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行政事業單位新版會計制度(超級實用)(新版多篇)

行政事業單位新版會計制度(超級實用)(新版多篇)

行政事業單位新版會計制度(超級實用)(新版多篇)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一

摘要:隨着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原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下簡稱《制度》難以對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形成有效的約束,新《制度》的頒佈正是針對原有《制度》缺陷的改進,本文從新舊《制度》的差異入手,並分析因內容改變所帶來的相關影響,並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字: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變化 影響

一、引言

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立行之有效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和設置勾稽關係明晰的會計科目,是順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要求。 1997年財政部依據《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制定舊版《制度》財預字(1997)288號)、20xx年的《徵求稿》均曾對規範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服務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髮揮過積極的作用。但隨着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以及20xx年《企業會計準則》的頒佈,使得原有《制度》的缺陷日益突顯,我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接軌趨勢、財税改革體系已初步完善、多日趨複雜的會計核算和元化的財務信息需求,對《制度》提出更高的需求,基於上述背景,財政部於20xx年頒佈新《制度》在會計原則、會計科目、賬務處理、報表編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適應事業單位現狀的改變。

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內容變化

(一)適用範圍比較

企業是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的組織機構,相比之下,事業單位是不以盈利為目標的國家分支機構。兩者雖然目標差異,但兩者的功能互補促進了市場資源合理配置。隨着市場化進程加快,為進一步優化市場資源和滿足社會需求,國家已開始逐步分類地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同時,許多事業單位為適應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獲取非財政撥款資金,建立附屬企業成為有效的方式。但是因事業單位的附屬企業可能面臨多元投資主體、會計業務日漸複雜等實際情況,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的界限日趨模糊。因此,劃定適用範圍顯示出財政管理部門對事業單位宏觀把握。1997年舊《制度》總則中第二條明確其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國有事業單位,20xx年新《制度》總則中第二條修訂為該制度適用於各級各類事業單位。由對比可見,新《制度》規定的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其範圍相對於舊《制度》規定的我國境內的國有事業單位擴大,涵蓋非國有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分支機構,清晰的劃定事業單位界限,有利於統一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比較口徑。

(二)會計處理比較

1、資產業務的核算變化

事業單位資產業務會計核算變化涉及貨幣資金業務、應收及預付款業務、存貨業務、固定資產業務等業務,以固定資產計提、無形資產攤銷為例,

(1)固定資產折舊計提的會計核算變化。新《制度》執行前,多數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只是按照初始購入金額入賬和列示,從未進行過固定資產折舊計提,其期間損耗未曾體現,不符合收入與成本的配比原則。不利於事業單位對所擁有固定資產進行合理的管理。

(2)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核算變化。新增“累計攤銷”科目用於核算無形資產攤銷額,其目的與固定資產折舊計提相同,也符合《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20xx)36 號)中提出的資產“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2、負債業務的會計核算

負債業務事業單位相對較少,主要是對科目的改進,包括

(1)基於對財務風險和償債能力的考慮,將舊《制度》用於核算借款的“借入款項”拆分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兩個科目核算。同時,對長期借款利息處理進行修訂。

(2)明確財政收支線路,將舊《制度》的隸屬於負債項目的“應繳預算款”科目改為“應繳國庫款”科目,核算事業單位除應繳税費外,按國家政策與規定應繳入國庫的款項。

由上述科目及要求的改變可知,新《制度》使得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更加明晰化。

(三)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比較

保障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是合理的會計原則。會計原則在舊《制度》包括真實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一致性原則、及時性原則、明晰性原則、收付實現制原則、配比原則、專款專用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在新《制度》包括真實性、可靠性、完整性、及時性、可比性、相關性、明晰性、可理解性。新《制度》刪去“收付實現制原則”體現出會計信息質量原則和核算原則的概念差異,刪去“歷史成本原則”更體現出對國有資產市場價值的真實反映。但是不足之處在於刪去“專款專用原則”財政撥款是針對特定項目的投入,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的顯現,如何用好資金關乎社會發展,因此,必要的原則規定和配套的科目設立顯得尤為重要。

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影響

(一)對會計制度體系的影響。新《制度》在固定資產計提、無形資產攤銷的理論突破,財政補助收入、支出、結餘和結轉細緻的劃分和設計,以及進一步規範非財政補助結餘和結轉方面都發揮着積極作用,引導事業單位逐步與20xx年新企業會計準則接軌,共同構建具有統一、可比口徑的會計制度體系。

(二)對事業單位價值的影響。新《制度》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廢除“歷史成本原則”體現出對國有資產市場價值的真實反映,激勵事業單位及時發現問題,努力提升資產管理效率。同時,這也對事業單位和相關的財務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對資產計量模式的影響。我國事業單位的原有的會計核算基礎均是以收付實現製為基礎,存在難以反映真實會計信息的問題,自20xx年起,部分事業單位可以選擇權責發生製為基礎,可以避免財務信息的失真,可見權責發生制會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成為趨勢。

四、結語

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事業單位所面對的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事業單位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其從事財務人員必然面臨未曾接觸的新業務和新情況,會計工作的難度和財務管理風險不斷增加,新《制度》的出台正是適應這種變化的政府宏觀調整。同時,也體現出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業務處理正在與企業會計處理接軌,實現社會財務信息的統一比較口徑。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二

引言

為了規範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保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新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於20xx年1月1日起執行。預算管理在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我國事業單位科學合理安排各項資金的收支,從而保證內部各種組織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的主要變化

1、會計主體發生了變化

新會計制度對於事業單位的會計主體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即會計核算應當以事業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為對象,記錄並反映事業單位自身的各項經濟活動。這種劃分使事業單位樹立預算管理的意識,提高自身的預算管理水平和技術,重視預算管理的效果,合理配置相關資源,增強資金的使用效率。另外,由於事業單位成為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需要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更加註重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會計工作僅僅是進行計算和報賬等簡單的分析工作。在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合理籌備和分配資金,在此基礎上,對利用資金開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進行管理。

2、會計核算發生了變化

新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要分別計提折舊和進行攤銷,這種核算方式只是一種“虛提”,即沒有列入實際的支出中。這種核算方式能夠保證事業單位預算口徑的一致性,使事業單位瞭解到自身資產的價值變化情況和內部成本的構成情況,從而為預算提供了基礎性的數據,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效率。

3、會計要素髮生了變化

在新會計制度出台之前,事業單位會計科目主要分為資金來源、資金運用和資金結餘三部分,即三種會計要素。資金來源也就是收入資金的渠道,主要有自有資金、吸收資金和專項資金這三類;資金運用是事業單位的資源的配置情況;資金結餘是指現存貨幣和資產的結存情況。這些會計要素的分類主要是為了符合收付記賬法的要求,而收付記賬法越來越不能真實反映事業單位的經營狀況。新會計制度對現有的事業單位會計要素進行了改善,將會計要素劃分的更加明確、規範,更有利於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的真實反映。

4、財務報表體系更加完善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體系進行了改進,參考國際慣例,增加擴展了會計報告的相關內容,改善了財務報表的項目和結構。改進後,事業單位能夠清晰地反映收支情況和結餘狀況,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更加科學。而科學的財務報表又能正確的反映事業單位的運營情況,為事業單位管理提供科學嚴謹的數據信息,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預算管理的影響

1、預算編制更加科學

會計核算是預算編制的基本依據,會計核算質量直接決定着預算編制的好壞。新會計制度強化了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細化了會計核算項目,使具體的核算項目更加清晰、準確。第一,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入賬有了依據,折舊和攤銷也進行了相關規定。第二,重新界定了事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細化了收入項目,特別是財政補助收入;區分了財政補助支出和非財政補助支出,前者有利於保證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防止資金挪用,後者有利於事業單位對於自身的營收情況進行預算,保證預算的科學性。

2、預算執行更加具有操作性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監督功能更加健全,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提供了指導意義。由於會計核算更加細分、準確,據此制定的預算更加切合實際,在執行預算時有據可循、有章可依。

3、預算監督更加強化

預算管管理的過程分為事前預測、事中執行、事後評價三個環節,而預算監督貫穿於預算管理的整個過程。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要求預算管理人員要有較強的預算監督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的要求來執行預算,促使事業單位合理安排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持續發展。

4、預算評價更加有效

預算評價是對預算執行好壞的評判,新會計制度對財務部門在預算管理中的主體作用進行了明確,這就使事業單位增強績效評價的意識,並且將績效管理融入到預算管理中,作為預算管理的一部分。反過來,新會計制度規範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會計科目,有助於資金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提高預算執行結構,最終提高預算評價的有效性。

三、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對新會計制度的重視程度不足

新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預算管理還處於新舊制度轉換的過程中,一方面,新會計制度實施的時間較短,很多事業單位的業務還沒有非常成熟,處於過渡的過程中;另一方面,新制度對會計核算和預算管理進行的一些調整,沒有出台與之相關的規定和細則,導致很多事業單位對於預算管理的實施細則難以把握,很難在短時間內將新會計制度下的預算管理落到實處。

2、財務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很難落實預算管理的相關工作

長期以來,很多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再加上事業單位的外部盈利壓力較小甚至為零,導致其財務管理水平較低,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普遍不高,另外,原有的會計制度存在的時間較為長久,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形成了一些慣例,財務管理時只是一些程序化的工作。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財務管理的內容,很多財務人員還沒有從舊會計制度中轉變過來,仍採用原有的方法進行會計核算和預算管理。

3、缺乏完善的配套體系,內部控制不健全

事業單位沒有建立完善的會計核算配套體系,特別是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難以對預算管理工作形成約束。大部分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監督制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且缺少相應的預算評價機制,預算管理在新會計制度下實施有一定的困難。

四、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對策建議

1、轉變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系

事業單位進行預算管理時,要協調好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充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強化員工的預算管理意識,使會計工作更加規範化、科學化,推動各項財務工作的順利落實。加強對組織的監督和管理,落實監督機制,凸顯監督機制在組織活動中的重要性及權威性。完善預算管理的內部控制,保證預算管理的每個環節都能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將預算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提高組織的競爭力,增強事業單位預算與實際進行對比分析以發現問題的能力。事業單位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預算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事業單位要運用多元化的手段進行預算管理工作,除了運用財務會計知識,還應適當地引入管理工程學的相關理論。多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夠使預算工作變得靈活有趣,最大化的降低預算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失誤。

2、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會計制度的貫徹實施需要有高素質的財務人員作為保障,而在新會計制度下進行預算編制、執行、評價等工作也需要有綜合素質較高的財務人員。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要加強對財務人員進行新會計制度和預算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工作人員加深對新會計制度的把握,提高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施能力;還可以通過適當地引入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充實現有的財務人員隊伍。另一方面,要提高財務人員的道德水平,讓他們認識到預算工作是一項嚴謹、科學的工作,對事業單位的管理、發展非常重要,容不得一絲馬虎。

3、完善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預算管理

國有資產在事業單位資產中佔有重要位置,事業單位應該將國有資產管理和控制作為預算管理的重要工作。在預算編制時,嚴格掌握單位內部及各部門、各崗位的資產數量和金額等信息,嚴格規範國有資產的分類,對不同類型國有資產的折舊方法進行明確,從而保證國有資產發揮自身的價值,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另外,事業單位應該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有關規定及自身預算管理章程的相關要求,制定符合自身財務管理目標的國有資產管理章程,對資產購置、使用、報廢和轉讓等各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和把關,保證每個環節都按照預算計劃進行,將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五、結語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為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我國事業單位要想提高預算管理的效果,還需要從各方面努力,進一步推進並完善預算管理工作,強化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三

摘要: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頒佈與實施,標誌着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不僅有效彌補了原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弊端,而且還使會計工作更加符合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核算的需要,滿足財政體制改革的內在需求。本文在分析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要點的基礎上,提出事業單位應對會計制度改革的策略,期望對促進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順利實施,提高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策

20xx年1月1日,我國全面實施新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文簡稱“新制度”),該制度在會計原則、會計計量、會計確認以及會計要素的報告等方面作出了改革,並保留了原制度的合理部分,促使新制度更加全面。此次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在規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完善財務管理體制,適應財政改革需要等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要點

1.1會計核算基礎變化

為了適應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的發展需要,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可比性,新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作出了變革,要求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並存。收付實現制適用於財政撥款的公益性活動的會計核算,權責發生制適用於非財政撥款的經營性活動的會計核算。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相比有着本質區別,其是指按照單位收入的權利和支出的義務是否歸屬於本期來確認收入、費用的標準[1]。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必須在瞭解自身經濟運行規律,劃清經濟活動性質的基礎上,合理選擇適用的會計核算基礎,以此保證會計信息能夠如實地反映本單位財務狀況。

1.2資產核算變化

新制度將原制度下11個資產類會計科目擴展為17個,新增“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待處理資產損益”、“零餘額賬户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在建工程”等科目。新制度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入賬標準調整為通用設備單位價值1000元,專用設備單位價值1500元,與原制度下規定的一般設備單位價值500元,專用設備單位價值800的入賬標準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這一做法符合我國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發展現狀。同時,新制度還要求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大量同類型物質,即使價值不滿足入賬標準,也要確認為固定資產進行相關賬務處理[2]。在固定資產核算中,新制度創新性地引入了固定資產折舊概念,利用“累計折舊”進行核算,計提折舊方法為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從而確保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能夠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淨值。但是,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別於企業會計處理方法,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額不能計入支出項目,而只能反映在“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的借方,用以反映折舊後固定資產的佔用額,即“虛提”折舊。在無形資產核算中,新制度引入了無形資產分期攤銷方法,消除了原制度中一次攤銷法的弊端[3]。

1.3引入財政結轉結餘與非財政結轉結餘

新制度將年末仍未完成的項目和已經完成的項目的結餘資金統稱為結轉結餘資金,根據資金性質與用途的不同,劃分為財政結轉結餘、非財政結轉結餘兩個科目,用於取代舊制度中的“事業結餘”科目。新制度在分開核算“事業結轉結餘”與“經營結轉結餘”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財政與非財政資金的核算,更加具體地劃分結餘,並要求財政撥款結轉結餘只能結轉下年或退回財政,而不能參加結餘分配,這對於強化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同時,新制度還要求獨立核算財政補助支出,將核算信息反映在“事業支出”科目的明細科目中,進一步規範財政補助收入的核算。

1.4財務報表體系變化

新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報表體系進行了改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原有報表體系的基礎上,增加了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用以反映財政資金撥入和支付情況。二是,對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與負債項目進行了改進,要求分別列示非流動資產或流動資產,以及非流動負債或流動負債,取消了原制度中列示的收入、支出項目;三是,對收入支出表的結構進行了改進,從7個方面披露信息,使年度結餘按照資金類別分別列示,從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的收支狀況。新制度實施後,要求事業單位必須做好收入支出科目的日常核算工作。

2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策

2.1健全會計核算操作規程

事業單位要以新制度為基礎,結合本單位財務核算狀況,健全會計核算操作規程,制定會計核算實施辦法和具體操作事項。在會計核算實施辦法中,要明確財務部門的具體職責,規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年終結算、財務分析等工作要求;在會計具體操作事項中,明確會計核算基礎、會計核算依據的具體內容,根據本單位組織結構、經濟業務性質以及會計核算需要,在依照新制度規定的基礎上,設置二級和三級核算科目,編制明細科目表。在年度決算時,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全面清理結算本單位各項收支、貨幣資金、往來賬款、財產物資等項目,按照決算編審工作規定辦理年度結賬、上報決算。

2.2完善固定資產管理

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事業單位要按照新制度的規定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具體措施如下:首先,做好會計核算工作。在固定資產核算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的折舊方法,對電腦、空調、複印機、打印機等日常辦公類固定資產,應選用年限平均法;對不常見的固定資產,可向財政國資管理部門上報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係數,得到批准後可使用工作量法進行計提折舊處理。其次,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事業單位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採購、使用、維護、處置的管理制度。若單位的固定資產種類較多、專業性資產較為複雜,應當設立專門的資產清查小組,對固定資產價值及折舊進行評估。事業單位要加強資產監督,防止出現單位人員隨意處置或提前報廢固定資產的情況。最後,加強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對固定資產購置進行科學決策,避免事業單位盲目購置固定資產,造成資源浪費。

2.3做好財務報表編制工作

事業單位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新制度的規定對財務報表體系進行規範。首先,做好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事業單位要按照月度、年度編制資產負債表,借鑑企業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明確編制公式,即資產總額=淨資產額+負債額。在編制時,根據新制度要求不予考慮收支部分的內容。其次,做好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工作。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要詳細記錄每一筆資金收支情況,編制現金流量表,全面反映本單位在經營和投資時的現金狀況,為估算和預測未來期間的現金流提供可靠依據。最後,事業單位要健全財務報表機制,明確各個報表的編制要求、編制內容以及編制時應注意的事項,規範財務報表編制工作。

2.4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事業單位應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升會計工作質量。事業單位要組織會計人員參加培訓,學習新制度的具體內容,明確新舊制度的區別,轉變會計人員在舊制度下形成的思維定勢,更新會計人員的工作方法,確保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能夠勝任會計崗位工作。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還要強化資產管理責任意識,加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基建項目的核算工作,與資產管理部門形成良好的溝通協作關係,保證資產核算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3結語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是適應我國財政體制改革,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要求的必然趨勢。隨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頒佈與實施,事業單位要認清新制度在會計核算基礎、核算科目、核算方法以及財務報表編制等方面作出的變革,瞭解新制度的優越性,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會計核算規程,加強資產管理,從而確保新制度的有效實施,不斷提高本單位的會計核算信息質量。

參考文獻

[1]洪淑君。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問題[J]。時代金融,20xx(8)。

[2]武靜。試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xx(2)。

[3]李曉梅。淺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會計工作的實際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20xx(8)。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四

一、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

1、收付實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隨着權責發生制被大力提倡,收付實現制的弊端也讓大家形成了一定的認識。收付實現制採用以現金的收入與支出為標準,記錄收入的實現和費用的發生。在現代社會中,在實際的會計記錄中,收付實現制無法準確地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全貌,尤其是單位中存在合同跨月份支付費用或資金收入等情況,收付實現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質量。使得單位擔負着一定的財務風險。

2、預算會計體系不完善

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制度主要採取下報上審,再財政撥款的模式。而預算的制定則除了在對未來一定時間的收支做出一定的計劃外,還會以以往的預算資金作為參考,這種模式往往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金額的上報過程中,在以往金額為基礎的情況下,儘量提高預算金額。同時,相關監管部門對預算的執行過程缺乏嚴格的監督,預算的使用結果缺乏科學的分析與評判,最後對下一年度的預算缺乏有效的總結與完善,在不完善的預算會計體系下,預算資金難以得到合理與高效地使用。

3、會計信息缺乏透明度

目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在透明度方面還做的不夠。在新時期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的轉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會計信息在預算會計體系不完善的前提下,其核算和審查過程也相對簡單,同時,會計信息在披露與公開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費用使用情況沒有進行嚴格與合理的披露,比如財政部門按照行政事業單位申請的預算金額進行撥付後,費用是否進行了嚴格與科學地使用;養老金、國有資產等實際運用情況和處理情況等。對於這些費用在無法得到完善的監督與披露的情況下,會計信息會出現失真現象。

二、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1、部門預算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部門預算改革是我國財政部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當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實際出現的問題,提出的一種新型預算編制方法。這種編制方法要求各部門對預算進行統一實行,按照既定的預算編制原則、編制依據、編制程序、收入與支出的編制標準、預算報表體系等,編制出獨立完整的部門預算。這種改革有效地解決了預算編制過程不規範標準的弊病,讓各部門的預算編制統一化,在相關監管部門進行預算審核時,具有更加充分的參考依據和對比依據,在規範化的預算編制流程下,提高了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對行政事業單位出現的不規範使用預算金額,以及對預算的使用績效的評價,預算資金非法轉為預算外資金等都進行了有效的監督與控制。

2、開展政府統一採購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政府統一採購無疑有效地控制了行政事業單位在採購環節出現的“尋租”現象。政府統一採購政策的實施,讓行政事業單位按照採購預算標準對所需採購的物資進行上報,在上報審核通過後,政府根據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採購和詢價等公開化、規範化流程,對物資進行統一採購。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決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失真性的問題,讓行政事業單位無法通過採購環節,在會計方面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3、國庫單一賬户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國庫單一賬户改革規範了預算資金的流向和使用。國庫單一賬户體系通過建立國庫單一賬户、單位零餘額賬户、財政零餘額賬户和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户等,對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資金進行了有效地控制,財政零餘額賬户為財政向各行政事業單位撥款預算內資金的主要通道,這個賬户的設置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賬户資金不可提現,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部分人員利用預算資金“尋租”的現象。而對於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確實出現特殊情況,而不得不額外支出預算外資金的情況,則會由相關部門進行嚴格審核後,再由財政進行授權支付,這個支付通道為單位零餘額賬户。通過這種賬户的改革,有效地解決了單位內部對預算資金進行非法或不合理使用的問題,保障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原有預算會計制度中體現出來的弊端進行了有效的規避與解決。改革後的預算會計制度,從政府統一採購、部門預算改革和國庫單一賬户改革等,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部分人員在預算資金上產生不合理想法,或非法行為等。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預算資金的合理合法地使用。

參考文獻:

[1]汪華。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xx(9):63.

[2]沈麗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探微[J]。中國鄉鎮企業,20xx(3):56-57.

[3]黃清淦。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20xx(9):217.

作者簡介:徐玲(1977-),女,漢族,山東東營人,大學,會計師,工作單位:東營市東營區東城街道辦事處,科室:財税所,主要從事預算會計工作。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五

摘要:社會經濟發展迅猛,行政事業單位傳統的會計制度儼然無法適應新時代職能轉變等各項要求。會計制度改革不僅是形勢發展的必然,更是行政事業單位轉型的根本。實際上會計制度改革難度較大,主要體現在會計目標、核算基礎、會計科目及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等方面,對此積極採取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促使現代會計制度穩定發展尤為關鍵。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問題;對策

在當前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唯有不斷創新管理才能緊跟社會經濟發展步伐,會計制度改革直接關乎其監督與協調職能發揮的程度。會計制度體系煩瑣,全面深化改革難度較大,還需加強改革問題分析與整改。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既要履行政事業單位提供社會服務等各項義務,更要實踐行政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職能,為充分發揮其公共服務作用,需不斷強化內部改革。但單位會計制度在改革過程中,收付制度、會計報表等方面的問題逐漸顯現,對單位發展形成不同程度的阻礙,若處理不到位,直接增加單位損失,對此會計制度改革意義重大。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會計核算基礎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收付實現制仍是主要會計制度核算基礎,在反映會計信息真實度方面並不合理,常導致信息失真。基於單位收入、支出核算角度分析,各個核算時間段裏的上下期收入與支出,實際核算會將歸為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核算後的會計信息並不能充分説明實際資金流動情況,與此同時導致同期收支配比失衡。基於單位投資角度分析,單位較長週期投資比重大,資本性支出,圍繞收付實現制核算基礎,核算資本性支出,常與一般性支出一起核算,兩者混淆會被監管部門認為單位國資不規範、不透明操作。

2、會計目標模糊

會計核算結果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判斷依據,為滿足上級監督管理單位等信息利用者,對財務信息的高標準利用,行政事業單位首要是明確會計目標以及各項會計信息規定,實現規範會計核算,確保會計信息利用價值。但實際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目標並不明確,各項信息規定籠統,對信息利用者界定範疇狹窄,在會計報告中體現的會計信息失真且少量,並不能切實反映單位財務運作真實狀況。另外會計目標模糊,當單位財務出現問題時,未在第一時間進行責任劃分,不利於監督部門審核、監管等工作的有序開展。

3、會計報告與科目設置不合理

行政事業單位在設置會計科目時,內容不完全符合本單位的發展實際情況。鑑於行政事業單位種類繁多,存在預算管理差異化,各單位科目多樣化,導致科目設置不規範。會計科目設置混亂現象普遍,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與各行政事業單位未完全按照現金流、業務特徵及科目情況科學設置會計科目有關。在會計報告方面,單位財務管理報告形式化現象普遍。為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求行政事業單位以會計報告的形式將財務管理情況公之於眾,實現透明化、規範化財務操作,會計報告也直接體現單位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重視程度等。但實際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告問題重重並不嚴謹,在會計報告內僅體現了收入信息,對其他會計項目未準確表示,如負債、支出等現金流量情況,導致單位財務情況含糊,不利於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不難看出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體系的弊端,主要在於報告目標偏向於調控服務、經濟宏觀管理;而人力資源價值、預測信息等信息缺乏;財務報告體系中歷史信息比例大,單位的發展前景等信息排除;報告體系滯後性嚴重,主要是圍繞會計分期假設制定的報表,與未來財務信息關聯性不大。

4、會計人員專業素養問題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在選拔會計人員時,招聘門檻低,部分工作人員非會計專業畢業,完成會計業務吃力,未能很好地勝任此類工作。其次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者年齡差異大,思想維度多元化,甚至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同時單位不注重會計工作者的再教育,導致工作人員思想覺悟不高,工作多為形式化。甚至部分會計人員出現嚴重的業務操作失誤,不規範操作也是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縱容。最後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度方面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部分會計法律規定不健全,導致會計部門不能有效發揮監督與管理職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動力不足,重視程度不高,不利於現代會計業務開展。

三、解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問題的對策

1、優化會計核算基礎

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必須適應形勢深化改革,在問題面前堅持走規範改革路子,一改當前會計工作混亂狀態,切實夯實會計核算基礎,優化會計核算體系,使其在明確預算執行情況的同時,更能真實體現單位業務活動、財務質量、現金流量等方面的內容。確保會計信息在報表中真實反映,並被信息使用者高效利用,為決策者提供判斷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優化改革會計制度時,必須優化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基礎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摸索前進。在實際工作中,除財政撥款專項活動外的業務,都可採取權責發生制,根據實際情況轉變會計核算基礎。為確保改革後的會計核算體系更符合實際情況,可在試點單位使用權責發生制,再將該種會計核算基礎逐步拓展。基於政府專項採購會計核算工作,需積極完善相關採購管理標準、制度,優化招標程序,實現投標單位的透明化、規範化操作。

2、會計目標合理定位

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目標,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新形勢經濟變化為基礎明確定位會計目標。會計目標內容應考慮到自身核算目標的同時,還要包含決策者、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便利性,對單位發展全方位需求綜合考量。上級監督機構與行政事業單位間相互聯繫,也是後者的主要會計信息使用者。前者審核後者會計信息的同時,會依法對資金運作等方面情況展開全面審查。會計目標定位作用較大,不僅是單位運營狀況的體現,更是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象徵。重新定位目標,是協調單位利益、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及提升會計監督水平的必然。對此行政事業 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要加強重視對會計目標的準確定位,繼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及市場競爭力。

3、完善會計科目與財務報告體系

隨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不斷改革,會計制度相關條例也逐漸完善優化。在信息化時代,財政部也不斷優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範條例,增加了撥出專款、專款支出、成本費用、銷售税金結轉等幾項規範,優化了會計科目體系。轉變會計制度也必須圍繞新《制度》要求規範改革,不斷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及資產核算內容。將以往通過暫付款核算資產內容,劃分為應收、預付賬款以及其他應收款項,相應地將暫存款分為應付、長期應付款以及其他應付款項,並將應付政府補貼以及應繳税款等科目歸類到負債核算內容。唯有更新會計科目,才能不斷推動會計制度深入改革。更新財務報告體系,可以更好地反映財務報告信息質量。財務報告是單位對外信息交流、信息披露的重要載體,在資源配置、優化資本市場等方面意義重大。在解決財務報告體系報告目標偏離實際、信息披露不完善、滯後性等侷限性問題時,必須圍繞貫徹落實財務會計改革、表內優先、滿足需求、有效披露、成本效益等原則。改革的方向在於夯實財務報告模式基礎、優化三大財務報表報告內容、規範披露會計信息、更新報告模式等。編制財務報告時,優化財務分析指標,強化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財務報告,使其財務報告體系更加優化。財務報告體系主要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錄及財務情況説明書組成,行業競爭風險加劇等因素使財務報告體系逐漸落後,對此必須積極藉助信息技術,實時獲取有效信息,藉助多媒體直觀地表達會計信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實際工作中,還需注重提升表外信息、預測性信息、分部信息內容的豐富性,注重對現金流量表、多種計量屬性對共存財務報告體系的突出作用,繼而促使會計制度可持續發展,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利益最大化。

4、完善規章制度並優化會計人員素養

首先與各個高校合作,專門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提高選拔標準,提高入行門檻,並優化職員薪資待遇,強化會計人員歸屬感。其次注重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再教育工作,定期舉辦會計業務交流會,鼓勵財會人員參與、交流與經驗分享。定期考核財會人員專業知識,並鼓勵其參與各項活動。作為財會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為給職員樹立良好的三觀,必須注重道德品質再教育工作,幫助其樹立廉潔公正、愛崗敬業工作氛圍。積極採取獎懲機制,鼓勵工作人員間互相監督、舉報,繼而確保財會人員規範工作,儘可能避免舞弊等不良情況發生。最後完善各項會計制度法律法規。鑑於不同單位會計制度的差異性,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各項制度規範時,必須圍繞單位實際,充分採取羣眾意見,確保各項制度的實用性、可靠性。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地位,強化建設會計制度、內控制度等,堅持圍繞《會計法》制定各項會計管理機制,規範會計核算等業務展開。強化各項制度的執行力,重點對成本控制等制度實踐內部控制。注重內部審計,加強內控、外圍監督,確保各經濟活動有序、規範展開。新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財務報告體系以及會計核算體系等方面都已經實現了優化,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作為財會人員,應當未雨綢繆,從行政事業單位發展、會計問題實際出發,不斷反饋會計制度創新意見,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傅小韻。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研究。時代金融,20xx(2)。

2、許潔。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經濟管理:文摘版,20xx(4)。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六

摘要:事業單位想要解決資產流失的風險,就要加強單位資金的安全性,提升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並且對事業單位進行財務內部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使事業單位的職能有較好的發揮,增加事業單位的資金效用最大化。加強對財務管控方面的風險處理力度,不斷加強會計制度實施效率,保障事業單位的財務運行順利。本文分析了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進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建議;思考;會計制度;事業單位

會計制度是事業單位中對財務工作進行管理和控制的核心關鍵,是事業單位實現全面管理控制的基礎工作,影響着事業單位在經濟的建設和未來的發展。事業單位對財務部門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保障單位資金順利地運行,提升單位的經濟效益。

一、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1、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很多的事業單位中,仍舊運用比較單一的收付實現制會計制度,這對普通的事業單位來説很容易造成財務核算失誤的問題。以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單一會計制度不能較好的體現事業單位實際的財務經營狀況,加重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在進行財務核算時,事業單位需要對核算工作中各環節的業務實施科學的分析和整理,在進行項目編制時,對預算表進行合理的分析,檢測出單位容易出現的財務風險和問題。在實施管理項目時,事業單位需要根據有關要求和具體的步驟,實施嚴格的審查和分析工作,還需要建立有關計劃和具體的方案。在事業單位的實施項目結束後,要重視對項目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尋找出之間的差異後作為最終的審核標準。但是在實施具體的業務時,許多事業單位並沒有嚴格的對財務進行管理和核算,在財務管理和監督的方法上沒有進行統一,沒有形成較為科學的計劃,這樣的情況下,會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複雜,阻礙了單位的穩定發展。

2、缺少嚴格的會計監督管理

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監管工作時,要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制度,但是很多事業單位在監管制度上並不完善。導致在進行實際的會計工作時容易出現問題時無法追究具體的責任,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無法滿足財務監督制度和崗位職責的規則。事業單位要時刻重視對企業內部財務的管理,還需要加強創建會計制度的意識,在進行財務工作的管理和實施具體的業務時,為了規避財務風險,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完善企業中的會計制度。如若沒有或缺乏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管理意識,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就會極其複雜,沒辦法穩定運行,降低了企業對財務風險的解決效率。而且有許多事業單位,實施業務的辦理時,大多會對經濟風險問題存在忽視,因為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並不熱衷於對企業中各項制度和管理方法進行創新改革。這樣事業單位就極容易出現資金上的風險,不利於事業單位提升經濟效益,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

3、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完善

如今我國很多事業單位中都擁有了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但在具體的執行上還擁有較多的問題。很多事業單位存在着會計制度與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的情況,實施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沒有實際的成效,無法滿足如今市場環境對企業的需求。因此導致事業單位容易在實際的執行任務時,出現無法預估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會計工作人員在管理上干係重大,事業單位對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上的要求也有了提升,需要對業務的執行規則進行必要的完善。這間接造成很多事業單位不能夠同時兼顧財務控制和會計制度上的管理工作,導致工作效率較低,容易發生各種問題。

二、改進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建議

1、完善事業單位的基金制度

我國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地完善基金制度,使單位專門的基金利用,得到一定的約束,保障國家資金的安全性。科學的完善事業單位基金制度,能夠使專業的基金運用到適合的項目中,也能夠防止出現會計核算上的失誤問題。在進行單位基金的設立時,可以借鑑和學習成功企業的制度,實現單位中財務報告的公開化,將單位中的收支費用、現金流通、會計制度等具體情況公開。這樣做既能夠滿足工作人員對信息數據的需求,還能夠是單位中工作人員對會計制度實施監督管理。

2、加強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水平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方法比較單一,需要突破單一的收付實現制度,進行成本、支出、收入的完全核算,實現較好的收入成本比值,提升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在實施具體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創新時,財務的核算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引起各單位的重視。會計制度的科學實施可以有利於事業單位未來的發展。但是想要實現這個目的,事業單位要預先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以及各項業務的執行工作準備。對當前的具體狀況進行嚴密的分析和整理,根據相關規定和要求,實施嚴格的審查工作,還需要及時創建出科學的計劃,在項目結束之後進行差異性的分析和比較。重視對事業單位中流動資金的管理和規劃,保障各個職位的權責分明,將責任落實個人,遵守相關資金管理標準。

3、提升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

在事業單位中,會計制度的創建和管理工作人員,直接影響着單位中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所以事業單位要重視對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地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這是提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運行效果的核心。如今我國的科技和經濟都在飛速發展,事業單位對財務上的管理越來越複雜,隨着科技化的到來,各類軟件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也給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制度建立,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這種環境下對事業單位中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有所加強。事業單位需要招聘高水平、高職業素養的複合型人才,加強會計制度的實施效率,提升單位的經濟效益,保障事業單位順利運行和發展。

4、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由於我國的事業單位在進賬和出賬上都直接和國家有聯繫,相對較為穩定,許多事業單位在實施企業的財務管理時,存在傳統的思想,對財務的管理意識較弱,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建設有着嚴重的影響。事業單位要關注對會計制度的不斷加強,定期開展企業內部的專業培訓工作,讓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得意順利地進行,加強管控的力度。還要使全體員工都儘量的參與進來,領導要做模範,帶動職工加強單位內會計制度的執行力度,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獲取。

5、完善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制度

想要事業單位中的會計制度能夠實現高效率,達到較高安全性,就需要完善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制度,這是事業單位順利運行的基礎。完善會計制度需要合理的運用到我國有關法律法規,以此當作基礎的參考憑據,還需要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和業務的處理經驗實施綜合性的思考。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需要明確會計工作人員的職責,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而且要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較好的提升其工作效率,為後期的責任追究提供憑據。

結語

事業單位需要完善基金制度,貫徹落實會計管理制度,保障單位中財務管理人員和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還要重視對職能的有效利用,盡最大可能去實現社會的利益。提升事業單位的總經濟效益,使事業單位可以更好地為社會未來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志名。改進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幾點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xx(01):163-164.

[2]冼齊常。淺析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幾點問題及改進建議[J]。知識經濟,20xx(14):96-97.

[3]周英傑。完善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xx,15(12):208-209.

[4]周曉蓮。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的認識與思考[J]。經濟視野,20xx(13):101-102.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七

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自頒佈實施至今對規範事業單位會計行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起着巨大的用。但隨着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事業單位市場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資金來源出現了多元化資金運用出現了多方位適用的會計環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使得運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愈來愈顯示出不足及侷限性需要不斷加以改進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會計核算基礎實行統一的權責發生制

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一般採用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支業務核算可採用權責發生制。”在付實現制下事業單位以現金實際付為入和支出的依據支出只包括以現金實際支付的部分並不能反映那些當期已發生但尚未支付的債務部分債務成為“隱性債務”不利於防範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同時事業單位經常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出現支項目不配比情況如固定資產的大修費並非每年都會發生而固定資產的使用損耗是逐年發生的。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大修的年度根據付實現制將修費直接計入支出造成當年支出增大結餘減少。況且實際工中經營性業務和非經營性業務經常不易明確區分使得費用難以合分攤造成事業單位不能進行正確的成本和費用核算不僅不利於事業單位內部管不利於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使一部分國有資產價值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轉化為經營性業務的利潤或個人入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由此需要對事業單位採用統一的權責發生制接近於《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符合管念國際化和和會計制度統一化的發展趨勢。

二、改變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真實反映固定資產價值

事業單位以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同時反映固定資產價值且固定資產的賬面數額固定基金賬面數額一致。但是當購入舊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其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淨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其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隨着已付款額增加而增加;都使得固定資產賬面餘額不等於固定基金數額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設置失去了意義。同時事業單位不按照固定資產值和使用年限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由於不反映固定資產的減值沒有反映其資產淨值也就虛增了資產總量;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開展業務活動的成本不包括折舊費使得成本核算不完虛減了事業單位的成本支出。由此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方式的改進可以借鑑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設置“累計折舊”科目;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並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為固定資產值的減項充分體現固定資產淨值。購置固定資產時可直按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資產類科目;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借記“事業支出—折舊費”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當事業單位購置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或建造工程類固定資產時建議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先在“在建工程”中歸相應的成本和支出待安裝完畢或工程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賬户。

三、修購基金提取不合取消修購基金的計提

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按照入的比例提取修購基金時借記“事業支出”貸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目的是用於固定資產的維修和購置但其提取的基數是入而不是定資產餘額樣有的單位入多提取的修購基金就多有的單位入少提取的修購基金就少提取目的提取基數兩之間缺乏必然聯繫而單位實際發生固定資產的維修和購置費用單位資產的狀況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單位定期進行定資產大修、設備購置的經費也應在年度單位預算中根據需要安排在費用實際發生時直接列入支出。至於對修購基金提取後什麼時候用、用多少會計制度中並沒有出明確規定助長了修購費用使用的盲目性、隨意性和浪費行為。另外從積累基金角度看提取修購基金實際上是對年終積累進行分割是在結轉事業結餘之前按指定其用途先分割列支一塊出來而事業基金本身就有調節年度預算支平衡的用修購費用完全可以在年初預算安排出現缺門時動用事業基金進行彌補沒有必要計提並單列修購基金。

四、接受捐贈的資產核算不當需改變其核算方法

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時根據捐贈提供的有關單據或按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及接受捐贈時發生的有關費用確認入賬價值其會計分錄為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接受非限定用途財物捐贈時入賬的計價依據固定資產相同不同的是接受捐贈時會計分錄為借記“銀行存款”或“材料”科目。貸記“其他入”科目而其他入是事業單位的一種入年末要將入結餘轉入“事業結餘”科目參事業單位的結餘分配。可見同樣是接受捐贈業務處方法卻存在差異一個是將接受的捐贈計入淨資產—個卻是計入單位入而對於事業單位接受限定用途財物捐贈的核算現行制度又規定得不清晰如果也將接受限定用途財物捐贈為其他入核算不僅不符合入確認的標準也違背了可比性則。由此種處方法不夠嚴密不應將接受捐贈的非限定用途財物為其他入進行核算。事業單位在接受未限定用途的其他財物時實質上是增加了事業單位的淨資產比照企業單位接受的捐贈資產計入所有權益“資本公積”的方法建議事業單位接受非限定用途的財物捐贈計入“事業基金”賬户同樣將限定用途的財物捐贈計入“專用基金”賬户以便更好地規範相同會計業務的核算。

五、所得税帳務處不妥應調其核算方法

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通過經營活動取得的入應該在年終計算應交所得税會計分錄為借:結餘分配—應交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種情況下把所得税為對事業單位益的一種分配。而在企業會計制度中所得税是企業為取得入而發生的一項費用會計分錄為借: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種所得税費用觀越來越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也更接近於國際上的處方式。應該説事業單位交納所得税也是一種支出而不是對益的分配會計處應該企業保持一致即:增設“所得税”科目年終計算應交所得税時會計分錄同樣是借: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

六、全面反映財務信息增加現金流量報表

企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金流量表為企業管部門編制現金預算的依據已經成為企業的三大會計報表之一其資產負債表提供事業單位一定時點財務狀況是靜態財務信息入支出總表反映事業單位一定期間的財務成果提供結餘的構成是動態信息二都不能反映財務狀況變動的因。現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期間現金流入流出的動態財務信息表明經營、投資、籌資活動過程中現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説明了資產、負債、淨資產的變動因是資產負債表和入支出總表的補充和説明。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是付實現制而沒有規定編制現金流量表隨着事業單位將核算基礎改為權責發生制有必要編制現金流量表。通過編制現金流量表可以動態地反映其未來的現金流量預測其變化發展趨勢可以評價事業單位投資和財活動對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影響有效地防範事業單位財務風險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八

1、本制度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實行獨立核算的國有建設單位,包括當年雖未安排基本建設投資,但有維護費撥款、基本建設結餘資金和在建工程的停、緩建單位。

凡是符合規定條件,並報主管財政機關審核批准,建設單位財務會計與生產企業財務會計已經合併的,不再執行本制度,應執行相應行業的企業會計制度。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在符合本制度統一要求的原則下,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對本制度作必要的補充,並報財政部備案。國務院主管部門根據本制度,對其直屬建設單位所作的補充規定,也應報財政部備案。

3、建設單位應根據本制度規定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國務院主管部門的補充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

本制度規定的總帳科目,建設單位在不違反概(預)算和財務制度等規定,不影響會計核算的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彙總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的增加、減少和合並,

對明細科目的設置,除本制度已有規定外,建設單位在不違反財務制度規定和會計核算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規定。

本制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於編制會計憑證、登記帳簿、查閲帳目,實行會計電算化。各建設單位不要隨意改變或打亂重編。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

建設單位在填制會計憑證、登記帳簿時,應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或者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編號,不能只填科目編號,不填科目名稱。

4、建設單位對外報送的財務會計報表的具體格式和編制説明,由本制度規定;建設單位內部管理需要的財務會計報表由建設單位自行規定。

基層建設單位會計報表報送時間,由國務院各主管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自行規定。

財務會計報表的填列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報出的財務會計報表應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註明:建設單位名稱、地址、報表所屬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並由單位領導、總會計師(或代行總會計師職權的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

5、建設單位的財務會計報表應報送當地財税機關、開户銀行和主管部門。其他需要報送的單位,由各級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規定。

同時有中央和地方兩級財政預算撥款的建設單位,應按項目隸屬關係將會計報表主送上級主管部門,並同時抄送撥出款項的其它部門。

國內合資建設的基建項目,應按項目隸屬關係將會計報表主送上級主管部門,同時抄送撥出款項的其他部分。各部門、各地區在彙編會計報表時,應分別彙總各自投資部分,所投資金完成的交付使用資產和各項投資支出以及各種結餘資金,均按投資比例計算確定。中央主管部門對地方項目的補助性投資,劃轉預算的,由地方項目統一編報會計報表;不劃轉預算的,仍應由中央主管部門編報會計報表。

6、本制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負責解釋,需要變更時,由財政部修訂。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九

預算會計作為政府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在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和考核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預算會計是在1950年10月制訂並開始實行的,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歷了多次修訂和改革,現行的預算會計是在1997年進行重大改革以後,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

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現狀與改革

1.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範圍存在的問題

我國預算會計體系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政府預算對資源的集中程度很髙,分配帶有濃厚的供給制色彩,這就是我國獨有的以預算收支為中心進行核算的預算會計體系。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會計發生了顯着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徵,主要有:事業單位除財政撥款外還有自己的事業收人;事業單位雖然以實現社會效益為宗旨,但卻具有一定的經營性,並實行經濟核算;事業單位雖然不提供物質產品,但向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和勞務,它具有一定的生產性。

1.2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借鑑

美國政府的會計體系包括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是以與政府相關的各項經濟活動為核算對象,包括:①行政活動,即政府行政機構展開的政務活動;②權益活動,即政府舉辦各種國有企業的活動;③事業活動,即政府舉辦的國有學校、醫院等非營利組織的活動。由此可見美國的政府會計體系比我國預算會計體系適用範圍要寬,還包括了國有企業。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會計類似於我國的事業單位會計,非營利組織分為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屬於政府會計體系;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則不屬於政府會計體系。美國將非營利組織區別對待,這種作法值得我們借鑑,當然各國有各國的具體國情,區分的標準當然可以各有不同。

1.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改革建議

(1)事業單位會計應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與行政單位一起合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會計歷來分為營利性會計即企業會計和非營利性會計即預算會計兩大類,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性質足以讓事業單位會計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

(2)事業單位會計不應再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而應與企業會計一起合稱“企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根據事業單位也需要“自負盈虧”的事業單位的改革方案,從總體上來説,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指標將越來越重要。企業會計中的諸多一般原則如權責發生制原貝!1,配比原則等也將越來越多地可以適用於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會計也逐漸向企業會計靠攏,而不是向預算會計靠攏。

(3)事業單位會計既不應再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也不應歸屬於企業會計體系,而應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體系。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事業單位以其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區別於企業,又以其不具有社會管理職能而區別於政府。由此,事業單位會計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結餘而不是利潤,是淨資產而不是所有者權益;與此同時,事業單位會計也需要採用資本保持概念,需要進行成本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另外,事業單位還存在着眾多不同的行業,例如髙等學校、體育館、電視台等等。事業單位行業之多及其狀況的複雜性不亞於企業,中國1997年制定發佈《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滿足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與改革

2.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

建國以來,我國預算會計長期以收付實現制度為會計核算基礎,它充分體現了國家預算管理這個重心。近幾年來,我國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使現行的主要以收付實現製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政府預算管理的要求,而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可以提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因此,預算會計運用權責發生制,既是國際上政府會計改革的趨勢,更是適合我國深化財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2.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存在的問題

(1)不完整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信息無法為編制部門預算、實行零基預算提供準確的依據。長期以來,我國預算會計只注重財政資金的收支核算,對各單位佔用的長期資產關注不夠。例如:行政、事業單位正在建造的基建項目不在單位會計中反映,已人賬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只在固定資產報廢減少時才在賬簿中按賬面原價註銷,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虛列了資產的價值,難以為編制預算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2)無法進行準確的成本和費用的核算。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長期債務不預提利息,對無形資產不確認、不計量或在確認時一次性攤銷等,使得在不同會計期間成本高低懸殊,不能充分反映公共管理的相關成本,不能適應開展績效預算管理的需要。

2.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改革我國當前的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另加少量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的格局。從未來發展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是必然的趨勢。這種轉換在操作上難度很大,但是權責發生制提供的信息量是收付實現制所達不到的。

我國當前還不具備權責發生制實施涉及到的許多基本條件,相對完全的權責發生制的實施可能還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此種情況,我國可以借鑑加拿大的經驗,採取漸進式改革,具體來説,由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逐步推進。

這期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對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採取不同程度的修正。

第一個步驟,可以考慮對以下幾個項目採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對部分金融資產進行權責發生制核算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非金融(實物)資產只在需要安排支出時才加以反映,但是不進行資本化(即不提折舊、不攤銷)。比如説國債轉貸資金,已經確認但尚未收到的撥款或者補貼等。

(2)負債方面。對那些確認期內已發生,但預計今後期間才會實際收付現金的交易和事項,應採用權責發生制。對於這類應付款項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第二個步驟,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資金運動,預算會計應更全面地採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不僅對金融資產全面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對於可確認並可計量的非金融資產也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比如説固定資產,應對其購置成本進行資本化,在實際使用耗費時,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分攤固定資產成本。具體來説,對於單位各部門運轉過程中所耗費的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分期提取折舊的方法予以確認和核算。

(2)負債方面。應對所有可確認、可計量的負債項目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我國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財政制度,加強預算管理,逐步引人權責發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實行權責發生制對數據要求很高,難度也很大,作為發展中國家,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家底,結合項目預算時的上報工作,對政府的各類資源進行登記人賬,做好改革的基礎工作,以便在實行權責發生制改革時駕輕就熟,水到渠成。

3.結論

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是1998年開始正式實施的。本文在研究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體系、核算基礎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還借鑑了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作法,採用對比分析方法,指出我國預算會計體系的範圍界定的原則。並且,認為我國應借鑑國外的經驗,建立政府會計體系。在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改革方面,提出了幾點我國可以借鑑的改革經驗。指出了我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的總體方式是漸進式的設想,並提出轉變的兩個步驟和每個步驟應該轉換的項目。

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改革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不僅需要理論上的不斷豐富和完善,還要求多方面的協調配合,更需要宏觀制度保障。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十

【摘要】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為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做出了相應的變革。原有會計制度上的會計基礎、要素確認、科目應用及報告披露等等進行改革和創新,形成新的會計制度。這使得會計制度更完善、更規範化,同時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會計核算能力及財務管理水平,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在本文中,對如何完善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給出分析及建議,以形成更系統的會計制度。

【關鍵詞】完善;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建議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於20xx年初施行,施行效果有好有壞。我們只能客觀的分析制度施行以來獲得的成果及不足之處,對制度的不妥之處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揚長避短,已完善事業單位的新會計制度。

一、“存貨”科目的設置問題與解決方案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生活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產品、產成品、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代銷商品等。在新制度中,事業單位在施行的業務項目或開展其他活動中,將耗用的材料或物料、包裝物品及達不到固定資產確認的工具、設備、商品、動植物都計入“存貨”中進行計算。這不僅增加了“存貨”的數量和種類,同時使得“存貨”計算變得瑣碎複雜,給核算增加了難度。這種問題的特點是不難解決,但在與繁瑣和混亂,更不可推積,一旦推積,將會因為賬目的不清而出現魚龍混雜、偷樑換柱的現象,造成經濟的損失。例如,某事業單位中,在非獨立核算的的生產經營業務中,其“存貨”定義中的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作為“存貨”賬户中的二級科目建賬核算,但還在二級科目下進行分支,根據產品的種類,材料的性質、性能上進行劃分進行三級及以上的核算,這將導致問題的複雜化,可能會出現不同級別的工作人員面臨的是同一個問題,卻出現的多次解決,解決方案不同,工作人員之間出現協調問題,擾亂業務的正常運作,導致賬務的處理不善出現核算失誤、錯漏等問題。再者,新制度是規定隨買隨用的存貨不需要計入“存貨”之中。然而事業單位可能是偷工減料,對制度進行有意的誤解,在不需要計入“存貨”中的與必須計入“存貨”中進行偷懶,造成必須計入“存貨”中的並沒有真正的計入,而是記為直接支出賬目。在工作上的直接偷懶,將導致賬目的根源出現問題。基層的工作人員加大支出項目,這對於事業單位而言是致命性的損傷,不僅不利於事業單位支出的核算與分析,更是導致預算上的失誤,監控與管理制度大大降低。針對以上問題,根源是層次的處理不善及人員的監管力度不足。對於第一種情況,應將新制度“存貨”科目下各二級科目作為總賬科目,設置“原材料”“半成品”等為一級材料。同時兼顧“存貨”作為報表進行嚴格審核,將隨買隨用的存貨直接以支出的形式進行管理。事業單位的高管對會計人員加大監管力度,對其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以嚴格的制度規範其業務操作,制定嚴格賞罰分明的制度,杜絕會計人員的偷工減料,提高核算的能力,在業務上減少錯誤的產生。

二、非流動投資資產項目核算問題與解決方案

非流動資產是指不能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週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工程物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在新制度中,事業單位針對以上的非流動資產設置相應的核算科目,目的在於清楚的對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進行明確核算,這有利於和流動資產進行明確劃分,對於資產的預算,項目的投入,工程的建設有良好的保障,大大提高了資金的投資使用率。新制度對於非流動資產的核算問題中,採取了各類資產與相應資產作為對應賬户處理的核算方法。簡單的説,事業單位中有多種業務需要處理,很多的工程種類,有自建的、正在改建的工程、擴大建設的工程且正在實行的工程等等,以上工程在進行結轉時,賬户做如下處理:借即事業支出:固定資產;貸即銀行存款:非流動資產基金—即固定資產。這就表示事業單位在進行工程建設時固定資產的增加即為固定資產佔用基金的增加;反之,若是: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貸:在建工程,則表明事業單位進行的工程業務中,在建工程減少,那麼在建工程佔用基金減少。這可以看出,事業單位非常注重資產與基金的問題。其原因分析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對非流動資產基金中規定了兩個要點:1、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佔用的金額。2、本科目應當設置“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事業單位雖非常注重各類資產與其對應的資產基金相對應的關係,清晰明確了各類資金的來源渠道及其與之相關的使用情況,但總會顧此失彼,忽略了資金的變換關係,各類非流動資金有明確的來源,卻在使用的過程中為工程的需要而不斷變換。對於這種漏洞,事業單位可做如下處理:1、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是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新增的會計科目之一。同非流動資產相類似,科目核算管理和反應了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及相關的財務情況,但是應增加追蹤管理。這就要求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明確資金的來源的同時,還需注重追蹤資金的變換,明確資金的使用流程。這不僅使得資金的使用透明化,更是提高了資金的使用率,這對於事業單位的發展是極其有幫助的。2、在會計的賬目核算中明確實物的流通與相應使用資金的情況,如在建工程完成施工且交付使用之後,就及時變更為固定資產,相應的在建工程的佔用基金也立即轉變為固定資產的佔用基金,這就間接完成了資產就是資產,淨資產即淨資產,明確了資產的類別,使賬目的處理更為清晰。賬目處理就可變更為:借:固定資產;貸:在建工程。相應的,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事業單位可嘗試此種方法,並以此為例,在以固定資產進行投資時,或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時使用。這不僅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更是提高了經濟效益。簡單的例子分析為,某事業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擁有的著作權進行長期投資,且該著作權原價值為15萬元,但已攤銷了2萬元。故此,該事業單位的賬務處理應為:借:長期投資13萬,累計攤銷是2萬元;無形資產—著作權是15萬。同時,借: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13萬;貸:非流動資產基金—長期投資13萬。如此,賬目的核算就清晰明瞭,逐漸形成一種規模,增強監督管理的力度,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支出類科目的核算問題及解決方案

新制度中,在應收票據貼信息、期末外幣賬户彙總損益以及應付票據手續費這三項核算賬目中,規定的是採用“經營支出”或“事業支出”進行賬目的核算。但是,此舉方案與新準則、新制度中規定的事業支出、經營支出分別界定為事業活動和非獨立核算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支出(或費用)產生了衝突。在事業單位中,貼現息、彙總損益、銀行手續費屬於佔用資金而產生的費用支出,但卻不是業務的經營活動,事業的活動中的產物。這就要求這三項的賬目核算應該計入事業支出、上繳上級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經營支出以外的支出項目,而不是計入經營支出或事業支出,明確的支出科目的劃分,進行明確的核算。改革後的方案明確為:應收票據貼現是,借:銀行存款,經營支出(貼現息);貸:應收票據,而是借:銀行存款,其他支出—利息支出(貼現息);貸:應收票據;期末核算匯兑損益時(以“銀行存款”外幣賬户調整進行分析),改革變通後是採取彙總損失:借:其他支出—匯兑損失;貸:銀行貸款,匯兑收益則為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收入—匯兑收益;在支付應付票據手續費時,變革借:經營支出(或事業支出);貸:銀行存款,而是借:其他支出—手續費;貸:銀行貸款。採取變革後的方案,上述三項支出核算問題可得到詳細的處理方案,減少衝突,避免事件的麻煩處理,會計人員的核算變得簡單明瞭,盡最大可能規避風險,是核算精益求精。這也是在考驗會計人員處理問題的能力,刺激事業單位的發展與變革。我國由市場的計劃經濟變為市場經濟,以適應經濟的發展速度,給予市場更多的自由,政府只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而不再是之前的大力干預,這是在扼殺市場的生命力,過多的干預反而使市場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在事業單位中,同樣需要變革,有變革才有發展。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完善會計制度,以適應變化莫測的市場變化,同時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事業單位應該在制度的進行中,及時作出總結,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並針對弊端提出適宜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昧的生搬硬套。同時,培訓合格的財務人員,減少在賬目中出現的錯誤,提高賬目核算的正確率,也是為資金的預算,項目的產出投出做好明確的規劃,結合市場的走向,國家的方針政策,規避風險,以適應當今社會的財政改革。

【參考文獻】

[1]崔偉.基於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的完善建議[J].財會月刊,20xx(13)

[2]黃紹軍.關於構建我國政府會計準則若干問題[J].財會通訊,20xx(09)

[3]趙麗娟.基於權債發生制的我國政府會計改革[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xx(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9rg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