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多篇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多篇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多篇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一

1、類脂與脂類

脂類:包括脂肪、固醇和類脂,因此脂類概念範圍大。

類脂:脂類的一種,其概念的範圍小。

2、纖維素、維生素與生物素

纖維素: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結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為一般動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維生素:生物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人和動物缺乏維生素時,不能正常生長,併發生特異性病變——維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維生素的一種,肝、腎、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較多。是微生物的生長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礦質元素、必需元素與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佔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種元素,即C、H、O、N、P、S,大約佔原生質總量的97%。

礦質元素: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備下列條件:第一,由於該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長髮育發生障礙,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該元素則表現專一的缺乏症,而且這種缺乏症是可以預防和恢復的;第三,該元素在植物營養生理上應表現直接的效果,絕不是因土壤或培養基的物理、化學、微生物條件的改變而產生的間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體需要量少(佔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但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還包括Cl、Ni。

4、還原糖與非還原糖

還原糖:指分子結構中含有還原性基團(遊離醛基或α-碳原子上連有羥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或班氏試劑共熱時產生磚紅色Cu2O沉澱。

非還原糖:如蔗糖內沒有遊離的具有還原性的基團,因此叫作非還原糖。

5、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與二苯胺試劑

斐林試劑:用於鑑定組織中還原糖存在的試劑。很不穩定,故應將組成斐林試劑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別配製、儲存。使用時,再臨時配製,將4-5滴B液滴入2mLA液中,配完後立即使用。原理是還原糖的基團—CHO與Cu(OH)2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

雙縮脲試劑:用於鑑定組織中蛋白質存在的試劑。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時要分別加入。先加A液,造成鹼性的反應環境,再加B液,這樣蛋白質(實際上是指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在鹼性溶液中與Cu2+反應生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

二苯胺試劑:用於鑑定DNA的試劑,與DNA混勻後,置於沸水中加熱5分鐘,冷卻後呈藍色。

6、血紅蛋白與單細胞蛋白

血紅蛋白:含鐵的複合蛋白的一種。是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的紅細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運輸氧。

單細胞蛋白:微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們通過發酵獲得大量的微生物菌體,這種微生物菌體就叫作單細胞蛋白。

7、顯微結構與亞顯微結構

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一般只能放大幾十倍至幾百倍。

亞顯微結構:能夠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直徑小於0.2μm的細微結構。

8、原生質與原生質層

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動植物細胞都具有,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質、脂類、核酸等物質構成。

原生質層: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只存在於成熟的植物細胞中,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它與成熟植物細胞的原生質相比,缺少了細胞液和細胞核兩部分。

9、赤道板與細胞板

赤道板: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這個平面與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中軸相垂直,類似於地球赤道的位置。

細胞板: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的一層結構,隨細胞分裂的進行,它由細胞中央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二

1、細菌進行有氧呼吸的酶類分佈在細胞膜內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細胞膜上進行。光合細菌,光合作用的酶類也結合在細胞膜上,主要在細胞膜上進行。

2、細胞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既可發生在細胞核中,也可發生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3、在生態系統中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不屬於初級消費者,仍屬於生產者的能量。

4、用植物莖尖和根尖培養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為病毒來不及感染。

5、植物組織培養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細菌及動物細胞培養,一般用葡萄糖培養。

6、病毒具有細胞結構,屬於生命系統。

7、沒有葉綠體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8、沒有線粒體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9、線粒體能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細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膽固醇。

11、細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載體蛋白、通道蛋白。

12、只有葉綠體、線粒體能產生ATP,細胞基質不能產生ATP。

13、只有動物細胞才有中心體。

14、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液泡。

15、無氧條件下不能產生ATP、不能進行礦質元素的吸收。

16、測量的CO2量、O2量為實際光合作用強度。

17、氧氣濃度越低越有利於食品蔬菜保鮮、種子儲存。

18、將人的胰島素基因通過基因工程轉入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分泌胰島素時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質。

形態大小相同、來源不同的染色體才是同源染色體。

19、沒有同源染色體存在的細胞分裂過程一定屬於減數第二次分裂。

20、動物細胞也能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

21、植物細胞質壁分離是指細胞質與細胞壁發生分離。

22、只有頂芽才能產生生長素、側芽不能產生生長素。

23、激素直接參與細胞代謝。

24、抗體、胰島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經遞質的分泌方式是主動運輸。

25、漿細胞能識別抗原。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三

1、多肽、蛋白質分子中的氨基酸數目與所含肽鍵數的關係:

①多肽鏈中的肽鍵數=組成該多肽的氨基酸數—1;

②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數氨基酸數=該蛋白質分子中所含的氨基酸數—其肽鏈條數。

例如:牛胰島素是由51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兩條肽鏈進一步構成的,在每個胰島素分子中即含肽鍵51—2=49個。

2、配子(精子或卵細胞)中染色體條數及DNA分子數與體細胞、性原細胞、初級性母細胞、次級性母細胞中染色體條數及DNA分子數的關係:

①若配子(精子或卵細胞)中染色體條數為N條,則:

體細胞中染色體條數=性原細胞中染色體條數=初級性母細胞中染色體條數=2N條;

次級性 母細胞中染色體條數=N條(減II前、中期)或2N條(減II後、末期)。

②若配子(精子或卵細胞)中DNA分子數為M,則:

體細胞中DNA分子數=2M;

性原細胞中DNA分子數=2M(DNA複製前)或4M(DNA複製後);

初級性母細胞中DNA分子數=4M;

次級性母細胞中DNA分子數2M。

3、DNA分子中鹼基組成的有關數量關係式:

DNA分子在結構上有一重要特點:其兩條脱氧核苷酸長鏈間的鹼基對的組成遵循鹼基配對原則,據此可得出如下一系列關係式:

①在整個DNA分子中:

A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T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

G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C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

任意兩種不能配對的鹼基數之和佔DNA分子中鹼基總數的50%。即(A+G)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T+C)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A+C)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T+G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DNA分子中鹼基總數的50%。

②在DNA分子的兩條互補的脱氧核苷酸長鏈之間:

設DNA分子的一條鏈為A鏈,另一鏈為B鏈,則:

A鏈中A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B鏈中T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反之亦然;

A鏈中G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B鏈中C的分子數(或所佔比例),反之亦然;

A鏈中某兩種不能配對的鹼基數之和[如(A+G)]=B鏈中另兩種不能配對的鹼基數之和[相應的為(T+C)];

A鏈中某兩種不能配對的鹼基數之和[如(A+G)]與另兩種不能配對的鹼基數之和[相應的為(T+C)]的比值=B鏈中該比值的倒數。

例如:若A鏈中(A+G)/(T+C)=0.4,則B鏈中(A+G)/(T+C)=2.5。

③整個DNA分子與它的兩條互補的脱氧核苷酸長鏈之間:

整個DNA分子中相對應的兩種鹼基數之和[(A+T)或(G+C)]所佔的比例=其每一單鏈中這兩種鹼基數之和[(A+T)或(G+C)]在該單鏈中所佔的比例。

例如:若某DNA分子中(A+T)佔鹼基總數的43%,則其每一單鏈中(A+T)也都各佔單鏈中鹼基總數的43%。

整個DNA分子中某一鹼基所佔的比例=該鹼基在每一單鏈中所佔的比例之和的一半。

例如:若某DNA分子中,A鏈中A佔10%,B鏈中A佔24%,則該DNA分子中A佔整個DNA分子全部鹼基的17%。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四

實驗一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佈

實驗原理:DNA綠色(甲基綠),RNA紅色(吡羅紅)

分佈:真核生物DNA主要分佈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佈在細胞質中。

實驗結果: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高倍顯微鏡下看不到DNA、RNA分子)實驗二物質鑑定

還原糖+斐林試劑(水浴加熱)~磚紅色沉澱

脂肪+蘇丹III~橘黃色

脂肪+蘇丹IV~紅色

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

斐林試劑現配現用,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後再加入。

雙縮脲試劑A液、B液分開加。

葡萄糖、果糖、麥芽糖都是還原性糖;澱粉、蔗糖、纖維素都是非還原性糖。實驗三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材料:新鮮蘚類葉、黑藻葉或菠菜葉,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2、原理: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

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後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知識概要:

(1)為什麼可直接取用蘚類的小葉,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葉?

因為蘚類的小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組成,而菠菜葉由很多層細胞構成。

(2)取用菠菜葉的下表皮時,為何要稍帶些葉肉?

表皮細胞除保衞細胞外,一般不含葉綠體,而葉肉細胞含較多的葉綠體。

(3)怎樣加快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度?最適温度是多少?

進行光照、提高水温、切傷部分葉片;25℃左右。

(4)對黑藻什麼部位的細胞觀察,所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的現象最明顯?

葉脈附近的細胞。

(5)若視野中某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裝片中該細胞的細胞質的實際流動方向是怎樣的?

仍為順時針。

(6)是否一般細胞的細胞質不流動,只有黑藻等少數植物的細胞質才流動?否,活細胞的細胞質都是流動的。

實驗四觀察有絲分裂

製作流程: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1、解離:藥液: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1:1混合液)。時間:3~5min.目的: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2、漂洗:用清水漂洗約10min.目的:洗去藥液,防止解離過度,並有利於染色。

3、染色:用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染色3~5min目的:使染色體着色,利於觀察。

4、製片:將根尖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並用鑷子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然後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載玻片。目的: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於觀察。

(三)觀察

1、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根尖分生區細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

2、換高倍鏡下觀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後、末期→分裂間期。(注意各時期細胞內染色體形態和分佈的特點)。其中,處於分裂間期的細胞數目最多。

實驗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機溶劑丙酮或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分離色素

2、步驟:

(1)提取色素研磨

(2)製備濾紙條

(3)畫濾液細線:均勻,直,細,重複若干次

(4)分離色素: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5)觀察和記錄:結果濾紙條上從上到下依次為:橙黃色(胡蘿蔔素)、黃色(葉黃素)、藍綠色(葉綠素a)、黃綠色(葉綠素b)。

二氧化硅(為了使研磨充分),

碳酸鈣(保護色素,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

實驗六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結論:細胞外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失水質壁分離

細胞外溶液濃度<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原

實驗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檢測

(1)檢測CO2的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2)檢測酒精的產生: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發生反應,變成灰綠色。實驗八低温誘導染色體加倍

1、原理:用低温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以致影響染色體被拉向兩極,細胞也不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於是,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

2、討論:秋水仙素與低温都能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這兩種方法在原理上有什麼相似之處?都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實驗九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要求:調查的羣體應足夠大;選取羣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紅綠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等。

實驗十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1、常用的生長素類似物:NAA(萘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吲哚丁酸)等

2、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條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約3cm,處理幾小時或一天。處理完畢就可以扦插了。這種處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濃度較低,並且最好是在遮蔭和空氣濕度較高的地方進行處理。

②沾蘸法:把插條的基部在濃度較高的藥液中蘸一下(約5s),深約1.5cm即可。

3、預實驗:先設計一組濃度梯度較大的實驗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設計細緻的實驗。實驗十一種羣密度的取樣調查

(1)什麼是種羣密度的取樣調查法?

在被調查種羣的生存環境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以所有樣方種羣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羣的種羣密度。

(2)為了便於調查工作的進行,在選擇調查對象時,一般應選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為什麼?

一般應選雙子葉植物,因為雙子葉植物的數量便於統計。

(3)在樣方中統計植物數目時,若有植物正好長在邊線上,應如何統計?

只計算該樣方相鄰的兩條邊上的植物的數目。

(4)在某地域中,第一次捕獲某種動物M只,標誌後放回原處。第二次捕獲N只,其中含標誌個體Y只,求該地域中該種動物的總數。MN/Y

(5)應用上述標誌重捕法的條件有哪些?

①標誌個體在整個調查種羣中均勻分佈,標誌個體和未標誌個體都有同樣被捕的機會。

②調查期中,沒有遷入或遷出。

③沒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植物:樣方法

動物:標誌重捕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yrjp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