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心聲教學反思多篇

心聲教學反思多篇

心聲教學反思多篇

心聲教學反思 篇一

《心聲》是當代女作家黃蓓佳的作品,小説寫了一位與萬卡有着相似命運的小男孩,要求在語文公開課上朗讀課文《萬卡》,遭到老師拒絕,通過故事揭示了社會生活和義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小説以其深沉的思想內涵,悽楚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情節敍述和令人傷感的語言表達,感染着每一名學生。

小説情節簡單,語言淺近,學生在充分閲讀後基本能夠把握文章內容及主旨。因此,在備課時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心理描寫的賞析與學習上。

本課教學設計了四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梳理情節。速讀課文,梳理情節,並儘量仿照示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情節。示例:教室外,聽讀指錯反遭嘲笑。

教室裏,要求朗讀遭到拒絕

樹林中,練讀課文追憶往事

教室外,聽讀指錯反遭嘲笑

課堂上,勇敢救場抒發真情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針對會考當中記敍文閲讀的概括情節題,訓練學生精煉概括的能力。

活動二,感悟心聲。跳讀課文,尋找文中有關“心聲”的句子加以分析,小説想要表達怎樣的心聲?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突破本課的重點,瞭解心聲的深刻含義。從李京京的心聲,到作者的心聲,層層深入文章中心。

活動三,學習技法。精讀人物描寫句段,分析總結技法。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師,彷彿想説什麼。(動作神態描寫)

京京站起來,結結巴巴地説:“老師,我能……念一段嗎?”(語言描寫)

京京垂下頭。他多麼喜歡這個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麼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直接刻畫心理)

他咬緊了嘴脣,鄭重地舉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師。(神態動作描寫)

這一活動的設計,旨在從課文中提煉人物心理刻畫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活動四,學以致用。

下課鈴剛響,王老師便出現在教室門口,面無表情。只見她掃視了教室一週,“XX,來我辦公室。”説完轉身離開。想象段落中的“XX”就是你自己,運用所學方法,續寫一個小片段,刻畫去辦公室路上的心理活動。

從上課效果來看,本課教學存在亮點,也有些許不足。

第一環節的概括,因為長期以來的訓練,這樣的概括對學生來説並不算難,在巡視過程中能夠看到許多學生都能準確概括。但由於內容的限制,概括難有新意,學生沒能呈現多樣化的展示。

第二個環節説心聲,學生在深入課本的基礎上,能夠準確把握文章內容及主旨,對李京京的形象也能多方面的把握。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能在教師引導之下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教師不再是單獨的教授者,而是互動學習中的參與者,特別在對“心聲”多重含義的挖掘中,循循善誘,適時點撥,使學生思維清晰化,大有撥雲見日,水到渠成之感。

最後的寫作環節,由於給的開頭切合學生生活,便於展開想象,學生是有東西可寫的。但由於前面的環節沒能利落處理,導致寫作時間不夠,沒能讓學生充分展示作品。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定會珍惜每一堂課,讓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愉悦!

心聲教學反思 篇二

今天上了《心聲》一文,一些學生對文中的人物程老師頗有微詞,認為她弄虛作假,不能體察學生的心情,一廂情願的安排她心目中的好學生在公開課上朗讀課文,結果險些把事情搞砸了,要不是李京京及時“ 救駕”,她還不知要怎麼下台階呢。我覺得他們説得的確有理。程老師的做法確不可取。正常課也好,公開課也罷,還是原汁原味的好。為啥要作假呢?雖然她的用心是好的——為了學校的榮譽,但她卻忽略了學生的感受,也在無意中給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程老師的做法我們當引以為戒,不可效仿!老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高大的形象,就要親近學生,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學困生更要倍加關懷愛護,不嫌棄他們,才能贏得所有學生的信任和愛戴。

心聲教學反思 篇三

鼓樓區的專家來我校指導,我有幸上了一堂隨堂課,得到了鼓樓區教研室顧敏老師的直接指導,收益匪淺。我上的是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心聲》。

一、準備:

首先,反覆誦讀文本,這是第一要做的。邊讀邊適當做些記號,要教學生學習一篇文章,首先自己得讀懂讀透這篇文章。

其次,我習慣對教學的過程做一個通盤的考慮。回答這樣幾個問題:這堂課要教給學生什麼?教學的重點是什麼?如何突出?教學的難點是什麼?如何突破?

第三,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仔細的推敲和安排,諸如怎樣導入、怎樣提問、怎樣過度、怎樣小結等。

第四,考慮課堂各個環節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事先做些準備。在這些做完的基礎之上形成教案。

二、上課

象這樣一篇簡單的小説,我究竟要教給他們什麼?我覺得還是從小説這個體裁入手。抓住小説的要素,也就抓住了小説學習的目標。就這課而言,人物、情節還值得與學生探究一番。環境基本沒有寫到,可以忽略不談。教學中就緊緊圍繞這兩個目標展開設計。所以就有了課堂的學生複述故事情節,學生探討小説的主人公是怎樣的人、作者用什麼方法來刻畫人物,請學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動等環節。

課堂我儘量注意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於整個課堂。我覺得一堂課是否成功,並不是老師教了什麼,完成了多少教學任務,而應是學生學到了什麼知識、掌握了什麼方法,獲得了什麼技能,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再加上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我設計所有的問題都由學生自主閲讀解決,沒有老師的包辦代替。

儘可能多的在課堂讓學生閲讀文本。這篇雖是短篇小説,但讀一篇卻需二十多分鐘,全文朗讀難度較大,我採取跳讀、瀏覽等方法,讓學生儘量通過閲讀了解情節。對於需要體會感悟的教學重點,則讓學生討論、揣摩,並嘗試讓學説充分展示自己的閲讀技巧。每次的閲讀和揣摩都留足夠的時間,確保學生的閲讀落到實處。

充分尊重學生的隨機生成。這是課堂尊重學生的重要表現。無論公開課還是隨堂課,都不是老師表演的舞台,而應是學生學習的平台。學生課堂回答的問題絕大多數是不可能與老師的預期相一致的,一味的否定學生的答案是一種粗暴,一味的企圖把學生的答案誘導到老師的“標準答案”上來是一種強迫。當然對學生的生成我有自己的判斷,該肯定時肯定,該否定時我也不會毫無原則的贊同。

三、反思

課後,顧敏老師做了面對面的指導。對我課堂上尊重學生的生成予以了肯定。同時指出了存在的問題:

第一,課堂“磨”的不夠深透,有些“大而化之。”第二,複述情節的環節與會考沒有接軌,對會考未作研究。

我自己覺得還有一點,就是沒能自如的過渡到對語言的品味,上出更濃的語文味來。(這可是我一直都向往的教學境界哦,李鎮西、袁衞星用的自如,太羨慕他們了)

總之,鼓樓區的專家的指導讓我收穫很多,切實感覺到專家的引領對我們的專業成長幫助很大,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多的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k6o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