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紀實文學《樑家河》有感

讀紀實文學《樑家河》有感

最近,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了《樑家河》。這本書以故事小品的形式,生動闡述了近平同志年輕時代自我磨礪、自我學習、奮鬥自強、不斷成長的過程,語言平實、內容豐富。通過回故鄉、知青歲月的故事、“小夥伴”的故事、以及樑家河現在的發展面貌四部分全面還原了近平同志在延安的日子,他的成長經歷可以讓我們領悟到很多東西,下面就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讀紀實文學《樑家河》有感

一、 黃土地上也能長出大境界大情懷。習近平同志説: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初到樑家河時,迫於當時的政治形勢,好多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他,但樑家河的村民卻毫無保留地接受了他、尊重他,養育和培養了他,所以他下定決定要為這塊貧窮落後的地方改變面貌盡一份力。他帶領羣眾創建鐵業社,為村民增加收入;帶領大家開挖出陝西第一口沼氣池,讓村民用沼氣照明、做飯;帶領社員打壩淤出來的良田,如今依舊造福着鄉親們。在離開樑家河後,無論鄉親們生病住院還是遇到困難,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都會伸出援手接他們治病,支付醫療費、甚至寄錢,鄉親們對他的深厚情誼念念不忘。他説:“陝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念,也可以説是註定了我人生過後的軌跡。經過了陝北這一人生課堂,就註定了我今後要做什麼,它教了我做什麼。”大木百尋,根積深也;滄海萬仞,眾流成也。黨員幹部一定要有為民服務的情懷。牢記入黨時的初心,牢記黨員的使命。要胸懷大格局,不能被私慾佔領思想,要以公為大,幹任何事,做任何決定都要出於公心,把“公”字放在首位。時刻把羣眾的滿意度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羣眾的冷暖放在心上,使各項工作都貼近實際、符合民意、惠及羣眾,永遠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牢固樹立真摯的為民情懷。

二、窯洞裏也有擔當和責任。近平同志從大城市來到

小村莊,過了“四關”後慢慢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為了改變村容村貌,他認真學習良種培育知識,給中科院寫信希望他們提供糧種、菜種方面的幫助,收到種子後播出一塊地來試驗種植。為了有足夠水源灌溉莊稼,他執着地帶領着村民尋找被埋的泉眼,不顧寒冷的天氣率先跳入冰面上清理殘冰。為了辦沼氣池,他前去四川學習沼氣技術,成功挖出了陝西第一口沼氣池。近平同志對待支書的工作,對待自己身上的擔子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了無愧於心。他説:“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後來再遇到什麼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還可以幹事,現在幹嘛不幹?你再難都沒有難到那個程度,這個對人的作用很大。一個人要有一股氣,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的勇氣,什麼事都不信邪,就能處變不驚,知難而進。”責任使人奮進。永康書記講:“人無壓力輕飄飄”,説的就是責任心、事業心、奮進心。黨員幹部要善養責任心,敢於擔當,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憂患意識,時時想到自己的責任,不能辜負黨和人民對自己的希望。勇於擔當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寬廣的視野,有戰略的思想,有學習的自覺,有敢闖的勇氣,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共產黨人都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這樣的心意,想盡辦法來幫助百姓,任何時候都不鬆懈,這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早日實現。

三、練好內功才能挑起擔子。在樑家河期間,近平同志同志一面進行着他的農民化實踐,一面在書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營養。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影響,15歲的他認為當時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所以除去勞動時間,他有空就看書,經常點着煤油燈讀到很晚。他認為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他讀書注重分析對比,追求的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對馬列、歷史、文學、軍事都非常感興趣、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機會就和老師、其他知青討論書上的內容以加深理解和吸收。農村七年的時光對他來説並沒有荒廢,他説很多知識的基礎都是那個時候打下來的。近平同志説:“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只有學習才能創新,才有未來。黨員幹部要進一步強化學習,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把功夫用在平時,練好內功。在學思踐悟中提升能力,增強學習、改革創新、科學發展等八種本領,提升為民服務的質量和發展的質量,進一步強化擔當作為,在實踐鍛鍊中積累經驗,在一線奮鬥中獲得成長。

《樑家河》讓我受益匪淺,近平同志奮進的青春歲月讓我們難忘,他和樑家河羣眾之間的深厚感情讓我們動容,他帶領羣眾過上好日子所付出的努力讓我們感動,他的精神激勵着我們要時刻牢記黨員的使命,加強學習,培養自己為民服務的大格局、大情懷,立足工作崗位,牢記工作職責,認真履職盡責,在平凡的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8l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