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山流水成語故事

高山流水成語故事

高山流水成語故事

高山流水成語故事1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山林樹木,鬱鬱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説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説:“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説:“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成語故事2

【出處】

《列子》。

傳説,有一對好朋友,一位叫伯牙,一位叫鍾子期。伯牙彈得一手好琴,他能把心裏所想的事物,用琴聲完美地表達出來。鍾子期是個樵夫,但卻是個懂音樂的行家,無論伯牙用琴聲表達什麼內容,他都能聽的懂。

一次,兩人在一起彈琴娛樂。伯牙手撫琴絃,輕輕撥動,先彈了首抒情的曲子,接着又彈了一首歡快的曲子。彈着彈着,伯牙一抬頭,看見了南窗外遠處的一座高山,不由想起了曾和鍾子期登山的情景,心裏一走神,指尖彈出的樂曲突然變得雄壯高峻。鍾子期微閉着雙眼,正沉浸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忽聽得琴聲突然變得高昂激越,不由得睜開雙眼,高聲喝彩道:“好啊,高峻得像泰山一樣!”

伯牙見鍾子期一下子就聽出了自己的琴聲表達的意思,會心一笑,故意又變了個調子,琴聲一下子變得宏大壯闊,好像是江水一瀉千里。鍾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蕩得像江河一樣!”

伯牙又連續變了幾個曲調,鍾子期都能準確無誤地聽出來。

後來,兩人又攜琴同遊泰山,走到泰山的北面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兩人趕快躲到巖石下面避雨。狂風夾裹着雨點抽打着山石、勁鬆,泰山的一切都隱沒在雨幕中,耳邊只聽見暴雨的喧囂聲。伯牙被這大自然的偉力所震撼,情不自禁地拿出琴,彈了起來。他先彈了大雨傾盆的曲子,接着,又演奏了山崩的音樂。他剛彈完,鍾子期就開玩笑説:“我們的處境很危險啊!不僅有狂風暴雨,還有山崩地裂呢!”

伯牙不由得放下琴,歎息道:“好啊!好啊!您聽音的功夫實在太高明瞭。您想像的意思正是我心裏想的、琴上表達的,我的`琴聲怎能逃過你的耳朵,您真是我的知音啊!”

成語“高山流水”就是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而來的。

釋義

比喻遇到知音或知己。

高山流水成語故事3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説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説:“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説:“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3yy5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