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影響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大學生就業因素(通用多篇)

關於影響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大學生就業因素(通用多篇)

關於影響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大學生就業因素(通用多篇)

關於影響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大學生就業因素 篇一

經濟管理學院政治理論部

關於影響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大學生就業因素調查問卷

為了瞭解我校大學生就業狀況,影響我校大學生就業因素,從而更好促進我校大學生的就業,因此開展了此次調查,下面請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每題的答案中打鈎,謝謝合作!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政治理論部2010-11-16——————————————————————————————————————— 性別:_____年齡:_____所學專業:_____所在年級:_____

1、您認為我國GDP的增長對就業形勢的影響程度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2、您認為大學生的優惠政策對就業的影響程度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3、您就讀的大學在您就業區域內的影響程度如何?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4、您認為當今網絡信息對就業的影響程度如何?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5、您所在學校對就業的執導力度如何?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6、您認為工作環境對就業的影響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7、您認為團隊合作意識對找工作的影響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8、您認為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對就業的影響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9、您認為掌握良好的專業技能對您找工作的影響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10、您認為溝通與交際能力的高低對您找工作的影響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11、您認為擁有實習經歷對您工作的影響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12、您如何看待專業與工作的不對口現象?

□很普遍,根本無所謂□有一定的影響,但可以克服□嚴重阻礙工作

13、您認為英語水平/計算機水平對您找工作影響有多大?

□很大□大□一般□較低□很低

經濟管理學院政治理論部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市場營銷論文 篇二

2010-2011年第二學期《市場營銷學》科目考查卷

專業: 班級: 任課教師:

姓名:學號:成 績

對“動感地帶”的市場分析

一、案例概述:

中國移動經過反覆思量,在2003年初終於做出了戰略抉擇:將動感地帶作為與全球通和神州行並行的第三大子品牌,以全球通為利潤品牌,神州行為大路品牌,動感地帶為狙擊和種子品牌。動感地帶僅僅推出15個月時間,就“感動”了2000萬目標人羣,也就是説,平均每3秒鐘就有一個動感地帶新用户誕生。“動感地帶”不以業務為區分,而以客户為導向,目標受眾直指15至25歲的年輕時尚族羣,以打造“年輕人的通訊自治區”為己任,傾力營造“時尚、好玩、探索”的品牌魅力空間。而中國移動對“動感地帶”的成功營銷也被譽為電信業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的標誌。“動感地帶”的成功是中國移動對客户和市場細分的結果,更是中國移動針對不同客户羣展開有效營銷的結果。

二、案例分析:

1,關於中國移動對“動感地帶”這一子品牌的市場細分、選擇以及定位的規則。

“動感地帶”的成功是中國移動對客户和市場細分的結果。縱觀競爭日益激烈的電信市場,像“動感地帶”這樣發展業績的電信業務屈指可數。與中國移動旗下“全球通”、“神州行”業務品牌不同,“動感地帶”不以業務為區分,而以客户為導向,目標受眾直指15至25歲的年 1

輕時尚族羣,以打造“年輕人的通訊自治區”為己任,傾力營造“時尚、好玩、探索”的品牌魅力空間。而中國移動對“動感地帶”的成功營銷也被譽為電信業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的標誌。

“動感地帶”對人羣的選擇也有獨到之處。動感地帶的星座運勢、娛樂新聞將目標直指時尚前衞的少男少女們,隨時將偶像的最新動態、演藝界的頭條新聞發送到他們的手機上。“動感地帶”(M-Zone)可以把下載服務加入到手機卡中,讓你隨意尋覓喜歡的待機圖片和鈴聲。動感地帶將強大的聊天工具也完美地移植到手機中,少男少女們走在路上也能Q!“動感地帶”(M-ZONE)定位在“新奇”,“時尚、好玩、探索”是其主要的品牌屬性。“動感地帶”(M-ZONE)不僅資費靈活,同時還提供多種創新性的個性化服務,給用户帶來前所未有的移動通信生活。

優越的定位替令“動感地帶”走向一個新的高度。“動感地帶

(M-ZONE)最引人注意之處就在於他靈活的定價措施。如果你每月支付20元就可發300條短信或者每月支付30元可發500條短信,拿目前國內手機用户發送短信需要支付的普遍資費來看,基本上沒有低於每條0.1元這個價位的。而動感地帶這一新品牌所主打的短信套餐,最低資費額度可以達到每條短信息0.06元。這樣的定價方式就像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其他商品一樣,價隨量走,真正做到定價的人性化和市場化。2,按照人口、心理、行為等細分標準去衡量“動感地帶”的目標市場,有以下特點。

“動感地帶”按人口人羣特點推動業務發展。中國移動推廣“動感地帶”時的廣告語同樣別具一格:“我的地盤,聽我的!”將目標客户鎖定在年輕時尚一族,傾力為他們打造時尚通信“自治區”。“動感地帶”的目標用户在15~25歲這個年齡段,這個目標人羣正是預付費用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預付費用户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國移動新增用户的主流。2003年1月中

國移動用户淨增210萬,新增用户中,簽約用户為19萬、預付卡用户為191萬,而且從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中移動每月新增的預付卡用户都是當月新增簽約用户的10倍左右。可見,抓住15~25歲這個年齡段的年輕客户,也就是抓住了絕大多數的新增用户。

“動感地帶”打心理戰。動感地帶——一個形象、充滿激情的詞彙。“聽我的!”是動感一族的宣言,是活力四射的個性化張揚,體現年輕人對自由溝通的渴望。動感地帶SIM卡,作為時尚一族進入“M-ZONE”的通行證,是中國移動藉助現有技術優勢,在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礎上推出的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載體。

“動感地帶”順從消費行為特點。我們應該看到,動感地帶的目標客户在話音業務方面是低端用户,但在數據業務方面卻是不折不扣的高端用户,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雖然收入不高,但他們追求時尚、崇尚個性、樂於接受新事物,短消息已成為他們最時尚最重要的溝通新方式。該客户羣體有望成為未來的高端用户,是培育未來市場的關鍵羣體。正是這些用户造就了以短消息為代表的數據業務的爆炸式增長。

3,“動感地帶”的營銷策略與其市場定位的有效切合特點。

“動感地帶”的成功是中國移動對客户和市場細分的結果,更是中國移動針對不同客户羣展開有效營銷的結果。“動感地帶”不以業務為區分,而以客户為導向,目標受眾直指15至25歲的年輕時尚族羣,以打造“年輕人的通訊自治區”為己任,傾力營造“時尚、好玩、探索”的品牌魅力空間。而中國移動對“動感地帶”的成功營銷也被譽為電信業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的標誌。最引人注意之處就在於他靈活的定價措施。如果你每月支付20元就可發300條短信或者每月支付30元可發500條短信。這樣的定價方式就像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其他商品一樣,價隨量走,真正做到定價的人性化和市場化。

廣告宣傳獨樹一幟顯示了其高明的營銷策略。“動感地帶”邀請周杰倫代言讓“動感地帶”人氣飆升。加盟“動感地帶”,不再是簡單的打打電話、發發短信、玩玩遊戲,獲得的是屬於自己的“年輕人的通信自治區”,體味的是“我的地盤,聽我的”的良好感覺。周杰倫在廣告上的表現真的讓M-zone人相信他也是拇指一族。之後每當有新業務的推出,周杰倫都會充當先鋒,身體力行。與彩信、彩鈴等新業務同時推出的各種新廣告鋪天蓋地的出現在M-zone人的四周,加上週杰倫誇張的表演方式,使得這些業務立即火爆不已。而頻頻出現在報紙、雜誌、電視、廣播,還有網站上的“動感地帶”廣告無不惟妙惟肖地傳達該品牌的核心價值與定位。觸動目標用户內心世界的品牌定位和以此為核心的一系列活動,引起了廣大動感用户的共鳴,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認可。

綜上所述,動感地帶的通過高明的營銷分析和營銷策略,把這個品牌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生會簡介 篇三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生會簡介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生會是在學校黨委領導下,按團委指導幫助下開展工作的全校性學生組織。,組建於2002年9月。學生會受主席團(主席、副主席、祕書長)直接領導,下設有主席(一名)、副主席(三名)、副祕書長、祕書處、權益部、宣傳部、學習部、文娛部、體育部、女生部、勤工部、公關部、網絡部、學生宿舍自律委員會、學生食堂自律委員會、學生心理互助中心、學生事務管理中心、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服務中心。各部門分別設有正副部長和幹事,並在每年向全校新生招納新成員。

學生會的性質是:在學校黨委領導下,按團委指導幫助下開展工作的全校性學生組織。學生會的職能是充分發揮在黨組織、學校與廣大同學之間、以及同學與社會之間的雙向橋樑紐帶作用,動員組織廣大同學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推動我校校園文明建設;在維護學校及全體同學總體利益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堅決地代表和維護廣大同學的具體利益,保證同學的合法權益。以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同學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會活動能力,已適應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豐富校園生活,形成良好校風為任務。學生會主席團:由主席、副主席及祕書長組成,是學生會的靈魂,全面負責學生會的工作,對學生會各部門起指導管理作用。定期組織召開學生會各類會議,會議中總結前一段工作並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就具體情況研究討論學生會的整體工作,對學生會例會的相關議題做出決議。研究學生會內部的機構設置以及人員的安排問題(包括學生會幹部的任免問題),通過後上報團委審批。審核通過學生會的工作計劃以及工作總結,審核以學生會名義簽發的各類文件及通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會章程進行修改,完成團委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祕書處: 協調各部門之間關係,協助學生會主席、副主席開展工作。管理學生會各種文件,並對文件進行登記,存檔。會議的通知及會議精神的傳達,會議期間做好會議記錄。寫學生會的整體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根據考勤制度對學生幹部日常行為進行嚴格考察。

學習部:協助學院抓好學風建設,營造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氛圍。負責組織各項與學習有關的活動,鍛鍊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開拓視野,豐富知識。與學校、兄弟學院的相關部門合作開展與學習相關的活動。

文娛部:積極開展各項文娛活動,活躍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負責組織參與學院各種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

體育部:負責組織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增強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培養同學們良好的集體凝聚力和團隊精神。

宣傳部:負責學生會日常板報、海報、通知、公告的佈置和粘貼,保證學生會的一切工作迅速傳達給同學們。負責組織各個二級院系宣傳部開展有部門特色的活動

女生部:依據的生理、心理特點,開展適合女生特點的各種文體 和娛樂活動,舉辦有關的知識講座、報告會、演講等活動,努力豐富女生的業餘生活。

網絡部:負責網頁建設、更新、維護。收集學生會開展活動的文字及影音資料利用網絡擴大學生會對外宣傳。對各部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公關部:主要負責與社會企、事業單位的交流、洽談,又以贊助洽談為主。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會活動籌集資金。

權 益 部:關注學生生活、學習,代表學生與學校進行溝通,反映學生的要求與意願,接受學生的反映意見和建議,呈送學校相關部門,並反饋處理的結果或答覆。定期進行專項調研,開展普法活動。

勤工部:與特困生進行溝通校勤工部結合各二級院系勤工部跟蹤特困生的生活情況,並對在校內外參加勤工助學的特困生進行調查,然後把情況向校團委彙報。

宿舍管理委員會:以學生公寓為主要陣地,加強了對宿舍區的管理和工作人員的有效監督和協調,給廣大學生創造優美、健康、安全、文明的生活環境,優化生活方式,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價值。食堂委員會:監督食堂運營,弘揚美食文化,反映學生輿論,關注民生之本。

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分析 篇四

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分析

一、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

我國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高等院校大規模擴招,畢業生大量增加的高峯已經來臨多年,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為788萬人,比2010年增長100萬人。按照經濟學的觀點,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80-100萬個,由於我國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會新增加就業崗位基本穩定在每年900萬個,201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也沒有明顯的增長。可以説,人力資源市場的供需矛盾趨於緊張,特別是2012年以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更加凸顯出來,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

1、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之下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1953年的我過高等院校僅148所,在校學生僅有21萬人,隨着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的推進,經過幾十年的不斷髮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國高等教育不僅在數量上翻了幾十倍,質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中國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人數的領頭國家,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羣也躋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為高等教育的大國。從1999年開始,我國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斷的擴招學生,這樣的背景之下,我過的教育規模與水平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

由此可見,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向大眾化的方向發展,這種背景之下,大學生就業也從原來的精英化轉向了大眾化,在20世紀80、90年代,大學生屬於稀缺資源,這個時候的大學生從來沒有為就業的問題而煩惱過,而到了大眾化教育的階段,大學生顯然沒有之前那麼的搶手,因此,大學生就業問題就成了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的問題,原本為大學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漸取消,目前的就業現狀已經不再是單項選擇了,不在是大學生選擇單位了,單位也有了選擇大學生的權利,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學生的危機意識逐漸加強了。

2、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正在不斷的增加,市場的需求量卻增長緩慢,同時由於社會待業人員、考研人員也處於不斷的擴大,導致我國就業率下降明顯。教育部直屬院校畢業生和部委院校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夠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學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相對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從社會單位用人需求來看,對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對本科生需求正常,但具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對專科畢業生的需求量嚴重不足。

從社會市場需求方面,計算機、自動化控制、對外英語、市場營銷、生物工程這些專業畢業生較為熱門,但是由於此類院校過多,畢業生人數太多,市場需求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整體來説,畢業生就業率呈現下降的趨勢。

據調查統計顯示出的每年不同學校的就業人數已經比前幾年下降很多,尤其是近幾年,這種現象呈上升趨勢,即便是211、985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後找了一段時間工作無果之後選擇了考研,每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一個職位有幾千人在競爭,企業發佈的招聘崗位指出僅招三五個人,但是投遞簡歷的人卻又成百上千的大學生,而且招聘信息中明確規定必須是本科生,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其實職位所給出的崗位職責是一個專科生就能擔任的,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有多嚴峻。

3、大學生就業趨勢

據相關調查研究表示,社會工作崗位在2014年比2013年增加36%左右,而大學生畢業人數方面,2014年畢業生比2013年同比增加了將近130%。畢業生人數增加速度十分迅速,這成為社會上“就業難”問題的主要因素。

所有的問題都具有雙向性,在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同時,企業在招聘人員的過程中也覺得十分困難。實際上,大學畢業生雖然增加,但是企業依然覺得招聘困難,某一大型的事業大內在招聘過程中,每年會招收超過500名員工,但應屆畢業生所佔的比例僅為4%左右。另外,一傢俬人企業老闆在接受訪問中表示:大學生是企業的骨幹,是企業的中堅力量,企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有很大的依賴性,但是在每年的招聘過程中,基本上排除了應屆畢業生。

基於現階段大學畢業生供大於求的現狀,企業為了牟取小利,在招聘過程中給出虛假的招聘廣告,開出誘人的待遇,但巧設名目、亂收應聘人員的費用,應屆畢業生在試用期結束後就面臨辭退的危險。另外,大學生獲得招聘信息的渠道十分廣泛,但是有效的信息面卻十分狹窄,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4、男女大學生就業基本現狀

大學畢業生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加難以就業。很多企業在招聘信息中明確標出僅限男性,有的企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僅限男性,但是,最後通過的確實男性,並不是因為男性不女性更優秀,不可否認,這是一種變相的歧視,這對女大學畢業生而言難度又增加了很多。就調查顯示,男性的就業率要高於女性,但是女性的學歷層卻比男性更佔優勢,學習成績也普遍比男性好,人力資本幾類程度也要高於男性,然而,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所獲得面試機會卻比男性少很多,最終結果就是女生的就業率遠低於男性,無業的持續時間要比男生長很多,總體來看,性別對於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也非常的大。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重,大學生就業越來越困難,針對這一現狀,如果不及時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必然會為高校、學生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改變大學生就業現狀是現階段我過高等院校與國家的當務之急。

二、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分析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除了高等院校持續大規模擴招外,還包括高校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問題、畢業生自身可能產生的消極因素以及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缺失、就業體制不完善等外部環境的影響。

(一)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失衡

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大學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還不能滿足市場對以下幾類人才的需求。一是勞動技能型人才。由於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處於國際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勞動就業崗位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就業崗位,近年來的人才市場需求供給情況反映,各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以機械加工為主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然而大學生在校期間根本不可能學會這些技術技能,也不願意畢業後從事這些技術型工作。二是農業人才。據統計,我國平均每百名農業勞動者中科技人員數量及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科技人員0.0491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水平,農業從業人員中大部分沒有接受高等教育。三是落後地區的人才需求。在我國的西部、在農村、在基層、在工作條件艱苦的行業急需引進大量知識型人才,幫助改變貧困落後的狀況,然而卻乏見大學生的身影,每萬人中大學生佔有量非常小。

(二)高校教育與社會需求失調

隨着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國高等院校雖然在軟硬件設施建設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並不能緩解高校畢業生與社會需求脱節的壓力。

1、專業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凸現

大學生就業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地區經濟發展週期有較大的關聯。隨着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四年一個週期的高校專業設置調整逐漸滯後以致錯位。此外,學校對經濟社會發展趨勢預測能力不足,對學生的教育與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導致高校教育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結構性矛盾凸現的原因。

2、大部分高校培養的學生質量不過硬

大學生在市場中與各羣體人在一個平台上競爭崗位,核心競爭力是學得多、學得快、轉化率高。因此,衡量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指標之一就是學到了什麼、掌握了什麼、學會並轉化成為自己生存發展的能力是什麼。

(三)大學生自身因素

大學生自身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由於缺少正確的就業觀念的引導,職業生涯模糊,自立自信心不足,綜合素質不高,社會適應力較差,這些都對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1、職業生涯模糊,就業準備不足

其實,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就應該對大學四年學習做出明確的目標計劃,為今後的職業生涯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但在實際中,上了大學的很多學生對市場變化、社會變化關心度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應付考試了,多數學生沒有“生涯”的概念,對職業目標相對模糊,沒有把興趣、愛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很好結合,更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哪些職位能成功,自己潛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學畢業才“臨時報佛腳”。

2、大學畢業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高

首先是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難以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由於很多大學生沒目標、沒準備,缺乏對自己的清晰定位,在學校裏只滿足所學課程,忽視了對廣博知識的積累和對實際能力的培養和鍛鍊。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在應聘場合緊張、膽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從而錯過了許多工作機會。其次是對家長的依賴性強。我國部分大學生在大事還得家長拿主意,完全獨立靠自己的意願選專業、定職業,找工作的大學生不足一半。

(四)國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近幾年,國家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並出台了相應的優惠政策。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如户籍因素、生活需求等,導致大學生就業問題依然嚴重。總體上國家對大學生就業的引導性政策可行性較差。另外,國家關於高校擴招的政策,進一步提高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雖然國家從許多方面為大學生設立崗位,但與龐大的畢業生規模而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三、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解決大學生就業壓力事關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大學生共同的努力,多部門採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辦法。

(一)政府部門完善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策

近年來,中央政府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但是總體情況上來説,政府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扶持的力度,或者説是方式還不夠正確,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欠缺。社會應

該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及實習機會,同時政府還需要加強在就業指導方面的政策建設,根據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對學生進行合理科學的就業指導。社會中可以創建各式各樣的就業培訓機構,幫助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做好就業規劃,幫助學生能夠在走出校園的同時,不會對自己的就業感到迷茫,幫助其找到就業大方向。

國家還應該積極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在創業貸款、創業環境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學生到西部地區以及農村基層進行鍛鍊,幫助學生實現人生的理想為靈活就業的畢業生開展人事和社會保險事務代理的全程服務。再次是使就業服務深入人心,在開展職業諮詢和職業指導的過程中,要特別加強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開發,促進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以適應競爭就業的需要。最後是充分發揮各種社會組織在人力資源市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強與團委、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的組織的聯繫,通過他們調動各方資源深度挖潛就業崗位,促進畢業生的有序流動。

(二)高等教育機構深化教學教育改革

是否滿足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作為檢驗高等教育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各高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向、專業和課程設置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及時地調整專業安排和制定招生計劃,並增強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有效合作,從而培養出與市場需求、社會需求相對接的應用型人才。此外,高校還需要加強畢業生職業指導工作,使得就業指導貫穿在整個大學生涯中,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擇業觀,增強擇業實力。

1、合理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

一是與產業結構結合。要根據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就業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拓寬專業適應性,依據企業反饋的信息重新設計和調整各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進一步優化和整合課程。二是與發展形勢結合。當前,政府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學校也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創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要開設大學生創業選修課程,讓學生掌握創業的基本政策和知識,如邀請創業成功人士談創業經歷,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培養學生創業的興趣,並在實踐中鍛鍊學生的創業能力。三是與實踐能力結合。關注社會發展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寬專業知識面,改革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加大實訓實習力度,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專業應變能力。四是與興趣特長結合。加大學生選擇專業的自由度,允許確有特長的學生自由選擇專業。五是與生涯規劃相結合,尊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把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列為必修課,通過“入學到畢業”全程化的職業生涯輔導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確定自身的職業方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

2、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

千方百計收集就業信息,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逐步實現高校畢業生供給與人才市場需求的信息聯通,用請進來的方式,高校可以邀請用人單位進駐校園進行現場招聘,或舉辦大型的招聘見面會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的瞭解企業,促進學 生與企業之間的纖細,同時也讓企業瞭解學生的崗位要求。堅持產學研緊密結合,建立相對穩定的學生實踐和培訓基地和訂單式培養方式,定期請用人單位到校作講座,鼓勵大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教育大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利用假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踐鍛鍊。通過專業課程、專業測評、專業輔導、網上指導等專業手段,開展團體輔導和個性化指導,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靈活就業,多渠道就業,主動創業。簡化環節、減低成本,方便快捷地為畢業生辦理各種手續,為畢業生擇業提供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法律法規的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關係,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糾紛,培養大學生在就業中的依法維權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

(三)社會通力營造大學生就業支持環境

幫助大學畢業生解決就業難題,涉及到全社會的各個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個強大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由家庭、用人單位、社會與學校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1、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首先,用人單位積極接納大學畢業生,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其次,用人單位用人既要講究單位的當前效益,又要講究遠期效益。在設置聘任條件時要充分考慮畢業生的個性發展空間,注重畢業生的潛力發展。再次,用人單位應加強人才儲備,解決企業高層次人才仍顯不足,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競爭力低下等問題。最後,用人單位應加大與高校的聯動程度。相互利用各自的智力、資金和崗位技能優勢,共同謀求人才又快又好的發展,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

2、社會媒體要堅持健康的輿論導向

儘管社會媒體不可能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但可以還原大學生就業的現狀與本來面貌,理性看待大學生就業中的種種現象和問題。社會媒體在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中的輿論引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正面宣傳,引導和幫助人們轉變傳統就業觀念,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就業觀,提高全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認識

2、從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困難入手,幫助大學生適時調整就業心態,以減輕大學生的心理壓力。

3、宣傳與解讀政府為推進就業而制定的相關措施和制度,為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提供借鑑。

4、積極傳播就業信息,為大學生求職與創業提供信息支撐與精神動力,通過大型策劃與活動組織,為大學生和就業單位搭建橋樑等。

3、家庭成員要發揮積極的鼓勵作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應該主動承擔教育學生的責任。家長自身首先要調整好心態,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對孩子求職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引導和鼓勵,以朋友的角色與孩子多溝通,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正確看待上大學和找工作的關係,找第一份工作和終身職業的關係。同時,要配合學校,發揮自己在激勵學生成才、確立價值取向、設計職業生涯、轉變就業觀點、開闢就業渠道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四)大學生努力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

當然,政府、學校和社會所採取的一些措施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的重要保障,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大學生自己努力轉變就業觀念,確定職業發展目標,增強提升自身就業力的意識,優化自身的能力結構。

1、確立明確的職業生涯目標

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起,大學生就應對自身個性、才能和特長、興趣愛好及弱點都有一個實事求是的正確認識和評價,並從自身的實際出發,進行準確的職業目標定位,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合理規劃大學生活,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發掘自身潛力,不斷調整發展目標,為未來的職業發展作好準備。

2、增強自身綜合素質

大學生是國家額希望所在,是民族發展的後備力量,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不斷的提升自身素質,在高校學習過程中,與國家技術社會一道,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積累知識,提升專業性知識的同時,學會與人溝通、合作,對生活充滿信息和希望。另外,在大學實習過程中,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中,提高自身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並積累更多的社會工作經驗。同時,大學生需要給自己做好就業定位,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以實現自我價值為主要目的。

3、提高自主創業的本領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盡一切可能依靠自身實力解決就業問題,自主創業則可以成為個人層面上減少就業難度的一種主動性的現實選擇方案。大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找準商機,發揮一技之長,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在解決自己就業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

結 論

本文主要通過對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做了調查分析,目前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對於這種現象出現的因素做了相應的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便能夠為現階段大學生就業難提供借鑑作用。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事業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習,高等教育逐漸大眾化,然而也正是這一現象的出現,大學生就業也越來越困難,我們不能否認接受高等教育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接受高等教育不僅是為了謀求一份好的工作,還是提高個人修養的一種重要途徑,然而,就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的現狀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因此,在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同時,就業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也要考慮在內,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最終目標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動力的,而不是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帶來阻力。

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現階段主要的因素做出了相應的總結,所提出的措施也僅僅是針對已經出現的因素,未發覺的因素依然需要做進一步的探究,這也將是筆者未來工作與實踐中需要進一步學習的地方。

參考文獻

[1]麥可思中國大學生就業研究課題組。200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畢雲飛。大學生就業壓力[D]。河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論文,2008 [3]張彥,陳曉強。勞動與就業[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鍾谷蘭,楊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5]陳宇紅,江光榮。大學就業壓力問卷的編制[J]。廣州大學學報,2009 [6]張國金,高洪生。大學生心理壓力及其疏導途徑[J]。聊城大學學報,2009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46z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