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素材及寫作指導 >

論文格式及範文

論文格式及範文

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及範文

論文題目:2號宋體加粗(或2號黑體),居中,一般不超過20字。

作者單位、姓名:在標題下方,上空5號字一行,4號楷體,居中。

內容摘要:“內容摘要”四個字用4號楷體加粗。摘要內容用4號楷體,一般100-200字左右。

關鍵詞:“關鍵詞”三個字用4號楷體加粗。關鍵詞內容用4號楷體,數量以3-5個為宜,一般不超過8個。 正文:用4號仿宋體,一般2500—4500字。文中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順序按標準如:1,1.1,1.2……;⒈1.1,1.1.2……;2,2.1,2.2……;2.1.1,2.1.2……;3,3.1,3.2……;3.1.1,3.1.2……等等。標題用4號宋體加粗或4號黑體。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四個字用小4號黑體。參考文獻內容用小4號宋體,按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表時間等。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四個字用小4號黑體。簡介內容用小4號宋體,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畢業院校、所學專業、學歷學位、現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等。 附:論文範文

(注:論文格式請參照,文章內容為網上下載,請勿效仿。)

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圖書館

鐵嶺市××××張××

內容摘要:圖書館的以人為本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作為服務主體的圖書館員,二是作為服務客體的讀者。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務觀念,營造平等和諧的人文環境,創建和諧的圖書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以人為本 和諧 圖書館

和諧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文化的哺育與支持。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發展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旋律下,應加強自身建設,成為和諧的典範。構建和諧圖書館要體現以人為本。圖書館學家施萊格曾強調:“人本價值觀念是圖書館職業的核心”,以人為本,倡導人文關懷,實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務,是現代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1.以讀者為本,構建服務與需求間的和諧關係

圖書館的主體是讀者,而不是書。讀者的需求是圖書館事業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前提,沒有讀者的需求,就沒有圖書館的事業,為讀者服務是圖書館永恆的主題。圖書館員必須改變“以書為本”的傳統服務理念,將讀者的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樹立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努力營造平等和諧的人文閲讀環境,建立服務與需求的和諧關係。

1.1營造平等閲讀的和諧氛圍

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崗納贊在《圖書館學五原則》中明確提出了“書

是為一切人而存在的”第二法則,美國圖書館協會1995年發表了《美國圖書館事業發展12條宣言》其中強調“圖書館是改變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基地……,圖書館應不論貧富等級,向社會所有人提供資料”,“圖書館要尊重個人價值,圖書館要向每一個人,每一種思維方式大開方便之門”,由此可見,圖書館平等閲讀是國家民主制度在文化建設中的一種反映,是每位讀者應有的平等利用文獻資源的民主權利,是讀者人格的具體體現,是圖書館以人為本的反映,是創造和諧氣氛的前提[1]。堅持平等閲讀是圖書館營造和諧氣氛的保障,這就要求圖書館在公共服務實踐中,根據不同階層讀者羣體的需要,特別是佔大多數的農村居民、農民工、社會弱勢羣體、特殊羣體(如殘疾人、服刑人員、勞教人員)的需要,制訂相應措施,開展相關服務,使廣大讀者能夠擁有平等地利用圖書館的權利,營造平等和諧的圖書館閲讀氛圍。

1.2創造和諧的人文閲讀環境

馬克思説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和諧的閲讀環境是形成良好閲讀氛圍,吸引讀者的重要條件。圖書館創造和諧的人文閲讀環境包括:在圖書館的環境布臵與裝飾上應符合美學原理,做到布臵典雅清爽,佈局設計大器,色彩搭配合理。走廊牆壁上適當裝飾名人名言和書法繪畫,過道上隨季節變化放臵花卉,使讀者步入圖書館後立即被濃厚的文化氣息、幽雅的陳設所感染,產生渴望知識的激情,心情舒暢地進行閲讀;在制度建設上,應變更那些損害讀者利益的條文,使圖書館各項管理條款人性化、科學化;在服務上,圖書

館員應把“以人為本”的辦館理念滲透落實到服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面帶微笑、禮貌熱情地接待好每一位讀者,通過耐心周到的服務感染每位讀者,創建和諧的人文閲讀環境[2]。

1.3建立館員與讀者的和諧關係

館員是連接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橋樑和紐帶,建立館員與讀者的和諧關係,對於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至關重要。首先,圖書館要在全體館員中樹立以人為中心、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以方便讀者為出發點,以滿足讀者需求為已任,尊重讀者、理解讀者、關心讀者,主動熱情為讀者服務。其次,設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方便讀者隨時反饋意見,及時解決問題,消除矛盾,把不和諧的因素降到最低。第三、樹立以讀者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在做好傳統的借閲服務之外,圖書館應根據讀者的需求開展多層次的信息服務,提倡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

1.4完善讀者服務制度,尊重讀者的權益

“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藝術”。圖書館在處理與讀者的關係中要融入尊重、理解、信任,避免挫傷讀者使用圖書館的熱情。在制訂制度時,充分考慮到讀者的權益,科學合理地進行規範,制度措辭上應減少限制性的語言和措施;在執行時,要做到宣傳在先,警示在前,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違章行為。尊重讀者的知情權和話語權,關照他們在圖書館的內心體驗和感受。

2.以館員為本,構建和諧的內部管理體系

列寧曾説過:“圖書館員是圖書館的靈魂 ”。廣大圖書館員作為

文獻信息的加工整理者和傳遞者,是知識信息與讀者間傳遞的橋樑紐帶,是圖書館內部發展的動力,是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完成,圖書館的和諧發展與繁榮,都必須依靠廣大圖書館員。牢固樹立以館員為本的觀念,充分調動和發揮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提升圖書館自身建設的目的,這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也是推動圖書館和諧發展的關鍵。

2.1構建和諧的領導與館員管理關係

馬克思説:“和諧的人際關係就是一種生產力”。構建圖書館和諧的內部管理關係,首先要建立和諧的領導與館員管理關係。圖書館領導是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宏觀策劃者,館員是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只有圖書館領導和館員同心協力,才能推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因此,圖書館的管理者應遵從以館員為本的管理理念,以開發館員潛能,提高員工素質為主要管理任務,以尊敬人、重視員工的合理需求為管理宗旨,以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勵機制作為管理的基本手段,引導館員樹立正確的圖書館價值觀、道德觀,從而調動全體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實現圖書館的管理目標[3]。

2.2建立和諧的同事協作、部門協作關係

圖書館各部門雖然分工不同,但總的目標是一致的。圖書館要大力倡導團隊精神,增強集體凝聚力,在館員中形成識大體、顧大局、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人際關係,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保證圖書館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在明確各部門責、權、利的基礎上,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強化組織觀念和集體

主義觀念,注意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工作關係、利益關係;加強信息交流,疏通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圖書館的管理者要及時協調館員之間、部門之間的關係,化解矛盾和衝突,使館員之間、部門之間和睦相處,共同維護團結和諧的內部環境,增強圖書館的內部凝聚力。

2.3健全人才資源管理機制,構建穩定和諧的館員隊伍

長期以來,圖書館管理層次多,社會地位不高,經濟收入較低,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圖書館員工作狀態的低落,館員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很難發揮出來,造成了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這終將影響整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要留住人才,穩定隊伍,就要逐步建立一個良好的人才隊伍管理機制。一是要大力宣傳“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把培養和造就一流的館員隊伍作為管理的中心任務來抓。通過宣傳和引導,使各級領導機關和圖書館的管理者高度重視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能力建設問題,形成重視加強圖書館人員隊伍建設的共識。二是建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制度。認真研究和制定培養人才、激勵人才、開發人才、使用人才、服務人才的一系列政策制度,通過政策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切實把人才能力建設納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三是創造良好的事業發展環境。圖書館要為館員的培養和開發提供便利條件,搭建一個圖書館員施展才華的事業平台。為圖書館人才提供必要的物質待遇,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研究中去,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四是強化繼續教育,建立人才資源建設的長效機制。繼續教育是圖書館員補充

能量,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要支持和鼓勵圖書館員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參與終身學習,提高圖書館員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

創建一個管理民主、公平閲讀、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圖書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也是每一個圖書館人的美好理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堅持以人為本,倡導人文關懷,實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務,使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不斷創新,才能使圖書館事業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更好地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羅 欣、韓繼章.更新教育理念共創和諧氛圍——關於高校圖書館教育與閲讀環境的思考[J].當代圖書館,2005,(3).

[2] 胡 波.感悟“以人為本”——對高校圖書館辦學理念的思考[J].當代圖書館,2005,(3).

[3] 陳 巖、劉麗達.構建和諧圖書館[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006,15(6).

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畢業院校,所學專業,學歷學位,現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等。

標籤: 範文 論文格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ucai/mm6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