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西塞山懷古》古詩賞析多篇

《西塞山懷古》古詩賞析多篇

《西塞山懷古》古詩賞析多篇

韻譯 篇一

晉代王浚乘樓船自成都東下,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高山依舊枕着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一家過着太平日子,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西塞山懷古原文、翻譯、賞析 篇二

原文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譯文

王濬的戰船從益州出發,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人生中多少次傷懷往事,山形依然不變靠着寒流。

從今以後天下歸為一同,蘆荻在舊壘上蕭蕭飄搖。

註釋

⑴西塞山:位於今湖北省黃石市,又名道士洑,山體突出到長江中,因而形成長江彎道,站在山頂猶如身臨江中。

⑵王濬:晉益州刺史。一作“西晉”。益州:晉時郡治在今成都。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每船可容二千餘人。

⑶金陵:今南京,當時是吳國的都城。王氣:帝王之氣。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尋鐵鎖沉江底:東吳末帝孫皓命人在江中軒鐵錐,又用大鐵索橫於江面,攔截晉船,終失敗。尋:長度單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頭:王濬率船隊從武昌順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到營門投降。

⑹人世幾回傷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從今”。

⑼“四海為家”兩句:如今國家統一,舊時的壁壘早已荒蕪。

賞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黃石市東面的長江邊上。嵐橫秋塞,山鎖洪流,形勢險峻。是六朝有名的軍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晉太康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命王濬率領以高大的戰船“樓船”組成的西晉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詩人便以這件史事為題,開頭寫“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遙遙,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兩字對舉就渲染出一方是勢如破竹,一方則是聞風喪膽,強弱懸殊,高下立判。第二聯便順勢而下,直寫戰事及其結果。東吳的亡國之君孫皓,憑藉長江天險,並在江中暗置鐵錐,再加以千尋鐵鏈橫鎖江面,自以為是萬全之計,誰知王濬用大筏數十,沖走鐵錐,以火炬燒燬鐵鏈,結果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備亡國之禮,……造於壘門”(《晉書·王濬傳》)。第二聯就是形象地概括了這一段歷史

詩的前四句,洗煉、緊湊,在對比之中寫出了雙方的強弱,進攻的路線,攻守的方式,戰爭的結局。它只用第一句詩寫西晉水軍出發,下面就單寫東吳:在戰爭開始的反映,苦心經營的工事被毀,直到舉旗投降,步步緊逼,一氣直下。人們不僅看到了失敗者的形象,也看到了勝利者的那種摧枯拉朽的氣勢。可謂虛實相間,勝敗相形,巧於安排。

詩人在剪裁上頗具功力。他從眾多的史事中單選西晉滅吳一事,這是耐人尋味的,因為東吳是六朝的頭,它又有頗為“新穎”的防禦工事,竟然覆滅了。照理後人應引以為鑑,其實不然。所以寫吳的滅亡,不僅揭示了當時吳王的昏聵無能,更表現了那些後來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國家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其次,詩人寫晉吳之戰,重點是寫吳,而寫吳又着重點出那種虛妄的精神支柱“王氣”、天然的地形、千尋的鐵鏈,皆不足恃。這就從反面闡發了一個深刻的`思想,那就是“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劉禹錫《金陵懷古》)。可見如此剪裁,就在於它能完滿地表現其主題思想。

清代屈復認為此詩第五句甚妙。不過應該指出,若是沒有前四句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難以收到如此言簡意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舊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長江,“寒”字和結句的“秋”字相照應。詩到這裏才點到西塞山,但是前面所寫並沒有離題。因為西塞山之所以成為有名的軍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邊演出過那些有聲有色載入史冊的“活劇”,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權存在為條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興亡,正是為了從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從而大大開拓了詩的境界。詩人不去描繪眼前西塞山如何奇偉竦峭,而是突出“依舊”二字,亦是頗有講究的。山川“依舊”,就更顯得人事之變化,六朝之短促,不僅如此,它還表現出一個“江山不管興亡恨,一任斜陽伴客愁”(包佶《再過金陵》)的意境。這些又從另一個角度對上一句的“傷”字作了補充。

第七句宕開一筆,直寫“今逢”之世,第八句説往日的軍事堡壘,如今已荒廢在一片秋風蘆荻之中。這殘破荒涼的遺蹟,便是六朝覆滅的見證,便是分裂失敗的象徵,也是“今逢四海為家日”、江山一統的結果。懷古慨今,收束了全詩。全詩借古諷今,沉鬱感傷,但繁簡得當,直點現實。

劉禹錫的這首詩,寓深刻的思想於縱橫開闔、酣暢流利的風調之中,詩人好像是在客觀地敍述往事,描繪古蹟,其實並非如此,劉禹錫在這首詩中,把嘲弄的鋒芒指向在歷史上曾經佔據一方、但終於覆滅的統治者,這正是對重新抬頭的割據勢力的迎頭一擊。當然,“萬户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金陵五題·台城》),這個六朝覆滅的教訓,對於當時驕侈腐敗的唐王朝來説,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作者簡介 篇三

劉禹錫像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 篇四

《西塞山懷古》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此詩懷古傷今。前四句,寫西晉滅吳的歷史故事,表現國家統一是歷史之必然,闡發了事物興廢決定於人的思想;後四句寫西塞山,點出它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曾經是軍事要塞,而今山形依舊,可是人事全非,拓開了詩的主題。全詩敍説的內容是歷史上的事實,狀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實景,抒發的感歎是詩人胸中的真情。詩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襯,相長相生,營造出一種含藴半瞻的蒼涼意境,給人以沉鬱頓挫之感。

西塞山懷古⑴

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氣黯然收⑶。

千尋鐵鎖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頭⑸。

人世幾回傷往事⑹,山形依舊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為家日⑻,故壘蕭蕭蘆荻秋⑼。

註釋

⑴西塞山:位於今湖北省黃石市,又名道士洑,山體突出到長江中,因而形成長江彎道,站在山頂猶如身臨江中。

⑵王濬:晉益州刺史。一作“西晉”。益州:晉時郡治在今成都。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每船可容二千餘人。

⑶金陵:今南京,當時是吳國的都城。王氣:帝王之氣。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尋鐵鎖沉江底:東吳末帝孫皓命人在江中軒鐵錐,又用大鐵索橫於江面,攔截晉船,終失敗。尋:長度單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頭:王濬率船隊從武昌順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到營門投降。

⑹人世幾回傷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從今”。

⑼“四海為家”兩句:如今國家統一,舊時的壁壘早已荒蕪。

賞析: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這兩句是説,封鎖長江險處的鐵鏈,被燒斷沉到江底,東吳朝廷只好從石頭城中舉起白旗投降。史載,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下令滅吳,發兵二十萬,分六路進攻。益州刺史王濬造了高大的戰船,率水兵八萬沿長江而下。東吳造了長長的鐵鏈,將長江險要處攔住,企圖阻止戰船通過。王濬用粗數十圍,長十餘丈的大火炬燒熔了攔江鐵鏈,繼續東下,直抵石頭城下,東吳國君孫皓被迫反縛住自己的雙手,抬着棺材向西晉軍投降。詩人以洗煉、緊湊的筆鋒,在對比中寫出了雙方的強弱,人們不僅看到了失敗者的形象,也看到了勝利者那種摧枯拉朽的氣勢,勝敗相形,描寫生動。詩人意在借古諷今,曲折含蓄地告誡驕奢腐敗的唐王朝:六朝覆滅的教訓,是一面很好的鏡子。同時告誡割據勢力:統一事業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割據分裂只能導致失敗。

譯文

王濬的戰船從益州出發,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人生中多少次傷懷往事,山形依然不變靠着寒流。

從今以後天下歸為一同,蘆荻在舊壘上蕭蕭飄搖。

【韻譯】

西晉時的樓船自成都東下,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高山依舊枕着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為家過着太平日子,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詩文解釋】

王濬率領高大的戰船,順江而下,討伐東吳,金陵城中的士氣黯然消失。千丈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掛在石頭城上。人生中有幾回傷感往事,山形依然沒有改變,枕靠在長江上。從今以後天下統一,舊日的堡壘在一片蘆荻草中顯得淒涼蕭瑟。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劉禹錫於公元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所作。是年,劉禹錫由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刺史調任和州(治今安徽和縣)刺史,在沿江東下赴任的途中,經西塞山時,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寫下了這首感歎歷史興亡的詩。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比較嚴重。唐憲宗時期,唐朝曾經取得了幾次平定藩鎮割據戰爭的勝利,國家又出現了比較統一的局面,不過這種景象只是曇花一現,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鎮又恢復了割據局面。此詩即為作者結合當時形勢而作。

【評析】:

這是弔古撫今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的情感。詩的前四句,寫西晉東下滅吳的歷史事實,表現國家統一是歷史之必然,闡發了事物興廢決定於人的思想。後四句寫西塞山,點出它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曾是軍事要塞。而今山形依舊,可是人事全非,拓開了詩的主題。最後寫今日四海為家,江山統一,象六朝那樣的分裂,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賞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黃石市東面的長江邊上。嵐橫秋塞,山鎖洪流,形勢險峻。是六朝有名的軍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晉太康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命王濬率領以高大的戰船“樓船”組成的西晉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詩人便以這件史事為題,開頭寫“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遙遙,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兩字對舉就渲染出一方是勢如破竹,一方則是聞風喪膽,強弱懸殊,高下立判。第二聯便順勢而下,直寫戰事及其結果。東吳的亡國之君孫皓,憑藉長江天險,並在江中暗置鐵錐,再加以千尋鐵鏈橫鎖江面,自以為是萬全之計,誰知王濬用大筏數十,沖走鐵錐,以火炬燒燬鐵鏈,結果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備亡國之禮,……造於壘門”(《晉書·王濬傳》)。第二聯就是形象地概括了這一段歷史。

詩的前四句,洗煉、緊湊,在對比之中寫出了雙方的強弱,進攻的路線,攻守的方式,戰爭的結局。它只用第一句詩寫西晉水軍出發,下面就單寫東吳:在戰爭開始的反映,苦心經營的工事被毀,直到舉旗投降,步步緊逼,一氣直下。人們不僅看到了失敗者的形象,也看到了勝利者的那種摧枯拉朽的氣勢。可謂虛實相間,勝敗相形,巧於安排。

詩人在剪裁上頗具功力。他從眾多的史事中單選西晉滅吳一事,這是耐人尋味的,因為東吳是六朝的頭,它又有頗為“新穎”的防禦工事,竟然覆滅了。照理後人應引以為鑑,其實不然。所以寫吳的滅亡,不僅揭示了當時吳王的昏聵無能,更表現了那些後來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國家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其次,詩人寫晉吳之戰,重點是寫吳,而寫吳又着重點出那種虛妄的精神支柱“王氣”、天然的地形、千尋的鐵鏈,皆不足恃。這就從反面闡發了一個深刻的思想,那就是“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劉禹錫《金陵懷古》)。可見如此剪裁,就在於它能完滿地表現其主題思想。

清代屈復認為此詩第五句甚妙。不過應該指出,若是沒有前四句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難以收到如此言簡意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舊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長江,“寒”字和結句的“秋”字相照應。詩到這裏才點到西塞山,但是前面所寫並沒有離題。因為西塞山之所以成為有名的軍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邊演出過那些有聲有色載入史冊的“活劇”,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權存在為條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興亡,正是為了從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從而大大開拓了詩的境界。詩人不去描繪眼前西塞山如何奇偉竦峭,而是突出“依舊”二字,亦是頗有講究的。山川“依舊”,就更顯得人事之變化,六朝之短促,不僅如此,它還表現出一個“江山不管興亡恨,一任斜陽伴客愁”(包佶《再過金陵》)的意境。這些又從另一個角度對上一句的“傷”字作了補充。

第七句宕開一筆,直寫“今逢”之世,第八句説往日的軍事堡壘,如今已荒廢在一片秋風蘆荻之中。這殘破荒涼的遺蹟,便是六朝覆滅的見證,便是分裂失敗的象徵,也是“今逢四海為家日”、江山一統的結果。懷古慨今,收束了全詩。全詩借古諷今,沉鬱感傷,但繁簡得當,直點現實。

劉禹錫的這首詩,寓深刻的思想於縱橫開闔、酣暢流利的風調之中,詩人好像是在客觀地敍述往事,描繪古蹟,其實並非如此,劉禹錫在這首詩中,把嘲弄的鋒芒指向在歷史上曾經佔據一方、但終於覆滅的統治者,這正是對重新抬頭的割據勢力的迎頭一擊。當然,“萬户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金陵五題·台城》),這個六朝覆滅的教訓,對於當時驕侈腐敗的唐王朝來説,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名家評論

《唐詩鼓吹箋註》評此詩:“首聯一雄壯一慘淡,後四句於衰颯中見其高雅自然,於感慨中見壯麗,是“唐人懷古之絕唱。”

《絸齋詩談》評此詩:“太平既久,向之霸業雄心消磨已淨。此方是懷古勝場。”

《一瓢詩話》評此詩:“似議非議,有論無論,筆着紙上,神來天際,氣魄法律,無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傑作,自然壓倒元、白。”

屈複評此詩:“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幾回’二字括過六代,繁簡得宜,此法甚妙。”(《唐詩成法》)

紀昀評此詩:“第六句一筆折到西塞山是為圓熟。”(方回《瀛奎律髓》紀評)

俞陛雲評此詩:“餘謂劉詩與崔顥《黃鶴樓》詩,異曲同工。崔詩從黃鶴仙人着想,前四句皆言仙人乘鶴事,一氣貫注;劉詩從西塞山鐵鎖橫江着想,前四句皆言王濬平吳事,亦一氣貫注,非但切定本題,且七律詩能前四句專詠一事,而勁氣直達者,在盛唐時,沈佺期《龍池篇》、李太白《鸚鵡篇》外,罕有能手。”(《詩境淺説》)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 篇五

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

故壘蕭蕭蘆荻秋。

【詩文解釋】

王濬率領高大的戰船,順江而下,討伐東吳,金陵城中的士氣黯然消失。千丈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掛在石頭城上。人生中有幾回傷感往事,山形依然沒有改變,枕靠在長江上。從今以後天下統一,舊日的堡壘在一片蘆荻草中顯得淒涼蕭瑟。

【詞語解釋】

金陵:今江蘇南京。

石頭:指石頭城、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清涼山。

【詩文賞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東面的長江邊,形勢險峻,是六朝有名的軍事要塞。長慶四年(八二四年)劉禹錫由夔州刺史調任和州刺史,沿江東下,途經西塞山,即景抒懷,寫下此詩。詩人講述了建都金陵的幾個朝代的興亡,希望喚起人們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訓,表現出詩人對國家的赤誠忠心。全詩借古喻今,沉鬱感傷,但繁簡得當,直點現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3zv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