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李白的古詩賞析(精品多篇)

李白的古詩賞析(精品多篇)

李白的古詩賞析(精品多篇)

李白經典詩歌鑑賞 篇一

1古朗月行

李白〔唐代〕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青雲 一作:白雲)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這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絃歌。李白採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容。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説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藴的藝術形象。

2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代〕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此詩是作者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李白——《將進酒》 篇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賞析:

今朝有酒今朝醉固不可取,樂觀自信卻自古皆然。

然而在那瀟灑豪逸痛快淋漓之中,也掩不住對現實

的哀愁:流水不復,青絲難再,建功無望,抱負難酬。雖

則天生我才必有,但我的才用難道僅僅是賦詩飲酒?豪放

的語言,奔湧的氣勢,不同凡響。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篇三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作者:

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説生於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後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後人所託,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絃,就是詞的濫觴了。至於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於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註釋:

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靜。

翠微:青翠的山坡。

松風:指古樂府《風入松》曲,也可作歌聲隨風入松林解。

機:世俗的心機。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只寫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經過,但寫出了很淳樸的感情。全詩寫月夜在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斛斯山人想來是一位隱士,同時是李白的好朋友。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靜、流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

詩以“暮”開首,為“宿”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鬆,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

李白——《從軍行》 篇四

【年代】:唐

【作者】:李白——《從軍行》

【內容】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賞析】:

這首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伴隨他出徵的鐵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見他征戰時間之長和所經歷的戰鬥之嚴酷。這句雖是從鐵衣着筆,卻等於從總的方面對詩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簡要的交待。有了這一句作墊,緊接着寫他面臨一場新的嚴酷考驗──“城南已合數重圍”。戰爭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設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寫被圍雖只此一句,但卻如千鈞一髮,使人為之懸心吊膽。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這裏指敵軍的一員悍將。我方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目標,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於慌亂,乘機殺開重圍,獨領殘兵,奪路而出。

詩所要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爭從全局上看,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並不令人喪氣,而是敗中見出了豪氣。“獨領殘兵千騎歸”,“獨”字幾乎有千斤之力,壓倒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詩沒有對這位將軍進行肖像描寫,但通過緊張的戰鬥場景,把英雄的精神與氣概表現得異常鮮明而突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將這場驚心動魄的突圍戰和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相對照,讓人想到這不過是他“百戰沙場”中的一仗。這樣,就把剛才這一場突圍戰,以及英雄的整個戰鬥歷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壯烈,完全傳奇化了。詩讓人不覺得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批殘兵敗將,而讓人感到這些血泊中拚殺出來的英雄凜然可敬。象這樣在一首小詩裏敢於去寫嚴酷的鬥爭,甚至敢於去寫敗仗,而又從敗仗中顯出豪氣,給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備象盛唐詩人那種精神氣概是寫不出的。

李白——《菩薩蠻①》 篇五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王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

註釋:

①近水楊寧益《零墨新箋》考證《菩薩蠻》為古緬甸曲調,唐玄宗時傳入中國,

列於教坊曲。變調,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

賞析:

宋初《尊前集》及稍後的文學《湘山野錄》、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都載有傳為李白所作的這首《菩薩蠻》。黃^誑《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且將此詞推為“百代詞典之祖”。然自明胡應麟以來,不斷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託李白的。這場爭議至今仍繼續。這是一首懷人詞,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開頭兩句為遠景。高樓極目,平林秋山,橫亙天末,凝望之際,不覺日暮。“煙如織”是説暮煙濃密,“傷心碧”是説山色轉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詩:“日暮數峯青似染,商人説是汝州山”。薛濤《題竹郎廟》詩:“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參看。這兩句全從登樓望遠的思婦眼中寫出,主觀色彩很重,而行人之遠與佇望之深,盡在其中。“暝色”兩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層次井然。下片玉階佇立仰見飛鳥,與上片登樓遠望俯眺平楚,所見不同,思念之情則一。“宿鳥歸飛急”還意在反襯行人滯留他鄉,未免戀戀不返。末句計歸程以卜歸期。庚信《哀江南賦》有“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語。詞中着一“更”字加強了連續不斷的以至無窮無盡的印象。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説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説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醖藉。韓元吉《念奴嬌》詞雲,“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可見南宋初這首《菩薩蠻》猶傳唱不絕。

李白——《子夜吳歌》 篇六

長安一片月,萬户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作者:

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説生於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後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後人所託,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絃,就是詞的濫觴了。至於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於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註釋:

子夜吳歌:《子夜歌》系六朝樂府中的吳聲歌曲。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制,多寫哀怨眷戀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屬秋歌。

搗衣: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搗去鹼質。這裏指人們準備寒衣。

玉關:即玉門關。

虜:對敵方的蔑稱。

良人:丈夫。

【賞析】: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藴含着千家萬户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着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

李白——《朝發白帝城》 篇七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賞析

詩仙流放夜郎,來到白帝城忽聞得赦被釋放,於是乘舟順流

東下,欣喜欲狂。江如奔馬,舟若飛箭,歡愉之情,何其豪放!

本詩在1992年香港“唐詩十佳“評選中,被評為第九佳。

李白——《橫江詞六首》(其 篇八

【年代】:唐

【作者】:李白——《橫江詞六首》(其五)

【內容】

橫江館前津吏迎,

向餘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

如此**不可行。”

【賞析】:

我國的舊詩中,雖則也間有相互問答之詞,如詩經的“女曰:雞鳴。士曰:昧旦。”(《詩經。齊風。雞鳴》)以及《孔雀東南飛》中蘭芝與使君的對白,但數量少得很,一般都是作者一人在作獨白。尤其在一首絕句中,限於字數,要包括雙方的問答,的確是不簡單的。

李白這一首詩,不但有主客雙方的對白,而且除了人地以外,還輔以説話時的手勢,奕奕如生,有聲有色。第一句“橫江館前津吏迎”,寫出李白與津吏(管渡口的小吏)在橫江浦(今安徽和縣東南)的驛館前相逢。一個“迎”字點出津吏的社會地位與李白懸殊。第二句“向餘東指海雲生”形象寫得極其活躍,幾乎使人在紙上看到這一年老善良的津吏拉着少年李白的袖子,一手指向遙遠的天空,在警告李白説:雲生海上,暴風雨即將來臨。津吏為什麼這樣説呢?當然為了李白先提出要渡江,否則決不會有對方尚未開口,來意未明之前,就先湊上去的。第三句中的“郎今欲渡”四字,就證實了津吏未舉手東指以前,李白就先已提出了“欲渡”,這一手法就將李白所説的話,包括在津吏的話中,不必再加明寫,而自然知道是對白,因此筆墨上就非常凝鍊,非常精約。

第三句以下純是津吏的話。“郎今欲渡緣何事?”句中稱李白為郎(郎在唐代除了女性稱其愛人以外,一般也用來稱呼少年),可見那時李白年齡還不大,而津吏則已是老人。津吏問李白緣何事而渡江,言外之意,有可省即省之意,反映出李白當時急於渡江的那種神情,這個問題還沒有等李白答覆,接下來就從上句的“海雲生”,下出了結論,説:“如此**不可行”。“如此**”四字好象**已成為事實,其實海雲初生,那有江風江浪立即接天而來之理?這裏,這樣説法,一則可見津吏對於觀察天象積有經驗,頗具自信,二則顯示老人的善良心情,如老長輩一般的用命令式來肯定他的“不可行”。

全詩雖則有如上所説那些特點,可是在表現形式上,卻又那麼地爽朗明快,簡直是一氣呵成。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篇九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註釋:

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戰國時楚威王曾置金陵邑,故名。

鳳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南。相傳南朝宋元嘉間有異鳥集於此,時人以為鳳凰,遂築此台。

頷聯意謂:當年吳宮的繁花茂草,均已埋沒在這幽靜的小路旁;東晉的名門望族,如今也只剩下一片墳場。吳宮,三國時孫吳曾建都築宮於金陵,盛極一時。晉代,東晉也曾以金陵為首都。丘,墳墓。

頸聯意謂:那遙遠的三山,地半如在青山的;大江的二支,左右共夾白鷺洲。三山,在金陵西南,因三峯並列,南北相連,故名。二水,秦淮河流經金陵時分兩支,一支入城,一支繞城。白洲,《寰宇記》載:“白鷺洲在(江寧)縣西三裏……在大江中,多聚白鷺,因名”。

浮雲蔽日:陰雲遮住太陽,比喻奸邪貶抑忠良。

賞析:

本詩熔名勝古蹟與眼前景物於一爐,寄寓傷時之感於懷古。

高步瀛雲:“太白此詩全摹崔顥《黃鶴樓》,而終不及崔詩之超妙,惟結句用意似勝。”

李白詩詞鑑賞《梁園吟》 篇十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浮黃雲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台間。

平台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雲。

樑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歌且謠,意方遠。

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y1g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