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家鄉風俗精品多篇

家鄉風俗精品多篇

家鄉風俗精品多篇

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 篇一

清明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節日。

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個文化傳統節日,凝聚着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為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到了清明節,掃墓的人們都會去先人的墓前鳴放鞭炮。聽家人説放鞭炮,是為了叫醒在墳墓中的魂靈,讓他們從睡夢中起來收好後輩們供奉的錢材。而現在隨着綠色掃墓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也開始提倡在墓前放幾束花,磕幾個頭,以敬哀思就可以了。

每年四月五日起牀後,我們一家就會搭上爸爸的汽車,啟程前往白沙,給死去的親人掃墓。

我們手提祭品,心情沉重地往山上走着。親人墓前的草已長得很高了,外公把墓前的草清理乾淨後,我們便將火點起來,把紙錢一張一張的分開後,一點一點地放進火裏,燒給在墳墓中居住着的親人的靈魂,再虔誠地插上香,在墳墓前磕幾個頭許下自己的心願後,最後將花束擺放在墳前,我們才會離開了。

清明掃墓,既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親人,懷念他們的音容笑貌;又是一種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許下願,鼓勵讓自己在新的一年多多努力。我想,這就是清明掃墓經久不衰的緣由吧。

家鄉的風俗700字作文 篇二

在長江的中下游,有一座美麗富饒的城市——泰州,我的故鄉。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遊歷泰州時稱讚“這城不是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也正如我所想,泰州雖抵不上大城市的繁華,但這座安靜祥和的小城,充滿了愜意。

你們知道嗎?泰州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就在這座充滿歷史文化的城市也有許許多多的風俗,我最喜歡的還是趕集。

趕集,又稱市集,是指在定期舉行的商品交易活動的形式,是勞動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我們小鎮趕集的時間是農曆的3月18、5月13、10月13日等日子。

爸媽工作很忙。這幾年都是我獨自一人去趕集。和我一樣也要去趕集的人很多,他們從四面八方而來,擠得集市水泄不通。正當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集市時,只見到處人山人海,還不時聽見幾聲吆喝,五顏六色的貨物攤,從街頭擺到街尾,攤上琳琅滿目的物品更是令人眼花繚亂。大街小巷裏,賣家們的極力地推薦着自己的貨物,顧客們則是東瞧瞧西摸摸,挑選着自己喜愛的物品。

這裏有賣衣服的店,衣服雖説不是什麼名牌服裝,但卻很耐穿,也很便宜,物美價廉。這裏還有賣烤肉串、烤魷魚的,光是聞一聞就能讓人垂涎三尺。這裏還有賣各種小飾品的,有十塊錢三件的,還有全場兩塊錢的,而他們通用的廣告詞都是“在這裏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這裏還有賣各種小動物的,有小雞、小鴨、鸚鵡、兔子等,每次看到這些小動物時,我都會被他們可愛的外表所蠱惑,情不自禁的停下腳步,站在那裏呆呆地看着他們……

這熱鬧的氣氛使我流連忘返,我從上午一直逛到傍晚,買了許多自己心儀的物品,才依依不捨回家。

隨着時代的變遷,很多舊時的風俗都已經改變。但我希望趕集這個風俗能永遠的傳承下去,因為它承載着我們滿滿的回憶。

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 篇三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雖然我們中華地大物博,風俗千千萬萬,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一個千家萬户團圓的好節日。春節是我們家鄉最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萬千炎黃子孫代代傳承的好節日。春節的高潮是從除夕夜開始的。這一日放鞭炮,吃團年飯,一家團聚,好不熱鬧。

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大人們就忙着貼春聯上燈籠;婦女們則在家裏打掃衞生,把一年的塵埃都掃去;孩子[]們上躥下跳地打下手。等大家都忙完了,便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吃年夜飯。

這個時候,辛苦工作的叔叔阿姨們回來了,努力求學的孩子們回來了,大家一路風塵趕路,就是為在今天回到家裏,一家團聚,在晚上趕着吃上一頓團圓飯。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吃喝喝,説説笑笑,歡歡喜喜,時而大笑,時而感動,整個家裏都瀰漫着幸福……

等家家户户高高興興吃完年夜飯,便到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放鞭炮的環節。

過年的時候大家為什麼會放鞭炮呢?這還得從一個傳説説起。傳説很久以前,每年大年三十,會有一隻怪獸叫做“年”的怪獸從山上下來,到村莊裏吃牲畜,甚至連人都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鬥爭,但都一去不復回。有一次偶然碰到一個人躲在家裏用竹子燒火,竹子突然爆裂發出巨響,嚇到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爆出響聲,最終成功把“年”嚇跑了。從那以後,每到大年七年級,人們便歡聚於一堂,放鞭炮貼春聯,將之稱為過年。

春節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節日。年,雖然説是一個傳説,卻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無限的温暖,無限的期盼,無限的夢想……

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 篇四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的習俗很多,吃湯圓,舞獅子,猜燈謎……每個習俗背後有很多的歷史故事,今天就和大家來講講“吃湯圓”這個風俗。

“湯圓”這兩個字的字音和“團圓”相似,而這團圓的寓意,就要從那個叫元宵的姑娘説起。

漢武帝有位愛臣,名叫東方朔。有一天,東方朔在園子裏面碰到一個姑娘在井邊,邊哭邊猶豫地想往井裏跳,東方朔連忙拉住他問:“你為什麼要哭,為什麼想不開?”

“我的名字叫元宵,常年在宮中做湯圓,沒有批准,我回不了家,我好想他們!”姑娘説完,東方朔想了想説:“我來幫你吧,今年你一定能和家人團聚!”

第二天,東方朔在街頭上扮成一個算命的,假裝算了算,便對周圍的百姓煞有其事地宣佈到:“正月十六,皇城會有大火”。這個消息傳到漢武帝耳朵裏,他找到東方朔,詢問“這事如何處理?”東方朔假裝想了想説:“火神很喜歡吃湯圓,不如讓百姓們做好湯圓,在那一晚奉獻給火神君。”皇帝覺得這個方法很好,可是又要怎麼瞞過玉帝呢?東方朔又説:“只要那天,在皇城內外掛滿燈籠,這個城市就像燃起大火,不就瞞過上帝了嗎。”

事情很快就安排了下去,那位叫元宵的姑娘,也因被派出宮外,教百姓們製作湯圓,得以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後來,每年元宵,大家都會吃湯圓,以示慶祝

湯圓的口感細膩爽滑,裏面可以包各種口味的餡兒,下鍋煮到浮起就可以入口了。不僅好吃,還寓意“團圓”,表達着人們的美好祝福,所以直至今日,這習俗都在千家萬户流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e7y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