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3年國中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原文精品多篇

2023年國中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原文精品多篇

2023年國中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原文精品多篇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 篇一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的經典美文,教學此文,我既把它作為一堂美句賞析課,又把它作為一堂寫景訓練課。

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讓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學習興趣與參與度對學好語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語文閲讀教學往往過多地分析、講解,結果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浪費了時間,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主體參與的程度是學生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於是,我在教學中,根據題的由淺入深的原則,設計了獨學、對學和羣學這三個環節,做到既有自主,又有合作探究。

二、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所以朗讀對於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可見絕非一般了。如果沒有學生讀書,或學生讀書不充分,那麼,即使教師講得精妙絕倫,學生也不會有多少收穫,更難有真切的體會。讀的過程是學生對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過程,也是想象、加工、創造的過程,它可以把無聲語言化為滲透自己感情、意識的有聲語言,這一過程是別人替代不了的。還應是學語文的根本。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先是教師範讀學生朗讀整體感知,再是重點朗讀品味賞析,最後是集體朗讀深入體驗。在反覆朗讀中學生既領略了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領略了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從閲讀能力的培養來説,學生反覆讀了,背誦了,自然對文章的主旨、內容、寫作技巧、價值等都會有一定的認識。

三、“品”與“寫”結合,既應對了閲讀又培養了寫作能力。

培養學生在朗讀中品析文章,同時在引導學生品味的時候,應做好示範型教學,並學會從哪些角度對句子進行品味,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品的結果又是為了寫作,讓學生學會融情寫景的寫作手法。

當然這次公開課還存在的許多的不足,在教學中,感覺教學容量過大,以致每個環節沒能精細化;教學中,自己説得過多,放手學生動得還不夠。希望在以後教學中,能改掉這點毛病,把教學工作搞得更出色。

《濟南的冬天》課文賞析 篇二

一提起冬天就能想到氣温驟降、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冷畫面,但是在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中,這裏的冬天別有一番風味,它就像一幅水墨畫一般美麗動人。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濟南的冬天》感受其中的語言與情感之精妙吧。

第一段“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大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兒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明明是寫濟南的冬天,為什麼文章開頭要提到北平、倫敦和熱帶呢?這就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冬天要是不颳風”可見北平的冬天是颳大風的;“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可見霧都倫敦的冬天是沒有日光而多霧的;“熱帶”則“日光永遠那麼毒”,陽光晴朗得刺眼。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突出它獨有的“温晴”美景,讚賞它是個“寶地”,表達作者對濟南的喜愛與讚美之情。而這一段中也交代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温晴。

老舍是語言大師,語言藝術運用得爐火純青,經常有一字之精妙。例如這一段中的“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句中可以去掉“聲”字嗎?自然不行,因為“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並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北中國冬天那種呼嘯的北風罷了,“沒有風”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這裏的“沒有風聲”更能看出濟南的冬天安靜,温晴的特點。

第二段“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這一段寫到山與水在老城,也就是濟南的藍天下睡着,結合下文作者描寫的景物看,這裏既寫到山又提到水,起總領的作用。

“暖和安適地睡着”“喚醒”等詞,可見將山、水、春風擬人化,寫得形象生動,側面寫出濟南的冬天温暖、寧靜、舒適的特點。

第三段這一段描寫的就是濟南冬天的山,“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可見描寫的地理位置應在城內。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運用了比喻、擬人手法,把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比作小搖籃,這樣寫得濟南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可愛;同時將小山人格化,小山在説話,生動形象地寫出其富有温情,特別可愛。

之後寫到人們的心理活動,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可見濟南冬天的慈善,暖和,給人一種冬天要走了,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

第四段“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一句給出這一段的中心點——“妙”。該段依舊寫山,但寫的是薄雪覆蓋下的山,作者運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從山上的矮鬆寫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按自上而下的空間順序,把雪的光、色、態逐步展現在讀者面前,表現出濟南冬天秀美的特點。

這一段中色彩詞用得也很不錯,色彩鮮明。山上的矮鬆“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矮鬆與白雪相互映襯,在白雪的映襯下,矮鬆越發的青黑,這是顏色的對比。“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白雪與藍天相互映襯。“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草的暗黃色和雪的白色相映襯。“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可見濟南冬天的温暖,“點兒”用詞準確,因為是冬天所以氣温不會太熱,而是一點温暖。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等。從視覺方面形象真切描繪出濟南冬天的景物之美,讓讀者能更直觀感受出濟南冬天之美。

這一段運用多種修辭。例如“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一句運用比喻修辭,把“樹尖上的雪”比作“白花”,把“矮鬆”作“看護婦”,生動形象地寫出小雪下矮鬆的秀美。又如“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句運用比喻修辭,將小草比作“帶水紋的花衣”,生動形象地寫出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水紋”又是動態的,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滿了動態的美感。還有“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一句運用擬人的修辭,將薄雪人格化,薄雪就是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

第五段這一段寫的是城外的山,山坡上的小村莊,依舊是雪景下的山,把整個畫面比作“小水墨畫”,生動形象。整段中一個“卧”字寫得傳神,首先是運用擬人的修辭,小村莊有了人的動作;其次,用“卧”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最後這一字也烘托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和諧,有一字傳神之效。

第六段前文寫山,無論是薄雪覆蓋下的山還是城外遠山,都寫得生動傳神。這一段則寫到了濟南冬天的水,寫到水色時,運用了多種手法。

第一,使用了襯托的手法。不直接寫水,而是通過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

第二,使用聯想手法。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第三,採用擬人修辭。運用擬人修辭,寫水藻“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寫“水也不忍得凍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點。將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寫得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出了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着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温暖。

情感分析本文的情感表達很明晰,有對於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之情。那麼是如何表達的呢?是在字裏行間滲透出來的嗎?

首先,文中有直抒胸臆之處,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例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直接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後面還有“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那些小山太秀氣”等讚美描寫之句,結尾一句藴含着“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的情意。

其次,作者通過創造意境,而流露出對於濟南冬天的深切情感。如“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最後,通過虛實結合,展開想象與聯想,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兒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總結本文一共寫了濟南冬天的陽光、山、雪、水,其中重點描寫山與水。採用總——分——總的寫作結構。開頭第一段總寫“濟南真得算個寶地”;中間主體部分分寫,描寫濟南冬天的山與水,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寫山,第六自然段寫水,寫了陽光下的小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冬天的水色;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尾,照應開頭。

文章寫了不同狀態下的山,陽光下的小山舒適温暖;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美秀氣;城外的遠山安適寧靜。而濟南的冬水暖綠清亮。那麼為什麼濟南冬天有那麼多景物,作者重點選取了山與水來寫呢?因為濟南的山水是濟南的代表景物,是濟南的魅力所在。而且濟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譽。古人曾經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同時,在濟南的南面,距市中心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濟南的天然屏障。

《濟南的冬天》運用比喻、擬人、想象、襯托等手法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後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在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浸透着作者對濟南冬天深深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國中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知識點 篇三

一、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戲劇《茶館》《龍鬚溝》等。

二、故事背景

老舍曾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與濟南這座城市結下了深厚的情緣。他曾這樣説:“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在濟南這座樸實無華、文化底藴深厚的老城裏,老舍的性格與當地淳厚的民風十分契合,耿直豪爽的濟南人更與他意氣相投,於是他廣交朋友,這裏很快便成了他文學創作的一片沃土。本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

三、理解詞語

鑲: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上或加在另一物體的周邊。

單單:指僅僅;唯獨;從一般中突出個別的人或事物。

安適:安閒舒適。

響晴:晴朗無雲。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來源。

慈善:對人關懷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膚:肌肉皮膚。

秀氣:言談文雅,舉止優美。

寬敞:寬闊;寬大。

貯蓄:儲存,積聚,指儲存的物品,把節約下來或暫時不用的錢存起來。多指存到銀行裏,或放在倉庫裏。也指積存的錢。

空靈:靈活而無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織成的一種重厚的機織或氈合織物,鋪於地面。

四、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①段):總寫濟南的冬天“温晴”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②一⑥段):具體寫濟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五、問題解疑

1.作者要寫濟南的冬天,開頭為什麼要寫北平、倫敦和熱帶?

第一段作者拿濟南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濃霧、無烈日,突出濟南的冬天“温晴”的特點,並直接抒發讚美之情,讚譽濟南是個“寶地”,為下文寫濟南的山、水、天作鋪墊。

2.“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這是個重要的過渡句,在總寫了對濟南冬天印象之後,轉到下文對濟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寫。

3.“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效果?

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和意味,烘托出一種舒適温暖的優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無限喜愛,表達出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讚美之情。

4.作者主要運用什麼順序來寫雪後的山景?這樣寫什麼好處?

作者在寫景時,主要按從高到低,即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將雪的光、色、態一一展現出來,這就把一山之景寫得層次清晰,色彩斑駁,富有動感。

5.“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兒雪”一句中的“卧”有何好處?

兩個“卧”字,表現出“安閒、舒適”的狀態,既與前邊的“暖和安適地睡着”相照應,又傳神地寫出了小村莊和小雪的姿態,就好像它們都有靈性一樣,烘托出一種恬靜安逸的氣氛。

6.“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這句話有什麼表達效果?

“水也不忍得凍上”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水寫得脈脈含情;“在水裏照個影兒”既説明垂柳愛美,也説明水鍾愛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樣愛美的心願,所以“不忍得凍上”,這樣,不僅寫出了水清、柳美,還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

7.最後一段寫出了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①暖: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兒熱氣。

②綠:作者極寫綠萍之綠,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綠。

③清亮:作者通過寫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以及澄清的水同藍汪汪的天渾然一體,如同一塊空靈的藍水晶來表現水的清亮。

六、課文主題

文章緊緊圍繞“温晴”這一特點,主要描繪了濟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現給讀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暖的動人冬景圖,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真摯的熱愛之情。

國中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和新詞。

2、學習文中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學習具體活動的描寫技能。

3、反覆朗讀課文,品味景中真情。

4、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細緻觀察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文學常識及生字新詞

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本文是作者在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

老師指導同學們看第6頁的插圖。

生字新詞12個,讀音和默寫都要正確。

鑲 單單 安適 着落 慈善 肌膚 秀氣 寬敞 貯蓄 澄清 空靈 地毯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請學生點評課文朗讀情況。

2、把握全文結構。

文章共有幾段,每段主要寫了什麼?

文章的第一段寫了什麼?

——寫了濟南冬天的特點:温晴

作者是用什麼手法寫出這一特點的?

——作者用對比手法寫的。用北平對比濟南,突出無風聲的特點;用倫敦對比濟南,突出響睛的特點;用熱帶對比濟南,突出無毒日,温和的特點。

接下來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描寫濟南冬天的?

——濟南的山和濟南的水。

作者寫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別具有什麼特點呢?

——陽光朗照下的山,温暖、舒適的特點;薄雪覆蓋下的山,太秀氣的特點;城外遠山,小水墨畫的特點。

濟南的水有哪些特點?

——温,綠,清

3、結合課文結構分析本文的寫景順序

——扣住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由裏往外,由山到水描寫景物。作者以自己的感受,通過濟南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然後緊扣“温晴”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全景,濟南冬天的山,濟南冬天的水。在寫山景時,先寫朗照下的山,再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最後寫城外遠山。在對山水的描寫中充分體現了“温晴”的特點。

三、合作探究

1、品味下列語句,體會句中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

(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3)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投影展示濟南冬天山水的圖片,引導學生邊看圖,邊看以上三個句子裏擬人手法的運用。

2、根據你的理解,標出課文第3段的重音和停連,並嘗試朗讀這一段。

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兒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裏,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温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兒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着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3、朗讀第五段,讀後看第7頁上的插圖。整體看這幅圖,近處有什麼?遠處有什麼?

四、小結

本文抓 住濟南冬天温晴的天氣特點,描繪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圖,抒發了作者深深的喜愛的讚美之情。語言優美生動,準確傳神。

五、作業

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就你家鄉冬天的風景寫一個片段。注意抓住特點來寫,不少於2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yvl4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