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立德樹人是每個人的根本任務思想宣傳

立德樹人是每個人的根本任務思想宣傳

立德樹人是每個人的根本任務思想宣傳由本站會員“julyhappy01”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立德樹人是每個人的根本任務思想宣傳

生命之舟面對險灘,面對激流,弱者會選擇逃避和放棄,而強者則會選擇面對和挑戰。人生中無限的樂趣都在於對人生的挑戰之中迸出不衰的光芒。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守于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宣傳範文】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對教育的必然要求。通過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和改革開放的經濟建設,如今的中國已經站起來、富起來,正走向“強起來”的時代。這種“強”決不僅僅是經濟、科技和軍事上的強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內在精神的強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要把立德樹人體現在各科課堂教學之中,滲透到社團活動、管理評價、日常生活等各個環節,延伸到家庭、社會和網絡活動的方方面面,建立大中小幼一體化的德育體系。與此相適應,還要完善德育體系、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優化育人環境、改革管理評價機制,要注重師德師風建設,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加深認識,才能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落到實處、變為行動。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戰略轉型

何為“根本”任務?根就是樹根,“木下曰本”,本也是根,根本就是最本質、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一貫重視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大學》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明明德”“修身”,就是為學之道、為人之本。《大學》還直截了當地説:“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學校教育都過於注重知識、能力、升學、就業、收入這些“才”或“財”,而沒有對“德”予以足夠的重視,甚至可以説是本末倒置。如今國家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可以説是正本清源、迴歸正道。

立德樹人也是新時代對教育的必然要求。通過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和改革開放的經濟建設,如今的中國已經站起來、富起來,正走向“強起來”的時代。這種“強”決不僅僅是經濟、科技和軍事上的強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內在精神的強大。習近平總書記説,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如何才能強起來?老子説:“知人者智……自勝者強。”真正的強者,是能戰勝各種外在誘惑和人性弱點的內心強大的人。孔子在《論語》中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克服“後富裕社會”可能帶來的各種新問題,避免貪慾、空虛、懈怠和“軟骨病”。這都需要真正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教育。

立德樹人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內在需求

美德是事業的基礎,是幸福的源泉。《説文解字》説:“德者,得也,外得於人,內得於己。”《易經》説:“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中庸》説:“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孟子更進一步説:“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幸福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通過誠於良知、不斷提升道德品質和心靈境界,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內心的安定和幸福。所以,立德樹人不應該只是對學生的外在要求,而應該是學生、教師、家長以及每個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內在需求和根本動力;立德樹人不只是對教師育人的外來任務,而應該是每個人的內在願望。立己德,立己人,得己福,只有基於這樣的認識,立德樹人才能落實到每一個人,才能轉化為自覺行動。

外因是條件,內因守鍵。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確實需要國家政策、措施、資源的支持和外部環境的改善,但更不能忽視的是每個人的“自修”。中國傳統文化一貫強調反求諸己、內省自修。《中庸》説,“修道之謂教”。孟子教導我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思想道德修養,歸根到底要靠自己的修和悟,而自修自悟的關鍵在於“誠於己”,在於“慎獨”。只有每個人時時刻刻、隨事隨處覺察反省、知善知惡、為善去惡,才能真正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要立志為先依道而行

王陽明説,“夫學,莫先於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立德樹人同樣不可能。立志不是指從事怎樣的職業、成就怎樣的事業,而是要確定人生的志向,即成為一個有怎樣心靈品質和道德境界的人。“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志是諸多德行的統帥,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立志對於修德有綱舉目張之效,明確堅定的志向也是修己成人的根本動力源泉。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立志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強調要“立鴻鵠志,做奮鬥者”,“內心淨化、志向高遠便力量無窮”。應該把學生、教師、家長公開立志、不斷勵志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予以高度重視。

德有百千種,仁、義、禮、智、信,温、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謙、和、慈、恕、誠,這些都逝人一貫強調的重要的、基本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在眾多美德中,孝又是更基本、更需要優先培養的德。孟子認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進而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智慧。從每一個家庭開始,從孝親敬長開始,是立德樹人最有效的切入點和着力處。

立德樹人應追求“立大德、樹大人”。只有立大德,才能成大業。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這才是大德,只有這樣才可望成為棟樑之材,成就偉大事業。

立大德、樹大人應該循大道。《道德經》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世間的所有德行規範應源自天道、符合天理。“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易經》也説:“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大道是利益萬物之和諧共生。由此可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就是大德、大道。但凡“立大德、樹大人”,都必須以此作為根本原則和終身的奮鬥目標。

【思想宣傳範文】

近日,關於教育懲戒的問題成為輿論熱點。如何正確運用教育懲戒,幫助學生糾正錯誤,促進學生成長,構建和諧師生關係,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筆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教師隊伍建設入手,提升教師自身的素養。同時,還要建立相關的教育機制,幫助教師正確用教育懲戒手段。

應規範治教,嚴格教師准入制度,健全教師監督機制。首先,應建立嚴格的教師准入門檻制度,對教師的專業學識、心理素質、道德水平、教育能力進行全面審核。對於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建議增加6個月到3年的試用期,通過實踐操作的檢驗,再次對教師進行資格評估,並對教學效果不達標的教師予以辭退,在源頭上把控教師隊伍的質量。其次,應建立嚴格的教師評價、監督機制,在“分數、人數、獎金數”等“硬指標”的基礎上,增加道德品質、教學創新能力、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受學生歡迎程度等“軟指標”,使教師的評價立體化、科學化。並且,學校應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以保障師生和諧關係為核心,對教師的執教行為進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嚴防部分教師濫用懲戒權。

要科學治教,完善教師教育培訓,提升教師抗壓能力。教師體罰學生,與教師的抗壓能力、心理素質是分不開的。學校如果“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就會為教師的工作增加不小的壓力,部分教師有可能將壓力“落實”到學生身上,導致急躁性手段——體罰的出現。針對此現象,建議對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進行優化。培訓內容朝多樣化方向改進,不僅僅要精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更要重視對教師心理素質、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的培養。讓教師認識自我、接受自我、完善自我,及時化解自身的不良情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教學工作中的困難,保持陽光心態。

要依法治教,建立懲戒教育機制,界定教師懲戒邊界。教育離不開懲戒,為建立和諧師生關係,解決師生矛盾衝突,建立懲戒教育機制實為恰當之選。一方面,要在聽取學生、學生家長、教師等多方建議的基礎上,制定懲戒規章,規章中應包含懲戒的明確適用範圍、調查處理程序、監督機制,學生的哪些行為應受到處罰,應該受到什麼樣的處罰,都要詳細列明。懲戒規章的實施要經過學生事務中心的調查後再作出決斷,整個流程接受學生家長、師生的監督,依法從嚴治教。另一方面,引導教師建立正確、合法的懲戒觀,將教師的懲戒權限約束在合理、合法的範圍之內,從而在讓學生認識到錯誤、給予學生適當懲罰的同時,也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尊嚴,維護了學生的生命健康權利。

“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知識傳授固然重要,但道德品質的培養對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更為深遠。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做好規範治教、科學治教、依法治教工作,在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同時,建立健全懲戒教育機制,推動和諧師生關係的構建,為學生營造良好教育環境。

【思想宣傳範文】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國家提出“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要把立德樹人體現在各科課堂教學之中,滲透到社團活動、管理評價、日常生活等各個環節,延伸到家庭、社會和網絡活動的方方面面,建立大中小幼一體化的德育體系。與此相適應,還要完善德育體系、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優化育人環境、改革管理評價機制,要注重師德師風建設,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這些措施都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一定是行之有效的。“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加深認識,才能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落到實處、變為行動。

一、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戰略轉型

何為“根本”任務?根就是樹根,“木下曰本”,本也是根,根本就是最本質、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一貫重視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大學》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明明德”、“修身”就是為學之道、為人之本。《大學》還直截了當地地説:“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學校教育都過於注重知識、能力、升學、就業、收入這些“才”或“財”,而沒有對“德”予以足夠的重視,甚至可以説是本末倒置。如今國家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可以説是正本清源、迴歸正道。

立德樹人也是新時代對教育的必然要求。通過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和改革開放的經濟建設,如今的中國已經從站起來、富起來正走向“強起來”的時代,而這種“強”決不僅僅是經濟、科技和軍事上的強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內在精神的強大。老子説:“知人者智,自勝者強”,真正的強者,是能戰勝各種外在誘惑和人性弱點的內心強大的人。主席説: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如何才能強起來?孔子在《論語》中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克服“後富裕社會”可能帶來的各種新問題,避免貪慾、空虛、懈怠和“軟骨病”,都需要真正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教育。所以,從培養偏重知識能力的“智者”到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強者”,也是新時代教育的重大戰略轉型。

二、立德樹人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內在需求

美德是事業的基礎,是幸福的源泉。《説文解字》説:“德者,得也,外得於人,內得於己”;《易經》説:“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中庸》説:“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孟子更進一步説:“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幸福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通過誠於良知、不斷提升道德品質和心靈境界,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內心的安定和幸福。所以,立德樹人不應該只是對學生的外在要求,而應該是學生、教師、家長以及每個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內在需求和根本動力;立德樹人不只是對教師育人的外來任務,而應該是每個人的內在願望。立己德,立己人,得己福,只有基於這樣的認識,立德樹人才能落實到每一個人,才能轉化為自覺行動。

外因是條件,內因守鍵。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確實需國家政策、措施、資源的支持和外部環境的改善,但更不能忽視的是每個人的“自修”。中國傳統文化一貫強調反求諸己、內省自修。《中庸》指出:“修道之謂教”,孟子教導我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思想道德修養,歸根到底要靠自己的修和悟,而自修自悟的關鍵在於“誠於己”,在於“慎獨”,只有每個人時時刻刻、隨事隨處覺察反省、知善知惡、為善去惡,才能真正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立德樹人。

三、立德樹人要立志為先、以孝為本、依道而行

王陽明説:“夫學,莫先於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立德樹人同樣不可能。立志不是指從事怎樣的職業、成就怎樣的事業,而是要確定人生的志向,即成為一個有怎樣心靈品質和道德境界的人。“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志是諸多德行的統帥,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立志對於修德有綱舉目張之效,明確堅定的志向也是修己成人的根本動力源泉。正因為如此,黨中央領導人反覆強調立志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要“立鴻鵠志,做奮鬥者”,“內心淨化、志向高遠便力量無窮”。應該把學生、教師、家長公開立志、不斷勵志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予以高度重視。德有百千種,仁、義、禮、智、信,温、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謙、和、慈、恕、誠,這些都逝人一貫強調的重要的、基本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在眾多的美德中,孝又是更基本、更需要優先培養的德,《孝經》開宗明義:“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甚至認為:“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進而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智慧。從每一個家庭開始,從孝親敬長開始,也是立德樹人最有效的切入點和着力處。

立德樹人應追求“立大德、樹大人”。德有大小,即使是孝也有大小之分,“小孝孝身,中孝孝心,大孝孝志”,在忠孝不能兩全時,要舍小節而取大義。只有立大德,才能成大業。因此,黨中央領導人教導我們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這才是大德,只有這樣才可望成為棟樑之才、成就偉大事業。

立大德、樹大人應該循大道。《道德經》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世間的所有德行規範應源自天道、符合天理。“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易經》也説:“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大道是利益萬物之和諧共生。由此可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就是大德、大道,但凡“立大德、樹大人”都必須以此作為根本原則和終身的奮鬥目標。

【思想宣傳範文】

近日,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暨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委員會2019年年會在山西晉城舉行。論壇以“傳承經典,立德樹人”為主題,由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委員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組委會、晉城市教育局、中共澤州縣委宣傳部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校長、一線教師以及國學愛好者200餘人參加。

圍繞“傳承經典,立德樹人”的理論和理論構建,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教育部原副總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振有強調,傳承經典首先要回歸經典,敬畏經典,通過釐清經典之本義來認識經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理論研究所所長吳安春研究員認為,經典的傳承不能墨守成規,應基於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當代中國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將傳統文化之“精神要義”與立德樹人之“發展導向”以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育人之本”相結合。而提升教育研究者和一線教師的國學素養,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落地的重要保障。湯用彤學術獎評委會祕書長雷原提出,育人的基本方法包括親近自然、勤耕精藝、養蒙讀經、尊師好學樂羣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認為,中學階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亟待改善。

“傳承經典,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是本次論壇關注的重要內容。北京府學衚衕國小開展國學校本教材研發,並形成了“1+X”全學科國學教育模式。北京星火國小將經典融入校園情境,創辦“齊家讀書會”,將學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北京房山區琉璃河水泥廠學校的燕都書院設置了“小水滴”校本課程、入泮課程、國學微課程。北京垂楊柳中心國小通過網聚名師大家,孵化課程,以此弘揚傳統文化。

【思想宣傳範文】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x會議勝利召開90週年、x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新x會議)勝利召開5週年、同時也是x紀念館成立55週年。7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黨支部和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組室支部以“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x再出發”為主題開展黨日活動。x會議是黨和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本次主題黨日活動也作為我們即將開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提前預熱活動。“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通過這次實地學習,筆者感觸頗多。

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精神的重視是一以貫之的,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工作期間,考察了大量蘇區老區和紅色遺蹟,他曾先後19次來到閩西,十八大以來,他先後到河北阜平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x、陝西延安銅川、貴州遵義、江西於都等革命老區考察,也對革命精神發表過許多重要論述,這些論述成為他關於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內容。從“革命理想高於天”到“不忘革命初心”,2016年年底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明確提出“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2018年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什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並不代表着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着未來可以永遠輝煌。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閲卷人。”98年來,一代又一代優秀中國共產黨人,靠着偉大的革命精神,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新時代,新徵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精神的重視與強調,集中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認識和準確判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構成要素,也為我們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基本遵循與生動素材。

通過x之旅,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高校教育工作者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都要緊密聯繫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工作實際,大力弘揚x會議精神,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不忘初心,全面闡釋x會議精神的時代,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和理論素材;要時刻牢記使命,把x會議精神融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吃透精神,對照要求,積極組織,力避華而不實、變味走樣、重形式輕實效等問題,提升高校立德樹人的貼近性、針對性、精細化和實效性,進一步健全完善學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引導教師提升育人境界,強化育人意識,提升育人水平,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

首先是思想引領與制度規範相統一。x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是我國建黨建軍史上的里程碑。《x會議決議》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它對當時紅軍的性質和任務都有了明確規定,指出了思想建黨應該放在首要位置,提出了多種教育方式和方法。雖然x會議形成的建黨理論尚顯稚嫩和簡單,但它已經初步具備完整的理論體系的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其符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在黨的建設偉大征程中經受住了歷史和實踐的檢驗,並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發展、豐富和完善,成為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黨的教育方針表述也有多次演變但日漸豐富和發展,既有思想引領的自覺性也有制度規範的約束性。“建國後29年”提出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等;1978年9月22日,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指出“把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方針貫徹到底”;20世紀80年代是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探索階段,提出了“三個面向”、“四有新人”等教育方針思想;20世紀90年代以後提出“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等教育方針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發展教育的重要意義、辦好講好學好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原來“四育並舉”(德、智、體、美)的提法上升為“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賦予了全面發展新的。在2019年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縱觀黨的教育方針,其主線異常清晰,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又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體現出思想引領與制度規範相統一的辨證關係。

其次是黨的意志與羣眾智慧相統一。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質屬性,具有政治性、主導性、排他性、統一性等特點,但羣眾智慧有主觀性、實踐性、多樣性、主體性等特點。x會議雖然僅僅在1929年12月28和29日兩天召開,但其前期背景和工作是不能被忽視的,要把x會議的前後和x會議本身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和研究。會議能夠成功召開,是與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紅四軍黨的領導人帶頭將黨的意志與羣眾智慧加以善用密不可分。陳毅同志帶着黨性修養,帶着紅四軍的挫折、教訓、碰壁後紅軍發展之路怎麼走的疑惑,赴上海實事求是彙報情況,並帶回了周恩來同志起草的黨中央指示《九月來信》。朱德一旦認識到毛澤東的意見是正確的,便寫信邀請已經落選前委書記併到閩西農村開展調查研究的毛澤東重返紅四軍“主持前委工作”,陳毅也親筆致信毛澤東坦言“陳毅主義是錯誤的”,毛澤東回到紅四軍後作了自我批評。隨後紅四軍的領導層堅持革命大局和黨及人民的整體利益為重的黨性原則和以人民為師的學習精神深入基層、深入連隊召開各種座談會,找羣眾幹部戰士談心,充分吸取了各種有益的意見和建議。高校教育工作者也要學習這種把黨的意志和師生智慧相統一,並貫穿於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全過程。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黨委和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黨支部的這次x主題黨日活動,就是學習形式的多樣化、堅持抓好理論學習“雙結合”、集中學與個人學相結合、培訓學和研討學相結合的一部分。學院黨政班子把握學院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實行堅持黨的領導、集體決策、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積極融入各支部組織生活,參與雙重組織生活會。積極鼓勵教師的研究成果能夠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市治理、鄉村振興等相關領域提供智力支撐,為政府和社會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院畢業生選擇國家最需要的地方與崗位去發展、到基層去鍛鍊,將青春融進祖國的山河,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奉獻力量。

第三是問題導向與責任擔當相統一。為幫助中央深入全面瞭解朱毛紅軍的情況,中央要求陳毅儘快完成書面報告送交中央。陳毅每天在他住的旅館裏,除了周恩來等中央領導找他談話以外,閉門不出,集中精力趕寫。他離開閩西時,為了安全起見,隨身沒有帶文件材料,完全憑着個人記憶,認真搜索每一個歷史細節,陳毅以坦誠公正的風格、堅強的黨性原則、堅持問題導向與責任擔當相統一的精神,用了一週左右時間,到1929年9月1日,將朱毛紅軍成立一年多來的全部情況,寫成給中央的5份報告:《關於朱毛紅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一)》、《關於朱毛紅軍的黨務概況報告(二)》、《關於朱、毛爭論問題的報告》、《關於贛南、閩西、粵東江農運及黨的發展情況的報告》和《前委對中央提出的意見——對全國軍事運動的意見及四軍本身問題》。這5份報告將近5萬字(其中最為主要的前兩份報告即長達3萬餘字)及多次口頭報告,為幫助中央瞭解朱毛紅軍的歷史和各項活動、執行中央政策及其成效,有了較為真實完整的瞭解,特別是對於紅軍黨內關於人民建設的創造性理論和內部爭論的不同意見,更是得到了充分的理解。陳毅此行上海協助中央解決紅四軍問題,日後被譽為陳毅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三大貢獻之一。面對中央的批評,紅四軍領導人堅持問題導向,坦誠相待,虛心接受。紅四軍三位領導人從革命大局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勇於糾正錯誤、主動承擔責任的精神和勇氣,以及同志之間光明磊落、坦誠相見、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品德,終於在如何建設黨和的問題上達成共識,共同為x會議召開做好準備。堅持問題導向,同樣是習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論,也是其黨建思想的突出特徵之一。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不僅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而且具有直面矛盾、解決問題、敢於鬥爭的責任擔當意識。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有主人翁的心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主動同一些不良思潮和錯誤觀點做鬥爭,旗幟鮮明地講好中國故事,理直氣壯地宣講黨的政策,促進思政育人、社會育人、活動育人等全方位育人的有機融合。要在完成重大任務中積極發揮黨組織作用,堅持問題導向與責任擔當相統一,對重點問題重點關注,特別是在“雙一流”建設、高端引領性人才引進和培養、人才培養和教育引導、學術科研和智庫建設、學院和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協同發展等方面上加強解決和推進力度,形成各方面的合力。

回顧x會議,筆者更加直觀、立體、更加深刻認識到x會議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實踐的結晶。《x會議決議》是我黨我軍建設的重要綱領性文件,為我黨我軍制定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馬列主義路線。既要學習其深刻、歷史價值和地位作用,也要學習背後透露出的思想引領與制度規範相統一、黨的意志與羣眾智慧相統一、問題導向與責任擔當相統一的重要意義,更要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懈追求真理、始終堅持真理、一切以實踐為標準的純粹的革命信仰和赤子精神。隨着歲月的流逝,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面對“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x會議仍然給我們以智慧和力量,這種革命精神永遠吹奏着催人奮進的時代的旋律,x會議永放光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or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