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歷史人物評價【精品多篇】

歷史人物評價【精品多篇】

歷史人物評價【精品多篇】

近代歷史人物評價 篇一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朱德同志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並在黨內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朱德同志身經百戰,歷盡艱險,功勛卓著,在每一個重大關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作出了傑出貢獻。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朱德同志懷着“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的決心,率領抗日將士揮師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朱德同志堅決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團結抗戰,力挽狂瀾,為挺進敵後、開闢華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1940年5月,朱德同志從太行前線回到延安,協助毛澤東同志領導各敵後根據地的抗日戰爭。為克服陝甘寧邊區的嚴重經濟困難,朱德同志響應毛澤東同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親自指導和推動大生產運動,倡導培育了“南泥灣精神”,成為人民軍隊的一個光榮傳統。1945年4月,朱德同志在黨的七大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總結了黨領導抗日戰爭的基本經驗。解放戰爭中,朱德同志參與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協助毛澤東同志指揮各解放區軍民,先後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朱德同志不畏艱險,深入前線,有效解決了各兵種協同作戰、後勤補給、軍工生產等問題。朱德同志親自指導解放石家莊戰役,為組織奪取大中城市的攻堅戰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戰略決戰和戰略追殲階段,朱德同志協助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人民解放軍徹底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大陸的統治,領導我們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朱德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同志不顧年事已高,在黨、國家、軍隊的重要領導崗位上,殫精竭慮,奮鬥不息,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朱德同志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參與領導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朱德同志是第一任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對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為在執政條件下加強黨紀黨風建設積累了重要經驗。朱德同志十分重視國防現代化建設,在人民軍隊革命化、正規化建設和各軍兵種創建發展、軍事院校建設、部隊教育訓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56年9月,在黨的八屆一中全會上,朱德同志當選為黨中央副主席。從1959年至1976年,朱德同志連任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職務,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會會議,為國家政權機構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嘔心瀝血,日夜操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朱德同志參加革命70年,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幾個歷史時期,經歷過許多磨難和險境,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崇敬。毛澤東同志稱讚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榮”。這是黨對朱德同志的最高評價,這是人民對朱德同志的最高評價。

近代歷史人物評價 篇二

孫中山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功績,大大地推進了中國民主化進程,但人無完人,對於孫中山的功過評價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談論的焦點。下面就讓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果斷讓位,犧牲小我,保存革命實力

1911年的武昌起義,實際上是革命黨人策動清庭駐漢新軍舉行的一次武裝暴動。武裝起義的勝利震驚全國,南方各省軍政要員在革命黨人影響下紛紛宣告獨立,促進了革命形勢迅猛發展,滿清統治岌岌可危。1912年元旦,孫中山從日本回國,在各省代表的擁戴下於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建立起全新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敲響了統治舊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的喪鐘,辛亥革命成功了。但當此時,腐朽沒落的滿清皇朝仍在北京苟延殘喘,大軍閥袁世凱任清朝庭總理大臣要職,手握軍政大權,威脅革命政權的生存。時隔不久,就發生了南北對話,在袁世凱公開答應“逼清帝退位”和“絕對贊成共和”的條件下,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讓位於袁世凱,致使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奪。

單從這個歷史事件來看,孫中山之讓位於袁世凱,是導致袁世凱竊國、革命政權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但我們再來考慮當時歷史背景就不難發現,當時袁世凱手握軍權,還有強大的帝國主義的支持,若此時當即與袁世凱翻臉,即使有各個省份的“革命黨”(據我看來很多都還對革命持有觀望態度,搖擺不定)的支持,也好比以卵擊石,難以取勝。不僅僅在軍事、政治、經濟上遠遠孫中山落後於袁世凱,就連人民羣眾都對國事漠不關心,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存在維護舊有制度的心理。這也是舊中國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詬病。試想:在這個大環境下,僅僅憑弱小的革命力量怎麼能夠對抗強大的袁世凱?由此看來,讓位於袁世凱不僅僅是緩兵之計,更是保存革命力量的重大決策。

二、實力弱小,勇往直前,團結革命力量

雖讓位於袁世凱,但此後一年多,孫中山仍積極宣傳民生主義,號召實行平均地權,提倡興辦實業;還親自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力圖籌借外資修築鐵路幹線。但因政權落在袁世凱手中,孫中山的努力並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為理事長。1913年3月,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孫中山主張武力討袁。7月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度出亡日本。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團結了國民黨殘部組織中華革命黨,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的精神。袁世凱復闢帝制失敗,孫中山於1915年5月初回到國內,繼續為捍衞共和制度而鬥爭。雖然中華革命黨是二次革命失敗後長期堅持武裝桃花源鬥爭的唯一正當,但由於他忽視民族主義為提出反帝國主義的要求,組之上有采取個人絕對服從主義,組織上有采取個人絕對服從主義,軍事上實行脱離人們羣眾冒險主義,這樣一來中華革命黨成為一個少數人的狹隘團體,沒能組織和領導全國人民反對袁世凱復闢的鬥爭。

三、時運不濟,操之過急,憾別革命事業

中國革命民主派的光輝旗幟孫中山早期曾努力爭取日、英、法、美等國援助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但均無所獲。他在鬥爭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獨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帝國主義。晚年,他同帝國主義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23年12月,帝國主義各國因廣東革命政府截留粵海關關餘和要求收回海關主權,集中大批軍艦到廣州河面對孫中山進行恫嚇。孫中山在關餘事件中態度果斷堅決,迫使帝國主義各國在1924年5月應允照付廣東政府應得的關餘。1924年10月,孫中山鎮壓了廣州商團發動的武裝叛亂。1924年10月,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為總統的直係軍閥政權。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孫中山接受邀請,並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作為解決時局的辦法。11月,離廣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繞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達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説:“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在家事遺囑中,説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為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在致蘇俄遺書中,闡明他實行三大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1929年,遺體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總結前幾次革命的失敗,我們不難發現孫中山在革命時經常犯的一個大錯,那就是脱離人民羣眾。革命單靠革命黨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依靠廣大人民羣眾。當孫中山領導革命時,人民羣眾依然保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民族意識依然沒有被喚醒,這樣的革命顯然不可能實現的。

由此,當我們將孫中山革命事業放到當時當代的歷史大範圍和社會大環境中去觀照,可得出較為客觀公正的結論:1,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不僅不是決策大失誤,而且是歷史大功績;2,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之失敗是歷史的安排、時代的侷限和國情的制約,決非孫中山個人的失誤所能造成;3,導致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的三大客觀因素是——懸殊的正反力量對比;強烈的政見落差和冥頑的思想障礙;缺乏資產階級的階級力量和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

時勢造了孫中山這個英雄,同時孫中山這個英雄也造就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打開了中國民主化進程的大門,讓人們瞭解了當時先進的資本主義,認識到了封建主義的腐朽與墮落,對解放人們的思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有兩個人受到了不客觀的評價,一個是袁世凱,一個是孫中山,一個是反面的教材,一個是正面的聖人,但是,歷史是客觀的,從中國國家利益整體層面來講,這兩個人在後世的評價,應該更客觀。才能更準確的勾勒出歷史,給後世以驚醒!

在推翻滿清的統治中,袁世凱和孫中山都起到了最大的作用,沒有袁世凱強逼滿族皇帝退位,光依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袁世凱也應該得到更公正的評價。後世對袁世凱的惡劣評價,主要是因為他的稱帝導致後來的軍閥混戰,但是我覺得從還原真實性的角度講,袁世凱有他的侷限性,他在民國成立以後,當上了大總統,依靠的是手中的軍事力量,他的最大弊病就是沒有現代的政治觀,被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國會中架空。政令出不了北京,可想而知,袁世凱當時心中是多麼窩火。最後導致他採用了最極端的手段,解散國會,希望依靠手中的軍事力量登上皇帝寶座,統一國內的政治思想,這就是他的侷限性。最後鬧得眾叛親離,憂鬱中死去。應該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孫中山在這中間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從後世的歷史來看,孫中山僅僅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或者説是一個空想主義者,他創造的同盟會,依靠的是完美的理想來拉攏周圍的人,結果造成了太多的野心家進入了同盟會,特別是宋教仁被刺案,現在又很多的版本和謎團,到底是誰殺了宋?當時同盟會口稱是袁世凱,但是袁世凱確實沒有殺宋的動機。其實大家都知道,宋與孫的矛盾,殺宋的話,最後的獲利者就是孫,而且可以嫁禍於袁,這樣的推理,現在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使得袁最後走向極端,廢止國會,走上稱帝的道路。可以這樣説,孫只是一個無知的政客,這個無知的政客還有着離奇的理想,採用最極端的手段來對抗政敵,最後就變成了兩個人都採用了極端的手段,演變成無可收拾的軍閥混戰。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人性中最貪婪的魔鬼,全部放了出來。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孫中山在政治上架空袁世凱,袁世凱最後會走上稱帝的道路嗎???這是一個沒有人能解開的謎團。

1916年正是一戰最激烈的時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可能獲得穩定發展,積累國家力量,一致對外的時候,如果當時袁世凱沒有稱帝,國家在一戰中順利發展,北洋軍的力量會更加強大,外蒙根本不可能獨立出去,而外蒙正好可以掐斷俄羅斯到遠東的咽喉。在蘇聯成立後,列寧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要廢棄沙皇同滿清簽訂的不公正條約,那個時候就是一個信號,可以直接從外蒙出兵,佔領遠東,掐斷白軍在遠東獲取資源的道路。如果那樣的話,中國會走上另外一條道路。可以這樣説,因為孫中山的不成熟,導致了中國近代史上

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這樣失去了。其實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政治信號,蘇聯當時的意思非常明確,你掐斷白軍的後勤,我就歸還遠東。你不能掐斷,是你無能,後面我打敗白軍後,就沒你的事了。當時蘇聯因為國際上的封鎖,一戰和內戰導致整個國家國力衰敗,只要當時佔領了遠東,掐斷白軍的後勤,即使後面蘇聯戰勝了白軍,後面也無力跟中國打,因為還有美英在西線更大的威脅。

後面更為扯淡,孫中山在廣州接受蘇聯的資金,組建北伐軍,背後的條件就是承認外蒙的獨立。那個時候蘇聯的內戰已經結束,當然希望中國開始打內戰,果然最後在中國國內打得民不聊生,幾十年的混戰,國力衰敗,被日本人乘機侵略,受盡了苦難。

外蒙的獨立,導致中國的北方首都直接受到蘇聯的威脅,而且外蒙的獨立,直接使得中國收回遠東成為泡影。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啊,再高的聲譽,也頂不過幾百萬領土的傷失。而這就是因為孫的無知造成的後果。我覺得從中國人的角度而言,管你口號提得多好,你的理想多崇高,管你以前做了什麼,因為你的原因導致了幾百萬平方公里領土的傷失,你就是中國的罪人。可笑的是,現在國內還在把他當成國父,可悲可歎!

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沒有實力,你沒有政治家的高度眼光,一腔熱血搞革命,最後就會被別人利用,成為國家的罪人,現在的中東,還有烏克蘭等等,都是被別的國家利用了,打的自己的國家一片哀鴻,最後得利的是誰?

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評價了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他説:孫中山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強調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紀念他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的豐功偉績。

毛澤東指出:“孫中山是一個謙虛的人。從他注意研究中國歷史情況和當前社會情況方面,又從他注意研究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方面,知道他是很謙虛的。”“他全心全意地為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周恩來: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有功績,也有缺點。

朱德:孫中山先生在四十年的革命鬥爭中充分地表現了堅決和勇敢的革命精神。他不怕困難和失敗,他在遭受失敗後,又整頓好革命隊伍,重新走上戰場。孫中山先生能夠隨着歷史的變化不斷地進步,由早期的主張推翻皇帝、建立民國而進到晚年的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導民主革命而進到主張實現世界大同。在孫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遠是在前進的。

劉少奇説:“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家,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現在實行的新民主主義就是繼承了孫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

陳錫祺:孫中山先生領導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提出過系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計劃,這充分顯示了孫中山先生的氣魄與眼光,他的很多設想在今天仍有參考價值。

孫穗芳:祖父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人,他的生活很艱辛,為了救國,他經常是吃不飽睡不好,顛沛流離。這些年我尋訪祖父足跡的講演經歷,讓我親身體會到他的這種艱辛。

韋慕庭: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在他生前確實沒有成功,他未能及身看到祖國的獨立和富強,在這個意義上,孫中山可説是個失敗者。但是,他對中華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響,始終激勵着中國人民為祖國的獨立和富強而鬥爭;在他身後,中國革命成功了,中華民族繼承孫中山遺志,終於取得全世界矚目的進步,在這個意義上,孫中山又不能説是一個失敗者。

秦始皇 篇三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爭論不斷,褒貶不一。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他不僅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無道的暴君。人們可以眾説紛紜,百家爭鳴,但面對歷史我們必須還以尊重和客觀的態度。我認為秦始皇有對有錯,有功有過,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時代功大於過。

在連綿不絕的900年春秋戰國之亂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僅用短短的九年時間,橫掃天下,因而,我國第一位前無古人的皇帝橫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贏政,也是他首創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國之先河。軍事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長城——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徵,2000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光彩奪目,巋然不倒,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華炎黃子孫世代引為驕傲;依然是他——秦王贏政,政治上,“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從而,結束“烽火連三月”的無休止爭戰,開闢了天下一統的曠世新局面;還是他——秦王贏政,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不也是空前絕後,蔚為壯觀嗎?他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哪一件不引以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不是嗎?“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嬌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倍受偉大領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歷史人物中,秦始皇首當其衝。凡此種。種,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可見一斑。

然而,輝煌一時的秦王朝大廈卻只短短的14年便轟然瓦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是什麼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天下已定,“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的秦始皇,“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而,由於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為這位千古一帝的功過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筆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價。

“創業容易,守城難”。當冷靜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過的同時,我們客觀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沒有秦始皇的不顧當時的國力和不惜勞動人民的血汗,也就築就不了今天依然閃爍着的“萬里長城”、“秦兵馬俑”之中華民族精神輝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許會就此消逝不存,也許秦王朝還能再存在一個又一個14年。因此,對於歷史人物功過自可評説,但必須尊重歷史,儘可能還以歷史人物一個基本真實面目。

近代歷史人物評價 篇四

李鴻章

李鴻章及其生活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他作為近代中國一位非常複雜的歷史人物,在不同時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駁陸離,因而人們評價起來眾説紛紜就沒有什麼可怪的了。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

李鴻章“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在晚清政壇上縱橫馳騁半個多世紀。梁啟超評價李鴻章“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李鴻章雖然難以承載“英雄”桂冠,但為“時勢所造”和影響“時勢”進程則是不爭的事實。

李鴻章活躍於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會從傳統向近代、從獨立國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過渡時代。適逢其會的李鴻章也就成了“崛起於新舊兩界線之中心的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時代造就了李鴻章,而李鴻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絢麗多彩的時代畫卷上深深地打上了個人的印記。李鴻章人生旅途,跨越道、鹹、同、光四朝,出將入相,“坐鎮北洋,遙執朝政”,涉及晚清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他身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於封建主義而又傾向資本主義,忠實於傳統營壘而又頗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舊紛呈,中西雜揉,內則“開拓”與“因循”畢具,外則抗爭與妥協並存,因而有時是順乎時代潮流,有時又是阻擋歷史車輪。用農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李鴻章以儒生起家軍旅,憑藉編練淮軍鎮壓太平天國、“削平大難”而“早膺疆寄,晉贊綸扉”。太平天國運動是“四海變秋氣”的封建衰世的農民羣眾企圖用火和劍來變革現存的清朝統治秩序,把“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國在現世、在中國建立起來。儘管他們所憧憬的“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國實際上只能給自己套上一副帶有光環的封建枷鎖,但他們反對“鷹?遍野,豺狼噬人”、內則殘民以逞、外則喪權辱國的清朝統治,無疑是順乎時代潮流的正義之舉。李鴻章維護腐朽的清朝統治,鎮壓太平天國,用農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自然是逆時代潮流而動,罪無可赦。推動中國社會從傳統向近代轉軌李鴻章堪稱洋務運動的首腦和旗幟。洋務運動是時代的產物,是對外國殖民侵略和世界現代化浪潮衝擊所作出的積極迴應,是近代中西文化撞擊和交融的初步結果。與同時代的洋務官員相比,李鴻章不僅對中外形勢和中國出路的認識要比同僚深刻,而且採用西法、舉辦洋務新政數量之多、成效之大,也無人能望其項背。他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處於“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遇到“數千年未有之強敵”,大清帝國“厝火積薪,可危實甚”,因而主張“識時務者當知所變計耳”,絕不應昏睡於“天朝上國”的迷夢中,不思振作。為此,他提出必須向西方學習,舉辦洋務新政,以求“自強”、“自立”。他斥守舊而不避“人君”,為“自強”而力倡變法,主張以儒家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之以西方富強之術。他力主把“修明前聖制度”和學習“外人所長”結合起來。所謂“修明前聖制度”,就是“變法度必先易官制”,改善封建政治制度。所謂學習“外人所長”,就是引進屬於西方“物質文明”的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企圖借用西方資本主義甲胄以保護清朝封建主義的軀體。必須指出的是,他力圖排除西方的“政治文明”即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只熱衷於引進西方“物質文明”即近代軍工技術,顯然不能使中國擺脱傳統的農業社會,實現資本主義現代化,但畢竟使封建體制發生裂痕,催生了中國的資本主義,從而使中國社會在傳統向近代轉軌的路途上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加速中國向半殖民地沉淪李鴻章曾長期躋身於晚清“外交第一衝要”,時人稱“一生功過在和戎”。外交的成敗,自然取決於綜合國力的強弱和外交政策的當否。就綜合國力即軍事、經濟和政治組織力而言,封建的中國遠遜於列強,因而清王朝的聲威一遇到列強的槍炮就掃地以盡。李鴻章有鑑於此,明確指出:中外實力相距懸殊,列強之“軍械強於我,技藝精於我”,中國無法取勝於疆場,因而對列強不可輕言戰爭,而應以“羈縻”之策謀求“中外相安”之局。所謂“羈縻”,就是用儒家的道德規範即孔子“忠信篤敬”四字方針進行“籠絡”。在應對列強欺凌時,始則以理折之,進行與虎謀皮式的道德説教,並實施以中國傳統的合縱連橫理論和西方的均勢思想相結合為特徵的“以夷制夷”之策;繼而不惜在權益上作出某種限度的讓步,以期“馴服其性”,實現“守疆土保和局”的目標。李鴻章所以主張“羈縻”之策,目的之一是想爭取並利用和平環境“借法自強”,預修戰備,以期“確有可以自立之機,然後以戰則勝,以守則固,以和則久”。從李鴻章推行“和戎”外交的實際看,有得有失,而失遠大於得。他指揮過“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而以失敗告終的甲午戰爭。他親手與外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其中除了《中日修好條規》、《中祕友好通商條約》等少數平等條約外,其他諸如《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均為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這些喪權辱國條約標誌着中國從獨立國向半殖民地沉淪。對此,作為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的重要一員和晚清喪權辱國外交決策的參與制定者和主要執行人的李鴻章絕對難辭其咎。腐朽王朝的忠臣李鴻章是清王朝的忠臣。他出身於崇尚宋學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到嚴格的封建傳統教育。在他的心目中,忠君觀念根深蒂固,他認為君臣之位不能僭越,疆吏不可“窺測朝廷之跡”。他與清廷互相依存,榮辱與共。他需要依靠清朝皇權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清廷也需要依靠他“安內攘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他憑藉清廷爬上權力頂峯,清廷則把他譽為華夏棟樑,聲稱“無鴻章,無清朝”。他的悲劇在於既看出清朝統治風雨飄搖,猶如“敝絮塞漏舟,朽木支廣廈,稍一傾覆,遂不可支”;又在自己“實力足可除清廷自立有餘”時,仍“勤勤懇懇服侍皇室,決不另有他途”。他鎮壓太平天國、倡導洋務新政、推行“和戎”外交,無一不是為了拯救面臨沉沒的“漏舟”和傾覆的“廣廈”。他形象地把清王朝比為“破屋”,自己比作“裱糊匠”,宣稱“裱糊匠”只會“修葺”而不能改造“破屋”,及至“破屋”“真相破露,不可收拾”,“裱糊匠”自然無計可施。他為“無力迴天”而深長歎息,瞻望前景而茫然若失。獨特的性格特徵李鴻章具有獨特的性格特徵,而他的性格特徵則是其文化素質、心理條件和社會烙印的綜合反映。一曰“拼命作官”。李鴻章“拼命作官”意在爭權競勢和扶危安傾。因而他“自壯至老,未嘗一日言退”。他精通“宦術”,“好結內援”,“獻媚宮闈”,“固寵求榮”;他勇於任事,“不避勞苦,不畏謗言”,“屈心抑志,忍尤攘詬,以濟時艱”。二曰“不學無術”。李鴻章曾自詡“生平不解空言高論,只知以實心辦實事”。不尚空談固然是其所長,但缺乏以“真實學問”為根底的“以實心辦實事”,絕不可能收到“旋乾轉坤”的實效。他直到晚年對此才有所省悟:“自悔盛年不學,全恃一股虛驕之氣,任意胡為,其實沒有根底。現在真實學問,已用功不進。”(吳永:《庚子西狩叢談》,卷4)三曰“恃才傲物”。李鴻章入仕後,隨着地位的飆升和權勢的膨脹,心態畸變,飄然欲仙。他吹噓支持大清“天下”者,“捨我其誰”。對同僚倨傲不恭,對部屬動輒訓斥,對洋人“尤輕侮之”。曾國藩看出李鴻章“近頗傲,非吉兆”,曾密札勸誡:“一居高位,則宜時時檢點”,“不可誤認簡傲為風骨,風骨者,內足自立,外無所求之謂,非傲慢之謂也。”(黃?:《花隨人聖庵摭憶》)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李鴻章依然故我,“自信自大”,“喜嘲謔,忌者日眾”。四曰“好以利祿驅眾”。被時人譽為識時務之大員的李鴻章,雖然出身儒生,但卻在“西學”和“變局”的影響下,產生了疏離儒學的傾向。他注重“治國平天下”,漠視“以修身為本”;注重事功,漠視為人;張揚功利主義,否定儒家義利觀。他直露地説:“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於人,誰肯助我?”(周馥:《負暄閒語》,捲上)功利既是李鴻章搏擊宦海的動力,又是他驅策部眾的工具。他遴選部眾,“着重於經世致用。凡有謀略而幹練,必受到賞識擢撥,文章道德,尚在其次。”(王爾敏:《淮軍志》)李鴻章以功利為紐帶結成的龐大羣體,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受到“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的責難也就是當然了。

李清照 篇五

古人不遠,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李清照。

我手中捧着一杯清茶,佇立在窗前,看着夕陽西墜,紅豔的火燒雲。思緒射向了遠方,穿越了今朝繁華的都市,停留在李清照那宋詞文明的宋代。

我漫步走在宋朝的大街上,忽然一個清脆亮麗的響聲傳了過來:“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清新淡雅的詩詞令我心頭一陣喜悦,猛然想起,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有些淡淡哀傷的《一剪梅》。走近書堂,傳來孩子們稚嫩、純真的聲音:“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孩子們的聲音讓我聯想到了你當時作詩的樣子:陳舊的桌前擺放着兩杯美酒,酒中稍稍帶着那令人心悸的苦澀。此時,你不僅對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也對國家的安危擔憂着。醉了,碎了,你詩興大發寫下了《醉花陰》。走近一個官僚門前,一個女兒嬌滴滴的走着,我不禁油然想起你的那句詩:“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兩句話,三個動詞,生動的寫出了宦官少女的矜持與天真。

我的思緒又從遙遠的詩句回到了現在。不僅因為你的詩成為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你對生活的執着與希翼,也令我折服。那時,你憑着學富五車的才氣成為了當時年代的一朵奇葩,但你不被那冷落的秋風吹下枝頭,依舊傲然的盡情綻放。但幸福卻隨着日暮漸漸閉合,相思之苦,逃亡之愁,成了你的生活主題。你憑着男兒都未有的英雄氣概,屹立在生活強者的巔峯。你詩中的淡淡憂傷的背後又是何等的堅強。你從不放棄手中的筆,哪怕只有一口氣在,也要用犀利的語言呼籲人們反抗金的殘暴侵略,保住大宋國土江山。你的詩也曾鼓舞着多少士兵重新振作,誓死抵抗侵略者。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你只能將這些苦難離愁化作一杯淡淡的清酒,獨自沉澱於腹中。你厭惡世俗的明爭暗鬥,淡泊名利,使你成為我一生最喜愛的典範。

李清照,我多想成為像你一樣的傳奇女子,一位愛國愛家,富有才華的女子。是你擎起了一盞燈,照耀了我那顆孤獨、敏感的心,鼓勵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一眨眼,手中的清茶涼了,夜幕漸漸降臨。我伸了個懶腰,坐到凳子上,閲讀着你意味深長的詩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dn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