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八年級語文知識【精品多篇】

八年級語文知識【精品多篇】

八年級語文知識【精品多篇】

八年級語文知識點 篇一

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人教版文言文

《桃花源記》

1 基礎知識

Ø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田園詩人。不滿當時現實,棄官歸隱。《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都是傳世名篇。我們還學過他的《歸園田居》。

Ø 文言詞語

【一般詞語】

[緣]沿着,順着。[夾岸]兩岸。夾,在兩旁。[數]幾。[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説,初開的花。英,花。[繽紛]繁多樣子。[復]再。[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才]僅。[平曠]平坦開闊。[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阡陌]田間小路。[悉、鹹]全,都。[黃髮]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具]詳細。[問訊]打聽消息。[雲]説。 [歎惋]感歎驚訝。惋,驚訝,驚奇。[延]邀請。[語(yù)]告訴。[扶]沿,順着。[向]從前,舊的。[及]到。[詣]到。[遣]派。[欣然]高興的樣子。[規]計劃。[果]實現。

【一詞多義】

[中] ①年間。(晉太元中)②中間。(中無雜樹) [志] ①標記。(尋向所志)②做標記。(處處志之)[為] ①(wãi)作為(武陵人捕魚為業)②(wâi)對,向。(不足為外人道也)[尋] ①尋找。(尋向所志)②隨即,不久。(尋病終)[聞]①聽説。(村中聞有此人)②聽到的事情。(具言所聞)[舍]①(shě)捨棄,放下。(便舍船)②(shâ)房舍。(屋舍儼然)[作] ①勞作。(其中往來種作)②做。(設酒殺雞作食)

【古今異義】

[鮮美]古:鮮豔美麗。今:食物味道好。[開朗]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鬱低沉。

[交通]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郵電事業的總稱。[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古:不要説,(更)不必説。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相同。[如此]古:像這樣。今:這樣。[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詞類活用】

[異]感到詫異。[窮]盡,有走完或窮究根源之意。[盡]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成語】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而後突然明白。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

[無人問津]比喻無人探問價格或情況。津,渡口。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種空想的脱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1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語句回答: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是: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現桃花源中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5.表現人民生活恬適的句子:往來種作;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6.表明漁人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時亂。

8.表明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詣太守,説如此。

(二)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麼作用?

渲染了神祕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窮其林”中的“窮”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理?

由於“甚異之”,想探個究竟。

4. “豁然開朗”照應前文什麼內容?

初極狹,才通人。

5. 為什麼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村人對陌生人出現感到驚異,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很久。

6.“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

社會動盪,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狀況、精神狀態怎樣?

自然環境:美麗富饒;②社會環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狀況:安居樂業;④精神狀態:自由快樂。

8.“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從文中可推斷漁人向桃花源中人説了什麼?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為什麼歎惋?作者為什麼不一一寫出漁人的話?

為時代變遷,桃花源外社會黑暗動盪,人民生活痛苦而歎惋。

本文主要寫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戰亂;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沒有必要一一寫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麼?

先人已飽受戰亂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會中再過痛苦的生活。

11.為什麼村人説“不足為外人道也”?

對漁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後破壞他們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為什麼要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的虛幻世界,並不存在。也表達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為什麼要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給桃花源增添奇異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隱含了作者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

14.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活?)

環境優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風淳樸;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

15.作者為什麼要虛構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美好世界?

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願望;對美好生活嚮往,對黑暗社會批判。

16.寫出文章的整體思路

(漁人)發現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

1 遷移拓展

1.與“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語是什麼?

豁然開朗。

2.你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

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3.漁人是個怎樣的人?寫漁人有怎樣的作用?

漁人背信棄義、不守諾言。

寫漁人的作用:一方面與桃花源中人的淳樸好客形成對比,加深了人們對桃花源外社會的認識,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另一方面,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漁人是組織材料的需要。

4.針對第二段語句作簡要評註。

本段駢散結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連貫流暢,精煉有意境。“黃髮垂髫”又運用借代修辭,增強了語言表現力。

5.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你能從中聯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啟示?

圍繞“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為,必須經歷一些艱難苦難”回答即可。

6.第二段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入手描寫的?請你以“桃花源美在„„”領起,寫兩點賞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環境的優美,桃花源美在社會生活寧靜。

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難於桃花源,不復出焉的行為的?

桃花源人在當時是很幸運的,能躲避禍患,生活安定;但從積極意義上來講,躲避不是永遠的,應該起來抗爭。(談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8.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國,你的理想王國是怎樣的?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來。

(自我做答)

& 《愛蓮説》

1 基礎知識

2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諡號。

2 文言詞語

u 常規詞語

【蕃(fán)】多。【獨】僅。【盛】大規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滌。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裏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植】立。 【褻(xiâ)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謂】認為。【隱逸】隱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鮮】少。 【宜】應當。【眾】多。

u 詞類活用

【蔓】生枝蔓。【枝】長枝節。【亭亭】聳立的樣子。

1 閲讀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操? 從環境習性、體態香氣、清高氣質等方面,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陶後鮮有聞”中的“陶”指誰?文中的“鮮”與哪個詞語構成反義詞?

指陶淵明。文中與“鮮”構成反義詞的是:眾(蕃)。

3.從作者對蓮的讚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

6.“予獨愛蓮”中的“獨”表現了作者什麼態度?

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

7.“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表現了蓮花什麼特點?

莊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蓮和牡丹對舉,其用意是什麼?

批判貪圖名利、追求富貴的世風,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願隱逸,也不貪圖富貴,他追求什麼?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重點篇目複習知識點

《記承天寺夜遊》

一、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學過他的文章有《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江城子 密州出獵》

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念:考慮,想到 寢:睡 但:只是 相與:共同,一起 閒人:清閒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户:窗户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這裏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

三、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張懷民也沒睡,於是我們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裏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罷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為線索,依據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設了一種清冷皎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

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表達作者微妙複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複雜感情。(曠達胸懷)(1)貶謫悲涼。(2)人生感慨。(3)賞月喜悦;(4)漫步悠閒。

五、結構: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請按不同的表達方式劃分層次,並寫出各層次大意。

記敍 描寫 議論。

第一層:(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達方式是敍述,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同遊者、遊歷的緣由)

第二層:(4句)觀月賞景。(寫景、描繪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層:(最後3句)月夜問天,自喻閒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議論,點出作者曠達樂觀的襟懷)

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閒人”的含義?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種種微妙複雜的感情盡在其中。(或表現作者雖遭貶謫仍強作輕鬆愉快的複雜心情。既有由賞月詠月而發的自豪自慰,又有為'閒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悵和苦悶。)

2、文章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曠達(豁達)樂觀的胸懷。

五、欣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一段寫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麼特點?點染出一個怎麼樣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與朱元思書》

1、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解題:“與”:給予。“書”:信。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説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餘字,把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就像置身於奇山異水之間,是六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釋重點字。①風煙:指煙霧。 ②共色:同樣的顏色。 ③俱:都。 ④許:附於數詞之後,表約數,相當於“光景”“左右”。 ⑤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⑥從流飄蕩:乘着船隨着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敍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9)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着向上。這一句説的是“高山”,不是“寒樹”。(10)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裏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着往高處和遠處伸展。(11)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 (12)相鳴:互相和鳴 (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15)經倫:籌劃、治理。(16)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17)⑩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着。上,在上,(18)猶:好像,如同。(19)交映:互相掩映。(20)見:同“現”,顯現,顯露。 (21)縹碧:青白色。

3、中心:.《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

4、結構: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第二段 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

第三段描寫了 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誇張將富春江“異水”(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徵):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5.結合文中語句説説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4分)

(1)從“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句中表現作者對自由的渴望;

(2)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3)從“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中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

6、理解背誦。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盪,任意東西)

總的概括讚歎富春江景的:(總領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對偶句)

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7、重點句翻譯。

①風煙俱淨,天山共色。----煙霧全部消散盡淨,晴空和青山呈現同樣顏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湧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④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峯,就會平息他那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⑤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⑥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⑦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8、欣賞。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

9、中心:“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也是本文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討論。“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對這裏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作者的描寫,分析這裏的山“奇”在何處?答: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句中連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簡直是一隻自然交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

《五柳先生傳》(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陶淵明)

1、文學常識: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五柳先生傳》出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桃花源記〉〉,詩有《飲酒》 《〈歸園田居〉其三》

2、人物欣賞:(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3)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自畫像。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的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現實,隱居起來,不去撞擊社會矛盾的思想是消極的。

(4)本文與,《醉翁亭記》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麼不同?

五柳先生:在飲酒中自得其樂,並忘卻榮辱得失。

醉翁:借飲酒助山水遊樂之興。是與民同樂。

3、名句及成語:(1)不求甚解:現指: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

(2)不慼慼於貧,不汲汲於富貴。意思:不為貧而憂慮,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八年級語文知識點 篇二

五柳先生傳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嗜shì酒 輒zhé 短褐hè 簞dān

晏yàn如 黔qián 儔chóu 觴shāng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許:處所。

(2)因以為號焉 以為:以之為。

(3)每有會意 會:體會、領會。

(4)性嗜酒 嗜:特別愛好。

(5)親舊知其如此 舊:這時指舊交、舊友。

(6)造飲輒盡 造:往、到。輒:就。

(7)其在必醉 期:期望。

(8)曾不吝情去留

曾:竟,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

(9)銜觴賦詩 觴:酒杯。

(10)環堵蕭然 蕭然:空寂。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用原文填空並翻譯。

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譯: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陶淵明,東晉時期的文學家和詩人,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本文選自《陶淵明集》。

八年級語文知識 篇三

詩詞曲五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戟jǐ 寥liáo落 宮闕què 潼tóng關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暫憑杯酒長精神 長:增長,振作。

(2)自將磨洗認前朝 將:拿起。

(3)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這裏特指史冊。

(4)把酒問青天 把:端,舉。

(5)高處不勝寒 不勝:經受不住。

(6)傷心秦漢經行處 經行:經過。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5)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6)司馬遷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宋代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也道出類似的生死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水調歌頭》中表達美好祝願的語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8)《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藴含人生哲理,給人以鼓舞的句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9)《山坡羊。漬關懷古》中表達作者對老百姓同情的句子:興 ,百姓苦;亡,百姓苦。

(10)《水調歌頭》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船的旁邊千帆競發,枯樹的前邊萬木逢春。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台中了。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從古至今誰不死?要留下一片忠心永垂史冊。

(4)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

(5)傷心秦漢經行處。

令人傷心的是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和《過零丁洋》兩首詩。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過零丁洋 文天樣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鴻頭説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作者劉禹錫是唐朝詩人。這裏“酬”是以詩相答的意思。

2.《赤壁》的作者杜牧,是唐朝詩人。這首詩選自《樊川詩集》。

3.《過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宋朝愛國將領。這首詩選自《文山先生全集》。

4.《水調歌頭》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朝文學家。“水調歌頭”是詞牌名。

5.《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一首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作者張養浩是元朝散曲作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pmr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