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八下歷史複習資料精品多篇

八下歷史複習資料精品多篇

八下歷史複習資料精品多篇

八下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一

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從農村開始。

2、目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方式:安徽鳳陽小崗村實行分田包產到户,自負盈虧。

4、發展:此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5、影響:農村生產力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之,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闢了一條新路。

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1、依據: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

2、方式: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

3、影響:通過改革,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2、影響: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有利於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第9課:對外開放

一、經濟特區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2、作用: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1、過程:1984年14個沿海城市→1985年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其他沿海地區的一些市縣→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1992年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

2、格局:中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2001年12月,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闢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知識點2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對各項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

依法治國: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知識點3 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概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斷躍上新台階。使中國在各方面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舉措: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八下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二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召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它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國家即人民民主主義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屬於人民,各政府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採用公元紀年。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二、開國大典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2、過程: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經過充分協商談判,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

3、意義:至此,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2課:抗美援朝

一、抗美援朝 保家衞國

1、原因:1950年美國派兵侵略朝鮮,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美國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

3、概況: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同朝鮮軍民並肩作戰,連續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戰役,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

二、戰鬥英雄黃繼光和邱少雲

1、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為戰友開闢了前進道路,自己英勇犧牲。

2、邱少雲:為了保證戰鬥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嚴守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

3、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4、戰爭結束: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5、歷史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第3課:土地改革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實施

1、原因:新中國成立後,新解放區還未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頒佈: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3、具體內容: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在勞動中改造自己。

4、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義

1、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

2、經濟方面: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八年級下冊歷史重點知識複習資料彙總 篇三

中國現代史的分期:1949——1956: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簡稱過渡時期)1956——1976: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78——現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一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地點:北平內容: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宋慶齡為副主席;決定把北平改名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同時確定五星紅旗為新中國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確立公元紀年法。大會還決定在_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但沒有確立國徽。作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開國大典:開國大典的舉行標誌着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1)開國大典:①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②毛澤東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①國內意義:新中國的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新紀元的新是指社會性質產生了變化)。中國人民_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3、西藏和平解放:(1)時間:1951年西藏派出阿沛阿旺晉美為代表與中央談判2)歷史意義:標誌着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二課抗美援朝

1、抗美援朝:時間:1950—1953

(1)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到新中國的安全。(具體事件:①美國侵略朝鮮,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着中國安全;②美國派太平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台灣,公然干涉中國內政。③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2)總司令:彭德懷目的:保家衞國

(3)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停戰協定上簽字

(4)性質: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5)戰鬥英雄黃繼光(上甘嶺戰役中犧牲)、邱少雲。(學習精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志願軍——“最可愛的人”

(6)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①這是一場正義之戰;②得到全國人民大力支持;③中朝軍民的英勇奮戰;④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

(7)意義:抗美援朝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第三課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時間:1950年6月——1953年

(1)原因:①舊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根本)②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2)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主要在新解放區實行。

(3)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4)土地改革意義:①廢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獲得迅速到恢復和發展。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vm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