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讀書的好方法介紹(精品多篇)

讀書的好方法介紹(精品多篇)

讀書的好方法介紹(精品多篇)

提要鈎玄法 篇一

韓愈曾説過一句名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鈎其玄。

”後人將他的話概括為“提要鈎玄”讀書法。

按照韓愈的這個方法,讀書首先要將書分門別類,然後按其性質類型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讀書法。

對於那些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閲讀時必須提出綱要,也就是提綱摯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對於那些理論方面的書籍,閲讀時則要注意探取其深奧的觀點,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讀書若能做到提要鈎玄,效果必定會好。

因為“提其要”,能使自己對書中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一目瞭然,對事件發生發展的原因清清楚楚,從而可以進一步瞭解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繫,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鈎其玄”,便於把握重點,吃透精神實質,對某些重要觀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增長知識,提高水平,將書中的營養,化為自己的血肉。

《如何閲讀一本書》具體講解了閲讀的四種層次,其中分析閲讀中有具體的關於提要鈎玄法的方法解讀。

消化、反芻法 篇二

徐復觀先生特別重視讀書之後的消化、反芻。

他説,讀書如同吃東西。

“正吃東西時,所吃的東西並未發生營養。

營養作用是發生在吃完後的休息或休閒的時間裏面。

書的消化,也常在讀完後短暫的休閒時間;讀過的書,在短暫的休閒時間中或以新問題的方式,或以反芻動物樣的反芻的方式,若有意若無意的在腦筋裏轉來轉去,這便是所讀的書開始在消化了。

並且許多疑難問題,常常是在這一剎那之間得到解決的曙光。

”所以一個人讀了書後腦筋裏應該有幾個問題。

若是腦筋裏沒有問題,這説明書還是沒有讀進去,須得再仔細得讀。

由淺入深法 篇三

葉聖陶先生主張閲讀必須認真,先求認真,次求迅速。

每讀一本書時,首先“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節,逐句循誦,摘出不瞭解的處所;然後用平時閲讀的經驗,試把那些不瞭解的處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註釋或參考書”。

這第一步只要求讀懂原文,掃清閲讀障礙,並且在掃除障礙中,訓練自己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再“復讀一遍,明瞭全篇或全章全節的大意”。

這樣要求就深入了一層,要吃透本篇或本章節的內容,並且能夠概括出大意。

僅僅到此為止還不夠,還必須更深入一層,“最後細讀一遍,把應當記憶的記憶起來,應當體會的體會出來,應當研究的研究出來。

”至此,不僅書的內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養了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讀書的重要性 篇四

多讀書,可以讓你覺得有許多的寫作靈感。

可以讓你在寫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

讓別人覺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讀書,可以讓你全身都有禮節。

俗話説:“第一印象最重要。”

從你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別人看出你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

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

培根先生説過:“知識就是力量。”

不錯,多讀書,增長了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

這種力量可以激勵着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

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

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

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

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

讀書也是一種休閒,一種娛樂的方式。

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

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

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紮實的基礎!

作筆記法 篇五

梁啟超認為學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作筆記。

他在《讀書分月課程》中講:“讀書莫要於筆記。

柱子謂當如老吏斷獄,一字不放過。

學者凡讀書,必每句深求其故,以自出議論為主,久之觸發自多,見地自進,使能貫串聯書,自成條理。

經學、子學尤要。

無筆記則必不經心,不經心則雖讀猶不讀而已。”

徐復觀先生在讀書方法上有一個訣竅,那就是做摘抄。

徐復觀説:“一部重要的書,常是一面讀,一面做記號。

記號做完了便摘抄。

我不慣於做卡片。

卡片可適用於蒐集一般的材料,但用到應該精讀的古典上便沒有意思。

書上許多地方,看的時候以為已經懂得;但一經摘抄,才知道先前並沒有懂清楚。

所以摘抄工作,實際是讀書的水磨功夫。

再者隨着記憶力日減,全書的內容一下子也抓不住,摘抄一遍,可以幫助記憶,並便於提挈全書的內容,匯成幾個重要的觀點。

這是最笨的功夫,但我讀一生的書,只有在這幾年的笨工作中,才得到一點受用。”

高誦恬吟法 篇六

毛主席早在學生時期就”頗有踔厲風發之概,從早至晚,讀書不休。

讀書時往往“採取‘高聲朗誦’和‘密詠恬吟’相結合的方法。

每讀一文,總是反覆誦讀、吟詠,用心領會它的意義、氣勢、節奏和神味”。

高聲朗誦,就是要大聲地朗讀;密詠恬吟,就是要靜靜地吟詠品讀。

將高誦與恬吟結合起來,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高誦便於記憶和提高演説能力,恬吟便於思索,細細地品味一篇文章,不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而且能夠更深刻地領會氣勢、節奏、神味。

重複法 篇七

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讀書採用重複法,每讀完一個章節總要複習一遍,讀到第三個章節,還要把前面兩個部分再複習一遍,就這樣反覆地讀,反覆地温習,不厭其煩,一絲不苟。

為了促使自己多次複習已讀過的書:他讀書時,在書的背後寫“讀”字,每複習一遍就寫一筆。

他生活的年代使用繁體字,一個“讀”有23畫,因此,他要複習22遍才能把“讀”字寫完。

試想,一本書重複讀了20多遍,豈有不爛熟於心之理?

按心理學的觀點説,信息經常重複刺激大腦,能增強記憶。

實際上,重複不僅能使記憶加強,而且還能加深理解。

重複閲讀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結合學習、工作需要隨時翻閲,也可以根據記憶學原理提供的最佳複習時機,在第一次讀書後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和半個月時,分次進行復習。

楊絳曾談錢鍾書怎樣做讀書筆記“許多人説,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

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

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

所以他讀的書很多,也不易遺忘。

讀書的方法 篇八

閲讀不是‘看到’,而是思索、啟示和理解,他不決定於我們眼睛的速度,而是我們心智的速度、深度和延伸的廣度。

蔓延法 篇九

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作家夏丐尊先生的讀書方法是以精讀的文章〔或書籍〕為出發點,然後向四面八方蔓延,由精讀一篇文章帶讀許多書,有效地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

例如:夏先生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樣蔓延發展:《桃花源記》是晉朝人寫的,要想知道這篇文章在晉朝文學中的地位以及晉朝文學的概況,就可以去翻一翻中國文學史;文中的“桃花源”實際上表現了作者的一種烏托邦思想,這又可以找莫爾寫的《烏托邦》來對照着讀;這篇文章屬於記敍文一類,如若想弄清楚記敍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關記敍文寫法的書;此外,如果想了解作者陶淵明其人其事,還可以去翻《晉書·陶潛傳》。

這樣一來,讀一篇文章就引出了一大串的書,將內容相關的書聯繫起來讀,既便於加深理解,又可以拓寬知識面,因此,蔓延法是一種科學的讀書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143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