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精品多篇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精品多篇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精品多篇

中元節是什麼意思 篇一

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少數地區也叫亡人節。是古代節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節,慶賀正月。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也是,紀念古代先賢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它與寒食節、清明節合稱我國古代的三大鬼節,每年主要集中在在農曆的七月十五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但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人們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從七月初就開始祭祖的儀式,在夜裏將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後一日三頓茶飯的供奉直到七月結束

相傳,農曆的七月七年級鬼門大開,閻羅王特許陰間的鬼魂會回到陽間接受後人的祭拜,而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會飄蕩在人間尋找食物。民間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節期間祖先會返回陽間的家中看望子孫後代。因此,民間會在中元節,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過盂蘭盆節還是中元節,在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問題 篇二

不久,道教也將七月十五納入自身理論體系,為之注入“中元”意義。在道教的信仰世界中,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別主管賜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誕辰分別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為“三元日”。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道家經典《玄都大獻經》中甚至有地官於七月十五日點燈燃香,採集花果,供養道士講經説道救贖惡鬼的故事,與《盂蘭盆經》十分相似。張弓先生考證,《玄都大獻經》應是受到《盂蘭盆經》影響。

據《修行記》,“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脱”。已經故去的祖先會在中元日回人間,看望子孫後代,其他孤魂野鬼也會出來搗亂。中元節被稱為“鬼節”,正是由此而來。人們為免遭不測,要在中元節祭祀祖先,燃燒紙錢,既表達孝心,也給孤魂野鬼些許安慰,換取人間生活安寧。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變為中元節祭祖孝親的節俗,展開了與佛教的信仰爭奪。

南北朝時期,佛道二教都極力向七月十五的節日滲透,但佛教影響力更大,盂蘭盆節一直壓過中元節一頭。李唐以道教為國教,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不相上下。唐朝官員可以在中元節休假一到三天,玄宗曾下令官員在中元節赴道觀誦經修齋。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幡花鼓舞,迎呼道路,歲以為常”。王建“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就是當時中元節慶的寫照。

但在當時的民間信仰中,盂蘭盆節仍超過皇室支持的中元節。據日本遣唐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唐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供養,諸寺作花、蠟花餅、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佛前鋪設供養,傾城巡寺隨喜,甚是盛會”。

而以“滅佛”著稱的唐武宗為抬高道教地位,“敕令諸寺佛殿供養花葯等盡搬到興唐觀,祭天尊”,下令將各寺院的盆供物品都搬到道觀興唐觀中“十五日天子駕幸觀裏,召百姓令看”,武宗不僅親自駕臨道觀,還強制百姓捧場。百姓罵道“奪佛供養祭鬼神,誰肯觀看”,武宗“怪百姓不來,諸寺被奪供養物,恓悽甚也”。

七月半中元節的傳説故事 篇三

相傳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説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來到了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了受十八層地獄的那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十分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實在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然恂私情,讓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也都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説。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中元節。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説:“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自古以來有“秋嘗”,佛教帶來“盂蘭盆節” 篇四

文化考古學者宋兆麟在《中國古代節日文化》一書中認為,關於中元節的起源傳説,比較可信的是源於一個祭祖的節日,直到魏晉南北朝時,隨着佛道二教的滲入,最終形成中元、盂蘭盆的節日形式。而祭祖,又和“秋嘗”密不可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祖是儒家政治理念中的重要傳統。農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我國自古就有在此時舉行祭祖儀式的傳統。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記載,“古者歲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古人春夏秋冬四時均要奉祭先祖,七月奉上新收穫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穀物糧食,謂之“秋嘗”,又稱“薦新”“嘗新”,即秋天讓祖先嚐新之意。以“秋嘗”祭祖為代表的祖先崇拜和宗法倫理,成為儒家“孝道”的核心內容。

“秋嘗”儀式時,四鄰鄉親還會聚在一起,品嚐豐收的成果,迎接收穫的秋天,這一節俗具有收族敬宗、凝聚親情的作用。 不過當時,“秋嘗”祭祖的時間並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後來由於佛教和道教的介入,才固定在此日。

佛教剛開始傳入中國時,仍堅持其不敬王者、不拜父母、不受禮教約束的無君無父原始教義,與注重血親人倫關係的儒家文化形成激烈衝突,極大影響了佛教的傳播。後來,佛教入鄉隨俗,以盂蘭盆會的形式與傳統“秋嘗”習俗相結合,形成富有中國倫理文化特色的佛教孝親節——盂蘭盆節。

“盂蘭盆”一詞來源於漢傳佛教經典《盂蘭盆經》,為“解倒懸”之意,即將人的靈魂從困厄中解救出來。《盂蘭盆經》講的是佛祖弟子目連想救母親出惡鬼道苦海,佛祖告訴目連,你母親罪孽深重,僅靠你一人之力無法救贖,你需在七月十五敬設盂蘭盆,用百果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依靠他們的合力才能救出母親。依照佛祖的指示,目連救母成功,後推己及人,向佛祖建議,一切僧俗弟子欲行孝道者,都可以在七月十五供奉盂蘭盆,救贖現世以至七世父母,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蘭盆節。

根據學者張弓先生等人的研究,早在兩晉之際,盂蘭盆節就流行在西北和東南地區的一些寺院中。北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有載,“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非,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告誡子孫可以藉助盂蘭盆節報答父母恩情,表達孝心。

南朝梁武帝曾於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同泰寺“設盂蘭盆齋”,後“每於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以車日送,繼目連等”。據成書於這一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院……有七葉功德,並幡花歌鼓果食送之”,時人“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割竹,飴蠟剪採鏤繒,模花葉之形,極工妙之巧”。

中元節是什麼 篇五

中元節介紹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説七月十五)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的盂蘭盆節設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説法。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一定意義上,七月半祭祖節歸屬民間世俗,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xx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俗稱亡人節、七月半,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起於北魏的中元節迄今已千年有餘,在這一天,放燈讓鬼魂得以轉世的習俗時代承襲,並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時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説法裏,七月半這天要感恩報答父母的生長養育之恩。因此在中元節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託對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讓人謹記父母的恩德。

中元節節日由來

歷史淵源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也帶着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七”也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這個節日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説法。道教有“三元説”,“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內涵融合

七月半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而非“鬼節”,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一般不會將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鬼節”(“鬼節”是後來的説法,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七月半祭祖節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大約北魏時期)道教的説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將中元與上元、下元合稱“三元”。據説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農曆七月報恩月,在佛教裏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藴涵無盡的數字。依照佛教的説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弟子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是從目連救母的法會開始流行。

古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祭祀,這節日源於民間世俗、道教、佛教三種文化,其祭祀文化流傳已久,影響地域廣泛。“七”,在我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然而,長久以來,我國的一些地方認為七月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於是有一些地方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其實,七月是個吉祥的月份。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的盂蘭盆節節期定在七月十五日。在一定意義上,七月半祭祖節歸屬民間世俗,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在民間世俗裏,“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裏,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説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三俗合一

一般認為,中元節也即為“盂蘭盆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正確來講,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説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後,“三元説”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這個節日是三俗合一的節日。

“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徵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但為何七月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呢?盂蘭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説”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不知是巧合,還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都設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於後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日的兩個名稱。同時也由於其意義和習俗早已難以分清,兩個節日的習俗開始混用。從儀式和日期兩個方面仔細考察,會發現道教中元節一方面的確仿效佛教盂蘭盆會,另一方面與道教本身的信仰或教制也不無關係。道教中元節其實是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創造的宗教節日,它是中古時代佛道融合的典型例證。

中元節的各地習俗

河北省:薦新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麪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麪人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麪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廣西省:多殺鴨

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

河南省:掛紙旗於門口

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説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制小船

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燒紙祭麻姑“掛鋤”

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幡”。

江蘇省:錫箔折錠

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唸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

中元節祭祀活動

中元普渡

中元節,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七年級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氣。

據説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時恰恰是天地陰陽交替的節點,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顯現,在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放出鬼魂,所以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後世亦有説法認為,整個農曆七月都應當是“鬼節”,閻王於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打開鬼門把鬼放出來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最後一天,重關鬼門,羣鬼又得返回陰間。

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穫,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悦與祖先分享,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時分舉行。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因各地習俗略有差異,因此過節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過節時間上也會有差別。

燒紙

中元節日中,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傳説,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無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門外焚香燃炮,同時“燒包”(也叫“薦包”)。

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説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祈豐收

七月半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着秋收稻穀豐登。

吃鴨

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鴨在水中游,取其河燈普渡祈禱之涵意。也有説法是“鴨”就是“壓”,是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這説法有點牽強,因為很多地方“鴨”與“壓”不同音。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跳天燈

廣西天等一帶在七月半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迷信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體育活動。跳天燈一般在村頭較平坦的場地上進行,72個小碗裝上豆油,分別排成9行,按前後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離置燈並點燃,跳燈的人頭戴面具,手持木魚、小鼓、鑼鈸等樂器,亦有手持掛紙花條木棍者。開頭由一人帶頭敲打木魚,按節奏有規律地在每行燈中穿來跳去,到行角轉彎處,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轉彎動作,並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樂器及道具。夜間觀跳天燈的場面,宛如長龍在星光中舞動。

放焰口

在盂蘭盆會中,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謂地獄中的餓鬼,這項活動的目的是超度亡靈、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黃昏或晚上進行,活動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可達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誦經、做法,最後由主持用米糧、淨水在四周揮灑,為鬼魂施食。

河燈度孤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節放河燈,據説是從上元節(元宵節)的張燈習俗演變而來。民間認為,上元是人節,中元是鬼節,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所以上元張燈在陸地,中元就是在水裏了。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説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裏。如今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項目了。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與祈禱。現代女作家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着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着一盞河燈,就得託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着的正人君子們,對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中元節是什麼 篇六

20xx中元節是什麼?

中元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七月十四和十五,其名源起道教,又被稱為七月半、鬼節,佛教中叫做盂蘭盆節。在中元節人們會放河燈祭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也有在外的遊子,畫地燒紙,就好像自己回到了家鄉。

中元節的忌諱

一、牀頭不可以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二、夜遊。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三、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四、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五、晚上曬衣服。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還

中元節的含義

中元節在每年農曆的7月15日,俗稱"鬼節",是中國重大節日也是道教節日,我們所熟知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上元節,十月十五日寒食節是下元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着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傳説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會在衣服上留下不好的氣息。

中元節的習俗

在中元節的時候,人們有放河燈、孔明燈和焚燒紙錢的習俗,其中,放河燈祭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是逝去先人的一種懷緬,同時,也是在初秋豐收的時候酬謝大地,向祖先報告秋成,並求取來年的豐收。在異鄉漂泊的遊子,在中元節當天會畫地燒紙,圈出的地區代指自己的故鄉,在其中焚燒紙錢,就等於歸鄉祭祀了先祖。中元節當天,地上焚燒紙錢的圈是不能踩的,以此表示着對在外的人的思念家鄉的感情。

中元節各地美食 篇七

東莞中元節要吃瀨粉

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像常平,他們喜歡用山地熬湯,隨之黑黝的湯底便是當地瀨粉的最大特色。而在莞城,盂蘭節這天吃瀨粉倒沒什麼特別,特別的是過去的老莞城有很多人懂得唱木魚歌(部分鎮區也有此風俗),試想在這個不屬於陽間的日子,街頭巷尾傳出似有似無而且抑揚頓挫的木魚歌,確實給這個詭異的節日又增添一絲神祕!

江西中元節要吃包子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然而禁止孕婦摺紙錠。據説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煙花時,法師向台下擲包子、水果。傳説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河北中元節要吃蒸麪羊

河北省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麪羊贈送女兒。

山西民間有中元節,百姓蒸麪羊,既祭且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

浙江中元節要吃餃餅

浙江省: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捲。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葉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山東中元節要吃粗茶淡飯

山東省: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江蘇中元節要吃扁食

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煙花,一艘載佛婆唸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

中元節要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這是取了諧音,“鴨”就是 “壓”,吃鴨子就能壓住這天上來遊走“揾食”(莞語)的鬼魂了。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除此之外,蓮藕煲鴨還有季節性的原因。立秋過後,又是鴨子肥美、蓮藕盛市的季節,因此蓮藕煲鴨作為中元節的一道風景也是食出有因的。

蓮藕煲鴨湯與其它湯水的做法相似,先把洗淨的鴨塊用調料醃數分鐘後飛水 備用,然後再把準備好的。藥材放到鍋裏煲滾,接着加入蓮藕與鴨塊,武火煲滾後,再改用 文火煲約莫兩個小時就可添鹽食用了。這個湯還有兩個小竅門不可不知,一是蓮藕遇鐵易變黑,改用沙煲熬湯則可;二是鴨子選用麻鴨為佳,因其脂肪適中,肉質嫩 滑,所煲的湯不但生津、解毒,而且喝起來更是温潤養人。

中元節要吃花饃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 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 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如今則完全依據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後,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蜒、松鼠。個頭較前要 小,做為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麪塑蒸熟以後,再經過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為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麪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 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中元節是什麼 篇八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俗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漢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別稱,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以及十月十五日各為三官大帝的誕辰。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成為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民間則稱農曆七月為“鬼月”。

佛教傳入後,佛教徒根據印度一種佛教儀式追薦祖先,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盂蘭盆會”。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着、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施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盆會便同時流傳下來。有關中元節的傳説很多,道教最主要的為修行記中説“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脱。”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着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説:“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奉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中元節節日意義 篇九

從有關七月十四/十五的傳説中,可深切體認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就其文化內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一,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一種信仰。七月十四/十五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這一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gzqm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