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華各民族簡介——毛南族【精品多篇】

中華各民族簡介——毛南族【精品多篇】

中華各民族簡介——毛南族【精品多篇】

各民族風俗習慣 篇一

各民族風俗習慣

漢族——大年七年級,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滿族——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從七年級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為好,子時煮餃子,有的裏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春節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為辭舊歲;年七年級再拜一次,為迎新春。春節前還要舉行跳馬跳駱駝等比賽。正月十五還有鬧燈會。

朝鮮族——家家户户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倻琴,吹洞簫。七年級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着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着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七年級,着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七年級,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蒙古族——五更吃餃子、放鞭炮與漢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閤家團圓。七年級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辭歲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接着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廷行賽馬比賽。

納西族——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 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説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節期間集會跳“阿細跳月”,有些村寨年七年級取水做飯都由男子承擔,讓婦女休息,以而對她們勞累一年的慰問。

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蹟,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壯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終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間習慣包粽子過春節。節日期間還要組織豐富多采的民族文體活動慶祝,唱“採茶”、舞獅龍、跳打扁擔舞、鬧鑼、打陀螺、賽球、演地方戲等。

京族——七年級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七年級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裏揹回“吉祥水”。認為七年級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種油炸麪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鄂温克族——正月七年級,互相拜年,特別是對自己的長輩和親戚必須在七年級那天去磕頭拜年。在年七年級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個較大的房子裏盡情地快樂,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這個娛樂晚會,由婦女們先開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來。

達斡爾族——正月七年級,天亮起來,婦女準備早餐,男人燒香拜天拜地拜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賜太平豐年,拜完神,向長輩敬酒叩頭接受老人的祝詞。吃完水餃,穿起新衣服,近親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長輩年老者帶領,按輩份高低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哈尼族——除夕婦女忙着做餈粑,小夥子上山砍竹子,搭鞦韆架。不論男女老少,春節裏都喜歡盪鞦韆。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火塘旁,整夜守歲。大年七年級天剛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奔向河邊去挑水,誰最先挑回頭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預兆豐年!壯族的民風民俗

壯族人民主要分佈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壯族的建築、服飾、節日還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顯了壯族人民的勤勞善良。

先看看壯族人民的建築吧!他們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壯族人民喜愛大自然,喜歡與大自然和大自然裏的生靈一起生活。壯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頭搭建而成的。一樓是養生出的,二樓以上住人。

壯族人民的服飾是五花八門、色彩斑斕的。雖然壯族男子的服飾和漢族男子的服飾差不多,但壯族女子服飾和漢族女子的服飾相比就是天壤之別了。壯族人民勤勞善良,特別是女子。在壯族女子縫織衣服時同時也會繡上各種各樣的圖案。有鳥獸;有鮮花;還有許多具有沒號予以的圖案……壯族女子的服飾上除了精緻的圖案外還會有各種繽紛的色彩。他們的頭飾也很精美別緻,也有許許多多雕刻上去的圖案。壯族女子整套服飾上的色彩混起來都比彩虹沒美呢!

壯族有一個最著名的節日,那就是在農曆三月九年級的“歌墟節”,在“歌墟節”那天,每個村子都會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在村口,幾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並接受他們的挑戰。挑戰什麼呢?當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時候,台下的人也會跟着唱兩句給自己村裏人助威。這些比賽時為了增進各個村子之間的友情,這也驗證了那句話:“友情第一,比賽第二”。這也是壯族人民的品質之一。壯族人民為什麼可以吧山歌唱得那麼好呢?請接着聽我介紹。

其實,在生活中,壯族人民也在一邊唱山歌。在壯鄉,壯族人民無論在哪裏,都可以即興創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説,壯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經能夠達到一個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裏,可以聽見他們的歌聲,在兩個山頭間也可以聽到,甚至在他們自己家裏有時候也會聽到他們用山歌對話。壯鄉人民憑着心情也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歌。那歌聲同時也表達了當時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聽到了,也會用山歌與他交談。

壯族真是一個豁達樂觀,勤勞善良的民族啊!

中華各民族簡介——毛南族 篇二

中華各民族簡介——毛南族

中華各民族簡介——毛南族

毛南族概況

歷史:毛南族自稱“阿南”,意為“當地人”,説明他們是該地區的土著居民。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今稱。人口:毛南族現有人口約10.72萬人。

分佈: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其餘分佈在廣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是嶺西的土著民族。

經濟:毛南族以農業為主,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毛南族還經營農業、雕刻、編織竹器、牧養菜牛。木工、鐵工等手工業、副業也佔一定比重。特產是毛南菜牛。

毛南族風俗 圖騰:

信仰:毛南族信仰多神多教。明末之前,以信奉原始宗教為主。清初,正一派道教傳入毛南族聚居區,開始幾種宗教同時流行。以後,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尤其是原始宗教、文化及其他民間信仰的合流中,佔據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還願)為主的所謂“武教”,以打齋送終為主的所謂“文教”,以及由兩班人馬合作的水陸道場。

禮儀:在節日裏,毛南族喜歡用開水涮牛肉待客,即按本地的習慣,在火塘上擺置一口鐵鍋,進餐時大家圍攏在鐵鍋的周圍,將生肉、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後蘸配料下酒,這是毛南族民間最常見的宴請形式。

習俗:添糧及延壽:毛南人年過六旬,如果身體虛弱多病,民間稱為“倒馬”,“倒馬”就要找算命先生選擇吉日“扶馬”,俗稱“添糧補壽”。添糧補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家庭經濟有困難的,辦不起添糧補壽儀式,就由老人自己起行趕圩討糧補壽;另一種是家庭經濟較寬裕的,由子女籌辦幾桌酒菜,請親戚朋友到家裏來,給老人“送糧補壽”,並請一位師公來舉行儀式。“添糧補壽”一世只搞一次,多在滿60週歲那一年,但高壽的人隔三、五年又搞一次。

禁忌:毛南族的禁忌有:正月七年級這天不能罵人或説粗話;家有病人時用兩根棍子叉在門口,外人不得進入;不能用腳踏灶,燒柴時必須把粗的那頭先送進灶內。

婚俗:毛南族有“搶帽”的婚俗,在民間集會活動時,當小夥子看中了哪一個姑娘,便千方百計尋找機會搶走對方的花竹帽(也有的搶走對方的手帕)。姑娘如果覺得對方不中意,便表露出不滿,立即把帽子搶回來。或以後託人把原物索回來。遇到這種情況,小夥子知道和對方交不成朋友了。反之,要是女方覺得小夥子人材中意,她便默默地應許,樂意讓小夥子把花竹帽拿走,當即或往後一些日子,自己也向對方索取一件禮物,作為紀念。“搶帽”中意了,兩者算是交上朋友。但是,“搶帽”僅僅是朋友之交,僅僅是戀愛的前奏曲。食俗: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種飯為主食。毛南族還長於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為輔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歡食甜紅薯,並作為入秋以後的輔助主食之一。毛南族地區蔬菜較多,四時不斷,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紅薯葉、豆莢、芭蕉芋、青菜和蘿蔔,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單獨蒸食。肉類來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豬、牛、雞、鴨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節有殺狗食肉之習。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並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説。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梁、玉米釀製。但近年來,以市場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毛南族大都喜歡飲茶,暑天常以濃茶解暑。走遠路時經常隨身帶“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典型食品:明倫白切香豬是毛南族的名菜,用當地產香豬加佐料蒸制而成。此外還有:甜紅薯;螺螄酸,蒜頭酸水,鴨血醬,豆腐餚。

喪俗:毛南人的喪葬,既受祖先崇拜觀念支配,又被封建禮教及儒、釋、道教信條驅使,錯綜複雜。一般迷信陰陽理論,崇尚舅權,流行原始社會的隨葬品少、夫妻合葬、設氏族公共墓地和食俗等遺風。得一提的是,隨着時代的發展,毛南族喪葬中一些封建迷信的落後觀念、喪事日趨簡化、科學,符合時代的要求。

毛南族文化

語言: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民族文字,曾用漢字音義拼記過毛南語的民歌等,稱“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壯語及漢語,現通用漢文。文學:毛南族聰明、勤勞,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的文化藝術。毛南族的神話傳説、民間故事相當豐富,真實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觀、價值觀和藝術修養。象《盤古的傳説》、《三九的傳説》、《太師六官》、《頂卡花》、《七女峯》、《恩愛石》等為毛南族人民世代傳頌。詩歌和對聯是毛南族流傳長久的一種文學形式,有相當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水平。清代以來,毛南族出的秀才文人不少,他們的詩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在羣眾中廣為流傳。

名人:譚克繩(1933—)廣西環江人。歷史學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為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著有《鄂豫皖蘇區歷史簡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鬥爭史》、《中國現代史普及讀本》等。

居住:毛南族的住宅,多數是石基、泥牆、瓦頂,少數為磚牆、瓦頂的房子。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和堆放農具、柴草以及其他雜物,和壯族的“幹欄”建築相似。但毛南放居住大石山區,到處有石頭,因此房基或山牆多用精製的料石砌成,還用長條石製成登門的石階,毛南話叫“突結”(意即石梯)。這些住房稱為“幹欄石樓”。

舞蹈:毛南族的民間舞蹈,主要是師公(神職人員)要進行宗教活動時表演的,如在“分龍節”的祭廟,向神靈祈求人畜興旺的“還願”活動等,均有師公所扮演的各種神的形象舞蹈,既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又有神祕的宗教色彩。“還願舞”,毛南語稱“肥套”,共有十幾個舞蹈場面。民歌:唱歌是毛南族人最喜愛的文娛活動,民歌形式隨編隨唱,有晝夜連唱不停的才能。情歌叫“比”,祝賀歌謂“歡”,歌手稱為“近比”、“近歡”。此外,還流行“毛南戲”。民樂:毛南族的音樂使用的樂器有嗩吶、月琴、二絃胡、銅鼓、皮鼓、花燈鑼鼓。

毛南族服裝

男裝稱為五扣衣,特點是有五顆晶亮的銅釦,所以毛南語稱“骨娥妮”,意即五顆扣的衣服。領釦一顆,右襟三顆,和領釦垂直相對,安在肚臍位置,下面開襟。盛裝時腰纏八尺長的黑色腰帶。下面穿寬筒褲子,腳穿白底黑麪的布鞋。顯得英俊,虎虎生氣。

女裝,最大的特點是鑲有三道黑色花邊的左開襟上衣和褲子。衣服大多數是青色成藍色的布料,配上銀飾和頂卡花,個個婀娜多姿。姑娘們還繫上一小塊長方形的圍腰,上邊繡着美麗的花紋圖案。

毛南族娛樂

節慶:毛南族的節日是農曆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過分龍節時,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有的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實累累,祈望五穀豐登。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過藥節時,習慣採艾葉、菖蒲、黃姜、狗屁藤等草藥熬水飲濁,或用這些草藥剁碎作餡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體育:逢年過節、農閒或在喜慶的日子裏,毛南族青年習慣舉行競技活動。據傳,自清代以後,毛南族地區除流行武術、打陀螺、爬杆等傳統活動外,還有一些其他活動。同填:進行這種比賽時,在地上畫出一個直徑3米左右的圓圈,中間畫一直線,比賽前,甲乙雙方各自站好位置,雙手屈在胸前,雙腿叉開,上身下躬;比賽開始,雙方便用全身力量拱對方,被拱出圈外者為輸。這種比賽隨時可以進行,是毛南族人民喜歡的傳統體育活動。

遊戲:毛南山鄉的路邊、坳口大樹下,樹中地坪上和乘涼休息的石板上,常常見到刻有各種娛樂的棋盤,工佘時,人們圍着棋盤,開展各種棋藝遊戲。

中華武術簡介 篇三

二十年代初的一次武術大會 1923年4月22日,在上海舉行了一次全國性武術大會。倡辦人是我國近代新武術的倡導者馬良先生。參加這次大會的有上海的武術進德會、精武體育會、中華 武術會、上海公共體育場;北京的北京體育研究社;山東的山東武術傳習所,以及常州進德國技學校、南翔英德社等武術團體。著名武術家王懷琪、許太和等以個人 身份參加了大會。當時,由於軍閥混戰,政局**,許多武術團體及武林名手未能參加。

大會原定4月14日召開,為期三天,因雨延至4月22日開幕。大會以振興中華武術為宗旨,同時也有通過義演來恤災救貧的目的。原計收入門票二萬多元,結果門票銷售無幾。馬良先生自賠墊了三千多元。

十八般武藝 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書包範文語,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藝的名稱,始見於元曲。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第二回中描寫九紋龍史進從王進教頭習武時説: “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統、鞭、鐗、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與槍、扒。”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後期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五中説: “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鐗、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 打。”所謂白打,據明朝朱國楨(萬曆天啟間人)在《湧幢小品》卷十二“兵器·武藝十八事”中説: “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蘇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説: “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説“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十八般武藝原來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進去。

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在《武編》中説: “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尚不高,作戰時仍以弓、弩為遠兵利器,故在軍器三

十六、武藝十八般之中,弓都列為第一位。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説法:第一種説法認為十八般武藝有刀、槍、劍、戟、钂、棍、叉、耙、鞭、鐗、錘、斧、鈎、鐮、扒、拐、弓箭、藤牌;第二 種説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樣,但最後三件改為代、抉、弓矢;第三種認為有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钂、鈎、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鐗、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反映了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特點;第四種説法——近代戲曲界——認 為是刀、槍、劍、戟、斧、鉞、鈎、叉、鞭、鐗、錘、抓、钂、棍、槊、棒、拐、流星錘這十八種兵器。

手搏 見散手條。

舊中國第一次全國武術擂台賽 1928年,全國各地的武術家們為了開展武術活動,自發地進行聯繫,決定於次年秋季在杭州的西子湖畔舉行打擂大會,由浙江省國術館負責籌備。浙江省政府主 席張靜江定名為浙江國術遊藝大會,並和南京國術館館長張之江同任名譽會長,由退職的北洋軍人李景林任會長兼評判委員長,省民政廳長朱家驊、教育廳長陳布雷 任副會長。大會另設顧問團,由軍政委員鈕永建、張羣、程振鈞三人組成。

1929年10月16日,大會正式開幕。全國報名打擂的選手有100多 人,報名表演的有192人。為了公正評判,大會組織了由29人蔘加的評判委員會,成員有委員長李景林,副委員長孫祿堂、褚民誼,評判委員劉百川、杜心武、楊澄甫、吳鑑泉、蔣馨山、張兆東、劉崇峻、王潤生、張紹賢、劉協生、尚雲祥、高風岑、蔣桂枝、王宇僧、劉彩臣、黃柏年、金佳福、韓化臣、吳思侯、許禹生、劉思壽、馬玉堂、張秀林、鄧雲華、楊季子、王茂齊。大會聘請了糾察委員37人,他們是:褚桂亭、田兆麟、劉高升、佟忠義、左振英、高振東、劉存周、李星 階、湯鵬超、任鶴山、姚馥春、劉丕顯、陳微明、葉大密、李書文、肖品、萬籟聲、傅劍秋、李子揚、朱邵英、朱霞天、耿霞光、張恩慶、李麗久、侯秉瑞、朱國 福、施一峯、韓其昌、劉善青、趙道新、伍虎臣、武江川、陳明徵、程有功、竇來庚、湛祖安、楊明齊。上述66人實際上是這次大會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大會會址設在杭州市舊藩司前學宮的廣場上。擂台用水泥製成,高六尺,寬五丈,長十丈,呈扇狀形,中間以白粉劃出一個直徑10米的圓圈,作為比試的範圍。

在第一天大會上,裁判員、檢查員和選手們表演各家、各派、各門、各式的徒手、器械、單人、對拆的武術,共有武當、少林、形意、八卦、太極等30多個門派 的五百多種不同拳套和器械套路,包括內外功夫和輕身暗器等。李景林夫婦臨場表演了太極對劍。第三天開始進入擂台比賽。比賽採取淘汰制,由抽籤決定比賽對 手,不準攻擊雙眼、咽喉和前陰,犯規者作失敗論。比賽空氣很緊張,但是比試一整天下來,進入第二輪比試的選手超過半數以上。這是因為比賽規則不合理,有一 條規定雙方若不分勝負,均可進入下一輪比賽。為此,大會評判委員會將規定改為戰平手者雙雙作負。以後的比賽,雙方均不留情面,受傷的人很多,而且大多是頭 部傷。評判委員會又作出補充規定,不準連續多次攻擊頭部。第三天的比賽形勢又有新的變化,攻擊下盤的動作多了起來,技巧性大大加強,但是,擂台賽的氣氛還 是十分緊張。

獲得前六名的是:

第一名 王子慶;

第二名 朱國祿;

第三名 章殿卿;

第四名 曹宴海;

第五名 胡風山;

第六名 馬承智。

台灣武術 我國台灣省的武術協會簡稱國術會。成立於一九二九年。國民黨政府一九四九年逃到台灣後,將國術會改為政府機構。國術會下屬的國術館在各市縣都有若干個。國術會的機關刊物是《中國功夫》月刊。國術會每年於六月、十月、十二月舉辦三次武術比賽大會。

台灣的武術流派眾多,僅太極拳協會就有陳氏、楊氏、孫氏、武氏等,就是少林派還分黑虎派、羅漢派、洪拳派等。

為普及武術,國術館負責定期舉辦訓練班,向市民羣眾傳授武術及各式太極拳。近年來,參加武術活動的人越來越多。早晚時間,在公園、廣場等處都有人練太極拳、少林拳、螳螂拳、形意拳及各種器械。練氣功的外膽功的人也逐漸多起來。台灣青少年特別喜歡武術活動。

全國曆次武術比賽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日,在天津舉行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大會,會上有武術表演。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次全國性武術表演。來自全國各地的154名武術運動員,表演了332個項目。僅拳術一項就有少林、武當、八卦、太極、通背、螳螂等139種。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一日至七日,在北京舉行了全國十二單位武術評獎大會,參加的有北京、天津、上海、遼寧、山東、四川、河北、湖北、陝西、黑龍江、湖南、浙江等省市的運動員92名。

一九五七年六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全國武術評獎觀摩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二十七個單位的183名運動員參加。評選的項目有300多個。除長拳、太極拳和八卦拳外,還有南拳、猴拳、醉拳、武松脱銬拳等。大會選出一等獎30名,二等獎40名,三等獎60名。

一九五八年九月七日至十六日,全國武術運動會在北京舉行。參加的有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258名運動員。表演項目有820多個,其中拳類以長 拳和太極拳為主,器械類主要是刀、槍、劍、棍。大會結束時有132名運動員獲獎,其中一等獎30名,二等獎42名,三等獎60名。

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全國青少年武術運動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二十五個單位的197名運動員進行了78個項目的比賽。大會獲一等獎的運動員有49名。

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全國武術比賽在北京舉行。25個省、市、自治區的172名優秀選手參加了比賽。比賽共分長拳、太極拳、長兵器、短兵器四類。這次會上,首次採用武術競賽規則,由裁判員評定成績和名次。

比賽後,上海隊獲得團體第一名,吉林隊第二名,北京隊第三名。

一九六○年,全國武術比賽於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河南鄭州舉行。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的192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比賽項目有長拳、太極拳、長器械、短器械和傳統項目。

一九六三年,全國十五個單位武術射箭比賽於十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上海舉行。參加的有山東、山西、雲南、江西、陝西、遼寧、吉林、安徽、上海、廣西、寧夏等省、市、自治區的83名運動員。

一九**年九月十二日,全國十九個單位武術射箭錦標賽在濟南舉行。比賽分甲、乙組進行;甲組男女運動員參加六項全能比賽、兩項規定、三項自選、一項傳統比賽;乙組只參加表演。

一九六五年,全國運動會武術比賽於九月二十日在北京北海體育場舉行。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78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表演了260多項優秀傳統套路。

一九七二年,全國武術比賽在濟南舉行。參加的有上海、廣西、江蘇、北京、廣東、安徽、浙江、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湖南、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四川、天津、山東和北京體育學院,計21個代表隊,以及湖北、青海、內蒙古三個單位的代表。表演的項目有規定項目、自選項目和傳統項目。

一九七四年,全國武術比賽於九月在西安舉行。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以及北京體育學院等單位的270名運動員參加了這次比賽。大會增加了集體項目表演。這次比賽獲得少年團體前三名的是北京、上海、陝西。獲得成年團體前三名的是安徽、陝西、江蘇。

一九七五年,全國武術比賽於九月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在北京舉行。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317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獲得團體總分前六名的是北京、安徽、山東、上海、陝西、江蘇。

一九七七年,全國武術比賽於八月上旬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巴彥淖爾盟臨河縣舉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27個代表隊參加了比賽和表演。北京隊和北京體育學院分別獲得甲、乙組的團體總分第一名。山東和四川、安徽和黑龍江分別獲得甲組、乙組團體總分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一九七八年,全國武術比賽於十月十五日在湖南湘潭舉行。參加比賽的有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和北京體育學院的運動員;另外還邀請了全國各地三十三名民 間運動員參加了表演。這次比賽按甲、乙組分別進行,共進行了規定拳、自選拳、刀、劍、棍、槍六個項目的決賽。比賽結果是:甲組團體總分前五名是北京、山 東、山西、陝西、上海;乙組團體總分前三名是北京體育學院、湖南、湖北。

一九七九年五月十日,在廣西南寧召開了全國傳統武術觀摩交流大會。大 會歷時六天。參加大會的運動員最長者94歲,最小者16歲。這次大會人數眾多,項目較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北京體育學院、武漢體 育學院和部分地區的50名特邀代表出席了大會。會上共表演了510多個項目。通過觀摩,評出了一等獎50人,二等獎70人,三等獎94人。

一 九七九年,全國武術比賽於九月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河北石家莊舉行。參加的有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360名運動員。進行了甲組拳、自選拳、自選長短器 械及其他拳術、對練等六個項目的單項和個人全能比賽。共表演了1916個項目。另外,還有40多名特邀代表進行了優秀傳統項目、散手、短兵等表演。參加大 會的運動員最長者81歲,最小者12歲。

一九八○年,全國十單位武術邀請賽於八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在山東濟南舉行。參加的有江蘇、山西、廣西、陝西、雲南、浙江、湖南、甘肅、山東、上海體育學院的132名運動員。項目有長拳、太極拳、長兵器、短兵器及傳統的拳術器械類。

阿昌族武術 阿昌族以打製各種刀具聞名中外。阿昌族的武術,更是五花八門,名目繁多。阿昌族稱棍術為“晃賴過”,舞刀叫“貓賴過”,拳術叫“砍過”。棍術除單棍外,還有三節棍,二節棍。刀有單刀、雙刀、關刀劍。拳術有公雞拳、猴拳、四方拳、十字拳等。

阿昌族的四方拳頗為實用利害。此拳術是從中間一點打起,打到四個角,形成四方形。此拳術往往左擊右防,出奇制勝。十字拳從十字的一端開始,先打到十字中 心,然後逆時針轉着打,每打到十字的一端,都要跳回到十字的中心,最後回到開始點結束。猴子挑水拳實際是棍術:演練者一腳踢起秋木棍(長一米五),右手乘 勢抓住,左手立刻捏住另一端,往肩後一扛,使個猴子挑水動作;左手放開,右手把棍舞到面前,棍繞一圈;右腳往前跪,棍子隨着直刺出去;乾淨利索站起,迅速 的用左手反握棍靠攏右手,右手又握住棍子的另一端,劈出去。

苗族武術 苗族武術演練時常伴有蘆笙。蘆聲拳,即一手揮舞蘆笙,另一手衝拳、推掌,再配合各種步型、步法,組成套路練習;單刀夾蘆笙,即一手揮舞蘆笙,另一手持刀做 劈、砍、撩、掛等動作,再配合各種步型、步法組成套路練習;拳伴蘆笙,即一人騎在另一人的脖子上吹奏蘆笙,被騎的人練習拳術。

苗族武術動作弧度較小,多在身前和左右,小跳步也較多,一般是轉身跳四方。步型有弓、馬、歇、跪等。腳法有彈,踢、勾、鏟、頂膝等。手法以拳掌為主,特別是摟手、砍掌、推掌、截掌較多。

武術 又稱國術或武藝,是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其內容是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鬥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武術具有極其廣泛的羣眾基礎,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

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人類即已開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獸進行鬥爭,一是為了自衞,一是為了獵取生活資料。後來人們為了互相爭奪財 富,進而製造了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如《山海經·大荒北經》就有“蚩尤作兵伐黃帝”的記載。這樣,人類通過戰鬥,不僅製造了兵器,而且逐漸積累了具有一定 的攻防格鬥意義的技能。

在殷商時期,隨着青銅業的發展,以戰車為主,出現了一些銅製武器,如矛、戈、戟、斧、鉞、刀、劍等。同時,也出現了這 類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術。為了提高戰鬥力,這時已有了比賽的形式。如《禮記·王制》所載“凡執技論力,適四方,裸股肱,央射御”,意即較量 武藝高低。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出現,步騎兵興起,為了在步騎戰中發揮作用,長柄武器變短,短柄武器(特別是劍身)變長,這樣,武器的內容就更 加豐富了,武術的技術性也進一步突出。同時武術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視。這時比試武藝的形式已廣泛出現,更加推動了武藝的發展。據《管子·七法》載:當時每 年有“春秋角試”。據《莊子·人間世》和《荀子·議兵》所載:當時比試武藝已非常講究技巧,拳術打法有進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秦時盛行角抵和手搏,比賽時有裁判、有賽場,有一定的服裝。1975年湖北江陵縣鳳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就彩畫了當時一場比賽的盛況:台前有帷幕飄帶,台上三個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褲,腰部繫帶,足穿翹頭鞋,二人在比賽,一人雙手前伸作裁判。

漢時,有了劍舞、刀舞、雙戟舞、鉞舞等。這都説明,漢時的武舞已有明顯的技擊性,招法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現。因此,也已形成了多種技術風格的流派。如《漢 書·藝文志》收入的“兵技巧”類就有13家、199篇,都是論述“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的武術專著。

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官僚貴族或耽於宴樂,或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其影響也滲透到社會各階層的生活中,如視劍為具有神祕色彩的法器,甚至以術劍代刀劍,用荒誕無稽的邪説取代練武,致使武藝停滯不前。

隋唐五代時期,隨着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武術重新興起。唐朝開始實行武舉制,並用考試辦法授與武藝出眾者以相應稱號,如“猛殷之士”、“矯捷之 士”、“技術之士”、“疾足之士”。獲得每個稱號都有具體標準。如“猛殷之士”要“有引五石之弓,矢貫五紮,戈矛劍戟便於利用„„”(《武備志·太白陰經·選士篇第十六》)。這一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促進了社會上的練武活動。

隨着步騎戰的發展,在戰場上,戈、戟逐漸被淘汰,劍也多被刀所代替,但作為套路的演練仍在發展。

宋代出現了民間練武組織,見於記載的有“錦標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撲)等。這些社團因陋就簡, “自置裹頭刀、無刃槍、竹標排、木弓刀、蒿矢等習武技”(《宋史》卷191)。在城市中,據《棟亭十二種都城記勝》所載,在街頭巷尾打場演武,十分熱鬧。表演的武藝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槍、舞 劍以及打彈、射弩等。當時對練叫打套子”,有“槍對牌”、“劍對牌”等。這時集體項目也發展較快,例如《東京夢華錄》卷7載:“兩人出陣對舞如擊刺之狀„„出場凡五七對,或以槍對牌、劍對牌之類。”但對抗性的攻 防技術由於受了宋代理學倡導的“主靜”的影響,都逐漸走向衰微。

元代統治者對民間“„„二十人之上不許聚眾圍獵”(《元典章》卷3:“賑饑貧”),連民間私藏武器也屬犯罪。武藝多以祕密家傳的方式冒着生命危險進行傳授。

明代是武術大發展的時期,出現了不同風格的技術流派,拳術、器械都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在理論上總結了過去的練武經驗,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紀效新書》、《武篇》、《耕餘剩技》等。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記載了拳術、器械的流派、沿革、動作名稱、特徵、運動方法和技術理論等,有的還附有歌訣及動作圖解,為後世 研究武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清代統治者禁止練武,民間則以“社”、“館”的祕密結社形式傳授武藝。其中著名的拳種,如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極拳、劈掛拳等,多在清代形成。

民國期間,社會上存在着各種形式的拳社,對傳播和發展武術起了積極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被作為優秀民族遺產加以繼承、整理和提高,成立了各級武術協會,國家設有專門機構負責開展武術運動,將武術列為正式比賽項 目。1953年,舉行了第一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競賽大會,接着又多次舉行了全國性武術比賽或表演大會。為了促進武術的普及和提高,國家組織創編了比賽 規定套路,編制了羣眾武術活動所需要的初級套路和簡化太極拳等。出版了許多武術書籍和掛圖,並拍攝武術影片和錄像。為了探討武術的鍛鍊價值,還組織了有關 生理的測定和研究,使其逐步科學化。此外,各體育學院、體育系相繼設立武術課和武術專業班,大中國小也把武術列為體育課教學內容,青少年業餘體校也設立武 術班,各地武術協會也組成了各種形式的武術輔導站,這些都吸引着大批武術愛好者積極習武健身。

過去武術分類分別以地區、山脈、河流、姓氏或內 外家來劃分,也有按技術特點劃分的。現代一般按其內容分為五類,即拳術、器械練習、對練、集體表演、攻防技術。拳術有:長拳、太極拳、南拳、形意拳、八卦 掌、通背拳、翻子拳、地趟拳、劈掛拳、螳螂拳、八極拳、猴拳、醉拳、華拳、花拳、鷹爪拳、綿拳、六合拳、蛇拳、意拳、少林拳、查拳等,而這些拳術中大都各 有獨特的器械練法。器械練習有:短器械(刀、劍等)、長器械(槍、棍等)、雙器械(雙刀、雙劍、雙槍、雙鈎等)、軟器械(九節鞭、流星錘、繩標等),這些 大都由古代兵器演化而來。對練是兩人以上按規定的動作順序進行攻防練習或表演。其內容有: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集體表演,其內容是指六人 以上進行徒手的或器械的集體演練。它要求動作整齊劃一,可用音樂伴奏,多穿古裝。攻防技術,其內容是兩人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搏鬥,有散手、推手、短兵、長兵 等,要求動作有實戰意義。

經常堅持武術鍛鍊能有效地增強體質。武術中的各種拳法、腿法對暴發力及柔韌性要求較高,特別是各關節活動範圍較大, 對肌肉韌帶都有很好的鍛鍊作用。武術包含多種擰轉、俯仰、收放、摺疊等身法動作,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隨”, “步隨身行”, “身到步到”,對協調性有較高的要求;整套動作往往由幾十個動作組成,並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所以能使身體各個器官系統得到全面發展。練習柔和、緩慢、輕靈 的拳術,如太極拳,強調以意引導動作,配合均勻深沉的呼吸,可使周身血脈流通,適合於慢性病患者作為醫療輔助手段,堅持鍛鍊,有較明顯的療效。

對抗性的散手、推手、武術短兵、武術長兵等競技項目,運動激烈,除能增強體質外,還能培養勇敢、機智、敏捷等優良性格。

武術長兵 中國武術項目之一,是在武術器械槍、棍等長兵器擊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對抗性武術競賽。長兵是槍、棍、大刀、戟、戈、等長兵器的總稱。其因長兵類都是以槍為前身而發展出來的變體,所以長兵技術歷來皆以槍法做為技術核心。

槍法無論在古代軍旅,還是在民間,均有傳授。其流派繁多,各具特色。著名流派有楊氏梨花槍、沙家杆子、馬家槍、峨嵋槍、六合大槍、奇槍等。近代,從長度 和技法來説,有大槍與花槍之別;就握槍的方法而論,則又有陽手與陰手的區分。操練方法一般包括散招、對臂、套路三部分。

從20年代起,國內曾 多次舉行全國性的長兵競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已把長兵列為競賽項目之一。現代長兵競賽一般在直徑10米左右的圓形場地進行,運動員身着護具,頭戴護 面,手持白蠟木質長杆(一般杆長約3米,重約1—1.5公斤),杆端縛着軟質槍頭,並須擊刺在規則規定的身體各部位。在對刺過程中,採用命中積分和擊倒相 結合的方式分判勝負。競賽一般進行三個回合,每一回合為三分鐘,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鐘。但也可採取計算命中槍數與計算時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競賽。

武術對練 中國武術項目之一,其套路是在各種武術單練(拳術、器械)項目的基礎上由踢、打、摔、拿、擊、刺、劈、撩、砍、點、崩等技擊方法組成,並由二人或多人進行對練。

武術對練有助於體會和理解各種武術單練套路中每個動作的技擊意義,從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由於武術對練要求做到戰鬥氣氛逼真,動作熟練,方法準確,配合協調,因而有助於培養運動員勇敢、機智、敏捷和互相協作的精神。

武術對練一般分為三種,即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器械與徒手對練。武術徒手對練時雙方運動員在相同拳種的單練基礎上,運用各種手法、腿法、身法等,按照進 攻、防守、還擊的運動規律編排對練套路。例如,長拳對練多包括竄、蹦、跳、躍、跌撲、滾翻等動作,演練的風格要求快速,敏捷;擒拿對練是按照逆人體關節而 動的原則,利用刀、拿、鎖、扣、搬、點等手法進行擒伏與解脱,控制與反控制的練習。武術器械對練,雙方可持相同器械,也可持不同器械進行攻防練習。不同武 術器械對練,其風格也不盡相同。如練刀時應呈現出勇猛、剛毅、快速的特點;練劍應突出剛中含柔、輕快瀟灑的風格;練撲刀對槍,要勇猛慓悍;練三節棍進棍的 動作要快速緊湊,氣勢逼人。武術器械對練還有大刀進槍、匕首進槍、稍子棍進槍等長、短、雙、單等不同武術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時練,運動員一方徒手,另一 方手持器械進行攻防對練,套路編排,多以徒手的一方爭奪對方器械的形式出現。如空手奪刀、空手奪槍、空手進雙槍、單刀對空手槍等。要求持器械的一方熟練掌 握器械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徒手的一方則須閃躲敏捷,動作輕巧。編排上一般要求做到:①攻防合理。對練必須根據對方的進攻方法來防守,只有對方進攻動作做 出之後才可進行防守和還擊,否則,會無的放矢,破壞套路結構;②招式準確。武術對練套路,是象徵性地進攻、防守、還擊,不是真殺實砍,這一點在器械對練中 是非常重要的。如持槍者既要使槍扎的驚險逼真,又要保證對方不受傷害,這就要求準確地掌握槍扎出後的方位,例如:上扎槍這個動作,就要扎對方的側面、頸側 或耳際,切不可象單練那樣,照直扎對方的面部或咽喉;又如,平扎槍,不能扎對方腹部,而扎對方兩腋下或左右肋側;再如對練中刀的劈頭動作,既表現出刀的勇 猛快速的特點,也要注意對練時的刀法,當刀既將接近對方背部時,右前臂稍外旋,使刀刃向斜上微翹起,隨即用刀背沿對方背部快速劃弧下劈,這樣既驚險又安 全;③節奏一致。雙方配合要默契,協調一致。如果一方快,一方慢,不僅動作紊亂,而且容易出現傷害事故。因此,在對練中,要求雙方要一招一式地把進攻與防 守的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④距離適當。雙方進退的步幅要調節得當。例如雙方距離太近,肢體伸展不開,動作會受影響,而距離太遠,又顯得鬆散,攻防意識不易 做到真實。武術表演和競賽是中國武術觀摩評比的主要形式,目的在於通過廣泛交流經驗,改進武術的教學與訓練工作,推動武術活動的開展,促進武術水平的提 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常舉行省、市、地、縣和全國性的武術表演和競賽活動,其內容有長拳、太極拳、南拳、劍術、刀術、槍術、棍術、通背拳、翻子拳、八極拳、九節鞭、雙刀、雙劍、雙槍、三節棍、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集體拳術、集體器械等。

武術表演和競賽一般在長14米、寬8米的平坦場地上進行,刀、槍、劍、棍等器械均有一定的比賽規則和評分標準。各項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的最高得分均為 10分,裁判員根據運動員的技術發揮,給予應得分數。武術表演和比賽,近幾年來每年舉行兩次:一次為武術表演賽,參加者為青少年,取個人名次和團體名次;另一次是武術觀摩表演,男女老幼均可參加,項目不限,被評為優秀項目的分別給予一等獎、二等獎或三等獎。這種觀摩表演的目的,在於發掘各地傳統武術項目, 以便進一步研究、整理和推廣(圖111、112、113、114、115、116),圖113 三人徒手對練

圖113 雙人器械對練

圖114 三人器械對練

圖114 三人器械對練

圖116 徒手對雙器械

武術集體項目 中國武術項目之一,系各種拳術、器械的集體演練。中國早在周代即已有武舞,以後歷代傳習不衰。據《東京夢華錄》卷7載,宋代有化裝集體演練,少者數人,多 者近百人,演練時,有的披髮穿青紗,一人戴花帽,執白旗,“餘皆頭巾,執真刀,互相格鬥、擊劍,做破面剖心之勢”,或“兩兩出陣格鬥,作奪刀擊刺之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武術集體項目列入武術競賽項目,演練時,動作熟練,隊伍整齊,佈局勻稱,有一定的圖案變化,並用音樂伴奏,整套動作包括步型、步 法、身型、身法、跳躍、翻騰等,要求突出武術的特點和風格。

武術集體項目具有嚴格的要求,每個運動員必須精神貫注,技術準確,有高度的默契。在演練中,若有一人失誤即影響全局。因此,這個項目除了可以訓練人體素質和技術之外,還可培養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協作精神、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觀念。

這個項目表演起來經常是場面開闊,威武雄壯,扣人心絃;再配上節奏明快具有各種特色的古典音樂或民族音樂,以及適當的服飾,可使人獲得舒暢、優雅的美好感受。

武術短兵 中國武術項目之一,是在武術刀、劍等擊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對抗性武術競賽。短兵原是以單手使用為主的短兵器的總稱。主要有刀、劍、鞭、鐗等。現代比賽 用的武術短兵器械是用藤條或鐵筋裹以棉絮或海綿,再外包薄皮製成,比賽是在直徑8米的圓形場地內進行。比賽時,雙方各執一短兵器械,用刺、劈、砍、蹦、點、截、抹、攔、架等方法,按照一定規則互相攻防,以擊中對方身體(襠部除外)、擊落對方器械或擊倒對方判為得分,以得分多者為勝。短兵比賽共分三局,每 局三分鐘,兩局之間休息一分鐘。短兵易學易練,設備簡單,是青少年喜愛的項目之一。

1928年舉辦的中國首屆國術國考,開始有短兵項目比賽。以後在四十年代的幾次武術比賽中也大都有此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短兵已被列為全國武術競賽項目之一。

武術器械 武術演練用的器械,主要由古代兵器演化而來。古代兵器除用於實戰外,大多在其發展過程中也用於演練、防身和健身,特別是在火器出現後,更是如此。有此古代 兵器,例如蒺藜等,固不便於演練而不能發展成武術器械。相反,有些武術器械,如“峨嵋刺”等,只是為了充實演練內容,而採用了民間傳統的器械。

現在,隨着增強體質和武術競賽的需要,對刀、槍、劍、棍等幾種常用器械都作了具體規定。常用武術器械除刀、槍、劍、棍之外,弓、矢、彈弓、戈、戟、鈎、拐、盾、匕首、鞭、鐗、鞭杆、圈、流星錘、钂、叉、耙、錘、抓、峨嵋刺、斧、鉞、槊、鏟、橛等,也曾用於武術演練。

南拳北腿 南拳多用拳,其拳式結構小巧,步法輕靈,運動範圍較小;北拳多用腿,架式開展,運動範圍大,南拳北腿之説即由此而來。南北拳派的差別是南北方的地理環境及 人的體質、氣質的不同所造成的。北方多平原,氣候寒冷,自然條件比較嚴酷,與之相應,人的體質健壯,性格直爽,反映在拳式上,多長拳闊步,以進取勝;南方 多山丘,氣候温和,自然條件比北方為優,而人的體質則稍遜,性格偏於温文,反映在拳式上,多短打小步,以機巧勝。南北地域的區分一般是以黃河流域為界,黃 河流域及其以北屬北方,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屬南方。

第一支出訪的武術隊 一九六○年六月應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邀請,我國組成了新中國成立後出訪的第一支國家武術隊,成員共19人,主要有邵善康、嚴廣才、韓明南、徐其成、於天 堂、王常凱、於立光、王金寶、張植濱、楊僧寶、李福妹、張玲梅、蒲祥珠、張海鳳、趙洪德、翁積秀、武元梅、汪佩琴、穆秀傑,領隊是毛伯浩。表演的項目包括 兩大部分:一是大型集體項目“團體劍”,由16人(8男,8女)演練;其次是單練和對練表演。

傣族武術 傣族武術種類繁多,各地不一。概括起來有徒手拳、雞拳、掃地拳、洪拳、花拳、大刀術、單刀術、雙刀術、棍術、標術(似花槍)、洞尖術(亦叫鏈夾)等套路。單練、對練和散打均有。徒手對練,傣族叫對手拳;雙刀對練,叫象牙拳(雙刀比作象牙);對打棍,叫對角。動作多模仿鹿、牛和大象。演練起來,時而象小鹿逗 趣,時而象大象鼻戰,有時又象野牛角鬥,別有風趣。

圖117 傣族武術

傣族武術練習路線多以十字形和圓形來回運動,範圍較小,形式多樣,可一人或多人在中間跳孔雀舞,其餘人員圍繞圓圈練習拳術或器械;可一人打着象腳鼓起舞,伴隨着一人或多人練習拳術或器械;也可小夥子們練武,姑娘們在旁以孔雀舞相隨。場面活潑,歡快有趣(圖117)。

景頗族武術 居住在深山的景頗族,長刀總不離身;長刀成了景頗族的標誌,刀術也就成了該族最重要的武術。景頗族刀術有單刀術、雙刀術。此外,還有拳術和棍術。

景頗族的武術有着濃厚的民族色彩,它有攻、有防、有守。常有砍地、劈獸、開路的動作。另外,還吸收了傣族、崩龍族武術的長處,豐富了自己的武術內容。

景頗族人在刀術的基礎上創造了花刀,這種花刀就成了刀舞。刀舞反映了生產、戰鬥和歡慶等生活內容。

長刀是戰鬥的武器,也是舞具,長刀成了景頗族人形影不離的夥伴(圖118)。

圖118 景頗族武術

散手 中國各種拳術運用零散招數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徒手格鬥,屬於武術對抗性技擊項目。這種比賽不僅有助於掌握武術的技擊方法,也有助於培養勇敢、機智、靈活、果斷等意志品質。散手歷史悠久,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手搏六篇”,手搏即為徒手進行的搏鬥。古代有打擂台之説,即在特設的台上互相擊打,以決勝 負。近代又有搶手、散打的説法,皆指散手而言。在1928年和1933年兩屆國術國考以及其他大型比賽上,散手都是重點比賽項目。比賽時,雙方根據規則, 可以使用踢(腿法)、打(手法和肘法)、摔(摔法)、拿(擒拿方法)等各種技術。比賽者身着護具,比賽分三個回合,每個回合二——三分鐘,以擊中或擊倒對 方為得分,三個回合得分多者為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散手做為試點武術項目列入全國體育學院武術教材。在1979年全國南寧武術觀摩表演大會、第四屆 全國運動會以及1980年太原全國武術觀摩表演大會上,都進行了散手錶演。

暗器 我國傳統的武術器械,一般在實戰中,只有近攻或在不超過一丈的距離內才有殺傷能力。若離一丈外,即難達及對方,不易取勝。於是古代武術家們便根據擲石,投 槍擊獸的原理,創出了繩鏢、脱手鏢、流星錘、飛刀、飛爪、飛叉、飛饒、飛刺、飛劍、擲箭、梅花袖箭、飛蝗石、鐵蟾蜍、金錢鏢、狼牙錘、鵝卵石、雷公鑽、如 意珠、梅花針、鐵鴛鴦、錦套索、弩箭、鐵蓮花、袖炮、踏弩和燕子鏢等數十種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暗器,彌補了不能遠擊之弊。在對敵戰鬥技不逮彼,或敵眾我 寡,圍攻周匝,身處危急關頭時,施其暗器絕技,以解火燒眉睫之急,轉敗為勝,轉危為安。

隨着熱兵器的出現,武術在戰爭中的地位降低,暗器也逐漸被淘汰,除流星錘、繩鏢、軟鞭、飛刀、飛劍有時在武術或雜技表演中出現外,其它諸種已罕若晨星了。

《新武術》 《新武術》是我國近代第一部綜合性教材叢書。該書主編為馬良,1917年出版。

全書分率角(即摔跤)、拳腳、棍術、劍術(單手劍)四科。各科分初級教科和高級教科兩編。初級教科為普及用的基本教材,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但其它各科的高級教科一直沒有問世。

彝族武術 彝族武術有決打(散打)和套子(套路)兩種形式。一般都在二米左右的半徑圈內運動,動作弧度小,多為小跳步,帶有舞蹈性質,通常是邊跳邊作各種進攻和防守動作。演練時常配有鑼、鼓、叉和鎖吶等吹打樂器伴奏。

彝族的武術兵器較為豐富,有小刀、單刀、雙刀、大刀、鈎鐮、劍、鏈錘、鏈條、流砣、棍、鏈夾、古杆、釘鈀、鐵齒、三尖叉和長槍等。

彝族武術多為祖傳。很多彝家村寨,都有本族拳師。

中國各民族簡介 篇四

中國各民族簡介

漢族104 248萬人,佔中國人口的92%。是中國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遍佈全中國。漢族是我國古代華夏族同其他一些民族同化、融合形成的。漢代開始稱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中國,有將近四千年的歷史。作為中華民族主體,對世界文明發展有過重大貢獻。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著稱於世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有許多重大發現和發明。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與各兄弟民族發展了政治、經濟聯繫和文化交流,共同締造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漢族和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建立了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新關係。現在正共同努力,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漢族以勤勞智慧著稱於世,並具有優秀的文化傳統。受儒、道、佛學思想影響,崇尚仁義忠孝。重要節日有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

蒙古族分佈在內蒙古(佔70.4%)、吉、遼、黑、新、甘、青、寧、冀、豫等省區。是北方古老的遊牧民族,善畜牧、騎射,住蒙古包。漢文帝時,王昭君與匈奴呼韓邪單于和親,促進胡漢民族團結,自古引為佳話。歷史上,蒙古族曾出現過軍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數學家、天文學家明安圖等代表性人物。宗教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其後忽必烈建立元朝。1947年,蒙古族聚居區內蒙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半個多世紀以來,發展民族經濟、文化,蒙古族聚居地區工農業迅速發展,草原牧區面貌大為改觀,實現定居放牧。以回鶻文字母為基礎的蒙古文已有700多年曆史。每年夏秋之際的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傳統節日。

回族860萬人。17.7%回族聚居寧夏,其餘大多數散佈全國,以甘、豫、冀、青、魯、滇、皖、新、遼、京、津等省(市)區較多。1958年在寧夏建立省級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是公元713世紀以後,中亞、波斯、阿拉伯人部分遷居我國西北,與漢、維吾爾、蒙古等族相處過程中形成的民族。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紮馬魯丁、思想家李贄、航海家鄭和都來自回族。回族通用漢語言文字。信仰伊斯蘭教。教歷十月一日開齋節與十二月十日的古爾邦節是其兩大盛節。

烏孜別克族1萬多人。新疆佔99.9%,散居新疆85%以上市縣城鎮,部分分佈在農牧區。其餘散居在京、甘等省市。17世紀起陸續從中亞細亞安集延、浩罕等遷入中國形成的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曾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現通

用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城鎮的多經營商業、手工業(絲綢業等),居住鄉村的經營農牧業。婦女善刺繡。烏孜別克族頭戴各式瓜帽,喜喝奶茶。烏孜別克族舞蹈輕盈,音樂悠揚。

藏族459萬人。分佈在西藏(佔全國藏民45.9%)及川(23.7%)、青(19.9%)、甘、滇等省部分地區。西藏、川西藏族分別自稱博巴和康巴。唐代吐蕃王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地區,並與唐文成公主和親,成為千餘年來藏漢民族團結的佳話。西藏1959年廢除封建農奴制度,1965年成立藏族為主體的西藏自治區。藏族多從事農牧業。使用藏文。宗教

多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藏族文化遺產豐富,藏曆新年是藏族傳統節日。藏民習俗喜穿藏袍長靴,飲酥油茶,主食糌粑。

俄羅斯族1萬多人。新疆佔59.8%,主要居住在伊犁、阿勒泰等地。內蒙古佔32.4%,其餘分佈在黑、遼、京等省市。18世紀以後陸續從俄國遷來。俄羅斯族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使用俄文。主要從事商業、服務業和園藝、養畜、養蜂業等。生活習俗、服飾等基本上與獨聯體俄羅斯民族相同。多信東正教。民風勤奮。不少人在鄰邦俄羅斯有親戚。

維吾爾族721萬人。全國99.8%的維吾爾族人口聚居在新疆,大多數分佈在天山以南的綠洲,其餘分佈在湘北常德等地。1955年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史稱回紇。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字。宗教信仰伊斯蘭教。維吾爾是本民族的自稱,有聯合、協助之意。新疆維吾爾族有經營農牧業和手工業的悠久傳統,擅長植棉和瓜果園藝業。維吾爾族能歌善舞。漢唐絲綢之路開通後,吸收外來文化,創造了風格獨特的文化藝術,口頭文學阿凡提的故事廣為流傳。維吾爾族民風熱情好客,男女老幼喜戴四楞小花帽。民族節日有古爾邦(庫爾班)節、肉孜節等。

鄂温克族近3萬人。內蒙古佔88.8%,主要聚居區在呼倫貝爾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其餘分佈在黑龍江和北京等省市。鄂温克族曾有索倫、通古斯等稱謂。鄂温克是本民族自稱,為通古斯語大山林中的人們之意。民族種源與北魏時黑龍江上中游的室韋及唐代貝加爾湖東北林區的鞠部落有淵源關係。牧區通用蒙古語文,農

布依族255萬人。貴州佔97.3%,主要分佈在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順地區。其餘分佈在滇、桂等省區。布依族舊稱仲家,自稱布依。由古代百越民族分支發展形成的。曾創制新文字。多通用漢語漢文。崇拜自然,祀奉祖先。布依婦女善紡織、蠟染。布依族口頭文學藝術豐富多

彩,善歌舞,山歌內容形式多樣,常以歌代言。民族節日六月六是僅次於春節的盛會,相傳為紀念布依族起義領袖的節日。

京族近2萬人。廣西佔86.9%,主要聚居北部灣內京族三島上。其餘散佈在黔、粵等省。京族曾被稱為越族,1958年按本民族意願稱京族。京族有本族語言及土俗字,但很早以來就通用漢語文。主要從事漁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宗教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京族青年男女喜

對歌,舞蹈有跳天燈,民族樂器獨絃琴音色悠揚。

朝鮮族192萬人。吉林省佔97.1%,最大的聚居區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其餘分佈在黑、遼等省。是1719世紀中葉起至20世紀初從鄰國朝鮮遷居中國的民族。朝鮮族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對我國東北水田開發有所貢獻。朝鮮族早在15世紀時就創造了文字,由40個

音素字母拼寫迭成方塊形文字。朝鮮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文化教育較發達,人們喜好本民族歌舞及摔跤、盪鞦韆、壓跳板等體育活動。朝鮮族喜着素白色服裝。特色食品冷麪、泡菜。宗教信仰有基督教和信奉孔孟的儒教。民風尊老愛幼、講禮貌、講衞生。

塔塔爾族0.5萬人。新疆

佔99.9%。塔塔爾族與古代韃靼人有淵源關係。曾用過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但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北疆城鎮的塔塔爾族多經商,一部分人從事手工業或畜牧業。宗教信仰伊斯蘭教。民族音樂舞蹈節奏鮮明活潑。還興賽馬、摔跤、拔河等民族體育活動。

滿族982萬人。遼寧佔50.4%,其餘分佈在冀、黑、吉、內蒙古、京等省市自治區。17世紀中葉清朝定都北京後大批滿族人入關,滿漢民族文化融合,和各兄弟民族一道為祖國的統一、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出現了康熙帝玄燁、曹雪芹、老舍、程硯秋等傑出人物。曾有滿文,現普遍習用漢文漢語。滿族重視禮節。曾信奉薩滿教、盛行祭祖祭天。民族體育活動有跳馬、滑冰等。

獨龍族0.6萬人。雲南佔95.3%,主要聚居區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黔、川、粵等地。無本民族文字。主要從事農業,兼事採集、狩獵業。獨龍族人好客、講信用。過去有紋面的習俗,相信萬物有靈。民族節日臘月過年,跳牛鍋莊舞。

侗族251萬人。貴州佔55.7%,集中分佈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玉屏侗族自治縣,其他分佈在湘、桂等省區。1958年曾創制拉丁字母為基礎的侗文字。現在侗族人多能用漢語漢文。侗族擅營杉木林業。婦女善織侗錦。有優良的木結構建築藝術傳統,侗鄉風雨橋、鼓樓獨具特色。侗族善歌,尤以演唱悠揚的大歌著名。侗族民風有敬老愛幼、熱心公益的傳統。侗族節日有春節、祭牛節、吃新節等。民間崇拜祖先,信奉聖母神靈。

鄂倫春族0.7萬人。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佔51.9%)、內蒙古的鄂倫春自治旗(佔44.5%),其餘散佈在遼寧等省。自稱鄂倫春,為山嶺上的人之意。

形式的哈尼文字。哈尼族人善種梯田,有的高達數

百級。常用自己染織的青布製衣,男子以黑或白布裹頭,婦女系繡花腰帶。宗教信仰多種自然神。哈尼曆法以農曆十月為歲首,過十月節即是過新年。哈尼人能歌善舞。

基諾族1.8萬人。99.0%在雲南省。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景洪市基諾鄉。其餘分佈在川、湘等省。基諾族自稱基諾,過去漢譯為攸樂。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本民族文字。基諾族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普洱茶)。關於基諾族的漢文記載始於18世紀。傳説基諾族

是從普洱、墨江甚至更遠的地方遷到基諾山區的。20世紀50年代基諾族尚保留氏族社會的古俗,長老在村社裏有崇高威望。宗教信仰萬物有靈,崇拜祖先,尊奉諸葛孔明。基諾族人喜歌舞,每當節日興會,長者乘興高歌,少者隨之翩翩起舞。三月間過年,是基諾族重要節日。

哈薩克族111萬人。新疆佔99.8%,主要聚居區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其餘分佈在甘肅。哈薩克族是由古代突厥人、契丹人等長期相處發展形成的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解放後創制並推廣使用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哈薩克族大部分從事

畜牧業。民情耿直好客,有的人信伊斯蘭教。民族體育刁羊、摔跤、騎射、姑娘追等大都為馬上功夫。

土族19萬人。青海佔84.8%,主要聚居區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甘、滇、黔等省。舊稱青海土人。該民族的形成發展與古代吐谷渾、蒙古諸族有淵源關係。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通漢語,用漢文。土族早期從事牧業,長於養羊,明代以後多經營農牧業。宗教信仰喇嘛教。土族擅長歌舞體育,一年多次的花

兒會是他們對唱花兒的盛大節日。

傣族103萬人。雲南佔98.4%,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的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其餘分佈在川、粵等省。關於傣族先民早在漢晉時就有史籍記載。傣族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原傣文字1954年作了適當改革。傣族善種水稻和熱帶作物。宗教信仰小乘佛教。婦女傳統着裝短衣筒裙。傣家民居竹樓頗具特色。清明前後的傣歷年潑水節是傣族傳統節日,祈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傣族能歌善舞,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

柯爾克孜族14萬人。新疆佔97.9%,主要聚居區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佈在黑龍江省。《史記》稱屬於匈奴的堅昆。清初稱布魯特(準噶爾語為高山居民之意)。經營畜牧為主,兼營農業。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解放後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今居南疆者通用維吾爾語文,居北疆者通用哈薩克語文。宗教信仰伊斯蘭教,部分信喇嘛教。主要從事畜牧業,部分經營農業。民間文藝豐富多彩,有號稱百科全書的史詩《瑪納斯》。人們好客、重禮節、善歌舞。柯爾克孜族曆法年初的諾勞孜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黎族111萬人。海南省佔92.0%,主要聚居區在海南島中部、西南部各黎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湖南等省。黎族是從古代百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的,唐時稱黎人。黎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1957年曾創制黎文。許多黎族羣眾兼説漢語。黎族對海南省農業開發作出了貢獻。黎族婦女精於以木棉紡織黎錦。黎寨多同姓聚居,口頭文學豐富,人們能歌善舞,黎族民歌曲調優美。

達斡爾族12萬人。內蒙古佔58.7%,主要聚居區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其餘分佈在黑、新等省區。17世紀中葉曾在黑龍江上英勇抗擊沙俄侵略。相當多的人兼通漢、蒙、維、哈語。清代多用滿文,民國以後普遍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業,兼事牧、獵業,婦女善織繡,製作狍皮坎肩。宗教崇拜自然。民間口頭文學內容豐富,人們喜好歌舞。節日盛裝綢衣套坎肩,着裝與清初滿族相似。

傈僳族57萬人。雲南佔96.9%,傈僳族主要聚居區在滇西北怒江 傈僳族自治州。其餘分佈在四川。1957年改制了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 文字。主要經營農林業。過去傈僳 族信奉自然萬物神靈,有的殘餘民 族圖騰崇拜。住房為竹木結構,中 置火塘。傈僳族善歌舞,每年十月 “收穫節”,狂飲高歌,通宵達旦。

仫佬族16萬人。廣西佔98.1%,主要聚居區在桂北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黔、湘、粵等省。多通壯語、漢語和漢文。主要從事農業,部分人從事採煤業。婦女精於織造圍裙、揹帶。人們喜唱山歌和彩調戲。習俗有本族特點,也有一些近似漢族壯族。崇信多神,節日較多,民族節日以慶豐收、保平安的“依飯”最

隆重。

畲族63萬人。福建佔54.6%,其餘分佈在浙、贛等省。多與漢族雜居。自稱山客。現通用漢語文字。種植稻茶富有經驗。民間工藝善刺繡、編織。山歌被稱為畲族文化明珠。畲族節日與漢族大致相同,民族節日三月三祀祖。畲族宗族祖杖雕刻有龍頭,是其圖騰信仰的標誌。

羌族20萬人。四川佔99.1%,主要聚居區在川西北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國最古老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通用漢文字。主要從事農牧業,擅長打井和石砌建築技術。傳統工藝有挑花刺繡、編織等。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伴奏樂器中的竹笛,稱羌笛,是我國著名的古樂器之一。

佤族35萬人。雲南佔96.9%,西盟、滄源一帶阿佤山區是我國佤族主要聚居地區。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佤族經營農業為主,人們樂歌善舞。舊日信仰多崇拜山川神靈。

布朗族8萬人。雲南佔99.2%,主要分佈在勐海縣布朗山區。主要從事農業,擅長種茶(普洱茶)。宗教信仰小乘佛教。布朗人喜跳刀舞,青年人喜跳集體舞“圓圈舞”。口頭文學主要有抒情敍事詩。

高山族約40萬人。台灣省佔82.0%,主要分佈在台灣中部山區和台東縱谷。其餘分佈在福建省沿海城市。無本族文字。高山族聚居村社有公有土地。主要經營農林漁獵業。善雕塑、製陶、編織等工藝。民情豪放,善歌舞,有獨特的舞樂形式杵杵樂,婦女手持長杵繞石臼舂米,伴以悦耳歌聲。有的還存在蛇動物圖騰殘餘。

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當今也通用漢語漢文。兼營農牧業、手工業務和商業。宗教信仰有東巴、道、佛、基督教等多種。納西族繪畫、雕塑、剪紙等技藝較高。納西人喜歌舞。傳統節日有正月農具會、七月騾馬會等。

阿昌族近3萬人。雲南佔99.7%,兼通漢語或傣語,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業,擅於種植水稻,打製鐵器技藝高。阿昌族民間口頭文學十分豐富,對歌和象腳鼓舞、猴舞廣為流行。工藝美術刺繡、染織、雕刻、銀器製作等做工精細。

景頗族12萬人。雲南佔99.4%,主要聚居區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曾以刻木結繩記事。近代創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民風爽朗、樸實,人們能歌善舞,有的是千人以上的集體舞,伴以鼓樂。過去多信仰萬物有靈。男女着裝黑色對襟短上衣,婦女圍豔麗的圍裙,喜戴銀飾物。

塔吉克族3萬多人。99.9%分佈在新疆。主要聚居區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許多塔吉克人兼通維吾爾語和柯爾克孜語,普遍使用維吾爾文。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塔吉克族把山鷹看作英雄的象徵。重要節日有春節、古爾邦節等。

普米族約3萬人。雲南佔95.3%,主要聚居區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1960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正名為普米族。原是青甘川邊區的遊牧部落,後來農業逐漸佔居主要地位,兼營畜

牧。通用漢文。宗教信仰喇嘛教,崇拜多神,祭祀祖先。普米族能歌善舞,婚喪喜慶都舉行對歌。普米族大過年即過春節,屆時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活動。

怒族近3萬人。雲南佔98.0%,主要聚居區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怒族人大都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業,兼行狩獵、採集業。崇拜自然,基督教、喇嘛教等各有所信。怒族人喜歌舞,以此表達喜怒哀樂。服飾特點,婦女耳戴垂肩大銅環,成年男子腰佩砍刀,肩背弓弩。

各民族風俗 篇五

1.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2、回族:歷史上,回族人從出生時開始,就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結婚時請阿訇證婚,死亡後請阿訇主持殯葬,各方面均受伊斯蘭教的影響。特別在飲食習慣上,回民忌吃豬肉,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之動物,等等。(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習俗上的便利,回民習慣在住地修建“禮拜寺”,明末清初則統稱清真寺,多圍寺而居。在飲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回族很講究飲食衞生,注意淋浴和洗滌。走進農村回族清潔整齊的屋內,往往可看見門後房樑上吊着一個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淺坑,這裏是人們經常沐浴大淨的地方。平時洗臉、洗手,則用湯瓶,而不用臉盆。湯瓶又名洗壺,它最早從阿拉伯傳入,現在城裏的回族飯館,也常掛着一塊繪有“湯瓶”的清真木牌,有的還在湯帆”F加添“虎圖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這是地道的伊斯蘭文化。

回族有兩大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來源伊斯蘭教。齋戒為穆斯林“五功”之一。開齋節即是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曆的第九個月舉行齋戒、齋戒期滿,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古爾邦節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回曆的十二月十日舉行。因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大家宰殺牛羊慶祝,聚餐聯歡。(附上一句,我就是這其中一員)3.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繫帶,腳穿牛皮長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系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婦女大多穿大領短衣和百褶裙。山區苗族的住宅建築大多是“吊腳樓”,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勢,在下方和上方分別豎立較長和較短的木樁支撐,在樁上鋪樓板建築。樓上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關家畜。

5、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裏,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5、傣族:潑水節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

6、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裏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8、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繡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着高筒靴。

9、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忌食狗肉。10.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12、塔塔爾族 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遊牧生活,住帳篷。

13、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七年級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户拜年。

14、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

15、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有冷麪、泡菜和打糕等。

16、壯族人喜歡吃醃製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

17、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

18、土家族:婦女愛穿左襟大袖短衣,滾花邊,下着八幅長裙或鑲邊筒褲,頭挽髮髻,喜歡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子穿對襟衣,多釦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長衫,包藍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繡花圍腰,也有穿大襟大領短襖,並配臘染百褶長裙的。在節日裏,婦女還戴各種銀質首飾,臘染是布依族珍貴的手工藝品。20.侗族: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別具一格的建築物,形似寶塔,是村民聚會、休息和娛樂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樓,有的高達13層,頗為壯觀。逢年過節,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樓前的廣場上,盡情歌舞。

21、白族服飾以藍、白、黑色為主,男女都包頭。他們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區寺院遍佈,曾有“妙香古國”稱。

22、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龍樹”為保護神。幾段打了結的繩子作為賬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23、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區。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錢鈴雙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24、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製成,樣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褲。婦女穿短上衣、圍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紋繡,並佩戴用貝殼、獸骨磨成的裝飾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於雕刻和繪畫。

25、納西族喪禮一般為土葬。傳統節日中,比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節和火把節。

26、水族服飾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飾。上衣為緊身窄長袖右開襟,襟沿鑲繡有花邊,與漢族的“姊妹裝”頗相似,但袖長而窄。身短而緊是與漢族“姊妹裝”的微小區別。

27、瑤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過對歌活動來進行。對歌一般出現在節日和婚娶等活動中,農閒季節青年男女串寨或走親戚也要進行對歌活動。28.拉祜族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蘆節”,拉祜族人還在農曆六月二十四過驅蟲護糧的“火把節”、農曆八月間穀物成熟時過“嘗新節”。

29、僳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會道德風尚,在這裏,曾為道家老子所極力推崇的夜不閉户、路不拾遺的理想社會情形,卻是早已深深融入僳僳人血脈的一種行為準則。刀杆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30、怒族:村寨多分佈在怒江兩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樣式有木楞房、千腳落地屋等,片石屋頂房是用地區特殊石材資源建蓋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飲食相對簡單,但也不乏自釀酒、“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風味獨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31、布朗族喜食竹筒飯以及各種副食、蔬菜、肉類。食垛生,食通過獨有方法制成的各種南咪、酸茶。還食用山野裏的各種蟲類。

32、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七年級,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33、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着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七年級,着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34、普米族有成人禮的習俗,男女長到13歲時要分別舉行“穿褲子禮”和“穿裙子禮”。

35、佤族地區較多繪畫及雕刻像,雖相對粗糙,但卻充溢着早期人類的審美理想。繪畫見於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塗繪,圖案有動物、人物活動和山水等,畫法粗獷簡明,風格與在佤族地區發現的距今3000多年的滄源崖畫相類似。雕刻物則以人像、牛頭居多,放置於門頭及寨樁上。

36、京族——七年級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七年級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裏揹回“吉祥水”。認為七年級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37、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38、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種油炸麪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39、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七年級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繡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40、德昂族婦女服飾的別緻在於以“藤篾纏腰”為飾。

41、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結婚選在“主麻日”。

42、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

4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44、塔吉克族的許多傳統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

45、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46、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 47.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俄羅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東正教,使用俄語和俄文,也用漢、維、哈文。

48、裕固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過去,他們不僅住的是毛氈帳篷,穿的衣服、鞋襪,吃的肉、奶是畜產品,而且生產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製成的。現在,已有一部分人改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49、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

50、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

51、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

52、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絃”。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鍊鐵、農機、採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53、基諾族待客真誠,在民間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習俗,即捕獲到獵物之後,凡是見到捕獲者的人,生時都可分一份,熟時都可去吃,直到吃完為止。飲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54、珞巴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多信巫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55、畲族: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説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説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説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kng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