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有關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的大全

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
  • 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

  • 【原文】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於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説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説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今人經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具有鍾之“聲”,又具有鍾之“...
  • 6536
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石鐘山記賞析
  • 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石鐘山記賞析

  • 石鐘山記原文作者:蘇軾〔宋代〕《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
  • 23228
石鐘山記原文及譯文【新版多篇】
  • 石鐘山記原文及譯文【新版多篇】

  • 石鐘山記原文賞析篇一宋代:蘇軾《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
  • 12631
登泰山記原文以及翻譯多篇
  • 登泰山記原文以及翻譯多篇

  • 登泰山記原文翻譯篇一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向陽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陰山谷中的水流進濟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長城。最高的日觀峯位於長城南十五里的地方。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裏出發,冒着風雪,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越...
  • 5847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篇1詞句註釋:1.從:自,由。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東邊)。3.西:向西,名詞作狀語。4.行:走。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6.如鳴佩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鳴,使發出聲音。佩與環都是玉質裝飾物。7.樂:以為樂,對感到快樂(意動用法)。8.伐:砍伐...
  • 20176
《石鐘山記》原文及解釋【通用多篇】
  • 《石鐘山記》原文及解釋【通用多篇】

  • 創作背景篇一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遊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石鐘山記賞析譯文篇二《水經》説:“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裏。...
  • 31695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小石潭記》閲讀答案篇一閲讀並回答問題。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 23635
《石鐘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多篇】
  • 《石鐘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多篇】

  • 譯文及註釋篇一譯文《水經》説:“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裏。”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説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鍾...
  • 30647
竹石原文及翻譯,竹石賞析
  • 竹石原文及翻譯,竹石賞析

  • 竹石原文作者:鄭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譯文及註釋二譯文緊緊咬住青山毫不放鬆,原來是由於根深深地紮在了巖石縫隙中。歷經無數的磨難和打擊身骨仍然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註釋咬定:咬緊。立根:紮根。破巖:裂開的山巖...
  • 6805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擴展:文學賞析篇一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是一篇文質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遊記。全文193字,用移步換景、特寫、變焦等手法,有形、有聲、有色地刻畫出小石潭的動態美,寫出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悽之情。《小石潭記》第一段共四句話,寫作者如何發...
  • 19441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石鐘山記原文賞析篇一宋代:蘇軾《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
  • 7979
石灰吟原文及翻譯,石灰吟賞析
  • 石灰吟原文及翻譯,石灰吟賞析

  • 石灰吟原文作者:于謙〔明代〕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萬鑿一作:萬擊)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渾不怕一作:全不怕)石灰吟創作背景相傳有一天,于謙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謙深有感...
  • 13334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 譯文篇一《水經》説:“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裏。”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説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
  • 11204
北山原文及翻譯,北山賞析
  • 北山原文及翻譯,北山賞析

  • 北山原文作者:佚名〔先秦〕陟彼北山,言採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
  • 30670
《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多篇
  • 《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多篇

  • 註釋譯文篇一詞句註釋陽:山的南面。汶(Wèn)水:也叫汶河。發源于山東萊蕪東北原山,向西南流經泰安東。濟水:發源於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到山入海東。後來下游被黃河衝沒。陽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之間的流水道,現通稱山澗。當其南北分者: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
  • 15193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註釋多篇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註釋多篇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註釋篇一小石潭記唐代: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珮通:佩)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
  • 9382
《登泰山記》原文翻譯及對照翻譯(通用多篇)
  • 《登泰山記》原文翻譯及對照翻譯(通用多篇)

  • 原文篇一登泰山記【朝代】清代【作者】姚鼐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 9036
石鼓歌原文及翻譯,石鼓歌賞析
  • 石鼓歌原文及翻譯,石鼓歌賞析

  • 石鼓歌原文作者:韓愈〔唐代〕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鹹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
  • 3041
東山原文及翻譯,東山賞析
  • 東山原文及翻譯,東山賞析

  • 東山原文作者:佚名〔先秦〕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於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我徂東山,慆...
  • 16541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註釋(多篇)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註釋(多篇)

  • 《小石潭記》閲讀練習及答案篇一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
  • 15596
《石鐘山記》原文及註釋譯文(精品多篇)
  • 《石鐘山記》原文及註釋譯文(精品多篇)

  • 譯文及註釋篇一譯文《水經》説:“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裏。”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説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鍾...
  • 18102
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登泰山記賞析
  • 登泰山記原文及翻譯,登泰山記賞析

  • 登泰山記原文作者:姚鼐〔清代〕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
  • 4554
鼓鍾原文及翻譯,鼓鍾賞析
  • 鼓鍾原文及翻譯,鼓鍾賞析

  • 鼓鍾原文作者:佚名〔先秦〕鼓鍾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鼓鍾喈喈,淮水湝湝,憂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鼓鍾伐鼛,淮有三洲,憂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猶。鼓鍾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鼓鍾譯文及註釋譯文敲起樂鐘聲鏗鏘,淮水奔流浩蕩蕩,我心...
  • 31929
《石鐘山記》翻譯及賞析(新版多篇)
  • 《石鐘山記》翻譯及賞析(新版多篇)

  • 石鐘山記賞析篇一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説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説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説法並不輕信。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地寺僧,寺僧的説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
  • 25742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小石潭記賞析
  • 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小石潭記賞析

  • 小石潭記原文作者:柳宗元〔唐代〕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珮通:佩)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 3562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