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清代詩人鄭板橋故事精品多篇

清代詩人鄭板橋故事精品多篇

清代詩人鄭板橋故事精品多篇

鄭板橋的故事 篇一

1:下海怪

鄭板橋中年得中進士,任過知縣。在遇到災荒時,鄭板橋都具實呈報,力請救濟百姓。他還責令富户輪流舍粥供饑民餬口。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他刻了一方圖章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飢債”。因為幫助受災貧民訴説及賑濟而得罪上司,乾脆辭官不做,應了:“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下海回到揚州以賣畫為生。

2:題詩怪

鄭板橋最愛畫竹,他畫的竹枝少而瘦。只要看看他在畫間題詩,就明白他的畫外之意,他是以竹喻人,以竹喻己。

他在山東當縣官時,送過一幅瘦竹圖給巡憲,題詩云:“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後來,他因為開倉賑貸受災難民而得罪上司,辭官歸田時,畫瘦竹贈濰縣紳士,題詩云:“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支清瘦竹,秋日江上作漁杆。”從這兩幅竹,兩首詩看出,板橋無論做官或辭官,都比較面對現實,知道民間疾苦,他沒有過多的閒情雅緻來吟風頌月,只畫幾桿瘦竹,以寫胸中悶氣。鄭板橋回鄉後,以畫竹為生計度過了他貧寒而有氣節的一生。

3:書法怪

鄭板橋書法雜用篆、隸、行、楷並以隸為主,兼有畫意的美感,獨創一體,自稱為“六分半書”,世人稱之謂“亂石鋪街”體,其書法“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流傳至今,受到各行各業人們的喜愛,廣泛用於賓館、辦公室、家庭等場地。

4:畫竹怪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他認為蘭四時不謝,竹百節長青,石萬古不敗,這正好與他倔強不馴的性格相吻合。他的畫一般只有幾竿竹、一塊石、幾筆蘭,構圖極其簡單,但構思佈局卻十分巧妙,用墨濃淡襯出立體感。竹葉蘭葉都是一筆勾成,雖只有黑色一種,但卻讓人感到蘭竹的勃勃生氣。他畫的竹都少許,沒有超過四支的。這些看來簡單的竹,他可嘔心瀝血,勤於觀察,他晨看竹、黃昏也看竹、月夜看竹、雨中也看竹、風裏也聽竹,胸中有竹。所以,他説:“四十年來畫竹枝,白日揮筆夜裏思,宂繁削盡留清瘦竹,畫到生時是熟時。”因此,板橋畫竹,是把個人的品格、見地、抱負、愛憎都融合在筆墨之中。

5:嗜好怪

話説揚州城有一個大鹽商叫甑小泉,此人假充斯文,想求購板橋的字畫,屢次遭到拒絕。於是,他轉來轉去,從別人手裏搞到幾幅板橋的真跡,可惜沒有上款,掛起這種沒有上款的畫,總感覺不是滋味兒。

有個人給他出了個主意。原來,鄭板橋有個嗜好---喜歡吃狗肉。有一天,鄭板橋散步到一個竹林中,遠遠傳來悠揚的琴聲。他循聲來到一個館閣,見雅靜的閣中,香煙環繞,一老者正在撫琴。見鄭板橋來,老者起身讓座,寒暄一番,説話甚是投機。正談得有趣,隔壁飄來一陣陣狗肉香味。老者問:“敢問先生也吃犬肉否?”鄭板橋説:“倒是嗜吃”。老者熱情相請,於是,鄭板橋也就毫不客氣地大啖其狗肉。吃完,見四面白壁空空如也,於是,相問道:“老丈,室內何不掛些字畫?”老者渭然歎道:“俗畫不想掛,板橋字畫雖佳,卻難購到,所以讓他空着。”鄭板橋説:“鄙人鄭板橋,有負重望,不敢,不敢。”老者愈加喜歡,擺出早已準備好的文房四寶。鄭板橋欣然命筆,畫完問老者:“敢問老丈尊姓大名?”老者説:“甑小泉”。鄭板橋一驚,説:“怎麼,和大鹽商同名同姓?”老者説:“什麼大鹽商?老丈取名字時,鹽商只怕還未出世呢!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關鹽商的事。”板橋想想也有道理,世上同名同姓者多,再説又吃了人家的狗肉,只好落了甑小泉的上款,告辭而去。

過了不久,鹽商甑小泉大宴賓客,中堂掛起了有上款的板橋字畫。消息傳開後,板橋不信,也擠在人羣中去看,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傻了眼,可不是嗎?正是自己的手筆哩。再一細看,原來正是在竹林中吃狗肉後畫的,方知中計。再一想臉就紅了,誰叫你中了人家的狗肉計呢?鄭板橋吃了啞巴虧,對此事只好心照不宣了事。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軟。

6:廣告怪

他在賣畫的廳堂裏,大書一畫“筆榜小卷”,也可以説是他賣畫的商業性廣告:“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神倦,不能陪諸君子作五益語言也。”告示之末又附詩一首:“畫竹多於賣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這幅長達百餘字的“廣告”,滿紙言錢。不曉得的人還以為鄭板橋是個貪利之人。誰知道他的苦衷?他是正面文章反面做,此廣告藉以諷刺兩種人:一種是假名士,口中不言錢,心中想厚酬,索取重禮;另一種是打秋風,利用手中權勢來強取豪奪。鄭板橋看透人世,敢説真話,打破舊習禮儀,公開自己的想法,使那些偽君子啞口無言,哭笑不得。

鄭板橋的故事 篇二

早先,咱這濰縣趕大集,是在東門外的沙灘上。一到大集,人山人海,十分熱鬧;作買作賣的,幹什麼的都有。

這天又是大集。縣太爺鄭板橋正在東門城牆上看着百姓來來往往的作買賣,忽聽得城牆下有人嚎哭。板橋低頭細看,只見一堆人圍着看一個老婦人哭訴。板橋大人差人去問,原來一個賣蛋的,挎着一籃子雞蛋去集上賣,沒想到走到這裏被一塊石頭絆倒,一籃子雞蛋摔了個碎。老婦人一見,守着淌了黃的碎雞蛋皮哭嚎不休。

板橋大人聽了,略作沉吟,發話道:“大膽頑石,竟敢絆倒老人,摔碎雞蛋,讓老人如何過活?來人,立即將頑石鎖上大堂,待本官勘問!”

衙役們一聽,心裏好笑,竟有這等怪事,老爺要審石頭!但又不敢違命,只好立即下城來,用鐵索鎖上石頭,領着老婦人,一起回縣大堂來。

這一下驚動了滿集的人,聽説縣大老爺要審石頭,這事可是頭一遭,看看大老爺怎麼個審法!看熱鬧的人踢裏踏拉跟了一大串。越走看熱鬧的越多,越傳越遠,縣大堂前是黑壓壓的一片人。板橋大人端坐堂上,兩邊衙役侍立,喝令帶上頑石來。原告老婦人也跪在一邊,又大開衙門,放看熱鬧的進來。看熱鬧的開始不敢往裏進,後來有幾個大膽的先進來了,眾人一看沒事,一下子湧進大門,滿滿站了一院子。板橋大人喝令關門。眾人又有點提心吊膽。猜不透他胡蘆裏賣的什麼藥。

板橋大人問清了老婦人摔倒經過,開言道:“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一人幫百人難,百人幫一人易。現在院內諸位,每人助老人一錢,可救老婦人一難。現將老人竹籃放於門口,各位出門時放一文錢於籃內即可,諸位請便!”看熱鬧的人恍然大悟,這才明白橋板大人審石頭的用意。人們依次退出,出門時或三文,或五文,放在老婦籃內。人走完了,竹籃內錢也不少了。

板橋大人見人走完了,喝聲“退堂!”老婦人千恩萬謝,挎起籃子走了。這就是鄭板橋審石頭一段佳話,流傳至今。

鄭板橋的故事 篇三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年輕時家裏很窮。因為無名無勢,儘管字畫很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家裏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一天,鄭板橋躺在牀上,忽見窗紙上映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鄭板橋想:一定是小偷光臨了,我家有什麼值得你拿呢?便高聲吟起詩來: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詩書腹內藏千卷,錢串牀頭沒半根。

小偷聽了,轉身就溜。鄭板橋又唸了兩句詩送行:出户休驚黃尾犬,越牆莫礙綠花盆。小偷慌忙越牆逃走,不小心把幾塊牆磚碰落地上,鄭板橋家的黃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鄭板橋披衣出門,喝住黃狗,還把跌倒的小偷扶起來,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個揖,又吟送了兩句詩:夜深費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鄭板橋吟蟹詩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有一天差役傳報,説是知府大人路過濰縣,鄭板橋卻沒有出城迎接。原來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買官的錢,就足夠抬一轎子,肚裏卻沒有一點真才實學,所以鄭板橋瞧不起他。知府大人來到縣衙門後堂,對鄭板橋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氣。恰巧這時差役端上一盤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讓他以蟹為題,即席賦詩,如若作不出來,我再當眾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悶氣!於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説:“此物橫行江河,目中無人,久聞鄭大人才氣過人,何不以此物為題,吟詩一首,以助酒興?”鄭板橋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橫行四野驚,雙螯舞動威風凌,孰知腹內空無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十分尷尬。

“奉旨革職”鄭板橋在當縣官時,遇到了災荒之年。因開倉放糧,賙濟窮人,被皇上撤了職。於是,僱一小船,順着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一日,見前面碼頭停泊着一條官船,桅杆上掛着“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迴避。鄭板橋自言自語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職。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麼?”於是,拿了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四個大字,也掛到桅杆上去。官船上的,是朝廷一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此人雖不學無術,但仗着老子的勢力,撈了個烏紗帽,這回正要到揚州上任去。這時見一隻小船的桅杆上掛着“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鄭板橋聽説這個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蒐括百姓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是“有財缺德”。姚有財接過一看,差點氣昏過去。狗肉計鄭板橋酷愛吃狗肉,凡鄉鄰朋友將狗肉送他,刻即揮毫作畫奉謝。然而富商大賈以千金求索,卻從不見諾。當時,有個叫甄小泉的鹽商日夜苦思冥想,終於使出一計。一次,板橋出門賞竹,聽得從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於是循聲尋找,原來一個十分幽雅的大庭院中,有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翁在彈琴,書童在一旁煮狗肉。板橋聞到狗肉的香味,頓時眉開眼笑地問:“先生也愛吃狗肉?”老翁答:“百味唯有此最佳,你若喜歡,就請吃吧。”於是板橋就大嚼起來。他發現粉牆上空空蕩蕩的,就問“為何不掛些字畫?”老翁答:“沒有好的,板橋先生字畫,盛名已久,不知果真如何?”板橋笑着説:“鄙人鄭板橋,給你畫兩張怎麼樣?”頃刻間就為老翁留下了許多書畫。翌日,鹽商設宴請客,並以此畫炫耀,板橋得知,方知中了“狗肉計”。

鄭板橋的故事 篇四

鄭板橋在山東範縣任知縣時,有年遇大旱,農民糧食大面積減產,乞討的窮人隨處可見。

這天,在通往縣城的大道上來了十幾輛馬車,拉着成捆的羊皮,旁邊有武師騎馬護送。正當他們人困馬乏時,忽然聽得一聲口哨聲,接着從路邊的高粱地裏跳出幾十個衣衫破爛的壯漢,他們手持棍棒,把貨車圍了個水泄不通。兩名武師一見這麼多窮漢要拼命的架勢,自料猛虎鬥不過餓狼,只好下馬賠着笑,請他們高抬貴手。貨主早已嚇得渾身哆嗦,叩頭求饒,乞求放行。不料,這幫人不吃這一套,人背驢馱不多一會,就把十幾車羊皮搶光了。

這時兩名武師拉起癱軟在地的貨主,騎上馬趕到縣衙去報案。知縣鄭板橋一聽擊鼓馬上升堂問道:“誰是原告?誰是被告?”貨主顫巍巍地説:“大人,我們都是原告,狀告有人強搶我們十幾車羊皮。”“可有人證物證?”“沒有,大人。”

鄭板橋一聽這是一起“無頭案”,料定是本縣饑民所為。他深深體諒窮人疾苦,不管,難以服眾;管,又怕刑加於苦難子民,一時還真犯了難。他沉思片刻問道:“原告,你們吃得肥頭大耳,聽説話也是識字之人,怎麼事到臨頭就渾了呢?當真沒有他人見到你們被劫?當真沒有一點物證?”貨主答:“當真沒有。”鄭板橋一拍驚堂木道:“既然沒有人證物證,緣何狀告?分明是為難本官,給我每人先打三十大板!”衙役們一擁而上,摁倒武師和貨主。正要開打,貨主情急之下大喊:“大人息怒,我想起來了,現場有麻棵可以作為人證物證!”

這本是一句搪塞的話,沒想到鄭大人卻吩咐道:“速去帶麻棵回來候審!”接着又吩咐師爺,“佈告全縣,三天後,本官公審麻棵,眾人都可旁聽。”

佈告一出,一傳十,十傳百,本縣、鄰縣百姓都知道了,雖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都想來看個熱鬧。

轉眼到了公審麻棵那天。縣大堂、衙門內外擠滿了人。鄭板橋傳下話來,鄉紳、地主可到大堂聽審案。其他人等均在大堂外聽審案。審案開始,堂威喝畢,鄭板橋喝道:“帶麻棵!”衙役一聲“遵命”,抱上來一捆麻棵扔到堂上。鄭大人一拍驚堂木道:“大膽麻棵,在你眼前發生劫案為何不告知本縣令?先重打四十大板!”一陣“噼裏啪啦”板子響,麻棵已是枝葉橫飛,滿堂狼藉。鄭大人又喝道:“麻棵,從實招來,免得再受皮肉之苦。”麻棵當然不能回答,眾鄉紳、地主十分納悶,縣太爺這是唱的哪齣戲啊?鄭板橋見大堂鴉雀無聲。再次喝道:“刁頑的麻棵,為何不招,給我再打四十!”又是一陣亂打,堂中那捆麻棵已經變成了一堆爛柴。眾鄉紳、地主中有些人已經忍不住偷偷笑了,不知縣太爺哪根神經出了毛病。又過了一會,鄭板橋已是暴跳如雷:“大膽麻棵,你分明藐視本官,再給我狠狠地打!”這回可沒説打多少,衙役們只管打起來,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麻棵早已經成了碎片。而鄭板橋怒髮衝冠,正襟危坐的模樣終於使得堂內的鄉紳、地主們爆笑開來。

這下可惹惱了鄭板橋,他一拍驚堂木怒斥道:“本官審案並非兒戲,你們鬨笑公堂,成何體統,該當何罪!”説完拂袖而去。眾鄉紳、地主見闖了大禍,一個個呆若木雞,不知所措,紛紛跪下,聽候發落。

不一會,師爺傳出話來:“在堂內聽案的一律登記姓名,限七天之內每人交出羊皮五張作為處罰,交不上的戴枷鎖遊街。”鄉紳、地主們原以為縣令請他們到大堂聽審是對他們的尊重,此時才明白這一切原來是個“圈套”,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當時正是初秋。根本不是殺牛宰羊的時節,哪有那麼多現成的皮貨。百十個鄉紳、地主四處高價收買,到了交貨日期,他們還真把羊皮交齊了。鄭板橋悄悄將原告召回詢問:“你們的羊皮上可有記號?”貨主答道:“有,是本貨莊的紅印。”鄭板橋把原告領到庫房説:“看看這裏可有你們的貨?”貨主仔細查看片刻後發現其中一半左右的羊皮是自己貨莊的。

鄭板橋命人把加了紅印的羊皮挑選出來,逐一登記。原來他已經事先向師爺交待過,每張皮上都登記好交皮人的姓名,接着又命班頭、捕快將交皮人帶來一一審問羊皮的來歷,最後終於查出劫貨的一幫人。

把追回的羊皮歸還貨主後,鄭板橋又令人將沒有加印的羊皮變賣,把錢分給劫道的窮人們,然後教育安撫一番,了結了這樁案子。

鄭板橋的故事 篇五

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範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餘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即發谷與民,活萬餘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鄭板橋的故事:故事譯文

鄭燮(xiè),號板橋,清朝乾隆元年科舉的進士,擅長畫竹和蘭花。

曾經在範縣做縣令,愛護百姓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家裏沒有收受的賄賂,桌子上沒有遺留的公文。

鄭公空閒的時間經常和文人們喝酒頌詩,以至於有人忘記他是一縣的長官。(後來)調任到濰縣做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鄭燮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有人阻止他。

鄭燮説:“都到什麼時候了,要是向上申報,輾轉往復,百姓怎麼活命?(要是)上邊責問下來,我一人承擔罪過。”

(鄭板橋)立即發糧食給老百姓,救活的人有上萬人。

他離任的時候,濰縣的百姓沿路相送。

鄭板橋的故事 篇六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天性十分高傲,尤其不喜歡和商人打交道。一次,有位鹽商專程找到鄭板橋,表示想得到他的書法作品,並且開出了一字百金的酬金,卻被鄭板橋毫不留情地一口回絕,鹽商只好沮喪地離開了。

有一天,鄭板橋出城遊玩,直到飢腸轆轆時才盡興。就在回城的路上,忽然飄來狗肉的香氣。他聞着香氣走過去,看到一家扎着竹籬笆的房子,就徑直走了進去。房子的主人對着一鍋熱氣騰騰的狗肉,正準備喝酒,他看到陌生人闖進來很驚訝。鄭板橋説: “不好意思,打擾你了,我的名字叫鄭板橋,最喜歡吃狗肉,因為聞到香氣,不知不覺就走進來了……”

主人聽了特別高興: “久聞大名,今天您光臨寒舍,實在是我的榮幸啊,快請坐!”鄭板橋毫不客氣地坐下來,又吃又喝,酒足飯飽之後,他看到主人家的牆壁上掛著名人字畫,窗台下襬着一張書桌,上面放着筆墨紙張,就十分高興地説: “看來你也是個喜歡書法的人,我今天享受了一頓美味的狗肉,請讓我寫幅字作為對你的酬謝吧!”説着,鄭板橋拿起筆來,藉着酒興揮筆潑墨。

不久,鄭板橋偶然路過鹽商店鋪,看到屋內懸掛的一幅字,正是自己吃狗肉那天所寫,他感到特別吃驚,就問鹽商: “這幅字從哪裏來的?”這時,正巧從內室走出一個僕人打扮的人,鹽商就笑着問鄭板橋:“先生還認識這個人嗎?”鄭板橋一看,禁不住臉上火辣辣的,這人正是前些天請自己吃狗肉的那個人哪!原來鹽商早就聽説鄭板橋最喜歡吃狗肉,就想辦法安排了那天的巧遇,而鄭板橋果然因為貪圖狗肉的美味,不知不覺就中計了。

其實,無論名人還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弱點,聰明的鹽商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鄭板橋貪吃的弱點,最終達到了自己收藏書畫的目的。

鄭板橋的故事 篇七

枷上貼畫

鄭板橋曾在山東的濰縣當知縣。濰縣有個鹽商,捉到一個販私鹽的人,請鄭板橋懲辦。按當時的法律,鹽是不能私下買賣的,販私鹽是要懲辦的。

鄭板橋為官一向很清正,特別同情平民百姓。他知道,那個鹽商雖然是個官商,做生意的牌子“正當”,卻一向哄抬鹽價,利用官商的牌子坑害百姓。至於那個販私鹽的,一看就知道是個做小生意的人,鄭板橋反而很同情他。

但鄭板橋畢竟是個吃朝廷俸祿的知縣,必須按當時的法律辦事。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

鄭板橋對鹽商説:“你讓我重重地懲辦他,這還不好辦,把他枷起來示眾如何?”

鹽商説:“好,好,販私鹽的活該被重重地枷!”

鄭板橋又説:“你説要重重地枷他,我給他戴上數丈長的長枷如何?”

鹽商越發得意了,也不加細想,就連連説:“好,好,就給他上長枷!”

於是,鄭板橋令衙役找來一張長8丈、寬1丈的大蘆蓆,中間挖個圓洞,做成了一副“蘆枷”(其實,這樣的枷分量很輕,帶枷人根本不致吃苦)。鄭板橋又拿來十幾張紙,用筆畫了許多竹子和蘭草,貼在“蘆枷”上。貼完畫,他命衙役把戴着巨大“蘆枷”的私鹽販子押送到鹽商的鹽店門口“示眾”。十來個衙役抬着“蘆枷”,吆喝着走過大街,看熱鬧的人把鹽店圍得水泄不通。這一天,鹽店一筆生意也沒做成。

鄭板橋枷上貼畫的事一傳百,百傳千,城裏的人,鄉下的人,都擁到鹽店門口來看熱鬧。這樣,一連十多天,鹽商的生意全都給攪沒了。鹽商感到真心疼,連忙趕到縣衙裏,懇求鄭板橋把那人放了。

“奉旨革職”

鄭板橋當縣官時,遇到了災荒之年,因開倉放糧,賑濟窮人,被皇帝撤了職。於是,他僱了一條船,順着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

一天,見前面碼頭停泊着一條官船,桅杆上掛着一面旗子,上書“奉旨上任”,所有民船見了,避之唯恐不及。鄭板橋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有啥了不起?我也是奉皇上的旨意才革職的。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麼?”

於是,鄭板橋用了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4個字,也掛到桅杆上去。

卻説那官船上的“上任”者,是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這時見了“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很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

鄭板橋聽説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百姓之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送他:

有錢難買竹一根,

財多不得綠花盆。

缺枝少葉沒多筍,

德少休要充斯文。

這是一首嵌字詩,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讀是“有財缺德”。姚有財見了,當即昏了過去。

鄭板橋的故事 篇八

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縣官,學問深,得民心,就是不會吹牛拍馬,得罪的人多,官做不下去了,鋪蓋一卷就回了揚州。好在鄭板橋不在乎當官,名氣也不小,專門在家吟詩畫畫,倒也自在。

那時,揚州鄉下離城十幾里路,有個老秀才在教館裏當先生。幾十年下來,年齡大了,六十開外了,東家意思要回這個先生。老先生急了,回去後,飯碗就砸了,這一家老小怎麼活?高低要想個辦法,叫東家回不掉。

這天吃中飯,老秀才忽然説:“東家,不瞞你説,鄭板橋還是我的學生哪!”

東家一聽,根本不相信。你在這兒教了幾十年的書,要鄭板橋真是你的學生,怎麼從來沒有聽你講過?東家促得很,嘴上應着:“好哪好哪,久仰鄭板橋大名,他既是你的學生,我就辦一桌特席,你把他請來……”言下之意,請不來,你也不要來了。

老秀才慌了,本以為提了鄭板橋的大名,東家就會讓他教書教下去。沒想到來這一手,怎麼辦哩?只好連夜進城,找到鄭板橋府上,敲開門,往鄭板橋面前“撲通”一跪。

鄭板橋連忙把他扶起來:“你老先生這麼大年紀,有話直説,怎麼好下跪?”

老先生講:“我是來請罪的,東家嫌我老了,我要吃飯,就説你是我的學生,罪過了。”

鄭板橋一聽,連連講:“無妨,無妨,我從此就稱你老師得了。”

老秀才還是搖頭,把東家請客的事説了。鄭板橋歷來同情窮秀才,當時定好日子,一口應承下來。老秀才定心了,急匆匆趕回學館。

第二天,東家一早就問:“你的學生鄭板橋能不能來?不能來早點説。”他心裏話,鄭板橋是出了名的大才子,諒你這個又窮又酸的老秀才請不動他。

沒想到老秀才爽快得很,一口説:“三天之後,鄭板橋準定來。”

三天後,東家在街上找了位有名的廚師,辦了酒席,又請來一班文人雅士作陪。果然,鄭板橋準時來了。請坐、獻茶、擺席。首席哪,大家都推鄭板橋。鄭板橋連連搖手説:“啊呀,老夫子在此,學生遲遲不來拜訪,已是罪過,怎麼敢上坐哩?”

眾人一聽,一齊請老秀才上座。這個老秀才心裏歡喜死了,鄭板橋先生真肯幫助人啊!

哈哈,喝酒哦。乖乖,老秀才高興,大家敬他酒,他全“咕嚕嚕”灌進了肚子裏。敬酒從不回,多喝了幾杯,醉啊迷的了,眼睛半睜半閉,舌頭都直了,還喜歡説話:“板橋啊,記得我當年教你作詩——‘柳絮飛來一片紅’啊……”老秀才一下説漏了嘴。

在座的不是舉人就是秀才,這柳絮是白的,怎麼會一片紅哩?鄭板橋一聽,眉頭都沒皺,説:‘不錯不錯,老師,我記得清清楚楚,現在念給大家聽聽:

“廿四橋(揚州郊外的橋)頭戀思風,

佳人斜倚畫樓中,

夕陽反照桃花塢,

柳絮飛來一片紅。”

眾人聽了連連稱絕,鄭板橋也不再多留,拱手告辭了。

老秀才酒醒後,方知自己説滑了嘴,多虧鄭板橋奇才,把詩圓了起來。東家只當鄭板橋真是老秀才的學生。從此對老秀才恭維得逸逸選噹噹。

鄭板橋的故事 篇九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而他的書畫價格,也頗多傳奇色彩……

雍正十三年(1735年)早春二月的一天,鄭板橋到郊外踏青賞花,信步走進一個花樹掩映的小院。抬頭一看,只見亭壁上貼着自己寫的詞。小院的主人是一位老婦人,當她聽説眼前這人正是鄭板橋時,萬分高興,忙給他準備午飯,又將自己17歲的女兒饒五姑娘喊出來,拜見這位她仰慕已久的大藝術家。饒五姑娘果然是鄭板橋的鐵桿粉絲,一見面就高興地説:“久聞公名,讀公詞,甚愛慕,聞有《道情十首》,能為妾一書乎?”時年43歲的鄭板橋對這位美麗的姑娘也一見鍾情,不但為她書寫了《道情十首》,還題了一闋《西江月》贈給她:

微雨曉風初歇,紗窗旭日才温。繡幃香夢半蒙騰,窗外鸚哥未醒。

蟹眼茶聲靜悄,蝦鬚簾影輕明。梅花老去杏花勻,夜夜胭脂怯冷。

母女倆將題詞收下。老婦人聽説鄭板橋喪偶,又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他。鄭板橋見這姑娘年輕貌美,聰明伶俐,心裏自然高興,説了兩句客氣話後,便愉快地答應下來,並相約兩年後他中了進士,再來迎娶。

這件事被商人兼詩人的程羽宸知道了,他對鄭板橋非常崇拜,便拿出500兩銀子替他作聘金交給饒家。雍正十五年(1737年)鄭板橋自京城回來迎娶時,他又拿出500兩銀子送給鄭板橋,作為娶新婦的費用。

當然,程羽宸的銀子並不是白送,補償的代價就是鄭板橋的字畫。這1000兩銀子,按1兩白銀當時能買120斤大米計算(1740年前後價),一共能買12萬斤大米。如今大米按2元1斤計算,則相當於今天的24萬元人民幣。這“稿費”自然不低,但以此換來的美妾,與鄭板橋恩愛終生,更是“無價之寶”。

鄭板橋還有一些“稿費”收入,不是銀子,而是實物。試舉兩例。

例一:

一個叫江秩文的藝人,長得很美。他家中養着12名梨園子弟,能演奏“十種番樂”,也都年輕貌美。然而只要主人江秩文一出場,他們全都黯然無光。一天江秩文求鄭板橋給他家的園亭寫副對聯,鄭板橋便寫道:“草因地暖春先翠,燕為花忙暮不歸。”江秩文看了高興地説:這對聯不僅切合園亭的景象,而且切合我的情況。於是將席上的一個玉杯撤下,送給鄭板橋做潤筆費。

例二:

一個叫常書民的人,求鄭板橋為他的花園寫副對聯。鄭板橋寫道:“憐鶯舌嫩由他罵,愛柳腰柔任爾狂。”常書民非常喜歡這副對聯,遂將自己喜愛的一個童僕送給鄭板橋做“報酬”,這童僕一直在鄭板橋身邊服侍多年。

乾隆元年,鄭板橋考中進士。乾隆七年春,他被任命為山東範縣知縣,兩年後又改任山東濰縣知縣,連任七年。但他不滿官場的黑暗腐敗,在請求賑濟災民時又得罪了上司,所以主動稱病辭官,重新回到揚州賣畫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yl65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