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黨性在奮鬥中閃光 ——優秀鄉鎮黨委書記XXX同志先進典型材料

黨性在奮鬥中閃光 ——優秀鄉鎮黨委書記XXX同志先進典型材料

XX,男,漢族,中共黨員,現年X歲,X年X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先後在不同鄉鎮任副鄉長、黨委副書記、鄉長,現任X鄉黨委書記。在近20年的工作歷程中,他始終以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以“人民羣眾的利益高於一切”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在不同崗位上奮鬥拼搏、默默奉獻、忘我工作,體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讓黨性在實踐中閃光。

黨性在奮鬥中閃光 ——優秀鄉鎮黨委書記XXX同志先進典型材料

 

心繫幹部成長,抓班子帶隊伍

“一個好的書記能帶出一支好的隊伍,一支好的隊伍能創造出輝煌的業績”,努力把班子建設建設成堅強有力的戰鬥集體,是XX同志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作為“班長”的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堅持民主集中制,凡涉及到“三重一大”問題都提交鄉黨委會議研究決定,碰到各種問題都與班子成員一起研究解決,充分調動全體班子成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效增強班子成員整體合力。他十分注意處理與班子成員之間的關係,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經常開展交流談心活動,一方面進行工作交流,總結成績,尋找差距,揚長避短,推動工作。另一方面關心同志生活,搶抓機遇,力所能及的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特別是在縣委實施的“六小工程”建設中,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實施,規範化佈置,極大的改善了幹部生活條件,在全縣做出了示範,XX新聞網、XX黨建網等媒體作為典型經驗進行宣傳推廣。在幹部隊伍管理上,XX同志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在不斷修訂完善幹部職工理論學習制度、幹部請銷假制度、工作通報制度等34項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在農業農村工作中推行“一督查二通報三追責四問效”機制,使每位幹部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頭上有責任。同時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施“理論提升”工程,堅持執行《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和《幹部職工理論學習制度》,深入系統地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並在全縣“手抄黨章100天”活動中率先開展了“黨章知識競賽”和“手抄黨章書法作品展”等載體活動,使黨員幹部宗旨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進一步增強,鄉黨委班子駕馭全局、統攬發展、真抓實幹、引領脱貧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心繫羣眾疾苦,辦好事實事

    “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作為X鄉黨委書記的他,心中時刻想着羣眾,裝着羣眾,急羣眾之所急,憂羣眾之所憂。他深刻認識到生產生活條件薄弱、脱貧攻堅任務艱鉅、醫療衞生條件滯後是制約全鄉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瓶頸,也是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他根據實際情況,傾斜人力物力財力,狠抓薄弱環節建設。近年來,在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上累計爭取項目36個325萬元,硬化村組道路66公里,砂化村組道路62.9公里。依託“一事一議”完成村莊巷道硬化122.85公里,農村道路通達通暢能力全面提升;在新農村建設上,依託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成3個新農村,並在2016年探索出易地搬遷型、統規統建型、維修加固型、分散自建型、政策保障型五種“危房改造”模式,完成貧困人口危舊房改造128户,為村4户五保户新建“五保之家”1個,全鄉農户AB級房屋達到3228户,安全住房率92.07%;採取“雙聯幫建、自建提升、項目支撐”三種模式,實施了9個文化廣場建設工程,年內完成鄉村舞台建設10個、垃圾池建設51個、村莊道路綠化9條56.5公里,全鄉村容村貌明顯改善;在脱貧攻堅任務落實上,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1042户5210萬元,組建扶貧互助協會13個,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8個,新建蒼下樑3000畝乾鮮果示範基地和梁山老虎灣2000畝花椒示範基地等2個林果示範基地建設,併為全鄉730户貧困户新建果園2076畝,全鄉貧困户果園面積達到7245畝、户均6.64畝,實現了貧困村乾鮮果基地建設和貧困户主導產業全覆蓋;落實“兩後生”培訓103人,農民技能培訓1000餘人次,開通電子商務平台13個、安裝金融互助機14台,全鄉貧困發生率29.57%降至13.04%。

 

心繫發展大計,創辦特色產業

    X鄉氣候温和、土地、水資源較為豐富。面對發展的新形勢,王長榮同志帶領鄉黨委一班人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堅持把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增效作為提高人民羣眾福祉、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任務和基礎工程,着力打造以林果產業、畜牧養殖、勞務輸出為主支柱產業。在林果產業發展上,先後建成9個林果示範基地,全鄉果園面積達到25560畝,盛果期果園面積面積達到8000畝左右,果品年產值3300萬元左右。在畜牧養殖產業上, 建成8個養殖示範小區,入住小區養殖户達到了155户,畜禽飼養量達到26.9萬頭(匹只),畜禽飼養量達到26.9萬頭(匹只),畜牧養殖產業年收入穩定在1000萬元左右。在勞務培訓輸轉上,累計完成勞務技能培訓2000人次,技能鑑定500餘人,全鄉年輸轉勞動力5000餘人,勞務年創收8000萬元左右。在他的努力下,全鄉產業結構趨於合理,農民增收致富途徑得到了有效拓展,工作成績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r91r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