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創作背景【精品多篇】

創作背景【精品多篇】

創作背景【精品多篇】

創作背景 篇一

《野草》中的散文詩寫於1924到1926年間,大約與此同時,魯迅完成了《彷徨》。在二十年代中期,魯迅正經歷着他人生中的第二個低潮期。這個時期的社會背景是五四啟蒙運動開始退潮,《新青年》的文學團體已經散夥,用魯迅的説法是:“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而各種黑暗力量又圍攏上來,這讓魯迅不免由悲觀而走入虛無。《題〈彷徨〉》這首詩:“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便頗能表達魯迅這一時期的精神苦悶。而從個人生活方面來説,也發生了重大的變故。首先是兄弟失和。1923年7月十四日,魯迅與周作人的太太羽太信子發生了一次嚴重衝突,隨即與周作人徹底鬧翻了,於8月初,魯迅搬出了八道灣十一號。這件事給魯迅以重大的打擊,終於大病了一場,還吐了血,幾欲死去。另外就是在1925年的女師大風潮事件中,魯迅因為在報紙上撰文表態支持學生並聯絡其他教員反對楊蔭榆而被時任教育部長的章士釗撤了在教育部的任職。這一時期,魯迅不斷地與陳西瀅之流打筆仗,同時又要和章士釗打官司,心情可想而知。拖了大半年,雖然打贏了官司,恢復原職,但緊接着又發生了“三•一八”慘案,讓魯迅出離了憤怒,而在3月26日的《京報》上有消息透露當局正在討論通緝學界人士,內中就有魯迅。這最終迫使魯迅離開北京而南下到廈門大學任教。所以,在《野草》和《彷徨》中,我們可以嗅到同一種精神氣息,那就是被悲哀、痛苦和虛無所纏繞,又竭力想從中掙扎出來的那一種精神上的苦悶和蒼涼。《野草》就是在這痛苦的煎熬中的思想和情感的結晶,魯迅自己稱之為開放在“地獄邊上”的“慘白色的小花”。

 野草》寫於“五四”後期,是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其中之一。

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徵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覺》等篇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與憤懣;《影的告別》、《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繪了對自我深刻解剖之後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後》等篇寫出了對未來的疑懼,深刻地表現出作者的人生哲學。語言俏奇瑰麗,意象玄妙奇美。(選自《辭海》)

寫作背景:

《雪》寫於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可謂是春暖花開之日,然而,北方還處於一片寒冬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與冷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姿態,去尋求“革命的破壞者”,去戰取理想的春天。他不僅以小説,雜文進行鬥爭。而且“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野草》共收集散文詩二十三篇,也是魯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與進行敵對鬥爭的記錄。本文也是魯迅當時內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現。

《雪》是魯迅散文詩集《野草》中最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寫細緻生動,用詞準確。文章描寫了江南與北方的雪景,並在對比中體現出作者的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潤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稱讚的還是在孤單的境遇下獨自抗爭的北方的雪。這一情感取向,閲讀時需要仔細辨析。魯迅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例如,在描寫完江南的雪之後,用了一個峻急的“但是”,轉入對“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並不需要轉折,可加上這個“但是”之後,情感的傾向性更加明顯了。這一點需細細體會。

本書所收散文詩23篇〔包括一首打油詩和一出詩劇〕,最初都曾陸續發表於1924年12月

至1926年1月的《語絲》週刊上,《題辭》最初也曾發表於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語絲》 第138期,發表時署名均為魯迅。

本書于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親自編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初版印行列為作者所編的 《烏合叢書》之一。此後印行的版本,除個別字和標點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題 辭》在本書最初的幾次印刷都曾印入;後來被國民黨政府書報檢查機關抽去〔魯迅在1935年11 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傳經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魯迅全 集出版社出版《魯迅三十年集》時才重新收入。《野草》的封面畫系孫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題字署 “魯迅先生”,後按魯迅意思改為“魯迅著”,魯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謙信中曾提及 此事。

魯迅寫作《野草》時,適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選集〉自序》〔《南腔北調集》〕 中所説:“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驗了一回同一戰 陣中的夥伴還是會這麼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誇大點説,就是散文詩, 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編成本書的時候,如《題辭》篇末所記,正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 清黨的稍後。

這二十多篇小品,如每篇末尾所注,是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在北京所作,陸續發表於期刊《語絲》 上的。大抵僅僅是隨時的小感想。因為那時難於直説,所以有時措辭就很含糊了。

現在舉幾個例罷。因為諷刺當時盛行的失戀詩,作《我的失戀》,因為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 作《復仇》第一篇,又因為驚異於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這樣的戰士》,是有感於文人學士們 幫助軍閥而作。《臘葉》,是為愛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段祺瑞政府槍擊徒手民眾後,作《淡淡 的血痕中》,其時我已避居別處;奉天派和直隸派軍閥戰爭的時候,作《一覺》,此後我就不能住在 北京了。

所以,這也可以説,大半是廢馳的地獄邊沿的慘白色小花,當然不會美麗。但這地獄也必須失掉。 這是由幾個有雄辯和辣手,而當時還未得志的英雄們的臉色和語氣所告訴我的。我於是作《失掉的好 地獄》。

後來,我不再作這樣的東西了。日在變化的時代,已不許這樣的文章,甚而至於這樣的感想存在。 我想,這也許倒是好的罷。為譯本而作的序言,也應該在這裏結束了。 、《野草》題辭

·魯迅·

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 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

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陳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奪取它的生存。 當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於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靜穆,我或者也將不能。我以這一叢野草, 在明與暗,生與死,過去與未來之際,獻於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之前作證。

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來。要不然,我先 就未曾生存,這實在比死亡與朽腐更其不幸。

去罷,野草,連着我的題辭!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魯迅記於廣州之白雲樓上

一、背景提示:

《野草》誕生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北京,收錄了1924年至1926年間的散文詩二十三篇。這一時期正是作者思想迷惘痛苦的日子,作者在1934年10月9日致蕭軍的信中説:“我那一本《野草》,技術並不算壞,但心情太頹唐了,因為那是我碰到了許多釘子之後寫出來的。”因此,《野草》所表現的思想極其隱晦難解。

首先,作者在作品中表達了一種矛盾孤獨的內心痛楚。他認為野草雖是弱小生命的象徵,也沒有高大喬木的身軀,甚至“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陳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奪取它的生存。”(《野草·題辭》)這説明野草是有生命力的。

然而,野草又要“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於死亡而朽腐。”(同上)所以,地火與熔巖一旦噴出,地上的一切將把野草燒盡。那樣的日子一到來,作者也將欣然大笑,欣然歌唱。這似乎又説明了野草的微不足道和渺小。在《影的告別》一文裏,看不到作者的一點精神亮光,而是矛盾彷徨,以否定現實的態度為基調,在孤寂中求得一種黑暗的真實,甚至連這種黑暗中別的影也不能相容,他認為只有這樣,全世界才屬於作者自己。其心境上的孤獨真可謂到了極點。在《希望》一文中,作者的這種矛盾孤寂感還表現出一種沒有愛憎的麻木和虛妄。他説:“有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這似乎是對未來的失望的情緒。他又説:“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這樣一來,作者似乎又要説明自己心中有一種從麻木中生成的覺醒。所以他説:“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顯然是想躲進哲學的思辨中,從而回避矛盾帶來的痛苦。

其次,作者在作品中還用辛辣的筆調諷刺舊制度下的虛偽,表達了他對舊制度下奴性思想的切膚痛恨。表現最為突出的《狗的駁詰》、《立論》和《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狗是世界上最為勢利的物種,但魯迅先生通過寓言式的筆法,從狗的口中罵出了比狗還要勢利的人。狗的那句“愧不如人呢”就像一條帶刺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舊制度的衞道者身上。《立論》更是寓意幽默,它揭示出畸形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國民精神。即講假話的升官發財,講真話的死路一條。既不想講假話,又不想死的人就只有整日地打“哈哈”。這種打“哈哈”的中庸精神像一劑麻醉劑,把中國人民毒害了幾千年。哪怕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不難看到這種打“哈哈”的陰影在現實生活中時常出現。在《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裏,我們更清楚地看到,奴才不僅不如傻子勇於反抗,而且在接受了聰明之後更加奴性十足,變成了一個聰明乖巧的好奴才。這類作品看似好笑,然而它卻能在讀者的笑聲中透徹地感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

另外,《野草》中的一些作品還程度不同地表達了作者直面痛苦的現實態度。像《頹敗線的顫動》,雖是寫一家人,特別是兒童的苦難,但它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把舊中國的飢餓、苦痛、驚異、羞辱對普通家庭,特別是對廣大婦女兒童的摧殘迫害揭露得淋漓盡致。他的作品在“隱”的時候,使你追尋不盡其深意,而在“真”的時候,又讓你難以抵擋迎面撲來的強烈衝擊。

正面描寫現實生活感觸的散文詩,是《野草》的重要部份。這一類作品如《秋夜》、《雪》、《風箏》、《臘葉》等。在《秋夜》中,作者先用較多的筆調刻劃棗樹的形象,使它具有深刻的象徵性。他説:“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種重複的手法暗示着當時令人乏味而窒息的環境,很能表現當時作者的心情。除了棗而外,作品中提到的小青蟲、野花草、小粉紅花、月亮、夜遊的惡鳥、繁霜等物也都從正反兩個方面象徵着作者心中所指的事物,使這篇散文詩藴藏着無限深刻的思想內涵,暗示出那個時代血腥的鬥爭現實。

在《野草》中,有不少篇目是以一種變態、非理性的方式表現當時的社會現實的。在形式上,作者採用一種夢幻體來加以表述,使這些作品帶有極大的怪誕色彩。

二、閲讀提示 《死火》

《死火》是魯迅關於“火”的想象:不是從單一的“生命”視角,而是從“生命”與“死亡”的雙向視角去想象“火”。要抓住這一基本點來閲讀本文。

(1)魯迅為什麼將“(死)火”置於“冰”(冰山,冰天,凍雲,冰樹林,冰谷)的背景下?“紅色“與”青白色“的”互相反映“和轉換。

“死火”喻苦難的人生。“冰”的背景是嚴酷可怕的人生之淵。 (2)注意魯迅怎樣描死火的形象。

作者對“死火”的外形,對話,行為描寫,尤其是作者對自然界的超現實的感覺:例如“冷氣”,象徵環境惡劣;“火”的“焦灼”感,象徵追求光明的迫切心情。

(3)琢磨這些描寫:“我拾起死火„„那冷氣已使我的指頭焦灼--”冷氣“怎麼會產生火的焦灼感?”登時滿有紅焰流動„„“,火怎麼會如水般的”流動?這些反常識、反常規的想象與描寫,傳達了魯迅怎樣的一種獨特體驗與思維?

(4)怎樣理解“死火”生存的兩難困境:不動就將“凍滅”,跳出繼續燃燒仍不免“燒完”,以及最後的選擇:“那我就不如燒完”?--這將是理解本文的難點所在。 “死火”遇到“凍滅”與“燒完”的兩難困難,表明奮鬥未必有必然的理想結果,但人仍須奮鬥。其實生活中的人都在許多兩難處境中生存。儘管“燒完”與“凍滅”都是“滅”,但畢竟發過光,哪怕是短暫的。

《影的告別》

第一部分(“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 連續十一個“我不”,表達了怎樣一種無條件、無討論餘地的拒斥態度?“我”拒斥了什麼?

第二部分(“我不過一個影,„„如果現是黎明”):

連續四個“然而”,表達了怎樣一種選擇的困境?為什麼“黑暗又會吞沒我”,“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第三部分(“朋友,時候近了。„„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連續三個“我願意”,表達了怎樣一種選擇?試體驗一下:“只有我被黑暗吞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是怎樣一種生命狀態與境界?

《影的告別》較多地流露着空虛和寂寞的情緒。影的命運就是十分寂寞的,“黑暗”會將它“吞併”,“光明”又使它“消失”,它只能“彷徨於明暗之間”。不過影來向人告別的時候卻又抱着獻身的意志,它願意“獨自遠行”,希望此後黑暗裏沒有人,也“沒有別的影”。

《臘葉》

1、《臘葉》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1925年12月26日,發表於1926年1 月4日;據魯迅日記記載,從1925年9月23日起,到1926年7月5日正是魯迅肺病復發,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刻。本文是“為愛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也可以看作是魯迅留給後人的“遺言”,文中的主旨:“舊時的顏色”必在後人“記憶中消失”,與十年後“遺囑“中一再叮嚀“忘掉我”是一個意思。

魯迅不滿於北洋軍閥的統治,同時又對那時尚未取得政權的國民黨抱有保留態度,因此認為“這地獄也必須失掉”(《二心集·〈野草〉英文譯本序》)。他的敏感的預見是和懷疑的心理相交織的。由於抒寫的是心靈深處痛苦的思緒,許多感想又在“那時難於直説”(《二心集·〈野草〉英文譯本序》),藝術表現就比較含蓄,便是傳達感激之情的《臘葉》和敍述懺悔之意的《風箏》,也都夾用了絮語與獨白。

2、《臘葉》構思特點:

“那假設被摘下來夾在《雁門集》裏的斑駁的楓葉,就是(作者的)自況”。閲讀本文應抓住這一重點: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生命的同構與融合,魯迅如何把他的生命的顏色化作了楓樹的生命之色。特別要仔細揣摩“這使我記起去年的深秋。„„明眸似的向人凝視”這一節,象徵病痛與死亡的“烏黑”的陰影,竟出現在生命之色的“紅,黃和綠的斑駁中”,這“死”與“生”的並置與交融,是死的絢斕,也是生命之美,“明眸”似的“凝視”,更讓人悚然而思。

3、《臘葉》抒發的思想感情:

魯迅説“《 臘葉》是為愛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許廣平説:“在《野草》中的那篇《臘葉》,那假設被摘下來夾在《雁門集》裏的班駁的楓葉,就是自況的。”顯然,魯迅是寫自己,見物生情,借楓葉顏色的變化,抒發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燈下”、“忽然翻出”。 “深秋”氣候的特點:繁霜、木葉多半凋零,楓葉變為紅色。秋風蕭殺,大自然無情。

“細看”楓葉顏色:既寫不同的顏色層次,又特寫蛀孔的一片;有形狀,更有神態:“鑲着„„凝視。”

此時的心情是愛憐、珍惜!這種思想感情最後表現為摘下來,夾在書中。“大概”點明實在回憶。

現在楓葉的顏色呢?

“黃蠟似的„„ ”面對這一變化,他感慨系之。雖然對楓葉而發,但透露出嚴格真理:世間萬物,萬物之靈的人——特別是人的肉體也不例外,都隨着時間流逝而改變和自己的面貌,沒有絕對的永恆,絕對的不變。

人生是短暫的,歎息、哀傷都無濟於事,需要的是珍惜生命,乃至生命最後一瞬,這是對待生命的唯一態度。

一、《野草》的思想背景

1924年9月--1926年4月期間,魯迅在《語絲》上連續發表了23首散文詩。1927年,魯迅將其結集出版,增寫《題辭》一篇。總題名為《野草》。

《野草》的寫作時間與《徬徨》大致相同。這個期間是魯迅心情極為苦悶的時期。一方面,《新青年》的團體解散了,”五四“新文化運動轉入低潮期。”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魯迅感到”成了遊勇,布不成陣了“,一個文化戰士的孤獨和寂寞的感覺籠罩在魯迅的心靈中。另一方面,魯迅的私生活中也發生了他意想不到的變故。首先,兄弟失和。他與二弟周作人從幼年起便是朝夕相處的親人,但由於家庭內部的矛盾,兄弟二人的關係終至徹底破裂,這對魯迅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其次,走出婚姻陰影,與北師大學生許廣平真誠相愛。這成了《野草》中一些篇章的寫作動因。《野草》是時代苦悶與人生苦悶這兩重苦悶的結晶,但它們都具有超越時代和個人生活範圍的普遍意義。在《野草》中,我們感到的是一個文化戰士的宏大的苦悶和他對生之苦悶的倔強的抗爭。《野草》是走向魯迅心靈的橋樑,是魯迅人生哲學和內心世界的完全暴露。

二、《野草》的思想內容:

1、展示、剖析內心世界的矛盾。

描寫社會黑暗,以及要同黑暗戰鬥但又懷疑自己能力的矛盾心理,體現他痛苦、憤懣的心情。如《影的告別》、《希望》等集中、突出地體現了這方面的內容。

《影的告別》 (1924.9)是表現魯迅當時那種複雜心情的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作者通過一個昏睡著的人的影子向人進行決別時的自白,具體地表現了內心的激烈矛盾鬥爭,和寧願承擔一切後果而決意求索的犧牲精神。

”影“決意和”人“決別,因為它不滿意;”人“的昏睡不醒,不肯和人一起沉睡下去。它很清楚,離開了”人“它將”傍徨於無地“。”影“還沉痛地感到,捨去現在似的”明暗之間“的徬徨,它將面臨的前途,不是被黑暗所吞併,就是被光明所消失,總之,都將不復存在。然而,”影不願徬徨於明暗之間“--不願在現實中敷衍、茍活。因而經過反覆思考,還是作出了”不如在黑暗裏沉沒“的決擇--寧願在同黑暗博鬥中獻身。

《影的告別》體現了魯迅的戰鬥精神和當時的思想特點。魯迅是清醒的現實主義者,他清醒地看到反動勢力的強大,情況的複雜,鬥爭的艱巨。他強調要堅持現實的鬥爭,但當時還沒有找到出路,所以有時不免感到迷惘苦悶,不免帶有懷疑的情緒,從而産生深刻而痛苦的內心矛盾。

2、對堅韌、頑強戰鬥精神的展示與歌頌。

魯迅在長期戰鬥中,深感敵人的頑固,陰險,狡詐,因此他一再強調革命戰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堅毅頑強的意志,永不肯休的戰鬥態度。如《這樣的戰士》、《過客》等。

《這樣的戰士》(1925.12)是具有代表性的篇章熔鑄了魯迅的戰鬥精神,戰鬥經驗,以及對革命戰士的熱切希望。作品強調,”這樣的戰土“首先是有覺悟的,具有旺盛鬥志的,儘管他沒有什麼現代化武器和護身的甲胄,但是他毫無畏懼,在”風沙撲面,狼虎成羣“的時候,”他只有自己,但拿著蠻人所用的,脱手一擲的投槍“。在和敵人的戰鬥中,他目光鋭利,經驗豐富,不為敵人的各種偽裝及各種謊言所欺騙,他都一概”舉起了投槍“。他堅韌頑強,”鍥而不捨“,不因戰鬥的失敗,不因個人受到誣衊和攻擊而淚喪或動搖,即使在戰鬥中衰老、戰死,他也要”舉起投槍“,決不妥協或退卻。

《過客》(1925.3)中表現的頑強戰鬥精神也是突出的。作品塑造了一個艱苦跋涉、堅持前進的旅人的形象。這個孤獨、困頓的”過客“,來到一個蕭疏破敗的荒野,時間已經黃昏,而且疲頓不堪:”腳早經走破了,有許多傷,流了許多血“,”力氣太稀薄了“,但是他不肯停步,不肯休息。他憎惡他所走過的地方(生活著的舊中國),到處是壓迫和奴役,充滿了虛偽和狡詐,因而他決不回 轉,決不妥協。雖然他不知道”前面是怎麼一個所在“,但是前面有聲音在召喚,他要為爭取自由和解放去探索,去戰鬥,所以他終於謝絕了老翁的種種勸阻,也不要女孩好意的幫助,在暮色蒼茫中,”即刻昂了頭,奮然向西走去“,勇敢地向未來進發。《過客》用戲劇形式寫成,是他人生哲學的一個象徵。體現了他既絕望又執著的精神,魯迅明知自己的文章(雜文)如一箭射入大海,但仍執著去做,他覺得自己命該如此。

3、廣泛的社會批評和人生批評。

《狗的駁詰》(1925,4)用狗對人的駁詰批判了人。狗是勢利的,但在勢力的人面前也只好自歎”愧不如人“。構思巧妙,諷刺辛辣而又饒有趣味。

《立論》(1925.7)選取了一個極其平常但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現象,批判了市儈式 的”巧滑騎墻“、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

《復仇》(1924.12)”因為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乏多“而作,批判了那種麻木不仁的無聊的看客。

《我的失戀》(1924.10)是一首幽默的諷刺詩,諷刺當時盛行的”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類的失戀詩,批判”戀愛至上主義“,或以財富、地位為條件的地主資産階級戀愛觀,引導青年正確地對待戀愛問題,指出倘若由於社會地位,生活情趣、個人愛好等不同而不能相愛的話,就不必為此勞神傷心,乾脆”由她去罷“。

《淡淡的血痕中》(1926.4)以”三一八“慘案為背景,為”紀念幾個死者和生者和未來者“而寫的。作品以極大憤怒和蔑視的鮮明態度,抨擊、揭露了”造物主“--屠殺革命人民的反動統治者兇殘又怯弱的本質,它既要用反革命專政、血腥屠殺來鎮壓革命人民,又要施展各種陰謀手段掩蓋他們的罪行,鞭笞造物主的良民”的麻木、怯懦,熱情地歌頌了敢於同反動統了治者鬥爭的“叛逆的猛士”,可與雜文名篇《紀念劉和珍君》並讀。

三、藝術表現上的主要特點:

《野草》的風格與寫作姿態可以用“獨語”來概括。這主要是逼視與抒發自己靈魂深處的矛盾、緊張、焦慮,包括難於言傳的感覺、情緒、意識與潛意識,並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説,《野草》是心靈的煉獄中熔鑄的魯迅詩,是浸透著生命體驗的“反抗絕望”的哲學。《野草》很晦澀難懂,閲讀時關鍵是琢磨體會其用意象象徵(暗示)的感覺、意趣與思維,要把握其“獨語”中所表露的“自我審視”的性質。

1、大量採用象徵的暗喻的表現方法,是《野草》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它已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一種整體的藝術思維方式。生動多彩的自然景物(如《秋夜》、《雪》),構思新穎的離奇故事(如《失掉的好地獄》、《墓碣文》),平凡常見的生活景象(如《求乞者》、《過客》),都往往作為象徵性的事物出現在散文詩中,詩人把自己的生活感受,思想感情,巧妙地寄寓在這些景物、故事、生活場景的描寫中。儘管這些描寫是真切的,充滿詩意的,但作品所揭示的並不是它所具體描寫的對象本身的含義,而是對象所暗示的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思想情懷和社會內容,更為廣泛、更具有遍遍意義的生活哲理。

2、大量運用夢境和意識流的表現手法,意象紛呈,撲朔迷離。是《野草》的一個特點。 《野草》二十三篇有七篇是以寫自己的夢境的形式出現的。而且每篇都同樣是以“我夢見自己……”這樣的句子開頭。夢境中出現的各種景象,有的非常奇特,荒誕不經,這七篇作品有的為現實中不能有(如《死火》《狗的駁詰》《失掉的好地獄》《墓碣文》),有的卻是現實中常見的生活現象(如《立論》《頹敗線的顛動》)“有的則是兩種情況並存於一篇作品中,既有夢幻中荒誕不經的事物,也有現實裏可能有的生活情景(如《死後》)。作家馳騁豐富的想像,運用象徵暗喻的藝術手法為我們描繪的奇幻的或者現實的圖 畫,無一不是産生於對現實生活鬥爭的深刻的觀察與深切的感受,具有堅實的生活依據,不會團其為夢境中出現的事物影響其現實意義,而且能夠收到特有的藝術效果。

3、《野草》在格式上是多種多樣的。藉助外國散文詩融進中國傳統文化獨創出來,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散文詩集,借鑒(法)波德萊爾《惡之花》(李金髮也受其影響)。培根《隨筆》、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集。

有抒情的,有敍事的,還有辛辣的諷刺詩和短劇體的詩,而這些格式都視表現內容的需要情況而定。濃鬱的抒情描寫,經常用於自我剖析,或者對戰鬥者的讚頌(如《希望》《影的告別》《淡淡的血痕中》等),有的委婉曲折,有的氣勢磅薄,盡情地抒發了自己的思想情懷。而客觀的敍述事件,描寫生活場景的方法,則多用於嘲諷和批判的主題(如《立論》、《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在對事物的具體敍述描寫中。表示了作者對他的蔑視和憎惡,嘲諷和批判。整個《野草》呈現出風格色彩的多樣性。

4、《野草》的語言十分考究。在不少詩篇裏,使用詞句和段落的重復手法,構成特殊的意境,造成濃厚的氣氛,突出形象和感情。(如《這樣的戰士》)有些作品則採取對比詞語,排比的句式等,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淡淡的血痕中》)整個《野草》語言凝練,文辭優美,節奏和諧,具有濃鬱的詩的韻味。

5、《野草》中有些篇章比較隱晦,難於理解。關於這,有社會的原因,作者自己作過説明”因為那時難於直説,所以有時措詞就很含糊了"。除此之外也有內容上,藝術上的原因。《野草》中一些篇章抒寫的是頗為曲折複雜的內心世界的矛盾和對它的自我剖析,思想深遠,富於哲理,不是比較有社會閲歷和思想水準的人是難於理解的,這些散文詩含蓄藴藉,特別是較多地運用了象徵的手法,它不象直抒胸肥的詩作那樣直白透底,不具備一定文學修養和欣賞水準,理解起來,也將是頗費琢磨的。

總之, 《野草》是五四新文苑中的奇葩,以它深遠的寓意,深刻的思想,深切的抒情,精粹的藝術,給人以思想的啟迪,戰鬥的鼓舞和藝術上的享受,它為現代散文詩的創作開拓了道路,奠定了基礎

作品創作説明書(參考 篇二

作品創作説明書(示例)

作品名稱:***** 作品類型:*****

一、創作目的(描述作品的創作起因或者用途)

為了更有效地宣傳推廣以及銷售香瓜產品,本人慾設計此作品用於香瓜產品的外包裝上,作為該產品獨特的產品標識使用,以方便消費者在購買使用該產品時能夠更準確的將其區別於其他同類或近似的產品。

二、創作過程((①描述創作開始和完成時間、地點,且精確至年月日;②描述創作手法如手繪或者電腦軟件繪製;③描述整個作品的結構、組成部分以及色彩等;④描述作品創作的特殊意義或者獨特之處)

該圖於

年 月 日開始構思,着手創作。

整幅圖運用電腦繪製出來,圖案由

等部分組成,主要採用

三種顏色。最初,“******”考慮由電腦的藝術字形成;在設計過程中,本人為了更突出“***”的標識,把圖左側的香瓜以流線型的圖案方式,通過繪圖工具photoshop繪製而成。

歷經____次修改,於

日在廣州市創作完成。

三、作品獨創性(描述作品創作的特殊意義或者獨特之處)

該圖經過本人的獨特構思,充分運用美工設計,將文字,英文字母及圖片配上特有的顏色做背景,主要採用***三種顏色設計出來。圖片左端是一個切開了的香瓜的圖案,形象生動的體現了箱內的產品,香瓜。採用流線型的與英國國旗顏色相仿的圖案,暗指了該西瓜是來自歐洲的品種。

整幅圖生動形象地體現了產品的獨特寓意,具有獨創性。

四、發表情況(如有發表,必須註明首次發表的時間和地點;如無,則寫沒有發表)

該作品於

****年**月**日,首次發表於**。

申請人(簽章):

****年**月**日

蘇軾傳文言文原文 篇三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除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關中自元昊叛,民貧役重,岐下歲輸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經砥柱之險,衙吏踵破家。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

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衞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台,尾屬於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築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託諷,庶有補於國。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語,並媒櫱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台獄,欲置之死。鍛鍊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築室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鹹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於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頃,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錢氏,歲輒浚治,宋興,廢之,葑積為田,水無幾矣。軾見茅山一河,專受江潮,鹽橋一河,專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復造堰閘,以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杭人名為蘇公堤。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於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作生祠以報。

(節選自《宋史·蘇軾傳》)

作品創作背景 篇四

《曲蔓地》

這首歌的曲名——曲蔓地,本是人名,這裏是指一種花的名字

這首歌歌詞分為二段,前一段通過對曲蔓地花的讚美,引伸到對人的讚美。 第二段通過對愛情的嚮往過渡到對勞動生活的熱愛,表達了勞動者渴望通過辛勤的勞不動,創造真、善、美的理想和對安居樂業、享受愛情之樂的美好願望。 這是一首新疆民歌。歌曲為多句體樂段結構。歌曲開始的節奏悠長,使音樂顯得悠揚,似吟似唱。第五、六小節的節奏短促,特別是強拍內的切分節奏,使音樂顯得活潑而熱情,典型地表現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風格,這個典型動機多次間插出現,在歌曲中形成不同的對比句交替進行,形成悠揚與活潑的一張一弛的情緒對比而獨具特色

《送上我心頭的思念》為紀念週總理逝世兩週年而創作的。1978年初鋼琴家劉詩昆將柯巖創作的詩詞《請允許》委託給包括施萬春在內的八位作曲家進行創作。施萬春看到這首詩後被深深打動,在完成這首藝術歌曲創作過程中,他覺得需要對這首詩的結構進行一些調整,於是同其好友鍾夏邊改詞邊創作,經過四天的奮戰終於完成。由於原詩中段“請允許”字樣改編後被刪去了,所以這首歌曲也改名為《送上我心頭的思念》。當年3月4日《人民日報》第四版首次發表了這一作品。

《鄉音鄉情》曲式嚴謹,情感內涵深刻真摯,字裏行間透露出其創作歌曲的典型手法——質樸純美。歌曲對演唱者聲音的行腔及內在情感的處理要求很高。因此,多樣的音色、清晰的吐字等成為了演唱者藝術表現和演唱水準的重要標尺。《鄉音鄉情》作者與背景介紹由曉光作詞、徐沛東作曲、餘卓羣配伴奏的《鄉音鄉情》,作曲家徐沛東先生創造了豐富的音樂美,這些音樂美,不是豔美、華美,而大多是一種質樸的美,純淨的美。

《五月春光妙不可言》是《詩人之戀》的第一首歌曲,原詩是海涅的《抒情插曲》中的第一首詩。歌詞兩節,舒曼把它處理成兩節歌詞唱同一曲調的分節歌。“五月春光妙不可言,百花都含苞待放,愛情在我的心裏,也正在發芽滋長;五月春光妙不可言,百鳥在枝頭歌唱,我也要向她傾訴心中的思念和渴望”

探討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教案 篇五

睢寧高級中學北校2012-2013學第二學期高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備人:王行泉 劉小娟

2013-3-3

尊重文本,立足自我

——發掘作品的意義,提出自己見解

考點二:探討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

【教學目標】

1、瞭解這一考點的考綱要求、題型特點。

2、掌握“探討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探討作者的創作意圖”的方法,規範答題。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教學時數】2課時

自主學習

【考點解讀】

這要求考生在把握文學作品深刻內涵的前提下,探求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達到知人論世的目的。其中“創作背景”應包括社會時代等大背景,還包括個人遭際等小背景,兩者結合則可歸納出文本創作的特定背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聯繫作者的思想主張,揣摩其創作意圖。 【設問方式】(見教師用書P261) 【技巧點撥】

(1)依本探源。就是依據文本中或顯或隱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過渡句、點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傾向、暗示作者生平經歷、暗示社會環境的詞句等,解讀作品的主題,從而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2)內引外聯。就是利用命題人在題幹中提供的作者與相關背景資料等信息,篩選辨析,聯繫舊知,調動知識儲備,探尋創作背景,解讀創作意圖。

(3)擴大儲備。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命題人肯定不會讓考生漫無邊際地瞎猜,對考生不熟悉的作者與相關背景資料,一般會在題千中或通過註釋等形式予以交代,這就要求考生不放過命題人給出的每一個信息;對考生應該熟悉的作者與相關背景資料,出題人則不會在題面上再去多費筆墨,這就要求考生複習備考時應該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課堂導學

要點:掌握“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義”的方法。

一、導入複習

二、講析典題,探討方法 【典題呈現】

(一)、(2009·廣東)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

耕作的詩人 張 煒

俄國畫家列賓給托爾斯泰畫了一幅耕作圖。它長久地吸引了我,讓我想象那個傑出的老人,想象他與土地須臾不可分離的關係。也許這是一個偉大詩人與庸常寫作者的最本質、最重要的區別。

1 睢寧高級中學北校2012-2013學第二學期高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備人:王行泉 劉小娟

2013-3-3 在房間裏專注於自己的所謂藝術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個耕作的詩人。對於他,稿紙和土地一樣,筆和犁一樣。於是他的稿紙就相當於一片田園,可以種植,可以催發鮮花、澆灌出果實。在這不息的勞作之中,他尋求着最大的真實,煥發出一個人的全部激情。離開了這些,一切都無從談起。

在詩人的最重要的幾部文學著作之間的長長間隔裏,我們都不難發現他怎樣匍匐到土地上,與莊園裏的農民,特別是孩子和農婦們打成一片,割草、縫鞋子、編識字課本、收割、種植„„他做他們所做的一切,身心與土地緊密結合。這對於他,並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這樣的一個生命。他在它們中間。他可以融化在它們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詩人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樹林中那個簡樸的墳墓。那是他最後的歸宿。安靜的樹林、墳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麼,複述一個樸實而偉大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可能屬於別人,因為這個世界上僅有一個角落,埋葬着一個耕作的詩人。

托爾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於大地的故事。他是一個貴族,後來卻越來越離不開土地。於是,他的情感就更為樸實和紮實,精神與身體一樣健康。這就啟示我們:僅僅是為了保持這種健康,一個寫作者也必須投身於平凡瑣碎的日常勞動,這是不可偏廢的重要工作。而當時另一些寫作者所犯的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將這種日常的勞作與寫作決然分開。偶有一點勞作,也像貴族對待鄉下的粗糧一樣,帶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這種可惡的姿態阻止我們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廣和更輝煌的藝術世界。我們只能在一些纖弱和虛假的製作中越滑越遠,最後不可救藥。

一個人只有被淳樸的勞動完全遮蓋,完全溶解的時候;只有在勞作的間隙,在喘息的時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極大的陌生和驚訝陣陣襲來的時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麼,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發現。這種狀態能夠支持和滋養他飽滿的詩情,給予他真正的創造力和判斷力。舍此,便沒有任何大激動,人的激動。

托爾斯泰的鼻孔嗅滿了青草和泥土的氣息,兩耳慣於傾聽鳥雀以及樹木的喧譁,馬的噴嚏,還有其他四蹄動物在草叢裏奔走的聲音。黎明的空氣中隱隱傳來了田野的聲息,空中連夜趕路的鳥兒發出悄然歎息,還有遠方的歌手、農婦的呼喚、打魚人令人費解的長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遙遠的田野,蒼茫中費力地辨識着農莊裏走來的那個黑黢黢的高大漢子,還有他身旁的人:那個孩子、那個婦人。晨霧中,淡淡的光影裏閃出了一頭牛、一隻狗、一羣歡跳的麻雀。有人擔來了馬奶,原來是頭上包着白巾的老婦人用木勺敲響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滿溺愛的咕噥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轉過身,腳下那雙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難忘。那也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輛馬車,拋卻了自己的莊園,要奔到更遙遠更蒼茫的那片土地上去,與貧窮的人生活在一起。他僅僅走到了一個鄉間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車站上,一個偉大的生命臨近了最後一刻。

這一刻向我們詮釋了詩人的一生。

(選自《張煒散文精選集》,有刪節) 從全文看,作者把托爾斯泰描繪成“耕作的詩人”的意圖是什麼?(5分) 【參考答案】

⑴俄國畫家列賓給托爾斯泰畫的耕作圖長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認為托爾斯泰與土地須叟不可分離的關係是一個偉大詩人與庸常寫作者的最本質、最重要的區別。

⑵揭示文學創作與體驗生活的關係,批判當下纖弱、虛假、遠離生活的創作風氣。 ⑶耕作能給予我們真正的創造力和判斷力。

⑷高度禮讚了托爾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創造精神。對他的寫作態度和方式表示讚美。

2 睢寧高級中學北校2012-2013學第二學期高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備人:王行泉 劉小娟

2013-3-3 【考點】本題考查從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入手探究作者創作意圖的能力。前提是讀懂文章內容。

【解析】本文始終圍繞“耕作”二字描寫托爾斯泰的,這兩個字既表現了托爾斯泰的精神,也體現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高度評價,應結合原文內容,從這兩個方面作答。

方法點撥:從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尤其是文章主題)入手探究作者創作意圖是非常重要的探究方法

(二)、(2008年江蘇卷)《侯銀匠》(原文見學生用書P175教師用書P226) 備講例題:小説題為“侯銀匠”,但寫侯菊的文字多,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

1、命題分析、思維導學(參考教師用書P258)

2、方法點撥:從作品的藝術特色入手探究作者創作意圖

(三)讀下面一篇小説,回答後面問題

抉 擇 郭泉

再次踏上家鄉的熱土,高振田的心情萬分愉悦。這次有機會回老家完全是因公出差,公司準備在A城籌建分公司。高振田理所當然地被委以重任,公司希望他考察一下A城這個市場,掌握並反饋第一手資料。對於公司的委派高振田欣然接受,畢竟他也想為家鄉做出點貢獻。

高振田伸手叫了輛出租車,地點是提前預訂好房間的A城賓館。路上,出租司機問是不是來A城旅遊觀光的,高振田隨口應了句是,眼睛卻透過車窗張望着街上的風景。

車子突然停了下來,司機搖下玻璃探出頭去問攔車的人到哪裏,説的是普通話,拉車的人説到A城火車站,説的是A城方言,司機説正好順道,上車吧,那人問多少錢,司機説十塊,那人還道:“八塊錢,去不去?”

司機抓抓後腦勺説:“上車吧。”

他們説的都是A城方言。高振田聽着打心裏覺得舒坦。回家好啊!回家就是好! [來源:高[考∴試﹤題∴庫] A城賓館到了,司機趕忙下了車幫高振田把行李搬出來,高振田問:“多少錢,師傅?”司機説四十。

高振田有點詫異,問:“請問是怎麼算的?”司機指了指車裏的里程錶,説是按里程走的。

“噢,行,給。”高振田掏了四十塊錢出來,“謝謝啊,師傅。”

出租車絕塵而去,高振田早已計算了一遍,按照這個價位,剛才那位攔車的人至少應該付二十塊錢方能到火車站,怎麼八快錢就搞定了?是計價方式不一樣,還是這只是個巧合而已?邁着稍微沉重的步伐,高振田慢慢地走向A城賓館。

晚上,遠在公司所在地的家人打來電話,告誡他回到家鄉應該説家鄉話,以免上當吃虧。高振田似乎有點明白自己為什麼需要付四十塊錢的出租車費了,但他還是希望這只是個巧合而已,畢竟每一個城市都有它風景的敗筆,高振田這樣安慰自己。

第二天高振田按計劃考察分公司的幾個選址。忙忙活活就到了傍晚時分,他想吃原汁原味的水煮魚頭,於是就近找了一家大排檔,點上一盤,暢快淋漓地吃了一回。結帳時,打量着衣着光鮮、西裝筆挺的高振田,老闆問:“先生是外地人吧?”高振田説是來A城旅遊的,昨天剛到。老闆點了點頭説:“祝您玩得開心。”

高振田説:“謝謝,多少錢?”老闆堅定地説:“三十。”高振田心裏顫抖了一下,指着桌上的菜單説:“上面不是標價十八嗎?”

“噢,那是以前的價格,現在魚漲價了,很貴的。我現在正準備改一下菜單呢。”老闆忙解釋道。

高振田走出大排檔,就近用A城方言問了一個家鄉人,回答:是十八塊錢一盤。高振田心裏失落落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賓館的。

第三天,高振田在考察關於這一個行業的相關供應商時,偶然看到一大羣人正圍在馬路中間。他走了上去,明白是一場交通事故。肇事車輛及車主呆呆地被圍在那裏,等候處理。從車牌和車身能看出是外地的私家車。它撞着了一位中年男子。交警正頤指氣使地維持着交 睢寧高級中學北校2012-2013學第二學期高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備人:王行泉 劉小娟

2013-3-3 通秩序。中年男子雙手摸着腰部作痛苦狀,正在跟其中一個交警用A城方言敍述着事發經過並要求肇事車主賠償醫療費,交警也用方言不停地重複説:“你放心啦,本地人啦,還能吃虧?”

高振田心情沉重地離開了事故現場。

兩天後,公司方面打來電話詢問A城是否適合開公司。高振田手握着話筒,哼哼嘰嘰了半天,硬是吐不出一個字。

(選自《微型小説選刊》2006年12期)

三、鞏固訓練

(2010年大學聯考福建卷)《春風》(教師用書P218)

四、總結歸納

五、課外作業 1、2012年江蘇卷《郵差先生》第4題(教師用書P224)

2、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題。

江南好 周海亮

江南好。江南有桑。

桑有纖弱的身子,纖長的頸,纖秀的臂,纖美的足。桑住在小鎮,小鎮依河而建,小河匍匐逶迤。黃昏時桑提着白裙,踏過長長的石階。黃昏的河水是粉色的,河面上似乎灑了少女的胭脂。桑慵倦的倒影在河水裏輕輕飄搖,桑顧影懷思。

桑躲進閨房寫字。連毛筆都是纖細的。桑寫,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兩隻鳥歇落樹上,悠然地梳理羽毛。桑扔掉筆,趴到窗口,就不動了。桑常常獨自發呆,然後,紅了脣,紅了臉,紅了眼圈,紅了窗外風景。

桑在一個清晨離開小鎮,離開温潤的江南水鄉。一列小船推開薄霧,飄向河的下游。那天桑披着蓋頭,穿着大紅的衣裙。嗩吶嗚哇嗚哇扯開嗓子,兩岸擠滿着看熱鬧的人羣。人羣興奮並且失落——那麼婉約多情的桑,竟然嫁到了北方。

桑跳下船,掀掉蓋頭。桑上火車,淚眼婆娑。桑坐上汽車,表情漸漸平靜。桑走下汽車, 睢寧高級中學北校2012-2013學第二學期高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備人:王行泉 劉小娟

2013-3-3 蓋頭重新披上。嗩吶再一次嗚哇嗚哇地響起,這是北方的嗩吶。花轎顫起來了,桑的心一點一點地下沉。

從此桑沒有再回江南。卻不斷有銀錢、糧食、藥材和綢緞從北方運來。那本是江南的綢緞。江南的綢緞繞一個圈子,終又重回江南。

桑離開江南一個月,有男人來到小鎮。他跳下船,提了衫角,拾級而上。他有俊朗的面孔和隼般的眼神,他有修長的身材和儒雅的微笑。他坐在小院,與桑的父母小聲説話。片刻後他抱抱拳,微笑着告辭。他跳上船,船輕輕地晃。他盯着胭脂般的河水,目光被河水擊碎。他歎一口氣,到船頭默默坐下。他靜止成一尊木雕,夕陽落上長衫,每一根纖維卻又閃爍出迷人的紅。

桑住着北方的宅院,神情落寞。當然也笑,笑紋一閃而過,像夜的驚鳥。有時喝下一點點酒,紅酒或者花雕,眼神就有了迷離繽紛的色彩。然後,桑將自己關進房間,開始寫字。她寫,江南好。紙揉成團,又取另一張紙。再寫,江南好。再揉成團,再取另一張紙。突然她推開窗户,看午棲的鳥。她開始長久地發呆,紅了脣,紅了臉,紅了眼圈,紅了宅內風景。

老爺説,想家的話,回去看看吧。桑説,不用了。老爺説,總寫這三個字,料你是想家了。桑淺笑不語。筆蘸着濃墨,手腕輕轉。三個字跌落紙上,桑只看一眼,便揉成團。旁邊堆起紙山,老爺搖搖頭,滿臉無奈。

男人在某個深夜潛入大宅。仍然身材修長,仍然一襲長衫。他提一把匣子槍,從牆頭輕輕躍下。他悄悄繞過一棵槐樹,就發現自己中了埋伏。他甩手兩槍,兩個黑衣人應聲倒下。他閃轉騰挪,似一隻兇猛矯健的豹子。後來他打光了子彈,再後來他中了一槍。子彈從下巴鑽進去,從後頸穿出來。子彈拖着血絲,鑲進宅院的土牆。男人輕呼一聲,緩緩倒下。月似銀盤,男人俊朗的面孔在月光中微笑。

桑倚窗而立。從第一聲槍響,桑就倚窗而立。她只看到了牆角的毛竹,她只聽到了密集的槍聲。槍聲戛然而止,她就知道,一切都結束了。她趿了鞋,推開門,走進宅院的深處。她看一眼男人,閉了眼;再看一眼男人,再閉了眼。她的手輕輕滑過男人的後頸,男人的微笑在她的眸子裏凝固成永恆。她站起來,往回走。她走得很慢,腳步聲充滿悲傷。

第二天桑死去了。她的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她的飲食和以往完全一樣。一切都是那般蹊蹺,詭祕萬分。老爺請來大夫,兩天後大夫得出結論。他説她想死,於是就死了。一個人悲傷到極致,一個人想死到極致,就會死去。這沒什麼奇怪,所有人都是這樣。

桑留了遺書。一張宣紙,三個字:江南好。

人們就説,桑是太想家了。

只有死去的男人,明曉桑的意思。

因為他的名字,叫做江南。

1、文中對桑的肖像和行為的描寫,反映了桑怎樣的形象特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靜止成一尊木雕,夕陽落上長衫,每一根纖維都閃爍出迷人的紅”,試分析這句話的內涵及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結尾處大夫關於桑的死因的結論,概括本文的主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表達方式上看,這篇小説並未注重對故事的敍述,而是注重對與人物相關的幾個場景的 睢寧高級中學北校2012-2013學第二學期高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備人:王行泉 劉小娟

2013-3-3 描寫,請探究這樣寫的好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外在:纖弱、秀美(2)內在:痴情、內斂(軟弱)(每點1分) 2.(1)內涵:(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傳遞出了“他”情感的細膩和熱烈(2分)。 (2)作用:為下文男人在北方大院的血戰埋下伏筆(1分),同時與故事結局悲壯之美相照應(1分)。

3、(1)愛,是信心,是希望,是活着的全部理由和支柱。 (2)沒有愛的活,是比死更難受的折磨。

(3)一個為愛所生的女子因愛死去,這種死是對真摯愛情的捍衞。 (4)抨擊封建家長制。 (答出兩點即可,每點3分)

4、(1)作者隱去人物背後的故事,選取幾個與人物相關的場景進行描寫渲染,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1分),同時又給讀者留下藝術想象的空間,是小説留白藝術的高超運用。(2分) (2)這樣寫使這篇小説實現了小説和散文的完美結合(1分),讓讀者既可以看到具有散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的小説,也可以看到具有小説情節因素的散文,是微型小説創作的突破,別具一格,獨具匠心(2分)。

賞析 篇六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就有一個行為、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那麼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裏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着長萬里的船隻。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麼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説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 那麼這麼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後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寫景對仗後面兩句抒情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後面兩句對仗,那麼現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説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杜甫有一個寫詩的時候讓人“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這首詩千錘百煉。

標籤: 多篇 精品 創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3r6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