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復興之路》讀後感【精彩多篇】

《復興之路》讀後感【精彩多篇】

《復興之路》讀後感【精彩多篇】

復興之路作文觀後感 篇一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醒,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1840,對每一箇中國人都是一個不可忘懷的數字。這一年,英國的戰艦轟開了國門;這一年,外國商船開始出現在中國的內河;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關税的自主制定權;這一年,《南京條約》宣告着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復興之路》的導言中,指出這部政論片存在的意義,那就是——用歷史感悟未來。

片子從辛亥革命開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擁兵自重的袁世凱所竊取。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他只趕跑了一個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並沒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了,辮子剪了,但是帝國主義的壓迫還在,英租界,法租界還在。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買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人感歎“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凱的皇帝夢做了83天以後破滅,北洋政府連東周周天子那樣的的形式上的統一都維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依誰。

20世紀早期,中國到了國將不國的地步,軍閥混亂不斷。相界與佔領區一如從前,外國人在華特權原封不動,外國戰艦仍在中國內河耀武揚威。中國該何去何從?在這搖擺不定的時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燒到了中國。於是,有了那“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諛讚譽之聲中,愛新覺羅沉醉於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而與此同時,英國的工業革命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中。西方船堅炮利,朝發夕至。而清朝軍隊還是紅纓槍,馬背上前進。可見,政府的腐敗,軍隊的軟弱招來了豺狼虎豹。軍隊保護着國民,維持着安定。有人説在如此一個和平年代,國家花這麼多納税人的錢去養這麼一羣人去當兵,研發先進武器,這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和平。今年的國情月餅也花費了很多的資金,但是這是為什麼呢?為了震懾境外的反華勢力。國家的高端武器是國家的機密,可是為什麼要亮出來給世界看?殲十戰鬥機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戰略、戰術導彈集體亮相,給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會引起各國軍事裝備專家的研究以及針對性的防禦。可是。這仍舊戰士給了世界看。着説明了什麼?説明中國有能力有底氣應對全世界均被挑戰,證明我們已經不是1840年的中國,我們有準備應對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行動,並且我們絕對不會吃虧,對我們動武前,請三思。和平時期,軍事演習是為了讓軍隊保持戰鬥力,而月餅則是國家使用的不流血的軍事行動。這是展示能保護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領土完整。

《復興之路》第三集起,告別了屈辱的近代史,進入了當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問題解決之後,中國的第二個任務出現了,就是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國用半年的時間穩定物價,繼續農村土改。成立第三天,蘇聯成為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兩個多月後,毛澤東前往莫斯科,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正在這時,東北邊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了保家衞國的戰鬥。

《復興之路》讀後感 篇二

我依稀記事時,媽媽就告訴我,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組成一個家;上幼兒園時,老師開始教我們畫鮮豔的五星紅旗;進入國小,一首小詩讓我知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讀了《復興之路》這本薄薄的而又厚重的書,更加深了我對這“家”的認識和熱愛。

我認真而又深情地讀着這本書,一段段詳實生動的敍述,一幅幅真實親切的畫面,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讓我激動,讓我自豪。透過文字,我彷彿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那隆重的開國大典,敬愛的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升起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然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我彷彿來到1978年12月18日莊嚴肅穆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我感到那富有智慧和策略的會議精神,似温暖和煦的春風迎面拂來,吹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讀着,讀着,我不禁為之驚歎。六十年的風雨春秋,中國以全新的面貌傲立於聯合國之中,億萬人民用無窮的智慧與勤勞的雙手,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長江上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大慶第一口油井噴油、第一座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第一顆爆炸成功的原子彈……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橫空出世,青藏鐵路正式通車,海爾集團創造的神話,百年三峽夢圓,百年奧運圓夢,千載飛天夢圓……這一切的一切讓中國人揚眉吐氣,這一切的一切有力地證明中華民族踏上了一條波瀾壯闊的復興強盛之路,這一切的一切必將載入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史冊。

讀着,樂着,我更被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震撼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地震,頃刻間,千萬間廣廈夷為平地,千萬個鮮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之下。地震發生之後,全國軍民,上至黨中央,下至普通百姓,無一不用自己的骨肉親情和血肉之軀,鑄造了一座體現民族精神的豐碑。那帶着希望國小的學生衝出震中的教師,那救了別人的孩子卻顧不上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乾糧留給鄰居的工人,那些全國各地數不勝數的志願者、獻血者、捐款捐物者……一個又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又奪目的光束,匯成我們民族精神的光芒。從唐山大地震、98特大洪水、非典疫情,到南方冰雪災害、汶川地震,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面前,中國人的淚水和血液一起流淌,共同奏響了最激昂雄壯的國歌。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六十年的滄桑鉅變,譜寫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六十年的開拓奮進,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為有這樣一個“家”而倍感自豪!

《復興之路》讀後感 篇三

《復興之路》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依照時光的順序向我們展示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由衰落到昌盛的復興過程。從鴉片戰爭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了,相對於源遠流長的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但是是一轉眼,然而在這短短的一百多年間,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變故。

1840年鴉片戰爭,將中國人民置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水深火熱之中。它讓中國人民明白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一個堅強的民族是不會屈於強權的,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之路。從自發的農民運動,到有組織的資產階級革命,辛亥革命的失敗宣告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也讓中國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讓中國人民找到了復興之路。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復興之路》展覽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重現歷史,講述了中國人民從民族覺醒、民族救亡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行改革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禮貌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的歷史進程。用事實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在這次參觀過程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繳獲日本侵略者的戰利品—軍刀。不明白那些軍刀上沾染了多少中國人的鮮血,想到這我不禁顫抖了一下,頓時感到一陣寒冷。沉重的歷史固然讓人反思,更重要卻是要在反思中吸取教訓並不斷前進。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深知自由的來之不易。

我們作為大學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當前,就是要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到:這天在學校,積極進取,勤奮學習,不斷增長知識和才幹;明天到社會,愛崗敬業,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1vev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