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課題實施方案範例 篇一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埃德加。富爾説:“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課前預習是閲讀教學的起始階段,雖然是在課前,但卻是整個閲讀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讀自悟的自主學習過程。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着學習課文的效率。而且,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同時,指導預習又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對學生來説,是終身受益的。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改變過去的傳授式學習方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即預習。預習首先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掌握自學的方法,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其次有助於瞭解下一節要學習的知識點、難點,為上課掃除部分知識障礙,通過補缺,建立新舊知識間聯繫,從而有利於知識系統化;最後有助於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預習中不懂的問題,上課老師講解這部分知識時,目標明確,態度積極,注意集中,容易將不懂問題搞懂。因此,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主動預習的動機,使學生樂於學習,善於學習,提高自主學習、主動預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終身學習都將會有重要的影響。

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要麼是沒有進行課前預習,要麼是有預習但效果不夠好,學生僅僅是把字詞一寫,課文一讀就算預習了。反饋中發現:低年級學生生字的書寫順序是錯的,間架結構不對;有的仍存在字詞不會寫,詞語查了工具書,不會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有的是藉助教輔等參考資料抄寫了對文本的理解,放下參考資料又不會了;也有的只是摘抄了一些優美的句段,至於好在哪裏沒有進行深入地思考等等,這些預習只是為預習而預習,為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已。其實,在國小階段,有的國小生入學時就已認識了一些字,特別是一年級上學期學過拼音之後,大部分學生都能借助拼音去拼讀課文了。但是由於國小生的年齡特點,預習需要教師精心組織,仔細指導,才能有效,才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作為教師,要從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出發,根據教材內容,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主動讀文,進行預習,努力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發現課前預習對於語文的學習是多麼的重要。但是我們發現許多國小生,對課前預習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沒有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使得不少孩子在課堂上,尤其是中下等的學生,只有聽的份,學習起來也非常吃力。我校的大多數語文老師都是中青年教師。愛學習,善於鑽研。在學校領導的帶領和大力支持下,教學教研之風逐漸濃厚起來。我們樂於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策略;我們也樂意總結,反思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研究》的小課題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1、課前預習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預先自學將要學習的功課。

2、課前預習有效指導是指教師在預習內容、預習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細緻地指導,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3、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研究就是針對國小生的特點,運用教育調查,行動研究的方法深入瞭解“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方法及培養策略。

三、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通過查閲相關資料表明,對國小語文課前預習的研究已經有許多年了,而且觸及國小語文課前預習的研究非常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也強調要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關課前預習的研究雖然多,但比較散,沒有形成一整套課前預習的有效指導方法。我們的研究意義在於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有效指導,使學生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從而提高自學能力。爭取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2、葉聖陶先生有關指導預習的論述。

葉聖陶在《論中學國文課程的改訂》一文中説:“指導預習的辦法實施了,上課的情形就將和現在完全兩樣。上課做什麼呢?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再是一味聽講,在教師是指導和訂正,不再是一味講解。”課堂教學的整個進程,就成了由教師指導預習方法、提示預習項目、訂正或補充學生的預習成績,學生們報告各自的預習成績、討論彼此的預習成績這兩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組織地進行的過程,成了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在這裏面,教師是預習的指導者,又是討論預習報告的主持者;學生是預習的實行者,又是討論預習報告的參與者。整個教學過程圍繞着“預習”展開。葉氏認為,“惟有如此,學生在預習的階段既練習了自己讀書,在討論的階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實益,他們閲讀書籍的良好習慣才會漸漸養成”

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説,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在學習過程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認知的主體,教師由舞台上的主角變成幕後導演,成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指導者。教師應組織協作學習,並對學習過程加以引導,使之朝着有利於意義建構的方向發展。4、心理學觀點。

“皮亞傑強調兒童心理髮展的本質是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是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他指出,真正的學習是學生主動的、自發的學習,而不是教師傳授的學習。正確的教育能夠加速兒童的發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進學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們的心理成長而無所損害。”

五、課題的研究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預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自學能力。

2、通過研究,使教師在預習方法、預習內容、預習作業的設計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特別是在學法指導方面的能力,並不斷總結,不斷實踐,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通過研究,努力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激發學生主動預習的動機,使學生樂於學習,善於學習,提高自主學習、主動預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4、通過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研究的能力。課題的實施會促使教師深入學習理論,以研促教、以研助學,教、學、研相互融合,在實踐中成長,提升教師教學研究的能力。

5、力求構建不同學段、不同課型課前預習的可行性強的操作樣式。

(二)研究任務:

1、國小生語文課前預習情況的調查。

2、國小語文教師課前預習指導情況的調查。

3、國小生語文課前預習效率不高的原因調查與分析。

4、不斷完善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與並付諸實踐。

5、結合語文課文教學案例,讓學生真正掌握預習的方法。

6、提出國小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問卷調查法,調查教師對學生課前預習的認識及學生課前預習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生對課前預習的態度、興趣、預習的方法、效果等,以便及時全面發現問題,更好地進行研究。

2、文獻資料法:學習有關預習的相關理論和有關預習的研究情況,瞭解預習的意義,並對有關研究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的研究水平基礎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3、行動研究法:通過行動研究,發現每個階段出現的問題,結合理論提出具體改進措施,再實踐、反思,並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動反饋的信息,最後對研究中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形成經驗材料。

4、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把不同的預習作業設計在教學中不斷嘗試、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找到策略。結合相關理論對預習作業設計與評價中出現的問題或案例,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分析,形成具體的資料。

七、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對象

我校不同學段實驗班的學生。

(二)研究步驟

1、課題準備階段(20xx、12――20xx、2)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制定實驗方案、計劃。

2)實驗教師收集相關資料,理論學習。

3)確定實驗班級,調查學生目前預習狀況,瞭解學生預習水平。

4)調查瞭解教師目前對學生預習指導情況。

本階段成果為:《國小語文課前預習現狀的調查報告

2、實施階段(20xx、3――2012、12)

1)預習方法研究:實驗教師對教材進行梳理歸類,研究不同課文的預習方法,如精讀課文應該怎樣預習,語文園地應該怎樣預習等。

2)預習內容研究:預習時應重點關注哪些內容

3)預習作業設計研究:教師應設計哪些作業引導學生具體預習。

4)預習內容檢測研究:教師應如何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預習之後該如何設計課堂教學

5)預習方法指導研究:每個研究內容都要有具體的學習資料、研究案例、研究總結及過程性資料。

內容:

1、課題組成員每學期按學段承擔一節有關“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課。

2、每個課題組成員所作的課都經過下面的程序:

先説課――進行集體備課――做課—集體反思、總結

3、每個課題組成員按要求上交研究材料。如:學生的預習作業,預習指導課的教學設計、説課稿、教學反思,撰寫課題研究案例和階段總結。

本階段的研究成果為:語文課前預習的指導方法、學生的預習作業、預習指導課的案例、錄像、圖片等。

3、總結驗收階段。(20xx、1――20xx、6)

1)整理實驗過程中的資料,撰寫課題總結報告。

2)編輯課題研究教學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彙編。

3)申報課題結題,並在教學中進行推廣應用。

八、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形式為:

1、課題研究報告。

2、有關本課題研究的教學案例集、研究成果彙編或教育論文集、預習指導課的錄像、圖片等。

3、本課題研究中,學生的預習作業文集。

4、構建不同學段、不同課型課前預習的可行性強的操作樣式。

5、學生習得了有效的預習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6、教師掌握了科學的指導方法。在預習方法、預習內容、預習作業的設計等方面能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優化了學生的預習過程,使學生在日積月累的長期實踐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鍛鍊。

7、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研究的能力得以提高。

九、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1、課題指導組:王聲明、徐燕。

主要任務:文獻資料收集、錄像、圖片等資料的採集和彙總。

2、課題負責人:龔小琳。

主要任務:完成課題立項申請報告;課題實施方案的設計;全面負責本課題的研究進程;總結整理本課題的研究成果。

3、課題實施教師:彭志剛、徐鴻麗、龔小琳、王淵榮、馬斌、王鑫、張欣茹、高學霞、武穎、崔淑琴。

主要任務:

1)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為順利進行課題研究打基礎。

2)就課前預習情況在老師、學生、家長中開展調查(龔小琳、高學霞完成調查報告);收集、整理各種研究資料;教師開展討論與交流,商定課前預習指導內容。

3)在自己所任教的年級、班級中實施此課題的研究方案,並在實施過程中收集資料,總結反思,寫出案例。

4)開展課題探索與實踐。王淵榮、馬斌老師分別承擔一節研討課,要體現課前預習的有效指導內容。

5)實施者撰寫研究論文和個案。

十、主要參考文獻。

1、《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

2、劉良華《自學成材還是聽講成材》

3、中央教科所編:《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4、劉春生《作業的革命》

5、《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課型》吉林大學出版社歐陽芬、彭隆總主編

6、《魏書生談語文教學》河海大學出版社魏書生著7、《陶行知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陶行知著

備註: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將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分享:

課題實施方案 篇二

一、課題名稱

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而國小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加強對國小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逆向思維則更是數學的一個重要法則,在新課改中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眾所周知,正向思維有時會制約思維空間的拓展,甚至會導致問題無法解決,此時需要我們改變思維方向,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去探求解決問題。

其特點表現在:善於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去進行探索,當某一思路出現阻礙時,能夠迅速地轉移到另一種思路上去,從而使問題得到順利解決。當學生經過努力從正向理解了某個概念、定理、公式、法則後,若能適當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考,往往會跨進新的知識領域。當人們習慣於正向思維,尤其處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時,逆向思維往往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挖掘學生智慧的潛力,較快地促進學生運用遷移規律去獲得知識。

3、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克服困難的信心。

4、在發現的試探中,學到科學的認識方法和策略,深刻地理解知識,提高認知水平。

5、加強學生用分析法和倒推法解題的能力的訓練。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逆向思維藴育着創造思維的萌芽,它是創造性人才必備的思維品質,也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中必備的一種思維品質。在數學教學中充分認識逆向思維的作用,結合教材內容,把教學中的相關逆向思維訓練的問題落實到位,才能使學生的的逆向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2、在數學的概念教學,計算過程教學,和應用題教學中都能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要認真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逆向思維素材,明確訓練內容。

3、備課時,明確學生的思維特點,制定逆向思維策略。

4、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注意逆向思維訓練策略的落實。

5、做好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的轉換。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以實踐研究為主,在課堂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然後在反思中改進,以此實現研究的目標。

六、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2月)

1、實際調查,發現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不足。

2、學習相關理論,增強科研能力,調查收集課題研究的有關材料。

3、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1、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理論,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2、認真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逆向思維素材。

3、精心設計、組織教學。

4、積極實踐,努力尋求提高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1、對研究對象進行後測,並前後對比分析。

2、對研究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比較、歸類、彙總,撰寫研究報告。

課題實施方案範例 篇三

英語字母教學作為學習英語的基礎,是國小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字母教學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始,由於學生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十分有限,字母教學容易陷入單一枯燥的學習氛圍中。如何使字母教學省時高效又充滿趣味呢?

一、字母讀音教學。

1、簡化字母讀音教學。

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由於現在學生接觸英語字母的機會比較多,所以大多數學生已經基本掌握大部分字母的讀音。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還是按照教材中的安排,每節課教

二、三個字母,學生就會因為覺得簡單而慢慢失去學的興趣,甚至會對以後的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而國小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將會使我們的英語教學陷入困境。所以我在教學字母時,先花一二節課的時間教學所有的字母。這樣,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量,教師就能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使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操練活動中得到提高。

2、強化個別字母教學。

儘管許多學生對字母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字母學習,中間難免存在着許多似是而非的現象。例如學生對“Gg、Jj、Hh、Ll、Qq、Rr、Uu、Ii”這幾個字母存在着一定的錯誤發音,我就在教學中加強這幾個字母的訓練。“Gg”和“Jj”強調[dэ]的發音。“Hh”注意[ei]的發音。“Ll”要講清結尾兩種發音的不同用法。“Qq”和“Rr”要讓學生能辨清與語文課中音序表發音的區別。“Uu”和“Ii”要讓學生把音發到位。

3、注重讀音歸類教學。

把字母按讀音進行分類是字母讀音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學生覺得有一定難度的一項內容。如何使學生能較為輕鬆地得到較好的掌握?通過比較實踐,我採用遊戲的方法,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掌握。可以採用“摘蘋果”、“找朋友”、“釣魚”等各種形式各異的遊戲方法。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動手、動腦、動腳。也可以同時進行小組競賽,既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又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4、豐富字母讀音操練。

簡化字母讀音教學並不是縮短字母教學的時間,而是把時間更多地放到字母讀音的整體操練上了。字母的其中一個作用是根據字母表的順序在英語字典中直接快速地查找單詞,這就要求學生對字母表的順序瞭如指掌。對此我採用了一個較簡單但十分有用的遊戲:“接龍”。學生逐個説出字母,並要求學生碰到元音字母拍手錶示。還可以採用“Findyourneighbour”的遊戲。把字母卡片發給學生,然後教師説一個字母,持有該字母卡片的同學馬上起立,而持有該字母前後字母卡片的同學也馬上起立,三人一起大聲朗讀手中的字母。

二、字母書寫教學。

1、字母形的教學。

字母的書寫首先要求學生能正確區分一些形近的字母。有些字母可以通過猜謎的方法讓學生記住它們的形狀特點。例如:彎彎的月亮(C)、零的突破(Q)、盤山公路(S)、三叉路口(T)、半隻葫蘆(B)、一座寶塔(A)、勝利的象徵(V)、大號魚鈎(J)、一張弓(D)、一扇小門(n)、一棵小苗(r)、一把椅子(h)、什麼字母是個昆蟲?(Bb)、什麼字母是我自己?(I)、什麼字母既不是我,也不是他,而是你?(Uu)、盲人最喜歡什麼字母?(Ii)。這些謎語既能讓學生記住字母的形,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自編謎語,充發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生基本掌握字母的形狀後,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字母的一小部分來猜字母,這種方式比直接叫學生認讀字母要好得多。在猜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對字母的形狀觀察得十分仔細,這比單純由教師強調字母的形效果和效率都要高得多。

2、字母寫的教學。

字母的書寫是國小生的一個薄弱環節,但國小階段的書寫對學生以後的書寫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認為無論什麼書寫教學一定要從規範抓起。國小的英語書寫一定要求學生做到嚴格遵照書寫規範,教師絕對不能馬虎。我發現教師對學生要求是否嚴格,是學生書寫是否漂亮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和漂亮的書寫呢?首先在剛開始學習書寫的時候我就十分嚴格地要求學生的書寫,一有不合格的筆劃就要求學生重寫,儘管對教師來説,批改作業十分累,但其實也是一勞永逸的事,只要一開始嚴格地要求,學生自然就養成很好的書寫習慣和態度。其次,要讓學生樹立信心。我在教學中發現,英語字母的書寫不同於漢字的書寫,它沒有間架結構的要求,學生只要慢慢地書寫,每一筆劃都寫到位,沒有寫不好字母的學生。當有些學生書寫不夠認真時,我先讓他們在我的監督下一筆一劃地完成書寫任務,然後及時地表揚他們,並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展示他們的書寫。這樣,他們肯定會產生成功的喜悦,從而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進行書寫。最後還應該採取一些適當的活動,讓學生覺得書寫是一件愉快的事。比如,可進行定期的書寫競賽等。3、字母筆順教學。

由於有許多字母形與語文教學中的拼音字母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而且英語字母還有印刷體和書寫體之分,容易使學生在書寫時發生混淆,教師在教學時應多在這方面進行強調。特別是字母的筆順很難在作業中體現出來。我在讀字母以及拼讀單詞的時候,都要求學生用手指在空中比劃,以便能及時發現學生的書寫筆順的錯誤。我們還可以以遊戲的形式在課堂上多進行字母的書寫練習。如可以讓學生用頭寫字母,用腳走字母,或幾個人一起造字母,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更好地掌握字母的書寫。4、字母格式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對字母在四線格里所佔位置的歸類,讓學生掌握字母格式。這裏要注意的是,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能在沒有四線格的一條線上,甚至是沒有任何線的白紙上也能正確地表示出字母的書寫格式。三、字母應用教學。“學以致用”,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字母的重要性,即搞清楚為什麼要學習字母,有什麼用等。

我們可以通過字典讓學生了解到:“字典是根據字母表的順序來排列單詞的,學好字母你就能在英語字典中查單詞了。”“能根據字母表的順序直接快速地在字典裏查找單詞和編寫人名、地名、國家名稱等的順序”這是《新標準英語》對字母表運用的要求。

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瞭解到字母的作用。向學生介紹一些常用的縮略語。如:CCTV、USA、PRC、UK、KFC、W.C.、AM、PM等。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一些字母的用法。如:衣服上的“S、L、M”的標記。數學課中的“m、cm、mm”等常用標記。這些內容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又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字母教學不再成為一件枯燥無味的事。

課題實施方案範例 篇四

構建“以生為本高效整合”國小語文教學體系的實驗研究課題提出已經一年多了,在這期間,我們進行了大膽的研究和實踐,堅持以單元為整體單位,進行省時高效的全方位的整合。已經初見成效,但同時也發現了許多問題,學生閲讀的現狀令人擔憂:

1、師生不重視閲讀。閲讀教學的重要性並未得到比較恰當的體現。部分教師,對閲讀並未引起足夠重視;部分家長反對學生讀課外書;閲讀能力培養意識較為淡薄;

2、缺乏閲讀興趣。農村學生,回家只想看電視者居多,上街瘋狂奔跑玩耍的居多,對閲讀課外書籍興趣就不濃。原因:一是教師對閲讀的要求偏移、對學生的能力拔高、忽視學生的體驗。二是現在教學質量抓得很緊,各科老師佔用嚴重,學生閲讀時間所剩無幾了。

3、閲讀的課內外有機結合少。教師沒有注意課內閲讀教學與課外閲讀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加之教師的閲讀教學策略與閲讀能力培養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這就是造成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基於閲讀現狀,要想改變閲讀的這種現狀,提高閲讀教學效率,達成新課程標準關於閲讀教學的目標,首先要從施教者的教學策略改變入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主體閲讀學習模式,重視對學生閲讀興趣的培養,重視對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其次,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閲讀方法,變機械的吸收為理性的和感情式閲讀,強化個體在閲讀中對內容的重新構建,豐富學生的閲讀生活。基於此,我校決定從今年開始,着力探究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有機整合的方法與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研究內容

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閲讀資源,實現課內外閲讀的有機整合,加強學生閲讀興趣的激發和閲讀能力的培養。

1、掌握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閲讀技能的提高,打造高效的閲讀課。

2、探討課內外整合在拓寬教學途徑、幫助學生形成良好“智力”背景、開發“學困生”智力、以讀促思、以讀助寫、以及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等諸方面的功能和實際效益。

3、探索國小低、中、高三個年級段由課內閲讀向課外閲讀輻射的策略與路徑,訓練基本能力、訓練能力品質、培養健康情趣;探尋課外閲讀指導課的類型,如讀物推薦課、讀書方法指導課、讀後敍述課、交流評論課、讀書筆記輔導課等等。

4、重視積累與運用,在閲讀中強化技能和應用,培養語感,提高語文素養,促進寫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二、研究目標

1、鼓勵語文教師及學生全員參與閲讀活動,在閲讀中人人受益;

2、初步形成國小語文整合閲讀學習模式;

3.探索國小語文整合閲讀學習模式實踐性的認知特徵,重在培養學生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能力;

5、提高國小生閲讀能力,提高各學科學習能力;

6、完成課程標準規定的課外閲讀總量。

1-2年級: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3-4年級: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5-6年級: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總計課外閲讀145萬字。

要讓學生;在閲讀中變得富有和強大;在閲讀中創造生命的質量;在閲讀中修身養性,姿態優雅。為學生現在和將來幸福地閲讀做有益的探索。

三、方法策略

(一)帶頭示範,注重指導。

教師每天和學生一起讀20分鐘書的讀書活動。教師要成為課內外閲讀持久的示範者,積極的倡導者,組織者,合格的指導者,並要成為學生忠實的讀者和聽眾。

引導學習方法。課內閲讀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習閲讀方法,變革繁瑣的分析課文的教法,讓學生會真正成為閲讀課堂的主人,力求簡簡單單教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

(二)讓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有效結合

(1)以課內帶課外。有意識地把課內閲讀教學帶動課外閲讀,拓展閲讀面,讓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從而達到課內悟方法,課外求發展的目的。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後就讓學生再去閲讀《張家界》等其他描寫祖國風光的文章。再如學習《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後,向學生推薦《愛的教育》一書。學習了《詹天佑》等這組“祖國在我心中”專題的課文後,推薦學生去閲讀“愛國題材”的課外書籍或文章。

(2)以課外促課內。

補充課外信息,擴大視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在不同的材料中適當地引入背景知識或相關知識,看似離逸了課文的主線,實際上更好的突出了課文的主線,擴大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補充課外信息,積蓄情感,深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材中許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讀者自己去感悟。但對國小生而言,感悟畢竟不是易事,教師可以適當的補充課外信息,將會獲得事半功倍之效。

補充課外信息,降低理解難度,突破教學難點。

在閲讀教學中,費時最多、收效最微的是課文難點的教學。在理解課文難點時,適當地補充課外信息,可以讓難點迎刃而解。

(三)讓“圖書超市”中的圖書大放光彩

1、發揮學校的圖書的作用

有效地使用好學校的圖書,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培養熱愛讀書、自覺讀書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提高圖書的使用效果,營造良好的閲讀氛圍。

2、指導好學生讀書

開展早讀活動。引導和幫助學生養成早讀與午讀的習慣。早讀要求每週五次,早讀時間20分鐘。放學回家閒暇時間為同學們的讀書時間,可以是下午也可以是晚上。老師定期對學生進行閲讀方法指導和好書推薦。

(四)積極開展讀書講壇活動

在學生廣讀書籍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個層面的讀書講壇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所得和收穫,當眾講出來,既可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體味到成功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y4o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