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作方法

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作方法

青島農業大學

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作方法

科技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

限選課結課作業

題目: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法

姓名:

學號:

專業:

班級:

聯繫方式:

指導教師:

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法

科技論文的“討論”是對獲得的所需要科研資料進行各種綜合判斷,從而得出具有獨特性或創新件結論的推理論證過程。其目的是為最終結論提供理論依據,可對全篇論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便讓讀者通過論文的“討論”瞭解該論文的價值等,明確還存在的問題及其研究方向。

討論一開始要重新説明主要發現,用一個句子表示較為理想。接着全面説明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兩者不可偏廢。實際上,編輯和讀者最注意研究的短處,這是所有醫學研究不可避免的。編輯和讀者一旦發現研究的短處,而作者未加討論,他們對文章的信任會發生動搖,心生疑竇:是否還有他們和作者都未發現的其它弱點呢?其次,將該研究與以前的工作聯繫起來,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較其優劣。與其它研究進行對照,切忌將自己的缺陷掩蓋起來。重要的是應該討論為什麼會得出不同於別人的結論,作者可以放開去推測;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結果為什麼與別人的結果有差別,就不便作這種推測,也不該斷言自已的研究結果正確,而別人的錯誤。

一、寫作原則

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法可多種多樣。如果説“資料與方法及“結果”部分是在“擺事實”,那麼“討論”便是利用前面的事實,藉助於“參考文獻”展開的

“講道理”,即透過現象探討其本質的過程。所以撰寫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原則:

1.1 可靠的論據。以真實、可靠、充分、確鑿的資料做依據,利用獲取到的原始資料,再結合相關文獻資料緊緊圍繞文章的主題進行邏輯推理。注意原始資料需經過統計學處理,而引用文獻參考時一定要忠實原文,不得唯我所用,斷章取義。

1.2有力的論證。論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分析、推理的過程,分析事物本身與所述觀點之間的必然聯繫。論證要採用以理服人、合乎邏輯的科學論證方法,不可做無道理的推斷,更不能進行毫無根據的猜測。在論證過程中注意資料要為觀點服務,避免資料與觀點的分離,道理與觀點的脱節,引文與

觀點的不一致。

1.3 明確的論點。科技論文的關鍵在於“立意”。意,就是論點,也是文章的主題,在討論中要求觀點正確、鮮明、深刻,必須具有作者自己鮮明的主張和見解,清楚表達事件的本質和規律。當存有爭議問題時,決不可以人云亦云、模稜兩可。

1.4準確的表達。討論中的結論是經過科學論證得出的,應以討論內容為前提,具有確定性,強調最終判斷的簡明、概括和精練。遣詞造句須準確、適度,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實,切不能無中生有妄下結論。

例如:源自《海軍醫學雜誌》2006(02)

直接數字化攝影質量控制

乳突是中耳的一個感覺器,天下論文外觀呈乳樣突出,整體上如一個類圓錐體,可分為乳突尖部、乳突峽、部乳突基底部,乳突內部為乳突小房和乳突竇。由於X線片只能平面顯示,所以只有特殊位能更好地顯示。因為球管打了角度以後中心線與牀面成一角度,中心線呈斜線照入,頭顱有一定厚度,射線到達近球管一側頭顱和到達近牀面一側頭顱的體表位置不一,需要估計中心線對外耳孔外幾釐米,造成初學者的困惑和操作難度。數字化攝影是平板探測器將X線信息轉換成電信號再行數字化,整個轉換過程都在平板探測器內完成。沒有暗盒或IP板,只能通

過調整患者體位和球管來達到拍攝要求。我們通過使用固定點,可以很準確地使乳突中心置於拍攝中心。不用去考慮斜線造成的影響。

直接數字化攝影出圖快,不需要反覆更換影像板,可減少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縮短攝影時間,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效率。數字化攝影可以即時獲得圖像,若攝影時圖像不正確或達不到診斷目的,可以及時進行修正,避免了患者反覆來影像科重拍的過程,大大提高了影像科的整體形象。

實例分析,作者以以真實、可靠、充分、確鑿的資料做依據,利用獲取到的原始資料,再結合相關文獻資料緊緊圍繞文章的主題進行邏輯推理,具有確定性,強調最終判斷的簡明、概括和精練。遣詞造句須準確。

二、寫作方法

“討論”的寫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章的結構,而文章結構的優劣又取決於作者思路是否清晰、周密。當作者具有明確而科學的思維時,才能具有揭示事物發展的必然邏輯和內在聯繫的能力,才能將複雜的事物邏輯地、順理成章地表達出來。文章結構無固定格式,往往根據文章主題表達的需要進

行構思。一般考慮如下幾個環節:

2.1 層次與段落。層次是文章主題的表現次序,段落是使文章層次清楚的表現手法。層次段落的劃分方式:①遞進式,即根據文章揭示的主題需要由淺入深、先易後難,逐層分段討論,使文章保持各層次間的遞進關係;②分總式,即先提出問題進行分析,後總結歸納加以綜合,或先概括後具體,先提綱挈領説明主題再分項分序詳細説明內容;③並列式,通過內容上沒有關聯的幾項內容共同表達文章的主題,如總結某病的臨牀診治體會文章,其中診斷與治療可並列討論,而討論與治療中的不同項目也可採用小標題分別討論。對各層段順序可依時間或重要性、複雜性、相似性等安排,既有聯繫,又重點突出,避免段落的混雜交錯。

2.2過渡與照應。過渡與照應表現在文章的開合、轉意、承接等方面,是文章的表達技巧,目的在於防止行文鬆散、文意割裂,以保證全文集中表現主題。①分合轉述:總述轉變為分述,如“分述如下”,或分述轉變為總述,如“綜上所述”等,使用要適當;②內容轉述:由一層意思轉述為另一層意思,或語意未盡,做補充表達時用,轉述強調程度不同,用語也應有所差別,使用中要予以斟酌;③表達方式變換:轉換表現手法,常用於敍述與議論。

2.3詳寫與略寫。一般議論文多用概念、判斷、推理的方法闡明作者觀點,重在“論”;而一般説明文多是以介紹客觀事實,從中探索真諦,重在寫實。計劃生育科技論文多屬學術性論文,主要以議論文和説明文相結合的手法進行,所以資料和討論均不可偏廢,要根據文章主題表達的需要確定詳寫與略

寫,使其相輔相成。

2.4論證方法。論證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可運用不同的方法:①歸納法,通過很多個別事例歸納出它們共同屬性,發現它們共同存在的本質,從而得出該類事物的普遍性,成為文章的論點;②類比法,將兩個或多個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得出確切的結論成為文章的論點;③演繹法,通過引用某一個公認的、眾所周知的科學論斷或道理,結合本研究資料推斷出一個新的論點;④反證法,提出與自己觀點相矛盾的論點,再用大量的資料證明其謬誤,用以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

2.5 開頭與結尾。古人對文章的開頭往往用“風頭”來形容,要求雋永奪目;結尾用“豹尾”來形容,做到簡短有力。通過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結尾要求:①總結全文,強化萬方數據,主題,要把握住精練,謹防與開頭重複;②提出論文在理論上意義和實踐中的應用價值時,要注意客觀,謹防譁眾取寵;③提出進一步建議時要適度,謹防畫蛇添足;④通過對論文引言中提出的問題明確相應的結論來結束全文。

2.6寫作要點。①設法提出結果中證明了的原理、相互關係,並歸納性的加以解釋,但注意只應是對結果進行

論述而不是重述;②指出本論文所研究的結果和解釋與以往發表的文獻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③論述自己研究工作的理論含義,以及實際應用的各種可能性;④指出可能出現的情況,明確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和今後探索的方向。一篇文章通常只討論某幾個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圖文制宜,言中有物。

例如:源自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8)

探討螺旋CT三維成像技術診斷頜面骨骨折的臨牀價值

頜面骨解剖結構複雜,主要包括鼻骨、淚骨、上頜骨、齶骨、顴骨等。近年來由於交通事故發生率的增高,頜面骨骨折的發生率也逐年增多。

SSD三維重建成像空間立體感強,能極好地顯示骨折的結構,尤其是結構重疊區域的三維關係,對頜面骨骨折的部位、範圍及周圍結構的毗鄰關係等(如從多角度顯示髁狀突與關節窩的空間位置關係)、骨折移位程度、方向,碎骨片的位置、大小、數目等情況,論文格式特別能全程清楚地顯示不規則骨折線的畸形走行,提高了對頜面骨骨折的診斷準確性。Kreipke等認為Lefortil型骨折X線平片和二維CT不能很好地顯示骨折線,而三維CT可以直觀地顯示骨折線的走行情況和骨折段的移位情況,為臨牀治療提供了可靠的依據。CT三維重建的另一個突出優勢在髁狀突骨折的顯示上,可從任意角度觀察病變部位,清楚顯示髁狀突骨折類型、骨折塊移位方向、距離和空間位置、關節面的朝向、下頜骨升支斷端上移範圍、與顳頜關節窩的空間關係等,較CT二維影像更接近人體內的真實解剖結構,避免了主觀想象過程中因分析理解差異所導致的誤診。本組29例下頜骨骨折病例中,4例共11處診斷有或伴有髁狀突骨折,其中3例先經下頜側位片及二維CT未能確診,經過旋轉角度觀察,證實為脱位並向內側移位,並因髁狀突無明顯移位,外科醫生採取了保守治療。

實例分析:這段討論部分,作者設法提出結果中證明了的原理、相互關係,並歸納性的加以解釋,並且指出本論文所研究的結果和解釋與以往發表的觀念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論述自己研究工作的理論含義,以及實際應用的各種可能性;運用充分的例證來輔佐自己的觀點。

三、常見問題

3.1將討論寫成文獻綜述。討論應中心明確、語言精練,文獻引用恰當。許多作者為達到豐富文章目的,在討論中旁徵博引,或引用與本論文研究不太相關或完全無關的文獻,使得作者的觀點模糊不清,甚至根本沒有,忽視了本應討論的問題。有些論文結尾雖有結論,但與論文前面的目的和結果聯繫不起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作者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為討論中引用的文獻越多越好,能夠提高論文的質量和檔次,以至將自

己的寶貴資料淹沒了。我們在審稿過程中經常看到一些稿件,前部分立意新穎、資料寶貴,可就是因為討論過於宂長,讓人不知所云,甚至離題萬里,使整篇文章大打折扣;二是由於論文存在科研設計不盡合理之處,使依據結果產生的結論似是而非,作者試圖依靠引用大量文獻來掩蓋它的不足,將討論寫成文獻綜述。所以,作者在討論時一定要明確中心論點,緊緊圍繞本文主題進行推理分析,並客觀評價本研究的結果。

3.2重複敍述結果內容。論文結果部分是對研究獲取的各種數據進行客觀的描述,這些數據應成為導出作者觀點的依據。但在許多來稿討論中,作者用大量筆墨重複敍述結果中已經描述過的內容,重複以往文獻報道內容,僅僅得出與他人報告“相一致”、“相符合”結論,沒有對本研究結果產生的現象作深入的分析、解釋或推論,失去討論的真正意義,也無法得出新的科學論點,使論文缺乏深度甚至消弱了論文發表的價值;有些論文甚至將應在結果中表達的內容寫在了討論中,使結果與討論混淆不清;有些作者常常有感而發,泛泛而談,脱離本研究結果而進行議論,使結論缺少依據。這些都是目

前來稿討論中出現的最多問題。這一方面緣於作者不瞭解科技論文討論應寫哪些內容,誤以為只要有結果加以説明就行了,忽視了討論的重要目的和意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閲讀文獻不夠,不能夠對本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領域有全面瞭解,使討論無法深入進行。

3.3詮釋不恰當。“討論”的內容應恰如其分地詮釋本論文研究的結果,可是有些作者往往不能很好把握詮釋的分寸。要麼詮釋不足,要麼詮釋過度,有的甚至置研究結果於不顧,根據自己的設想進行討論,有些為湊足文章字數而討論一些與本論文研究不密切的內容。

3.3.1不足詮釋,未能就研究資料作出必要的合乎邏輯的解釋。例如一篇關於“某地農村育齡羣眾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在結果中描述了羣眾問卷調查情況,但在討論中作者僅介紹了我國艾滋病預防的緊迫性以及在預防中宣傳教育的重要性,而沒有對本調查結果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解釋分析,使文章的結果成為“擺設”,對今後開展工作的建議僅僅停留在普遍性認識上,缺乏新意和深度,更沒有針對性。

3.3.2過度詮釋,盲目誇大本研究或臨牀觀察結果所引出的理論意義、應用範圍和應用價值。

3.3.3無關或多餘詮釋,忽視本文應討論的問題。

3.3.4錯誤詮釋,詮釋不當,或以偏概全,以局部結果輕易推論整體、全部,或僅憑主觀做出結論。

例如:126例繼發性不孕的原因分析《生殖與避孕》 1997.17(6)

對門診收集的不孕婦女進行輸卵管通液以及性激素、抗精子抗體、支原體等檢測,並將各種陽性結果構成比進行比較,同時對以往孕產史、避孕史構成比進行了比較。在討論中得出“流引產、宮內節育器放置人數的增加,導致輸卵管炎症發病率增高,結果導致不孕”,“內分泌因素、子宮粘連、免疫因素等是繼發不孕的主要原因”等不恰當的結論。此類錯誤可能是作者理論水平有限,未能發現科研設計上的缺陷或表述上的漏洞,導致邏輯錯誤,對結論的準確性產生不良影響。的確,詮釋永遠不可能精確無誤的,但最好是做到相對的充分和足夠。討論是科技論文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的如何,即體現出作者的分析綜合能力,也反映出作者閲讀文獻、掌握科技動態的深度和廣度,還可以説明作者學術造詣的深淺。故寫好“討論”並非易事,可以説“討論”是科技論文最難寫的部分。因此,作者要重視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作,這對於提高論文的質量和發表價值將大有裨益。

總的來説,科學論文的討論需要結構化,建議科學論文討論部分使用的結構1陳述主要發現2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3同其它研究比較的長處和短處;特別要討論結果中的差別4研究的意義:可能的機制和臨牀醫生或決策者的使用前景5未解答的問題及今後的研究方向

討論部分有時也許需要別的小標題,但我們以為,現在提出的結構適合大多數研究論文。儘管統一結構有難度,甚至受限制,我們相信這種結構會降低總的文字長度,防止不恰當的推測和重複,減少報道偏差,提高報道的總體質量。這種設想是完全經得起檢驗的。我們歡迎BMJ的作者和讀者發表觀點,如果反映好,我們將使用結構式討論。

[1]董琳. 科技論文討論部分的寫法.中國計劃生育學雜誌 2006,14(11)

[2].劉清海.甘章平.孫慧蘭.王曉鷹.張恩健.徐傑醫學論著準結構式討論的可行性與設想[J].2010(2)

[3].劉清海.張恩健.王曉鷹.甘章平國外醫學論文討論分層情況的調查——兼談結構式討論的可行性[J]2009(1)

[4]呂輝.直接數字化攝影質量控制[D].2006(02)

[5].陳飛.探討螺旋CT三維成像技術診斷頜面骨骨折的臨牀價值.2010(48)

[6] .龔林 沈輝寧.126例繼發性不孕的原因分析生殖與避孕[D].1997. 17(6)

標籤: 寫作方法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ucai/q51j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