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源氏物語讀後感(整理53篇)

源氏物語讀後感(整理53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3篇《源氏物語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源氏物語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源氏物語讀後感(整理53篇)

篇一:源氏物語讀後感

歷時將近半年最後把<源氏物語>看完了,也就是睡覺前的半個或一個小時看看,所以拖得的這麼久。很久沒有看專業外的書,上一本看得是哪一本,是昆德拉的<玩笑>還是<偷書賊>?記不得了。那也沒寫讀後感很久了。

看<源氏物語>的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整天就是那個美女這個美女,都是美麗超羣,性格温柔,十全十美;都是見了源氏就感歎其長得如何英俊帥氣,香氣是如何讓人沉醉,態度是如何風流倜儻,才華是如何讓所有人暗淡無光;都是跟了源氏以後不管他如何移情別戀都是無怨無悔,真是就如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見一次都很心滿意足。這樣的書在賈母的眼裏就是十足垃圾,所以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唯有當源氏被後輩柏木戴綠帽子的時候我才感覺有點意思,但是很失望的是作者把柏木生生的給寫死了,真是可惜了這麼一個好後生啊。看得我心裏挖挖的涼啊!

任何事情不能總是十全十美,順順利利,那樣生活也就缺乏精彩,整本書看下來就索然無味。本來形容好的詞彙就那麼多,估計還佔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吧。人們對痛苦理解的都比較深,也有很多詞來描述。所以就那麼多詞彙,一個勁的用,不膩了才怪呢。像<紅樓夢>就深諳此道,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事情都不是每次有圓滿的。

但是源氏死後的故事寫的還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總角?這一張,簡直棒極了。單獨剝離這一章節出來,絕對是一個十分悽美完美的的故事,我想足能夠與<愛有來生>相媲美了。兩個奇異的人被感情折磨,最後一個竟被活活折磨死,另一個也不移情別戀。但是單獨抽出這一章來理解的話,與全書的風格就相差很遠。

篇二:源氏物語讀後感

歷時將近半年最後把《源氏物語》看完了,也就是睡覺前的半個或一個小時看看,所以拖得的這麼久。很久沒有看專業外的書,上一本看得是哪一本,是昆德拉的《玩笑》還是《偷書賊》?記不得了。那也沒寫讀後感很久了。

看《源氏物語》的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整天就是那個美女這個美女,都是美麗超羣,性格温柔,十全十美;都是見了源氏就感歎其長得如何英俊帥氣,香氣是如何讓人沉醉,態度是如何風流倜儻,才華是如何讓所有人暗淡無光;都是跟了源氏以後不管他如何移情別戀都是無怨無悔,真是就如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見一次都很心滿意足。這樣的書在賈母的眼裏就是十足垃圾,所以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唯有當源氏被後輩柏木戴綠帽子的時候我才感覺有點意思,但是很失望的.是作者把柏木生生的給寫死了,真是可惜了這麼一個好後生啊。看得我心裏挖挖的涼啊!

任何事情不能總是十全十美,順順利利,那樣生活也就缺乏精彩,整本書看下來就索然無味。本來形容好的詞彙就那麼多,估計還佔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吧。人們對痛苦理解的都比較深,也有很多詞來描述。所以就那麼多詞彙,一個勁的用,不膩了才怪呢。像《紅樓夢》就深諳此道,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事情都不是每次有圓滿的。

但是源氏死後的故事寫的還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總角》這一章,簡直棒極了。單獨剝離這一章節出來,絕對是一個十分悽美完美的的故事,我想足能夠與《愛有來生》相媲美了。兩個奇異的人被感情折磨,最後一個竟被活活折磨死,另一個也不移情別戀。但是單獨抽出這一章來理解的話,與全書的風格就相差很遠。

篇三: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説。它講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個感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期望他捲入宮廷鬥爭,所以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故事圍繞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感情展開:早先他因為得知父親桐壺帝的寵妃藤壺長得很像自我已故的母親桐壺更衣,所以時常親近藤壺,直到長大後竟演變為對藤壺有戀慕的感情;然而藤壺畢竟是後母,即使年紀只差五歲,仍不能親近,所以源氏終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壺一般的夢想女性。之後他找到了藤壺的侄女,長得和她很相似,便帶回家中教養為心中的夢想女性,此女即之後的紫上。然而紫上在名份上並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託,娶了自我的侄女,即朱雀院與藤壺之妹所生的女三宮做正妻。此舉讓紫上心碎,而年齡跟他相差頗大的女三宮最終也與人私通生子。最終女三宮出家,紫上不久病逝。源氏在經歷世事後,也出家為僧。曰前拜讀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這部名作,讀完以後感觸良多,除了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異域風情和主人公與多位姣美的淑女之間纏綿的感情使我心生嚮往以外,其中幾位女子的命運也頗有其耐人尋味之處。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眾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天皇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倫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天皇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感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天皇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齊,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我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終凋謝了。

紫兒應當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紫姬從10歲就被“光源氏”收養,由他親自調教,使之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美麗,性情温婉,涵養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完美女性。紫姬,能夠説是一個集美麗、才華、賢德於一身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源氏親手“打造”出來的複製品,也還是離源氏以藤壺女御為原型幻想出來的完美女性形象也還是有距離。能夠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我心中所向往的夢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然而,她真的幸福嗎?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難就這個問題作出客觀回答的。她或許會很輕易地説自我很幸福,但作為源氏一手撫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觀、價值觀、感情觀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遠不會明白自我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麼,因而,她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為了他歡樂而活”我想從紫姬十歲那年被源氏收養開始就註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於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兒女,她疼愛;他的疲憊,她撫慰;他的缺點,她統統看不見。她願以源氏的幸福為幸福,她真的這樣做了,她為了他而活,就這樣活過了一生。作為一名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她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我,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能夠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能夠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明白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之後,源氏年歲已長,收斂了許多,不再輕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為最終能夠與那源氏兩人相守了,可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帶着先帝的囑託,嫁予了源氏,於是,夢又碎了,她最終開始思考自我這一生:“這種世態小故事中,記述着輕浮男子、好色之徒及愛上用情不專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們的種種經歷。然結局總是美女子歸依一個男子,生活最終安定。但我的境遇卻甚獨特,總是漂泊不定。誠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至此,她意識到了自我難言的痛楚與得不到的幸福,之後便纏綿病榻,帶着永恆的遺憾,溘然長逝。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四:源氏物語讀後感

一張漂亮的臉蛋,一個高貴的身份,一趟風流的人生。源氏公子,一位紫式部筆下響譽全日本的美男子。《源氏物語》,一本出自平安時代貴族社會全盛時期的名著。

我想,源氏物語公子是迷惘的,一生都活在別人無限的讚美中,不斷地利用權利踐踏感情。也許他從未看見過真正的自我,鏡中的美人一向是在貴族權利照耀下活着,然後,驚豔。

從源氏三代人的歷程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出上層貴族之間的互相傾軋。權利之爭使活着的人繼續無奈地活着,使逝去的人因大起大落的悲痛而無法安息。一切榮辱沉浮都與之密不可分,這也悄然折射出了這個階級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

源氏公子猶如暗夜的蝴蝶,有權利和諂媚做成的雙翅,帶着他,輕盈地出入慾望的橫流。他以任性的姿態,翩然出入於無際的黑暗。

你能夠顛覆所有骯髒的純潔。

可是你沒有!你只單純地愈加沉醉於自我輕浮的傲慢,陷的更深,卻仍在體驗窒息的快感。可憐的人,是連如何呼救也不記得了吧。

彷彿是冥冥中有人指引着,指引着源氏公子走向自我的另一個靈魂,一個屬於惡魔的靈魂。

沉淪。

你自詡是完美的,所以傲慢地理直氣壯,傲慢地無人敢近,但又使大部分人拜倒在你的腳邊,貪婪地注視着你的美貌和權利。偶爾,在你至高的權利下,會蹦出一些反抗的火花,但只在你居高臨下,輕蔑一笑間,她們便與光一同逝去。你當然不會在多年後想起她們,即使你以往極力想得到她們。記得有人説過,任何東西消失了,都會留下痕跡。而她們呢她們留下痕跡嗎飄逸的身影,你悄然無聲地走了,也帶走了許多顆純潔的心,你明白嗎

芳魂化作瀟瀟雨,

漠漠長空也淚淋。

在那樣的亂世,我們不必對任何人進行幻想。掌權者如果是傳説,那麼之前總有歷史湮然沙碩,之後總有神話輝宏堂煌;是夢想,那麼總有人馨盡畢生精力追求,總有人得到了便即刻失落;是幻覺,那麼將長久地被詛咒為惡魔匍匐暗夜漫溢着甜美的罪惡感,長久地被讚美為神靈捧在殿堂指引人們往生極樂世界;是圍城,那麼必須直到此刻也依然有人想進去,也必須依然有人想出來。是吸血鬼,我們常見的有三種:要麼求生不得,要麼求死不能,要麼做了本性的奴隸猶如一具殭屍。

所謂貴族,只是意欲展翅的蝴蝶。未飛,翅已損。

篇五: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一書中最讓人深刻的女性形象,大抵就是紫姬了。甚至因為人們對紫姬的喜愛稱頌,作者被改稱為紫式部,由此可見一般。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鍾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着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後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説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潛移默化中完全按着心裏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温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温柔於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淒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着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係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又有源氏對於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淒涼度過呢再之後,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説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後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雅悲哀的語調敍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着絃琴,傷感離世的情節。看後不禁感慨萬千。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並不是這樣説的,他説他愛紫姬勝過他人,並非只愛紫姬一人,説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越於幸於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説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並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裏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的恆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後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於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生關係,發現末摘花相貌醜陋後又幾乎等於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願,於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篇六:源氏物語讀後感

這本書寫於一千年前,日本一個女貴族寫得讓皇家消遣的書,類似上官婉兒寫了一部書給武則天看的意思,作者名叫紫式部,號稱日本的《紅樓夢》,但比《紅》早七八百年,主要以貴族源氏家族三代的感情故事為主線,間或有家族興衰。這本書我看得一唱三歎,迂迴曲折,看着看着着急明白結局,就一目十行的翻着往前看,越過看了,又覺得文筆實在優美,後悔沒有好好欣賞,就折回去重新細細看來,如此反反覆覆,複復反反。此書頗有日本那種細膩唯美的風格,閲讀本身就很怡人。有審美的愉悦感。

我花了一個月才看完,真是害苦我了,這把年紀,睡之前看小説類比較吸引人的書,就會腦電波興奮度加強,要好一陣子才能入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更説明了的確是一本有閲讀趣味的術。前一段買了本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哲學類的,有點費腦子,那對我來説就是通往睡眠之路,一看就困,我準備老了,放本高數在枕邊。

在看的過程中,我思考了一下,不是出於愛國情結,客觀的説源氏物語的確比紅樓夢要差一點的,首先從筆力而談,高下力見,源是細膩婉約,紅卻是深鬱秀美兼具,就資料來説,源書主要是三代男主人公的感情史,中間的知識點就是寫情詩時的詩詞,大部分就是那種什麼排句,(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可能説的不對)類似中國的對聯,兩句兩句,真的比咱們的唐詩宋詞元曲是萬萬不及的,裏面涉及的知識點也多是衣服薰薰香,宴會時的樂評舞評,出家的習俗,佛具的知識,日本貴族我感覺出家的異常多,當年看一休哥的時候,感覺他出家完全是被黑惡勢力迫害的,可憐死了,看了這本書才明白,日本當年出家蔚然成風,皇帝一退位,出家,皇后妃子(日本叫女御,更衣,尚伺什麼的)皇帝一不行,也出家,貴族家的夫人啊什麼的也是死了一半,出家了一半。可我感覺咱們紅樓夢,醫藥,飲食,詩詞,服裝,建築,宗教無一不包。看了一部書,就學了一堆東西。還是中國人實在啊。

我想了一下,這就如同日本人的料理,半天上來,咱們一看,幾片魚,兩片菜,一小碗湯,可是日本人就那麼切一切。擺一擺,實在是清爽好看,日本飲食建築服飾都給人一種靜物感,線條清晰明麗,讓人感覺生命的優美與詩意,咱們的紅樓夢就是滿漢全席,美崙美煥。讓人感覺到生命的華美與滄桑。

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在閲讀的過程中,一向讓我體會到一個字”美”,能把文章寫得如此之美,讓人感覺如在初春細雨濛濛中,漫步在綴滿淡紫色花朵的花徑之間,真是不錯。

篇七:源氏物語讀後感

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很偶然的機會在學校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出於對日本文化的莫名的好奇,就完整的看了一遍,之後又去找了電影來看,説實話,沒有在日本的文化中薰陶過的人一般很難理解這本書。就像《紅樓夢》我們能看到寶玉和黛玉輾轉反側的感情,卻很難理解紅學家很整天在折騰些什麼。

印象中的古代日本,禮儀周到、民風淳樸,無疑《源氏物語》讓我大大震撼了一把。當時的感覺就是古代的日本人隨心而動,很有自我追求的精神。大概是平安時代受唐朝的影響深遠。以言情小説的角度,這本書並沒有多少驚喜,畢竟書裏晦澀的言語以及時不時出現的詩句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乏味。而書中不時出現白居易的詩句,及《禮記》、《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隱伏在故事情節之中,使該書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氣氛,更讓人會誤以為在讀半白話版的中國古典小説。之後想想,原先我真的只是看到皮毛而已。不用去追究一個名族的文化起源,單是經歷長時間的演化發展,已被烙上獨特的烙印。

日本是個矛盾的名族,明明對女性的歧視根深蒂固,偏偏有着日本版《紅樓夢》之稱的《源氏物語》又是出自女性之手,而這篇小説在當時也可是是作者寫給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讀物而已。書中由光源氏等人品評世間女子等級,展開光源氏的感情之旅,反映了當時貴族奢靡又出奇優雅的生活,權位利益僅僅輕輕帶過。書中那些如畫般美麗温婉,彷彿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存在的女子之於他們大抵只是附屬品罷了,貴族女子難免被當成利益聯盟的犧牲品,並無人真正關心她們的想法。

夢想與現實,表面的光華與內裏的醜惡,光源氏的追逐浪漫的一生以紫姬的離世而結束,只是已到盡頭,世人記住的都是他的光華。

有機會還是要去親眼看看,好好體會一下日本的傳統文化。

關於譯本,因為看的時候上下兩冊並不是同一個版本,比較了一下還是覺得豐子愷的比較好。

篇八:源氏物語讀後感

説起來,高中時候閲讀《源氏物語》,很大的一個感觸是覺得書中的女性甚是可憐。不論是早逝的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命如朝露的夕顏,與源氏不和最終難產而死的葵姬,投水自殺被人所救的浮舟,還是深受源氏寵愛的紫姬,她們無一不是悲哀的。

《源氏物語》一書中最讓人深刻的女性形象,大抵就是紫姬了。甚至因為人們對紫姬的喜愛稱頌,作者被改稱為紫式部,由此可見一般。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鍾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着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後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説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潛移默化中完全按着心裏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温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温柔於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淒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着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係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又有源氏對於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淒涼度過呢再之後,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説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後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雅悲哀的語調敍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着絃琴,傷感離世的情節。看後不禁感慨萬千。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並不是這樣説的,他説他愛紫姬勝過他人,並非只愛紫姬一人,説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越於幸於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説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並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裏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的恆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後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於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生關係,發現末摘花相貌醜陋後又幾乎等於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願,於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篇九: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向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日,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夢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向珍貴的奇葩。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並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經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感情故事,描述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感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杯具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本事。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齊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讀完此書,使人驚訝的是,無論此書的寫作背景,還是人物性格的描述,都彷彿像我們中國的《紅樓夢》,99.,而它卻比我國第一批長篇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早三百多年,比《紅樓夢》的問世早九百多年。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如《柳毅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書中很多引用漢詩,及我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鋪陳在迷人的故事情節中,使該書具有濃烈的中國古典的氣氛,所以讀起來並沒有異國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難以磨合的稜角,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像是讀我國小説油然而生的強烈的親切感。突然,我想起了一年前讀過韓國作家崔仁浩寫的一部《商道》,它博大精深,雖然是一部韓國小説,卻也引經據典了很多中國典故,將詩禮經史,佛教典故與經商理念,人生哲學融會貫通,打成一脈,也頗具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可見,中國的文化對世界各國影響極深,範圍之廣,為此,我欣喜不已。《源氏物語》與《紅樓夢》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可是對感情生活的着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很是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

可是,相比之下,《紅樓夢》是偉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學寶庫裏,帶來一個嶄新的空前未有的東西,就是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不把人當做人,更不把女人當人,《源氏物語》亦是如此,它始終沒能擺脱封建的枷鎖的桎梏,女人的命運仍是悲慘的,處於供侮辱被蹂躪的位置。在二戰期間,日軍侵略中國的國土,在神聖的土地上建立幾百處慰安婦所供日軍解除寂寞與貪婪禽獸般的性慾。日本女性仍處於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禮教、封建婢妾制度、赤裸裸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杯具陰霾之下,沒有被哪部文學鉅著賦予她們真正的支持與力量。這樣一比,《紅樓夢》是中國女性的頌歌,在曹雪芹先生的筆下,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晴雯、鴛鴦、紫鵑、平兒……幾十個青年女性,不僅僅是美麗,不僅僅是聰明,並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見識”不凡的、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儘管我國文學寫出了不知多少美麗的女性的形象,可是,其中最高的也可是敢於為自我的感情和幸福鬥爭的可愛形象,如崔鶯鶯和杜麗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劉蘭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憐憫可悲的形象,如“宮怨”詩、“思婦”詩主角;最低的則是供玩弄供蹂躪的對象,就是那些宮體詩豔體詩的主角……最終比較,《紅

樓夢》雖是女性的杯具,但更是女性的頌歌,而《源氏物語》只是女性的杯具,並沒有賦予女性杯具的力量。我更喜愛、忠實於我國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到達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當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我的頭腦,拓寬自我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最終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篇十:源氏物語讀後感

説起來,源氏是十分舒適的枕邊書.但也只能是枕邊書.夜深人靜時候閒閒看上一章.若是大白日裏一章章通讀下來,只怕好多人都會被那些瑣碎重複的描述悶死的.

我這些天在想物語裏那些母女兩代承恩的故事.夕顏和玉鬘,六條和秋好.都是十分有意思的比較.夕顏出場時已是一女之母,但卻讓人覺得是書中女子中最為天真爛漫的一個.而她的女兒玉鬘,確是書中少有的意志堅定的女子,更是罕有的對源氏的美貌無動於衷.六條和秋好也是趣味的比較,六條感情最為熾烈,秋好皇后卻是人如其名--像秋水一樣幽冷.她好象從來未成一愛一過任何人,大概是年少的時候看了太多的母親和源氏之間的糾纏.

玉鬟被髭黑大將奪走一節,很能夠玩味。玉鬟出嫁前,真的是傾倒一時,幾乎和書中所以最高貴美麗的貴公子有深交。源氏,夕霧,冷泉天皇,兵部卿親王,柏木都曾為她着迷不已。而最終她卻幾乎是莫名的嫁了個和風雅最不相干的髭黑大將。不得不讓人覺得作者的安排是有諷刺味道的。

少年時候看,最喜歡那些細節:折得小小的信紙上繫上長長的花枝,真是很美的風俗呢。並且我記得好像還講究信紙的顏色*要和花枝相match,比如淺紫的信配深紫的花什麼的。櫻花、棣棠、藤花、梅花、撫子、紅葉、松枝等與季節相應的花草,聽聽名字就覺得很美呢。

篇十一:源氏物語讀後感

第一次看《源氏物語》是在20年前,讀中學的時候。這是一本讓我始終為之牽掛的書,是在圖書館借的。

當年正值夢幻般的青春年華,無奈也是要考試,讀書的緊要關頭,課業繁忙,連假日也要回校上補習班,想起來真是覺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個了無生趣的記憶。此刻還真後悔為什麼沒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的頂着升學的壓力,考試,做作業。學校,家,學校。書本,牀,書本。實際上我也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成績比不上高大英俊的哥哥,唸完的書到今日也沒能用上。畢業證書也並未給我帶來好工作,如果我有小孩,必須就不能讓他理解這樣僵化的學校教育。

記得當年學校裏同學們還是會偷偷的看一些武俠小説,港台的王子公主般的感情小説。我也不例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流行書籍。沒有網絡的世界,電視也是被家長管制的,當年的出格事情就是躲在被窩裏看閒書。然而,我覺得自我畢竟不是那種熱血的青年,沒有被大俠的英雄行為,或者是痴男怨女們驚天動地感情感動多久,就厭煩了那千篇 一律的故事。

《源氏物語》是一本11世紀的日本小説。我本人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當年有侵略我們國家,也是當時歷史課本的相關資料的描繪,對日本是十分反感的,可是這本書卻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印象。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就借了這麼一本書來看。它不是美國的小説那種扣人心絃,層出不窮的故事情節讓你沸騰起來,也不是港台小説的煽情,讓你流淚,引誘你一向想明白故事的結尾,追到了最終,就會把它拋開,再也不會想起來。《源氏物語》給我的感覺就象是涓涓的溪流在森林中安靜的淌過,讓我安心,舒服,無比的暢快。這是一本能夠隨便掀開一頁,從任何一部分開始讀的書,讀上一兩頁後把它放在一邊然後做其他事情,到想起來的時候再之後念。我覺得它可能是出自一個女人的手,筆觸細膩,清新,滑利,又如低沉沙啞的聲音在耳邊吟唱,又象是欣賞一幅山水畫,讓我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心境平靜得象是練了瑜珈,或者是在寺廟中閉目盤腿的和尚般不起波瀾。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真正的王子,美麗,聰明,身上有奇香。母親的地位雖然低卻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也無法保護她,結果她在王子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保護她唯一的王子,皇帝即使十分想讓他做太子,可是沒有外戚的幫忙,只能給他帶來災難。所以,他被貶為臣,身份高貴的臣,賜名‘源氏’。我覺得這十分有意思,世俗的人是拼了命的爬最高的權利地位,令自我身處險境也在所不惜,偏這皇帝為了保全自我的兒子寧願他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當皇帝。十分有智慧。

源氏在年幼的時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大後是能左右國家政策的重臣。為了穩固地位,他跟左丞相的女兒結婚,有一個兒子。可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妻子。故事其實是他一生中遇到的女人,還有他們之間的故事。故事涉及的女人有100多人,沒有名字。她們的名字已地名,物品的名字,顏色等等代替。我想書可能本來就是中文寫的,畢竟11世紀的時候日本是中文大行其道的時候,日本本身的文字可能還未成型。可是十分好讀,是完全的白話。書中情人間的書信都是美妙的詩歌,讓人喜歡比如‘長年遁世隱海角,此心終難捨紅塵’也是我此刻的心境。我在書中看不到感情的描述,也沒有思念。女子們的命運就象是日曆,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很多女人僅僅是源公子獵豔時的戰利品,儘管只要以往有過交情,即使是一晚,公子也會照顧她們一生,可是畢竟就要孤獨終老了。他唯一愛的僅有‘紫兒’,他們相遇的時候,紫兒僅有10歲,死了母親,是親王的女兒。源氏見他可愛,象他母親,也象王后,他的繼母(他的心上人)就帶回家撫養,天天同吃同睡,但並不侵犯她,直到她14歲。可是公子除了她以外還是不時去找別的女人,紫兒氣可是,要出家,可是不被准許,之後28歲就去世了。公子在他死後就出了家。以後的故事是他的兒子。

之後,我讀了很多的書,還是覺得最喜歡的是這本。可能它並不急於要評判些什麼,表達些什麼,什麼也沒有。不能夠説是感情故事,因為沒有感情,不能夠説是歷史故事,它寫的僅是些男女的交往,也不能夠説是傳記,沒有列主人公的職位,大事年紀……它什麼也不是。可是當我再一次在書店看到這書的時候,我就買了下來。它是日本第一本小説,在日本十分有名。我對它的偏愛超出任何的文學作品。喜歡放在那裏,時不時的翻一下,遐想那書中地位高貴,身有奇香,讓所有人都為之入迷的源氏光究竟應當是長什麼樣貌?如果我能與他相遇,即使是一天之後被無情拋棄,也是心甘情願。

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日本拍的這小説的電視劇。看到了日本人心目中源氏物語,驚歎片子拍得是如此的美,就象是仙境一樣。可是片中的男主角儘管是英俊,可是和我心目中能夠用美麗,聰穎,謹慎,多情來形容,令後宮所有的絕色美女失色的源氏光比起來,他還是令人失望的。究竟怎樣的俊俏,意氣風發,風華絕代,可是同時又是失意,謹慎。擁有一切,同時又一無所有。美麗動人,可是讓人覺得象仙子般超凡脱俗,心如湖水般平靜。多情而不好色,無論做什麼都能讓人認同,不管什麼錯,都可讓人原諒。讓人覺得不配獨自擁有的源氏究竟應當是怎樣的呢?這樣的美男子,絕不上好先生,好情人,可是,如果能看到他,我覺得今生無悔了。

篇十二:源氏物語讀後感

閲讀《源氏物語》是在高中時候,從圖書館借的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豐子愷先生的譯本。當時閲讀時只是抱着一種既然看了就把它看完的情緒,因為確實是太長了,人物關係又極其的複雜,看的時候着實有點混亂,加上是學業功課十分緊的高中後階段,並沒有十分仔細地看,可是也算是看完了厚厚的上中下三本。2009年時候恰逢《源氏物語》成書千年紀念,日本出了一個比較正式的動漫作品《源氏物語千年紀》,也是看了一些,導演出崎統從一個全新的手法和方式去闡釋原書,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中世紀禮貌課上再度提到《源氏物語》,忽憶起當時種種,才覺得《源氏物語》確實反映了許多東西,實在是很值得一看的一本書。想起和同學一齊討論書中各個女子的性格遭遇,批判光源氏的多情,偶爾也説説當時日本人搞笑的思想行為,源氏物語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接下來,從幾方面談談我的感想。

一、《源氏物語》中的女性杯具

説起來,高中時候閲讀《源氏物語》,很大的一個感觸是覺得書中的女性甚是可憐。不論是早逝的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命如朝露的夕顏,與源氏不和最終難產而死的葵姬,投水自殺被人所救的浮舟,還是深受源氏寵愛的紫姬,她們無一不是悲哀的。

《源氏物語》一書中最讓人深刻的女性形象,大抵就是紫姬了。甚至因為人們對紫姬的喜愛稱頌,作者被改稱為紫式部,由此可見一般。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鍾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着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後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説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潛移默化中完全按着心裏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温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温柔於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淒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着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係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又有源氏對於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淒涼度過呢再之後,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説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後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雅悲哀的語調敍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着絃琴,傷感離世的情節。看後不禁感慨萬千。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並不是這樣説的,他説他愛紫姬勝過他人,並非只愛紫姬一人,説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越於幸於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説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並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裏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的恆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後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於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生關係,發現末摘花相貌醜陋後又幾乎等於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願,於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二、《源氏物語》中的中國文化

讀《源氏物語》絕對忽視不了的就是書中有許多詩歌。我在閲讀時,下頭註釋有許多都是對詩歌的註釋,一開始還十分驚異,他們居然還用白居易的詩歌啊,看下去看多了就不以為怪了。

首先日本文化很大的程度上確實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在公元五六世紀就引入了漢字,用純體漢字或異體漢字來表達日本語,之後逐漸將漢字日化,構成其特有的民族文字。但在《源氏物語》一書中,就我看來,在貴族之中還是以寫漢字為榮的。他們將寫漢語認為是一種有文化的體現。書中源氏經常與各個女子酬詩相和,詩都要寫在適宜的美麗的信箋上,相當的風雅,有時候源氏還要對各個女子的文字做出評價。由此可見當時對這種文化的推崇。書中還有一段源氏與小紫姬習字的描述。源氏寫很多字給小紫姬作字帖,讓小紫姬寫一張來看看,紫姬覺得寫不好但經源氏一鬨就去寫了,也寫了一首詩。書中對字的描述是:“寫得確實很幼稚,但筆致飽滿,顯然前途有望。很像已故的外祖母的筆記。源氏公子看了,覺得讓她臨寫現世風格的字帖,必須容易提高。”①源氏在培養紫姬的過程中對紫姬的作詩習字十分重視,可見不論男子女子,寫得好字好詩被認為是一種完美的品質,這大概就是當時的風雅了。

另外剛剛也有提及白居易的詩,《源氏物語》中隊白居易詩歌的引用相當的多。這與紫式部本人不無關係。紫式部入宮做女官奉命講解漢籍古書,其中就有《白氏文集》。因而紫式部對《白氏文集》可謂是融會貫通,在創作《源氏物語》時自然能夠很好地運用到其中。另外,早在唐朝,白居易的詩集就被傳入日本,其後,日本朝野和文壇推崇白居易,鑑賞研究白居易文學,借鑑仿效白居易樣式,《白氏文集》在平安時代對日本文學的影響可見一斑。《源氏物語》中的超多運用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書中的人物似乎也給人白居易詩歌之感,如源氏之母桐壺更衣受宮中其他妃嬪迫害,又被世人指摘説是禍國殃民之人,最終哀怨而死,而桐壺帝則為此消沉落寞,頗似《長恨歌》中的情節,甚至也用了《長恨歌》的詩句來渲染杯具命運。據統計,《源氏物語》引用中國文學典籍共185處,涉及著作20餘種,其中白居易的詩47篇,106處。這樣的數字實在是不小了。

三、《源氏物語》中的佛教體現

日本的佛教在我看來着實有點奇怪了。在閲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書中的僧尼實在是很多了,不待見有這麼多僧尼的,又不是寫什麼個性關於宗教的小説。書中許多人物遭遇現世的悲哀時,到達必須程度就會求助於佛道,借出家來得到解脱。彷彿出家並不是什麼大事似的,比起我們現代的出家相比就顯得沒有那麼慎重了。個性是藤壺女御選取了出家,紫姬祈求源氏表示想要出家,源氏本身也產生過出家的念頭,可見在那個年代,貴族之中信奉佛教乃至產生出家之心並不奇怪。

佛教的思想除了以上這一點,還有更多的體現。書中描述景觀和人物心理時時常體現出一種“無常”的特質。不僅僅從必須程度上渲染了一種淒涼的氛圍,同時也是佛教思想的體現。無常觀本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資料。舉源氏為例,源氏素來以為自我命途多舛,一生充滿不幸,個性是在紫姬病逝之後,這種人生無常感更加強烈。他心中默唸:“我源氏自念相貌非凡,所為一切,皆超常人。然從童稚起,便屢遭罕見痛苦,所以常寄望於佛法指引,度我出家為僧。只因躊躇難決,最終遷延度日,才道此前所未有的苦痛。此後,世間再無甚留戀。從此潛修佛法,定無何障礙。誰知心中悲痛紛亂,深恐難入佛道。”他惴惴不安,便祈禱於佛:“但願佛祖降福,萬勿使我悲。勵過度!”還在給秋好皇后的信函中寫道“君眼俯瞰九重天,我心厭歎世無常。”②紫姬離世給源氏帶來了極大的無常感,源氏於是乎隱隱期望求助於出家得以解脱。

除去無常感,書中還充斥着種種悲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人生八苦,書中皆有所體現。而日本文化中那種纖弱敏感的特質,又讓書中人物始終縈繞着淡淡的悲哀。並且書中人物還期望透過禮佛來為自我積福,期望遠離塵世,嚮往極樂世界。可見確實是很受佛教思想的影響,也反映了當時時代的特徵。

此外,《源氏物語》一書是十分相信鬼神之説的,並且給了怨鬼很大的情節,即六條妃子的生魂害死夕顏、葵姬,死後怨魂糾纏三公主和紫姬。這些情節就現代科學觀而言就有點不切實際了。可是,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魂靈的相信。在動畫中六條妃子的形象被描繪得十分陰沉,也能夠反映日本人對這些鬼神的篤信。

四、結語

閲讀《源氏物語》,除了閲讀它的故事情節,也對日本當時的文化風氣有必須的瞭解。想起當時和朋友講到書中各種有意思的資料,例如日本世家女性當時以齒黑為美,特意把牙齒塗黑,當時女性頭髮及腳踝,洗髮還得擇吉日,每次洗髮之間隔得時間個性的長,如此種種,個性不理解。能夠説《源氏物語》是平安時代文化的縮影,想要了解日本古代的文化,讀源氏物語是很好的途徑。

篇十三: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説,作品流露出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被認為代表了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峯,給後世作家的創作帶給了藝術典範。

《源氏物語》是日本中古長篇寫實小説,由女作家紫式部創作於11世紀初。全書54回,近百萬字。可分為兩大部分:前44回寫源氏極享榮華,伴隨着感情糾葛的一生。這是作品的中心資料。後10回寫源氏之子薰(實為三公主和柏木大將的私生子)與宇治山莊女子之間錯綜的感情故事。小説歷經4代天皇、跨越70多個年頭,登場人物數以百計,僅主要人物就有幾十人之多。展示了平安王朝的宮廷豪華奢侈、腐朽淫亂的生活,反映了貴族階級人與人之間爭權奪勢、互相傾軋的人際關係,暴露了貴族社會門第為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會現象。

《源氏物語》藝術上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塑造了源氏及眾多女性形象,並透過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審美意向。

源氏生為皇子卻不得不降為庶民,空有濟世之才卻無心仕途,酷愛紫姬卻不斷拈花惹草,一世風流卻落得剃度為僧的結局。他的一生伴隨着許多的矛盾和煩惱,其中最折磨他的是與藤壺亂倫的罪孽感和背叛紫姬的深深自責。他的靈魂與肉慾始終在鬥爭中苦苦掙扎,結果又總是慾望壓倒理智,從而陷入更深的心靈衝突之中。源氏最終棄家出走,面壁向佛,正是這種心靈衝突導致的結果。作者大寫特寫源氏生活中無法擺脱的矛盾造成的苦悶及精神上接連不斷的碰撞造成的無奈,意在説明人生的苦痛和悲哀,顯露了作者以哀動人、以悲感人的美學觀。

“物哀”的審美意向除以源氏掙扎的一生反映出來外,還透過作品中所有與源氏命運連在一齊的女性的不幸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在紫式部筆下,這些女子個個容貌姣好,聰明伶俐,性情可人,然而個個都是有命無運之人。《源氏物語》中的女性命運僅有3種選取,要麼走入墳墓一了百了,要麼落髮為尼斬斷塵緣,要麼獨守空閨雖生猶死。這些女性的多災多難的命運和源氏一生經歷一樣,反映了紫式部感物而哀的審美特徵。物哀的審美意向主要來自“人生無常”、“四大皆空”等佛學觀,在她看來人生可是是慾海橫流,慾海也便是苦海,擺脱慾海的最佳途徑,就是皈依佛門。《源氏物語》所創立的物哀等美學傳統,一向被後世作家繼承和發展,成為日本文學民族化的一大因素。

日本傳統美學的特色就是物哀與幽情,幽情就是指在人的種種感情中,僅有苦悶、憂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從八世紀的《萬葉集》,到十一世紀的《源氏物語》,都充分體現了這種風格的追求。個性是《源氏物語》,對後世日本文化的發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的演説《美麗的日本,我》中講到的:“這些作品構成了日本的美學傳統,影響乃至支配之後八百年間的日本文學。尤其是《源氏物語》,從古至今,是日本小説的頂峯,即便到了現代,還沒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源氏物語》問世幾百年來,日本小説無不在憧憬,悉心模仿。”

篇十四:源氏物語讀後感

這是一本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的書,相當重量級。可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裏面的資料展現了日本的那一個時代。豐子愷先生的翻譯是很不錯,文字很優美。這個版本的註釋也很清晰到位。這一套書的字體大小看起來也很舒適。比起圖典的那個縮略版本,看起來更明白前因後果。可是,從文字之間,我覺得古代的婦女,感覺太無力了。男性可能是真心和她在一齊,也可能是因為權力的需要和她在一齊。作為女子,有時實在過於痛苦。《源氏物語》很喜歡紫姬,很喜歡藤壺皇后。感覺她們很聰慧。可是也很喜歡末摘花,鼻頭一點紅並非她的過錯,並且她給我覺得守舊守得可愛。光源氏的故事感覺比後面十回的《宇治十帖》要好看。不明白是不是真的像傳聞一樣後十回並非紫式部所寫呢,感覺和前面不太一樣。看後十回常常感覺薰君,三皇子的故事有點和前面有點銜接不上。最近在學日文呢,或許以後會有機會看到更精彩的原版,更加體會其中詩歌的感情吧……

篇十五: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向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日,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夢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向珍貴的奇葩。

讀完此書,使人驚訝的是,無論此書的寫作背景,還是人物性格的描述,都彷彿像我們中國的《紅樓夢》,而它卻比我國第一批長篇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早三百多年,比《紅樓夢》的問世早九百多年。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如《柳毅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書中很多引用漢詩,及我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鋪陳在迷人的故事情節中,使該書具有濃烈的中國古典的氣氛,所以讀起來並沒有異國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難以磨合的稜角,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像是讀我國小説油然而生的強烈的親切感。可見,中國的文化對世界各國影響極深,範圍之廣,為此,我欣喜不已。《源氏物語》與《紅樓夢》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可是對感情生活的着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很是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到達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當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我的頭腦,拓寬自我的視野。

篇十六: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到達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當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我的頭腦,拓寬自我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最終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故事開始於桐壺帝在位的時候。出身低微的桐壺更衣,獨得桐壺帝的寵愛。後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嬪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鬱而亡。小皇子沒有強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難在宮中立足。桐壺帝不得已將其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源氏不僅僅貌美驚人,並且才華橫溢。12歲行冠禮之後,娶當權的左大臣之女葵姬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源氏還追求桐壺帝續娶的女御藤壺,據説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兩人發生亂倫關係,生下一子,之後即位稱冷泉帝。源氏到處偷香竊玉,向伊豫介的後妻空蟬求愛不成,向比他大7歲的嬸母六條妃子尋歡,並同時輾轉在花散裏、末摘花等眾女子之間。

當他騙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顏(其實是葵姬之兄頭中將的情人)去荒屋幽會時,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為此大病一場,病癒進香時遇到一個女孩,她酷似自我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見的藤壺,得知她是藤壺女御的侄女,兵部卿親王私生女紫姬(若紫),兩人常常相見。之後自我的外婆北山尼姑逝世,紫姬無人照顧,源氏趁兵部卿親王不備接走紫姬,收為養女,朝夕相伴,以寄託對藤壺的思慕。幾年後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貴優雅,才藝超眾,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據為己有。葵姬生育夕霧小公子時,六條御息所因為嫉妒怨憤靈魂出竅,害死了葵姬。六條御息所自知已經不能見容於源氏,便與之分手,晚年出家為尼後病逝。

桐壺帝退位以後,右大臣之外孫,弘徽殿女御的兒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從此失勢。恰巧源氏與右大臣女兒朧月夜偷情之事敗露,源氏噩運臨頭,在右大臣與弘徽殿女御操縱下被迫遠離京城,到荒涼少人的須磨、明石隱居。當地有一明石道人隱居鄉野,是源氏公子的遠親。其女名喚明石姬,從小悉心培養,儀表不凡,琵琶技藝當世獨一無二,字跡優美流暢。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與明石道人的女兒明石姬結合,後生一女,被選入宮中做了皇后。由於天降異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穩。源氏奉召回京輔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讓位給冷泉帝。源氏升任內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門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氣派。源氏將六條妃子的舊宅改造成了集四季景物為一體、蔚為壯觀的六條院寓所,將昔日戀人統統接到院裏來住。

源氏近40歲時,朱雀院出家為僧,源氏奉旨將朱雀帝之女三公主娶為正妻。紫姬終因心力交瘁,病卧在牀。早已覬覦三公主美貌的內大臣(最初的頭中將)之子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機會,與三公主幽會,被源氏發現。柏木懼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與柏木毫無二致的私生子薰後,因不堪心理折磨落髮為尼。源氏深感自我和藤壺亂倫之罪的報應臨頭,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斷塵緣,隱遁出家。幾年後死去。

源氏之子夕霧為人方正嚴謹,並不像父親一般處處留情。源氏刻意不讓夕霧仕途太順利,意圖培養。夕霧從小與表姐雲居雁青梅竹馬,兩情相悦,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棄夕霧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兒入宮,所以不答應夕霧求婚。夕霧思慕雲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宮中作舞姬的女兒藤典侍酷肖雲居雁,因而與她私通,後成為夕霧側室。之後夕霧最終在外祖母太君撮合下和雲居雁結為連理,生育許多子女。柏木過世後,與之生前交好的夕霧前往安慰其夫人時,愛上了柏木遺孀落葉公主。落葉公主自感命運淒涼,一向不肯理解夕霧的求愛。之後公主的母親逝世,公主孤苦無依,夕霧在侍女們的幫忙下才得遂心願。源氏過世之後夕霧任太政大臣,位高權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嚴謹。20歲來到宇治山莊愛上了莊主八親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絕。大女公子病故後,他尋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親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補心靈的空白。可是匂皇子深夜闖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聲音,佔有了浮舟。當浮舟意識到自我一身事二主後,毅然跳水自盡,被人救起後削髮出家。儘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見,但終未了此心願。

篇十七:源氏物語讀後感

第一次看源氏物語是國小五年級。

老媽在新華書店買回來以後神祕兮兮地藏在陽台的書櫃不讓我看。

就衝這句話我拿出來看了。

當年覺得故事很不錯。藤壺妃子很銷魂。很髮指。主要還是受書的封面影響,YY了一翻,老媽回來我也就只好作罷不往下看。

源氏愛上了一個永遠無法被他佔有的人,所以他要不停地佔有不一樣的女人,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感情裏也描繪過這樣絕望的愛。只是我不明白紫式部有沒有給源氏安上一個那樣的內心。雖然總是和不一樣的女人卻仍能夠説:“我為你保留了處子之身XXX年。”我想他應當是問心無愧的。他沒有對得起任何一個被他佔有過的女人,所以他問心無愧。我始終不相信紫姬是個例外,她只是母親的形象在年輕身體上的詮釋。紫姬是高貴的信徒。她有如藤壺妃子那樣的一張完美側臉。我卻無法對她印象深刻。

源氏迷戀母親,所以他追求比他年長的六條所。

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看過以後被我鄙棄的六條所。六條所是最愛源氏的人。

只可是真正的感情是不能摻和到這個局裏的。所以她最最不幸。

篇十八:源氏物語讀後感

前兩天無意中點進去一個電影《源氏物語》,這個故事我在高中時代就看過小説版,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源氏的喜新厭舊。

在與源氏糾纏的眾多女性中,最喜歡的就是紫姬。葵的驕傲,六條妃子的嫉妒……紫姬要的簡單和忍耐顯得難能可貴。

對於源氏來説,剛剛見到紫姬可能只是個替身,慢慢的相處,期望紫姬按自我期望去成長,即使看到最終我也一向覺得紫姬應當是源氏的最愛,可是即使是這樣也不是幸運。

在源氏被貶時,把家裏的地契、男女僕人,都交給紫姬掌管。

子女方面,唯一的女兒,以生母身份低微,影響孩子前程,抱於紫姬扶養。當女兒生養兇險時,曾提到紫姬一生未曾生養,雖然遺憾,但也幸運,足見源氏對紫姬的珍愛。

篇十九:源氏物語讀後感

讀完這部書,裏面的物哀、無常思想並沒有給我帶來多大的感觸,我就覺得沒什麼可悲歎的,堅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其他的順其自然就好了,幹嘛動不動就掉眼淚我覺得太做作。給我感觸最大的是裏面一個個動人的女子所遭遇的悲慘命運。我略作分析總結,以為有以下四種原因。

首先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這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卻也是最無話可説的一個因素。因為這是歷史發展所必經的一個階段,從上古的母系社會,到之後的父系社會,再到今日的男女平等的社會,這中間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必然的、不可缺失的。所以無論男女,我們只能慶幸也應當慶幸我們活在了當下。

其次我覺得要從自身找原因。柔弱的外表能夠為女性平添姿色,但柔弱的內心卻是女性遭遇不幸的根源。三公主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她身份高貴,容貌絕美,卻內心軟弱,毫無主見。柏木在與三公主私通之事敗露後,身患大病,向三公主致信訴情,三公主本來痛恨他的無禮,堅決不肯寫回信,“然而小侍從已經準備筆硯,定要她寫,她只得勉勉強強地寫了”。從那裏我們能夠看到主僕的地位已然顛倒,實在令人痛心。此外又有許多女子耐不住侍女們的勸説而對前來求愛之人寫回信從而引發諸多杯具之事,不再一一提及。

除此之外,女性內部之間的傾軋這一個原因是最可氣的。書中有很多地方寫道,小姐看不上的人,侍女們十分喜歡,就為這人“穿針引線”,説白了就是打開門放他進去,這麼一個身強力健的青年,身子柔弱的小姐自然只能任人欺辱。我總覺得侍女就像老鴇,求愛的人巴結好了“老鴇”,就能夠迎娶小姐,何等可笑復可氣!那裏要説的是全書我最欣賞的一位女性——玉鬘。她身世坎坷,母親早逝,由乳母撫養長大,成人之後又受到賊人惦記,只能逃往京都,欲求生父——內大臣——蔭護,卻先被源氏收為義女,意圖不軌。所幸玉鬘意志堅定,不為源氏的外表所迷惑,保全了自身。好不容易源氏告訴了她的生父實情,內大臣卻畏懼源氏太政大臣的威勢,不敢接她回去。同時又因為源氏的惡趣味,使得玉鬘美名遠揚,螢兵部卿親王、髭黑大將、柏木等人紛紛前來求愛,但玉鬘一概拒絕,不料侍女弁君被髭黑大將收買,設計玉鬘,使她失身於髭黑大將,玉鬘只得從此委身於他。但玉鬘不像三公主一樣軟弱,在事後還任用小侍從,“她恨煞了弁君,此後一向疏遠她,使她不敢前來伺候,只得日夜籠閉在自我房裏”。這一點就很讓人欣賞,像三公主那樣被人賣了還替別人數錢的行為,實在叫人憤恨不已。玉鬘正是我一向傾慕的那種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女子,儘管她的結局不是很好,但錯不在她。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也。

最終一條其實與第二條類似,都是自身的原因,但我還是單獨拿出來説一説,因為我覺得全書僅此一例,我定義為自作自受型。此人正是浮舟,“這浮舟的模樣端莊温雅,卻不道是個水性楊花的女子”。她先是依附於薰君,被他安置在宇治山莊,之後匂皇子找到了她,她竟又戀慕上匂皇子,實甚可恨!並且虛偽,口上説“我一向認為此事荒唐之極”,是“那人硬説我愛慕他”,卻因不能與他見面而悲痛,實在虛偽至極。到了事情敗露後,無顏苟活於世,只得落了個投水自盡的下場,卻可憐了她那辛辛苦苦為她操勞的母親!

以上就是我所總結的四種原因。

篇二十: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讀後感

歷時將近半年終於把《源氏物語》看完了,也就是睡覺前的半個或一個小時看看,所以拖得的這麼久。很久沒有看專業外的書,上一本看得是哪一本,是昆德拉的《玩笑》還是《偷書賊》?記不得了。那也沒寫讀後感很久了。

看《源氏物語》的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整天就是那個美女這個美女,都是美麗超羣,性格温柔,十全十美;都是見了源氏就感歎其長得如何英俊帥氣,香氣是如何讓人沉醉,態度是如何風流倜儻,才華是如何讓所有人暗淡無光;都是跟了源氏以後不管他如何移情別戀都是無怨無悔,真是就如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見一次都很心滿意足。這樣的書在賈母的眼裏就是十足垃圾,所以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唯有當源氏被後輩柏木戴綠帽子的時候我才感覺有點意思,不過很失望的是作者把柏木生生的給寫死了,真是可惜了這麼一個好後生啊。看得我心裏挖挖的涼啊!

任何事情不能總是十全十美,順順利利,那樣生活也就缺乏精彩,整本書看下來就索然無味。本來形容好的詞彙就那麼多,估計還佔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吧。人們對痛苦理解的都比較深,也有很多詞來描述。所以就那麼多詞彙,一個勁的用,不膩了才怪呢。像《紅樓夢》就深諳此道,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事情都不是每次有圓滿的。

不過源氏死後的.故事寫的還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總角”這一張,簡直棒極了。單獨剝離這一章節出來,絕對是一個十分悽美完美的的故事,我想足可以與《愛有來生》相媲美了。兩個奇異的人被愛情折磨,最後一個竟被活活折磨死,另一個也不移情別戀。不過單獨抽出這一章來理解的話,與全書的風格就相差很遠。

篇二十一:源氏物語讀後感

前日讀完紫式部的<源氏物語>,感覺並不是很個性,但就當時的年代來説,還是有其必須的用心好處的。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長篇寫實小説。更有人譽之為日本的紅樓夢。

它透過描述900多年前上層社會的腐敗政治與淫逸生活來體現歷史發展的特徵,在感性上面頗多詞彙堆砌之感。寫法上倒與紅樓夢有些相似,只是其中的詩句文縐縐的厲害。源氏物語故名思義是源氏的故事,全篇描述了源氏大將的情感生活,及至其死亡。重點描述了紫姬的成長夭逝;下半部又續寫了源氏兒子的故事,但沒有結尾,很是突兀的就結束了。

雖然於我是粗粗一閲,從中卻也不難體會到作者的敏捷才思。作者對中國漢字及文化頗有研究,從中引用了白居易等人的詩詞便可知曉一二。小説從不一樣故事中隱射出的古代日本女子的命運悲慘以及其行動所受到的束縛,逼真的再現了日本社會發展史的一面。但文中似乎肯定了源氏的高貴品質,又確乎顯得消極了些。源氏物語讀後感。當然,迫於時代侷限性,自不必太過苟責。

匆匆一閲,感慨不算多。日後有空當再細讀。掩卷告慰紫氏部。

篇二十二: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直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理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直珍貴的奇葩。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通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描寫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愛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悲劇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能力。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讀完此書,使人驚訝的是,無論此書的寫作背景,還是人物性格的描寫,都彷彿像我們中國的《紅樓夢》,,而它卻比我國第一批長篇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早三百多年,比《紅樓夢》的問世早九百多年。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如《柳毅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書中大量引用漢詩,及我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鋪陳在迷人的故事情節中,使該書具有濃烈的中國古典的氣氛,所以讀起來並沒有異國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難以磨合的稜角,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像是讀我國小説油然而生的強烈的親切感。突然,我想起了一年前讀過韓國作家崔仁浩寫的一部《商道》,它博大精深,雖然是一部韓國小説,卻也引經據典了大量中國典故,將詩禮經史,佛教典故與經商理念,人生哲學融會貫通,打成一脈,也頗具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可見,中國的文化對世界各國影響極深,範圍之廣,為此,我欣喜不已。《源氏物語》與《紅樓夢》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但是對愛情生活的着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很是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

但是,相比之下,《紅樓夢》是偉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學寶庫裏,帶來一個嶄新的空前未有的東西,就是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不把人當做人,更不把女人當人,《源氏物語》亦是如此,它始終沒能擺脱封建的枷鎖的桎梏,女人的命運仍是悲慘的,處於供侮辱被蹂躪的位置。在二戰期間,日軍侵略中國的國土,在神聖的土地上建立幾百處慰安婦所供日軍解除寂寞與貪婪禽獸般的性慾。日本女性仍處於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禮教、封建婢妾制度、赤裸裸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劇陰霾之下,沒有被哪部文學鉅著賦予她們真正的支持與力量。這樣一比,《紅樓夢》是中國女性的頌歌,在曹雪芹先生的筆下,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晴雯、鴛鴦、紫鵑、平兒??幾十個青年女性,不僅僅是美麗,不僅僅是聰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見識”不凡的、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儘管我國文學寫出了不知多少美麗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過敢於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鬥爭的可愛形象,如崔鶯鶯和杜麗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劉蘭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憐憫可悲的形象,如“宮怨”詩、“思婦”詩主角;最低的則是供玩弄供蹂躪的對象,就是那些宮體詩豔體詩的主角??最終比較,《紅樓夢》雖是女性的悲劇,但更是女性的頌歌,而《源氏物語》只是女性的悲劇,並沒有賦予女性悲劇的力量。我更喜愛、忠實於我國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該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己的頭腦,拓寬自己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終於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篇二十三: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這本書,是別人介紹給我的。那天我去書店,正巧看到一本,大大的,厚厚的。封面是幾個穿着和服的漂亮女子。寒假,我滿懷好奇心的讀完這本書,以下是我的讀後感。

<源氏物語>的作者是一位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她幼年時與父親學習中國詩文和歌曲,熟讀中國典籍,大約22歲時寫下這本書,一舉成名。這本書被稱為日本的<紅樓夢>,講述的是一個平安王朝貴族盛極而衰的轉折時期,顯現了貴族內部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爭和令人無奈的感情生活。這跟我媽媽愛看的後宮大戰戲頗有幾分相似,只是環境變成了貴族的內部。它揭露了貴族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以及必然崩潰的趨勢,見證了歷史的發展。它反映了當時婦女的無權地位和苦難生活。

我這些天在想物語裏那些母女兩代承恩的故事。夕顏和玉?N,六條和秋好。都是十分有意思的比較。夕顏出場時已是一女之母,但卻讓人覺得是書中女子中最為天真爛漫的一個。而她的女兒玉?N,確是書中少有的意志堅定的女子,更是罕有的對源氏的美貌無動於衷。六條和秋好也是搞笑的比較,六條感情最為熾烈,秋好皇后卻是人如其名--像秋水一樣幽冷。她好象從來未成愛過任何人,大概是年少的時候看了太多的母親和源氏之間的糾纏。。

我草草看了這本書,草草寫了讀後感,但若細細品味,就應會給我很多的感悟,如今它給我的感悟就是: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二十四:源氏物語讀後感

我又在那個作品選的幫忙下開始讀《源氏物語》,雖然縮寫了,但是我還是讀了很久,那裏説一些感受。中國的小説還是以男人為主的。《水滸》裏至少有兩百個男人,女人,能真正給讀者留下印象的不超過20個,而且最後基本上都是被殺了的……到了《金瓶梅》,也是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而已,《紅樓夢》裏雖然女人多,但是也並非男人就少,而且也並非是一個男人的故事,而日本的小説卻是這樣。一般的,就是一個男人,然後就有很多女人,譬如《挪威的森林》《雪國》,主人公就是和兩個女人,這也是能夠理解的。

而如源氏,就是一個男人(或者把薰君也算上,就是兩個),然後那些女人就多到我都記不清了。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的和歌與漢詩,用的很好,我之後才明白日本的古代最早的詩歌集是用漢語寫的。在這本書裏用了超多的中國詩(以白居易的為最多,還有《古詩十九首》等等)和中國的典故和成語,例如“指鹿為馬”等,而且用的十分好。再加上這部小説並沒有完全流傳下來,有些缺漏,就更是顯得妙,沒有寫出源氏的死,或許是一種故意吧。然而我開始以為的這部小説中可能有日本古代戰爭的場面,結果很失望,或者説至少縮寫本上沒有看到任何與戰爭有關的東西,只有那無數的在日本封建的時代,被欺騙的或者説不是被欺騙的無數的女人。

小説的結尾寫的還不錯。小説中經常説:在日本怎樣怎樣樣,在中國又怎樣怎樣樣,例如明石道人所説的“獲罪謫戍,在中國,在我國朝廷,都是常有的事。凡是英明俊傑、迥異凡俗的人,必然會難免於謫戍……”,這才明白那時候的日本人,什麼東西都還是要和中國比一比的。然而,最後明白了從日本古代傳下來的日本“文化”到底是什麼東西:例如日本人寫詩歌(起草詩歌)用的紙和擦鼻子用的紙是一樣的,並且“藏在懷中”;還有男女共寢後,次日早晨男子務必寫信作詩去慰問,女的務必寫回信或答詩……;小説裏的“兒子”,反正幾乎都不是自我的孩子。

篇二十五: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讀後感

從同事手中借閲豐子愷譯本的《源氏物語》已久,讀後,一副惘惘然的樣貌。雖説它屬於經典的日本古典文學,卻因中國有了絕世的《紅樓夢》,所以總覺得它份屬小兒科。加上書中語言的重複,事件的堆砌及結構的鬆散,讀後竟有大失所望之感。唯獨書中那天生容貌?麗,才華蓋世的皇子光源氏,以其風流多情的性格,在心中留下了稍可回味的東西,像甜醬一樣,能滲出一絲柔和而膩人的味道。至於書中所映射的日本思想,因自身潛力問題,加上本身對日本歷史文化不甚瞭解,能看出的實在不多。如果説是為了解當時日本的人文地理,風俗民情的話,單單一本《源氏物語》也是遠遠不夠的。

在物哀時代的日本,一生光鮮的源氏公子終因無法脱離慾望橫流的醜惡環境,竟沒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在皇宮貴族權利相互傾軋下,他也有過和寶玉一樣的迷惘和大起大落,但權利和諂媚的魔力,讓他只能以任性的姿態,任憑無際的黑暗吞噬自我黑夜的靈魂。而寶玉不是,寶玉能始終持續至純至美的心靈,決不容許有令人噁心的骯髒來玷污心中那份聖潔的情感,哪怕厭世出家也要維持心中這份信念!

源氏公子對女人傲慢和輕蔑的態度,並不能給他自認為完美已極的外表增添光彩,卻使一顆原本善良的心蒙上一層厚厚的塵垢,讓他在眾多情人面前根本看不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真正感情,只能隨波逐流地追尋所謂的歡樂與幸福,到頭來卻成了他一生的空虛和痛苦。好在還有個例外的未摘花,人家用她那至誠至忠之堅持讓他在那虛假的繁華中享受一絲清新的芳香。

《源氏物語》給自我帶來的還有一絲細細的悲涼。在那樣的時代,女人總會自我給自我釀造杯具,不是屈從,便是脱離塵世,這真的很殘酷。或許作者紫式部也以前是緣於這份心緒,才會讓《源氏物語》在濫情博愛中折射出時代的杯具。

一種説不出的心結,一股寂寥悵惘之情自然也就裊繞於四周,久久散之不開……

篇二十六:源氏物語讀後感

讀中學的時候。這是一本讓我始終為之牽掛的書,是在圖書館借的。

當年正值夢幻般的青春年華,無奈也是要考試,讀書的緊要關頭,課業繁忙,連假日也要回校上補習班,想起來真是覺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個了無生趣的記憶。現在還真後悔為什麼沒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的頂着升學的壓力,考試,做作業。學校,家,學校。書本,牀,書本。實際上我也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成績比不上高大英俊的哥哥,唸完的書到今天也沒能用上。畢業證書也並未給我帶來好工作,如果我有小孩,一定就不能讓他接受這樣僵化的學校教育。

記得當年學校裏同學們還是會偷偷的看一些武俠小説,港台的王子公主般的愛情小説。我也不例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流行書籍。沒有網絡的世界,電視也是被家長管制的,當年的出格事情就是躲在被窩裏看閒書。然而,我覺得自己畢竟不是那種熱血的青年,沒有被大俠的英雄行為,或者是痴男怨女們驚天動地愛情感動多久,就厭煩了那千篇 一律的故事。

《源氏物語》是一本11 世紀的日本小説。我本人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當年有侵略我們國家,也是當時歷史課本的相關內容的描繪,對日本是非常反感的,可是這本書卻給了我一個不同的印象。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借了這麼一本書來看。它不是美國的小説那種扣人心絃,層出不窮的故事情節讓你沸騰起來,也不是港台小説的煽情,讓你流淚,引誘你一直想知道故事的結尾,追到了最後,就會把它拋開,再也不會想起來。《源氏物語》給我的感覺就象是涓涓的溪流在森林中安靜的淌過,讓我安心,舒服,無比的暢快。這是一本可以隨便掀開一頁,從任何一部分開始讀的書,讀上一兩頁後把它放在一邊然後做其他事情,到想起來的時候再接着念。我覺得它可能是出自一個女人的手,筆觸細膩,清新,滑利,又如低沉沙啞的聲音在耳邊吟唱,又象是欣賞一幅山水畫,讓我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心情平靜得象是練了瑜珈,或者是在寺廟中閉目盤腿的和尚般不起波瀾。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真正的王子,美麗,聰明,身上有奇香。母親的地位雖然低卻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也無法保護她,結果她在王子3 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保護她唯一的王子,皇帝即使非常想讓他做太子,但是沒有外戚的幫助,只能給他帶來災難。所以,他被貶為臣,身份高貴的臣,賜名‘源氏’。我覺得這非常有意思,世俗的人是拼了命的爬最高的權利地位,令自己身處險境也在所不惜,偏這皇帝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寧願他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當皇帝。非常有智慧。

源氏在年幼的時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大後是能左右國家政策的重臣。為了穩固地位,他跟左丞相的女兒結婚,有一個兒子。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妻子。故事其實是他一生中遇到的女人,還有他們之間的故事。故事涉及的女人有100 多人,沒有名字。她們的名字已地名,物品的名字,顏色等等代替。我想書可能本來就是中文寫的,畢竟11 世紀的時候日本是中文大行其道的時候,日本本身的文字可能還未成型。但是非常好讀,是完全的白話。書中情人間的書信都是美妙的詩歌,讓人喜歡比如‘長年遁世隱海角,此心終難捨紅塵’也是我現在的心情。我在書中看不到愛情的描寫,也沒有思念。女子們的命運就象是日曆,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很多女人僅僅是源公子獵豔時的戰利品,儘管只要曾經有過交情,即使是一晚,公子也會照顧她們一生,但是畢竟就要孤獨終老了。他唯一愛的只有‘紫兒’,他們相遇的時候,紫兒只有10 歲,死了母親,是親王的女兒。源氏見他可愛,象他母親,也象王后,他的繼母(他的心上人)就帶回家撫養,天天同吃同睡,但並不侵犯她,直到她 14歲。可是公子除了她以外還是不時去找別的女人,紫兒氣不過,要出家,但是不被准許,後來28 歲就去世了。公子在他死後就出了家。以後的故事是他的兒子。

後來,我讀了很多的書,還是覺得最喜歡的是這本。可能它並不急於要評判些什麼,表達些什麼,什麼也沒有。不可以説是愛情故事,因為沒有愛情,不可以説是歷史故事,它寫的僅是些男女的交往,也不可以説是傳記,沒有列主人公的職位,大事年紀??它什麼也不是。可是當我再一次在書店看到這書的時候,我就買了下來。它是日本第一本小説,在日本非常有名。我對它的偏愛超出任何的文學作品。喜歡放在那裏,時不時的翻一下,遐想那書中地位高貴,身有奇香,讓所有人都為之入迷的源氏光究竟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如果我能與他相遇,即使是一天之後被無情拋棄,也是心甘情願。

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日本拍的這小説的電視劇。看到了日本人心目中源氏物語,驚歎片子拍得是如此的美,就象是仙境一樣。可是片中的男主角儘管是英俊,但是和我心目中可以用美麗,聰穎,謹慎,多情來形容,令後宮所有的絕色美女失色的源氏光比起來,他還是令人失望的。究竟怎樣的俊俏,意氣風發,風華絕代,但是同時又是失意,謹慎。擁有一切,同時又一無所有。美麗動人,但是讓人覺得象仙子般超凡脱俗,心如湖水般平靜。多情而不好色,無論做什麼都能讓人認同,不管什麼錯,都可讓人原諒。讓人覺得不配獨自擁有的源氏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這樣的美男子,絕不上好先生,好情人,可是,如果能看到他,我覺得今生無悔了。

篇二十七:源氏物語讀後感

歷時將近半年最後把<源氏物語>看完了,也就是睡覺前的半個或一個小時看看,所以拖得的這麼久。很久沒有看專業外的書,上一本看得是哪一本,是昆德拉的<玩笑>還是<偷書賊>?記不得了。那也沒寫讀後感很久了。

看<源氏物語>的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整天就是那個美女這個美女,都是美麗超羣,性格温柔,十全十美;都是見了源氏就感歎其長得如何英俊帥氣,香氣是如何讓人沉醉,態度是如何風流倜儻,才華是如何讓所有人暗淡無光;都是跟了源氏以後不管他如何移情別戀都是無怨無悔,真是就如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見一次都很心滿意足。()這樣的書在賈母的眼裏就是十足垃圾,所以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唯有當源氏被後輩柏木戴綠帽子的時候我才感覺有點意思,但是很失望的是作者把柏木生生的給寫死了,真是可惜了這麼一個好後生啊。看得我心裏挖挖的涼啊!

任何事情不能總是十全十美,順順利利,那樣生活也就缺乏精彩,整本書看下來就索然無味。本來形容好的詞彙就那麼多,估計還佔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吧。人們對痛苦理解的都比較深,也有很多詞來描述。所以就那麼多詞彙,一個勁的用,不膩了才怪呢。像<紅樓夢>就深諳此道,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事情都不是每次有圓滿的。

但是源氏死後的故事寫的還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總角?這一張,簡直棒極了。單獨剝離這一章節出來,絕對是一個十分悽美完美的的故事,我想足能夠與<愛有來生>相媲美了。兩個奇異的人被感情折磨,最後一個竟被活活折磨死,另一個也不移情別戀。但是單獨抽出這一章來理解的話,與全書的風格就相差很遠。

篇二十八:《源氏物語》讀後感

當年正值夢幻般的青春年華,無奈也是要考試,讀書的緊要關頭,課業繁忙,連假日也要回校上補習班,想起來真是覺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個了無生趣的記憶。現在還真後悔為什麼沒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的頂着升學的壓力,考試,做作業。學校,家,學校。書本,牀,書本。實際上我也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成績比不上高大英俊的哥哥,唸完的書到今天也沒能用上。畢業證書也並未給我帶來好工作,如果我有小孩,一定就不能讓他接受這樣僵化的學校教育。

記得當年學校裏同學們還是會偷偷的看一些武俠小説,港台的王子公主般的愛情小説。我也不例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流行書籍。沒有網絡的世界,電視也是被家長管制的,當年的出格事情就是躲在被窩裏看閒書。然而,我覺得自己畢竟不是那種熱血的青年,沒有被大俠的英雄行為,或者是痴男怨女們驚天動地愛情感動多久,就厭煩了那千篇 一律的故事。

《源氏物語》是一本11世紀的日本小説。我本人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當年有侵略我們國家,也是當時歷史課本的相關內容的描繪,對日本是非常反感的,可是這本書卻給了我一個不同的印象。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借了這麼一本書來看。它不是美國的小説那種扣人心絃,層出不窮的故事情節讓你沸騰起來,也不是港台小説的煽情,讓你流淚,引誘你一直想知道故事的結尾,追到了最後,就會把它拋開,再也不會想起來。《源氏物語》給我的感覺就象是涓涓的溪流在森林中安靜的淌過,讓我安心,舒服,無比的暢快。這是一本可以隨便掀開一頁,從任何一部分開始讀的書,讀上一兩頁後把它放在一邊然後做其他事情,到想起來的時候再接着念。我覺得它可能是出自一個女人的手,筆觸細膩,清新,滑利,又如低沉沙啞的聲音在耳邊吟唱,又象是欣賞一幅山水畫,讓我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心情平靜得象是練了瑜珈,或者是在寺廟中閉目盤腿的和尚般不起波瀾。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真正的王子,美麗,聰明,身上有奇香。母親的地位雖然低卻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也無法保護她,結果她在王子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保護她唯一的王子,皇帝即使非常想讓他做太子,但是沒有外戚的幫助,只能給他帶來災難。所以,他被貶為臣,身份高貴的臣,賜名‘源氏’。我覺得這非常有意思,世俗的人是拼了命的爬最高的權利地位,令自己身處險境也在所不惜,偏這皇帝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寧願他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當皇帝。非常有智慧。

源氏在年幼的時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大後是能左右國家政策的重臣。為了穩固地位,他跟左丞相的女兒結婚,有一個兒子。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妻子。故事其實是他一生中遇到的女人,還有他們之間的故事。故事涉及的女人有100多人,沒有名字。她們的名字已地名,物品的名字,顏色等等代替。我想書可能本來就是中文寫的,畢竟11世紀的時候日本是中文大行其道的時候,日本本身的文字可能還未成型。但是非常好讀,是完全的白話。書中情人間的書信都是美妙的詩歌,讓人喜歡比如‘長年遁世隱海角,此心終難捨紅塵’也是我現在的心情。我在書中看不到愛情的描寫,也沒有思念。女子們的命運就象是日曆,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很多女人僅僅是源公子獵豔時的戰利品,儘管只要曾經有過交情,即使是一晚,公子也會照顧她們一生,但是畢竟就要孤獨終老了。他唯一愛的只有‘紫兒’,他們相遇的時候,紫兒只有10歲,死了母親,是親王的女兒。源氏見他可愛,象他母親,也象王后,他的繼母(他的心上人)就帶回家撫養,天天同吃同睡,但並不侵犯她,直到她14歲。可是公子除了她以外還是不時去找別的女人,紫兒氣不過,要出家,但是不被准許,後來28歲就去世了。公子在他死後就出了家。以後的故事是他的兒子。

後來,我讀了很多的書,還是覺得最喜歡的是這本。可能它並不急於要評判些什麼,表達些什麼,什麼也沒有。不可以説是愛情故事,因為沒有愛情,不可以説是歷史故事,它寫的僅是些男女的交往,也不可以説是傳記,沒有列主人公的職位,大事年紀……它什麼也不是。可是當我再一次在書店看到這書的時候,我就買了下來。它是日本第一本小説,在日本非常有名。我對它的偏愛超出任何的文學作品。喜歡放在那裏,時不時的翻一下,遐想那書中地位高貴,身有奇香,讓所有人都為之入迷的源氏光究竟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如果我能與他相遇,即使是一天之後被無情拋棄,也是心甘情願。

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日本拍的這小説的電視劇。看到了日本人心目中源氏物語,驚歎片子拍得是如此的美,就象是仙境一樣。可是片中的男主角儘管是英俊,但是和我心目中可以用美麗,聰穎,謹慎,多情來形容,令後宮所有的絕色美女失色的源氏光比起來,他還是令人失望的。究竟怎樣的俊俏,意氣風發,風華絕代,但是同時又是失意,謹慎。擁有一切,同時又一無所有。美麗動人,但是讓人覺得象仙子般超凡脱俗,心如湖水般平靜。多情而不好色,無論做什麼都能讓人認同,不管什麼錯,都可讓人原諒。讓人覺得不配獨自擁有的源氏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這樣的美男子,絕不上好先生,好情人,可是,如果能看到他,我覺得今生無悔了。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直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理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直珍貴的奇葩。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通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描寫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愛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悲劇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能力。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但是,相比之下,《紅樓夢》是偉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學寶庫裏,帶來一個嶄新的空前未有的東西,就是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不把人當做人,更不把女人當人,《源氏物語》亦是如此,它始終沒能擺脱封建的枷鎖的桎梏,女人的命運仍是悲慘的,處於供侮辱被蹂躪的位置。在二戰期間,日軍侵略中國的國土,在神聖的土地上建立幾百處慰安婦所供日軍解除寂寞與貪婪禽獸般的性慾。日本女性仍處於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禮教、封建婢妾制度、赤裸裸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劇陰霾之下,沒有被哪部文學鉅著賦予她們真正的支持與力量。這樣一比,《紅樓夢》是中國女性的頌歌,在曹雪芹先生的筆下,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晴雯、鴛鴦、紫鵑、平兒……幾十個青年女性,不僅僅是美麗,不僅僅是聰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見識”不凡的、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儘管我國文學寫出了不知多少美麗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過敢於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鬥爭的可愛形象,如崔鶯鶯和杜麗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劉蘭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憐憫可悲的形象,如“宮怨”詩、“思婦”詩主角;最低的則是供玩弄供蹂躪的對象,就是那些宮體詩豔體詩的主角……最終比較,《紅樓夢》雖是女性的悲劇,但更是女性的頌歌,而《源氏物語》只是女性的悲劇,並沒有賦予女性悲劇的力量。我更喜愛、忠實於我國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該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己的頭腦,拓寬自己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終於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源氏物語》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説。它講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個愛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希望他捲入宮廷鬥爭,因此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故事圍繞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愛情展開:早先他因為得知父親桐壺帝的寵妃藤壺長得很像自己已故的母親桐壺更衣,因此時常親近藤壺,直到長大後竟演變為對藤壺有戀慕的感情;然而藤壺畢竟是後母,即使年紀只差五歲,仍不能親近,因此源氏終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壺一般的理想女性。後來他找到了藤壺的侄女,長得和她很相似,便帶回家中教養為心中的理想女性,此女即後來的紫上。然而紫上在名份上並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託,娶了自己的侄女,即朱雀院與藤壺之妹所生的女三宮做正妻。此舉讓紫上心碎,而年齡跟他相差頗大的女三宮最後也與人私通生子。最後女三宮出家,紫上不久病逝。源氏在經歷世事後,也出家為僧。曰前拜讀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這部名作,讀完以後感觸良多,除了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異域風情和主人公與多位姣美的淑女之間纏綿的愛情使我心生嚮往以外,其中幾位女子的命運也頗有其耐人尋味之處。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眾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天皇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倫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天皇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愛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天皇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起,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後凋謝了。

紫兒應該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紫姬從10歲就被“光源氏”收養,由他親自調教,使之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美麗,性情温婉,涵養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完美女性。紫姬,可以説是一個集美麗、才華、賢德於一身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源氏親手“打造”出來的複製品,也還是離源氏以藤壺女御為原型幻想出來的完美女性形象也還是有距離。可以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然而,她真的幸福嗎?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難就這個問題作出客觀回答的。她或許會很輕易地説自己很幸福,但作為源氏一手撫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麼,因而,她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為了他快樂而活”我想從紫姬十歲那年被源氏收養開始就註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於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兒女,她疼愛;他的疲憊,她撫慰;他的缺點,她統統看不見。她願以源氏的幸福為幸福,她真的這樣做了,她為了他而活,就這樣活過了一生。作為一名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她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己,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可以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知道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後來,源氏年歲已長,收斂了許多,不再輕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為終於可以與那源氏兩人相守了,可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帶着先帝的囑託,嫁予了源氏,於是,夢又碎了,她終於開始思考自己這一生:“這種世態小故事中,記述着輕浮男子、好色之徒及愛上用情不專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們的種種經歷。然結局總是美女子歸依一個男子,生活終於安定。但我的境遇卻甚獨特,總是漂泊不定。誠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至此,她意識到了自己難言的痛楚與得不到的幸福,之後便纏綿病榻,帶着永恆的遺憾,溘然長逝。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二十九:《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讀後感

前日讀完紫式部的《源氏物語》,感覺並不是很特別,但就當時的年代來説,還是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的。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長篇寫實小説。更有人譽之為日本的紅樓夢。

它通過描寫900多年前上層社會的腐敗政治與淫逸生活來體現歷史發展的特徵,在感性上面頗多詞彙堆砌之感。寫法上倒與紅樓夢有些相似,只是其中的詩句文縐縐的.厲害。源氏物語故名思義是源氏的故事,全篇描寫了源氏大將的情感生活,及至其死亡。重點描寫了紫姬的成長夭逝;下半部又續寫了源氏兒子的故事,但沒有結尾,很是突兀的就結束了。

雖然於我是粗粗一閲,從中卻也不難體會到作者的敏捷才思。作者對中國漢字及文化頗有研究,從中引用了白居易等人的詩詞便可知曉一二。小説從不同故事中隱射出的古代日本女子的命運悲慘以及其行動所受到的束縛,逼真的再現了日本社會發展史的一面。但文中似乎肯定了源氏的高貴品質,又確乎顯得消極了些。當然,迫於時代侷限性,自不必太過苟責。

匆匆一閲,感慨不算多。日後有空當再細讀。掩卷告慰紫氏部。

篇三十:源氏物語讀後感300字

蒲香葵淺渰疏門。

清秋去、愁難飲。

玉帶瓊錦歸赤陛。

帷煙易映,光華難巹,流雪孤雲影。

長經霧伴青燈旅。

漁女塵岸頻顧憶。

紛亂懺定終無覓。

折箋沉柳,欲留人去,只跘黃泉蒼景。

作為先皇第四女的她,只因一句像極了桐壺更衣,便一朝入宮。寵冠六宮,行至鳳位,桐壺帝的滴滴恩情,她感激銘記在心。

當紫式部的筆墨漸漸勾勒出這位女子的形狀,一幅畫卷盡展淡靜和婉,蕙質蘭心。

不覺中心裏漸漸為她吹綻梅英。

她的温和從容,她的冷靜超然,雖與源氏兩情相悦,卻也始終遵守禮數,不願逾矩。

冷泉的降生,我彷彿聽見,飛香舍中,風華的輝日宮,日日夜夜自身摧殘折磨,暗自低沉隱忍地絞心抽泣。

她自命為罪人,恨自身竟如此背叛了桐壺帝,釀此大禍。

藤壺落髮,光源氏悵然若失。可面對他不減的熱切,她盡全力想要將感情深深藏進經堂的香霧中。

她吟着“前面紅塵均看破”,卻仍是難以斷絕與他的封封信箋。她是愛源氏的,卻沒有朧月夜的果敢、六條的痴狂,她明白這是場不堪的錯戀。她的情亦深深、隱晦難絕,均在如此冷靜的她出家後仍難斷情絲中體現。

所謂“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她悔恨過與源氏情感的説破,悔恨過那次的逾矩,但

她是否後悔過與源氏的相識?

我久久徘徊,始終難以推斷出結果。

很多人説,源氏一生的真愛便是藤壺。當年,藤壺因為貌似桐壺更衣而被宣入宮伴君左右;多年後,紫之上又因相貌極似藤壺,而一眼被源氏相中。又是多年後的三公主出嫁源氏,也摻有與藤壺千絲萬縷的關係。

有人説,源氏用了幾近一生尋找藤壺的影子。

嗟歎唏噓之餘,我只能朦朧地看到,青燈古佛旁,靜觀庭前花開花落,已洗淨鉛華的一清蕖麗人,正茹素淨葉,低拂菩提。

篇三十一:源氏物語讀後感300字

看過《紅樓夢》幾遍都愛不釋手的人會不會愛看《源氏物語》呢?《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作品的成書年代至今未有確切的説法,一般認為是在一零零一年至一零零八年間,比《紅樓夢》早幾百年。

《源氏物語》讓我想起我的舞女思然,可愛的圓臉,翹翹的睫毛,白嫩的皮膚,搞怪又多愁善感的性格。是高二時候聊天她跟我提到她幾乎從小到大都在看這本書的吧。看着她圓溜溜眼睛後面流露出的嚴肅,又聽得一句“《源氏物語》相當於日本的《紅樓夢》”,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肅然起敬與自歎弗如混合的感情。

一千多頁的鴻篇鉅作,能夠經得住大和民族十個世紀以來細細考量的眼光,這樣的功底絕不僅僅是一句“鳳頭豬肚豹尾”可以總結評價的。事實上,“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小王子》,“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樸實無華的感情”,還有一句——“功夫在詩外”——這三句旁徵博引的名言戳穿了青年人貪圖虛華的心理,因此翻完前三回,發覺辭藻情節平淡,就隨手丟在一旁,整個高中沒有看完這本書。

東方的書和西方的書絕對是兩種風格,雖然都同時“餘音繞樑”,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雖然讀完都似懂非懂,就此擱置一邊,而真正的內涵需要人用一生去反覆咀嚼領悟;但西方的書張揚,每一本書力求自己的不同,無論從哪一點,立意、形式、寫作風格、選材、切入思想角度……每每讓人當下瞠目結舌;而東方的書同東方魂魄一樣,高貴而謙遜,真正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出你人性中淺薄無知的一面。東方的書大多是這樣,你看它是名著慕名拜讀,還未看完心下涼了半截,看完以後不屑一顧唾棄它,於是從此以後倒向西方陣營,大肆吹捧西方文學中天馬行空的一面。然而這本名著身裹塵埃躺在歲月的風塵裏,躺在你的遺忘裏,笑看你輕狂、憤世嫉俗的熱血方剛。它像水一樣從你心上流過去了,“淡而無味”,你想。有一天,你突然遭遇人生中某一個不可名狀的情景,這時,在記憶某個角落裏,有些金片一樣的思想正悄悄閃爍着,這時你疑惑而欣喜地拾起,才發現這正是東方的思想。你折返回去抽出那本書,再好好讀將下去,才發現作者能如此善解人意地表達你最微妙的情愫,用古老而精煉的語言,你不禁贊它是知音。而隨着你人生的一步步開闊,歷經滄海桑田,世事無常,你又發現那本書永遠讀不完,讀不透,年輕時候對它無情的嗤笑令你深深羞愧。你不由得奉其為大師,永遠的明燈。這本書是“安如泰山,呆若木雞”的,“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讓世人難以望其項背。

這次讀完《源氏物語》,我又犯了上述低級錯誤。自以為不過耳耳,自以為它“淡而無味”,自以為沒什麼值得摘抄學習的。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源氏物語》在腦海留下的是一幅幅模糊的圖像,是一味芳華,那樣奢靡那樣優雅,漸漸令我惶惑了。我才滿臉羞愧地面對它,提筆要寫,卻生怕表達不確切將它寫壞了。

寫西方名著的讀書感還比較容易暢所欲言,因為“人人生而平等”,我作為卑微的小卒也有自己的聲音,寫東方名著的讀後感卻經常是“高山仰止”,在博大精深的底藴下,在作者世代流傳的芳魂下恭敬地低下頭,誠惶誠恐。

書中多描寫日本皇室生活,吟詩作畫,管絃絲竹,舞風弄月之事,極富有小資情調。不過,“作者雖然主要描寫源氏的愛情生活,但又不是單純地描寫愛情,而是通過源氏的戀愛、婚姻,揭示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小説着墨最多的是源氏及其上下三代人對婦女的摧殘,源氏的父皇玩弄了更衣,由於她出身寒微,在宮中備受冷落,最後屈死於權力鬥爭之中。源氏倚仗自己的權勢,糟蹋了不少婦女:半夜闖進地方官夫人空蟬的居室玷污了這個有夫之婦;踐踏了出身低賤的夕顏的愛情,使她抑鬱而死;看見繼母藤壺肖似自己的母親,由思慕進而與她通姦;闖入家道中落的末摘花的內室調戲她,發現她長相醜陋,又加以奚落。此外,他對於紫姬、明石姬等不同身份的女子,也都大體如此。在後十回出現的源氏繼承人薰君(他名義上是源氏和三公主之子,實際上是三公主同源氏的妻舅之子伯木私通所生)繼承了祖、父兩輩人荒淫的傳統,摧殘了孤苦伶仃的弱女浮舟,又怕事情敗露,把她棄置在荒涼的宇治山莊。在這裏,讀者通過這些故事,可以看出這種亂倫關係和墮落生活是政治腐敗的一種反映,和他們政治上的沒落與衰亡有着因果關係。”

篇三十二:源氏物語長篇小説讀後感

《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鍾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着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後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説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潛移默化中完全按着心裏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温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温柔於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淒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着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係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又有源氏對於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淒涼度過呢再之後,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説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後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雅悲哀的語調敍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着絃琴,傷感離世的情節。看後不禁感慨萬千。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並不是這樣説的,他説他愛紫姬勝過他人,並非只愛紫姬一人,説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越於幸於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説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並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裏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的恆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後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於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生關係,發現末摘花相貌醜陋後又幾乎等於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願,於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篇三十三:源氏物語讀後感500字

《源氏物語》是一部讓日本民族整整驕傲了十個世紀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做的講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説創作的最巔峯,他自己也不能與其相比較。這雖有幾分自謙的成分,但是這數千年來《源》確實影響着日本文學的發展,至今,仍無人能超過這部著作。

日本是個充滿矛盾的國家,在歧視女性的傳統大行其道的同時,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源氏物語》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它大概可以被看成是中國的《紅樓夢》,因為其中的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出場人物達到四百之多。

《源》主要講述了平安時代裏日本貴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為核心,帶出了眾多與之關係曖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貴氣質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陸續有了藤壺、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愛的女子。相繼和光源氏親近的女人還包括櫳月夜、夕顏、六條御息所等十數位貴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緣,書中大量寫實的白描讓貴族們糜爛而又出奇優雅美麗的生活橫陳在讀者眼前,相隔千年卻始終魅力不減。對於異國讀者而言,弄明白這部著作的首要問題是心隨意動,在沒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塗之前先領略到日本文化里美麗和曖昧交錯互動的氣氛。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眾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天皇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倫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天皇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愛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天皇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起,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後凋謝了。

紫兒應該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紫姬從10歲就被“光源氏”收養,由他親自調-教,使之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美麗,性情温婉,涵養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完美女性。紫姬,可以説是一個集美麗、才華、賢德於一身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源氏親手“打造”出來的複製品,也還是離源氏以藤壺女御為原型幻想出來的完美女性形象也還是有距離。可以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然而,她真的幸福嗎?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難就這個問題作出客觀回答的。她或許會很輕易地説自己很幸福,但作為源氏一手撫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麼,因而,她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為了他快樂而活”我想從紫姬十歲那年被源氏收養開始就註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於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兒女,她疼愛;他的疲憊,她撫慰;他的缺點,她統統看不見。她願以源氏的幸福為幸福,她真的這樣做了,她為了他而活,就這樣活過了一生。作為一名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她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己,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可以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知道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後來,源氏年歲已長,收斂了許多,不再輕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為終於可以與那源氏兩人相守了,可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帶着先帝的囑託,嫁予了源氏,於是,夢又碎了,她終於開始思考自己這一生:“這種世態小故事中,記述着輕浮男子、好色之徒及愛上用情不專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們的種.種經歷。

然結局總是美女子歸依一個男子,生活終於安定。但我的境遇卻甚獨特,總是漂泊不定。誠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至此,她意識到了自己難言的痛楚與得不到的幸福,之後便纏綿病榻,帶着永恆的遺憾,溘然長逝。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三十四:源氏物語讀後感800字

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説,日本的《紅樓夢》,但比《紅樓夢》更集中言情。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可以算做言情小説的鼻祖,而且是寫實的,是各種言情小説無法超越的了。

近期又看了一遍《源氏物語》,這是第三遍,看到中途忽然想起“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這句話。因為書中女性雖然性情多樣,但幾乎所有的女性性格都是壓抑的,甚至扭曲的,作者極力描繪為完美女子的紫姬,也是自幼被源氏精心調教的玩偶,雖然對源氏的處處留情心生怨恨,但並不激烈,也無法激烈,但最終終於鬱鬱而終。

每個人的結局似乎都不完美,被世人認為比較幸福的花散裏,似乎豁達淡泊,但如果她稍微有一點不甘心和看不開,就會陷入痛苦了吧?看不開也得看得開啊,所以她是聰明的,是不爭的聰明。

明石姬表面美麗有才情,既矜持又謙遜,內心則是巴高望上的,是爭的,和花散裏相反。她從小被父親洗腦,如果嫁不了高貴男子,寧可投海不活了,但源氏最初對她只是逢場作戲的心態,如果她不是僥倖生了女兒,而這個女兒又被源氏認為命中註定前程遠大,她也許就成了明石浦的棄婦了吧?她的結局貌似美滿,親生女做了皇后,她成為人們羨慕的對象,可在紫姬死了以後丈夫源氏為了紀念紫姬已經不肯在她那裏留宿了。

雲居雁和丈夫青梅竹馬,一直保持天真爛漫的性情,可人到中年也不能避免一夫多妻的局面。

原來看這部書的時候更喜歡夕顏和浮舟,不太喜歡六條妃子這種壞女人的角色,這次看卻很同情六條妃子。六條妃子的才華、嫉妒、抑鬱、寒心,全都躍然紙上。女人對自己的命運根本無可奈何,如果男的疏遠不來,她是毫無辦法的。六條妃子和葵姬爭車位遭到羞辱一節,又覺得她的憤怒和怨恨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對於她怨咒葵姬,並不覺得她惡毒了。何況,她生魂離身,連自己都無法控制。葵姬也很可憐,丈夫冷落她很多年,直至她產子後去世,又張口閉口把責任推給她,雖然後來源氏也感到後悔,到這悔的誠意在他的人生裏分量又那麼輕,根本不足道。

很多女子都很可憐,包括夕顏,六條妃子,葵姬,隴月夜,等等。她們的情愛全賴男子的態度,地位全賴男子的給予。

有的女人想逃避悲劇的命運,對求愛的男子拼命抗拒,比如落葉公主,但最終她仍然被夕霧變着法娶到了。另一個宇治大君抗拒成功了,終於沒有出嫁,因為她在薰君沒有娶到她的時候就死了。

不知作者是否對現實失望,所以讓最後一個出場的重要女子浮舟,在被兩個被世人讚譽的年輕高貴的情人爭搶、看似備受重視和寵愛的時候,感受到痛苦、悲憤而無處可逃,以至於先是投河自殺,後是出家為尼,終於遠離了擾擾紅塵。

篇三十五:源氏物語讀後感800字

人世浮沉本無常,似真亦幻夢一場。夢逐清河流水去,方知世事多悲傷.

一幅日本古代宮廷生活的白描畫卷,一首如泣如訴的婦女悲情曲,一部日本歷史文化鉅作,當古老繁華徐徐落幕後,激盪在胸間的哀傷久久不散,唯美哀豔的情感如櫻花繽紛點綴思想。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出身平安時代中層貴族家庭,自幼熟讀中國古代文獻,對白居易詩歌頗為喜愛,同時十分熟悉音樂、佛教和〈日本書紀〉,年輕時嫁給長她二十多歲的藤原宣孝,生一女,三年後丈夫去世。後入宮任一條彰子皇后女官,《源氏物語》就是其寡居宮中生活時寫就”。

所謂情之一字維繫世界,愛之一字粉飾乾坤,愛情,永遠是人類談不完的話題.“問世間,情為何物?”“一聲摳問蕩千古”。看此書,方知世上博愛者當屬源氏。初看只覺源氏不過一多情種而已,細讀方知其味不在爛情的可恥而在專情的珍貴。那時代專情的美德似乎只有女子才有。薰君倒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痴情男子,其行為令人擊節,只是行事太小心翼翼了,上帝從來不會照顧行動緩慢的人,他因為顧慮重重而失掉了心愛的女人,因為心愛的女人失蹤而憂傷而看破紅塵,歎其真情的同時哀其自私的卑下。是不是自古以來所有男人在愛情上都是自私的呢?古時日本婦女地位低下,即便皇家出身的公主也不能隨意。封建勢力中男人可以妻妾成羣,而女人惟有堅貞不二才不被世人恥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似乎是專為那個時代的女性頌歌的。但源氏也不絕對無絲毫可取之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卻從不盛氣凌人,待人接物禮道周全,廣施恩惠,凡與他有過感情糾葛的女人都仰仗他的好意安閒度日,這就是權利和財富賜予他的特殊優勢吧。源氏好色,但不絕情,他眼中的女人各有可愛之處。他的正夫人紫姬高貴優雅美貌,通音律曉書法,聰慧温柔大度能幹,深得源氏寵愛,是源氏自己培養大的伴侶,與源氏可謂情投意合兩情相悦,比源氏小好多歲,源氏對於紫夫人用情算是最深了,紫夫人逝世後,源氏也常自責:“...不管是逢場作戲還是迫不得已,我為什麼要做出這些事來傷她的心呢!...”慚愧之至追悔莫及之心痛苦不堪,也許自古多情者亦多苦吧,我猜想這個十全十美的女子該是個怎樣的可人呢?説不定就是作者的影子,她是個美好的化身。空蟬個性最鮮明,孤傲清高貌美,在眾多女性中顯得卓爾不羣,源氏百般追求終未得嘗所願,於源氏來説該是怎樣一大恨事?以他當時天下第一美男,第一才子又是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身份,居然不能讓一女子動心,可見空蟬性情之剛烈高傲窮古難尋。明石姬,一鄉村女子,在源氏被流放期間所遇,這個恬靜優美善良的美女中的美女,一樣沒有逃脱源氏情網,好在她有自知之明,自知身份地位無法跟他人相比,為人處處謹慎小心從不爭風吃醋,也得到源氏的悉心照顧愛憐,後來因為女兒尊為皇后而榮耀聚身,心態的平淡也讓她能夠長命百歲安度人生。末摘花相貌醜陋,無才卻有德,幫助源氏照顧源氏和槿姬所生的兒子,無怨無悔,她對源氏感恩有加,對於這個有情有義的忠誠女子,源氏也是心存感動,因而對她也是充滿敬重與關懷的。藤壺皇后,源氏父皇之妻,源氏母親死的早,是她照顧源氏長大,其實源氏對她是一種戀母情結,後與她生一子,後來被立為太子榮登皇位,但是藤壺皇后為此既愧疚又懊悔,惶惶不可終日,後來一心向佛,哀哀度過其短暫的一生。還有其他與源氏糾葛的女子,就不一一複述,繁縟細節幾近雷同。托爾斯泰説: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麼幸福的女人也是一樣的,不幸的女人也是各有各的不幸吧。

這部書人物關係複雜,悖倫之事常多,反映出當時皇權貴族們奢侈糜亂的生活狀態,如蜉蝣“似有亦如無”過着醉生夢死的奢華生活,在慨歎與感傷中消耗着短暫而又不失優雅的人生.物哀唯美貫穿全書。

非常有趣的是,作者在第四十一回中自由標題《雲隱》而沒有正文,雲隱即隱遁之意,關於源氏是如何死的人們無從得知。至於沒有正文的原因,千年以來,各學者各持己見説法不一,大致可分為四種,一説本來有正文,因某種緣故損失;二説作者本打算寫正文,因某種緣故作罷;三説作者故意不寫正文,任其空白;四説本來連題名也沒有更別説是正文了。一般都相信第三種説法,因為本來紫夫人之死寫的尤為悲傷沉痛,若再寫主人公之死作者會不堪其苦,因此只標題而不寫正文,僅向讀者暗示此意。(這一段摘自《源氏物語》第四十一回註解)。

日本文化源於中國,是毋庸質疑的,單看那一頁頁精美的畫卷中人物着裳,就知那時起日本的文化生活等深受唐朝影響。合卷而餘味悠然,相隔千年,與你相逢在這生命初綻新綠的春日,繾綣撫摩那些早已隔世離空的紅顏的柔情,唯剩哀涼與唏噓。

篇三十六:源氏物語讀後感作文

老實説,這本書沒有看完。

當初想要打開來看,是因為鋪天蓋地的推薦評論,説是如何如何唯美,文學造詣如何如何的高。當然,也許放在此書所著的年代,或許是有其價值的。只是現代人拿來看的時候,已經很難能感受得到它的意義了。

常常看到的一句話,就是稱讚它為“日本的紅樓夢”。如果説,橫向來比較,相信很多人都贊同,這本書無論從語言,還是從文學造詣上來講,都遠遠不及《紅樓夢》。不過不要忘了前面加了個定語“日本的”。所以,我想,縱向來比較,《源氏物語》在日本文壇所站的地位還是不可小窺的。只是,打開看了幾章,其語言真的難以讓我繼續往下讀,除了那些美麗的名字而已。

也許另一個原因,是當時電視劇和小説是同步開始的。對電影本來充滿了期待,因為海報拍得十分唯美,可是沒想到卻是譁眾取寵。單單不説,主角女扮男裝的作做,整部片子如果沒有看原著,是會感覺有些混亂的。也許我是沒有欣賞女人之間美感的水平吧。當看到,光源氏的手伸進其母親的衣服裏的時候,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特別的不舒服。

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以唐文化為依託的基礎上所衍生而成。只是這些衍生物是不是都能超越其母體,就難説了。

另外,看翻譯小説,翻譯版本的水平如何,也許也是影響閲讀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吧。

篇三十七:源氏物語讀後感作文

全書五十五回,近百萬言,費時十餘日方可閲完。這部小説文辭佳作,辭藻華美,優秀詩作數不甚數。欲昇華辭藻者亦可看此書。雖為日本人所寫,翻譯之作有前輩才情為其詞句潤色,方堪經典。此書上部寫源氏光華公子與眾多貴族女子間的情愛糾葛,下部則是源氏之子薰君的糾葛瑣事。

紫式部寫源氏時,無一處不完美,幾近完美之人卻不論叫我不喜罷。他所愛之女子之多,處處留情,處處銷魂。書中所有男子,我亦一一不喜。閲至半時,甚喜夕霧,無奈落葉公主之事,我亦不能釋懷。故對夕霧也大為不悦。他們多半情慾放縱,不忠且亦變其心,平民乃一夫一妻制,卻貴族男子放縱不羈,一夫多妻,卻視平民及田舍郎兒為下等賤人,輕視之。古時女子多薄命,我以現世之觀反觀然諸多觀點不堪理解,但任何書籍乃應投入其所在時代而觀,融入當時觀念方可理解其思想。由我才疏學淺,不能以古人觀念視之,且由我以現世之觀評其古事罷。

男權社會,女子無一是處,女子亦為男子之玩偶,不得欲罷不能,得之棄之不惜。自古紅顏多薄命,生於舊時代,誰亦願為女子訴衷腸?男子有情則罷,無情自不必説。那時女子無人訴,我亦願為女子抱不平。且容我為書中女子一一道來。

我亦覺得源氏真愛者只藤壺一人也,應藤壺乃桐壺帝之人,不能以名正言順愛之,故對藤壺之情隱匿於心,只作偶然偷情為之,然源氏乃花心之人,不得藤壺便以空蟬深情,以宣泄內心戀及藤壺之苦,不想空蟬乃剛性之女,不願揹負惡名而為之,故對源氏冷淡處之,源氏自是欲罷不能,卻因空蟬離京,不得以。且紫姬乃俏似藤壺也,且紫姬又源氏所養,柔美佳人,源氏何樂不為之?書説源氏最愛者紫姬也,如若紫姬不似藤壺,紫姬不是絕代佳人也,源氏更不説愛了罷。

紫姬,自小便由源氏所養,金屋藏嬌,養於深閨,不於他人見之,雖每每教於琴棋書畫,以源氏所喜愛之方式所養,調教成自己所喜之人,恰似孩童之時懵懂於世,源氏便以自己所喜方式愛之,調教之。紫姬卻無一選擇,不論自己愛與否,卻像是源氏全屏自己一己之願養紫姬,而對自己喜好與否不加疑問,女子卻似男子所寵物,不得選擇。源氏多情,紫姬卻能隱忍。奈何男權社會,女子不得選擇,奈何?誰欲解女子愁?

未摘花,奈何有顏走遍天下,而未摘花相貌難堪,僅此便被源氏為之厭惡,實乃寒心。然家道中落之女子未摘花,卻寧受飢寒之苦不願屈從物質之暖,因其姨母身份乃卑微之人以之為恥,不知是貴族女子之節氣亦或是迂腐之觀,人不能以身份高貴而恥笑不屑貧苦之人,況且生活亦不如身份卑微之人,又有何顏面 恥笑別人?幸而源氏救濟於她,不若將悽苦終身。

葵姬,因源氏多情而鬱鬱寡歡,終日不得言笑,聽之父母之言,嫁於源氏,奈何兩人皆不喜對方之所作為,源氏辜負女子之中,葵姬最為冤矣。女子婚姻不得悔恨,葵姬鬱郁終身,剩下夕霧便早早離開人世。

明石夫人,其父嫌棄田舍郎兒不願女兒終身困為貧婦,欲於源氏結之,然身為父母者,不顧女兒幸福與否,嫁於貴族花心公子,待源氏從須磨返京,明石夫人獨自受相思之苦,奈何?雖説其傲骨風氣,欲自尊掩蓋其身份卑微,不願與源氏眾多夫人為伍,滄然涕下之時無人慰藉。不知她嫁於田舍郎兒會這般寂寥否?生下女公子明石,但不久便寄養於紫姬處,因身份低微連親生女兒亦不得與之相隨。可憐可悲。

六條妃子,命苦矣。丈夫早亡,與源氏結緣,卻不道乃薄情之人。悲苦又願與何人道也?何人又願聽其道?不甘心之餘便冤魂出竅戲其源氏夫人葵姬,葵姬致死也不知。留下獨女於源氏撫養,後為秋好皇后。

全書所寫眾多女子中,最為悲苦的乃是浮舟了罷,因薰君所愛之人大女公子,浮舟之姐,只因浮舟長相俏似大女公子便移愛之。終其所述,浮舟乃大女公子替身,然命運捉弄,她便像大女公子不是她自己。後浮舟愛上匂親王,女子以忠貞為己任,如若不忠留有惡名,便被世人所唾棄也。兩難之間竟選跳河,結束這般兩難之境。然其未曾死去,卻道薰君移情他人,大公主是也。匂親王待浮舟亦情真意切,然他這般卻放置二女公子之不顧,實乃可恨。男子多薄情,女子空哀怨。浮舟未死,遁入空門,欲將往事於不顧,可薰君還是派人來巡。宗其所有,浮舟亦不願再為他人之替身,與世間俗世兩兩不相關罷。

雖只提及部分女子,然古之女子不幸之極,欲與何人道哉?

篇三十八:關於源氏物語讀後感900字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通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描寫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愛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悲劇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能力。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

《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該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己的頭腦,拓寬自己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終於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篇三十九:關於源氏物語讀後感900字

《源氏物語》是一部讓日本民族整整驕傲了十個世紀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做的講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説創作的最巔峯,他自己也不能與其相比較。這雖有幾分自謙的成分,但是這數千年來《源》確實影響着日本文學的發展,至今,仍無人能超過這部著作。

日本是個充滿矛盾的國家,在歧視女性的傳統大行其道的同時,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源氏物語》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它大概可以被看成是中國的《紅樓夢》,因為其中的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出場人物達到四百之多。

《源》主要講述了平安時代裏日本貴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為核心,帶出了眾多與之關係曖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貴氣質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陸續有了藤壺、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愛的女子。相繼和光源氏親近的女人還包括櫳月夜、夕顏、六條御息所等十數位貴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緣,書中大量寫實的白描讓貴族們糜爛而又出奇優雅美麗的生活橫陳在讀者眼前,相隔千年卻始終魅力不減。對於異國讀者而言,弄明白這部著作的首要問題是心隨意動,在沒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塗之前先領略到日本文化里美麗和曖昧交錯互動的氣氛。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眾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日本元首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親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日本元首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愛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日本元首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起,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後凋謝了。

紫兒應該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紫姬從10歲就被“光源氏”收養,由他親自調-教,使之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美麗,性情温婉,涵養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完美女性。紫姬,可以説是一個集美麗、才華、賢德於一身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源氏親手“打造”出來的複製品,也還是離源氏以藤壺女御為原型幻想出來的完美女性形象也還是有距離。可以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然而,她真的幸福嗎?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難就這個問題作出客觀回答的。她或許會很輕易地説自己很幸福,但作為源氏一手撫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麼,因而,她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為了他快樂而活”我想從紫姬十歲那年被源氏收養開始就註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於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兒女,她疼愛;他的疲憊,她撫慰;他的缺點,她統統看不見。她願以源氏的幸福為幸福,她真的這樣做了,她為了他而活,就這樣活過了一生。作為一名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她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己,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可以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知道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後來,源氏年歲已長,收斂了許多,不再輕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為終於可以與那源氏兩人相守了,可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帶着先帝的囑託,嫁予了源氏,於是,夢又碎了,她終於開始思考自己這一生:“這種世態小故事中,記述着輕浮男子、好色之徒及愛上用情不專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們的種.種經歷。

然結局總是美女子歸依一個男子,生活終於安定。但我的境遇卻甚獨特,總是漂泊不定。誠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至此,她意識到了自己難言的痛楚與得不到的幸福,之後便纏綿病榻,帶着永恆的遺憾,溘然長逝。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四十:關於源氏物語讀後感900字

老媽在新華書店買回來以後神祕兮兮地藏在陽台的書櫃不讓我看。

就衝這句話我拿出來看了。

當年覺得故事很不錯。藤壺妃子很銷魂。小日本很髮指。主要還是受書的封面影響,了一翻,老媽回來我也就只好作罷不往下看。

源氏愛上了一個永遠無法被他佔有的人,所以他要不停地佔有不同的女人,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裏也描繪過這樣絕望的愛。只是我不知道紫式部有沒有給源氏安上一個那樣的內心。雖然總是和不同的女人做愛卻仍可以説:“我為你保留了處子之身年。”我想他應該是問心無愧的。他沒有對得起任何一個被他佔有過的女人,所以他問心無愧。我始終不相信紫姬是個例外,她只是母親的形象在年輕身體上的詮釋。紫姬是高貴的信徒。她有如藤壺妃子那樣的一張完美側臉。我卻無法對她印象深刻。

源氏迷戀母親,所以他追求比他年長的六條所。

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看過以後被我鄙棄的六條所。六條所是最愛源氏的人。

只不過真正的愛情是不能摻和到這個局裏的。所以她最最不幸。

這是一本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的書,相當重量級。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裏面的內容展現了日本的那一個時代。豐子愷先生的翻譯是很不錯,文字很優美。這個版本的註釋也很清晰到位。這一套書的字體大小看起來也很舒適。比起圖典的那個縮略版本,看起來更知道前因後果。但是,從文字之間,我覺得古代的婦女,感覺太無力了。男性可能是真心和她在一起,也可能是因為權力的需要和她在一起。作為女子,有時實在過於痛苦。《源氏物語》很喜歡紫姬,很喜歡藤壺皇后。感覺她們很聰慧。但是也很喜歡末摘花,鼻頭一點紅並非她的過錯,而且她給我覺得守舊守得可愛。光源氏的故事感覺比後面十回的《宇治十帖》要好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像傳聞一樣後十回並非紫式部所寫呢,感覺和前面不太一樣。看後十回常常感覺薰君,三皇子的故事有點和前面有點銜接不上。最近在學日文呢,或許以後會有機會看到更精彩的原版,更加體會其中詩歌的感情吧……

篇四十一:源氏物語心得體會讀後感

前幾天讀了《源氏物語》,覺得不是很懂。起初讀到銅壺那一章時,心裏想這個可能講的會是和中國的宮鬥劇一樣。後來發現原來自己錯了,一直都認為日本的文化和我們中國的文化差不多應該讀起來容易一點,於是就去試着瞭解了這本書。《源氏物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説,作品流露出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被認為代表了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峯,給後世作家的創作帶給了藝術典範。《源氏物語》是一部讓日本民族整整驕傲了十個世紀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做演講時曾指出《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説創作的最巔峯,他自己也不能與其相比較。當然這是自謙的的説法。但是這數千年來《源氏物語》確實影響着日本的發展,至今,仍無人能超過這部作品。

日本是個充滿矛盾的國家,歧視女性的傳統大行其道。《源氏物語》出自女性之手,自然而然的就少不了很多細膩的情感,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作品中國也有一部《紅樓夢》。《紅樓夢》是出自曹雪芹之手,也同樣有些複雜的人物關係。

《源氏物語》主要講述了平安時代裏日本貴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為核心,帶出了眾多與之關係曖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貴,氣質冷淡。光源氏冷淡她陸續有了藤壺、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愛的女子。相繼和光源氏親近的女子還包括攏月夜、夕顏、六條御息所等數十位貴族女性。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許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天皇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倫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天皇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愛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天皇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起,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後凋謝了。

紫兒應該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紫姬從10歲就被“光源氏”收養,由他親自調教,使之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美麗,性情温婉,涵養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完美女性。紫姬,可以説是一個集美麗、才華、賢德於一身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源氏親手“打造”出來的複製品,也還是離源氏以藤壺女御為原型幻想出來的完美女性形象也還是有距離。可以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然而,她真的幸福嗎?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難就這個問題作出客觀回答的。她或許會很輕易地説自己很幸福,但作為源氏一手撫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麼,因而,她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為了他快樂而活”我想自從紫姬十歲那年被源氏收養開始就註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於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兒女,她疼愛;他的疲憊,她撫慰;他的缺點,她統統看不見。她以源氏的幸福為幸福,她真的這樣做了,她為了他而活,就這樣活過了一生。作為一個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她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己,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可以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知道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後來,源氏年歲已長,收斂了許多,不再輕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為終於可以與那源氏兩人相守了,可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帶着先帝的囑託,嫁予了源氏,於是,夢又碎了,她終於開始思考自己這一生:“這種世態小故事中,記述着輕浮男子、好色之徒及愛上用情不專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們的種.種經歷。然結局總是美女子歸依一個男子,生活終於安定。但我的境遇卻甚獨特,總是漂泊不定。誠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至此,她意識到了自己難言的痛楚與得不到的幸福,之後便纏綿病榻,帶着永恆的遺憾,溘然長逝。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四十二:源氏物語心得體會讀後感

:源氏物語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首先《源氏物語》成書於1000年前,那個時候世界上各個國家幾無交流,文學發展各自成體。當時的西方正在普遍建立封建制度,宗教運動,也是中世紀的黑暗年代,當時的西方人人自危,疲於求存,幾乎沒有什麼具備影響力的文學作品留下。但是《源氏物語》出現了,紫式部即是開拓者,又到達了一定的高度,填補了公元1000年左右文學史的空白。 其次,紫式部寫《源氏》的時候正好身處大唐影響後的日本,平安時代女性地位不高,寫作用漢字是男性的特權,女性一般多用假名,於是導致我們今天看來即便翻原著也覺得文字晦澀難懂,並且假名文風柔美細膩,語言環境愈發神祕,日本藝術審美趣味中的“物哀”與“幽玄”被書寫得淋漓盡致又如隔着重重霧紗見而不得心嚮往之。據説作為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文學大家川端康成也是在看過英譯本的《源氏物語》後才喜歡上這部作品的,他覺得原著生澀難懂讀起來艱難,而英譯本卻讓他感動得要落淚。東瀛民族善於以小見大,世界之大都不過是春之曙夏之夜秋之昏冬之晨,花草魚蟲皆有禪意。而中國深受儒家教義,胸懷世界,民族大義,宇宙蒼穹皆為我憂,所以《源氏物語》只源氏公子一人的情仇愛恨便已成鉅著,而《紅樓夢》則與亂世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餘下皆是野狐禪。

第三,紫式部書寫《源氏物語》當年,日本婦女並沒有權利擁有名字,眾人只知作者本姓藤原,“紫”是因書內女主人公紫姬而得名,“式部”是後來以父兄官銜為名以顯其身份,才被人稱為紫式部,可見當年女性地位之低。但是如同林黛玉一般,紫式部有幸出生於書香家庭,自幼便隨父學習漢詩與和歌,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對白居易的詩有很深的瞭解與體會。在那樣的一個大背景環境下,紫式部以細膩獨特的女性視角寫下了男權社會上層貴族一夫多妻制下女性悲歌也就可以理解她的無奈與喟歎了。 説是女性悲歌,其實主角光源氏也是個可憐人,一生也輪迴在無常裏,找不到歸宿。其母親雖然深得皇上寵愛但是因為出身低下處處遭人算計,於是在源氏三歲時便不堪凌辱折磨含恨而去。

幼年成長中母親的缺席導致了源氏一生都在各種女人身上追隨母親的影子。《源氏物語》這本書被很多不瞭解的人詬病為“大叔推倒蘿莉”“蘿莉養成計劃”“百人斬”其實是與之有很大關係的。用佛洛依德的話來解釋就是俄狄浦斯情結,這種情結伴隨了源氏一生,兒時的戀母情節沒有得到良好的疏導最後才演變的如此花心,也害了所有女子。他追尋了一輩子的真愛,懂得欣賞每個女人的美,不論對方美醜貧富,他都可以為了每一段感情付出所有,痴於女子千嬌百媚,醉於女子風情萬種,敬於女子博學多思,但卻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猛一回頭,發現紫姬才是自己的真愛,可惜那時紫姬已經香消玉殞。這樣的男人放現代不能容忍,但是放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來看,的確沒有什麼惡感。每一部經典作品都不應被因為一些狹隘的思想而被批判。 讀源氏物語,能讀出日本文化中許多東西——知道世事無常,卻又深陷在世間看似繁花似錦的榮華富貴之中,不能自拔,很矛盾糾結的心理。 蘿莉養成之類的,是情節。看客們看到了源氏養育紫上,最後娶她為妻的圓滿劇情。而這個故事最終是個悲劇:源氏年過四十,內心卻依然不滿足,而迎娶了朱雀帝的三公主之後,紫上發現多年以來自己認為很牢靠幸福的人生,居然什麼也不是,自己人生的三觀都是源氏教導出來的:女性要美麗温婉有才華,重 要的是,要順從,要能夠忍受男權社會給予的一切重壓。 但是,在三公主的問題上,紫上的世界觀完全崩潰。三公主是個呆板的13歲少女缺乏女性風韻,源氏對她不過爾爾。紫上一點也不嫉妒她,但就是這個毫無魅力的少女,居然毫不費力奪走了她擁有的一切。 萬事,轉頭空。紫上因此而死。書中,能夠“順從,能夠承受男權社會給予女性的一切重壓”的女性,才有良好結局,比如用自己的一生去韜光養晦的明石之上,還有玉鬘這樣理智的不選擇愛情而選擇麪包的女人。 紫上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不順從,就送掉了性命。朧月夜、六條等等這些反抗了女人都是悲劇。 另一方面,書中描寫的日本民俗文化、上層貴族絲竹雅樂、平安時代風雅清麗、大唐影響下審美情趣甚至是借用的白居易唐詩造詞都能讓人感覺到作品的美感。順便説一句,《源氏物語》因進入西方世界較早,全球翻譯語言眾多,光是在中國形成影響力的幾個譯本便有錢稻孫譯本、林文月譯本和豐子愷譯本。個人偏愛更具女性氣質的林文月譯本,辭藻優美,和歌翻譯古風悠然,意境悽清。 舉個小栗子 源氏欲見空蟬而不得的時候泣不成聲寫的和歌: 環露痴心仍重逢,豈料啼多袖已朽。 蟬翼單衫緣何棄,寒冬來時哭聲哀。 秋去冬來悽心苦,淚眼茫茫生死別。 空蟬死後: 蟬衣一襲餘香在,睹物懷人亦可憐。 蟬衣凝露重,樹密少人知。 似我衫常濕,愁思可告誰? 桐壺更衣的絕命詩: 面臨大限悲長別,留戀殘生歎命窮。 冷露悽風夜,深宮淚滿襟。遙憐荒諸上,小草太孤零。 縱

篇四十三:源氏物語心得體會讀後感

《源氏物語》這部影片改編自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氏部的同名作品《源氏物語》。影片擷取了原著中的大部分情節,也充分還原了原著中的美學價值以哀動人、以悲感人。

《源氏物語》講述日本平安王朝時期,一個降為臣籍的皇子光源氏,他母親死得早,從小缺失母愛的他,長大後無心仕途,酷愛拈花惹草,一生與愛情糾纏不清,卻一生不可得。

影片極力將人物置身於美侖美奐的畫面中:潔白的櫻花,如水的月空,華麗的服飾無不給觀影者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一個影片,兩條線:紫式部生活的現實世界,光源氏生活的故事中的世界。兩條線相互交織構成了影片戲劇化的衝突。

女人似水如花

光源氏第一次見到藤壺是在桐壺帝與她出遊時, 那一瞥,目光便定格在她身上了:穿着繡有雙飛蝶的羅裙,淡搽脂粉,悠閒恬靜,散發着天然的風韻;那盈盈含笑倚風立於帝王旁的她猶如一朵嬌豔的桃花……

這撩動着她情思的女子的出現,成了他一生寄情於女人的風流符號。

“女人是水做的”,水的柔美包容了一切。她們展盡千般風情:或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或丁香笑吐嬌無限;或媚眼含羞合,丹脣逐笑開。為的是在光源氏心上留下一點痕跡,但男人的移情,有多少兩情相悦,有多少纏綿繾綣,都已在清冷的月光裏成為傷感的回憶。

夕顏是女子亦是花,在夜間無聲盛開又無聲凋謝,是種悲哀的花、無言的痛。可她卻在這樣短暫的生命歷程內綻放出唯美,那一瞬間的耀目是不可忽視的。

電影的主旨由此確立:女人在如夢如幻的人生裏,用悠悠女人味展現着萬種風情。女人似花、花似夢,夢醒、花謝。生命隨着飄忽不定的情,往往於最絢爛之時零落,宛若櫻花一般,隨着天際一縷華麗墜落,留給世界的是一種死亡之內,生命之外的唯美。

光源氏的悲劇

盧梭説:“人生而是自由的,他卻無往不在枷鎖中。”

光源氏的一生都擺脱不了一個“情”字,他有濟世之才,卻只流戀花叢。他的用情不一,給了愛她的女人致命的一擊,甚至葬送美好的生命。

從小母愛的缺失,讓他有一種錯覺:希望從更多的女人身上獲得愛,來彌補心中的缺憾。可他忘了,這些都是有情感、有靈魂的女人,不是毫無知覺的一件件玩偶。他渴望愛,卻不懂守候這份愛,這是他的悲哀,也是那些女人的悲哀。

光源氏與藤壺的亂倫之戀,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訴説的哀,明知這種感情是不道德的,但彼此的喜愛之情,不能夠壓抑,就是一種哀。但拋開道德層面,那種無法掩抑的愛恰如淤泥中的蓮花一般,妙不可言。從側面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悲劇之美。

尾聲

影片結尾光源氏與紫式部於一片朦朦的夜空下不期而遇。光源氏覺得是紫式部故事裏的世界在折磨他,讓愛離他而去。紫氏部一句“你招惹眾多女人,就需要付出與這些幸福同等的血淚”此世即我世。至此,現實世界和故事中的世界又重合了。

我們卻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種悲劇力量的存在:那種傷痛是歷久彌新的,並且是沉積久遠的。

篇四十四:源氏物語讀後感1000字

斷斷續續地看了幾個月的林文月譯本的《源氏物語》,合上書後,心情有如此書的淡紫色封皮一般,寧靜有致,所以忍不住想寫一些東西,

看書最好的享受,莫過於沉浸和畫面感,當在你讀着一行行白底黑字的時候,腦海中能夠浮現出一幀幀的畫面。我好像能夠看到日本平安時代貴族們一幕幕自在生活的場景,從房間的裝飾、春夏秋冬的庭院變幻,白天黑夜的輪轉,直到每個人物身上直衣和袖口的顏色和花紋,那一靜一動的舉止和神態,那一笑一顰的眉目傳情,那盆覆秀麗的直髮,彷彿流轉間能夠從中聞出那精心調配的薰香和與生俱來的體香一樣,又彷彿能夠聽到那千年不遇的琴音合奏一樣,合上書後,恍若如夢初醒,回味無窮。

一、關於和歌

此書最大的特點,是每一貼都有至少有2首以上的和歌穿插其中,全書共有795首,作為人物間傳遞書信和心情的重要表現方式,有時候能夠在描寫景物中穿插,起到以情助景的效果,所謂“和歌”,乃是日本的古典詩歌,以和文詠出。例如第二十三帖“初音”中,光源氏見紅梅初綻,清香四溢,卻無人賞鑑,遂自語道:

為尋芳兮訪舊屋,

梅枝梢頭春意濃,

又見奇花兮香馥馥。

一開始讀這些和歌的時候,覺得和我國的詩詞相似,但又有韻律和文體上的差別,有點不習慣,但隨着慢慢熟悉後,倒也覺得這種式樣的詩歌反而有另一種動人的光景。甚至萌發出如果我深諳日語,讀原著的話説不定更能體會其深遠的念頭來。書中男女的愛情,從最深刻的思慕,到相互的挑逗,甚至於打情罵俏,彼此嘲弄,和歌在《源氏物語》中經常取代了散文的繁複宂長的敍述,而更適度且靈巧地達成表情的任務。

二、關於男女之間

讀完此書後我也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所謂的讀後感,無非分為兩種,一種就是類似於科教制度下的傳統格式,比如此書通過怎樣的手法,描寫了怎樣的故事,揭露了當時社會婦女的地位如何低,如何苦大仇深的樣子。碰到這種讀後感我一般只能看到開頭便沒有了耐心。另一種,就是純粹以玩樂的態度來寫,雖然是自我創作的讀後感,但是焦點卻在於書裏面描寫了怎樣的男歡女愛,又如何為紫夫人這一近乎於完美的女性打抱不平,又如何地批判光源氏的不專一,以及抱怨當時社會糜爛的風氣。我看到這一類讀後感就覺得很疑惑,不知道是不是版本的關係,我讀的林文月版天地良心全篇沒有一處露骨地描寫男女之事的,但是卻比露骨的描寫更加深刻地呈現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打個比方,與其赤裸裸地展現男歡女愛,我看到過一張含蓄表述的圖片,圖片想要表達的是新婚夫婦洞房之夜,整張圖片就一張拉上紅色帷幔的架子牀,牀邊放了一雙繡花鞋,一雙男鞋,卻已足矣。

所以我特別欣賞林文月譯本的《源氏物語》也是這個道理,含蓄有致,清新動人。感情這種東西,本沒有對錯,何苦去責備光源氏。我一直覺得,源氏對於紫夫人是真心的,雖然在謫居須磨時和明石夫人誕下一女,雖然又在四十幾歲時娶了三公主,雖然妻妾成羣。但是,身為一個皇家貴族,一舉一動受世人矚目,有時候不得不因為政治原因而為私人的感情做出一點犧牲,娶三公主並非本意,而且在得知三公主和柏木私通後並沒有責怪和冷落,相反十分疼惜他們的兒子薰。源氏的每一個女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哪怕是其貌不揚的未摘花,其實對於源氏這樣的地位,完全可以瀟灑地不管不顧,但是他沒有,只要是他找得到聯繫得上的,都親自安排住所,甚至接到自己就近的地方方便照顧,修建庭院草木,並且在源氏自己去世後依然把所有夫人託付給兒子夕霧,在我眼裏,他是一個負責人又重情重義的人,雖然不能與紫夫人結為一對一的夫婦,雖然仍使紫夫人含恨而終,但是相信同樣完美大體的她心裏早已不再計較了。

紫夫人可以説是凝集了所有理想中女性的模樣,既有無瑕疵的外表,又有玲瓏七巧的善心,性格又十分温順可人,從小被源氏帶大,又一生依附與他,我對他們之間的真愛沒有絲毫的懷疑。

三、關於其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像源氏這樣從出生到死亡享盡了榮華富貴之人都不免感歎“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茫茫天地間,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眼前覺得可能是不得了的事情,經過一段時間回首看時,都不過是過眼雲煙,那些歷史那些陳年舊事,只不過都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篇四十五:源氏物語讀後感1000字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直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理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直珍貴的奇葩。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通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描寫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愛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悲劇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能力。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但是,相比之下,《紅樓夢》是偉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學寶庫裏,帶來一個嶄新的空前未有的東西,就是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不把人當做人,更不把女人當人,《源氏物語》亦是如此,它始終沒能擺脱封建的枷鎖的桎梏,女人的命運仍是悲慘的,處於供侮辱被蹂躪的位置。在二戰期間,日軍侵略中國的國土,在神聖的土地上建立幾百處慰安婦所供日軍解除寂寞與貪婪禽獸般的性慾。日本女性仍處於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禮教、封建婢妾制度、赤裸裸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劇陰霾之下,沒有被哪部文學鉅著賦予她們真正的支持與力量。這樣一比,《紅樓夢》是中國女性的頌歌,在曹雪芹先生的筆下,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晴雯、鴛鴦、紫鵑、平兒……幾十個青年女性,不僅僅是美麗,不僅僅是聰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見識”不凡的、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儘管我國文學寫出了不知多少美麗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過敢於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鬥爭的可愛形象,如崔鶯鶯和杜麗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劉蘭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憐憫可悲的形象,如“宮怨”詩、“思婦”詩主角;最低的則是供玩弄供蹂躪的對象,就是那些宮體詩豔體詩的主角……最終比較,《紅樓夢》雖是女性的悲劇,但更是女性的頌歌,而《源氏物語》只是女性的悲劇,並沒有賦予女性悲劇的力量。我更喜愛、忠實於我國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該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己的頭腦,拓寬自己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終於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篇四十六:源氏物語讀後感1000字

在這部小説中,紫姬(即紫上)是作者着意刻畫的理想淑女形象,她氣質優雅,藝壓羣芳,性格婉約,通情達理。深得源氏鍾愛,被公認為最幸福的女人。從表面看,的確如此。自十歲便被光源氏藏於深幃的紫姬,的確得到了不少令人豔羨的柔情蜜意與錦衣玉食。紫兒應該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因為長相酷似自己的昔日戀人藤壺更衣,紫上從十歲起便被光源氏撫養在自己家中,為此,她的一言一行其實都是光源氏教育的結果,也是光源氏意志的體現。可以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隨感:曰前拜讀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這部名作,讀完以後感觸良多。

我覺得作為一名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紫兒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己,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可以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知道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但是,為此她卻交出了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全部自主權利,以別無選擇代替了一切選擇。紫姬在喪失了人身自由的同時,也喪失了精神自由。

她如同一隻籠中之鳥,萬里雲天在她是永不可及對。而這種自由的喪失,不是靠皮鞭棍棒,而是靠脈脈温情來完成的,這就更加可怕,更有利於源氏對她這張白紙任意塗抹,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準則把她培養成自己所需要的人。在源氏的百般照顧、萬種柔情中,在源氏的引導、啟發、灌輸下,紫姬已經完全喪失了自我,而代之以光源氏的成功的創造者和貴夫人的標準模特。作為統治者的正夫人,她充分體現了本階級的倫理道德對其要求:温順賢惠、寬容忍讓、逆來順受、惟命是從;作為一個普通女人,她溺愛縱容自己的丈夫,疼愛他的子女,可以説,她所做的一切無人能夠指摘。可是,她自己又得到了什麼呢?丈夫出去尋花問柳,自己空有滿腔幽怨卻只能暗自落淚;獨寢中夜夜煩惱無休而當着源氏的面卻還要藏起淚衫,“裝作和藹可親、毫無怨恨的樣子”;當光源氏屢屢在眾人面前誇她“眾善皆備的完人”時,隱含在每一聲讚美背後的又有多少刻骨的悲酸、多少強嚥強壓的哀怨!

直到生命的後期,紫姬才對自己的命運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她開始了自己微弱的反抗,她開始指責光源氏,開始打算出家了此餘生。可是,她的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便含恨辭世了,在遺憾與憤恨中,紫姬結束了自己淒涼哀怨的一生。通讀全篇後不得不説的是《源氏物語》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源氏物語》亦是如此,它始終沒能擺脱封建的枷鎖的桎梏,女人的命運仍是悲慘的,處於供侮辱被蹂躪的位置。

篇四十七:源氏物語讀後感1000字

《源氏物語》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説。它講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個愛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希望他捲入宮廷鬥爭,因此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故事圍繞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愛情展開:早先他因為得知父親桐壺帝的寵妃藤壺長得很像自己已故的母親桐壺更衣,因此時常親近藤壺,直到長大後竟演變為對藤壺有戀慕的感情;然而藤壺畢竟是後母,即使年紀只差五歲,仍不能親近,因此源氏終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壺一般的理想女性。後來他找到了藤壺的侄女,長得和她很相似,便帶回家中教養為心中的理想女性,此女即後來的紫上。然而紫上在名份上並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託,娶了自己的侄女,即朱雀院與藤壺之妹所生的女三宮做正妻。此舉讓紫上心碎,而年齡跟他相差頗大的女三宮最後也與人私通生子。最後女三宮出家,紫上不久病逝。源氏在經歷世事後,也出家為僧。曰前拜讀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這部名作,讀完以後感觸良多,除了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異域風情和主人公與多位姣美的淑女之間纏綿的愛情使我心生嚮往以外,其中幾位女子的命運也頗有其耐人尋味之處。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眾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天皇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倫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天皇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愛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天皇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起,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後凋謝了。

紫兒應該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紫姬從10歲就被“光源氏”收養,由他親自調教,使之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美麗,性情温婉,涵養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完美女性。紫姬,可以説是一個集美麗、才華、賢德於一身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源氏親手“打造”出來的複製品,也還是離源氏以藤壺女御為原型幻想出來的完美女性形象也還是有距離。可以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然而,她真的幸福嗎?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難就這個問題作出客觀回答的。她或許會很輕易地説自己很幸福,但作為源氏一手撫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麼,因而,她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為了他快樂而活”我想從紫姬十歲那年被源氏收養開始就註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於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兒女,她疼愛;他的疲憊,她撫慰;他的缺點,她統統看不見。她願以源氏的幸福為幸福,她真的這樣做了,她為了他而活,就這樣活過了一生。作為一名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她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己,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可以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知道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後來,源氏年歲已長,收斂了許多,不再輕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為終於可以與那源氏兩人相守了,可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帶着先帝的囑託,嫁予了源氏,於是,夢又碎了,她終於開始思考自己這一生:“這種世態小故事中,記述着輕浮男子、好色之徒及愛上用情不專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們的種種經歷。然結局總是美女子歸依一個男子,生活終於安定。但我的境遇卻甚獨特,總是漂泊不定。誠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至此,她意識到了自己難言的痛楚與得不到的幸福,之後便纏綿病榻,帶着永恆的遺憾,溘然長逝。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四十八:《源氏物語》讀後感1500字

第一次看《源氏物語》是在20年前,讀中學的時候。這是一本讓我始終為之牽掛的書,是在圖書館借的。

當年正值夢幻般的青春年華,無奈也是要考試,讀書的緊要關頭,課業繁忙,連假日也要回校上補習班,想起來真是覺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個了無生趣的記憶。現在還真後悔為什麼沒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的頂着升學的壓力,考試,做作業。學校,家,學校。書本,牀,書本。實際上我也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成績比不上高大英俊的哥哥,唸完的書到今天也沒能用上。畢業證書也並未給我帶來好工作,如果我有小孩,一定就不能讓他接受這樣僵化的學校教育。

記得當年學校裏同學們還是會偷偷的看一些武俠小説,港台的王子公主般的愛情小説。我也不例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流行書籍。沒有網絡的世界,電視也是被家長管制的,當年的出格事情就是躲在被窩裏看閒書。然而,我覺得自己畢竟不是那種熱血的青年,沒有被大俠的英雄行為,或者是痴男怨女們驚天動地愛情感動多久,就厭煩了那千篇 一律的故事。

《源氏物語》是一本11世紀的日本小説。我本人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當年有侵略我們國家,也是當時歷史課本的相關內容的描繪,對日本是非常反感的,可是這本書卻給了我一個不同的印象。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借了這麼一本書來看。它不是美國的小説那種扣人心絃,層出不窮的故事情節讓你沸騰起來,也不是港台小説的煽情,讓你流淚,引誘你一直想知道故事的結尾,追到了最後,就會把它拋開,再也不會想起來。《源氏物語》給我的感覺就象是涓涓的溪流在森林中安靜的淌過,讓我安心,舒服,無比的暢快。這是一本可以隨便掀開一頁,從任何一部分開始讀的.書,讀上一兩頁後把它放在一邊然後做其他事情,到想起來的時候再接着念。我覺得它可能是出自一個女人的手,筆觸細膩,清新,滑利,又如低沉沙啞的聲音在耳邊吟唱,又象是欣賞一幅山水畫,讓我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心情平靜得象是練了瑜珈,或者是在寺廟中閉目盤腿的和尚般不起波瀾。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真正的王子,美麗,聰明,身上有奇香。母親的地位雖然低卻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也無法保護她,結果她在王子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保護她唯一的王子,皇帝即使非常想讓他做太子,但是沒有外戚的幫助,只能給他帶來災難。所以,他被貶為臣,身份高貴的臣,賜名‘源氏’。我覺得這非常有意思,世俗的人是拼了命的爬最高的權利地位,令自己身處險境也在所不惜,偏這皇帝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寧願他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當皇帝。非常有智慧。

源氏在年幼的時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大後是能左右國家政策的重臣。為了穩固地位,他跟左丞相的女兒結婚,有一個兒子。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妻子。故事其實是他一生中遇到的女人,還有他們之間的故事。故事涉及的女人有100多人,沒有名字。她們的名字已地名,物品的名字,顏色等等代替。我想書可能本來就是中文寫的,畢竟11世紀的時候日本是中文大行其道的時候,日本本身的文字可能還未成型。但是非常好讀,是完全的白話。書中情人間的書信都是美妙的詩歌,讓人喜歡比如‘長年遁世隱海角,此心終難捨紅塵’也是我現在的心情。我在書中看不到愛情的描寫,也沒有思念。女子們的命運就象是日曆,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很多女人僅僅是源公子獵豔時的戰利品,儘管只要曾經有過交情,即使是一晚,公子也會照顧她們一生,但是畢竟就要孤獨終老了。他唯一愛的只有‘紫兒’,他們相遇的時候,紫兒只有10歲,死了母親,是親王的女兒。源氏見他可愛,象他母親,也象王后,他的繼母(他的心上人)就帶回家撫養,天天同吃同睡,但並不侵犯她,直到她14歲。可是公子除了她以外還是不時去找別的女人,紫兒氣不過,要出家,但是不被准許,後來28歲就去世了。公子在他死後就出了家。以後的故事是他的兒子。

後來,我讀了很多的書,還是覺得最喜歡的是這本。可能它並不急於要評判些什麼,表達些什麼,什麼也沒有。不可以説是愛情故事,因為沒有愛情,不可以説是歷史故事,它寫的僅是些男女的交往,也不可以説是傳記,沒有列主人公的職位,大事年紀……它什麼也不是。可是當我再一次在書店看到這書的時候,我就買了下來。它是日本第一本小説,在日本非常有名。我對它的偏愛超出任何的文學作品。喜歡放在那裏,時不時的翻一下,遐想那書中地位高貴,身有奇香,讓所有人都為之入迷的源氏光究竟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如果我能與他相遇,即使是一天之後被無情拋棄,也是心甘情願。

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日本拍的這小説的電視劇。看到了日本人心目中源氏物語,驚歎片子拍得是如此的美,就象是仙境一樣。可是片中的男主角儘管是英俊,但是和我心目中可以用美麗,聰穎,謹慎,多情來形容,令後宮所有的絕色美女失色的源氏光比起來,他還是令人失望的。究竟怎樣的俊俏,意氣風發,風華絕代,但是同時又是失意,謹慎。擁有一切,同時又一無所有。美麗動人,但是讓人覺得象仙子般超凡脱俗,心如湖水般平靜。多情而不好色,無論做什麼都能讓人認同,不管什麼錯,都可讓人原諒。讓人覺得不配獨自擁有的源氏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這樣的美男子,絕不上好先生,好情人,可是,如果能看到他,我覺得今生無悔了。

篇四十九:源氏物語讀後感優秀作文

花了三天時間看完八百多頁的《源氏物語》,算是我讀得比較快的一次了。其實06年買這本書的時候也就是因為它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覺得應該買一本收藏,然後就藏了四年半才真正開始讀。

一共五十五章,每一章的題目並不像紅樓夢那種章回體的標題,而是簡單的2到4個字,大多數時候是某個女性的名字,有時也是該章相關的某個意象(其實女性的名字也都是由跟其相關的意象而得的)。章與章之間相對獨立,但總的脈絡比較清晰。作者圍繞源氏及其後代的生平,着重表現那個時代的宮廷生活以及主人公的感情糾葛,除了情節發展的必要的説明,很少涉及政治鬥爭,詳略上也把握得很得當。但這個版本的不知道是不是有刪節,有個別章之間感覺沒有交待清楚,結尾也感覺並不像結尾,有種沒寫完就斷了的感覺。

文字細膩優美,對於景物的刻畫、宮廷盛會的記錄以及音樂等描寫尤其細緻而有感染力,加上作者飽讀詩書,尤其對中國的詩歌很文學有很多研究,在描寫時經常引用,也讓這本書對於中國讀者更加親切。在人物的刻畫上,作者善於表現人的心理活動,可能因為是女性,所以寫得特別細膩動人。有些人物雖然出場不

多,筆墨有限,卻讓人感到個性鮮活,躍然紙上。當然,對人物的描寫融入了作者個人的價值觀,有些地方還是不太讓今天的讀者認同的。另外還有一些對於因果輪迴等迷信思想,例如鬼魂索命,生魂祟人,血統論、宿命論等,最終彷彿什麼不能解決的事情都能由出家來逃避,也是這本書不太讓我喜歡的地方。不過話説回來,紅樓夢中也有類似的內容。

這本書着重在刻畫人物,所以主要講一下對書中一些人物的看法。看完全書,除了主人公源氏,讓我印象最深又最喜愛的人物,女子中是空蟬和紫姬,男子中是頭中將(夕霧只能勉強算一個吧,如果沒有後來的落葉公主事件,這個人物本來是非常正面的一個的)。

篇五十:源氏物語讀後感優秀作文

從圖書室借了好幾本書,原為寒假中讀的,在舅婆婆家書櫥裏看到有《源氏物語》,就借了來,將其他書擱置一旁,先讀《源氏物語》。年前忙於衞生大掃除,年後忙走親訪友招待客人,尋找空閒早時讀晚時讀日日讀書不輟,今日,終於讀完《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直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理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直珍貴的奇葩。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通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描寫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愛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悲劇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能力。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我讀《源氏物語》倉促,只算得瀏覽而已,只是粗得書中滋味。讀後第一感是中國文化對當時的日本文化影響極深,為此足令我等為中國文化之博大深遠而自豪。《源氏物語》雖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小説名著,但書中引經據典了大量中國典故,書中引用白居易的詩句90餘處,及《禮記》、《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等等,竟至有”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之句,書中有大量與漢語相通的答和古詩詞,頗具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從另一方面説,雖然書中有大量古詩詞,但感覺其詩詞遠水平遠遜於《紅樓夢》更遠遜於我國其他經典古詩詞,也許原因在於外國傳統及文化的差異之“隔”,也許還有翻譯的原因或者自身對其文化有誤解或曲解多多。

讀後第二感是古代的日本貴族生活何其奢靡淫亂!雖然有當時走婚和一夫多妻制的社會原因,但源氏一生閲女無數,與繼母偷情,娶自己的養女,娶自己的侄女……書中僅有一個專情的男子薰君(源氏的妻子三公主與柏木大將私通所生),但最後也因為浮舟與親王爭風吃醋……最可憐那時的日本女子,總是被男人玩弄於股掌之中,無論是貴為皇族貴親之女,還是卑賤為鄉野或侍從女子,被男人偷窺或惦記上便會惹禍上身,終日在內室隔着門隔着簾子不見人不知何時就被男人溜進室內奸淫了……讀書時常常想:相當的日本男女性關係自是與源氏物語深有淵源的。

讀後第三感是當時日本的上層社會是很注重才藝修養。人際交往言語之間常常以和歌相答,和歌寫於紙上,內容和書法都是評判才情的重要標準,紙張顏色、束條也都很講究,有薰香、有插花,似乎高雅、有風情的得很。男子的歌藝、舞藝、琴藝、畫藝等、女子的詩詞、書法、琴藝等都相當於名帖。當然,當時日本的上層社會也是很注重外貌的,不但相貌形容,衣服顏色及搭配、薰香及花紋都很被人看重。因為髮型較簡單的原因,對女子的髮長和髮色也很看重。令我不解的是,書中多處欣賞女子外貌的語言的是“小巧玲瓏”,不知那寬大的類似和服的服裝裏,裝着一個小小的身體還有什麼美感……

篇五十一:源氏物語讀後感優秀作文

《源氏物語》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説。它講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個愛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希望他捲入宮廷鬥爭因此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

故事圍繞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愛情展開:早先他因為得知父親桐壺帝的寵妃藤壺長得很像自己已故的母親桐壺更衣因此時常親近藤壺直到長大後竟演變為對藤壺有戀慕的感情;然而藤壺畢竟是後母即使年紀只差五歲仍不能親近因此源氏終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壺一般的理想女性。後來他找到了藤壺的侄女長得和她很相似便帶回家中教養為心中的理想女性此女即後來的紫上。然而紫上在名份上並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託娶了自己的侄女即朱雀院與藤壺之妹所生的女三宮做正妻。

此舉讓紫上心碎而年齡跟他相差頗大的女三宮最後也與人私通生子。最後女三宮出家紫上不久病逝。源氏在經歷世事後也出家為僧。曰前拜讀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這部名作讀完以後感觸良多除了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異域風情和主人公與多位姣美的淑女之間纏綿的愛情使我心生嚮往以外其中幾位女子的命運也頗有其耐人尋味之處。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眾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天皇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倫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天皇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愛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天皇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起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己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後凋謝了。

篇五十二:《源氏物語》讀後感1000字

當年正值夢幻般的青春年華,無奈也是要考試,讀書的緊要關頭,課業繁忙,連假日也要回校上補習班,想起來真是覺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個了無生趣的記憶。現在還真後悔為什麼沒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的頂着升學的壓力,考試,做作業。學校,家,學校。書本,牀,書本。實際上我也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成績比不上高大英俊的哥哥,唸完的書到今天也沒能用上。畢業證書也並未給我帶來好工作,如果我有小孩,一定就不能讓他接受這樣僵化的學校教育。

記得當年學校裏同學們還是會偷偷的看一些武俠小説,港台的王子公主般的愛情小説。我也不例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流行書籍。沒有網絡的世界,電視也是被家長管制的,當年的出格事情就是躲在被窩裏看閒書。然而,我覺得自己畢竟不是那種熱血的青年,沒有被大俠的英雄行為,或者是痴男怨女們驚天動地愛情感動多久,就厭煩了那千篇 一律的故事。

《源氏物語》是一本11世紀的日本小説。我本人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當年有侵略我們國家,也是當時歷史課本的相關內容的描繪,對日本是非常反感的,可是這本書卻給了我一個不同的印象。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借了這麼一本書來看。它不是美國的小説那種扣人心絃,層出不窮的故事情節讓你沸騰起來,也不是港台小説的煽情,讓你流淚,引誘你一直想知道故事的結尾,追到了最後,就會把它拋開,再也不會想起來。《源氏物語》給我的感覺就象是涓涓的溪流在森林中安靜的淌過,讓我安心,舒服,無比的暢快。這是一本可以隨便掀開一頁,從任何一部分開始讀的書,讀上一兩頁後把它放在一邊然後做其他事情,到想起來的時候再接着念。我覺得它可能是出自一個女人的手,筆觸細膩,清新,滑利,又如低沉沙啞的聲音在耳邊吟唱,又象是欣賞一幅山水畫,讓我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心情平靜得象是練了瑜珈,或者是在寺廟中閉目盤腿的和尚般不起波瀾。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真正的王子,美麗,聰明,身上有奇香。母親的地位雖然低卻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也無法保護她,結果她在王子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保護她唯一的王子,皇帝即使非常想讓他做太子,但是沒有外戚的幫助,只能給他帶來災難。所以,他被貶為臣,身份高貴的臣,賜名‘源氏’。我覺得這非常有意思,世俗的人是拼了命的爬最高的權利地位,令自己身處險境也在所不惜,偏這皇帝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寧願他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當皇帝。非常有智慧。

源氏在年幼的時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大後是能左右國家政策的重臣。為了穩固地位,他跟左丞相的女兒結婚,有一個兒子。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妻子。故事其實是他一生中遇到的女人,還有他們之間的故事。故事涉及的女人有100多人,沒有名字。她們的名字已地名,物品的名字,顏色等等代替。我想書可能本來就是中文寫的,畢竟11世紀的時候日本是中文大行其道的時候,日本本身的文字可能還未成型。但是非常好讀,是完全的白話。書中情人間的書信都是美妙的詩歌,讓人喜歡比如‘長年遁世隱海角,此心終難捨紅塵’也是我現在的心情。我在書中看不到愛情的描寫,也沒有思念。女子們的命運就象是日曆,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很多女人僅僅是源公子獵豔時的戰利品,儘管只要曾經有過交情,即使是一晚,公子也會照顧她們一生,但是畢竟就要孤獨終老了。他唯一愛的只有‘紫兒’,他們相遇的時候,紫兒只有10歲,死了母親,是親王的女兒。源氏見他可愛,象他母親,也象王后,他的繼母(他的心上人)就帶回家撫養,天天同吃同睡,但並不侵犯她,直到她14歲。可是公子除了她以外還是不時去找別的女人,紫兒氣不過,要出家,但是不被准許,後來28歲就去世了。公子在他死後就出了家。以後的故事是他的兒子。

後來,我讀了很多的書,還是覺得最喜歡的是這本。可能它並不急於要評判些什麼,表達些什麼,什麼也沒有。不可以説是愛情故事,因為沒有愛情,不可以説是歷史故事,它寫的僅是些男女的交往,也不可以説是傳記,沒有列主人公的職位,大事年紀……它什麼也不是。可是當我再一次在書店看到這書的時候,我就買了下來。它是日本第一本小説,在日本非常有名。我對它的偏愛超出任何的文學作品。喜歡放在那裏,時不時的翻一下,遐想那書中地位高貴,身有奇香,讓所有人都為之入迷的源氏光究竟應該是長什麼樣子?如果我能與他相遇,即使是一天之後被無情拋棄,也是心甘情願。

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日本拍的這小説的電視劇。看到了日本人心目中源氏物語,驚歎片子拍得是如此的美,就象是仙境一樣。可是片中的男主角儘管是英俊,但是和我心目中可以用美麗,聰穎,謹慎,多情來形容,令後宮所有的絕色美女失色的源氏光比起來,他還是令人失望的。究竟怎樣的俊俏,意氣風發,風華絕代,但是同時又是失意,謹慎。擁有一切,同時又一無所有。美麗動人,但是讓人覺得象仙子般超凡脱俗,心如湖水般平靜。多情而不好色,無論做什麼都能讓人認同,不管什麼錯,都可讓人原諒。讓人覺得不配獨自擁有的源氏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這樣的美男子,絕不上好先生,好情人,可是,如果能看到他,我覺得今生無悔了。

篇五十三:《源氏物語》讀後感1000字

人世浮沉本無常,似真亦幻夢一場。夢逐清河流水去,方知世事多悲傷.一幅日本古代宮廷生活的白描畫卷,一首如泣如訴的婦女悲情曲,一部日本歷史文化鉅作,當古老繁華徐徐落幕後,激盪在胸間的哀傷久久不散,唯美哀豔的情感如櫻花繽紛點綴思想。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出身平安時代中層貴族家庭,自幼熟讀中國古代文獻,對白居易詩歌頗為喜愛,同時十分熟悉音樂、佛教和《日本書紀》,年輕時嫁給長她二十多歲的藤原宣孝,生一女,三年後丈夫去世。後入宮任一條彰子皇后女官,《源氏物語》就是其寡居宮中生活時寫就”。

所謂情之一字維繫世界,愛之一字粉飾乾坤,愛情,永遠是人類談不完的話題.“問世間,情為何物?”“一聲摳問蕩千古(引語卻江)”。看此書,方知世上博愛者當屬源氏。初看只覺源氏不過一多情種而已,細讀方知其味不在爛情的可恥而在專情的珍貴。那時代專情的美德似乎只有女子才有。薰君倒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痴情男子,其行為令人擊節,只是行事太小心翼翼了,上帝從來不會照顧行動緩慢的人,他因為顧慮重重而失掉了心愛的女人,因為心愛的女人失蹤而憂傷而看破紅塵,歎其真情的同時哀其自私的卑下。

是不是自古以來所有男人在愛情上都是自私的呢?古時日本婦女地位低下,即便皇家出身的公主也不能隨意。封建勢力中男人可以妻妾成羣,而女人惟有堅貞不二才不被世人恥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似乎是專為那個時代的女性頌歌的。但源氏也不絕對無絲毫可取之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卻從不盛氣凌人,待人接物禮道周全,廣施恩惠,凡與他有過感情糾葛的女人都仰仗他的好意安閒度日,這就是權利和財富賜予他的特殊優勢吧。源氏好色,但不絕情,他眼中的女人各有可愛之處。他的正夫人紫姬高貴優雅美貌,通音律曉書法,聰慧温柔大度能幹,深得源氏寵愛,是源氏自己培養大的伴侶,與源氏可謂情投意合兩情相悦,比源氏小好多歲,源氏對於紫夫人用情算是最深了,紫夫人逝世後,源氏也常自責:“...不管是逢場作戲還是迫不得已,我為什麼要做出這些事來傷她的心呢!...”慚愧之至追悔莫及之心痛苦不堪,也許自古多情者亦多苦吧,我猜想這個十全十美的女子該是個怎樣的可人呢?説不定就是作者的影子,她是個美好的化身。空蟬個性最鮮明,孤傲清高貌美,在眾多女性中顯得卓爾不羣,源氏百般追求終未得嘗所願,於源氏來説該是怎樣一大恨事?以他當時天下第一美男,第一才子又是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身份,居然不能讓一女子動心,可見空蟬性情之剛烈高傲窮古難尋。

明石姬,一鄉村女子,在源氏被流放期間所遇,這個恬靜優美善良的美女中的美女,一樣沒有逃脱源氏情網,好在她有自知之明,自知身份地位無法跟他人相比,為人處處謹慎小心從不爭風吃醋,也得到源氏的悉心照顧愛憐,後來因為女兒尊為皇后而榮耀聚身,心態的平淡也讓她能夠長命百歲安度人生。末摘花相貌醜陋,無才卻有德,幫助源氏照顧源氏和槿姬所生的兒子,無怨無悔,她對源氏感恩有加,對於這個有情有義的忠誠女子,源氏也是心存感動,因而對她也是充滿敬重與關懷的。藤壺皇后,源氏父皇之妻,源氏母親死的早,是她照顧源氏長大,其實源氏對她是一種戀母情結,後與她生一子,後來被立為太子榮登皇位,但是藤壺皇后為此既愧疚又懊悔,惶惶不可終日,後來一心向佛,哀哀度過其短暫的一生。還有其他與源氏糾葛的女子,就不一一複述,繁縟細節幾近雷同。托爾斯泰説: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麼幸福的女人也是一樣的,不幸的女人也是各有各的不幸吧。

這部書人物關係複雜,悖倫之事常多,反映出當時皇權貴族們奢侈糜亂的生活狀態,如蜉蝣“似有亦如無”過着醉生夢死的奢華生活,在慨歎與感傷中消耗着短暫而又不失優雅的人生.物哀唯美貫穿全書。非常有趣的是,作者在第四十一回中自由標題《雲隱》而沒有正文,雲隱即隱遁之意,關於源氏是如何死的人們無從得知。至於沒有正文的原因,千年以來,各學者各持己見説法不一,大致可分為四種,一説本來有正文,因某種緣故損失;二説作者本打算寫正文,因某種緣故作罷;三説作者故意不寫正文,任其空白;四説本來連題名也沒有更別説是正文了。一般都相信第三種説法,因為本來紫夫人之死寫的尤為悲傷沉痛,若再寫主人公之死作者會不堪其苦,因此只標題而不寫正文,僅向讀者暗示此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988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