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年兩會政府報告多篇

年兩會政府報告多篇

年兩會政府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自貿區解讀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自貿區解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這意味着自貿區建設將上一個新台階,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更大範圍的改革試點正在穩步推進。

從2022年9月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到今天粵津閔自貿區方案通過,“自貿區”的概念伴隨着鋪天蓋地的新聞,飛入了尋常百姓家。作為老百姓可能要問,自貿區跟我到底有啥關係?其實對你的影響還真不小!海淘、出境遊、看病、買車、就業……往下看就全明白了。

一、自貿區究竟是什麼?

從區別來講,自由貿易區有兩種。第一種是free trade zone,英文簡稱ftz,指某一國或地區在己方境內劃出一個特定區域,單方自主給予特殊優惠税收和監管政策。滬、津、粵、閩自由貿易試驗區屬於這種類型。

第二種是free trade area,英文簡稱fta,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根據wto相關規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所形成的區域,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還涉及服務貿易、工作總結投資、政府採購、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化等更多領域的相互承諾,是一個國家實施多雙邊合作戰略的手段。去年apec會議上討論的亞太自貿區就是fta類型。

二、中國四大自貿區一覽

廣東自貿區:主打“港澳牌”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主要涵蓋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以及珠海橫琴新區片區。

廣東自貿試驗區將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進一步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同時加快經貿規則與國際對接。

天津自貿區:服務京津冀一體化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位於天津濱海新區內,總面積119.9平方公里,涵蓋天津港片區、天津機場片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

作為第二批自貿區中面積最大、北方首個自貿區,戰略定位將掛鈎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發展融資租賃業、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福建自貿區:與台灣深度合作

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三個園區分別位於福州、廈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總計面積達到118.04平方公里。

作為大陸與台灣距離最近的省份,福建重點突出對接台灣自由經濟區,以及建設海上絲綢之路。

上海自貿區:承載更多改革空間

此次上海自貿區擴容的陸家嘴、金橋、張江三個片區都在浦東新區,總面積從28.78平方公里大幅拓展到120.72平方公里。未來,自貿區將在更大的領域進行制度創新。

三、自貿區的十個“大實惠”

1.“海淘”大升級:亞馬遜直郵到家

自貿區落地之後,“海淘”國際品牌商品不僅發貨速度快還不限購。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宣佈,將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國際貿易總部,實現美國貨物直郵中國。這意味着“海淘族”可以直接在美國或歐洲等境外亞馬遜網站上購物,商品一律同款同價,並用人民幣結算。

亞馬遜擬在自貿區建設物流倉儲平台,部分商品提前進口至上海保税倉儲,消費者下單後直接從自貿區配送,大大縮減成本和配送時間。

2.進口商品“白菜價”

以上海自貿區為例,由於進口商品價格比市場便宜10%至30%,經常顧客“爆棚”。而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今後也有望湧現這樣的銷售企業。

3.買進口汽車價格低還有正規售後

自貿區允許進口商直接從汽車原產地進口。這樣一來,從自貿區購買同款進口汽車,將比傳統4s店便宜15%至30%不等,拿天津自貿區來説,臨近韓日這兩個汽車製造強國,本田、豐田、現代等品牌在中國口碑也不錯,以後在天津自貿區買日系、韓系車將更便宜。同時,引入了行業競爭,有望使以往的“非中規進口汽車”在售後上的缺失得到規範。

4.不出國門享受高端醫療服務

隨着自貿區的成立,外資醫院的設立將進一步放寬,外資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門檻大幅降低,心得體會不出國門就可以體驗外資醫院的醫療服務。

由於自貿區的税費優惠,醫院引進設備的成本將大大降低。而且,外資醫院引進到自貿區的基本都是國際領先的醫療設備,這樣國內老百姓花相同的錢,就能得到更好的服務。

5.出境旅遊“説走就走”

且不説天津臨近日韓,廣州、福建臨近東南亞,本身就具備地理優勢。外資旅行社入駐自貿區,可享受自貿區的税收優惠,加上外資旅行社可以更便捷地獲得出境遊方面的資質,具有網絡、管理、品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推出的產品價格會更有優勢,可選擇的旅遊線路也更多。

6.創業門檻低優惠多

照目前上海自貿區的經驗來看,在區內創業主要可享受三方面的優惠政策:一是辦事流程簡化;二是進出口税收政策優惠;三是未來多項金融政策的創新優勢。

這樣,既降低了註冊門檻,又有後續的優惠扶持政策,許多大學生、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將自貿區視為創業的熱土。

7.就業:有望拿到“國際工資”

由於自貿區致力於營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必然會對高層次的人才產生不小的需求,特別是在金融、物流和it等領域,許多大學畢業生以及專業人才將有機會不出國門,就拿到遠超同行業水平的“國際工資”。

此外,隨着自貿區裏外資企業的增加,就職外企的機會越來越多,天津自貿區正逐步取消户籍限制,個人簡歷為就業人才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8.個人可投資港股、美股

在自貿區內,個人可以開設自由貿易賬户,區內境外個人也可以開設自由貿易賬户。只要等相關配套細則出台,個人就可以通過自由貿易賬户投資港股、美股等境外資本市場了。隨着更多國外的銀行進入自貿區與本地銀行競爭,百姓還可以有更多的理財選擇。

9.想看明星“大腕”?簡單!

按照規定,自貿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娛樂場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這可是外資文化巨頭眼中的“香餑餑”!以上海自貿區為例,在去年美國倪德倫環球娛樂公司入駐自貿區後,中國台灣導演賴聲川的經紀公司、韓國知名演出公司等外資演藝公司也紛至沓來。

以兩岸經貿合作為核心的福建、與香港和東南亞有着地理之便的廣東,自貿區政策一旦落地,來自台港澳甚至東南亞的一些文化企業和明星名人自然會常來常駐。

10.遊戲機不用再玩水貨

如果你是個遊戲迷,恭喜你,通過正規渠道擁有“行貨版”的微軟xbox one、索尼ps4等遊戲機再也不是夢。按照規定,自貿區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這兩款遊戲機也已成功在中國上市。這意味着,國內巨大的遊戲娛樂市場正逐步開放,更多的海外遊戲產品可以通過正規渠道拿到手中

【第2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聚焦供給側改革及貨幣政策

本站範文網最近發表了名為《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聚焦供給側改革及貨幣政策》的範文,覺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貨幣政策將相對寬鬆,財政政策方面並無驚喜。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2022年m2的增長目標從12%增加至13%,政府亦設下社會融資總量增長目標為13%,高於2022年的實際增速(12.4%)。我們相信,這些增長目標意味着貨幣政策將會適度寬鬆。財政政策方面,2022年政府計劃的赤字率為3%,代表着政府赤字將較2022年增加5,600億元人民幣,符合市場預期及沒有意外驚喜。鐵路投資方面,投資金額為8,000億元人民幣,與去年相同。中央政府的投資預算只由2022年的4,766億元人民幣增加至5,000億元人民幣。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此次財政刺激政策相對保守。

自上而下的思路。我們的a股團隊預計,今年a股市場將持續震盪。由於美國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因此美聯儲會否在6月加息仍有待觀察,這可能會再次觸發投資者對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的憂慮。同時,人民幣匯率近期企穩,但中期而言貶值壓力仍然存在,這將繼續為市場添上不明朗因素。

供應側心得體會改革:重點的短線交易主題。政府再次強調在工業行業(特別是煤炭和鋼鐵)推行供應側改革以去產能的重要性。我們的a股團隊認為,如果供應側改革順利推行,將有助支持商品價格和對存活下來的公司有利。然而,由於價格反彈是受到供應量下降所推動,而非經濟週期的回升,所以反彈空間或相對有限。在短期內,我們仍然看到煤炭和鋼鐵業存在買入機會,因為庫存水平相對較低。其他投資相關行業的龍頭如信義玻璃[]、中國聯塑[]和金隅股份[]亦是潛在的受益者。

tmt相關基礎設施。雖然傳統基建投資並無帶來十分吸引的投資機會,但我們認為tmt相關基建設施方面有不錯的投資機遇。尤其是,寬帶網絡將覆蓋50,000個小社區,這將使更多人享受到“數字生活”。中國政府也將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神州數碼[]將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受益者,因為該公司主要提供物流服務和農村信息化的解決方案。另外,國家對寬帶網絡的持續投資將推動光纖組件和設備的需求,這對長飛光纖電纜[]而言屬正面。

當局仍計劃在今年推出深港通。一些投資者或會重新關注深港通的相關投資機會,因為根據政府的時間表,深港通將維持於今年啟動。一些知名的tmt股及受益於政府政策的恆生小型股指數成分股,將較吸引內地投資者目光,這些股份包括中國民航信息網絡[]、金蝶[]、中國軟件國際[]、中國電子[]、華能新能源[]、京能清潔能源[]、中國電力新能源[]、天能動力[]和中國外運[]。

專家解讀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貨幣政策相對穩健

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四次會議於3月5日在北京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網財經特邀曹鳳岐、高善文、趙錫軍、宗良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實時解讀。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啟動投貸聯動試點。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分析指出,2022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決勝階段,非常重要,穩增長應該是最重要的,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廣義貨幣量預計增長13%,社會融資總規模增長13%左右。這兩個指標還是相對穩健,比較靈活,略微寬鬆,目的還是為了今年供給側改革,結構調整,創新創業等等,營造相對寬鬆環境。從政策工具來看,今年已有過一次全面降準,價格工具方面有降息,工作總結還有像公開市場操作等創新型工具等。尤其是,今年我國面臨複雜的國際金融和貨幣環境,像美國今年貨幣政策的預期出現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對我國來講也將會有很大的考驗。

趙錫軍認為,今年不排除會有降息降準考慮,儘管有外界猜測美聯儲不一定升息,從目前情況來看,國際間跨境資本流動越來越沒規律,投機性更強,很難有清晰判斷。國內又要面臨五個任務,從歷年來講,要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而利率是很重要的指標。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從整體來看,從會議來看,人民幣匯率呈現波動幅度比較大,有人會擔心改革問題是不是受到影響,現在還是堅定推行,整個方向很確定,我國有很好的經濟增長基本面,同時國際收支很良性的狀態,還有一點,未來要從服務貿易大國向強國邁進。

此外,宗良還指出,從整體來看,未來人民幣匯率穩定是比較現實的。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點評:供給側改革需要適度擴大總需求的配合

1、過去20年來經濟增長目標首設區間目標增速,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7%。與去年相比,這實際上降低了經濟增長預期,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國內去產能的負面衝擊。並且,今年外圍形勢較為複雜,出口增速難以預估,政府工作報告並未給出進出口增速目標,適度降低經濟增速目標可能也為外部意外衝擊預留空間,同時也表明未來經濟增長將更加依靠國內總需求水平和供給側改革來拉動。

2、經濟下滑壓力仍存,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今年財政預算規模為2.18萬億,較去年增加5600億元,熱門思想彙報赤字率提高至3%,較去年提高0.7個百分點,按收支差額計算的實際赤字率有望進一步向3.5%接近。另一方面,2022年將進一步減税降費,5月1日其營改增試點將推廣至全部行業,確保所行業税負只減不增。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專項資金重點用於去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分流安置。

3、政府投資力度繼續加大,供給側改革也需要“適度擴大總需求”的配合。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至5000億元,鐵路投資目標為8000億元,與2022年持平。棚户區改造目標為600萬套,較全年小幅增長20萬套,而且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水利投資未提明確規模,但今年新設公路投資目標1.65萬億元。總而言之,“鐵公基”仍是今年政府穩定經濟的主要抓手。

4、貨幣政策穩健偏寬鬆。今年m2目標增速提升至13%,較去年增長1%。我們預計2022年貨幣政策寬鬆的重點領域為信貸寬鬆,而非貨幣寬鬆。這樣既能為供給側改革提供友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又有助於守住不發生系統系、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在經濟增速目標略有下滑,m2增速小幅提高的背景下範文內容地圖,cpi增速目標仍定為3%,顯示領導層對今年通脹並無太大擔憂,近期物價水平的反彈可能並不具備持續性。

5、匯率制度改革步入平穩期。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增加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但今年的表述較為平淡,一是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二是繼續推進匯改,並且去掉了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兑換方面的表述。目前匯率風險是我國金融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外形勢較為複雜的背景下,穩匯率有助於穩增長、防風險目標的達成。

6、總的來看,2022年主要經濟指標設定大致符合預期。政策方面財政政策將進一步發力,貨幣政策以靈活適度為主,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依賴於供給側改革的進程,這套政策組合是當前破解當前低增長低利率低通脹環境最優組合。貨幣放鬆向財政放鬆轉化,債券收益率可能將受到更大的上行壓力,若穩增長政策能夠有效扭轉經濟下滑預期,則週期板塊的表現可能將相對較好。

這篇內容主要描述增長、改革、今年、目標、人民幣、經濟、投資、匯率,希望對大家有用。

【第3篇】談談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感受

談談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你有什麼感受?下面是整理關於談談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感受的詳細內容,歡迎閲讀!

談談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感受

2022年的春天,因為兩會的召開變得與眾不同。面對壓力,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會克服重重困難,勇往直前。現在我還是一名預備黨員,但是我已經在黨組織的教育下不斷的成熟。我想如果我始終堅持努力,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的。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指標也透出絲絲暖意我們要珍惜好勢頭,滿懷信心闖難關,堅定不移促發展,抓住時機趁勢而上。

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中國在新常態下,繼續完善發展經濟政策,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經濟增長,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體現了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工作重點。

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聯繫羣眾,最大危險是脱離羣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始終堅定信心、始終依靠人民,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創造條件,充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讓各種智慧源泉充分湧流,讓各種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儘管我並不十分自信,但我懂得改善自己,提升自己,這也是我想參加黨校學習的初衷。在2022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4方面建議,民生問題所佔篇幅長、着墨多。四個方面建議位於報告的第三部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所佔篇幅最長,約2000字。

報告還特別強調減少能源消耗,着重解決和減少中國面臨的嚴重空氣、土壤和水污染。“要順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民族未來。”

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始終堅定信心、始終依靠人民,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創造條件,充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讓各種智慧源泉充分湧流,讓各種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改革和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新中國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就是一次次戰勝艱難險阻、一次次經受嚴峻考驗的過程。知難不難,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個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都要有一股韌勁兒,有一股闖勁兒,有一種必勝的信念,一種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的精神,千方百計尋求科學發展之路、民族復興之路。

供給側改革對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關重要。政府要管好用好政府資金,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使4萬億投資最大限度發揮效力;要持續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消費熱點,盡最大力量釋放居民消費潛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集中力量優先安排民生工程,多關心羣眾生活,解決羣眾困難,使擴內需、保增長的過程同時成為擴就業、保民生的過程。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户中。”只要全國人民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我們一定能走出低谷,迎來滿目春光,中國經濟必將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穩健的步伐。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鼓勵百姓、教育百姓、融入百姓,從而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增瓦!我對此充滿相信,我向黨組織保證,我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做事,希望能夠早日通過考驗。

談談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感受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兩會帷幕落下,代表委員的聲音猶歷歷在耳;他們揭露現實,他們痛砭時弊;他們雷雨説笑,他們建言良策。他們的聲音可以產生力量,可以帶來改變。作為一名政治老師,我深刻地感受到兩會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闡釋中國夢,稱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他説:“中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李克強總理在首場“總理記者會”上答記者問,並分享心得“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他説: “人民要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人民並不滿意的增長。”

兩會上,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代表委員們的好提議。比如山東省人大代表趙東苓、政協委員葛劍雄、人大代表鍾南山院士等,他們良言妙策,他們有思考,他們有智慧,除了批評,他們更多的是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推動行動的實現,改變不合理的現狀。政協委員崔永元被媒體稱讚是“著名炮手”,媒體呼籲,希望委員像崔永元一樣“直來直去有乾貨”,説實在話,做實在事。<文章來源:蓮~山 課件 >;

《尚書》有曰:“功崇惟志業廣唯勤”。這樣的聲音在歷史和民族的關節點提出,但它既不遙遠,也不宏大,他與我們相關,他是每一個公民微笑願望的達成:立志建功,精勤改變,便可夢想成真,人生出彩。

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和李克強總理記者見面會講話有關精神的學習,對國家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有了新的瞭解。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想,只有懷揣夢想,才能豐富自己的人生。心中有夢,內心明亮。為了能更好了實踐兩會精神,發揮黨員先進帶頭作用,在思想上,我將繼續不斷加強思想政治修養鍛鍊。在工作的同時,除了自覺學習重要思想和兩會精神外,我還計劃經常閲讀有關黨建、黨史及黨員先進事蹟的書籍和報刊等,不斷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和理解。使本人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精神動力,做到學以致用,而不盲目;使自己能夠自覺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風的侵蝕,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工作上,我要不斷的勤奮努力。當今社會處於一個以信息作為重要生產力的時代,誰掌握的知識,誰就擁有了進步的階梯。因此,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某個領域的精深程度,爭取做到獨當一面,保證高效率地完成任務。我還將及時認真地為自己充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把最前沿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使自己不會在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中落伍,以便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更大的潛能,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4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

看了2022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我覺得以下幾點印象深刻,這是2022年的總結,也是2022年的規劃。2022年,不平凡的一年,有喜有悲,全在報告中。2022年,期待中,從報告出發。

第二,五大困難和挑戰:其一,金融危機還在蔓延、仍未見底。其二,金融風暴對中國經濟的嚴峻威脅。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其三,長期制約我國經濟健身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能源與環境方面依然非常值得重視,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承受力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其四,人民羣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進一步解決。醫療、教育等一些與人民利益慼慼相關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人民的生活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實質的保障,更甚提高。其五,市場秩序以及市場監管。其中的食品安全是2022年中國人民的痛,不僅是乳業的重大打擊,也給全國人民強烈的震撼,雖然頒佈了食品安全法,但是這方面的工作還是有待加強。

第三,2022年工作計劃之一: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2022年,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的就業率明顯低於往年,大學生就業問題非常突出。在政府報告中提到“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突出位置”可以看到政府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第四,“三農”工作依然重點對待。其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新型農業、現代化農業等是“三農”工作的基本點。同時,改善農民的民生也是一大重點。

第五,對台灣問題上,我們在2022年取得的成績上繼續努力,站在和平解決的基礎上促進統一。同時,與香港、澳門共同努力發展、攜手前進。

2022年,要抵抗住金融風暴的蔓延,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實現經濟結構的繼續優化,進一步改善民生問題。我相信,2022年會是更上一層樓的一年。不僅是我們國家的經濟,也是我個人的全新開始,2022年我要更加努力,與中國經濟一起前進。

【第5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房地產去庫存解讀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房地產去庫存解讀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前,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部長通道”接受記者採訪。中新社記者 金碩 攝

視頻:陳政高:穩定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來源:中央電視台

中新網3月16日電 每年兩會,老百姓在衣食住行消費成為關注熱點。繼14日交通部記者會講了“行”之後,15日兩會記者會的焦點轉到了“住”。港台地區及外國華文媒體稱,房地產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項事關民生福祉的重大工作。如何穩定房市,這格外考驗智慧和能力。

香港《大公報》16日刊文稱,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突出問題是“兩高”:高房價與高庫存。一方面,一線城市房價正在高位運行,另一方面,房地產庫存量不斷升高,三四線城市尤為明顯。

分析稱,房地產市場鏈條長,與其他行業關聯度高,既關乎金融體系的穩定,又直接牽動鋼鐵、水泥等行業的興衰。同時,房地產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項事關民生福祉的重大工作。升斗小民有的上無片瓦,熱切渴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的幾輩子的辛苦積蓄全部投入買房,盼望市場能夠平穩健康,保值增值。這格外考驗智慧和能力。

住建部長陳政高在記者會上坦承了房價上漲過快、庫存嚴重等問題,同時大派“定心丸”,明確表示中國不會像日本樓市那樣崩盤,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是房地產發展的前提條件,而城鎮化進程則提供了廣闊空間。政府亦將在住房制度改革、棚户區改造、鼓勵引導農民工進城購房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

文章表示,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既有過往十多年土地財政驅動、經濟結構性矛盾堆積的深層癥結,也不乏各種市場力量推波助瀾形成的泡沫和虛火。調控房地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住建、金融、財税、土地、户籍等部門綜合施策。破解房價和庫存“正高”的局面,需要“政高”,這不單指住建部長陳政高,更需各級政府高度負責、各項政策高效精準。

該文認為,當前經濟下行,地方政府壓力很大,但調控房地產,不能急功近利,重蹈“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路,而須着眼於長遠的經濟結構改革和制度改革,避免將庫存壓力簡單轉嫁到農民工等羣體身上。

新加坡《聯合早報》16日報道,房價是近期也是中國全國兩會期間各方聚焦點,它不僅牽動着民眾的錢袋子,也影響宏觀貨幣政策的迴旋空間。

各方出手救樓的決心是顯而易見的,只是花下去的力氣是否會使到點子上,穩住一二線房價的飆漲,去除三四線城市的庫存,怕是還要等上兩三個月才有答案。

多數經濟分析師認為,既然有超過5億平方米的待售面積在三四線城市滯銷,熱門思想彙報那麼在房價不漲的情況下,央行支持去庫存,做法是積極的。

至於上海、深圳等少數一線城市房價攀升過快,市場人士的解讀是,央行覺得這應該依靠市場的力量、商業銀行自主決策和地方政府嚴加監管把控來應對,邏輯上也沒錯。

該報指出,中國的決策者和理智的民眾深知,房地產並不適合作為投資品來炒作。在內需不振、改革又需要週期和資金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升值所創造出來的短期財富膨脹,能夠讓經濟賬面好看一些,但能撐得起子孫後輩的長遠幸福嗎?

香港《文匯報》16日文章稱,也許,房地產的短期景氣確實能為中國經濟增長,尤其是靠土地財政過活的地方政府帶來好處。但從長期看,大量資金套牢在樓市,社會價值觀極度扭曲,不再有人相信勞動創造價值,這對經濟的傷害或許比房地產的庫存風險來得更猛。

香港《明報》16日報道稱,陳政高在記者會上稱中國一線、二線城市的樓價依然飆升,今年該部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穩定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樓價。他又指今年樓市庫存嚴重,如何去庫存是住建部工作要點。對於中國樓市會否重演日本上世紀90年代樓市崩盤的現象,陳政高認為,時代和背景等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這篇內容涉及到房地產、庫存、房價、經濟、城市、中國、問題、市場等方面,覺得好就請(ctrl+d)收藏下。

【第6篇】2022年兩會思想彙報:讀温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

尊敬的黨組織:

今天我仔細閲讀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讓我很感動,也有很多的收穫。温家寶總理兩萬多字的政府工作報告,聽來卻不覺宂贅,蓋因報告突顯了三個特點:更務實,更貼近,更細節。

比較去年的報告,就能發現,宏觀經濟政策發生了重大改變。2022年兩會的調子,是政府以相當嚴厲的口吻控制經濟過熱,關鍵詞是“兩防”, “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而今年則指出要通過拉動投資、拉動消費,保證經濟增長。比如,在闡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時,去年報告用的是“穩健”和“從緊”,今年用的字眼是“積極”和“適度寬鬆”。

事實上,在去年的報告中就已經有了一些前瞻性的論述,埋下了這一變化的伏筆:“鑑於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要密切跟蹤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審時度勢,從實際出發,及時靈活地採取相應對策”。因此,今年調子的變化,並非從“兩會”始,政府對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越來越“從實際出發”了。

温家寶坦率地承認,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與人民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比較突出,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領域比較嚴重。他在報告中透露,為彌補財政

減收增支形成的缺口,2022年中國財政赤字將擴增至9500億元——儘管不少學者評述這對財政和經濟安全並未構成威脅,但這一較罕見的高赤字數字在報告中出現,讓代表們仍然神色凝重。

而掌聲最熱烈的,恐怕要數温總理在談及 “實施全國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時指出,要“推進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建設。要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事實上,人們立即會從温總理這一異乎尋常的兩“最”用詞,聯想到剛剛過去的汶川大地震,許多花朵一樣的孩子在上課時命喪黃泉,引發人們對校舍抗震能力的極度關注。甚至連温總理使用的讓學校成為最安全的地方,也是眾多論者和網友曾經沉痛而懷有希冀地使用過的原汁原味的用語。看來,政府在傾聽民聲、採納民意、集納民智方面,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

報告貼近百姓的另一種努力,還在於使用的語言通俗易懂,甚至有不少口語化的成份。比如,他不斷提及要“讓人民放心、讓人民舒心”,“讓人民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 這種平易近人的努力,在近年來決策層的諸多報告和談話中都顯而易見。

更細節,則是許多人聽了温總理報告之後的感慨。這份報告讓人從中感受到自信與希望的力量。危機當前的“兩會”受人關注,而一份更務實、更貼近、更細節的政府工作報告,則讓人對化危為機,有了實實在在的信心。

2022年3月8

【第7篇】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

過去一年來,中國不懼國內外複雜形勢挑戰,始終把深化改革擺在重要位置,經濟社會發展卓有成效。下面是本站範文網小編整理的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閲讀!

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

在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的同一時間,一份調查用超過57萬受訪者實實在在的切身體驗,講述老百姓對過去一年中央政府各項政策的獲得感。

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熱議,面對這份熱情洋溢的工作報告,讓百姓的心頭充滿了歡喜。這份工作報告不僅僅翔實地對中央政府昨天和未來所做的工作向全國人民進行解讀,更多地體現了中央政府在時代改革的今天,為中國百姓到底做了哪些工作,而這些工作究竟會給百姓生活帶來什麼,能夠讓他們的生活改變多少。這份報告寄託了中央政府為民服務的情懷,亦讓廣大百姓對於未來的改革充滿了更多更大的夢想。

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什麼會讓百姓有很多的獲得感呢?相關媒體新聞説得明白,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涵蓋經濟發展、民生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的32項具體量化指標全部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持續推進等滿意度均過99%。網民對2022年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工作成效的獲得感最高。在政府的工作中,政府所做出來的承諾真正是言必行,行必果,果必須是注重實效,讓百姓感受到各項工作的落實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讓自己的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在今天,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有很多幹貨,讓百姓對於2022年的改革寄予厚望,2022年政府重點工作部署仍在涉及到百姓最大利益的民生問題上發力,如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工作部署,尤其是提速降費等一系列民生大禮包何時落地,最受網民關注。正是改革一直向民生靠攏,讓百姓對於政府的工作報告怎麼不會點贊有很多的期待呢!尤其是總理所説的話,發展是硬道理更多體現在增進人民福祉上,要讓廣大羣眾感到生活有滋味、未來有奔頭!兩會報告如此係掛民生,這相關部門調查查姓相信農村收入會提高,更對全面小康的實現信心十足,這根本不是意外,是百姓對中央政府工作的信任發自肺腑之言。

2022年全國兩會,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百姓獲得感最高,相信2022年中央政府的改革一定不會讓百姓失望,伴隨着時代的浪潮,中國人民將會迎來越來越美好的生活,那時候讓中國人民將更加自信,更加自傲和自豪。

學習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8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對外開放解讀

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對外開放解讀

關鍵詞:對外開放

報告原文:2022年實際使用外資1300多億美元,繼續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面對國際環境新變化和國內發展要求,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經觀説:2022年對外開放的重點包括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深港通”開啟、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並新設7個自貿區、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一律由審判改備案等,今年也將圍繞這些內容進一步深化和加強,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外貿回穩向好,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

這篇內容主要描述對外開放、進一步、推進、建設、報告、環境、一路、一帶,希望對網友有用。

【第9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教育公平解讀

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教育公平解讀

關鍵詞:辦好公平優質教育

報告原文:辦好公平優質教育。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加快實現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持續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繼續擴大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深化大學聯考綜合改革試點。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加強民族教育,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學前教育和老年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我們要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經觀説:在義務教育層面,2022年11月份落定、將於2022年9月1日起實施的民促法修訂稿規定,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進一步體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決心。通過明確劃分民辦學校的概念和分類制度,對於民辦主體進入義務教育後的行為規範和權益保障更加明晰。

熱門思想彙報在此次報告中還提到“擴大數字家庭、在線教育等信息消費”。在線教育的普及對教育資源的擴大覆蓋有積極意義,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城鄉同質化教育資源共享。這同時對在線教育企業是重大利好,從政策上肯定了行業發展的意義,會激發該領域的創業****和推廣合作進程。

在高等教育層面,1月25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雙一流”實施辦法。接棒“985工程”、“211工程”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幕。

這一新輪大學重點建設工程以五年為一個週期,與國家五年建設規劃同步實施,注重學科發展,“以績效為槓桿”,並將對建設高校實行“總量控制、開放競爭、範文內容地圖動態調整”。

這篇內容講的是關於教育、義務教育、實施、國家、擴大、一流、大學、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第10篇】2022年兩會聆聽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

2022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勝利召開,李克強總理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回顧了2022年政府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同時也展望了2022年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以下是本站範文網小編整理的2022年兩會聆聽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

2022年兩會聆聽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1)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質量之魂,存於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組工幹部亦需要“工匠精神”,把專一、專注、專業融入組織工作的每一項任務、每一個細節,打磨出更多組織工作的精品,締造出更多的“組工製造”。

要用“工匠”精神提升能力。組織工作點多面廣,往往一個人要承擔多個人的工作,一項任務要涉及多個單位的責任,這個時候就需要很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也需要我們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真正從小處、細處着手,不斷提升本領,做到“出活”。

要用“工匠”精神鑽研業務。如何深刻領會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精神,成為工作的“行家裏手”和“業務通”,對於我們每一個組工幹部來説,既要發揚組工情懷,幹一行愛一行,又要弘揚工匠精神,幹一行精一行,切實承擔起組織賦予的使命。

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組織工作就好比一頓豐盛的大餐,需要細細品味,雖然很辛苦,難以像經濟工作那樣顯成績,但是做好了,付出了汗水就能夠發揮作用。而如何打造精品,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相,形成“爭先進位、創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後,以工匠精神盯住不放,這樣才能真正“出彩”。

2022年兩會聆聽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2)

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報告就當前我國面臨的艱鉅而繁重的改革、發展及穩定任務,釋放出了十大強音。

釋放了改革實幹強音。報告指出,中國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廣大黨員幹部羣眾是趕出來的,再創新業績還得靠實幹。我國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不靠改革創新沒有出路。要堅持以推進共計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這是一個化蛹成蝶的轉型升級過程,既充滿希望由伴隨陣痛,即非常緊迫又艱鉅複雜。

釋放了民生福祉強音。報告指出,民生是為政之要,必須時刻放在心頭、扛在肩上。該辦能辦的實事要竭力辦好,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切實落實脱貧攻堅責任制,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嚴肅查處假脱貧、“被脱貧”、數字脱貧,確保脱貧得到羣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釋放了簡政放權強音。報告指出,簡政放權是政府自身的一場深刻革命,要繼續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披荊斬棘向前推進。要減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權,增加市場的自主選擇權。一定要讓企業和羣眾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後一公里”,堅決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

釋放了經濟發展強音。報告指出,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優勢,中國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好。要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羣眾普遍受惠。要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公平,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

釋放了政府建設強音。報告指出,要直面挑戰,敢於擔當,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如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託。廣大公務員要持廉守正、乾乾淨淨為人民做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幹字當頭,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幹。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給幹事者鼓勁、為擔當者撐腰。

釋放了企業減負強音。報告指出,要進一步減税降費,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都要舍小利顧大義,使企業輕裝上陣,創造條件形成我國競爭新優勢。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中央部門要帶頭,一律按不低於5%的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決不允許增加“三公”經費,擠出更多資金用於減税降費,堅守節用裕民的正道。

釋放了中國“質”造強音。報告指出,“質量之魂,存於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釋放了環境治理強音。報告指出,對偷排、造價的,必須嚴厲打擊;對執法不力、姑息縱容的,必須嚴肅追究;對空氣質量惡化、應對不力的,必須嚴格問責。治理霧霾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全社會不懈努力,藍天必定會一年比一年多起來。

釋放了國民教育強音。報告指出,要繼續擴大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深化大學聯考綜合改革試點,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要辦好公平優質教育、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要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釋放了食藥安全強音。報告指出,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健康,必須管得嚴而又嚴。要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夯實各方責任,堅持源頭控制、產管並重、重典治亂,堅決把好人民羣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每一道關口。

釋放了大眾消費強音。報告指出,要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費環境。要加快發展服務消費,增加高品質產品消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要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讓羣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

【第11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感受

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展望今後五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展望今後五年,我們充滿必勝信心。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人民生活將會更加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羨慕死整理的關於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感受,歡迎閲讀!

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感受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對2022年及“十二五”期間工作進行回顧總結,明確“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同時指出2022年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報告內容詳實全面卻又簡潔易懂,直面困難卻又良計在手、信心滿滿,勾勒出新常態下的中國發展藍圖。我們認為以下三個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1、新常態下政府執政理念和思路體系更加清晰。縱觀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同時間和誠,新常態下中央政府的執政方針和經濟發展思路一脈相承,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前瞻性。整體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發展總體目標,“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指導思想,發展是第一要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是主要任務,“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是政策原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發展框架體系下,中央政府和有關部門能夠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和其他影響因素走勢動態地確定階段性工作要求,實現政策的連續性、有效性和穩定性。

2、gdp增長目標採用區間管理。政府工作報告將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為“6.5%-7%”,這樣明確的區間目標設定表述方式第一次在政府報告中出現,反映出中央對中國經濟增長本質和要求的理解更為深刻。2022年我國設定的gdp預期目標表述為“7%左右”,雖然也是區間概念,但卻多次引發國內外各界對“到底會是多少”的猜測。本次目標設定的表述則釋放了更為明確的信號。6.5%是我國未來5年實現“2022年gdp比2022年翻一番”目標的年均經濟增速值,將之作為增長目標下限體現出我國對實現既定目標的決心和信心,有利於鼓舞鬥志,引導市場預期。將7%作為增長目標上限則反映出我國政府務實、求是、穩健的發展理念。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需要保持健康穩定的合理速度,實現穩增長與調結構間的平衡。

3、宏觀調控手段更為成熟。貨幣政策方面,指出在穩健的同時要靈活適度。結合2月份周小川行長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貨幣政策處於穩健略偏寬鬆”的表示,2022年貨幣政策有望更為靈活。這既是順利實現新舊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有利保障,也是應對全球複雜多變的經濟政治形勢的有效手段。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報告在設定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率的同時也首次提出“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增長13%左右”。這反映出未來監管部門將會更系統和全面看待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傳導途徑和受眾目標,通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等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手段疏通傳導機制,有效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財政政策方面,報告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赤字率從去年的2.3%提高到3.0%,同時強調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税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這既能有效避免財政資金低效甚至浪費使用,又能有效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切實推進“降成本”工作。輔之財税體制改革、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等措施,我們相信2022年財政政策的力度和效果將為更為突出,在優化調整經濟結構、釋放“雙創”活力、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2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範文2:

2022年的春天,因為兩會的召開變得與眾不同。面對壓力,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會克服重重困難,勇往直前。現在我還是一名預備黨員,但是我已經在黨組織的教育下不斷的成熟。我想如果我始終堅持努力,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的。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指標也透出絲絲暖意我們要珍惜好勢頭,滿懷信心闖難關,堅定不移促發展,抓住時機趁勢而上。

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中國在新常態下,繼續完善發展經濟政策,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經濟增長,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體現了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工作重點。

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聯繫羣眾,最大危險是脱離羣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始終堅定信心、始終依靠人民,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創造條件,充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讓各種智慧源泉充分湧流,讓各種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儘管我並不十分自信,但我懂得改善自己,提升自己,這也是我想參加黨校學習的初衷。在2022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4方面建議,民生問題所佔篇幅長、着墨多。四個方面建議位於報告的第三部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所佔篇幅最長,約2000字。

報告還特別強調減少能源消耗,着重解決和減少中國面臨的嚴重空氣、土壤和水污染。“要順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民族未來。”

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始終堅定信心、始終依靠人民,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創造條件,充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讓各種智慧源泉充分湧流,讓各種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改革和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新中國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就是一次次戰勝艱難險阻、一次次經受嚴峻考驗的過程。知難不難,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個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都要有一股韌勁兒,有一股闖勁兒,有一種必勝的信念,一種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的精神,千方百計尋求科學發展之路、民族復興之路。

供給側改革對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關重要。政府要管好用好政府資金,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使4萬億投資最大限度發揮效力;要持續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消費熱點,盡最大力量釋放居民消費潛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集中力量優先安排民生工程,多關心羣眾生活,解決羣眾困難,使擴內需、保增長的過程同時成為擴就業、保民生的過程。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户中。”只要全國人民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我們一定能走出低谷,迎來滿目春光,中國經濟必將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穩健的步伐。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鼓勵百姓、教育百姓、融入百姓,從而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增瓦!我對此充滿相信,我向黨組織保證,我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做事,希望能夠早日通過考驗。

【第12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經濟gdp增速6.5%左右解讀

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經濟gdp增速6.5%左右解讀

關鍵詞:gdp增速6.5%左右

報告原文: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經觀説:6.5%左右的增速目標與預期是一致的,主動下調經濟增速會給接下來的經濟結構調整留出更多空間。心得體會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今年經濟工作定下的總基調就是“穩中求進”,“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就意味着經濟在趨穩的同時,隨着供給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將尋求更有質量的增長。

【第13篇】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繼續去產能解讀

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繼續去產能解讀

繼續去產能

要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工作總結有效處置“殭屍企業”,推動企業兼併重組、破產清算,堅決淘汰不達標的落後產能,嚴控過剩行業新上產能。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第三部分: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一)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繼續去產能解讀》是篇本站範文網,涉及到產能、企業、報告、繼續、政府工作、法律法規、第三、行業等範文相關內容,覺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第14篇】0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學習心得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温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八次使用“信心”一詞,凸顯出金融危機下的“中國信心”。海外媒體紛紛報道並評價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稱中國兩會重視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等多項工作,清晰地將“中國信心”傳遞給世界,有助於世界經濟走向復甦。

連日來,“中國信心”成了全國“兩會”最熱門的關鍵詞,温家寶總

理的“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貴重”也不斷被廣泛引用。更重要的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信心”還引來了全球熱辣辣的目光。據報道,採訪今年“兩會”的中外記者突破3000人,其中外國記者800多人。中國保增長的一舉一動,正牽動着世界經濟運行的神經。中國信心,正成為全球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筆者對此也是深有感悟——

這信心來自我們對經濟形勢的全面認識。近段時間,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部需求明顯萎縮,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城鎮失業人員增多,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報告沒有迴避這些問題和矛盾,而是綜合考慮了發展的需要和可能,提出了“保八”目標及相關一攬子計劃。竊以為,“保八”目標的提出,絕非憑空想象、可望不可及,而是建立在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之上。

這信心來自我們應對危機的正確決策。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果斷決策,沉着應對。一是及時確立“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方針,迅速啟動兩年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二是中國多位高層領導人密集出訪,向世界傳遞中國願與各國合作共同應對危機的信息;三是政府工作報告再度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為今年的工作重點,用一組組具體而鮮活的數字,增強企業投資、社會消費和人民羣眾對國家發展的信心。

這信心來自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30多年來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得全球經濟從中國的發展中不斷獲得新的推動力。據聯合國《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統計,2022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到22%,今年將進一步增至50%。在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都陷入經濟衰退之時,中國經濟目前已出現早期復甦跡象,這無疑會提振全球經濟增長的信心,減緩國際金融危機擴散蔓延趨勢。

胡錦濤總書記説得好:“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堅定信心。”温家寶總理也用鏗鏘有力的八個“來自”,在工作報告中闡述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道出了泱泱大國的底氣。竊以為,這八個“來自”是我們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是全國人民和衷共濟、共克時艱的有力支撐。有了這樣的“中國信心”,我們才敢面對現實、負重加壓、正確決策,也才能改變悲觀預期,果斷出手、化“危”為“機”,度過難關。

【第15篇】2022年兩會温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心得體會

今年温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體現出什麼?今年與以往不一樣,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正因為是最後一年,人們更關注工作報告體現的核心內容。

初看温總理的報告,集中體現為三大特徵:一是信心倍增,二是人情濃郁,三是改革勇氣。如果具體地分析,我們可以用“親和力”與“意志力”兩個詞概括温家寶政府工作報告的精髓。

一、親和力:人民意志的再現

新中國的總理是人民的總理,人民總理牽掛的首要問題應當是百姓的切身利益。温家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集中筆力,把民意描寫得具體而生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前,相關調查顯示,民生問題仍是人民關心的首要問題,引起民眾廣泛關注的一“降”一“升”成為温家寶政府工作報告的主線——一“降”:國內生產總值降至7。5%,這是八年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第一次降至8%以下;一“升”,繼續提升生改善民生水平,這是八年來強調提升民生水平的最強音。

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不管是總結過去工作還是部署今年工作,報告都大大加重了民生的分量,直接回應了社會和老百姓最關切的問題。

物價——民生中的民生。物價上漲過快是民眾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今年,温家寶在總結去年成績時,第一項工作就突出了“遏制物價過快上漲”,“多數城市房價環比下降,調控效果正在顯現”凸顯制約民眾生活質量的關鍵要素,把民生中的民生放在最要緊的位置。温家寶在報告中特別強調“堅定不移地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把控制房地產對民生的無情摧殘放在政府工作特別重要的位置。在2022年“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的工作重點中,“控物價”被放在第二位,特別強調“繼續採取綜合措施,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價格走勢反彈。”可見,物價繼續佔據着政府工作的主調。

醫改——民心中的民心。醫改是民眾心中一直沒有解開的結。醫改積下的突出問題越來越明顯地擺在政府面前,對醫改的政策如何,直接關係到百姓的基本生活。面對深化醫改這個難題,温家寶堅定地表示:“大力推進醫藥衞生事業改革發展。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務水平。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開尿毒症等8類大病保障,將肺癌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範圍。”

教育——民意中的民意。發展教育,是最得民心之舉。這些年來,教育問題一直是温家寶牽掛的重大問題,他到中學聽課,對教育改革提出明確的方針,對義務教育制定超常政策,對低層羣眾突出教育保障——可以説,教育成為支撐民族復興的標誌。所以,在2022年的報告中,温家寶在報告中強調教育優先發展時,特別從理論的高度指出:“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他以堅定的口氣説:“教育寄託着人民的希望,關係國家的未來,我們一定要把這項事業辦得更好!”

温家寶的報告對民生的關注,是八年來最為集中、最下功夫、最有成效的承諾,這也是總理對政府工作的明確要求,對廣大民眾的莊嚴保證。

二、意志力:國家意志的再現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最多的詞可能是“改革”二字。據統計,“改革”一詞在工作報告中出現了近七十次。温家寶再次發出的改革意志,引起人們高度重視。

我們記得,2月3日至4日,温家寶在廣東考察。他在考察過程中這樣説,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也沒有國家的今天。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巨大變化,不僅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各項社會事業和人民生活都取得巨大進步。二十年前,小平同志不顧八十多歲的高齡來到廣東,講了許多語重心長、發人深省、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話。他明確告訴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這些話我以為至今仍有強大的震撼力,而且有着巨大的指導意義。温家寶進一步説,在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變化非常劇烈、金融危機還在發展蔓延、國內經濟體制上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仍然存在的情勢下,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不少,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依然是改革開放!“在經歷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要繼續下定決心、鼓足勇氣,毫不動搖、永不停頓地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特別是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改革開放的長期規劃設計,繼續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長期堅持的根本思想路線。這一點不會變也不能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繼續成為時代進步的旗幟高揚在人民大會堂的天空,她必將成為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重要標誌。温家寶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正確抉擇。要以更大決心和勇氣繼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等各項改革,破解發展難題。

温總理提出六個方面的改革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有三項:第一是切實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第二是以打破壟斷為重點的企業改革,第三是收入分配改革。可以説,這三大改革,每一項都是對政府意志的強大挑戰:高度壟斷的經營方式、分配不公、民意不均等突出問題將直接考驗政府的意志力和協調力,只有在這些敏感的熱點改革難點上取得重大突破,人民才會滿意,政府才能安心。也可以説,只有時刻牢記鄧小平“不改革死路一條”的警訓,改革才會有真正的效果。想三十年前,鄧小平的改革,是在衝破長期固定在人們頭腦中的滯後意識、衝破長期在政府官員頭腦中的固執思維、衝破長期統治百姓思想的計劃經濟模式的背景下取得重大突破的,要實現這些“衝破”,需要多大的意志和毅力?改革的過程,不需要掌聲,不需要讚歌,只需要成果!

今年是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二十週年,用什麼樣的改革成果紀念小平同志?用什麼樣的改革措施推進改革進程?用什麼樣的改革過程體現人民心聲?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的是:現實改革中最深層次的矛盾是利益關係失衡,是利益集團對政府和市場的挑戰,是壟斷經營對市場經濟的侵蝕。只有打破這些利益集團的利益話語權,只有打破利益集團的利益分配模式,改革才會取得成效——人民的期望與總理的希望將在這裏得到檢驗!

一個民生,一個改革,温家寶力透紙背,風骨盡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wnd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