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

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於此。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1

百舸爭流的思想

※1、什麼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包括哪些內容?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②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

2、為什麼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①哲學的基本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②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迴避,必須回答的問題。

※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唯物主義: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唯心主義: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於意識,意識決定物質。

※4、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及其合理性、侷限性: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理解: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合理性——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侷限性——這些觀點知識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着就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合理性——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侷限性: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威信注意等侷限性。

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主觀唯心、客觀唯心

※6、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鬥爭從屬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鬥爭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2

時代精神的精華

※1、哲學與經濟政治的關係:哲學是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為什麼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①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時代的脈搏③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時間經驗和認識成果。

3、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

①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羣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4、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直接理論來源:

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自然科學基礎:從“主要是蒐集材料的科學”發展為“本質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

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批判地吸取)]

※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辨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辨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3

探究世界的本質

※1、理解物質的概念:

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是與意識相比而言);根本屬性是運動(這是與物質的其他屬性相比而言)。

※2、運動與物質的辨證關係: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離開物質談運動,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3、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辨證關係: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4、理解規律的客觀性及認識規律對生活和實踐的意義:

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

※1、理解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係,在此基礎上,掌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方法論。

辯證關係:物質世界是先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

方法論:掌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並不是否定發揮主觀能動性。它要求我們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4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什麼是矛盾?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含義及二者的關係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矛盾的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關係: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原理: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方法論: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物,我們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揚帆遠航,才能歷經風雨,又見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方法論意義:想問題、辦事情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分析矛盾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活的靈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個性)的關係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不同的場合是可以變化的。方法論意義:(1)應該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2)掌握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科學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及其相互聯繫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義及其相互關係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雙方中處於支配地位,起着主導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雙方中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8、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

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牽牛要牽牛鼻子”;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高三政治重點知識點5

尋覓社會的真諦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可以比較物質與意識、實踐與認識辨證關係的原理加以理解)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2、理解推動社會運動、變化、發展的兩對基本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

3、比較並理解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不同表現及解決方式

階級社會:主要通過階級鬥爭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只能通過改革解決。

※4、瞭解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

人民羣眾

※5、羣眾觀點與羣眾路線

羣眾觀點:相信羣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想人民羣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羣眾學習。

羣眾路線: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

6、理解什麼是人的價值,掌握評價一個人價值大小的標準

人的價值就在於創造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麼。

7、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思考並深入體會價值觀的選擇與人的幸福之間的關係?

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

※8、聯繫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等相關知識,明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

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9、懂得勞動及奉獻對人生的意義

創造價值,體驗幸福:在勞動中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促進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體驗人生幸福。

※10、思考為什麼強調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完全脱離社會的“個人奮鬥”是不可能的。

11、理解自我砥礪是一種人生的修煉,是抗挫折,抵誘惑的能力

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標籤: 知識點 高三 政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zd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