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中物理知識點【多篇】

國中物理知識點【多篇】

國中物理知識點【多篇】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一

第一章物態及其變化

1、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固態、氣態、液態。

2、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物態變化跟温度有關。

3、温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計的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5、攝氏温度的規定:在大氣壓為1。01×105pa時,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規定為0度,而把水的沸騰温度規定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6、温度計的使用:

⑴讓温度計與被測物長時間充分接觸,直到温度計液麪穩定不再變化時再讀數,

⑵讀數時,不能將温度計拿離被測物體,

⑶讀數時,視線應與温度計標尺垂直,與液麪相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

⑷測量液體時,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體温計:量程一般為35~42℃,分度值為0。1℃。

8、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9、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晶體:有固定熔點即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温度不變。如:金屬、食鹽、明礬、石英、冰等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變軟、變稀變為液體。如:瀝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11、蒸發是隻在液體表面發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蒸發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發生。

12、影響蒸發的因素:液體的温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麪的空氣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體表面,塗一些易揮發且無害的液體,通過液體蒸發吸熱來達到降温的效果。

14、沸騰:在一定温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15、液體沸騰的條件:温度達到沸點,且能繼續從外界吸熱。

16、沸騰的現象:從底部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液麪破裂,放出氣泡中的水蒸氣。

液體沸騰時的温度叫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麪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原地區普通鍋裏煮不熟雞蛋,就是因為氣壓低,沸點低造成的。

高壓鍋是利用增大液麪氣壓,提高液體沸點的原理製成的。

17、液化: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18、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温度和壓縮體積。

19、所有氣體温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氣體液化放出熱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温條件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液化儲存在鋼瓶裏的。

21、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昇華吸熱。

22、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放熱。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華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態變化:

雲: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集中懸浮在高空中。

雨:雲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熱熔化成小水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霧和露: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

24、衞星外部整流罩塗有特殊物質的作用:物質熔化和汽化都吸熱,降低衞星温度保護衞星。

25、電冰箱的電動壓縮機用壓縮氣體體積的方法把氣態製冷物質壓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熱液化,被液化的製冷物質通過節流閥進入冰箱內部的蒸發器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温度降低。

第二章物質的性質

1、長度的測量,測量結果包括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

2、誤差:是指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在任何測量中都存在,誤差的產生跟測量的人和工具有關,只能減小不可避免。通常採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而錯誤是應該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時視要與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水銀應與凸液麪的頂部保持水平)

4、質量: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叫物體的質量。

物體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變化無關。

5、質量的測量工具:枱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

6、托盤天平的使用: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把標尺上的遊碼撥至左側零位置,

調節橫樑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樑在水平位置平衡。將物體輕放在左盤上,右盤放砝碼。

用鑷子撥動遊碼,使指針指在中央刻線上,記錄數據。砝碼用畢必須放回盒內。不能用手捏砝碼。

7、密度: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ρ=m/v

8、納米材料:將某些物質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時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與較大尺寸時發生了異常變化,稱為納米材料。

納米方法處理後的領帶具有自潔性,不沾水也不沾油。

納米方法處理後的物質也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能。

9、鋰電池的特點:體積小、質量輕、能多次充電、對環境污染小。

10、記憶合金:主要成分是鎳和鈦,它獨有的物理性質是:當温度達到某一數值時,材料內部的晶體結構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了外形的變化。

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

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選定一個標準物體做參照物,這個選中的標準物體叫參照物。

2、運動: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3、位置變化:一指兩個物體間距離大小的變化,二指兩個物體間方位的變化。

4、相對靜止: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相同的兩個物體稱為相對靜止。

5、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國際單位制是米/秒,常用單位:千米/小時。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二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5、樂音的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係。(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係。

6、減弱噪聲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8、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築等。它主要產生於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製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2國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光現象知識歸納

1、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5、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6、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7、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9、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鏡成像特點:(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裏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11、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12、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後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着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國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物態變化知識總結

1、温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温度計,温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2、攝氏温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温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温度計有(1)實驗室用温度計;(2)體温計;(3)寒暑記錄表。體温計:測量範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温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温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7.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8.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温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温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1、蒸發: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2、沸騰:是在一定温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温度保持不變,這個温度叫沸點。

13、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温度;(2)液體表面積;(3)液麪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4、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5、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6、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着,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着能量的轉移。

4國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光的折射知識總結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着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

(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

(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係作出光線;

(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

(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

(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

(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三

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需要放熱。

1.液化現象:

①水開後,壺嘴看見“白氣”(壺中汽化出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成霧狀小水珠)

②夏天自來水管和水缸上會“出汗”。(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珠)

2.液化的方法分為:降低温度、壓縮體積兩種方法

⑴降低温度(遇冷、放熱)液化:①霧與露的形成(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霧狀小水珠;附在塵埃浮在空中,形成“霧”;附在草木,聚成“露”)②冬天,嘴裏呼出“白氣”。夏天,冰棍周圍冒“白氣”。(水蒸氣遇冷液化成霧狀小水珠)③冬天,窗户內側常看見模糊的“水氣”。(屋內水蒸氣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④牙醫在為病人檢查牙齒時,將檢查用的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稍微烤一下,然後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鏡面上)

⑵壓縮體積液化:①在常温下,將石油氣壓縮放入鋼瓶中,以液態石油氣的形式保存。②“長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劑分別是:壓縮成的“液態氫”和“液態氧”。③打火機中,常用壓縮後的液態“丁烷”作為燃料。

3.液化放熱: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內暖氣管道中通以灼熱的水蒸氣來取暖,最後在管道另一頭回收到的是水。(水蒸氣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熱)

②100℃的水蒸氣比100℃的水更容易燙傷人體。(100℃的水蒸氣液化成100℃的水要放熱)

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閲讀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液化,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四

1.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2.特點: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這個過程要放出熱量。

3.氣體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氣體温度降到足夠低都可以液化。

(2)壓縮體積。有些氣體,在常温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以液化。

4.常見液化現象

(1)“白氣”:燒水做飯時經常會看到蓋子上方冒出大量“白氣”,有的人誤認為這是水蒸氣。其實水蒸氣和空氣一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無色透明氣體,我們看到的“白氣”都是水蒸氣液化成的極細小的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

(2)霧和露:霧和露也是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常見的自然現象。白天,由於地面水分的蒸發、植物的蒸騰作用等原因,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氣。到了夜間温度降低,在低空中的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如果這些小水滴分散附着在空氣中的塵埃上,就形成了霧;如果小水滴附着在地面附近的物體上就形成了露。

5.液化在生產中的應用

氣體液化後體積縮小,便於貯存和運輸;另外,將混合氣體液化後,根據沸點的不同,便於提純和分離。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五

1、平面鏡成像原理

平面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所以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虛像與物體等大,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體對鏡面來説是對稱的。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和物的大小,總是相等的。無論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如何變化,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終不變,與物體的大小總一樣。但由於人在觀察物體時都有“近大遠小”的感覺,當人走向平面鏡時,視覺確實覺得像在“變大”,這是由於人眼觀察到的物體的大小,不僅僅與物體的真實大小關於,而且還與“視角”密切相關。從人眼向被觀察物體的兩端各引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夾角即為“視角”,如果視角大,人就會認為物體大,視角小,人就會認為物體小。當人向平面鏡走近時,像與人的距離小了,人觀察物體的視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覺變大了,但實際上像與人的大小始終是相等的,這就是人眼看物體“近大遠小”的原因。這正如您看到前方遠處向您走來一個人一樣,一開始看到是一個小黑影,慢慢變得越來越大,走到您面前時更大,其實那一個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樣大的,只是因為視覺的關係,平面鏡成像的像和物關於鏡面對稱,因此人逐漸靠近鏡面。像也一定逐漸靠近鏡面,人的感覺是“近大遠小”,這是一種視覺效果。

2、平面鏡成像特點

1、平面鏡成正立等大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連線垂直於平面鏡。

3、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4、像和物關於平面鏡對稱。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變,左右互換。

3、平面鏡成像實驗

【儀器和器材】

蠟燭,12 cm×15 cm透明玻璃片(最好用貼有反光膜的汽車用玻璃),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玻璃膠。

【製作方法】

在透明玻璃12 cm邊塗上適量的玻璃膠,將其固定在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的正中間(要保證兩玻璃面的垂直),並在反光面位置兩側的底座玻璃上畫線。

【使用方法】

將做好的裝置放在方格紙上,並讓裝置上的記號線與方格紙上的中線重合。

【實驗技巧】

做實驗時方格紙上的記號,應將物體的整個底部形狀畫出。

【實驗方法】

本實驗總方法:實驗歸納法。

用未打開的蠟燭代替點燃的蠟燭的像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今天有關國中物理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六

1、需要記住的幾個數值:

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m/s ;

b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熱容:4.2×10^3J/(kg?℃)

e.一節乾電池的電壓:1.5V f.家庭電路的電壓:220V

g.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2、密度、比熱容、熱值它們是物質的特性,同一種物質這三個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變。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們的的密度相同,比熱容也是相同,

3、平面鏡成的等大的虛像,像與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

4、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5超聲: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例:蝙蝠,超聲,海豚;

6、次聲:低於20Hz火山爆發,地震,風爆,海嘯等能產生次聲,核爆炸,導彈發射等也能產生次聲。

7、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8、光發生折射時,在空氣中的角(與法線的夾角)總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變淺的虛像(逆向,水中看岸上樹變高)。

9、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10、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體在2倍焦距之外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照相機)。在2倍焦距與1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在1倍焦距之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

11、滑動摩擦大小與壓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12、壓強是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13、輸送電能時,要採用高壓輸送電。原因是:在輸送功率相同時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送線路上的損失。

14、電動機的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15、發電機的原理:電磁感應現象。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話筒,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

16、光纖是傳輸光的介質。

17、磁感應線是從磁體的N極發出,最後回到S極。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七

顏色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提醒大家:色光的三原色請大家仔細記憶了。

透鏡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從左向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1、調整它們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線(光具座不用);2、調整它們,使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質 應用

u>2f f<υ<2f 倒立縮小實像 照相機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實像 (實像大小轉折)

f

u = f 不成像 (像的虛實轉折點)

u u 正立放大虛像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

口決一:"一焦(點)分虛實,二焦(距)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口決二:

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如果物放焦點內,正立放大虛像現;

幻燈放像像好大,物處一焦二焦間,

相機縮你小不點,物處二倍焦距遠。

口決三:

凸透鏡,本領大,照相、幻燈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實小,二倍焦內倒實大;

若是物放焦點內,像物同側虛像大;

一條規律記在心,物近像遠像變大。

注1: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眼睛和眼鏡

眼睛: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於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鬆,晶狀體比較薄(焦距長,偏折弱)。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厚(焦距短,偏折強)。

近視的表現: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的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後方向太長,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

近視的矯治:佩戴凹透鏡。

遠視的表現: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後方向太短,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後。

遠視的矯治:佩戴凸透鏡。

眼鏡的度數:100×焦距的倒數。

照相機和投影儀

照相機:

1、鏡頭是凸透鏡;

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

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

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捲、屏幕。

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於二倍焦距,大於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顯微鏡和望遠鏡

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放大鏡,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對顯微鏡和望遠鏡知識點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考出很好的成績的哦,好好學習吧。

國中物理知識點 篇八

1、什麼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合是N。1牛頓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5、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

6、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彈簧測力計的用法:(1)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2)認清最小刻度和測量範圍;(3)輕拉秤鈎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測量時彈簧測力計內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⑸觀察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6)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 測力計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具體的畫法是:

(1)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12、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製成。

13、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4、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是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係。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5)讓物體之間脱離接觸(如磁懸浮列車)。

內能知識點

1、內能是構成系統的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動能、分子間相互作用勢能、分子內部以及原子核內部各種形式能量的總和。

2、內能變化的途徑

(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當外力對物體做正功時,物體內能增大,反之亦反。

(2)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熱傳遞的三種形式:熱傳導,熱對流(一般見於氣體和液體)以及熱輻射。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必須有温度差。

物理學習方法有哪些

1重視定義和公式

國中生要想學好物理一定要重視定義和公式。在學習物理時,我們經常用到的有很多公式,有些公式表面沒有什麼聯繫,但是內在是有一些聯繫的,如果我們經常進行公式的推導,找出這些公式的內在聯繫,那麼我們在做題時就會非常的順手。

2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國中生學好物理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相比其他學科,物理各個知識間的聯繫性更強,考試卷子試題非常綜合,即在同一道題中會考察到多個考點。比如,很多學生在學習電功率這部分內容時總覺得很難,這是因為電功率的很多問題,需要與歐姆定律結合起來使用,還需要把不同的電路狀態分析清楚,也就是説電路到底是串聯還是並聯,因此要重視物理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pk9g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