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傳習錄讀後感

傳習錄讀後感

傳習錄讀後感

《傳習錄》讀後感 篇一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後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為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於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裏,是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説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裏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為何?對陽明先生來説,也許這並不是問題,因為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聖人,他認為致良知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那對於我等沒有做聖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説,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於,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為聖,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為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慾。人慾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慾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慾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為善等行為,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慾鬥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為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慾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慾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説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説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後,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為一個無愧於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覆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穫。

《傳習錄》讀後感 篇二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説,“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為你的心受到了後天的矇蔽,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説當理等於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説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係,他認為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慾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説白了,你為了你的慾望拋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傳習錄》讀後感 篇三

問題:“延平雲‘當理而無私’。“理”和“無私心”怎麼分別呢?”先生曰:“理即心。“無私心”即是“有道理”,“無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與理都能斷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皆不染,似無私心,而外棄人倫,則非人倫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過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陽明從朱熹先生的一句話來説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生活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除私生活是無私生活。無私當然是一種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露出來,那是因為你的心後天矇蔽了,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單純的説理等於沒有原則,這兩點都是一樣的。如果將他兩人分開來説,那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學説,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澄又問到了佛家的無私心與正道的關係,他認為正道就是佛家的無私心,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一定要做孝子。當我們還沒有完成孝道時就離開了家,這是對人類道德的破壞。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撫養長大,我們一定要盡孝。男人可以沒有伴侶,也可以沒有孩子,但必須有父母。看起來七情六慾四欲都是空虛的,那父母之情呢?當父母健在時,你去追尋佛教的無私心,這是沒有天理的表現。你們的心被你們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説白了,你們為了自己的慾望捨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從反面論證了王陽明的心理之道。

《傳習錄》讀後感 篇四

與佛教的超越輪迴、道家的長生久視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夠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關注現世的人際關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個錯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便如日中天,從此走上人生巔峯。然而事實是自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土開始,直到北宋理學興起前,實際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個時期。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很大的衝擊,以至於這期間發生三武一宗滅佛。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扛起捍衞道統大旗的是韓愈,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寫得着實精彩,但應對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將佛教歸為異端,説不過就打,正謂是快刀斬亂麻。

繼任者是北宋五子,源於對《易經》的重新詮釋,並將原來閒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論重新整合,通過重塑儒家,讓其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應對手段的確高明很多,通過借鑑學習佛老的優點,同時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風,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這裏,新儒家在路線上發生分野,朱熹和陸九淵分別是理學和心學的代表人物,陽明先生走的是陸九淵路線,但自身理論要完備得多。心學和理學的異同,則在《大學》的詮釋上體現地比較明顯。

近期也重讀了下朱熹、呂祖謙的《近思錄》,相信大家對“存天理、滅人慾”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耳熟能詳,以至於有些心裏排斥理學。但仔細看心學根子上還是理學,《傳習錄》中很多議題都來自這本書,因此推薦大家也讀讀。

心學和理學,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發現居然還能這麼玩。而且我相信,陽明先生是一個真正獲得精神自由的人。

《傳習錄》讀後感 篇五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這一段説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現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並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後先反思,然後再去實踐。我現在的狀態偏向於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説什麼我都堅信不疑,然後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説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後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並對《中庸》説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説明。“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為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後一段王陽明説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出去之後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係的,所以才説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傳習錄》讀後感 篇六

看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後,深深地感受到這句話意味深長,僅僅讀了一遍,我就不敢説完全理解王陽明的思想,但是讀了《傳習錄》,我確實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許多時代,的確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

首先是心靈的淨化。王陽明先生認為修身就是修身。萬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個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產生良知的人,只不過是被物質的慾望所矇蔽,並非他沒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錯誤,使之迴歸正道。當慾望萌芽時就把它扼殺,防患未然以求修身養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將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後知至,參透事物的本質,把握知識的來源。要斷案,就要從斷案中學習,這樣才是真正的格物。舉例來説,在判案的時候,不要因為對方的不禮貌而生氣,不要因為語言的婉轉而高興,不要因為對方的抱怨而屈從於寬容。怕心中有一點偏差,怕妄想與是非,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邊,學習就會不着邊際。

三是知行統一的問題。知者有為,行者有為,知之為行,行之決定行。讀以知為目的,知以行為目的,所以讀書必須用於引導行,從而知行合一,謂之“經世之道”。光看不想,只會越看越糊塗,光看不想就會變得自我。每一個人都能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心,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碌碌無為的時候,不妨看看《傳習錄》,探尋一些人生的真諦。

《傳習錄》讀後感 篇七

先生曰:“為學大病在好名。”

侃曰:“從前歲自謂此病已輕,此來精察,乃知全未。豈必務外為人,只聞譽而喜,聞毀而悶,即是此病發來。”

曰:“最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孔子云:‘是聞也,非達也。’安肯以此望人?”

——《傳習錄》

我以前就好名,當時還不知道學習和修身的區別。不管做什麼總是喜歡被看見,被誇讚。聊天兒的時候也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讓自己顯得與別人不同。現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隱藏的更深了。不會像以前鋒芒畢露,但還是會“聞譽而喜,聞毀而悶”。貌似這種情況在絕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體現,主要還是太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往深處來講,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沒有力量,需要別人的認同才能給自己傳達這種自信。實際上自信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別人認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認為你行你才行。

王陽明説要想克服這種好名就要務實,我理解的務實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説是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也就是説當你忙起來的時候,心就沒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覺得時間緊迫,不抓緊努力,就離目標越來越遠的時候,你就更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了。反過來講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閒的。就像你在幹活的時候,心在幹活上,別人看見你幹活,誇獎你的時候,你是聽不見的。如果當你幹活的時候,別人一誇你幹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時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説明你的心沒有在幹活上。

人雖然不要好名,但要愛惜自己的名聲。要讓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自己的名聲,發現哪裏不對的時候,要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時候別人來評價,那時候就沒有改正的機會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過修身去達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歲知天命的年紀,還不想着去尋道修身,那這輩子是白活了。

《傳習錄》讀後感 篇八

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傳習錄》

有兩種人是改變不了的,第一種就是智者,屬*本站 *於先天開悟的這種人,第二種是愚昧的人。雖然王陽明説的簡單粗暴,但絕對是真理。第一種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目標明確,並且會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所以這種人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種人,愚昧,不明事理,會堅定地認為自己想得也是對的。這種人有一個特點,特別的倔強。一旦他認定了一個道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想讓這種人改變是不可能的。

在現實生活當中第一種人很少,第二種人越來越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多人都會把無知當性格。遇到這種人,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不要嘗試去用道理説服他,如果那樣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變,下愚者是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麼你就要去改變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這句話給自己做一個警句,當有一天我不願去改變自己的時候,我要告訴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馬上付諸行動去改變自己。只要不欺騙自己,你一定會有一個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種人。那你還有什麼原因去拒絕改變?強其所不能吧!

《傳習錄》讀後感 篇九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説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後,方始能啼,既而後能笑,又既而後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後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聖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後儒不明格物之説,見聖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於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傳習錄》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麼。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後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着我們。“為學”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為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常逐物。就是為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為學着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為學上。王陽明曾説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為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然後自己還後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覆。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説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之中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417y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