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白居易介紹(新版多篇)

白居易介紹(新版多篇)

白居易介紹(新版多篇)

白居易介紹 篇一

中國古詩內容繁多,詩人各有千秋,每個詩人人都有自己的風格,現在我們通過了解詩人,分析他們的詩。這樣可一舉兩得,既可以瞭解詩人的情況,又可以同時學會詩的分析。本文主要介紹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後,唐朝的又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太原人,白居易16歲時,已經寫出不少可以傳世的好詩,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詩《賦得古原草送別》。據説白居易初到長安,去拜見老詩人顧況。顧況聞他名居易,便開玩笑説:長安米貴,居恐不易。及讀到這首詩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大為讚賞,説有這樣的文筆,居長安不難。這首詩,確見白居易才情非凡。

觀刈麥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右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家田輸税盡,拾此充飢腸。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的諷諭詩。詩歌一開頭便交代了寫作背景,接着描寫了婦女帶着小孩趕往田間地頭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水送飯的情景。隨後,寫到了青壯年們的勞累和辛苦,他們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不顧烈日的烘烤,腳踩發燙的土地,不辭辛勞地在南岡麥田低頭收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儘管他們已經筋疲力盡,但為珍惜這晝長的夏天也顧不得炎熱太陽的炙人了。接着,作者又描繪了令人心酸的圖景。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手懸敝筐。一個貧窮的婦女懷抱幼小的孩子,手裏提個破籃子在一旁揀拾收麥時遺落的麥穗。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税盡,拾此充飢腸。原來為了繳納官税,她家買光了田地,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着別人收割時散落的碎麥來過活,真是令人同情與傷心。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我又有什麼功勞和德望?既不務農,也不採桑,可一年的俸祿竟有三百石,到年末,倉庫裏還存有餘糧。默唸着這些,私下裏越發感到羞愧,乃至終日都不能把它遺忘。

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在孤山寺北、賈亭之西,春水新漲,湖面剛剛漫平;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天空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水波連成一片,雲彩顯得是那樣的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有幾處地方,黃鶯爭着棲身在向陽的樹枝上;誰家剛飛來的燕子正忙於啄泥銜草,營建新巢?説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説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是春天來臨的象徵。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樹上、地上,各種各樣的花兒,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爭已吐豔,漸漸地有讓人眼花繚亂之勢;遍地的小草,綠綠茵茵,剛剛能沒過馬蹄。亂花,顯出蓓蕾初綻,並非極盛。漸欲,反映了花兒將盛未盛之時、對人慾迷未迷之狀。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我最愛的還是湖東,在那白沙堤上,楊柳吐翠,綠樹成陰。徜徉其間,總讓人留連忘返,怎麼遊也遊不夠。尾聯即景抒情,直接吐露詩人對西湖的由衷喜愛。最愛,潛台詞是所有的景物都很可愛。白沙堤,即通常所説的白堤,又叫沙堤,或斷橋堤。

望月有感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這是一首感情濃郁的抒情詩,讀來如聽詩人傾訴自己身受的離亂之苦。在這戰亂饑饉災難深重的年代裏,祖傳的家業蕩然一空,兄弟姊妹拋家失業,羈旅行役,天各一方。故鄉田園,一片寥落悽清。破敝的園舍雖在,可是流離失散的同胞骨肉,卻各自奔波在異鄉的道路之中。

詩的前兩聯就是從時難年荒這一時代的災難起筆,以親身經歷概括出戰亂頻年、家園荒殘、手足離散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苦難的現實生活。

接着詩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離散各在一方,猶如那分飛千里的孤雁,只能弔影自憐;辭別故鄉流離四方,又多麼象深秋中斷根的蓬草,隨着蕭瑟的西風,飛空而去,飄轉無定。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兩句,一向為人們所傳誦。詩人不僅以千里孤雁、九秋斷蓬作了形象貼切的比擬,而且以弔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賦予它們孤苦悽惶的情態,深刻揭示了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孤單的詩人悽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吧!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

全詩以白描的手法,採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

《長相思·汴水流》 篇二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評説: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詞作採用畫龍點睛之筆,最後才點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因而給讀者留下強烈的懸念。

白居易介紹 篇三

《贈元稹》作品介紹

《贈元稹》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24卷第15首。古詩名句“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就是出自《贈元稹》這首詩。

《贈元稹》原文

《贈元稹》

作者:唐·白居易

自我從宦遊,七年在長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難。

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

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

之子異於是,久處誓不諼。

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

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

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

《贈元稹》註釋

①作於元和元年(806)。

②七年句:白居易自貞元十五年(799)冬赴舉,至元和元年為七年。

③左思《詠史八首》之二:“鬱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④《古詩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要津水,此喻指官場顯位。

⑤處:全詩校:“一作要。”諼(xuān):忘。

⑥元、白訂交約始於貞元末年,白氏《祭微之文》:“貞元季年,始定交分。”闌:全詩校:“一作蘭。”

⑦同登科:白居易與元填於貞元十九年同應書判拔萃科登第。科,全詩校:“一作第。”

⑧同署官:白居易與元填於貞元十九年同授祕書省校書郎。

⑨方寸:心。

《贈元稹》賞析

此詩約作於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詩人任左拾遺,仍充翰林學士。詩通篇談論他與元稹的深厚友情及元稹的為人。

《贈元稹》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後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是唐代的傑出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並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後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佈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贈元稹》繁體對照

作者:唐·白居易

自我從宦遊,七年在長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難。

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

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

之子異於是,久處誓不諼。

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

壹為同心友,三及芳歲闌。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

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

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

白居易全文 篇四

[唐]白居易

皇帝嗣寶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懼歲成災兇。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

帝曰予一人,繼天承祖宗。憂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

元年誅劉闢,一舉靖巴邛。二年戮李錡,不戰安江東。

顧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或者天降沴,無乃儆予躬。

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時邕。莫如率其身,慈和與儉恭。

乃命罷進獻,乃命賑饑窮。宥死降五刑,責己寬三農。

宮女出宣徽,廄馬減飛龍。庶政靡不舉,皆出自宸衷。

奔騰道路人,傴僂田野翁。歡呼相告報,感泣涕沾胸。

順人人心悦,先天天意從。詔下才七日,和氣生衝融。

凝為油油雲,散作習習風。晝夜三日雨,悽悽復濛濛。

萬心春熙熙,百穀青芃芃。人變愁為喜,歲易儉為豐。

乃知王者心,憂樂與眾同。皇天與后土,所感無不通。

冠珮何鏘鏘,將相及王公。蹈舞呼萬歲,列賀明庭中。

小臣誠愚陋,職忝金鑾宮。稽首再三拜,一言獻天聰。

君以明為聖,臣以直為忠。敢賀有其始,亦願有其終。

白居易全文 篇五

[唐]白居易

何處畫功業,何處題詩篇。麒麟高閣上,女幾小山前。

爾後多少時,四朝二十年。賊骨化為土,賊壘犁為田。

一從賊壘平,陳蔡民晏然。騾軍成牛户,鬼火變人煙。

[蔡寇號騾子軍。陳蔡間農驍鋭者,人畜牛者呼

為牛户

生子已嫁娶,種桑亦絲綿。皆雲公之德,欲報無由緣。

公今在何處,守都鎮三川。舊宅留永樂,新居開集賢。

公今在何官,被袞珥貂蟬。戰袍破猶在,髀肉生欲圓。

襟懷轉蕭灑,氣力彌精堅。登山不拄杖,上馬能掉鞭。

利澤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號天下將,今稱地上仙。

勿追赤松遊,勿拍洪崖肩。商山有遺老,可以奉周旋。

原序:裴侍中晉公出討淮西時,過女幾山下,刻石題詩,末句雲:“待平賊壘報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剋期平賊,由是淮蔡迄今底寧殆二十年,人安生業。夫嗟歎不足則詠歌之,故居易作詩二百言,繼題公之篇末。欲使采詩者、修史者、後之往來觀者知公之功德本末前後也。

任職 篇六

他生於“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鄭州新鄭(今河南新鄭市)。11歲起,因戰亂顛沛流離五、六年。少年時讀書刻苦。貞元十六年(800年)中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二人訂交。以後詩壇元白齊名。十九年春,授祕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罷校書郎,撰《策林》75篇,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縣尉。作《觀刈麥》《長恨歌》 《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職,十一月授翰林學士,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參軍。他此時仍充翰林學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他能不畏權貴近臣,直言上書論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喪居家,服滿,應詔回京任職。十年,因率先上書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寫下《琵琶行》。開始“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閒適、感傷的詩漸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還京,累遷中書舍人。因朝中朋黨傾軋,於長慶二年(822 年)請求外放,先後為杭州、蘇州刺史,頗得民心,杭州人為了紀念他還把靠西湖邊的一面,命名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拜祕書監,第二年轉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陽。後歷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唐代官吏部門的一種)尚書致仕。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會昌四年,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白居易是彌勒信徒,他組織了一個學會,叫一時上升會。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彌勒境界。為了往生彌勒,白居易寫過一分決心書:仰慈氏形,稱慈氏名,願我來世,一時上升。慈氏就是彌勒,彌勒是音譯,慈氏是意譯。我敬仰慈氏菩薩的身形,我呼喚慈氏菩薩的名字,希望來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彌勒菩薩的身邊。

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説:“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

《大林寺桃花》 篇七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評説:《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此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而就是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早年生活(32歲以前 篇八

據史籍記載,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自述白起之後,白起24世孫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白邕5世孫白建,北齊五兵尚書,因功賜田韓城(今陝西渭南),白建曾孫白温,任唐朝檢校都官郎中,遷華州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白温第六子白鍠,任鞏縣令,居鄭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鍠長子白季庚,任襄州別駕,生四子,次子就是白居易。白居易生於河南新鄭。近代有學者認為白居易可能是胡人的後裔,一説龜茲王族後裔,然而也有反對意見。

白居易的祖父白鍠,曾任棗、鞏二縣令。父親白季庚,唐德宗建中年間任彭城令,對抗李正己的叛變有功,授朝散大夫、大理少卿、徐州別駕等官職,並賜緋魚袋,兼徐泗觀察判官。後來歷任衢州、襄州別駕。白居易的外祖母也是白氏出身,因此白居易的母親陳氏,與白家之間本有血親關係。

主要作品 篇九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dgde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