定俗成地按性別的不同分別稱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稱未婚女性,“女士”是稱已婚女性。

5、姓名性稱呼:在工作崗位上稱呼姓名,一般限於同事、熟人之間。

有三種情況:可以直呼其名;只呼其姓,要在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前綴;只稱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於同性之間,尤其是上司稱呼下級、長輩稱呼晚輩,在親友、同學、鄰里之間,也可使用這種稱呼

職場禮儀大全

語言是雙方信息溝通的橋樑,是雙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語言在人際交往中佔據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語言作為一種表達方式,能隨着時間、場合、對象的不同,而表達出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語言表達出來。説話禮貌的關鍵在於尊重對方和自我謙讓。要做到禮貌説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使用敬語、謙語、雅語

(一)敬語

敬語,亦稱“敬辭”,它與“謙語”相對,是表示尊敬禮貌的詞語。除了禮貌上的必須之外,能多使用敬語,還可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

1、敬語的運用場合

第一,比較正規的社交場合。

第二,與師長或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的交談。

第三,與人初次打交道或會見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會議、談判等公務場合等。

2、常用敬語 我們日常使用的“請”字,第二人稱中的“您”字,代詞“閣下”、“尊夫人”、“貴方”等,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詞語用法,如初次見面稱“久仰”,很久不見稱“久違”,請人批評稱“請教”,請人原諒稱“包涵”,麻煩別人稱“打擾”,託人辦事稱“拜託”,贊人見解稱“高見”等等。

(二)謙語

謙語亦稱“謙辭”,它是與“敬語”相對,是向人表示謙恭和自謙的一種詞語。謙語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別人面前謙稱自己和自己的親屬。例如,稱自己為 “愚”、“家嚴、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謙和敬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儘管日常生活中謙語使用不多,但其精神無處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語中表現出你的謙虛和懇切,人們自然會尊重你。

(三)雅語

雅語是指一些比較文雅的詞語。雅語常常在一些正規的場合以及一些有長輩和女性在場的情況下,被用來替代那些比較隨便,甚至粗俗的話語。多使用雅語,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以及尊重他人的個人素質。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時,你應該説:“請用茶”。

如果還用點心招待,可以用“請用一些茶點。”假如你先於別人結束用餐,你應該向其他人打招呼説:“請大家慢用。”雅語的使用不是機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談舉止彬彬有禮,人們就會對你的個人修養留下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語,必然會對形成文明、高尚的社會風氣大有益處,並對我國整體民族素質的提高有所幫助。

二、日常場合應對

(一)與人保持適當距離

説話通常是為了與別人溝通思想,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當然必須注意説話的內容,其次也必須注意説話時聲音的輕重,使對話者能夠聽明白。這樣在説話時必須注意保持與對話者的距離。説話時與人保持適當距離也並非完全出於考慮對方能否聽清自己的説話,另外還存在一個怎樣才更合乎禮貌的問題。從禮儀上説,説話時與對方離得過遠,會使對話者誤認為你不願向他表示友好和親近,這顯然是失禮的。然而如果在較近的距離和人交談,稍有不慎就會把口沫濺在別人臉上,這是最令人討厭的。有些人,因為有湊近和別人交談的習慣,又明知別人顧忌被自己的口沫濺到,於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這樣做形同“交頭接耳”,樣子難看也不夠大方。因此從禮儀角度來講一般保持一兩個人的距離最為適合。這樣做,既讓對方感到有種親切的氣氛,同時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在常人的主觀感受上,這也是最舒服的。

(二)恰當地稱呼他人

無論是新老朋友,一見面就得稱呼對方。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們比較看重自己業已取得的地位。對有頭銜的人稱呼他的頭銜,就是對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僅適用於關係密切的人之間。你若與有頭銜的人關係非同一般,直呼其名來得更親切,但若是在公眾和社交場合,你還是稱呼他的頭銜會更得體。對於知識界人士,可以直接稱呼其職稱。但是,對於學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學位,就不能作為稱謂來用。

(三)善於言辭的談吐 不管是名流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作為交談的雙方,他們應該是平等的。交談一般選擇大家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但是,有些不該觸及的問題:比方對方的年齡、收入、個人物品的價值、婚姻狀況、宗教信仰,還是不談為好。打聽這些是不禮貌和缺乏教養的表現。

一、手機禮儀篇

隨着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採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

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

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手機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髮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並不能反映你“業務忙”,反而顯示出你缺少修養。因為在會場或會談的短短時間裏,你不和別人聯繫天也不會塌下來!

在一些場合,比如在看電影時或在劇院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採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是比較適合的。

博鋭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不要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無論業務多忙,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在飛機上都不要使用手機。

使用手機,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應該把自己的聲音儘可能地壓低一下,而絕不能大聲説話,以贏取路人的眼球。

在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位置。無論如何,都不要在並沒使用的時候放在手裏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

放手機的常規位置有:一是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這種位置最正規)。二是上衣的內袋裏。 有時候,可以將手機暫放腰帶上,或是開會的時候交給祕書、會務人員代管,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邊、背後、手袋裏,但不要放在桌上。 手機短信的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使得它也成為手機禮儀關注的焦點。在一切需要手機震動狀態或是關機的場合,如果短信的聲音此起彼伏,那麼和直接接、打手機又有什麼區別?所以,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既使用手機接收短信,也要設定成震動狀態,不要在別人能注視到你的時候查看短信。一邊和別人説話,一邊查看手機短信,能説明你對別人的尊重嗎? 在短信的內容選擇和編輯上,應該和通話文明一樣重視。因為通過你發的短信,意味着你贊同至少不否認短信的內容,也同時反映了你的品味和水準。所以不要編輯或轉發不健康的短信,特別是一些帶有諷刺偉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短信,更不應該轉發。

========================================

二、沏茶禮儀篇

我國曆來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為禮品與貢品。到兩晉、南北朝時,客來敬茶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顏真卿《春夜啜茶聯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唐代劉貞亮讚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當今社會,客來敬茶更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來禮儀。俗話説:酒滿茶半。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温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左手捧着茶盤底部,右手扶着茶盤的邊緣,如有茶點心,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並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以咖啡或紅茶待客時,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邊,此外要替每位客人準備一包砂糖和奶精,將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環境應該靜謐、幽雅、潔淨、舒適,讓人有隨遇而安的感覺。選茶也要因人而異,如北方人喜歡飲香味茶,江浙人喜歡飲清芬的綠茶,閩粵人則喜歡釅鬱的烏龍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獨特的,也可以用簡單質樸的。

當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雙手接過,點頭致謝。品茶時,講究小口品飲,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於意會而不可言傳。另外,可適當稱讚主人茶好。壺中茶葉可反覆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飲盡,主人可為其續茶,客人散去後,方可收茶。琛甌洗塵。

沏茶是家庭禮儀中待客的一種日常禮節,也是社會交往的一項內容,不僅是對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體現自己的修養。

傳説我國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甌,乃景德鎮人,以製茶具而聞名,他制的茶具美觀、耐用。可是一個惡毒的巫師知道後,唸了一道毒咒,毀壞了茶具。要解開這道咒語,需有一名年輕人投入燒茶具的爐火。於是,琛甌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語解開了,茶具恢復原樣。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第一次茶水稱為“琛甌洗塵”。 如今,“琛甌洗塵”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後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塵”二字,以表達對客人的尊敬。

========================================

三、敬酒禮儀篇

敬酒也就是祝酒,是指在正式宴會上,由男主人向來賓提議,提出某個事由而飲酒。在飲酒時,通常要講一些祝願、祝福類的話甚至主人和主賓還要發表一篇專門的祝酒詞。祝酒詞內容越短越好。

敬酒可以隨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詞,就應在特定的時間進行,並不能因此影響來賓的用餐。祝酒詞適合在賓主入座後、用餐前開始。也可以在吃過主菜後、甜品上桌前進行。

在飲酒特別是祝酒、敬酒時進行乾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可以是主人、主賓,也可以是在場的人。提議乾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託扶杯底,面帶微笑,目視其他特別是自己的祝酒對象,嘴裏同時説着祝福的話。

有人提議乾杯後,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樣子。將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説完“乾杯”後,將酒一飲而盡或喝適量。然後,還要手拿酒杯與提議者對視一下,這個過程就算結束。

在中餐裏,乾杯前,可以象徵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於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對方碰杯。當你離對方比較遠時,完全可以用這種方式代勞。如果主人親自敬酒乾杯後,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乾一杯。

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先後順序,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對他的稱號,避免出現尷尬或傷感情。既使你有求於席上的某位客人,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也要先給尊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很難為情。 如果因為生活習慣或健康等原因不適合飲酒,也可以委託親友、部下、晚輩代喝或者以飲料、茶水代替。作為敬酒人,應充分體諒對方,在對方請人代酒或用飲料代替時,不要非讓對方喝酒不可,也不應該好奇地“打破砂鍋問到底”。要知道,別人沒主動説明原因就表示對方認為這是他的隱私。

在西餐裏,祝酒乾杯只用香檳酒,並且不能越過身邊的人而和其他人祝酒乾杯。

========================================

四、握手禮儀篇

握手禮是流行於許多國家的一種見面、離別、祝賀或致謝的禮節。此禮源於原始社會,人們扔掉棍棒武器而相握結好的動作。

現代的握手禮,雙方往往先打招呼,然後相握致意。

關係親密的人,可各伸出雙手久握力握;關係一般者,可各伸出一手輕握即止。 男女相握時,男子宜輕握女子手指部位。

晚輩與尊長相握,晚輩宜稍躬身迎握。握手禮的順序,應是主人、尊長、女子先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男子再予以迎握。 多人握手時,且忌交叉相握。

男子相握時,要先脱帽,並示以微笑,忌戴手套相握,更忌邊握邊注視第三者。 軍人戴軍帽時,必須先行軍禮,然後再行握手禮。 與男子握手,女子可不摘手套。

握手禮還可表示向對方進行鼓勵、讚揚、致歉等。

正確的握手方法是:時間宜短,要熱情有力,要目視對方。女子同外國人握手時,手指與肩部要自然放鬆,以備男賓可能要行吻手禮。

========================================

五、如何處理找領導的電話

1、若熟人找領導且領導在的話,就立即轉告,讓領導接電話。當需要把電話轉給領導時,在傳達電話前,要清楚表達“xx公司xx先生打來的電話”,同時,要把從對方得到的消息,簡潔、迅速地傳給領導,以免對方再重複一次,同時讓你的領導有個思想準備。

2、若是領導不願接的電話,對於需要搪塞的場合,則應靈活應付,恰當地把握講話的分寸,按領導意圖妥善處理;有時需要機智巧妙,避免給領導接通他所不想接的電話,祕書有責任使領導避開浪費時間的、不必要的電話,有責任辨別領導樂於和哪些人通電話,並應通曉如何巧妙地對待他人。如説:“對不起,先生。xx領導剛離開辦公室。”或:“我不知何時能找到他。”

3、若領導正忙或已出差無法接電話時,可讓對方留話,表示會主動聯繫。

4、若對方要求找其他人通話時,應馬上幫助傳達。

5、若對方要找的人不在時,應温和地轉告對方,並可主動提出是否需要幫助,是否可找別人講話以及對方的電話號碼等,以便再與其聯絡,絕不要簡單答“他不在”,這樣會顯得魯莽而無禮。要是對方有留言,必須確實記住留言內容: (1)何時何人來的電話? (2)有何要事? (3)需要回電話嗎?

(4)回電話的對象是誰,如何稱呼? (5)是否再打過來? (6)對方電話號碼等等。記完後要複述一遍,並告其請放心,一定轉告,然後把留言條放到留言對象的桌上,以便他回來的時能看到。

========================================

六、接電話禮儀篇

當你給他人打電話時,你應調整好自己的思路。那麼,當你的電話鈴響起之時,你應該儘快集中自己的精力,暫時放下手頭正在做的事情,以便你的大腦能夠清晰地處理電話帶來的信息或商務。當然,上述過程應該迅即完成,如果你讓電話鈴響得時間過長,對方會掛斷電話,你便會失去得到信息或生意的機會。以下幾點是你在接電話時可以參考和借鑑的技巧:

1、隨時記錄

在手邊放有紙和鉛筆,隨時記下你所聽到的信息。如果你沒做好準備,而不得不請求對方重複,這樣會使對方感到你心不在焉、沒有認真聽他説話。

2、自報家門

一拿起電話就應清晰説出自己的全名,有時也有必要説出自己所在單位的名稱。同樣,一旦對方説出其姓名,你可以在談話中不時地稱呼對方的姓名。

3、轉入正題

當你接聽電話時,不要“哼哼哈哈”地拖延時間,而應立即做出反應。一個好的開場白可能是:“您需要我做什麼?”當你覺出對方有意拖延時間,你應立即説:“真不巧!我正要參加一個會議,不得不在5分鐘後趕到會場。”這樣説會防止你們談論不必要的瑣事,加速商務談話的進展。

4、避免將電話轉給他人

自己接的電話儘量自己處理,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轉給他人。這時,你應該向對方解釋一下原因,並請求對方原諒。例如,你可以説:“布朗先生會處理好這件事的,請他和您通話好嗎?”在你作出這種決定之前,應當確定地方願意你將電話轉給他人。例如,你可以説:“對於這件事,我們很快會派人跟您聯繫的。”

5、避免電話中止時間過長

如果你在接電話時不得不中止電話而查閲一些資料,應當動作迅速。你還可以有禮貌地向對方説:“您是稍候片刻,還是過一會兒我再給您打過去?” 讓對方等候時,你可以按下等候鍵。如果你的電話沒有等候鍵,就把話筒輕輕地放在桌子上。如果查閲資料的時間超過你所預料的時間,你可以每隔一會兒拿起電話向對方説明你的進展。

對於接電話的人來講,當需要查閲資料而有禮貌地請對方稍等片刻,這是可以令對方接受的。如果有人在你正在通話時打進電話,你可以選擇合適的詞語讓你通話的人稍候。然後拿起另一部電話説:“你能否稍等?我正在接聽一個電話。”如果打來電話的人只是有一些小事,便可以當即回絕,然後迅即轉向第一個電話,而這個人也會意識到你很忙而加速你們的討論。

給父母寫信的格式 篇五

書信是人們生活中最為普通、最為古老的一種溝通方式。掌握書信的格式和要求,有助於更好地發揮書信的功能。

書信和格式:信文由稱謂、正文、敬語、落款及時間四部分組成。

稱謂:應在第一行頂格寫,後加冒號,以示尊敬。稱謂應尊循長幼有序、禮貌待人的原則,選擇得體的稱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體。可根據對象和所述內容的不同,靈活地採用不同的文筆和風格。

1、問候語。問候語要單獨成行,以示禮貌。有“你好”、“近好”、“節日好”等。

2、先詢問對方近況和談與對方有關的情況,以表示對對方的重視和關切。

3、回答對方的問題或談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簡短地寫出自己的希望、意願或再聯繫之事。

敬語:寫信人在書信結束時身對方表達祝願、勉慰之情的短語。多用“此致、即頌、順祝”等詞緊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項格處,用“敬禮、x安、安康”等詞與前面呼應。

落款及時間:在信文的最後,寫上寫信人的姓名和寫信日期。署名應寫在敬語後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寫給領導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莊重、嚴肅;如果寫給親朋好友,可只寫名而不寫姓;署名後面可酌情加啟稟詞,對長輩用“奉、拜上”,對同輩用“謹啟、上”,對晚輩用“字、白、諭”等詞。

信封:信封上應依次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郵政編碼。

郵政編碼要填寫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內,收信人的地址要寫得詳細無誤,字跡工整清晰。發給機關、團體或單位的信,要先寫地址,再寫單位名稱。收信人的姓名應寫在信封的中間,字體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後空二、三字處寫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稱呼,後加“收、啟、鑑”等字

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寫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並儘量寫得詳細周全一些。最後填寫好寄信人的郵政編碼。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係的,就寫關係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係,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暱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後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於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鬆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於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後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後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xx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後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並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後,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係的年輕女性貿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後,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説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託、慰唁,也可以是敍情説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後,緊接着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後。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後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後,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3ryk8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