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精品多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精品多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精品多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一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作者提到宗教與戰爭,讓我不假思索的想到讀過的另外三本書。它們分別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議長法齊婭。庫菲寫的《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卡勒德。胡塞尼繼《追風箏的人》之後的又一部頗具影響力的作品《燦爛千陽》,還有克利斯朵夫。雪莉鄧恩在《天空的另一半》這本書中所提及的在亞非拉國家的性別歧視、性暴力、厭女價值觀、家庭暴力、處女情節等現象,也看到那裏的女性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爭,以及如何一點小小的幫助就能改變她們的命運。

這本書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是一位美國歷史學家、作家。1986年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xx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xx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xx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xx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xx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xx年因此書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一部新人處女作,上市第一週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至今已累計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銷量破百萬冊,比爾·蓋茨年度薦書 第一名 美國亞馬遜年度編輯選書 第一名《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暢銷書排行 第一名 Goodreads讀者票選超越米歇爾《成為》。當我讀完後,讓我腦海中立馬想到一部電影《風雨哈佛路》裏那個生長在美國貧民窟的女孩麗茲。當我看到作者動輒就去圖書館借閲半打圖書,熬夜啃書,我想這看起來輕鬆,實則需要天賦,更離不開吃苦和勤奮的意志力。這是一個窮苦人家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可以在任何艱難的環境裏迎難而上。一個沒有教育背景的人讀取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除了一路有貴人相助外,更多是自己的能力使然,很勵志的一本書,讀完很受用。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 篇二

“教育意味着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説,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相比《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樣隱喻生動的中文譯名,我更偏向直觀深刻的原書名《Educated》。作者塔拉,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是父親荒謬宗教觀忠誠的信徒。“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教育,讓塔拉開始懷疑父親編造的歷史。無論是魯比山對峙事件還是肖恩惡劣的行為,教育帶給塔拉不同的視角,她開始審視歷史的真相,最後她寫道,“歷史是由誰書寫的呢?我想,是我。”

我突然想到國學大師陳寅恪的話,“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與現代社會隔絕的巴克峯,滋養了塔拉的童年,是她生命的底色。父輩思想的桎梏,使其成為父權下的附屬品,這時屬於大山的塔拉尚不是“自由人”。作為研究生,面對浩如煙海的文獻,又該如何追求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大膽存疑,小心求證。我們不僅應有推翻前人理論的勇氣,更應有堅持自我見解的信心。施一公院士在一次演講中説,“我希望大家能夠問為什麼,不要簡單地接受一些習以為常的東西,你需要挑戰過去,要有批判性思維。”學術研究,不是數百甚至上萬文獻的簡單堆積,不是深諳套路後的高產出,是不斷思考不斷嘗試的創造性活動。做科研上的“自由人”,讓教育成為固化思想的溶劑,聽得多、想得多,仍保有獨立見解。

教育,衝破巴克峯的禁錮,幫助塔拉在自我懷疑和背叛家族的罪惡感中自我救贖,最終逃離了大山。“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而研究生生涯,是我們的無限可能。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三

陳家琪

江南初夏的清晨,沒有烈日灼陽的悶燥,卻是怡人的清涼。微風習習,柳枝輕擺,在奶奶家的小院裏,照例:一桌、一椅、一書。我打開塔拉。韋斯特弗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伴着樹葉輕舞,慢慢地閲讀,漸入佳境。

朝陽在葡萄藤葉間透出些許光點,斑駁了一地。奶奶給我拿來水果和點心,望着她忙碌又輕快的背影,我感到非常温暖,不禁為塔拉的不幸童年歎息---塔拉成長於全家信奉摩門教的環境,她的父親經營着一個汽車廢料廠,是一個有極度控制慾(躁狂症)的家長,同時也是虔誠而偏執的教徒。他不相信現代科學,反政府,反學校教育,生病不去醫院,汽車不上保險,四個小孩都沒有出生證明。他相信世界末日將要來臨,修建地下室,並在其中儲存大量食物與槍支彈藥。塔拉就在這樣瘋狂的環境下生活了17年,她“無知、無畏”,無條件地相信父親構建的烏托邦。而這也為後來塔拉的情緒崩潰埋下了隱患,以至於她在接觸到外部世界後長時間的自我懷疑、自暴自棄,對友情、對愛情的不信任。塔拉嚴重的心理問題,無疑與這樣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有極大關係。更糟糕的是,她的哥哥肖恩繼承了父親殘暴、癲狂的性格,也擁有強烈的控制慾,常常虐待塔拉。面對這樣的困境,塔拉該怎麼辦?

終於,一束光射進了黑暗。在塔拉八歲時,她蒙在眼前的迷霧被哥哥泰勒房中唱片裏傳出的旋律擊散。她在擔任唱詩班的領唱的日子裏,獲得了初次看清現實的能力。泰勒是她少年時代的引路人,指領她尋求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事物,考取楊百翰大學的學位,離開巴克峯開始新生活。塔拉小心翼翼、時有遲疑地抓住一團螢火蟲般的光芒,她融入校園、融入外面的世界,順利完成學業。導師斯坦伯格也十分欣賞塔拉的才學,堅持讓塔拉繼續深造,並幫助塔拉獲得蓋茨獎學金,得到在劍橋深造的機會。就這樣,她接觸到了父輩明令禁止的東西——學校教育。她震驚,怯懦,崩潰,漸漸對原生家庭產生懷疑,將她束縛的厚厚外殼慢慢瓦解並開始醒悟。這是教育帶來的改變,是教育一步步塑造出全新的塔拉。

可見,教育給身處黑暗的人們一絲光亮:它為我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賦予我們生命的無限可能。

塔拉用另外的十多年完成了對自己生命前十七年的救贖。而這動力的來源,便是教育。教育讓她走出大山,發現了更大的世界;也是教育讓她推翻了以前那種根深蒂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點亮了塔拉的生活。

看完塔拉的故事,我們應該認真思考教育的意義。縱觀當今社會,我們不難發現教育缺失所引發的系列惡果,尤其在大山深處和窮困地區,孩子們因從小沒有受過知識的洗禮而變得滿目呆滯,愚昧落後。如今,我國對教育問題非常重視。習總書記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脱貧路上,唯有教育先行才能徹底走出貧困的泥沼,通過種種努力,讓孩子們擁有閃光的明天,才能打開通往未來的希望之門。

那麼,誰能給孩子帶來光明呢?塔拉人生中有很多“領跑者”,為她點亮一把火炬,使她有勇氣尋找更好的道路。我們生活中,也不乏有這樣的人。在中國雲南的貧困山區,有一位名叫張桂梅的教師成為了1800多名大山女孩的“生命領跑者”,幫助她們圓夢高等學府。張桂梅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她堅持用紅色文化引領教育,用愛心培養高中生和華坪兒童之家的孤兒們,讓他們銘記黨恩,回報社會。張桂梅雖年逾花甲,身患多疾,但仍日夜操勞,為學生用知識改變命運的而不懈努力。她如同暗夜燭光,燃燒自己,照亮孩子們的追夢旅程。

“若從未睜開雙眼,我以為世界本是黑色;若從未感受陽光,我以為我喜歡的是黑暗。”不論是哪次偶然,讓我們遇見光;不論是哪個人,讓我們開啟新世界之門,請攥緊光芒,跟隨引路人向前,奔向屬於自己夢想的彼岸!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 篇四

這本書放在黑色帆布包裏近一個月,會在上班前下班後看,終於在昨晚兩倍杯加濃美式的作用下結束了。

作者塔拉從17歲前從未上過學,生活在廢料場,到楊百翰大學文學學士,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學博士,既現實又夢幻。

我生活在90年代的中國農村,我相信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中國,以及世界的各個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如作者塔拉年少經歷的人太多太多,但是能有她今天成就的人卻少之又少。遺憾的是,本以為能從書中收穫一些擺脱平凡的思維方式又或者是自學成才的方法,我還是太過於功力,做一件事情的目的還是要得到收穫些什麼。

塔拉在整本書中對於她個人在求學路上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及,更多是在記錄和表達新舊觀念和認知的碰撞衝擊以及親情情感上的失與得。意外的是,我未曾有過塔拉的年少經歷但是卻能感受的她字裏行間流露的迷茫,恐懼,糾結,自卑和堅強。

塔拉的父親是一家之主,父親的信仰便是母親的信仰,而父母的信仰便是整個家庭的信仰。一切都理所當然,而塔拉對於父親近乎瘋狂的偏執從最初的相信,順從到恐懼到後來的逃避和反抗改變的心路歷程也伴隨着她的求學之路。

愛達荷州到楊百翰,楊百翰到劍橋,愛達荷州到劍橋,塔拉與愛達荷州的物理距離便是塔拉與父親及家人心的距離。

塔拉在飛往她的山卻與自己曾經熟悉的地方和家人漸行漸遠。可能這是很多人已經經歷,或者正在經歷着的,生活中不斷地面臨選擇,選擇意味着捨棄,不管我們給出什麼理由放棄些什麼,選擇拿起什麼,最終都是忠於我們自己的內心。

也許之後我們會重拾起曾經放棄的東西,沒關係,這也是忠於我們內心的選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 篇五

我避免瞭解任何背景資料,用完整且空白的心態讀完這本書。每一次不由自主地收緊內心,每一次毫無意識地攥緊十指,是在讀到塔拉一次次地遭受暴力和脅迫,一次次地被重新拽回到巴克峯,一次次地形成內心極大的落差以及無數次的被否認。

塔拉在開始接受教育後的很多年裏獲得的那些光環和知識依然無法覆蓋和治癒原生家庭的痛,所以,令我們受到震撼的不是那些熠熠生輝的光亮,也不是原生家庭的荒誕與戲劇。是一次又一次的爭取、無法理解、失敗,見證了她不凡的勇氣,不懈的堅持。這些詞,在她身上有了光環。

“過去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

荒誕不代表冷漠和無情,這也是塔拉一直相信並且堅持的—愛,“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這份愛在很長時間裏被所謂的“信仰”打敗了,最終它還是出現了,但是要在戰勝自己之後。

主題是“教育”,教育給了塔拉生命無限的可能性。但這不是我們被要求去學些什麼,也不是被要求去明白的理論和定義,是“一千個哈姆雷特”般的理解,是感知和思考的無限循環。

“教育意味着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説,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六

殷若芸

這是一部新人處女作,上市第一週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比爾?蓋茨曾評價:“《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説的還要好。”

文中講述了一個叫做塔拉的女孩的故事。一家人在塔拉父親的偏執的思想下恐懼不安。塔拉為自己受到的對待感到憤怒,她站出來與父親對峙。她決心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塔拉試着走出大山,從非理性的恐懼與信仰中解放出來,直到這時,她才發現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多年後,塔拉與父母不再見面,這種分離,卻給塔拉帶來了平靜。本書的最後,塔拉原諒了父親,用知識和理性創造出自己的世界。

“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裏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熏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座大山,有人一生在山腳仰望,有人在半山腰徘徊,有人登上山頂上後止步不前,有人在山的那邊,遇見了新的山。

生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説了才算。塔拉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拽了自己一把,終於走出心中的山,來到山那邊——心中嚮往的地方。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選擇和他説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兩句都是塔拉對她的家庭的態度。面對摩門宗教的束縛和父親分裂的精神,在這種雙重壓迫下,塔拉堅持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獲得劍橋和哈佛的雙學位,使自己和自己的思想走出大山。

就如同未睜開眼睛,我本以為這個世界是黑色。

如果沒有見過陽光,我本以為我喜歡的是黑暗。

塔拉就像一隻鳥,飛往她的山。

最後引用塔拉的一句話:“你可以用很多説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蜕變,虛偽,背叛。”

“而我稱之為:教育。”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七

樊昌儀

過去只是一個幽靈,虛無飄渺,沒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

——題記

沉睡沉澱積了千百年光陰的火山,或許會在某一刻噴發;風雨中受寒的梧桐,也不知哪片花瓣即將墜下;挽刀能否留住落櫻,又或是以秒速五釐米落下。

因不被確定,所以才顯得有意義。

凡是人的目光所至,處處充滿不確定性。所以當我們抬眼去望自己的人生,人生也就充滿了意義。

所以我想,塔拉的人生是充滿意義的。她從一個父親偏執母系懦弱兄長暴力的扭曲家庭中能夠走出來,堅持思想奮力掙扎地站起來,不被同化。從扭曲的價值觀廢墟上重建自己的人生,逃出大山,逃出舊世界的思想。

被困住,被束縛,失去靈魂甚至開始給自己洗腦。人們只能看見表面的熠熠生輝,可真正的腐爛只有自己知道。

這是她的父親,也是束縛她的惡魔。即使她兒乎賈被哥哥肖恩殺死,她的家人也始終認為是她的錯,她是個所謂“背叛上帝、被魔鬼控制”的人。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仍抱有期待。

這段有愛與恨的情感會比單純的愛意或恨意更推消除。它會纏綿一個人一生,讓他直處於離開的痛苦和忍耐中。

沒有任何人能用任何一種方式去囚禁另一個人的靈魂。心靈的加鎖一旦上鎖,取下就如刮骨療傷。

塔拉還是掙託脱出來了。而這種“掙脱"被她稱之為“教育”。是不再被心靈的枷鎖禁錮;是不再被指控為惡魔;是逃出大山,在不確定的未來破雲開日。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 篇八

有句話説“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而我們所遭受的不幸,大多都可歸結為兩類,一類是來自於家庭內部的不幸,另一類是來自於社會或自然災難的不幸。美國作家塔拉在她的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講述了她來自於家庭的不幸遭遇和她通過努力接受教育重塑自我的經歷。遭遇不幸時,每個人的內心都會產生恐懼、彷徨、怯懦和自卑等消極情緒,如何讓自己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怯懦,塔拉博士通過她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通過接受教育、讀書和思考,一個人完全可以重塑自我,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當然,你需要足夠努力。

出生在大山裏的美國女孩塔拉,在專制的父親的影響下,17歲以前完全沒有上過學。年幼的她就開始在父親的垃圾廢料廠工作,童年時期的塔拉感受着家庭生活的貧困和信息的閉塞。出生於1986年的塔拉,童年時期沒有電視和收音機,有的只是父母為了生計勞苦奔波和自己幫父母幹活兒的記憶。這跟同時期的中國農村孩子的遭遇很相似,甚至還不如中國農村,那個時期我們農村的很多家庭都是擁有收音機的,雖然大多也沒有電視。在讀到這本書之前,我完全沒有想到在美國這樣的國家,也有這樣貧窮閉塞的家庭。

作為7個孩子裏面最小的一個,塔拉擁有愛護她的三哥,也有欺負他的二哥。然而最愛他的三哥卻早早的離開了家,常常欺負他的二哥卻一言不合就對他施以暴力,一直在給她的身體和心靈帶來傷害。父親反對他上學,一直到她拿到蓋茨劍橋獎學金,去劍橋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父親都是反對他接受教育的。偏執的父親一直都企圖控制她,年幼時的塔拉也一直都屈服於父親,直到三哥泰勒鼓勵她走出去上學。有了上學的念頭做出要去上學的決定之後,塔拉便通過學習重啟了自己的人生。雖然這個過程也是異常艱苦的,但塔拉從未放棄。就像一隻小鳥,看到了屬於自己的山峯,便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飛到了那裏。

又是一個關於擁有不幸原生家庭的女孩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國內流行的電視劇《都挺好》。然而與明玉最終與原生家庭和解的大團圓結局不同,塔拉最後完全與原生家庭脱離,走出了自己的路,飛往了自己的山。和解也好,脱離也罷,都是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一種途徑。文化背景不同,走出來的方法不同,但是追求自我成長的本質相同。原生家庭的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固然很重要,但只要我們不放棄自己的追求,遵循我們對外面世界的嚮往,走出限制自己的那個環境,接受外面大千世界的信息,讀書學習,接受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你應當像鳥兒一樣,奮力飛往自己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篇九

這本書大概講得是作者他們一家人住在愛達荷州偏遠山谷中的一個農場,父親是一個冷酷固執的極端教徒,母親是勤勞懦弱永遠不會反抗的女人,童年是破銅爛鐵的垃圾場,整個家庭充斥着宗教,原始自然信仰,從小就被父親灌輸不能去學校,不能去醫院,不能穿着暴露,不能化粧等等,這些條例作為家裏的一員必須嚴格遵守,同時父親不希望她們有自己的思想,不然就是對信仰,對上帝,對家庭的背叛。作者16歲考進楊百翰大學,後面獲得去往劍橋交流的機會,回到楊百翰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繼續去往劍橋求學,並去哈佛訪學,最後獲得劍橋博士學位,這一路走來真的是非常艱辛,作者自我懷疑過,自我否定過,一度精神崩潰過,就在作者決定放棄掙扎,自我沉淪的時候,他的哥哥泰勒抓住了她的手,拉她上岸。

説實話看完這本書到現在我仍不可理解,像這樣的家庭,作者為什麼還如此戀戀不捨,對哥哥肖恩的殘暴一次又一次的怯弱原諒。看書本的封面,一個女孩站在一座山峯上,前面是山谷,女孩看着遠處,她看向的地方應該是她成長的地方,她的家。至今作者每年還會回巴峯山,但只通過泰勒、查爾斯他們講述山谷中發生的事情。可能作者心裏清楚永遠都回不去了,與家人的裂痕已經擴大到無法修補,她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十六歲的自己,是一個全新自我,這個自我作者稱之為教育。每次看到書中作者因為這樣的親情這樣的家而做出自我懷疑和讓步,我真的好想衝進書本里去搖醒她。但每當我這樣想我都告訴自己你根本沒辦法切身體會和換位思考,因為我與作者的童年相差太遠了。

書中有幾段內容,我感覺父親是愛女兒的,只是她的愛,是女兒接受不了的,這種愛伴隨的是失去自己對思維的掌控權,失去對世界的正確認知。在作者計劃去往英國求學,父親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在美國,無論你是在哪角落,我們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侖汽油,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帶你回家,讓你平平安安的,但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讀後感 篇十

很久沒有碰到這樣一本讓人想熬夜的小説了。讀完這本書的我有種想流淚的衝動。每個人一生中都會在無數情緒積累的量變後產生質變。就像一個心裏突然嘎吱一聲,可能當時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但改變已經發生。

塔拉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偏執的父親,懦弱的母親和哥哥姐姐,有暴力傾向的哥哥。在塔拉成長的過程中,周圍人在她身上投射的消極的影響一點一點的積累。如果選擇懦弱順從,一切都會平安無事,逆來順受,放棄自己,完完全全成為父親的女兒,這會很輕鬆。因為這和塔拉從小耳濡目染被根植在心裏的價值觀是匹配的。但塔拉選擇了後者,不知道是對音樂的憧憬還是哥哥的拳頭,讓她選擇了抗爭。背叛家庭,等於否認了過去的自己。塔拉無法直接談論自己的成長環境,把這些經歷都當做羞恥。幼年被迫承載的恐懼,壓抑現在佔了上風。塔拉無法做到和父母和解,更無法做到和自己和解。接受教育離開家鄉只是為了和父母對抗,而不是為了自己。所以當父母宣佈放棄塔拉的時候,她失去了動力。

人總是懷揣着各種希望,對未來的某種期待讓我們賦予當下意義。塔拉想和父母真正和解,她想讓廢鋼場和劍橋和平共處,無論是她努力學習還是對肖恩屈服都是希望可以重新擁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當在無數次努力都失敗後,塔拉放棄了。失去希望,喪失動力,讓電視劇填滿她的腦子。心理治療讓她漸漸明白,除了這個目標以外人生還可以有其他期待。得到父母認可不是必須要做的事。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無論是因為基因還是後天環境薰陶,都可以從一個人身上看到她的家庭背景。塔拉抹掉這個痕跡,用了十幾年。從最開始進城打工,到最後離家,這個倔強的女孩做了太多同齡人難以想象的事情。對父親的反抗也逐漸明顯,送肖恩去醫院而不是在家治療,回家偷報税單,去英國讀書,拒絕為父親工作,到最後,終於對父親説了不。拒絕了父親的淨化儀式。

作者的情節設置很巧妙,節奏緊湊,連接順暢。塔拉和家人的矛盾在一點點的積累,她的勇氣在一次次抗爭中被磨練。但是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窮人逆襲成學霸的故事。學業上的成就並沒有緩解塔拉內心的痛苦。和家人關係的裂痕在擴大,終於有一天塔拉墜入黑暗。成為博士,去了哈佛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但當塔拉最後終於心平氣和的接受了自己的過去,接受了和父母是兩類人的時候,我最為她感到高興。

不知道educated為什麼會被翻譯成這個名字。我理解這個中文書名有兩個意思,第一是物理上塔拉徹底的離開家,第二是精神上,塔拉克服了心理障礙和自己和解。人為了希望而活,有希望就會有失望。他們像雙生子一樣相伴相隨,無法拆開。有期待是好事,但是和失望和平共處更重要,必經對大多數人來説,失望是大多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359m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