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教育調研的實踐報告多篇

教育調研的實踐報告多篇

教育調研的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對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教育的調研報告

對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教育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通過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農村黨員幹部的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帶頭致富和帶領羣眾致富的能力明顯提高,黨員長期受教育的機制基本形成並不斷得到健全。但是,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欠發達地區農村黨組織和黨員適應性不夠和管理工作滯後的問題也日益顯現,當前農村基層組織黨員教育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影響和阻礙了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和制約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學習教育重視不夠。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重經濟而輕黨教。抓經濟大張旗鼓,勁頭十足;抓黨員教育則心虛氣短,應付了事,生怕沖淡甚至干擾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就是在農村基層黨的建設工作中,大多工作指標明確而鋼性,而黨員教育工作指標則較為模糊,相對虛化,致使黨教工作存在程度不同的形式主義傾向。這些思想認識在工作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對農村黨員教育工作領導不力,活動開展不力,督促檢查不力。

2、學習教育組織不易。一是組織集中學習活動不易。部分村沒有學校,也沒有村部,沒有一個可以集中開展活動的場所,組織集中活動時,往往需要借農户的房子做活動場地,開展集中學習活動很困難。二是農村無職黨員教育不易。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以來,農村黨員特別是無職黨員與村支部的聯繫較為鬆散,沒有以前那麼緊密。人員難集中、教育難開展的情況,在農村無職黨員中普遍存在。三是流動黨員教育不易。目前,欠發達地區農村流動黨員流動性大,工作地點不固定,難覓蹤跡,對這部分黨員的教育往往存在盲點。四是老齡黨員教育不易。當前,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大部分農村老黨員文化普遍較低,思想保守,觀念陳舊,少數生活艱難,對這部分黨員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或根本無法落到實處。

3、學習教育針對性不強。欠發達地區農村部分黨員中存在的問題表現在,有的黨員不能積極宣傳貫徹黨在農村的新政策,創新意識不強,觀念陳舊,致富思路不明,辦法不多;有的黨員宗旨意識淡薄,不願做服務羣眾的工作;有的黨員法制觀念不強,違法違紀,損害黨在羣眾中的形象,等等。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對農村黨員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很少從上述表象中仔細查找思想根源,也很少根據查找出的思想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一是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如,目前農村黨課除報紙刊載文章、電視播出節目外,較少有通俗易懂、形象直觀的學習資料,對反映新時期中央一系列惠農強農政策、對改革開放過程中湧現出來的黨員致富典型、對信念堅定、廉潔奉公、一心為民的優秀黨員事蹟等課程設置過少,致使黨員教育空洞化和抽象化。農村黨課內容設置存在與市場銜接不緊、培訓資料過時過濫等問題。輕特色種養技術教育,輕標準生產技術教育,輕職業技能教育的情況普遍存在。黨員教育工作中對黨員權利意識、規則意識、健康生活意識教育缺乏。二是教育形式針對性不強。以會代訓多,集中專門培訓少;讀理論文章、念黨報多,實際操作少;關門培訓多,外出參觀考察學習少,缺乏農業、農村、農民特色和新意。

4、學習教育機制不活。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教育工作缺乏系統性。在黨教方面,基層黨的組織、宣傳、紀檢等部門都負有責任,各有側重。但從實際操作看,三個職能部門在協調、配合上有待加強,存在內容上重複、時間上交叉的情況。此外,農村黨員教育經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黨員教育工作正常開展。税費改革後,大多數村靠上級財政的轉移支付來發放村幹部的工資和支付辦公經費,日常運轉困難,加上不少村存在負債,基本沒有支部活動專項經費。絕大多數的村黨支部開黨員會發放誤工補貼,從5元-10元/天不等,開一次會至少要花費

三、五幾百元錢。因為缺錢,部分農村基層黨支部只好儘量少組織或不組織活動,能省就儘量省,能簡單就儘量簡單,實屬無奈之舉。

二、解決的方法與對策探討

加強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教育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當前,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改革農村黨員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膽探索農村黨員教育工作的新途徑。

1、在形式上突出靈活性,做到分類指導,分層管理。一是適應新形勢,分類教育。目前,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在從業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狀況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黨員強化分類指導十分必要。對那些擔任一定職務的村、組黨員幹部,要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廉潔奉公,當好人民勤務員的學習教育;對離退休黨員和老黨員,進行當好參謀,發揮餘熱學習教育;對有一技之長的黨員,進行樹立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的精神,當好幫助羣眾致富的貼心人學習教育;對那些從事農業生產的黨員,進行樹立全局觀念,做熱心公益事 業,遵紀守法的模範的學習教育;對流動黨員進行熱愛組織,熱愛家鄉,做艱苦創業、勇闖市場的先鋒的學習教育。在實行分類教育的過程中,各級黨組織要努力為農村黨員發揮先進性創造一定的條件,積極引導他們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上發光發熱。二是合理設置,分層管理。根據農村經濟發展多元化的新趨勢,不斷調整農村黨組織的設置形式。根據各類黨員的不同特點,按黨員結構、工作性質等,可以考慮設置離退休和老黨員學習小組、村組幹部黨員學習小組、科技示範黨員學習小組、流動黨員學習小組等。

2、在教育內容上突出實效性,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施教。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教育要突出“三點”:針對部分農村黨員思想上的“疑點”,搞好理論、黨風黨紀、政策培訓教育;針對農村黨員在生產實踐中的“難點”,搞好實用技術、科普知識培訓教育;針對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搞好信息、法律等知識方面的培訓教育。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培訓教育方式,豐富學習教育內容,激發黨員的學習興趣,提高培訓教育效果。在教育的方法上,要針對農村黨員年齡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和居住分散的特點,變統一集中為採取分類、分層施教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對那些思想守舊,無開拓創新意識的農民黨員要採取集中辦班、實地參觀、現場示範等形式,用身邊的人和事,促其解決思想,開闊視野;對那些科技素質低,缺乏致富本領的農民黨員有計劃地進行市場經濟知識和實用技術的培訓,使黨員人人都有一技之長,增強致富能力;對那些頭腦靈活,率先致富的青年黨員,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參加農函大的培訓,逐步把他們培養成為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在教育手段上,變機械、單一和以會代訓的形式為多樣化、形象化,積極應用和強化電化教育手段。

3、在教育方式上突出多樣性,做到轉變方式,注重實效。根據新形勢的發展和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隊伍的實際,對黨員學習教育活動方式進行大膽探索,對傳統的“三會一課”制度進行創新,增強黨員學習活動的吸引力。一是以黨員電化教育為主,發揮電化教育的優勢,不斷探索網上遠程教育的新途徑,激發黨員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二是從集中教育活動向小組教育活動轉變,按照黨員特點和行業分佈,劃分若干個黨小組,平時以黨小組活動為主,支部按季活動一次,提高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三是以黨性實踐活動為主,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可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分類指導的原則,開展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黨性實踐活動。在村黨支部重點開展好“四帶四爭”(帶頭遵紀守法,爭做誠信的文明人;帶頭推廣科技,爭做文化教育的傳播人;帶頭髮展經濟,爭做率先致富的創業人;帶頭幫貧濟困,爭做共同致富的領路人)主題實踐活動,在村支部班子中,開展每名成員聯繫一户富裕户,培養一個致富典型,幫帶一户貧困户,以簽訂幫聯責任書的形式,幫思想、幫技術、幫資金、幫信息,促其脱貧致富。在老齡黨員中,開展以“發揮餘熱,再創輝煌”為主題的黨性實踐活動,發揮老齡黨員黨性觀念強,業餘時間多的優勢,鼓勵老黨員積極爭做農村各項政策的宣傳員、集體活動的組織員、民事糾紛的調解員、精神文明建設的聯絡員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的輔導員。在中青年黨員中,開展以“一幫一帶”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以村黨支部為單位,根據黨員從事的產業和特長,劃分黨員責任區,劃分黨員幫帶小組,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進共同富裕。

4、在教育機制上突出長效性,做到制度健全,責任落實。在新形勢下,農村黨組織要把建立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作為着力點來抓,使黨員先進性教育制度化、經常化。一是建立農村流動黨員學習教育制度。針對農村流動黨員管理不規範、學習不學習難掌握的問題。可建立流動黨員動態管理庫,對流動黨員的去向、聯繫方式、學習情況等實行動態管理,做到底子清、情況明;二是要建立農村黨員自我學習教育制度。針對農村無職黨員難以發揮作用的問題,可建立設崗定責制度,根據黨員的年齡、特長、愛好等,設置參政議政崗、黨風廉政建設崗、新農村建設崗、生產示範崗等崗位,讓更多的農村黨員有一個發揮作用的平台,從而激發他們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內在動力;三是要建立農村黨員激勵保障制度。可建立村幹部生老病死、天災人禍、家庭不和、致富無門等“四必訪”制度,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為他們解決實際的生活困難。四是建立農村黨員學習教育考評制度。根據農村黨員的結構和特點,科學制定各類黨員的先進性標準,將黨員義務與新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任務有機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每名黨員的先進性考核目標。考核以工作實績考核為主,黨員羣眾滿意度為輔,採取百分制記分辦法。實績考核可包括履行黨員義務、遵紀守法、示範帶動、扶貧幫困、公益活動、文明創建等方面內容,滿意度測評主要包括黨員測評與羣眾代表測評。並將考核結果在一定範圍內通報並作為年度民主評議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第2篇】檔案局羣眾路線教育的調研報告

根據縣委活動辦的統一局署,緊緊圍繞“三進三解三促”暨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活動的內容,認真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我局深刻領會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有關精神,有計劃、有步驟、有特色地開展活動。

(一)制定方案。為確保“三進三解三促”活動取得實效。6月13日,我局召開了局委會,成立縣檔案局“三進三解三促”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兼辦公室主任。制定了《縣檔案局“三進三解三促”活動方案》。

【第3篇】加強和改進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調研報告

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是基礎,同時也是構建懲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性工作,充分發揮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領導幹部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要適應反腐倡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工作格局,充實教育內容,改進方式方法,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宣傳教育的基礎性作用,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築牢思想道德防線,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一、我市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市紀委和市委的領導下,我市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以領導幹部為重點,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目標,以廉政文化建設為載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創新方式和載體,積極主動地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形式多樣。通過製作廉政桌卡,訂製《廉政日誌》,編印廉政文化撲克,定期發送廉政短信,統一安裝電腦廉政屏保,建立廉政文化廣場,舉辦廉政書畫展和廉政文藝演出,開展廉政知識競賽及廉政文化六進等一系列活動,堅持正確引導,正面教育,全力構建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社交五位一體的反腐倡廉教育宣教體系,使各級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二是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重點突出。認真組織黨員領導幹部學習黨章、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懲防體制實施綱要、黨內監督條例、紀律處分條例及中央和省、市制定的黨政紀條規,積極開展先進性教育、宗旨教育、艱苦奮鬥廉潔從政教育,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幹部遵紀守法意識。堅持弘揚正面典型,組織了評選勤政廉潔領導幹部活動,大力宣傳我市湧現出的孫衞山等先進人物事蹟。同時,通過深入剖析市典型案例,組織領導幹部到沙嶺子監獄聽取職務犯罪人員懺悔,以案明紀,警鐘長鳴,增強了教育效果。

三是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組織健全。建立健全了黨風廉政建設大宣教工作聯席會議,紀委負責組織協調,組織、宣傳、團委、婦聯、教育、文體廣電等單位積極配合,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各負其責的宣教機制,使反腐倡廉宣傳教育落到實處。同時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督促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承擔廉政教育的責任,把反腐倡廉建設與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四是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效果明顯。通過各種形式的、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了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實效性,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在全市形成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輿論氛圍,提高了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拒腐防變能力,提高了紀檢監察幹部的政治業務素質,為促進懷安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做出了應有的努力。

二、我市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想重視不夠。一些黨政領導幹部對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認識不清,重視不夠,對教育的基礎性作用缺乏正確理解,認為可有可無,是一項務虛的軟工作,對宣傳教育工作抓而不緊,落實不力;一些單位甚至認為反腐倡廉宣傳教育與己無關,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事,對幹部重任用輕教育、重使用輕管理,使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出現空檔;一些紀檢監察幹部覺得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是搞花架子,得不償失,勞而無功,不如監督和懲治的收效大,對宣傳教育工作的熱情不高。

二是資金投入不足。有人説:宣傳教育工作要開展得好,資金投入就必不可少。這句話雖然説得有些以偏概全,但卻有值得我們深思之處。從宣傳手段和宣傳形式上,決定了要做好宣傳教育這塊工作,要達到創新的目的,就必須有必要的經費。但現實的情況卻是:我們在開展各類廉政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沒有專門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經費這一項目,每次都是在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單位工作經費中擠出一點來意思意思。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因開展活動而確定經費的多少,而是根據經費的多少來斟酌活動的大小。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的宣傳硬件、我們的技術手段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要開展一項能夠在當地甚至上級產生積極效應的廉政文化活動,其困難也就可想而知。

三是方式方法不活。反腐倡廉宣傳教育仍以灌輸式、説教式為主,方式方法陳舊單一,創新不夠,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強;廉政文化六進活動缺少活力,貼近基層、貼近羣眾、貼近實際的宣傳教育形式偏少,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多媒體等先進手段宣傳反腐倡廉的形勢、任務、做法、成果不夠,全社會的廉政意識仍待加強;黨員領導幹部的廉政教育培訓方法不活,在入腦入心、真學實用上仍有差距。

四是網絡文化建設不到位。隨着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傳播範圍的不斷擴大,廉政文化也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文化的積極參與。中央和省、市紀委對反腐倡廉網絡文化建設非常重視,專門抽調人員成立機構,負責紀檢監察網絡的建設和管理,而我市各級各部門仍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多數單位網絡硬件設施沒有到位,撰寫新聞稿件和網絡評論文章的人員少,嚴重製約了反腐倡廉網絡文化建設的發展速度。

三、強化我市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的措施

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對於增強各級領導幹部拒腐防變意識,築牢思想道德防線,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我們要按照xx大精神,結合懷安實際,從以下方面做好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中紀委向黨的xx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強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礎性工作,是黨員幹部拒腐防變的思想保證。針對黨員幹部思想和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全黨深入開展黨風黨紀教育,堅持優良傳統,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各級各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一定要充分認識反腐倡廉建設的重大意義,充分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充分認識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切實做到思想重視,行動積極,措施得力,把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宣傳工作。反腐倡廉宣傳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貼近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實際,為反腐倡廉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一要搞好理論宣傳,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按照xx大精神的要求,大力宣傳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宣傳總書記有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論述,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刻領會中央關於懲治和預防腐敗的科學論斷和重要部署,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覺投身到反腐倡廉建設中來,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二要搞好形勢宣傳,使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羣眾正確認識反腐敗鬥爭的新形勢。要大力宣傳中央反腐敗的決心、方針政策、重要部署和已取得的成效,堅定反腐倡廉建設的信心。同時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羣眾充分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增強抓好反腐倡廉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三要搞好輿論宣傳,擴展反腐倡廉輿論陣地,把握反腐倡廉正確導向。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媒體,集中宣傳反腐倡廉方面的法規政策、先進經驗、正面典型、反面案例等,用以指導工作、弘揚正氣、鞭撻邪惡,在全社會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圍。

三是認真搞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反腐倡廉教育的重點是黨員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教育的內容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重點,突出反腐倡廉建設。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尤其是認真學習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使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基本路線,正確認識國情,明確目標任務,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二要加強權力觀教育。教育全體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三要加強黨紀國法教育。教育全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遵守黨章和黨內法規,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帶頭廉潔自律,弘揚新風正氣,以領導幹部的示範和表率作用,帶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同時,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同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結合起來,營造有利於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道德環境和社會氛圍。

四是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廉政文化是把廉政思想同文化載體有機結合的一種新的反腐倡廉宣教形式,通過廉政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活動,提高全社會參與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增強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在工作中,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着力塑造機關幹部務實、高效、廉潔、文明的新形象;以清風進社區,美德進萬家為主題,推進廉政文化進社區,積極營造 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的社區風尚;以樹廉潔家風,建幸福家庭為主題,推進廉政文化進家庭,通過簽訂廉潔家庭承諾書、宣傳表彰廉內助等活動,樹立良好家風,共築家庭廉政防線;以揚敬廉崇潔之風,立勤廉報國之志為主題,推進廉政文化進學校,充分利用主題活動、課外閲讀、社會實踐等途徑,藉助校報校刊、班級板報等陣地,廣泛傳播廉政知識,弘揚廉政精神;以樹清廉風氣,破陳規陋習,建文明新村為主題,通過廣泛開展廉政文藝演出、製作文化牆報、廉政公益廣告等活動,倡導廉政新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廉潔誠信守法,創新進取發展為主題,推進廉政文化進企業,促進企業依法經營,照章納税,健康發展。

五是切實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按照中央紀委提出的大宣教工作格局,即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展所長、廣大幹部羣眾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形成整體合力的要求,完善機制,改進方法,落實責任,切實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檢查、督辦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要加強宣教幹部隊伍建設,把政治素質強、業務水平高、作風形象好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宣教崗位上來,對他們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努力提高宣教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以適應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宣教工作機制,完善宣教工作制度。按照權責分明的原則建立責任機制,根據目標任務的要求建立督查機制,結合測評考核的情況建立獎懲機制,同時,要圍繞宣教工作的實際,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制度,保證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為全市反腐倡廉建設深入開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

【第4篇】煤礦實施正向引導教育的調研報告

從煤礦企業傳統的安全管理中,我們不難看出,礦井管理者只注重對“物”的管理,以“事”為中心,只注重監督管理而沒有強調“自主管理”。把安全總是隻侷限於生產之中,而沒有認識到安全問題還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分佈在人類活動的全部空間,體現在自下而上環境的各個領域。加之其管理辦法與具體作法的專業性較強,難於被職工所接受,進而變成全體職工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因此,筆者認為,在建設本質安全型過程中,應着力在實施正面引導教育上下真功,努力實現職工由被動抓安全向主動抓安全的本質性轉變。

一、正向引導教育的提出

煤炭企業雖然在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上的投入很大,但是,現場違章作業的現象卻仍然難以消除,事故隱患依舊大量存在。安全事故尤其是造成人員傷亡的重大惡性事故,使礦井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損失,給工亡者的家庭帶來天大的悲痛。對於我礦來説,最重要最難以把握的就是安全工作,如何對礦井安全狀況實施有效控制?安全工作到底該怎麼管?怎樣在進行生產過程中以思想上的安全保證行為上的安全,抓好動態的現場安全管理?帶着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與分析。結果發現職工有不少錯誤的想法和思想傾向,比如:“抓安全的力度越大越容易出事”、“安全抓得太緊,會影響生產”、“安全處罰太狠,工人見了檢查就緊張,都不會幹活了”,甚至有的職工存有封建迷信思想。對此,我們這樣認為:生產現場動態和靜態的不良結合必然要出現事故。靜態是現場的環境、客觀條件;動態是人的行為過程,任何一方面不完善都會發生事故。而井下環境、生產設施等靜態條件的改善可以靠各級管理人員去改造,可以靠周密的安排去完善,而改善人的行為卻非解決人的思想不可,因為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為。實現安全生產、解決動態下安全問題必須要抓工人的行為和操作,辦法再好、制度再嚴,工人沒有積極性豈不沒有意義?傳統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弊端:

一是安全工作基本上是由上而逐級發文、開會安排,形成了“上急下不急”、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狀,其影響力和效果逐步衰減;而且以“處罰”為管理主線,職工有逆反心理,甚至會產生牴觸屋。

二是由於安全生產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控制人的行為首先必須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內因”是決定性因素。過去,對於安全管理,職工是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參與,沒有切實解決職工的內在動力問題。

三是沒有把職工置於安全生產的核心位置,且教育的內容陳舊、形式呆板、方法不活,對職工缺乏吸引力也制約了安全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見,來自上層的教誨很難成為基層員工的自覺行為,工人們似乎更偏向於自己採取行動,自己管理自己。在煤炭企業這一特定的生產環境中,員工的自主保安意識和自主保安能力對安全生產的重大意義更是無庸置疑。

基於這種知識,我們提出了“抓安全,首先要抓思想、抓認識、抓本質”的管理理念,主要做法是在原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基礎上,實施以“我”為中心的安全正向引導教育,以一種新的安全教育模式為切入點,解決廣大職工對安全生產的錯誤認識問題,使“人人蔘與安全管理”成為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

二、正向引導教育的“四情”特點

正向引導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就是真正把“人”看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人是有感情的,正向引導教育是依託人的感情而對職工實施的一種正向的情感管理,説到底是一種愛的文化、愛的昇華,其精神實質是對職工的尊重、珍惜和愛護。基於這一觀點,我礦綜合運用親情、熱情、無情、絕情的“四情”手段,以求達到“以思想上安全保證行為上的安全”的目的。

三、正向引導教育的實施

“正向引導教育”,一切均以“我”為中心,突出主體“我”。因為時刻關心“自我”是人與生俱來的意識和本能。比如:在離家外出時,往往會在心裏打幾個:“問號”:“我關燈了嗎”?、“我關好煤氣爐了嗎?”、“我鎖好門了嗎?”。這幾個問號,一方面表現了員工在生活當中形成的一種習慣,是一種“生活文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員工的一種來自於生活的“自我保護”意識,帶着這幾個問號,他的大腦中就會反覆考慮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發生。

在實施正向引導教育的內容上,我們就順應了人的這一本能,我們先後實施了“我要維護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我遵章守紀、不違章”、“為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我堅持正規操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對家人的犯罪”、“我不投機取巧、不野蠻生產”、“我要當個文明安全礦工”等這樣一系列以“我”為中心的引導性教育主題。

在實施的形式上,我們分礦、區隊、個人三個層次全面展開。礦主要是從安全教育管理、安全環境氛圍建塑、安全責任落實等方面抓部署、抓組織,如近幾年開展的“我結安全負什麼責大討論”、“親情規勸”座談,“關注安全、珍惜生命”、“職工手拉手、安全心連心”萬人承諾簽字、“正視問題,反鬆破滿、實現首季安全季”競賽等系列活動等,都深受職工的擁護支持和積極參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區隊主要以“崗位區域聯責、職工安全聯保”和思想、語言、行為、操作“四個標準化”活動為載體,寓教育於崗位實踐活動之中。職工個人主要是通過落實多種形式的“安全提醒制”、參加“安全培訓”、“今天我上鏡”等活動啟發和引導職工遵章守紀,做到自己的安全自己管,從而有力的促進了全礦的安全生產。

隨着正向引導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還賦予了“我”更深的涵義,“我”可以是一個班組,可以是一個聯責小組,還可以是一個區隊,甚至是一個專業或全礦,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班組的安全班組長管、全組管,區隊的安全區隊長管、全區隊管,專業的安全專業負責人管、全專業管”的良好格局。

四、正向引導教育實施的效果

一是正向引導教育嬗變職工安全觀,把“要我安全”的矛盾變為“我要安全”的統一。廣大職工對正向引導教育的看法是“正向引導教育使我們明白一個理兒,保證安全是自己天大的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別人不保險”。

二進制區隊管理開始從被動管理轉向主動管理。以前區隊領導就怕上級給自己的轄區找出問題,現在是經常不斷地主動邀請安全管理方面的領導、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檢查、指導,找問題、挑毛病,幫助區隊進行安全管理“會診”,變“諱疾忌醫”為“自我保健”。

三是正向引導教育形成了特有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得企業及職工的行為時刻在“安全”與“健康”的概念的引導之下,增強了安全教育的“人性化”魅力,使得安全教育的原動力變自上而下為自下而上,成效更加明顯,作用更加持久。

【第5篇】農村學校藝體教育的調研報告

一、調研目的

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深化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改革,讓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可持續、均衡發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們對全鎮中國小體育藝術教育的開設、體育藝術羣體活動的開展、場地設施、器材、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了調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應採取的促進策略與措施,全面提高學生體育藝術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調研對象及調研方法

(一)調研對象

各中國小、教學點。

(二)調研方法

1、問卷法:

調查體育藝術教師師資隊伍狀況;經費投入;未來7年發展規劃。

2、訪談法:

與體育、藝術教師、校領導、辦事處教研幹事及學生面談。

3、觀察法:

看檔案資料;看場地、設施設備;看器材

三、調研綜述

(一)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發展成績

1、開齊開足了課時,嚴格組織管理

調查發現,全鎮中國小實施體育藝術教學管理的依據完全來源於上級下達的指導性文件,各校體育藝術工作由校長親自負責,下設由主管副校長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實施。各校均開齊開足了體育藝術課時,並把體育藝術活動在學校工作計劃中做了細緻認真的安排,並得以落實,組織領導與管理體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實羣體活動,競技成績、藝術成果喜人。

全鎮各校積極開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了中國小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校“兩操”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克服場地、器材、經費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學生羣體活動,做到有時間保障,有訓練內容、方法,有訓練記載,充分調動了義務教育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以體促智,以體育美,以體育樂的目的。“課外一小時鍛鍊活動”開展率達100%。

各校體育藝術興趣小組及運動隊訓練達98%,俱樂部式的體育藝術教學法模式營造了生動、活潑、友善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各校堅持舉辦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徑運動會,開展月或季體育藝術活動,如“三大球”、“三小球”、廣播操、拔河、踢毽子、歌詠比賽、美術作品展等小型多樣的比賽活動,在參加各級體育、藝術比賽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體育藝術教育設施簡陋,但成果喜人。

3、體育藝術教師素質迅速提高,穩定教師隊伍

積極響應國家、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爭取指標先後組織體育藝術教師到武漢等專業培訓機構接受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為體育藝術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創建平台,落實體育教師服裝等有關待遇,並在評先晉級中優先考慮。真正提高體育藝術教師地位和待遇。

(二)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育藝術教師地位不高,編制不足。

調研中發現,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師人均每週上課在14—18節不等,但額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紀課改的要求,義務教育學校1—2年級國小體育教師應該保證每班每週4節體育課,其它年級3節體育課。目前體育藝術教師編制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特別是村小師資嚴重匱乏,學生只知道上體育課就是玩。

從教師年齡和職稱結構看,中年教師居多,青年教師和老教師僅佔5%,而高級職稱為零。從社會輿論看,雖然近年來反覆提倡提高體育藝術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可實際落實還是遠遠不夠,存在的差距還很大,輕視體、音、美和對體育藝術教師的偏見依然存在,多數學校在評先評職時不能夠考慮體、音、美學科的特殊性和艱苦性,晉級評優存在偏重文化課教師的現象,體育藝術學科教師評高級職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體育藝術教師被迫轉崗或下海,造成體育藝術教師隊伍不夠穩定。

2、資金投入不足,場地、設施失修。

義務教育經費雖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於經濟比較落後,財政困難,尤其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嚴重短缺,致使學校體育藝術不能很好開展。調研發現,許多學校體育藝術經費所佔比例不到學校教育經遇的1%。有的學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學校領導對體育藝術工作不夠重視,在資金籌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給予解決。

部分學校體育藝術場地設施建設不夠科學,部分設施被佔用,體育藝術設施存在着極大的浪費現象。由於養護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設施的使用壽命,致使器材頻繁損壞,甚至報廢,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春、秋、冬多風季節,各校體育場地揚塵現象嚴重,很大程度影響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給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

(三)促進體育藝術教育持續、均衡發展的策略與措施建議。

1、加強體育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狠抓師資培訓。

建設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體育藝術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新時期學校體育藝術的開展給體育藝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教學技巧和藝術,更要有突出的學識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風範,還要充分認識學校體育藝術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法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求知精神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以及科學研究能力。因此必須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加大體育藝術教師培訓的力度,教育部門應把體育藝術教師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一方面要抓住“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的培訓工作,制定政策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充實到我鎮中國小教師隊伍中來,另一方面要採用多種形式,對現有在職教師進行培訓。通過開展本校教學改革試驗、校際相互觀察、交流等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職體育教師和有興趣的富餘教師到專業院校進行培訓和函授狀大隊伍。提倡校際之間教師相互聘任。促使他們更新知識,增進專業教學能力。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使體育藝術教師享受與其他教師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調動積極性,穩定體育教師隊伍。

2、不斷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嚴格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件》中規定的體育經費,努力達到全國平均,在經費的使用上,每年應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實解決有些領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計劃但難以落實的問題。

在教育經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為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增加創造了條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不斷加大對學校體育藝術經費的投入,做到專款專用,同時也要廣開財源、多渠道、多途徑籌集經費,迅速改變學校體育藝術遭遇嚴重短缺的局面。認真貫徹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設施不被侵佔,不斷完善學校體育藝術活動場地和器材設施的配置,從制度上保證學校體育藝術工作的正常運行,創造一個衞生、安全、整潔、舒適的現代化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翠綠的草坪、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優美的運動場景中,去奔跑、去跳躍、充滿生機和活力地成長髮展。

3、重視羣體教育,促進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形成。

實現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不僅重視體育藝術課程教學而且還應重視羣體活動和興趣小組的訓練等羣體教育,堅持每年舉辦兩次田徑運動會制度,積極組織“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師生體育、藝術匯演活動。因此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校的羣體活動。建立青少年業餘體育藝術俱樂部,組織多種運動項目的課外訓練運動競賽,並以“體育與藝術”“積極生活”為主題,有計劃的開展體育藝術節等活動。建立羣體教育的評估標準,把體育藝術羣體活動作為對學校考核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從提高學生的體育藝術認知水平、體育藝術素質、體育藝術能力和意識着眼,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新體系。將體育藝術教育的實施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形成課內、課外、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教育模式。採用教育部門、體育藝術部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多邊互動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

4、加大體育藝術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力度。

體育藝術是中國小生的必修課程,為更好地實現學校體育藝術的目標,國家教育部把體育課改變為體育與健康課程,這是我國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臨新的教育觀念、新的環境、新的要求,體育藝術課程必須加大改革和建設的力度,用新的教學理念重新修訂體育藝術課程計劃,使體育藝術教學體現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教學內容要多樣化、彈性化符合學生興趣和愛好,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藝術實踐能力和體育藝術素養,使學生的終生體育藝術思想形成和發展。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間互動為原則,改革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的體育藝術教學環境。

【第6篇】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範文

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那麼關於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範文的內容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範文網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閲讀參考!~

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範文

摘要:近年來,農村教育遠遠差於城市教育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同時,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到我國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阻礙了教育快速前進的腳步。農村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我們應客觀地認識現狀,評價現狀,不能在困難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被困難嚇倒。那麼,農村國小教育現狀究竟是怎樣?本文以海城市牌樓鎮三角村三角國小為例,分析當前農村國小教育現狀,並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僅供有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教育,現狀,薄弱,改善

引言:農村教育問題的成因是多樣的,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師資配備不足,留不住人才;最嚴峻的現狀是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可以嘗試加強硬管式的傳統教育方法,着重要給學生樹立起積極拼搏的意識。其根本的改善必須舉全國之力而為之,且要堅持下去。

三角國小情況

(一)學校基本現狀

三角國小於xx年由東溝國小,小堡國小合併在一起,學校總佔地面積8000多平米,建築佔地面積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為學校將木窗換為鋁合金窗,辦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統一購置。學校共設有1個微機室,沒有實驗室和圖書室,學校操場設有籃球架和乒乓球枱。xx年學校購置了電腦,共22台,3~6年級可以上微機課,課上2人使用一台電腦。全校共6個班級,6個年級,分別為學前班、1、3、4、5、6年級,由於xx年沒有招來一年級學生,導致沒有二年級。因為現在學生人少,所以學校每兩年招一次生。學生共105人(具體見表格1),以前學生有200多人,每個班級至少30人,但後來越來越少,到鎮裏去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表格1:學生人數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師情況

學校有老師12人,2個領導,6個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語文和數學。全校只有一名英語老師,負責3、4、5、6年級的教學,是特意給三角國小派來的,來到三角國小已經有4、5年了。學校無專業音體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師,都是一個老師教多個科目。在缺少老師時,學校會在村裏尋求高中學生作為代課老師。老師大部分住在牌樓鎮中,每天上下班有專門的車接送。教師年齡在36~50多歲之間,最長教齡長達30年,最短教齡為16年。工資2600~2700元∕月,過節時沒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補貼100元。學校會逐年評選優秀教師,但評出的優秀教師都會被調走,老師的安排是輪流調換,調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據個人原因。老師在同一所國小最多呆6年,很少有機會參加外出培訓。三角國小裏有一位劉老師,是6年前調來的,教學認真負責,經常給孩子家長打電話反映情況,劉老師實行一幫一原則,一好帶一壞。

(三)學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學期開一次家長會,但家長來的人數很少,其中老人佔很大比例。因為老師家住在牌樓鎮上,來回不方便,平常教師不常與家長溝通。學校每學期考一次試,試卷由鎮上統一印發。每學期評選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學生,百分之十五的優秀少先隊員。每學期期末老師都會進行家訪,針對對象是學困學生和貧困學生,每次5~10個學生。學校採取硬式教育,考試之後不排榜。

(四)老師分析學生情況

1、老師們認為,孩子好壞不能根據考試成績來評價,因為孩子成績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試成績與這次考試成績相差太遠。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長,有可能英語不好,數學卻很好,這些都不能用來比較孩子的好壞。

2、現在上學書本都不要錢,每年只需要拿些捲紙錢,所以因為家裏貧困而退學的原因極低,孩子不愛學習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學習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條件好的越不愛學習。孩子學習氛圍差,害怕問老師題。

3、還有一種是父母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他們根本不管孩子學習,也管不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貪玩,也越來越難管,爺爺奶奶很多也會溺愛孩子,隨着孩子來。因此,孩子玩起來更加無所忌憚,很多都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

4、老師們普遍認為,學生家長認識不到孩子學習的重要性,採取放羊式教育,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了,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不管不問。一位老師説,農村家長與鎮裏家長重視程度相差太多,鎮裏家長重視程度佔80%~90%,而村裏重視程度不到10%(老師自己認為數據,不一定準確)。

【第7篇】2022年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範文

摘要:近年來,農村教育遠遠差於城市教育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同時,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到我國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阻礙了教育快速前進的腳步。農村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我們應客觀地認識現狀,評價現狀,不能在困難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被困難嚇倒。那麼,農村國小教育現狀究竟是怎樣?本文以海城市牌樓鎮三角村三角國小為例,分析當前農村國小教育現狀,並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僅供有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教育,現狀,薄弱,改善

引言:農村教育問題的成因是多樣的,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師資配備不足,留不住人才;最嚴峻的現狀是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可以嘗試加強硬管式的傳統教育方法,着重要給學生樹立起積極拼搏的意識。其根本的改善必須舉全國之力而為之,且要堅持下去。

(一)學校基本現狀

三角國小於xx年由東溝國小,小堡國小合併在一起,學校總佔地面積8000多平米,建築佔地面積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為學校將木窗換為鋁合金窗,辦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統一購置。學校共設有1個微機室,沒有實驗室和圖書室,學校操場設有籃球架和乒乓球枱。xx年學校購置了電腦,共22台,3~6年級可以上微機課,課上2人使用一台電腦。全校共6個班級,6個年級,分別為學前班、1、3、4、5、6年級,由於xx年沒有招來一年級學生,導致沒有二年級。因為現在學生人少,所以學校每兩年招一次生。學生共105人(具體見表格1),以前學生有200多人,每個班級至少30人,但後來越來越少,到鎮裏去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表格1:學生人數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師情況

學校有老師12人,2個領導,6個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語文和數學。全校只有一名英語老師,負責3、4、5、6年級的教學,是特意給三角國小派來的,來到三角國小已經有4、5年了。學校無專業音體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師,都是一個老師教多個科目。在缺少老師時,學校會在村裏尋求高中學生作為代課老師。老師大部分住在牌樓鎮中,每天上下班有專門的車接送。教師年齡在36~50多歲之間,最長教齡長達30年,最短教齡為xx年。工資2600~2700元∕月,過節時沒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補貼100元。學校會逐年評選優秀教師,但評出的優秀教師都會被調走,老師的安排是輪流調換,調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據個人原因。老師在同一所國小最多呆6年,很少有機會參加外出培訓。三角國小裏有一位劉老師,是6年前調來的,教學認真負責,經常給孩子家長打電話反映情況,劉老師實行一幫一原則,一好帶一壞。(見圖表1、2、3)

圖表1:教師學歷情況

圖表 2:教師級別情況

圖表 3:教師年齡人數

(三)學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學期開一次家長會,但家長來的人數很少,其中老人佔很大比例。因為老師家住在牌樓鎮上,來回不方便,平常教師不常與家長溝通。學校每學期考一次試,試卷由鎮上統一印發。每學期評選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學生,百分之十五的優秀少先隊員。每學期期末老師都會進行家訪,針對對象是學困學生和貧困學生,每次5~10個學生。學校採取硬式教育,考試之後不排榜。

(四)老師分析學生情況

1、老師們認為,孩子好壞不能根據考試成績來評價,因為孩子成績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試成績與這次考試成績相差太遠。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長,有可能英語不好,數學卻很好,這些都不能用來比較孩子的好壞。

2、現在上學書本都不要錢,每年只需要拿些捲紙錢,所以因為家裏貧困而退學的原因極低,孩子不愛學習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學習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條件好的越不愛學習。孩子學習氛圍差,害怕問老師題。

3、還有一種是父母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他們根本不管孩子學習,也管不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貪玩,也越來越難管,爺爺奶奶很多也會溺愛孩子,隨着孩子來。因此,孩子玩起來更加無所忌憚,很多都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

4、老師們普遍認為,學生家長認識不到孩子學習的重要性,採取“放羊式教育”,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了,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不管不問。一位老師説,農村家長與鎮裏家長重視程度相差太多,鎮裏家長重視程度佔80%~90%,而村裏重視程度不到10%(老師自己認為數據,不一定準確)。

(五)三角村孩子學歷情況

因為由六年級升國中不需要考試,所以村裏學生都能唸到國中,但國中升高中需要進行考試選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較少了。村裏每年都會出大學生3~5個,村裏也曾出現過碩士和博士。

二、當代農村教育現狀分析

(一)現狀1:父母重視教育程度低

1、家長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據我們的走訪,發現農村家長學歷基本為國小或者國中,甚至還有很多連國小都沒有畢業。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業機會、生活條件等各個方面都明顯優於農村,學歷高有能力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留在農村,選擇進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從而導致農村人口呈現兩極分化嚴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將孩子送入學校,父母只是想讓學校去管孩子。家長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幹農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點的時間顧及孩子,由於家長的學歷水平都很低,根本無法輔導孩子學習,也不知道該怎麼在學習上幫助孩子。孩子發現自己跟不上的時候,家長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沒太放在心上。

2、家長採取“放羊式”教育

農村孩子上學一直以來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長因為工作或農活而無暇顧及孩子,老師只是完成上課的任務,課下一般很少管學生是否學習,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上的散漫、不認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學校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幾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學生問題日積月累最終演變為一個個具體到惡性事件時學校才出面干預。這種教育模式雖然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諸多弊端。

3、留守兒童現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孩子的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和方法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質的衝突,更多的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他們不問不管,一旦孩子有什麼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到學校吵鬧,久而久之,矛盾就突顯出來了。留守孩子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現象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

4、家長態度微妙

絕大多數家長還是支持孩子學習的,他們深知務農的艱苦,想讓孩子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現實的。在瞭解農村父母教育理念時發現一個很大的偏見。農村父母認為,關心孩子就是在物質上給孩子錢讓他們唸書,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關心,他們不會抽時間陪孩子學習,也不會關心他們學習遇到了什麼困難。他們會做的大多隻是,想起來的時候詢問下孩子學習情況,跟孩子説幾句早已聽出老繭的勵志名言。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其實十分微妙,一方面,每個家長都認為讀書重要,只要孩子會讀書,自己不論砸鍋賣鐵也會供孩子讀書。而另一方面,讀書無用終究還是存在於家長的觀念中。在他們身邊,一些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也難找到工作,周圍一些沒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卻能賺很多錢。這種微妙的心態造成了,如果孩子會讀書家長會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讀書成績不理想,父母會想不會念還不如打工算了。

(二)現狀2:教育教學資源嚴重短缺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缺乏或不完備,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圖書室,有的學校圖書室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體育課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的學校最多有幾台錄音機,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幹吼······而且,由於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科目沒有專門的老師,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設施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三)現狀3: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教育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是中國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作為農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師,身上擔負着任重而道遠的責任。然而,農村師資力量的薄弱卻直接影響着農村教育有效的實施。而導致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點:

年齡結構不合理

農村國小教師隊伍老化,後繼乏人情形日益嚴峻。據調查,超過40歲的老教師多達一半以上。

教師學歷水平較低

一方面高等學校畢業的教師不願意來鄉村學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師是國中或高中畢業生,一般都是專科、本科畢業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沒有經過正規師範教育的民辦教師又由於能力有限而對學生的引導及培養造成阻礙。這就導致教育資源被浪費,而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專業教師不足

在城市,專業化教學是理所當然之事,或許不值一提,而在許多農村國小,專業教師卻嚴重不足,像音樂、美術、勞動、自然教學大多是兼職的。

教師素質普遍不高

教師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學歷、職業道德、思想觀念、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等。農村國小中專生、國中畢業生在教師隊伍中佔了絕大多數,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很不完善,又因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鄉村,教學中缺乏熱情和競爭意識,無法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信息閉塞,幾乎無科研能力可言。

教師身體不適應

由於生活條件差、學校環境差、內外壓力大、待遇不高、不良習慣等因素影響,農村國小教師身心素質明顯下降。

教師教育待遇不等

作為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待遇上的問題或許才是師資流失的重要原因。據瞭解,一個農村教師每月的工資就是工資卡上的錢,獎金什麼的基本沒有,一年下來,也領不了幾個錢,而城區學校每個月加上課時津貼、班主任費等,每個月多領好幾百元錢。農村學校的教師過教師節最多領100元,而城區學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別,讓許多教師都把前途放在城區,想盡一切辦法調到城區成為大部分農村教師的奮鬥目標。長此下去,農村師資大量流失。

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如此,其結果必然導致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沒有統籌考慮?

三、改變教育現狀的建議

俗話説:“再窮不能窮教育。”針對目前農村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並結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我提出一下幾點建議。

1、經費挪用重點抓,教育資源用到實處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改善農村國小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農村地區傾斜,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國小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育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名空話。中央及省級財政可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鄉村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要注重改造國小的微機室,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國小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首先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

2、加大師資力量並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保證村小師資隊伍穩定和擴充。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知識分子的政策,想方設法改善農村國小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因為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在提高農村國小教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國小教師能夠參加。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發展農村國小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造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由於所處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農村國小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心、激勵和幫助。儘可能對每個學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多關注其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多與他們談話和交流,及時瞭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他們的教育應以鼓勵為主,使老師的鼓勵變為孩子學習的監督和動力。

3、更新教育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從精神上關心孩子,幫助孩子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平時家長應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雖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裏,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時與老師交流,常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情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幫助的。孩子教育從小抓起,從小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鼓勵孩子向遠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細心的開導他,及時發現錯誤並改正錯誤。培養孩子的特長,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豐富課餘生活,更要加強體育鍛煉,保證身體健康。與此同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多了,能夠更加深入的瞭解孩子的成長與性格,能夠更好的引領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上。

四、結束語

以上幾點建議所能解決問題的範圍和程度畢竟有限,這個長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長效的機制才得以徹底解決。在這當中,唱主角的正是國家的相關政策傾向和重點幫扶。農村問題説到底是一個窮字,但核心並不是窮經濟,而在於窮知識、窮技術、窮觀念,歸根到底是窮人才。只有想辦法讓無數的知識人才前赴後繼不斷地投身到中國的農村建設隊伍當中,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但目前就全國範圍的大學生就業去向來看,基本上沒有主動積極考慮去到農村就業的。其中責任並不在於大學生,而是在於國家的政策性導引不夠。並沒有足夠的鼓勵來彌補其物質條件的匱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學畢業生不願意投身農村的建設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來我國對於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斷地加強,相信隨着城市就業的飽和和相關政策措施的到位,將會不斷有大學生到農村去就業、生活,而城鄉教育的差距屆時將會逐漸縮小。

【第8篇】加強中國小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調研報告

加強中國小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調研報告

加強中國小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調研報告

根據省、市人大代表反映的加強普法工作力度,重點加強對中國小學生的普法教育的意見,該市司法、教育行政部門經深入調研後,實事求是地反映該市當前中國小生法制教育的狀況及存在問題,提出了加強此類人員法制教育的對策和做法,僅供參考.

我市中國小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與對策

一直以來,我市的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在司法、教育行政部門的努力下,在第四個五年普法教育中,開展了各種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當前我市中國小生法制教育的現狀

(一)取得的成績

1、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網絡初步形成.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由黨委、政府領導,人大監督,職能部門組織實施,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的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法制教育網絡.各級黨委、政府、人大高度重視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了監督檢查力度.司法行政部門把中國小學生作為普法教育重點對象,加強指導和協調.教育行政部門把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作為依法治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保證了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各中國小校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第二課堂活動,充分發揮中國小校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和法制課教師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學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使中國小生的法律素質普遍提高.目前,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緊密聯繫,互相配合,共同做好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全市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2、全市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

大多數鎮和學校都能按照鶴教基第58號《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將法制教育作為依法治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全市各鎮普遍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法制教育目標管理制度,從組織領導、健全制度、教育內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對青少年法制教育進行部署,同時將這項工作納入學校校長的任期責任制和工作考核評估之中.各中國小校也相繼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依法治校領導小組和學校法制教育領導小組,制定了法制副校長的管理辦法,對依法治校、依法育人予以規範.首先是建立了對教師考核管理制度,將法制教育工作納入班主任、學科教師工作業績考評之中;其次是建立了對學生的考核管理制度,與學生的操行評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評選緊密掛鈎.各校基本上做到了計劃、教材、課時、師資、法制副校長五落實,我市中國小生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

幾年來,市普法辦與教育部門組織政法各單位幹警擔任全市116間中國小校法制副校長,併發揮了積極作用,共為各中國小校上法制課465場次,使21萬多人次受到教育.

3、全市中國小生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

幾年來,我市圍繞中國小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採取多種形式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全市中國小生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各學校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生理、興趣和接受能力等特點,設定相應的學習內容、目標要求和方式方法,通過一系列學生易於接受的社會法制實踐活動,將法律知識深入淺出地融入學生們熟悉的社會生活中,使法制教育變成一種生動直觀的生活體驗.繼市普法辦與教育局聯合有關部門組織全市中國小校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識演講比賽和舉辦現身説法活動以後,每年組織學校開展一個重點法制教育課題;此外,在5月和12月期間,邀請江西省法制藝術團和江門市司法行政法制文藝演出隊在全市中學、部分國小和市劇院、市體育館進行法制文藝演出共25場,全市受教育師生達6萬多人次;,組織全市中國小校開展禁毒法律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活動;9月,組織全市中國小生開展法伴我成長的演講比賽和手抄報競賽;上半年,市普法辦進一步創新普法形式,與教育局聯合有關部門分別在紀元、桃源兩中學開展模擬法庭活動,使學生們受到了最直接、最生動的法制教育,表演情況還錄製成vcd56套發到全市各中國小校供師生們觀摩、學習.

4、以重點鎮作為普法教育,在中國小生中開展十個一系列的法制教育.

在第四個五年普法教育中,市普法辦與教育局以共和鎮為普法試點,在該鎮中國小生中開展上一堂法制課,開展一次現身説法教育,看一場法制電影,開展一次法律知識競賽、一次演講比賽、一次手抄報競賽,一次測驗有獎活動,參加一次禁毒和交通圖片展覽,刊出一次法制宣傳欄,參加一次學法作文競賽的十個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動.取得成效後,先後在宅梧、雙合、沙坪、桃源、古勞、雲鄉、鶴城等開展了十個一系列普法活動,收到了明顯成效.

幾年來,市普法辦和各級普法機構共為學生上法制課527場次;組織學生參觀法制圖片展覽250場次,觀看禁毒vcd影片87場次,法制文藝表演25場次;舉行現身説 法66場次,法律知識競賽16場次,演講比賽32場次;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電影22場次,撰寫學法作文3900篇.

總的看來,我市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國小生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明顯增強,許多中國小生懂得了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作鬥爭,維護國家、集體及自己的合法權益,遵紀守法,履行法定的義務和責任.特別是四五普法以來,我市切實從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實施依法治國的高度,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領導重視、部門齊抓共管、形式多樣、措施得力、日趨規範的態勢.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個別領導及學校負責人對加強中國小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對這一工作的有效領導、組織和規劃.受升學率的影響,一些學校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往往偏重考試學科知識的傳授,忽視法制教育;有些則停留在形式上,沒有實施針對性的教育.

二是法制教育專題課的內容設置上,還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有些學校在法制教育專題課的內容安排上,隨意性很強,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有些學校只在國小高年級、國中二年級進行法制課的教育;有些學校將思想品德課替代了法制教育專題課,沒有形成漸進、科學、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法制教育僅僅侷限在校園之中和課堂之內,由於經費的不足、交通安全等多種因素、很少有學校能把學生帶出去參觀學習,法制教育多數是侷限在課堂內.在學校裏舉行法制演講、手抄報等比賽就是形式多樣了,但演講比賽也好,手抄報比賽也好,都只是部分較出色學生參加,而廣大的中國小生面對的是信息萬變的社會,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現象、誘惑無不影響着他們,學校的法制教育只侷限於學校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脱節,這是不利於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三是任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設置還有很多侷限性.目前各學校進行的法制教育課主要由政治科教師、班主任或學校領導兼任,由於專業的侷限性,難以對學生提出的有關法律問題作出正確、全面的闡述,導致很多教師只能照本宣科,進行填鴨式教學.雖然各學校都按要求聘請了法制副校長,但由於法制副校長到學校上法制教育課也基本上是每一學期一次,所以學校的法制教育普遍存在着法制教育課程不足、教育力度不夠、收效不是十分理想的問題.而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由於自身工作十分忙碌,不可能每天在學校,少有時間接觸學生,而且他們平時的法律工作重點並不一定是與未成年人有關,因而在指導教師和學生學法時,也感到力不從心.

四是在校學生受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網吧和遊戲機室等營業性服務場所的誘惑,部分學生家長的不良行為等,給學校開展法制教育增加了很大的困難.

二、今後加強中國小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幾點對策

我們認為,不論是從中國小生的人羣數量、教育特點,還是從提高全體公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市建設的實際出發,加強中國小生法制教育工作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為此,我們對加強中國小生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領導.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今天的青少年學生,就是明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法律素質的提高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關鍵,更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關係到每個青少年的一生.因此必須把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的教育與培養,放在事關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基礎地位,放到我們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從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出發,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把法制教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加強法制教育工作的力度.各級黨政領導、司法、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要採取一把手負責制,提高對中國小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領導,支持開展法制教育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適當增加學校法制教育的投入,在人、財、物上予以支持.進一步完善學校法制教育制度,制定檢查的具體標準,定期考核,開展法制教育示範學校和依法治校示範校的創建活動.積極培育和發現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及時加以推廣和表彰.

(二)逐步把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

教育主管部門,要把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為教育法制建設的重點.爭取逐步建立起與國家和省頒佈的教育法律法規相配套的,層次有序、完整統

一、具有特色的教育規章.依法規範部門責任、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工作要求等,把中國小法制教育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加強政法、綜治等部門和家長之間的聯繫和配合,積極探索新時期開展普法教育的新路子,避免法制教育侷限於學校,探索家庭、學校、社會一體的工作格局.

(三)中國小法制教育要在計劃、課時、教材、師資等方面狠抓落實.

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共青團中央《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和市教育局、司法局、綜治辦、團市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真正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使我市中國小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真正把法制教育專題課作為必修課,進入教學大綱,配齊法制教育專用課本,合理安排適量的課時,對中國小學生進行正規化、系統化、持續化的法制教育,努力構建從國小到中學的漸進、科學、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普法教育主管部門,要組織力量對中國小法制教育專題課的任課教師、班主任、法制副校長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和考核,並逐步配備專職法制教育專題課教師.有條件的學校,應該錄用一些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做法制教育專題課的任課教師,他們的法律意識比較強,理論功底深厚,能夠更好的理解和詮釋法律,並且也能在教學中運用自己的法律知識給學生多一些案例教學和形象教學,以案説法,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能很好地避免照本宣科的填鴨式教學.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法制副校長的工作職責和目標管理,定期對法制副校長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和評比.

(四)堅持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創建優質、高效、文明的法制教育大環境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創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單位要各負其責,緊密配合,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大力實施綜合治理,全面優化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大環境.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鬥爭,加強對電子遊戲、網吧和音像產品的市場管理,依法查禁和收繳淫穢物品、黃色書刊和音像製品,取締色情服務和賭博、吸毒場所,努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五)繼續推進重點鎮普法,開展中國小生的十個一系列法制教育.

市普法辦與教育行政部門溝通,開展全市中國小重點專題法制教育和正常法制教育外,在一些鎮開展中國小生十個一系列教育,使該活動在全市十一個鎮中國小生中都得到普及.希望學校把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適當的安排一些課外活動,比如組織法制專題講座、請司法部門的同志以案講法,組織法律知識競賽,或者組織學生參觀少管所等活動,在各種活動中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並內化為守法、護法的意識.

(六)有重點地選擇學校開展法制教育.

市普法辦與個別重點中學在新生入學時用半個月時間,開展新生法制教育系列活動,使新生開學讀書、生活有一個濃厚法制氛圍,從而自覺接受法制教育.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有各行各業採取的綜合治理,我市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一定能夠得到進一步優化.

市普法辦

【第9篇】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

農村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我們應客觀地認識現狀,評價現狀,不能在困難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被困難嚇倒。下面是本站範文網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歡迎閲讀參考!~

關於村國小教育的調研報告

引言:農村教育問題的成因是多樣的,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師資配備不足,留不住人才;最嚴峻的現狀是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可以嘗試加強硬管式的傳統教育方法,着重要給學生樹立起積極拼搏的意識。其根本的改善必須舉全國之力而為之,且要堅持下去。

三角國小情況

(一)學校基本現狀

三角國小於xx年由東溝國小,小堡國小合併在一起,學校總佔地面積8000多平米,建築佔地面積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為學校將木窗換為鋁合金窗,辦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統一購置。學校共設有1個微機室,沒有實驗室和圖書室,學校操場設有籃球架和乒乓球枱。xx年學校購置了電腦,共22台,3~6年級可以上微機課,課上2人使用一台電腦。全校共6個班級,6個年級,分別為學前班、1、3、4、5、6年級,由於xx年沒有招來一年級學生,導致沒有二年級。因為現在學生人少,所以學校每兩年招一次生。學生共105人(具體見表格1),以前學生有200多人,每個班級至少30人,但後來越來越少,到鎮裏去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表格1:學生人數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師情況

學校有老師12人,2個領導,6個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語文和數學。全校只有一名英語老師,負責3、4、5、6年級的教學,是特意給三角國小派來的,來到三角國小已經有4、5年了。學校無專業音體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師,都是一個老師教多個科目。在缺少老師時,學校會在村裏尋求高中學生作為代課老師。老師大部分住在牌樓鎮中,每天上下班有專門的車接送。教師年齡在36~50多歲之間,最長教齡長達30年,最短教齡為16年。工資2600~2700元∕月,過節時沒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補貼100元。學校會逐年評選優秀教師,但評出的優秀教師都會被調走,老師的安排是輪流調換,調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據個人原因。老師在同一所國小最多呆6年,很少有機會參加外出培訓。三角國小裏有一位劉老師,是6年前調來的,教學認真負責,經常給孩子家長打電話反映情況,劉老師實行一幫一原則,一好帶一壞。(見圖表1、2、3)

圖表1:教師學歷情況

圖表 2:教師級別情況

圖表 3:教師年齡人數

(三)學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學期開一次家長會,但家長來的人數很少,其中老人佔很大比例。因為老師家住在牌樓鎮上,來回不方便,平常教師不常與家長溝通。學校每學期考一次試,試卷由鎮上統一印發。每學期評選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學生,百分之十五的優秀少先隊員。每學期期末老師都會進行家訪,針對對象是學困學生和貧困學生,每次5~10個學生。學校採取硬式教育,考試之後不排榜。

(四)老師分析學生情況

1、老師們認為,孩子好壞不能根據考試成績來評價,因為孩子成績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試成績與這次考試成績相差太遠。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長,有可能英語不好,數學卻很好,這些都不能用來比較孩子的好壞。

2、現在上學書本都不要錢,每年只需要拿些捲紙錢,所以因為家裏貧困而退學的原因極低,孩子不愛學習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學習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條件好的越不愛學習。孩子學習氛圍差,害怕問老師題。

3、還有一種是父母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他們根本不管孩子學習,也管不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貪玩,也越來越難管,爺爺奶奶很多也會溺愛孩子,隨着孩子來。因此,孩子玩起來更加無所忌憚,很多都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

4、老師們普遍認為,學生家長認識不到孩子學習的重要性,採取放羊式教育,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了,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不管不問。一位老師説,農村家長與鎮裏家長重視程度相差太多,鎮裏家長重視程度佔80%~90%,而村裏重視程度不到10%(老師自己認為數據,不一定準確)。

(五)三角村孩子學歷情況

因為由六年級升國中不需要考試,所以村裏學生都能唸到國中,但國中升高中需要進行考試選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較少了。村裏每年都會出大學生3~5個,村裏也曾出現過碩士和博士。

二、當代農村教育現狀分析

(一)現狀1:父母重視教育程度低

1、家長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據我們的走訪,發現農村家長學歷基本為國小或者國中,甚至還有很多連國小都沒有畢業。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業機會、生活條件等各個方面都明顯優於農村,學歷高有能力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留在農村,選擇進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從而導致農村人口呈現兩極分化嚴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將孩子送入學校,父母只是想讓學校去管孩子。家長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幹農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點的時間顧及孩子,由於家長的學歷水平都很低,根本無法輔導孩子學習,也不知道該怎麼在學習上幫助孩子。孩子發現自己跟不上的時候,家長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沒太放在心上。

2、家長採取放羊式教育

農村孩子上學一直以來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長因為工作或農活而無暇顧及孩子,老師只是完成上課的任務,課下一般很少管學生是否學習,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上的散漫、不認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學校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幾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學生問題日積月累最終演變為一個個具體到惡性事件時學校才出面干預。這種教育模式雖然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諸多弊端。

3、留守兒童現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孩子的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和方法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質的衝突,更多的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他們不問不管,一旦孩子有什麼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到學校吵鬧,久而久之,矛盾就突顯出來了。留守孩子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現象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

4、家長態度微妙

絕大多數家長還是支持孩子學習的,他們深知務農的艱苦,想讓孩子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現實的。在瞭解農村父母教育理念時發現一個很大的偏見。農村父母認為,關心孩子就是在物質上給孩子錢讓他們唸書,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關心,他們不會抽時間陪孩子學習,也不會關心他們學習遇到了什麼困難。他們會做的大多隻是,想起來的時候詢問下孩子學習情況,跟孩子説幾句早已聽出老繭的勵志名言。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其實十分微妙,一方面,每個家長都認為讀書重要,只要孩子會讀書,自己不論砸鍋賣鐵也會供孩子讀書。而另一方面,讀書無用終究還是存在於家長的觀念中。在他們身邊,一些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也難找到工作,周圍一些沒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卻能賺很多錢。這種微妙的心態造成了,如果孩子會讀書家長會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讀書成績不理想,父母會想不會念還不如打工算了。

(二)現狀2:教育教學資源嚴重短缺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缺乏或不完備,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圖書室,有的學校圖書室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體育課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的學校最多有幾台錄音機,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幹吼而且,由於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科目沒有專門的老師,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設施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三)現狀3: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教育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是中國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作為農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師,身上擔負着任重而道遠的責任。然而,農村師資力量的薄弱卻直接影響着農村教育有效的實施。而導致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點:

年齡結構不合理

農村國小教師隊伍老化,後繼乏人情形日益嚴峻。據調查,超過40歲的老教師多達一半以上。

教師學歷水平較低

一方面高等學校畢業的教師不願意來鄉村學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師是國中或高中畢業生,一般都是專科、本科畢業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沒有經過正規師範教育的民辦教師又由於能力有限而對學生的引導及培養造成阻礙。這就導致教育資源被浪費,而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專業教師不足

在城市,專業化教學是理所當然之事,或許不值一提,而在許多農村國小,專業教師卻嚴重不足,像音樂、美術、勞動、自然教學大多是兼職的。

教師素質普遍不高

教師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學歷、職業道德、思想觀念、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等。農村國小中專生、國中畢業生在教師隊伍中佔了絕大多數,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很不完善,又因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鄉村,教學中缺乏熱情和競爭意識,無法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信息閉塞,幾乎無科研能力可言。

教師身體不適應

由於生活條件差、學校環境差、內外壓力大、待遇不高、不良習慣等因素影響,農村國小教師身心素質明顯下降。

教師教育待遇不等

作為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待遇上的問題或許才是師資流失的重要原因。據瞭解,一個農村教師每月的工資就是工資卡上的錢,獎金什麼的基本沒有,一年下來,也領不了幾個錢,而城區學校每個月加上課時津貼、班主任費等,每個月多領好幾百元錢。農村學校的教師過教師節最多領100元,而城區學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別,讓許多教師都把前途放在城區,想盡一切辦法調到城區成為大部分農村教師的奮鬥目標。長此下去,農村師資大量流失。

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如此,其結果必然導致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沒有統籌考慮?

三、改變教育現狀的建議

俗話説:再窮不能窮教育。針對目前農村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並結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我提出一下幾點建議。

1、經費挪用重點抓,教育資源用到實處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改善農村國小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農村地區傾斜,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國小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育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名空話。中央及省級財政可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鄉村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要注重改造國小的微機室,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國小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首先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

2、加大師資力量並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保證村小師資隊伍穩定和擴充。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知識分子的政策,想方設法改善農村國小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因為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在提高農村國小教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國小教師能夠參加。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發展農村國小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造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由於所處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農村國小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心、激勵和幫助。儘可能對每個學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多關注其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多與他們談話和交流,及時瞭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他們的教育應以鼓勵為主,使老師的鼓勵變為孩子學習的監督和動力。

3、更新教育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從精神上關心孩子,幫助孩子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平時家長應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雖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裏,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時與老師交流,常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情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幫助的。孩子教育從小抓起,從小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鼓勵孩子向遠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細心的開導他,及時發現錯誤並改正錯誤。培養孩子的特長,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豐富課餘生活,更要加強體育鍛煉,保證身體健康。與此同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多了,能夠更加深入的瞭解孩子的成長與性格,能夠更好的引領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上。

四、結束語

以上幾點建議所能解決問題的範圍和程度畢竟有限,這個長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長效的機制才得以徹底解決。在這當中,唱主角的正是國家的相關政策傾向和重點幫扶。農村問題説到底是一個窮字,但核心並不是窮經濟,而在於窮知識、窮技術、窮觀念,歸根到底是窮人才。只有想辦法讓無數的知識人才前赴後繼不斷地投身到中國的農村建設隊伍當中,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但目前就全國範圍的大學生就業去向來看,基本上沒有主動積極考慮去到農村就業的。其中責任並不在於大學生,而是在於國家的政策性導引不夠。並沒有足夠的鼓勵來彌補其物質條件的匱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學畢業生不願意投身農村的建設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來我國對於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斷地加強,相信隨着城市就業的飽和和相關政策措施的到位,將會不斷有大學生到農村去就業、生活,而城鄉教育的差距屆時將會逐漸縮小。

【第10篇】淺議農村法制教育的特點、問題及對策調研報告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今年7月,xx省委又對建設法治xx進行戰略部署,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我省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的法治化,努力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辦事。這對全面深入推進全民普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法制教育工作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工程和區域法治建設的前提條件,擔負着提高全民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的艱鉅任務,它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系統工程,絕非幾個五年普法教育就能夠解決了的問題。

只有經過長期的、紮實有效的工作,才能使全民普法教育深入人心。全民法制教育工作已歷經三個五年普法,當前又正值實施“四五”普法規劃全面實施階段,廣大公民的法治觀念、法律素質得到了明顯增強,絕大多數羣眾懂法、守法,越來越多的羣眾能自覺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就目前而言,普法教育尤其是農村的普法教育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需要加以解決和完善。下面就當前農村法制教育工作中的新特點、新問題及其對策談一些認識。

一、當前農村普法工作呈現出新特點。

農村普法教育工作,由於其範圍廣、人員多,文化層次差異大、組織程度低,始終是普法教育的薄弱環節。尤其是進入新的社會轉型期,無論是在組織形式上、實施方法上、學法需求上等諸多方面,與前三個五年普法相比,都已發生了較大變化,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主要是:

(一)農村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以往採用的集中上課的教育形式不再切實可行,呈現出組織難度明顯加大的特點。

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觀念的逐步確立,農村已經不再是從事單一的農業生產,不再象過去那樣參加農業集體勞動,而是更多的人已經跳出原來的生活圈子,外出從事第一、二、三產業,農民集體活動的時間和機會明顯減少。這種人員上的分散性和流動性,使得過去那種以村、組為單位進行上課教育的方法已難以施行;另外,隨着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過去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已被打破,農閒不閒,使得過去採用的利用農閒時機進行集中普法教育的方法也難以實施。這一特點需要重新探索農村普法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形式。

(二)行業分工的細化,專業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使農村普法教育工作呈現出多樣化、專業化的特點。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農民所從事的行業也越來越多。加入wto後,對農村普法的要求更高,內容更廣,如果仍象以往那樣對農民只進行婚姻家庭、農業生產、土地建房等方面的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已滿足不了農民的需求。無論是在企業務工的農民,還是從事農業生產、個體工商業、農副產品加工的農民,對經濟活動方面的法律法規關心程度明顯高於過去,尤其是對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相關的專業法律知識的慾望日益強烈。這就使農村普法工作出現了多樣化、專業化的要求。

(三)廣大農村幹部羣眾對學法由新鮮感、興趣感,逐步發展為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使農村普法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一五”抓學習,“二五”抓提高,“三五”抓運用,“四五”抓素質,這是對普法教育的形象説法。“一五”普法是法律知識的啟蒙教育,那時候幹部羣眾,尤其是農村的廣大羣眾對法律有一種新鮮感,對學法有着較為濃厚的興趣,那時的學法目的是為了多學習和掌握一些知識;隨着普法的不斷深入,農村羣眾對學法的目的、要求發生了變化。現在學法是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實用性。這一特點要求農村普法教育的內容要更具有針對性。

二、當前農村普法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由於各級對農村普法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缺乏足夠的認識,仍採用老觀念、老方法來組織實施教育,使農村的普法工作在深度和廣度上都難於推進,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原因有:

(一)認識上的偏差。

有的認為,經過近20年的普法教育,廣大幹部羣眾已經掌握了不少法律知識,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規知識都已學過,已經達到了普法的目的。因此,大規模、全民性的普法任務已經完成,普法工作該結束了。還有少數基層單位認為,普法是軟任務,搞好搞壞無足輕重,對此項工作持輕視態度,產生組織領導上的“疲軟性”。由於認識上的偏差,使普法工作擺不上位子,掛不上號,上級抓一抓就動一動,完全處於應付狀態,在組織領導上不夠得力。

(二)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

絕大多數單位在制定計劃時,沒有針對本地實際需要,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對象,根據不同時期和階段的特點來確定學習內容,制定的“規劃”、“計劃”上下一個樣,學習的內容也是各地一個樣,缺乏針對性。

(三)教育形式的單一性。

目前農村普法形式比較單一,沒有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學法熱情。有的鎮除每年組織1——2次農村基層幹部學法培訓班外,其他形式基本上都不太落實或是很難落實到位。尤其是村一級,更缺少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使普法任務得不到落實。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

一是各級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對普法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正提高到依法治國的高度來看待,仍然是“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二是從事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力量極其薄弱。雖然各鎮均成立了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但實際上只是基層司法所兼管這項工作,加上司法所工作千頭萬緒、任務重,沒有足夠精力來抓這項工作,使農村普法工作很難實行長效管理。

三是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普法經費得不到落實。雖然在《規劃》裏,各級都要求將普法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但在農村真正完全落實到位的不多,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村普法工作帶來客觀上障礙。

三、搞好農村普法教育的對策。

針對以上農村普法工作中出現的新特點和新問題,應採取如下對策:

(一)切實加強對農村普法工作的領導。

農村普法教育開展得如何,將直接關係到全民普法工作的任務能否順利完成,關係到農村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關係到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基層的貫徹落實。各級領導要徹底轉變觀念,真正從思想上認識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和長期性,切實加強對農村普法工作的領導。尤其是鎮黨委政府要把這項工作作為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依法治鎮領導小組要真正發揮其領導作用,改變過去那種只掛名不幹事的狀況;要定期分析本地本單位普法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確保農村普法工作順利開展。

(二)突出兩個重點。

一是突出重點內容。在重點內容上,要切實抓好與農村、農業及村民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普及教育。在選擇內容時,一定要結合本地實際,針對本地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一定時期內擇一些重點內容,這樣才有針對性,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是要突出重點對象。農村普法教育的重點對象是村、組幹部,農村流動人員。切實把提高這部分人的法律素質,作為農村普法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村組幹部的學法,能夠帶動廣大村民羣眾的學法;抓住流動人員的學法,對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始終抓住這兩個重點。

(三)採取有效的方法和形式。農村普法教育的方法要靈活,形式要多樣,注重實際效果。

在實施過程中,力求做到“四性”。

一要增強針對性。要針對不同層次人員採取不同方法進行教育。

二要注重及時性。對與農民有關的新法律法規,一頒佈就要及時組織宣傳學習;當農民遇到法律上的問題需要幫助時,應及時送法上門。

三要加強實用性。要加大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把宣傳教育與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緊密結合;與解決農村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緊密結合;與人民羣眾的生活生產緊密結合;與調處民間糾紛緊密結合,使羣眾真切地感受到法律就在身邊,從而渴望獲得法律方面的知識,調動學法的熱情。

四要講究趣味性。在宣傳教育時,要加強形象化的教育,通過以案釋法、法律諮詢、送法上門、法制展板、法制文藝等宣傳形式,提高人民羣眾的學法興趣。

(四)強化保障和監督機制。

在保障機制方面,要增加鎮一級的辦事力量,改變農村普法有人抓無人管、指導不力的現狀;要在村一級建立法制宣傳員隊伍,聘請一些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黨員擔任普法宣傳員,使這項工作在基層真正有人抓。還要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廣播、電視、報紙應開闢法制宣傳的欄目和專題節目,做到廣播上有聲音、電視上有影子、報紙上有版塊;各鎮要有法制宣傳專欄,村村有法制宣傳黑板報。

各級黨校應將農村幹部的學法列入年度培訓計劃。同時,要切實落實好普法經費,把普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做到專款專用。在監督機制方面,區鎮人大要組織人民代表視察農村普法工作,通過提議案、質詢、評議、視察等形式,加強對農村普法的監督力度;要進一步完善考核機制,制定農村普法考核的具體標準,採取科學的考核方法,嚴密組織形式,嚴格獎懲辦法,促進農村普法教育紮實、有效的深入開展。

【第11篇】英語教育的調研報告

二零xx年十一月九日開始,教研室中學組先後到林清寺中學、婁村中學、義安中學、王村中學、鎮廠中學、淶水二中、求成中學等單位聽課調研。此次調研主要活動是聽課,參加校本教研,查看計劃、教案、作業、作業批改記錄、學生輔導記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反思記錄、研訓記錄等文本資料。同時對各學校英語教研組及備課組計劃、活動記錄等進行了詳細查閲。通過個人觀察,教師訪談及集體反饋,全面瞭解學校管理,課堂教學現狀,教師理念、教師教學基本功及專業素養、教學態度和精神面貌、課題研究能力,學生學習狀況等。從而瞭解我縣英語學科現存問題,科學分析並引導教師去解決問題。使我縣英語教師最終樹立'以學論教,以學定教,有效愉悦'課堂教學核心理念,全面提高素質,穩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優點: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通過調查,查找問題,能夠幫助教師堅持優點,找到不足,不斷總結和反思,重新調整定位佈局,產生壓力和動力,求得不斷進步和發展。

1.教學目標不明確。

由於對教材和學生的需求和特點沒有認真的分析,沒有對教材做合理的整合,教學目標制定過於模糊或大而空。

2.多數教師教學效果一般,效率不高。

個別教師雖然個人英語素質較好,語言流暢、地道、準確,但教學理念滯後,不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注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尤其不注重創設英語環境,運用母語授課現象有所發展。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

3.教學設計不精。

表現在,不能完成教學當堂任務出現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可前的前設計不夠到位。在教學設計方面下的功夫不夠。俗話説的好,好的設計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的課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目標都得到發展。

4.部分教師教學重難點抓不住,控制性活動一項接一項,使整個教學活動流於形式。學生處於被動學習中,個別學校學生有開小差,做小動作的現象,有的學校的教師下課了才導入主題。

5.課後作業佈置隨意性強,缺少計劃性和持續性。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現在仍然有教師給學生布置抄寫作業。

6.個別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停留在傳統教學中,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有排斥現象。如林清寺中學就出現了課堂上突出語法規則環節。這點早在'九義'教材時就反覆強調淡化的內容。

三、建議:

(一)。優化導入,快速有效地營造英語氛圍。

好的導入能幫助學生整理已有的知識體系,並將其調整到適於接受新知識的狀態。許多教師非常重視導入這個環節,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會用各種方法導入新課。常用的導入有,複習導入法,唱歌導入法,遊戲導入法,提問導入法等等。有效的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實為課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師在導入這個過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師會在知識的呈現上花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並且弄得很花哨,兜個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識的學習,當學生真正要開始學習時,興趣已經少了一半。因此,導入環節是否有效能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

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但它並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在設計導入時,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教師一定要明確導入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處理好導入與新授內容之間的關係。有時,在簡短的一個熱身warming up或相關的free talk之後,不要繞很多彎,就可以自然、直接地切入新課的主題。

(二)、優化新知的呈現,力求清晰明白。

教師很重視對新授知識的呈現,總是左思右想千方百計變着形式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殊不知,教師只備了教材知識而忽略了學生。例如,在進行5a unit3《hobbies》part b&c教學時,這一課裏學生要學習的詞組比較多'collect stamps, grow flowers, take photos, make model ships, make clothes……',首先教師從談論自己的愛好'i like reading. this is my hobby.'引出新單詞'hobby, hobbies',接着提問'what do you like? what’s your hobby?'然後為了呈現和教學新單詞想方設法創設情境,零亂的情境把學習的知識分割得支離破碎,沒有讓可以一起呈現的單詞詞組有機地整合進行整體教學,這樣教師教得累,學生也學得累。

(三) 優化活動化教學設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活動真正有效。

'課堂生活化'是國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們在課堂上力求讓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生活,還有圖片、實物和多媒體來輔助,氣氛非常活躍,場面非常熱鬧。然而,活躍和熱鬧的背後,學生到底掌握了些什麼呢?特別是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學到了什麼呢?因此,課堂上的一切活動設計要考慮活動的目的性、高效性、層次性、趣味性以及快節奏和高密度,這樣的課堂活動才是有效的。

(四)有效評價,為教學服務。

有必要建立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能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模式。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課堂評價的目的。英語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別優生和差生,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而,課堂評價尤其要講求實效性。大班教學中人數較多,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而學習小組評價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組評價也同時促進了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協作精神,同時也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和鼓勵的作用,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方面淶水二中做得較好。

其次,教師應考慮評價的方式、規則、時機及評價細節的處理。對小組的評價可以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並不是用於每個活動之處,應把握評價最佳時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否則這種評價就會過多的佔用時間,事倍功半,達不到實質性的效果,也因此增加了師生的負擔。

(五)、勤於反思,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教學活動結束以後,教師有必要回顧教學情況,反思教學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可以改進的方面等,為今後的教學決策提供經驗。經常性的反思是教師實現職業進步的重要途徑。對教學的評估和反思不能只停留在籠統感覺的層次,簡單回答'滿足'或'不滿足'對教學的提高並無多大幫助。教師需要問自己一些具體的問題以引起對教學的深入思考。如:

1.教學是否按計劃進行?假如不是,哪裏出現了問題?為什麼?

2.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怎樣判定?

3.學生是否喜歡這堂課?怎樣判定?

4.學生的反應與你的期望一致嗎?哪裏不一致?為什麼?

5.對這堂課,你自己最滿足的是什麼?不滿足的是什麼?為什麼?

6.如果給第二個班授課,哪些地方你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總之,教師要以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需求及特點為前提,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努力做到讓語言從教學回歸生活,返回自然,激起學生對生活的嚮往與渴求,使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效,使教學成為一種活動,一種生活,真正的讓我們的學生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追求有效,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永恆主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永遠追求的,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去實踐、思辨、提升,使它成為現實,從而使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應有的發展。

【第12篇】鎮人大代表調研教育的調研報告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和政府對教育工作提出的目標要求。為了全面瞭解我鎮教育發展現狀,找準制約我鎮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究和確定今後教育發展的思路措施,提升我鎮教育事業發展水平,近期,龍固鎮市縣鎮三級人大代表按照縣人大統一活日的部署要求,圍繞我鎮教育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就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鎮教育基本情況

目前,全鎮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所,其中國小5所(含農村不完整國小),中學1所,職業高中1所,全鎮中國小在校學生700餘人,其中國小在校學生400餘人,中學在校學生200餘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90餘人,全鎮專任教師總數100餘人。多年來,我鎮始終堅持“科教興鎮,人才強鎮”戰略,把發展教育擺在優先位置,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教育創新,走出了一條以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辦學發展路子,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幼兒教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體系。我鎮教育網點佈局基本合理,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校舍改造成效顯著,學校和師生安全保障有力,教育“民生工程”得到落實,師資力量不斷加強,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全鎮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分析

我們在充分肯定教育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鎮教育在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學校教師普遍職稱偏低。農村學校高級教師偏少,除了教師自身方面的原因之外,職稱評定指標分下去的太少是主要原因。教師職稱上不去自然直接影響到了農村中國小教師的工資待遇,有許多在教學一線工作了一輩子的老教師,可能因為歷史的或現實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一箇中級職稱,農村中國小教師待遇偏低以及社會少數人對教育、對教師的不理解,給廣大農村教師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教師普遍感到自己社會地位低下,加上分配製度的不合理,造成部分教師進取意識、責任意識、學習意識不強,缺乏工作動力,從而影響了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是留守兒童問題日益突出。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被迫脱離父母而留在當地讀書的兒童。這一特殊羣體已成為當今我國教育問題中的焦點話題,我鎮也毫無例外地存在這種現象,且面廣量大,必須引起足夠關注。

據瞭解,有單親監護的留守學生在學習、生活和情緒等方面表現大多較穩定,而雙親均長年在外務工的留守學生,也最容易成為學校問題學生,主要表現為:1、缺少親情,少朋友,易激動;2、缺乏交流,性格孤傲、自私;3、學習無人監督,成績滑坡,易厭學甚至輟學;4、由於監護不到位,易滋生不良習慣,組織紀律性差,遲到、早退、沉溺於網吧等行為經常發生,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這些表現對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會直接帶來不利影響。

三、建議和對策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留守兒童。一是創造一個温暖、和諧的校園環境。良好的校園環境有益學生身心,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良好的校園環境體現在衞生、文明,設備現代化,管理人性化;二是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發放聯繫卡,加強學生監護人與學校班主任的聯繫;三是為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心理諮詢服務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適時為他們排解心理難題;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留守兒童集體參與和羣體合作意識,陶冶他們性情,增長課外知識。

三是抓住發展機遇,振興職業教育。一是建議政府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為職業高中打造好1-2個學生實訓基地;二是大力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提高師資隊伍專業素質,突出職業教育的教學特色;三是加強市場調研,實行校企聯合、訂單培養模式,確立職業高中1-2個品牌專業,不搞大而全,力求少而精,切實做到使學生招得來,學得精,送得出,幹得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相信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師生和全體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鎮教育一定能躍上一個新台階。

【第13篇】有關教育的調研報告範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國家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因此,我國的教育飛躍發展,突飛猛進。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蓬勃發展階段。農民的素質有較大的提高。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70%,只有農民村人口素質有了提高,才能從根本上適應我國富國強國的戰略。

一、獨生子女愛寵,家庭教育溺愛

1、由於農村的家長自身的素質還普遍偏低,大多數農民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年齡偏大,加上獨生子女過度的溺愛,使得部分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性格孤僻,行為習慣不良,有的整天沉迷上網,結果荒廢了學業,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小偷小摸)。

2、新的“讀書無用”的思想在許多家長、學生中佔嚴重的地位,從目前的大學生就業率低的現狀來看,大部分學生家長認為“讀書沒有前途”,不如趁早上班,免得讀書花費錢,所以,學生成績好壞,無所畏。所以學生也就採取混日子的態度,給學校教育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農村教育質量得不到提高。

二、聯村辦學有得有弊

由於生源的減少,一村一校的辦學方法從九十年代末已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聯村辦學。這樣,國家可以集中財力物力改善辦學條件,集中師資力量解決師資不足的困境,然而,給就讀學生造成了很多不便。就我校學生來説,大部分學生上學的路程達到五公里開外,交通不方便,國小生自己上學不安全,學校又沒有校車,家長接送又不方便,也根本沒有時間,尤其留守學生,國小生住校生活不能自理,還加重了學生家庭負擔。

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

上世紀舉國辦教育,集中財力辦了一批學校,而是城鎮學校而農村學校都靠農民集資修建的,由於資金不足,做的質量差,而且簡陋,經過一、二十年的時間,校舍已壞,學校無力維修。目前國家撥的公用經費只能維持學校一般正常開支,沒有資金維修校舍,加之農村教師大多年齡偏大,政府又不補充年輕教師,由於這些因素,造成了農村學生擇校,不惜代價轉到城市就讀。

【第14篇】英語教育的社會調研報告

英語教育的社會調研報告

二零xx年十一月九日開始,教研室中學組先後到林清寺中學、婁村中學、義安中學、王村中學、鎮廠中學、淶水二中、求成中學等單位聽課調研。此次調研主要活動是聽課,參加校本教研,查看計劃、教案、作業、作業批改記錄、學生輔導記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反思記錄、研訓記錄等文本資料。同時對各學校英語教研組及備課組計劃、活動記錄等進行了詳細查閲。通過個人觀察,教師訪談及集體反饋,全面瞭解學校管理,課堂教學現狀,教師理念、教師教學基本功及專業素養、教學態度和精神面貌、課題研究能力,學生學習狀況等。從而瞭解我縣英語學科現存問題,科學分析並引導教師去解決問題。使我縣英語教師最終樹立'以學論教,以學定教,有效愉悦'課堂教學核心理念,全面提高素質,穩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優點: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通過調查,查找問題,能夠幫助教師堅持優點,找到不足,不斷總結和反思,重新調整定位佈局,產生壓力和動力,求得不斷進步和發展。

1.教學目標不明確。

由於對教材和學生的需求和特點沒有認真的分析,沒有對教材做合理的整合,教學目標制定過於模糊或大而空。

2.多數教師教學效果一般,效率不高。

個別教師雖然個人英語素質較好,語言流暢、地道、準確,但教學理念滯後,不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注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尤其不注重創設英語環境,運用母語授課現象有所發展。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

3.教學設計不精。

表現在,不能完成教學當堂任務出現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可前的前設計不夠到位。在教學設計方面下的功夫不夠。俗話説的好,好的設計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的課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目標都得到發展。

4.部分教師教學重難點抓不住,控制性活動一項接一項,使整個教學活動流於形式。學生處於被動學習中,個別學校學生有開小差,做小動作的現象,有的學校的教師下課了才導入主題。

5.課後作業佈置隨意性強,缺少計劃性和持續性。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現在仍然有教師給學生布置抄寫作業。

6.個別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停留在傳統教學中,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有排斥現象。如林清寺中學就出現了課堂上突出語法規則環節。這點早在'九義'教材時就反覆強調淡化的內容。

三、建議:

(一)。優化導入,快速有效地營造英語氛圍。

好的導入能幫助學生整理已有的知識體系,並將其調整到適於接受新知識的狀態。許多教師非常重視導入這個環節,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會用各種方法導入新課。常用的導入有,複習導入法,唱歌導入法,遊戲導入法,提問導入法等等。有效的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實為課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師在導入這個過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師會在知識的呈現上花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並且弄得很花哨,兜個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識的學習,當學生真正要開始學習時,興趣已經少了一半。因此,導入環節是否有效能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

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但它並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在設計導入時,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教師一定要明確導入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處理好導入與新授內容之間的關係。有時,在簡短的一個熱身warmingup或相關的freetalk之後,不要繞很多彎,就可以自然、直接地切入新課的主題。

(二)、優化新知的呈現,力求清晰明白。

教師很重視對新授知識的呈現,總是左思右想千方百計變着形式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殊不知,教師只備了教材知識而忽略了學生。例如,在進行5aunit3《hobbies》partb&c教學時,這一課裏學生要學習的詞組比較多'collectstamps,growflowers,takephotos,makemodelships,makeclothes……',首先教師從談論自己的愛好'ismyhobby.'引出新單詞'hobby,hobbies',接着提問'whatdoyoulike?what’syourhobby?'然後為了呈現和教學新單詞想方設法創設情境,零亂的情境把學習的知識分割得支離破碎,沒有讓可以一起呈現的單詞詞組有機地整合進行整體教學,這樣教師教得累,學生也學得累。

(三)優化活動化教學設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活動真正有效。

'課堂生活化'是國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們在課堂上力求讓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生活,還有圖片、實物和多媒體來輔助,氣氛非常活躍,場面非常熱鬧。然而,活躍和熱鬧的背後,學生到底掌握了些什麼呢?特別是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學到了什麼呢?因此,課堂上的一切活動設計要考慮活動的目的性、高效性、層次性、趣味性以及快節奏和高密度,這樣的課堂活動才是有效的。

(四)有效評價,為教學服務。

有必要建立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能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模式。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課堂評價的目的。英語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別優生和差生,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而,課堂評價尤其要講求實效性。大班教學中人數較多,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而學習小組評價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組評價也同時促進了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協作精神,同時也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和鼓勵的作用,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方面淶水二中做得較好。

其次,教師應考慮評價的方式、規則、時機及評價細節的處理。對小組的評價可以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並不是用於每個活動之處,應把握評價最佳時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否則這種評價就會過多的佔用時間,事倍功半,達不到實質性的`效果,也因此增加了師生的負擔。

(五)、勤於反思,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教學活動結束以後,教師有必要回顧教學情況,反思教學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可以改進的方面等,為今後的教學決策提供經驗。經常性的反思是教師實現職業進步的重要途徑。對教學的評估和反思不能只停留在籠統感覺的層次,簡單回答'滿足'或'不滿足'對教學的提高並無多大幫助。教師需要問自己一些具體的問題以引起對教學的深入思考。如:

1.教學是否按計劃進行?假如不是,哪裏出現了問題?為什麼?

2.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怎樣判定?

3.學生是否喜歡這堂課?怎樣判定?

4.學生的反應與你的期望一致嗎?哪裏不一致?為什麼?

5.對這堂課,你自己最滿足的是什麼?不滿足的是什麼?為什麼?

6.如果給第二個班授課,哪些地方你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總之,教師要以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需求及特點為前提,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努力做到讓語言從教學回歸生活,返回自然,激起學生對生活的嚮往與渴求,使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效,使教學成為一種活動,一種生活,真正的讓我們的學生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追求有效,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永恆主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永遠追求的,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去實踐、思辨、提升,使它成為現實,從而使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應有的發展。

【第15篇】關於革命傳統教育的暑期三下鄉調研報告

調研時間:XX年8月3日—XX年8月12日

調研單位:xx省xx縣教育局

摘要

XX年8月3日至12日,xx財經大學“紅色之旅”革命教育服務團到xx省xx縣進行了為期10天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在本次調研中,隊員們主要圍繞了“革命傳統教育”這一主題進行,並在調研中取得了相當不錯的調研成果。

正文

革命傳統是需要我們永遠繼承的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學校、家庭對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都很重視,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道德教育,特別是沒有把學生革命傳統教育放在應有的位置。這對於學生的成長,對於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對於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在xx財經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我們“紅色之旅”革命教育服務團於XX年8月3日—XX年8月12日來到xx省xx縣,高舉為人民服務的旗幟,深入革命老區,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在實踐中薰陶思想感情、充實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長知識才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在實踐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們第一次如此熱衷於革命教育問題,並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現將在實踐活動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做以下彙報。

一、實踐地xx縣現狀

(1)xx簡介。xx縣地處xx西部,閩贛邊陲要衝。這裏千山競秀,羣巒疊嶂,為武夷山脈南段,是xx的邊遠山區,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xx縣為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故鄉、紅色土地、紅旗不倒的地方。xx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xx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xx等老一輩革命家在xx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何叔衡在xx英勇就義。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xx2萬多名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湧現出了老將軍13名,是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1932年,第一個xx省蘇維埃政府、中共xx省委、xx軍區等機構在xx成立,xx成為xx革命運動的政治、軍事中心。xx縣共有全國重點保護的革命遺址7處,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與省級革命建築物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xx縣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濃郁的革命傳統氣息給本次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背景。

(2)xx縣革命教育現狀。

在實踐活動開展前,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了當地中小師生對革命傳統教育的看法,瞭解了當地革命傳統教育的現狀。我們聯繫了xx省xx縣中區國小、龍山中學以及xx縣第一中學的師生,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現狀”的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xx省xx縣革命傳統教育現狀並不樂觀。大多數學生對歷史革命人物以及革命歷史的瞭解並不多。另外各學校對革命傳統教育也不是那麼重視,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較少。由於平時接觸到的有關革命傳統的知識較少,超過1/3的人認為對於革命傳統教育他們難以產生共鳴。但令人欣慰的是,多數師生對革命傳統教育持贊成態度,絕大多數師生也希望有更多的機會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注:調查問卷及調查結果詳見附件《革命傳統教育現狀調查問卷》

(3)在實踐活動之前,我們通過走訪當地教育機構、團縣委以及革命遺址等相關部門,取得了我們預備展開調研的學校、革命遺址的初步資料。

1、xx縣中區國小被譽為“將軍母校、冠軍母校”,學校以傳統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為特色,還確立了“弘揚傳統,激發情感,發展個性,提高素質”的整體科研課題。每年清明節前後,xx縣中區國小都會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一般為拜謁瞿秋白烈士犧牲地和紀念碑。由於活動形式不夠多樣化,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也不斷下降。

2、xx一中擁有百年辦學歷史,畢業生遍佈五洲四海,立勛軍政學商。著名校友包括楊成武上將、劉亞樓上將等六位共和國將軍。近年來,xx一中組織人力自編了xx一中校本課程《紅旗·紅軍·紅土地》一書,設置“三紅”教育課程,規定由歷史、政治、語文老師或班主任授課,學生學完後要進行開卷考試。由於高中課業壓力大、校本課程課時較短以及學生對開卷科目不重視等原因,大部分學生對“三紅”教育課程還停留在簡單的有所瞭解這一層面。

3、xx縣擁有多處革命教育基地,但參觀、學習人數不多,利用率不高。

二、該項目的實施目的和意義

(1)實施目的

鑑於xx縣的革命教育現狀,我們“紅色之旅”革命教育服務團的實踐活動旨在達到以下兩個目的:

1、通過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生動、多樣的活動形式中學到一些在書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揚現代主旋律。帶領學生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通過參與革命教育活動,促進其自信、自尊的培養和自我發展。

2、通過調研,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並與xx縣教育局等相關教育機構合作,力圖推進xx縣革命傳統教育的進程,提高xx縣革命傳統教育的水平。

(2)意義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長期鬥爭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傳的優良革命傳統,這就是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愛國志士前仆後繼、英勇奮鬥用鮮血和生命創造出來的英雄業績和革命精神。

這些革命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昇華;是我們增強信心,戰勝困難,爭取勝利的重要武器;是教育人民羣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風,提高政治道德品質,積極為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的巨大動力。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他們確定遠大的志向,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素質關係到我們祖國的前途和命運。革命傳統教育,就是要使廣大青年學生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爭做適應時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同時,革命傳統教育也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是愛國主義教育、艱苦奮鬥教育和近現代史國情教育的一部分。能否做好革命傳統教育,事關青少年能否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事關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活動取得的成效

(1)通過參觀xx省蘇維埃舊址、福音醫院舊址、xx革命委員會舊址、汀州辛耕別墅舊址、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等革命遺址,我們隊的成員領略到了以“紅色搖籃,領袖故里”為主題形象的閩西紅色旅遊區風采,特別是當到達毛澤東故居——辛耕別墅,隊員們看到當時堅苦樸素的戰鬥生活時都為之深深震撼。

通過帶領中區國小學生參觀博物館,在青少年學生當中營造自我啟發的教育氛圍,寓教於樂,既觀光賞景,也瞭解了革命知識,對下一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很多都是十幾歲的小孩子,所以對於紅色革命的事蹟只有在課本上才瞭解到,當導遊認真講解時,他們也一臉嚴肅的表情,緬懷歷史。

通過到“紅軍長征第一村”南山鎮中復村支教,瞭解革命老區社情民情。中復村的紅色遺蹟在xx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仍然保存得很好,包括松毛嶺戰役的舊址和指揮部等等,我們在當地進行了三天的支教,與當地的古樸的孩子做遊戲,給他們上課,同時也贈送了他們一些學習用品,我們的內心也是十分感動的。

通過拜訪老紅軍鐵堅同志,我們看到了這位歷經戰鬥生涯的老人的堅強的品質,鼓舞我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做出貢獻。

通過講座

(2)經過實踐活動,我們瞭解到了xx縣革命教育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團隊討論、收集資料、走訪相關單位等方法,我們針對xx縣的革命傳統教育現狀提出了以下幾點具有可行性的改進措施。

1、我們提議xx縣各中國小採納xx一中的做法,即堅持常年開展“紅旗不倒、紅軍故鄉、紅色土地”的“三紅”特色教育活動,沿用xx一中的“三紅”教育校本課程——《紅旗·紅軍·紅土地》。此外,我們認為學校應該在此基礎上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力爭讓學生對“三紅”教育有更深入的瞭解。比如:

①開展“三紅”教育班會和團隊主題活動,開展“網上紅軍行”、“昨天·今天·明天”等主題班 會活動,開展“訪紅色遺址,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和“重走紅軍路,體會革命情”等主題團隊活動。

②開展專題徵文演講比賽活動,並將獲獎作品結集成冊。

③開展“紅色之旅”夏令營活動,組織學生前往古田會議舊址、井岡山等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④開設“三紅”教育網站,使“三紅”教育手段更加多樣化。

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學生全面素質中的重要內容,我們認為xx縣各中國小應利用“三紅”教育資源優勢,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把革命傳統教育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與弘揚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培養紅土地上的一代新人。

2、xx縣擁有多處革命教育基地,我們提議xx縣教育局、團縣委抓住這一有利條件,讓xx這個革命老區的風采與精神發揚光大。於此,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①以革命舊址為課堂,以革命鬥爭史為教材,聘請老紅軍為教員,講述當年“紅旗躍過汀江”、“分田分地真忙”的動人情景,在全縣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繼承革命傳統,做紅軍故鄉新一代”系列活動。

②組織全縣團員、少先隊員參觀“中華蘇維埃政府”舊址,拜謁瞿秋白烈士犧牲地和紀念碑等革命遺址。

③在全縣範圍內舉辦相關的讀書演講、徵文、唱革命歌曲,講革命故事比賽。

④xx縣與舉世聞名的紅色古都——江西省瑞金市相鄰。為增進老區人民的友誼,也為了將革命老區精神發揚光大,我們建議兩地之間可以營造一些活動,如共建青年林等。

3、針對xx省蘇維埃舊址等一系列革命遺址存在的參觀者少、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建議。

①舉辦專題展覽,滿足觀眾需求。

②拓展新領域,比如:組織宣傳小分隊,舉辦巡迴宣傳展覽;與其他各縣市博物館合作,舉辦專題講座;開展志願者講解服務等。

③豐富藏品,成立藏品徵集工作組,廣泛聯繫老紅軍、老同志及其家屬,通過多渠道積極主動徵集文物、資料、照片。比如:拍攝一段健在的老將軍、老同志親自講述革命鬥爭經歷的錄像;徵集一批珍貴的文物、照片、資料;請健在老紅軍題寫一幅字畫或留下親筆手跡;建立一個老紅軍後代情況和聯繫的檔案。

④以研究交流為主渠道,擴大對外宣傳交流,大力弘揚xx紅色文化。

⑤打造xx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品牌。

四、活動取得的成效評價

五、其實踐意義和社會影響

(1)實踐意義

①革命傳統教育的理念得到更新。

通過與青少年的互動,交流溝通,深入瞭解了當代青少年的生活經歷、思想發展規律,瞭解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創新思路,改變革命傳統教育的方式方法,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教育活動。

②革命傳統教育的渠道得到拓寬。

縱觀各行各業革命傳統教育的現狀,在教育內容上卻是數十年不變,革命故事、參觀遺址、掃墓紀念,僅此而已。這些傳統的教育內容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但面對當代青少年活躍的思維、寬廣的知識面,顯然是捉襟見肘的。我們拓寬了教育渠道,把更多的教育內容納入到革命傳統教育的範疇中來。

一是傳統的教育內容。通過對歷史的講解、對革命遺址的參觀、對烈士的憑弔,使學生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黨史和近代革命史始終是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的主體內容。

二是結合當地的資源。通過去尋訪革命遺址,深入瞭解革命傳統,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

三是重新選擇事例,深入挖掘出了一些更具有説服力的事例。今天的青少年養尊處優,在這太平盛世的順境中,不可能再來一次長征、抗日。因此在宣揚先烈時更多地宣揚了像傅連璋那樣拋棄優越的生活條件自覺走上革命道路的典型事例,讓學生知道不僅是時勢造英雄,更多時候是事在人為。

四是將眼光投向了現代,把革命傳統教育的內容擴展到了解放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擴展到了我們身邊的模範榜樣身上。

③革命傳統教育的形式得到了創新。

簡單的説教會令人產生疲勞,我們想方設法讓我們的教育變得生動有趣,喜聞樂見。除了傳統的參觀、報告、講座、班會外,我們還從以下方面來考慮:

一是將革命教育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這是是青少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最經常、最普遍的渠道。我們以支教的形式,通過歷史課、政治課、語文課等課程來落實,結合實際,豐富教學內容。讓革命傳統在悄無聲息中滋潤學生的心田。

二是將革命教育和時事報告結合起來。

三是將革命教育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四是將革命教育和德育特色結合起來。

五是將革命教育和最新技術結合起來。利用網絡為我們提供的海量信息,進行革命教育。

(2)社會影響

當地教育局、團縣委重新開始對革命傳統教育這一塊內容進行思考,參考我們的建議進行改進。各中國小教務處,思想政治處在規劃新學期的革命傳統教育時參考我們的社會調研成果。各處革命遺址也採納我們建議進行了改進。

六、相關成果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愛國主義是人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xx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和《關於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使我們的青少年瞭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瞭解我們黨和人民的光輝業績和優良傳統,滿懷信心地投身於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洪流。”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素質關係到我們祖國的前途和命運。革命傳統教育,就是要使廣大青年學生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爭做適應時代需要的“四有”新人的各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革命傳統教育的實質,是教育青年學生繼承併發揚光大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革命事業,確保社會主義事業世代相傳。

通過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生動、多樣的活動形式中學到一些在書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揚現代主旋律。帶領學生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通過參與革命教育活動,促進其自信、自尊的培養和自我發展。

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求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人,就應該讓他們充分了解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從革命傳統中汲取養分。只有瞭解了昨天,才能把握今天、展望明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k3j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