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複習資料【新版多篇】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複習資料【新版多篇】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複習資料【新版多篇】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複習資料 篇一

1、民族團結:

(1)政治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於促進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政治制度。)。

(2)經濟上:實行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2、香港和澳門迴歸:

(1)“一國兩制”的構想的提出: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針對台灣問題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目的是為了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祖國的最後統一。

(2)“一國兩制”的含義: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實行“一國兩制”原因:“一國兩制”正是從歷史和現實考慮,一要實現香港、澳門、台灣的主權迴歸,二要維持香港,澳門,台灣經濟的繁榮。

(4)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門歸還給中國説明: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

(5)港、澳迴歸祖國的意義和影響:中國人民洗刷了百年國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進改革開放,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峽兩岸的交往:

(1)我國的對台政策:新中國成立後,明確提出要解放台灣;20世紀50年代中期,又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灣的思想;改革開放以後,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基本方針;1995年,江、澤、民又提出了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成為了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指導思想。

(2)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①1987年,台灣當局被迫放棄“三不‘政策。②1992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達成共識(即“九二共識“)。③20多年來,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蓬勃發展。

(3)對我國統一台灣的看法(必然性)

①從歷史角度看,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從民族角度看,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完成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心願;

③從現實角度看,海峽兩岸日益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從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國家法》的頒佈為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

⑤從可行性來看,香港、澳門的迴歸和持續繁榮為統一台灣提供了範例。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複習資料 篇二

一、新中國外交的主要成就:

1、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建國的第一年裏,中國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3、1953年底,周恩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首先得到印度尼赫魯、緬甸吳努的肯定,並發表聯合聲明。見課本P72《中印兩國聯合聲明》)

4、在亞非國際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這一方針的提出具有重要意義:①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②促進了中國同亞洲各國的團結與合作,③使中國贏得與會國的理解和尊重。

5、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

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只有一箇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關係正常化(見課本P77《中美建交公報》)。

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新中國終於重返聯合國。

8、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9、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簡稱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10、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它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11、新中國取得輝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義。

(1)原因:①歸功於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②歸功於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③歸功於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2)意義:為我國的現代化營造了一個和平的建設環境,加強了我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貿聯繫,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複習資料 篇三

一、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衞星):

(1)核技術領域:①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意義: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於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②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發射成功,我國有了可用於實戰的導彈。

(2)航天技術領域: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東方紅一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後,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衞星的國家。1999年,成功發射第一顆無人飛船“神州一號”。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將宇航員楊利偉送上太空。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又成功地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送上了太空。

(3)傑出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鄧稼先、袁隆平(學習他們振興中華、刻苦鑽研、奮發圖強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他們的優良品質,進一步增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心和信心)。

2、秈型雜交水稻

(1)培育者: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2)啟示:知識是最大的財富,也證實了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二、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1、“863計劃”(見課本P90):確定把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等七個領域作為我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

2、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

(1)應用:瀏覽新聞,查閲資料,發電子郵件(E-mail),通話,購物、上課、看病等。

(2)影響:①正面:健康上網,有利於增強自己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有利於創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互動關係。②負面:網絡的不健康也會給青少年網民帶來危害。如:在網上瀏覽不良信息,有的超時無節制上網,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189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