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兒童必讀唐詩宋詞(精品多篇)

兒童必讀唐詩宋詞(精品多篇)

兒童必讀唐詩宋詞(精品多篇)

經典古詩兒童簡單集錦:小兒垂釣 篇一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賞析

《小兒垂釣》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驚了魚而不置一詞),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於杜牧的《清明》一詩。

此詩分垂釣和問路兩層,第一、二句重在寫垂釣(形),第三、四句重在問路(傳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學”是這首詩的詩眼。這個小孩子初學釣魚,所以特別小心。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眼前。“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側坐,而非穩坐,正與小兒初學此道的心境相吻合。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於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着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後文所説“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着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向小兒打問,就因為看得見小兒。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動作和心理方面來刻畫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小兒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小兒的動作是“遙招手”,説明小兒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小兒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説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敍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此詩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登鸛雀樓 篇二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評】不用多説。有華人處即有此詩。《爸爸去哪兒》的片尾曲,前奏就是這首詩。

村居 篇三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詩評】春節過了,小朋友快開學了。帶他/她一起去放風箏吧,把這首詩背下來不成問題。

經典古詩兒童簡單集錦:牧童詩 篇四

宋代: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吹笛風斜一作:短笛橫吹)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賞析

這是一首饒有理趣,借題發揮的警世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描寫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畫。牧童騎着牛兒,從前村慢慢走過;吹着笛兒,笛聲在田間隨風飄悠。“騎牛”與“吹笛”,生動地描摹出牧童灑脱的形象、悠閒的心情:同時,詩人把牧童放在“村”與“岸”的背景上,使畫面境界外闊,顯得“野”味濃郁。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即事論理,拉出逐利爭名、機關算盡的“長安名利客”與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上爭名逐利的庸人,費盡心機,其實不如牧童自在快樂啊!在一貶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賞、不與俗流合污的心態,同時也在讚美牧童。

該《牧童詩》與《紅樓夢》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中悠閒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歸,不愁食衣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飄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過是文人學士們的“空想”之一。

元日 篇五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評】讀此詩時,正值春節。古代的“元旦”,是農曆新年。正要講一個故事:“古代有個叫做‘年’的怪獸……”小朋友打斷説:“我早就知道了……”三滴汗。

芙蓉樓送辛漸 篇六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評】送別詩,唐人詩歌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吳、楚,這是上海以及長三角所處的大略地理方位,告訴孩子,春秋戰國時期有過這樣兩個國家。“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也是一種價值觀教育。

憶江南 篇七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詩評】寶寶第一次接觸到詞。描摹江南之春,《憶江南》與上週的《江南春絕句》堪稱雙璧。“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彷彿自己就站在朝日噴薄的`船頭,於大江之上順流而下。現代人很難想象,如此壯闊的一條大江,居然能夠澄淨如斯!小孩子會有一點不解:“為什麼説綠色像藍色?”原來,“藍”是古代的一種植物染料。

晚春 篇八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詩評】話説讀這首詩的時節,真的是漫天“飛雪”、噴嚏連天!大約兩三個月前,不是學過一首《早春》嗎?寶寶那時就在問:“有沒有《晚春》呢?”現在,《晚春》真的來了。一看作者,還是這個韓愈呀,哈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9zr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