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源氏物語讀後感 優選20篇

源氏物語讀後感 優選20篇

【導語】

源氏物語讀後感 優選20篇

源氏物語讀後感 優選20篇 由本站會員“zhuangshisz”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源氏物語讀後感篇2:源氏物語讀後感篇3:源氏物語讀後感篇4:源氏物語讀後感篇5:源氏物語讀後感篇6:源氏物語讀後感篇7:源氏物語讀後感篇8:源氏物語讀後感篇9: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0: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1: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2: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3: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4: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5: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6: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7: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8:源氏物語讀後感篇19:源氏物語讀後感篇20:源氏物語讀後感

【正文】

篇1: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説。它講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個感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期望他捲入宮廷鬥爭,所以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故事圍繞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感情展開:早先他因為得知父親桐壺帝的寵妃藤壺長得很像自我已故的母親桐壺更衣,所以時常親近藤壺,直到長大後竟演變為對藤壺有戀慕的感情;然而藤壺畢竟是後母,即使年紀只差五歲,仍不能親近,所以源氏終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壺一般的夢想女性。之後他找到了藤壺的侄女,長得和她很相似,便帶回家中教養為心中的夢想女性,此女即之後的紫上。然而紫上在名份上並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託,娶了自我的侄女,即朱雀院與藤壺之妹所生的女三宮做正妻。此舉讓紫上心碎,而年齡跟他相差頗大的女三宮最終也與人私通生子。最終女三宮出家,紫上不久病逝。源氏在經歷世事後,也出家為僧。曰前拜讀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這部名作,讀完以後感觸良多,除了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異域風情和主人公與多位姣美的淑女之間纏綿的感情使我心生嚮往以外,其中幾位女子的命運也頗有其耐人尋味之處。

《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一生擁有眾多女人,一經和他有了或長或短的關係,他都會供她們生活之需,多方關照她們的生活。但他的最愛卻是藤壺女御,她既是他的繼母又是他的初戀“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壺更衣在他年僅3歲時就在周圍女人的妒忌聲中憂鬱病逝,其父桐壺天皇又娶了與桐壺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壺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對母親的一腔思念和愛轉移到了這位繼母身上。他的父親念他自小缺少母愛,囑咐藤壺女御多多親近他。不想,這一對美麗絕倫的非親生的母子之間在日常的耳鬢廝磨中產生了不應有的感情,發生了亂倫的事情,竟然還懷上了孩子。藤壺女御貴為“后妃”本應儀態萬方,母儀天下,一時的衝動釀下了如此大禍,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懷着對天皇的愧疚之心,又為肚子裏的小皇子的前途命運擔憂,日夜害怕事情敗露大禍臨頭,只得硬起心腸,割捨感情,斷然拒絕“光源氏”日後的求歡,毅然決然疏遠了“光源氏”。

而“光源氏”對異性的愛慕和幻想是被這位繼母喚醒的,他始終無法將愛轉移到同樣高貴而美麗的妻子“葵姬”身上,只因桐壺天皇的一句“童發已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結成無”和左大臣的“合歡朱絲綰同心,只願深紅永不消”就結成了這門看起來門當户的姻緣,但婚姻的紅線並不能將這對美麗的人兒拴在一齊,身份高貴的“葵姬”又放不下“架子”撒嬌撒痴承歡自我的男人,“葵姬”只得像一朵寂寞的鮮花悄悄地枯萎,最終凋謝了。

紫兒應當可稱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雖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從幼年起就與源氏相伴,由源氏親自教養成人。紫姬從10歲就被“光源氏”收養,由他親自調教,使之逐漸成長為一個容貌美麗,性情温婉,涵養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寬廣的完美女性。紫姬,能夠説是一個集美麗、才華、賢德於一身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源氏親手“打造”出來的複製品,也還是離源氏以藤壺女御為原型幻想出來的完美女性形象也還是有距離。能夠説,源氏對於她的撫育有點類似於今曰十分流行的戀愛養成遊戲,完全按照自我心中所向往的夢想伴侶的形象來培育紫兒,而紫兒在他的精心教養下也確實在品格、儀態、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邊的其他女子,並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後成為了源氏的嫡夫人,與源氏相伴直至終老。她看似尊榮無比,幸福美滿。雖然源氏情人無數,風流成性但始終把她放在第一位,給予她,他的其他情人從未擁有過的地位以及長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後了卻塵緣,皈依佛門。然而,她真的幸福嗎?我想紫姬本人是很難就這個問題作出客觀回答的。她或許會很輕易地説自我很幸福,但作為源氏一手撫育成人的情人,她的人生觀、價值觀、感情觀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所以她可能永遠不會明白自我真正想得到的幸福是什麼,因而,她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她的幸福,而是——他的。

“為了他歡樂而活”我想從紫姬十歲那年被源氏收養開始就註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於是,她由他。他的情人,她包容;他的兒女,她疼愛;他的疲憊,她撫慰;他的缺點,她統統看不見。她願以源氏的幸福為幸福,她真的這樣做了,她為了他而活,就這樣活過了一生。作為一名伴侶、一位母親、一個情人,她無疑是完美的,而作為她自我,她卻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了。她沒有得到父母的憐愛,沒有兄弟姐妹能夠相依,沒有親生的兒女承歡膝下,她甚至沒有過完她的童年就被牽扯進了一個男子的戀愛養成遊戲裏。能夠説,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愛,然而那名男子卻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給,有太多的愛人需要他的安慰。可是……他難道不明白嗎?在她的生命裏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之後,源氏年歲已長,收斂了許多,不再輕易眠花宿柳了,紫夫人以為最終能夠與那源氏兩人相守了,可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三公主,以堂堂公主的身份帶着先帝的囑託,嫁予了源氏,於是,夢又碎了,她最終開始思考自我這一生:“這種世態小故事中,記述着輕浮男子、好色之徒及愛上用情不專之男子的女人,以及他們的種種經歷。然結局總是美女子歸依一個男子,生活最終安定。但我的境遇卻甚獨特,總是漂泊不定。誠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較常人幸運,可是,難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難忍之愁苦,鬱郁以終麼?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至此,她意識到了自我難言的痛楚與得不到的幸福,之後便纏綿病榻,帶着永恆的遺憾,溘然長逝。美麗的人或事總不能長久,而人們最想得到的往往總得不到。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篇2:源氏物語讀後感

一張漂亮的臉蛋,一個高貴的身份,一趟風流的人生。源氏公子,一位紫式部筆下響譽全日本的美男子。《源氏物語》,一本出自平安時代貴族社會全盛時期的名著。

我想,源氏物語公子是迷惘的,一生都活在別人無限的讚美中,不斷地利用權利踐踏感情。也許他從未看見過真正的自我,鏡中的美人一向是在貴族權利照耀下活着,然後,驚豔。

從源氏三代人的歷程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出上層貴族之間的互相傾軋。權利之爭使活着的人繼續無奈地活着,使逝去的人因大起大落的悲痛而無法安息。一切榮辱沉浮都與之密不可分,這也悄然折射出了這個階級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

源氏公子猶如暗夜的蝴蝶,有權利和諂媚做成的雙翅,帶着他,輕盈地出入慾望的橫流。他以任性的姿態,翩然出入於無際的黑暗。

你能夠顛覆所有骯髒的純潔。

可是你沒有!你只單純地愈加沉醉於自我輕浮的傲慢,陷的更深,卻仍在體驗窒息的快感。可憐的人,是連如何呼救也不記得了吧。

彷彿是冥冥中有人指引着,指引着源氏公子走向自我的另一個靈魂,一個屬於惡魔的靈魂。

沉淪。

你自詡是完美的,所以傲慢地理直氣壯,傲慢地無人敢近,但又使大部分人拜倒在你的腳邊,貪婪地注視着你的美貌和權利。偶爾,在你至高的權利下,會蹦出一些反抗的火花,但只在你居高臨下,輕蔑一笑間,她們便與光一同逝去。你當然不會在多年後想起她們,即使你以往極力想得到她們。記得有人説過,任何東西消失了,都會留下痕跡。而她們呢她們留下痕跡嗎飄逸的身影,你悄然無聲地走了,也帶走了許多顆純潔的心,你明白嗎

芳魂化作瀟瀟雨,

漠漠長空也淚淋。

在那樣的亂世,我們不必對任何人進行幻想。掌權者如果是傳説,那麼之前總有歷史湮然沙碩,之後總有神話輝宏堂煌;是夢想,那麼總有人馨盡畢生精力追求,總有人得到了便即刻失落;是幻覺,那麼將長久地被詛咒為惡魔匍匐暗夜漫溢着甜美的罪惡感,長久地被讚美為神靈捧在殿堂指引人們往生極樂世界;是圍城,那麼必須直到此刻也依然有人想進去,也必須依然有人想出來。是吸血鬼,我們常見的有三種:要麼求生不得,要麼求死不能,要麼做了本性的奴隸猶如一具殭屍。

所謂貴族,只是意欲展翅的蝴蝶。未飛,翅已損。

篇3:源氏物語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源氏物語讀後感!

這本書寫於一千年前,日本一個女貴族寫得讓皇家消遣的書,類似上官婉兒寫了一部書給武則天看的意思,作者名叫紫式部,號稱日本的《紅樓夢》,但比《紅》早七八百年,主要以貴族源氏家族三代的感情故事為主線,間或有家族興衰。這本書我看得一唱三歎,迂迴曲折,看着看着着急明白結局,就一目十行的翻着往前看,越過看了,又覺得文筆實在優美,後悔沒有好好欣賞,就折回去重新細細看來,如此反反覆覆,複復反反。此書頗有日本那種細膩唯美的風格,閲讀本身就很怡人。有審美的愉悦感。

我花了一個月才看完,真是害苦我了,這把年紀,睡之前看小説類比較吸引人的書,就會腦電波興奮度加強,要好一陣子才能入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更説明了的確是一本有閲讀趣味的術。前一段買了本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哲學類的,有點費腦子,那對我來説就是通往睡眠之路,一看就困,我準備老了,放本高數在枕邊。

在看的過程中,我思考了一下,不是出於愛國情結,客觀的説源氏物語的確比紅樓夢要差一點的,首先從筆力而談,高下力見,源是細膩婉約,紅卻是深鬱秀美兼具,就資料來説,源書主要是三代男主人公的感情史,中間的知識點就是寫情詩時的詩詞,大部分就是那種什麼排句,(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可能説的不對)類似中國的對聯,兩句兩句,真的比咱們的唐詩宋詞元曲是萬萬不及的,裏面涉及的知識點也多是衣服薰薰香,宴會時的樂評舞評,出家的習俗,佛具的知識,日本貴族我感覺出家的異常多,當年看一休哥的時候,感覺他出家完全是被黑惡勢力迫害的,可憐死了,看了這本書才明白,日本當年出家蔚然成風,皇帝一退位,出家,皇后妃子(日本叫女御,更衣,尚伺什麼的)皇帝一不行,也出家,貴族家的夫人啊什麼的也是死了一半,出家了一半。可我感覺咱們紅樓夢,醫藥,飲食,詩詞,服裝,建築,宗教無一不包。看了一部書,就學了一堆東西。還是中國人實在啊。

我想了一下,這就如同日本人的料理,半天上來,咱們一看,幾片魚,兩片菜,一小碗湯,可是日本人就那麼切一切。擺一擺,實在是清爽好看,日本飲食建築服飾都給人一種靜物感,線條清晰明麗,讓人感覺生命的優美與詩意,咱們的紅樓夢就是滿漢全席,美崙美煥。讓人感覺到生命的華美與滄桑。

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在閲讀的過程中,一向讓我體會到一個字”美”,能把文章寫得如此之美,讓人感覺如在初春細雨濛濛中,漫步在綴滿淡紫色花朵的花徑之間,真是不錯。

篇4: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一書中最讓人深刻的女性形象,大抵就是紫姬了。甚至因為人們對紫姬的喜愛稱頌,作者被改稱為紫式部,由此可見一般。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鍾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着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後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説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潛移默化中完全按着心裏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温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温柔於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淒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着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係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又有源氏對於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淒涼度過呢再之後,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説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後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雅悲哀的語調敍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着絃琴,傷感離世的情節。看後不禁感慨萬千。[由本站網友投稿]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並不是這樣説的,他説他愛紫姬勝過他人,並非只愛紫姬一人,説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越於幸於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説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並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裏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的恆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後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於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生關係,發現末摘花相貌醜陋後又幾乎等於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願,於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篇5:源氏物語讀後感

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很偶然的機會在學校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出於對日本文化的莫名的好奇,就完整的看了一遍,之後又去找了電影來看,説實話,沒有在日本的文化中薰陶過的人一般很難理解這本書。就像《紅樓夢》我們能看到寶玉和黛玉輾轉反側的感情,卻很難理解紅學家很整天在折騰些什麼。

印象中的古代日本,禮儀周到、民風淳樸,無疑《源氏物語》讓我大大震撼了一把。當時的感覺就是古代的日本人隨心而動,很有自我追求的精神。大概是平安時代受唐朝的影響深遠。以言情小説的角度,這本書並沒有多少驚喜,畢竟書裏晦澀的言語以及時不時出現的詩句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乏味。而書中不時出現白居易的詩句,及《禮記》、《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隱伏在故事情節之中,使該書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氣氛,更讓人會誤以為在讀半白話版的中國古典小説。之後想想,原先我真的只是看到皮毛而已。不用去追究一個名族的文化起源,單是經歷長時間的演化發展,已被烙上獨特的烙印。

日本是個矛盾的名族,明明對女性的歧視根深蒂固,偏偏有着日本版《紅樓夢》之稱的《源氏物語》又是出自女性之手,而這篇小説在當時也可是是作者寫給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讀物而已。書中由光源氏等人品評世間女子等級,展開光源氏的感情之旅,反映了當時貴族奢靡又出奇優雅的生活,權位利益僅僅輕輕帶過。書中那些如畫般美麗温婉,彷彿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存在的女子之於他們大抵只是附屬品罷了,貴族女子難免被當成利益聯盟的犧牲品,並無人真正關心她們的想法。

夢想與現實,表面的光華與內裏的醜惡,光源氏的追逐浪漫的一生以紫姬的離世而結束,只是已到盡頭,世人記住的都是他的光華。

有機會還是要去親眼看看,好好體會一下日本的傳統文化。

關於譯本,因為看的時候上下兩冊並不是同一個版本,比較了一下還是覺得豐子愷的比較好。

篇6:源氏物語讀後感

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很偶然的機會在學校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出於對日本文化的莫名的好奇,就完整的看了一遍,之後又去找了電影來看,説實話,沒有在日本的文化中薰陶過的人一般很難理解這本書。就像《紅樓夢》我們能看到寶玉和黛玉輾轉反側的感情,卻很難理解紅學家很整天在折騰些什麼。

印象中的古代日本,禮儀周到、民風淳樸,無疑《源氏物語》讓我大大震撼了一把。當時的感覺就是古代的日本人隨心而動,很有自我追求的精神。大概是平安時代受唐朝的影響深遠。以言情小説的角度,這本書並沒有多少驚喜,畢竟書裏晦澀的言語以及時不時出現的詩句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乏味。而書中不時出現白居易的詩句,及《禮記》、《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隱伏在故事情節之中,使該書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氣氛,更讓人會誤以為在讀半白話版的中國古典小説。之後想想,原先我真的只是看到皮毛而已。不用去追究一個名族的文化起源,單是經歷長時間的演化發展,已被烙上獨特的烙印。

日本是個矛盾的名族,明明對女性的歧視根深蒂固,偏偏有着日本版《紅樓夢》之稱的《源氏物語》又是出自女性之手,而這篇小説在當時也可是是作者寫給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讀物而已。書中由光源氏等人品評世間女子等級,展開光源氏的感情之旅,反映了當時貴族奢靡又出奇優雅的生活,權位利益僅僅輕輕帶過。書中那些如畫般美麗温婉,彷彿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存在的女子之於他們大抵只是附屬品罷了,貴族女子難免被當成利益聯盟的犧牲品,並無人真正關心她們的想法。

夢想與現實,表面的光華與內裏的醜惡,光源氏的追逐浪漫的一生以紫姬的離世而結束,只是已到盡頭,世人記住的都是他的光華。

有機會還是要去親眼看看,好好體會一下日本的傳統文化。

關於譯本,因為看的時候上下兩冊並不是同一個版本,比較了一下還是覺得豐子愷的比較好。

篇7:源氏物語讀後感

説起來,高中時候閲讀《源氏物語》,很大的一個感觸是覺得書中的女性甚是可憐。不論是早逝的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命如朝露的夕顏,與源氏不和最終難產而死的葵姬,投水自殺被人所救的浮舟,還是深受源氏寵愛的紫姬,她們無一不是悲哀的。

《源氏物語》一書中最讓人深刻的女性形象,大抵就是紫姬了。甚至因為人們對紫姬的喜愛稱頌,作者被改稱為紫式部,由此可見一般。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鍾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着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後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説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潛移默化中完全按着心裏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温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温柔於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淒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着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係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又有源氏對於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淒涼度過呢再之後,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説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後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雅悲哀的語調敍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着絃琴,傷感離世的情節。看後不禁感慨萬千。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並不是這樣説的,他説他愛紫姬勝過他人,並非只愛紫姬一人,説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越於幸於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説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並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裏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的恆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後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於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生關係,發現末摘花相貌醜陋後又幾乎等於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願,於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篇8: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向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日,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夢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向珍貴的奇葩。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並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經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感情故事,描述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感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杯具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本事。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齊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讀完此書,使人驚訝的是,無論此書的寫作背景,還是人物性格的描述,都彷彿像我們中國的《紅樓夢》,99.,而它卻比我國第一批長篇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早三百多年,比《紅樓夢》的問世早九百多年。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如《柳毅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書中很多引用漢詩,及我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鋪陳在迷人的故事情節中,使該書具有濃烈的中國古典的氣氛,所以讀起來並沒有異國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難以磨合的稜角,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像是讀我國小説油然而生的強烈的親切感。突然,我想起了一年前讀過韓國作家崔仁浩寫的一部《商道》,它博大精深,雖然是一部韓國小説,卻也引經據典了很多中國典故,將詩禮經史,佛教典故與經商理念,人生哲學融會貫通,打成一脈,也頗具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可見,中國的文化對世界各國影響極深,範圍之廣,為此,我欣喜不已。《源氏物語》與《紅樓夢》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可是對感情生活的着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很是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

可是,相比之下,《紅樓夢》是偉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學寶庫裏,帶來一個嶄新的空前未有的東西,就是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不把人當做人,更不把女人當人,《源氏物語》亦是如此,它始終沒能擺脱封建的枷鎖的桎梏,女人的命運仍是悲慘的,處於供侮辱被蹂躪的位置。在二戰期間,日軍侵略中國的國土,在神聖的土地上建立幾百處慰安婦所供日軍解除寂寞與貪婪禽獸般的性慾。日本女性仍處於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禮教、封建婢妾制度、赤裸裸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杯具陰霾之下,沒有被哪部文學鉅著賦予她們真正的支持與力量。這樣一比,《紅樓夢》是中國女性的頌歌,在曹雪芹先生的筆下,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晴雯、鴛鴦、紫鵑、平兒……幾十個青年女性,不僅僅是美麗,不僅僅是聰明,並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見識”不凡的、有獨立人格的女性。儘管我國文學寫出了不知多少美麗的女性的形象,可是,其中最高的也可是敢於為自我的感情和幸福鬥爭的可愛形象,如崔鶯鶯和杜麗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劉蘭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憐憫可悲的形象,如“宮怨”詩、“思婦”詩主角;最低的則是供玩弄供蹂躪的對象,就是那些宮體詩豔體詩的主角……最終比較,《紅

樓夢》雖是女性的杯具,但更是女性的頌歌,而《源氏物語》只是女性的杯具,並沒有賦予女性杯具的力量。我更喜愛、忠實於我國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到達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當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我的頭腦,拓寬自我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最終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篇9:源氏物語讀後感

説起來,源氏是十分舒適的枕邊書.但也只能是枕邊書.夜深人靜時候閒閒看上一章.若是大白日裏一章章通讀下來,只怕好多人都會被那些瑣碎重複的描述悶死的.

我這些天在想物語裏那些母女兩代承恩的故事.夕顏和玉鬘,六條和秋好.都是十分有意思的比較.夕顏出場時已是一女之母,但卻讓人覺得是書中女子中最為天真爛漫的一個.而她的女兒玉鬘,確是書中少有的意志堅定的女子,更是罕有的對源氏的美貌無動於衷.六條和秋好也是趣味的比較,六條感情最為熾烈,秋好皇后卻是人如其名--像秋水一樣幽冷.她好象從來未成一愛一過任何人,大概是年少的時候看了太多的母親和源氏之間的糾纏.

玉鬟被髭黑大將奪走一節,很能夠玩味。玉鬟出嫁前,真的是傾倒一時,幾乎和書中所以最高貴美麗的貴公子有深交。源氏,夕霧,冷泉天皇,兵部卿親王,柏木都曾為她着迷不已。而最終她卻幾乎是莫名的嫁了個和風雅最不相干的髭黑大將。不得不讓人覺得作者的安排是有諷刺味道的。

少年時候看,最喜歡那些細節:折得小小的信紙上繫上長長的花枝,真是很美的風俗呢。並且我記得好像還講究信紙的顏色*要和花枝相match,比如淺紫的信配深紫的花什麼的。櫻花、棣棠、藤花、梅花、撫子、紅葉、松枝等與季節相應的花草,聽聽名字就覺得很美呢。

篇10:源氏物語讀後感

第一次看《源氏物語》是在20年前,讀中學的時候。這是一本讓我始終為之牽掛的書,是在圖書館借的。

當年正值夢幻般的青春年華,無奈也是要考試,讀書的緊要關頭,課業繁忙,連假日也要回校上補習班,想起來真是覺得那段原本要天真浪漫的日子落得個了無生趣的記憶。此刻還真後悔為什麼沒有好好的玩,做些出格的事,只是乖乖的頂着升學的壓力,考試,做作業。學校,家,學校。書本,牀,書本。實際上我也不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成績比不上高大英俊的哥哥,唸完的書到今日也沒能用上。畢業證書也並未給我帶來好工作,如果我有小孩,必須就不能讓他理解這樣僵化的學校教育。

記得當年學校裏同學們還是會偷偷的看一些武俠小説,港台的王子公主般的感情小説。我也不例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流行書籍。沒有網絡的世界,電視也是被家長管制的,當年的出格事情就是躲在被窩裏看閒書。然而,我覺得自我畢竟不是那種熱血的青年,沒有被大俠的英雄行為,或者是痴男怨女們驚天動地感情感動多久,就厭煩了那千篇一律的故事。

《源氏物語》是一本11世紀的日本小説。我本人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當年有侵略我們國家,也是當時歷史課本的相關資料的描繪,對日本是十分反感的,可是這本書卻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印象。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就借了這麼一本書來看。它不是美國的小説那種扣人心絃,層出不窮的故事情節讓你沸騰起來,也不是港台小説的煽情,讓你流淚,引誘你一向想明白故事的結尾,追到了最終,就會把它拋開,再也不會想起來。《源氏物語》給我的感覺就象是涓涓的溪流在森林中安靜的淌過,讓我安心,舒服,無比的暢快。這是一本能夠隨便掀開一頁,從任何一部分開始讀的書,讀上一兩頁後把它放在一邊然後做其他事情,到想起來的時候再之後念。我覺得它可能是出自一個女人的手,筆觸細膩,清新,滑利,又如低沉沙啞的聲音在耳邊吟唱,又象是欣賞一幅山水畫,讓我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心境平靜得象是練了瑜珈,或者是在寺廟中閉目盤腿的和尚般不起波瀾。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真正的王子,美麗,聰明,身上有奇香。母親的地位雖然低卻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也無法保護她,結果她在王子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保護她唯一的王子,皇帝即使十分想讓他做太子,可是沒有外戚的幫忙,只能給他帶來災難。所以,他被貶為臣,身份高貴的臣,賜名‘源氏’。我覺得這十分有意思,世俗的人是拼了命的爬最高的權利地位,令自我身處險境也在所不惜,偏這皇帝為了保全自我的兒子寧願他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當皇帝。十分有智慧。

源氏在年幼的時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大後是能左右國家政策的重臣。為了穩固地位,他跟左丞相的女兒結婚,有一個兒子。可是他並不喜歡這個妻子。故事其實是他一生中遇到的女人,還有他們之間的故事。故事涉及的女人有100多人,沒有名字。她們的名字已地名,物品的名字,顏色等等代替。我想書可能本來就是中文寫的,畢竟11世紀的時候日本是中文大行其道的時候,日本本身的文字可能還未成型。可是十分好讀,是完全的白話。書中情人間的書信都是美妙的詩歌,讓人喜歡比如‘長年遁世隱海角,此心終難捨紅塵’也是我此刻的心境。我在書中看不到感情的描述,也沒有思念。女子們的命運就象是日曆,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很多女人僅僅是源公子獵豔時的戰利品,儘管只要以往有過交情,即使是一晚,公子也會照顧她們一生,可是畢竟就要孤獨終老了。他唯一愛的僅有‘紫兒’,他們相遇的時候,紫兒僅有10歲,死了母親,是親王的女兒。源氏見他可愛,象他母親,也象王后,他的繼母(他的心上人)就帶回家撫養,天天同吃同睡,但並不侵犯她,直到她14歲。可是公子除了她以外還是不時去找別的女人,紫兒氣可是,要出家,可是不被准許,之後28歲就去世了。公子在他死後就出了家。以後的故事是他的兒子。

之後,我讀了很多的書,還是覺得最喜歡的是這本。可能它並不急於要評判些什麼,表達些什麼,什麼也沒有。不能夠説是感情故事,因為沒有感情,不能夠説是歷史故事,它寫的僅是些男女的交往,也不能夠説是傳記,沒有列主人公的職位,大事年紀……它什麼也不是。可是當我再一次在書店看到這書的時候,我就買了下來。它是日本第一本小説,在日本十分有名。我對它的偏愛超出任何的文學作品。喜歡放在那裏,時不時的翻一下,遐想那書中地位高貴,身有奇香,讓所有人都為之入迷的源氏光究竟應當是長什麼樣貌?如果我能與他相遇,即使是一天之後被無情拋棄,也是心甘情願。

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日本拍的這小説的電視劇。看到了日本人心目中源氏物語,驚歎片子拍得是如此的美,就象是仙境一樣。可是片中的男主角儘管是英俊,可是和我心目中能夠用美麗,聰穎,謹慎,多情來形容,令後宮所有的絕色美女失色的源氏光比起來,他還是令人失望的。究竟怎樣的俊俏,意氣風發,風華絕代,可是同時又是失意,謹慎。擁有一切,同時又一無所有。美麗動人,可是讓人覺得象仙子般超凡脱俗,心如湖水般平靜。多情而不好色,無論做什麼都能讓人認同,不管什麼錯,都可讓人原諒。讓人覺得不配獨自擁有的源氏究竟應當是怎樣的呢?這樣的美男子,絕不上好先生,好情人,可是,如果能看到他,我覺得今生無悔了。

篇11:源氏物語讀後感

這本書寫於一千年前,日本一個女貴族寫得讓皇家消遣的書,類似上官婉兒寫了一部書給武則天看的意思,作者名叫紫式部,號稱日本的《紅樓夢》,但比《紅》早七八百年,主要以貴族源氏家族三代的感情故事為主線,間或有家族興衰。這本書我看得一唱三歎,迂迴曲折,看着看着着急明白結局,就一目十行的翻着往前看,越過看了,又覺得文筆實在優美,後悔沒有好好欣賞,就折回去重新細細看來,如此反反覆覆,複復反反。此書頗有日本那種細膩唯美的風格,閲讀本身就很怡人。有審美的愉悦感。

我花了一個月才看完,真是害苦我了,這把年紀,睡之前看小説類比較吸引人的書,就會腦電波興奮度加強,要好一陣子才能入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更説明了的確是一本有閲讀趣味的術。前一段買了本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哲學類的,有點費腦子,那對我來説就是通往睡眠之路,一看就困,我準備老了,放本高數在枕邊。

在看的過程中,我思考了一下,不是出於愛國情結,客觀的説源氏物語的確比紅樓夢要差一點的,首先從筆力而談,高下力見,源是細膩婉約,紅卻是深鬱秀美兼具,就資料來説,源書主要是三代男主人公的感情史,中間的知識點就是寫情詩時的詩詞,大部分就是那種什麼排句,(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可能説的不對)類似中國的對聯,兩句兩句,真的比咱們的唐詩宋詞元曲是萬萬不及的,裏面涉及的知識點也多是衣服薰薰香,宴會時的樂評舞評,出家的習俗,佛具的知識,日本貴族我感覺86。出家的個性多,當年看一休哥的時候,感覺他出家完全是被黑惡勢力迫害的,可憐死了,看了這本書才明白,日本當年出家蔚然成風,皇帝一退位,出家,皇后妃子(日本叫女御,更衣,尚伺什麼的)皇帝一不行,也出家,貴族家的夫人啊什麼的也是死了一半,出家了一半。可我感覺咱們紅樓夢,醫藥,飲食,詩詞,服裝,建築,宗教無一不包。看了一部書,就學了一堆東西。還是中國人實在啊。

我想了一下,這就如同日本人的料理,半天上來,咱們一看,幾片魚,兩片菜,一小碗湯,可是日本人就那麼切一切。擺一擺,實在是清爽好看,日本飲食建築服飾都給人一種靜物感,線條清晰明麗,讓人感覺生命的優美與詩意,咱們的紅樓夢就是滿漢全席,美崙美煥。讓人感覺到生命的華美與滄桑。

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在閲讀的過程中,一向讓我體會到一個字”美”,能把文章寫得如此之美,讓人感覺如在初春細雨濛濛中,漫步在綴滿淡紫色花朵的花徑之間,真是不錯。

篇12:源氏物語讀後感

閲讀《源氏物語》是在高中時候,從圖書館借的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豐子愷先生的譯本。當時閲讀時只是抱着一種既然看了就把它看完的情緒,因為確實是太長了,人物關係又極其的複雜,看的時候着實有點混亂,加上是學業功課十分緊的高中後階段,並沒有十分仔細地看,可是也算是看完了厚厚的上中下三本。2009年時候恰逢《源氏物語》成書千年紀念,日本出了一個比較正式的動漫作品《源氏物語千年紀》,也是看了一些,導演出崎統從一個全新的手法和方式去闡釋原書,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中世紀禮貌課上再度提到《源氏物語》,忽憶起當時種種,才覺得《源氏物語》確實反映了許多東西,實在是很值得一看的一本書。想起和同學一齊討論書中各個女子的性格遭遇,批判光源氏的多情,偶爾也説説當時日本人搞笑的思想行為,源氏物語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接下來,從幾方面談談我的感想。

一、《源氏物語》中的女性杯具

説起來,高中時候閲讀《源氏物語》,很大的一個感觸是覺得書中的女性甚是可憐。不論是早逝的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命如朝露的夕顏,與源氏不和最終難產而死的葵姬,投水自殺被人所救的浮舟,還是深受源氏寵愛的紫姬,她們無一不是悲哀的。

《源氏物語》一書中最讓人深刻的女性形象,大抵就是紫姬了。甚至因為人們對紫姬的喜愛稱頌,作者被改稱為紫式部,由此可見一般。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鍾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着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後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説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潛移默化中完全按着心裏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温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温柔於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淒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着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係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後又有源氏對於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淒涼度過呢再之後,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説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後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雅悲哀的語調敍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着絃琴,傷感離世的情節。看後不禁感慨萬千。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並不是這樣説的,他説他愛紫姬勝過他人,並非只愛紫姬一人,説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越於幸於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説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並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裏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的恆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後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於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生關係,發現末摘花相貌醜陋後又幾乎等於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願,於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二、《源氏物語》中的中國文化

讀《源氏物語》絕對忽視不了的就是書中有許多詩歌。我在閲讀時,下頭註釋有許多都是對詩歌的註釋,一開始還十分驚異,他們居然還用白居易的詩歌啊,看下去看多了就不以為怪了。

首先日本文化很大的程度上確實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在公元五六世紀就引入了漢字,用純體漢字或異體漢字來表達日本語,之後逐漸將漢字日化,構成其特有的民族文字。但在《源氏物語》一書中,就我看來,在貴族之中還是以寫漢字為榮的。他們將寫漢語認為是一種有文化的體現。書中源氏經常與各個女子酬詩相和,詩都要寫在適宜的美麗的信箋上,相當的風雅,有時候源氏還要對各個女子的文字做出評價。由此可見當時對這種文化的推崇。書中還有一段源氏與小紫姬習字的描述。源氏寫很多字給小紫姬作字帖,讓小紫姬寫一張來看看,紫姬覺得寫不好但經源氏一鬨就去寫了,也寫了一首詩。書中對字的描述是:“寫得確實很幼稚,但筆致飽滿,顯然前途有望。很像已故的外祖母的筆記。源氏公子看了,覺得讓她臨寫現世風格的字帖,必須容易提高。”①源氏在培養紫姬的過程中對紫姬的作詩習字十分重視,可見不論男子女子,寫得好字好詩被認為是一種完美的品質,這大概就是當時的風雅了。

另外剛剛也有提及白居易的詩,《源氏物語》中隊白居易詩歌的引用相當的多。這與紫式部本人不無關係。紫式部入宮做女官奉命講解漢籍古書,其中就有《白氏文集》。因而紫式部對《白氏文集》可謂是融會貫通,在創作《源氏物語》時自然能夠很好地運用到其中。另外,早在唐朝,白居易的詩集就被傳入日本,其後,日本朝野和文壇推崇白居易,鑑賞研究白居易文學,借鑑仿效白居易樣式,《白氏文集》在平安時代對日本文學的影響可見一斑。《源氏物語》中的超多運用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書中的人物似乎也給人白居易詩歌之感,如源氏之母桐壺更衣受宮中其他妃嬪迫害,又被世人指摘説是禍國殃民之人,最終哀怨而死,而桐壺帝則為此消沉落寞,頗似《長恨歌》中的情節,甚至也用了《長恨歌》的詩句來渲染杯具命運。據統計,《源氏物語》引用中國文學典籍共185處,涉及著作20餘種,其中白居易的詩47篇,106處。這樣的數字實在是不小了。

三、《源氏物語》中的佛教體現

日本的佛教在我看來着實有點奇怪了。在閲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書中的僧尼實在是很多了,不待見有這麼多僧尼的,又不是寫什麼個性關於宗教的小説。書中許多人物遭遇現世的悲哀時,到達必須程度就會求助於佛道,借出家來得到解脱。彷彿出家並不是什麼大事似的,比起我們現代的出家相比就顯得沒有那麼慎重了。個性是藤壺女御選取了出家,紫姬祈求源氏表示想要出家,源氏本身也產生過出家的念頭,可見在那個年代,貴族之中信奉佛教乃至產生出家之心並不奇怪。

佛教的思想除了以上這一點,還有更多的體現。書中描述景觀和人物心理時時常體現出一種“無常”的特質。不僅僅從必須程度上渲染了一種淒涼的氛圍,同時也是佛教思想的體現。無常觀本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資料。舉源氏為例,源氏素來以為自我命途多舛,一生充滿不幸,個性是在紫姬病逝之後,這種人生無常感更加強烈。他心中默唸:“我源氏自念相貌非凡,所為一切,皆超常人。然從童稚起,便屢遭罕見痛苦,所以常寄望於佛法指引,度我出家為僧。只因躊躇難決,最終遷延度日,才道此前所未有的苦痛。此後,世間再無甚留戀。從此潛修佛法,定無何障礙。誰知心中悲痛紛亂,深恐難入佛道。”他惴惴不安,便祈禱於佛:“但願佛祖降福,萬勿使我悲。勵過度!”還在給秋好皇后的信函中寫道“君眼俯瞰九重天,我心厭歎世無常。”②紫姬離世給源氏帶來了極大的無常感,源氏於是乎隱隱期望求助於出家得以解脱。

除去無常感,書中還充斥着種種悲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人生八苦,書中皆有所體現。而日本文化中那種纖弱敏感的特質,又讓書中人物始終縈繞着淡淡的悲哀。並且書中人物還期望透過禮佛來為自我積福,期望遠離塵世,嚮往極樂世界。可見確實是很受佛教思想的影響,也反映了當時時代的特徵。

此外,《源氏物語》一書是十分相信鬼神之説的,並且給了怨鬼很大的情節,即六條妃子的生魂害死夕顏、葵姬,死後怨魂糾纏三公主和紫姬。這些情節就現代科學觀而言就有點不切實際了。可是,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魂靈的相信。在動畫中六條妃子的形象被描繪得十分陰沉,也能夠反映日本人對這些鬼神的篤信。

四、結語

閲讀《源氏物語》,除了閲讀它的故事情節,也對日本當時的文化風氣有必須的瞭解。想起當時和朋友講到書中各種有意思的資料,例如日本世家女性當時以齒黑為美,特意把牙齒塗黑,當時女性頭髮及腳踝,洗髮還得擇吉日,每次洗髮之間隔得時間個性的長,如此種種,個性不理解。能夠説《源氏物語》是平安時代文化的縮影,想要了解日本古代的文化,讀源氏物語是很好的途徑。

篇13: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説,作品流露出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被認為代表了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峯,給後世作家的創作帶給了藝術典範。

《源氏物語》是日本中古長篇寫實小説,由女作家紫式部創作於11世紀初。全書54回,近百萬字。可分為兩大部分:前44回寫源氏極享榮華,伴隨着感情糾葛的一生。這是作品的中心資料。後10回寫源氏之子薰(實為三公主和柏木大將的私生子)與宇治山莊女子之間錯綜的感情故事。小説歷經4代天皇、跨越70多個年頭,登場人物數以百計,僅主要人物就有幾十人之多。展示了平安王朝的宮廷豪華奢侈、腐朽淫亂的生活,反映了貴族階級人與人之間爭權奪勢、互相傾軋的人際關係,暴露了貴族社會門第為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會現象。

《源氏物語》藝術上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塑造了源氏及眾多女性形象,並透過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審美意向。

源氏生為皇子卻不得不降為庶民,空有濟世之才卻無心仕途,酷愛紫姬卻不斷拈花惹草,一世風流卻落得剃度為僧的結局。他的一生伴隨着許多的矛盾和煩惱,其中最折磨他的是與藤壺亂倫的罪孽感和背叛紫姬的深深自責。他的靈魂與肉慾始終在鬥爭中苦苦掙扎,結果又總是慾望壓倒理智,從而陷入更深的心靈衝突之中。源氏最終棄家出走,面壁向佛,正是這種心靈衝突導致的結果。作者大寫特寫源氏生活中無法擺脱的矛盾造成的苦悶及精神上接連不斷的碰撞造成的無奈,意在説明人生的苦痛和悲哀,顯露了作者以哀動人、以悲感人的美學觀。

“物哀”的審美意向除以源氏掙扎的一生反映出來外,還透過作品中所有與源氏命運連在一齊的女性的不幸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在紫式部筆下,這些女子個個容貌姣好,聰明伶俐,性情可人,然而個個都是有命無運之人。《源氏物語》中的女性命運僅有3種選取,要麼走入墳墓一了百了,要麼落髮為尼斬斷塵緣,要麼獨守空閨雖生猶死。這些女性的多災多難的命運和源氏一生經歷一樣,反映了紫式部感物而哀的審美特徵。物哀的審美意向主要來自“人生無常”、“四大皆空”等佛學觀,在她看來人生可是是慾海橫流,慾海也便是苦海,擺脱慾海的最佳途徑,就是皈依佛門。《源氏物語》所創立的物哀等美學傳統,一向被後世作家繼承和發展,成為日本文學民族化的一大因素。

日本傳統美學的特色就是物哀與幽情,幽情就是指在人的種種感情中,僅有苦悶、憂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從八世紀的《萬葉集》,到十一世紀的《源氏物語》,都充分體現了這種風格的追求。個性是《源氏物語》,對後世日本文化的發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的演説《美麗的日本,我》中講到的:“這些作品構成了日本的美學傳統,影響乃至支配之後八百年間的日本文學。尤其是《源氏物語》,從古至今,是日本小説的頂峯,即便到了現代,還沒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源氏物語》問世幾百年來,日本小説無不在憧憬,悉心模仿。”

篇14:源氏物語讀後感

這是一本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的書,相當重量級。可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裏面的資料展現了日本的那一個時代。豐子愷先生的翻譯是很不錯,文字很優美。這個版本的註釋也很清晰到位。這一套書的字體大小看起來也很舒適。比起圖典的那個縮略版本,看起來更明白前因後果。可是,從文字之間,我覺得古代的婦女,感覺太無力了。男性可能是真心和她在一齊,也可能是因為權力的需要和她在一齊。作為女子,有時實在過於痛苦。《源氏物語》很喜歡紫姬,很喜歡藤壺皇后。感覺她們很聰慧。可是也很喜歡末摘花,鼻頭一點紅並非她的過錯,並且她給我覺得守舊守得可愛。光源氏的故事感覺比後面十回的《宇治十帖》要好看。不明白是不是真的像傳聞一樣後十回並非紫式部所寫呢,感覺和前面不太一樣。看後十回常常感覺薰君,三皇子的故事有點和前面有點銜接不上。最近在學日文呢,或許以後會有機會看到更精彩的原版,更加體會其中詩歌的感情吧……

篇15:源氏物語讀後感

第一次看源氏物語是國小五年級。

老媽在新華書店買回來以後神祕兮兮地藏在陽台的書櫃不讓我看。

就衝這句話我拿出來看了。

當年覺得故事很不錯。藤壺妃子很銷魂。很髮指。主要還是受書的封面影響,YY了一翻,老媽回來我也就只好作罷不往下看。

源氏愛上了一個永遠無法被他佔有的人,所以他要不停地佔有不一樣的女人,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感情裏也描繪過這樣絕望的愛。只是我不明白紫式部有沒有給源氏安上一個那樣的內心。雖然總是和不一樣的女人卻仍能夠説:“我為你保留了處子之身XXX年。”我想他應當是問心無愧的。他沒有對得起任何一個被他佔有過的女人,所以他問心無愧。我始終不相信紫姬是個例外,她只是母親的形象在年輕身體上的詮釋。紫姬是高貴的信徒。她有如藤壺妃子那樣的一張完美側臉。我卻無法對她印象深刻。

源氏迷戀母親,所以他追求比他年長的六條所。

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看過以後被我鄙棄的六條所。六條所是最愛源氏的人。

只可是真正的感情是不能摻和到這個局裏的。所以她最最不幸。

篇16: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向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日,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夢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向珍貴的奇葩。

讀完此書,使人驚訝的是,無論此書的寫作背景,還是人物性格的描述,都彷彿像我們中國的《紅樓夢》,而它卻比我國第一批長篇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早三百多年,比《紅樓夢》的問世早九百多年。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如《柳毅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書中很多引用漢詩,及我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鋪陳在迷人的故事情節中,使該書具有濃烈的中國古典的氣氛,所以讀起來並沒有異國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難以磨合的稜角,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像是讀我國小説油然而生的強烈的親切感。可見,中國的文化對世界各國影響極深,範圍之廣,為此,我欣喜不已。《源氏物語》與《紅樓夢》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可是對感情生活的着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很是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到達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當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我的頭腦,拓寬自我的視野。

篇17: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開闢了日本物語文學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到達一個新的巔峯。我們應當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我的頭腦,拓寬自我的視野。夕陽又再次落下,我的讀後感也最終劃上句號了,深深呼吸早春的空氣,柳芽兒也開始冒尖泛出嫩嫩的淡黃,風箏又開始在蔚藍的天空演繹天然的舞姿,我又將會迎來新的一天。

故事開始於桐壺帝在位的時候。出身低微的桐壺更衣,獨得桐壺帝的寵愛。後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嬪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鬱而亡。小皇子沒有強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難在宮中立足。桐壺帝不得已將其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源氏不僅僅貌美驚人,並且才華橫溢。12歲行冠禮之後,娶當權的左大臣之女葵姬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源氏還追求桐壺帝續娶的女御藤壺,據説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兩人發生亂倫關係,生下一子,之後即位稱冷泉帝。源氏到處偷香竊玉,向伊豫介的後妻空蟬求愛不成,向比他大7歲的嬸母六條妃子尋歡,並同時輾轉在花散裏、末摘花等眾女子之間。

當他騙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顏(其實是葵姬之兄頭中將的情人)去荒屋幽會時,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為此大病一場,病癒進香時遇到一個女孩,她酷似自我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見的藤壺,得知她是藤壺女御的侄女,兵部卿親王私生女紫姬(若紫),兩人常常相見。之後自我的外婆北山尼姑逝世,紫姬無人照顧,源氏趁兵部卿親王不備接走紫姬,收為養女,朝夕相伴,以寄託對藤壺的思慕。幾年後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貴優雅,才藝超眾,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據為己有。葵姬生育夕霧小公子時,六條御息所因為嫉妒怨憤靈魂出竅,害死了葵姬。六條御息所自知已經不能見容於源氏,便與之分手,晚年出家為尼後病逝。

桐壺帝退位以後,右大臣之外孫,弘徽殿女御的兒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從此失勢。恰巧源氏與右大臣女兒朧月夜偷情之事敗露,源氏噩運臨頭,在右大臣與弘徽殿女御操縱下被迫遠離京城,到荒涼少人的須磨、明石隱居。當地有一明石道人隱居鄉野,是源氏公子的遠親。其女名喚明石姬,從小悉心培養,儀表不凡,琵琶技藝當世獨一無二,字跡優美流暢。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與明石道人的女兒明石姬結合,後生一女,被選入宮中做了皇后。由於天降異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穩。源氏奉召回京輔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讓位給冷泉帝。源氏升任內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門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氣派。源氏將六條妃子的舊宅改造成了集四季景物為一體、蔚為壯觀的六條院寓所,將昔日戀人統統接到院裏來住。

源氏近40歲時,朱雀院出家為僧,源氏奉旨將朱雀帝之女三公主娶為正妻。紫姬終因心力交瘁,病卧在牀。早已覬覦三公主美貌的內大臣(最初的頭中將)之子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機會,與三公主幽會,被源氏發現。柏木懼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與柏木毫無二致的私生子薰後,因不堪心理折磨落髮為尼。源氏深感自我和藤壺亂倫之罪的報應臨頭,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斷塵緣,隱遁出家。幾年後死去。

源氏之子夕霧為人方正嚴謹,並不像父親一般處處留情。源氏刻意不讓夕霧仕途太順利,意圖培養。夕霧從小與表姐雲居雁青梅竹馬,兩情相悦,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棄夕霧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兒入宮,所以不答應夕霧求婚。夕霧思慕雲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宮中作舞姬的女兒藤典侍酷肖雲居雁,因而與她私通,後成為夕霧側室。之後夕霧最終在外祖母太君撮合下和雲居雁結為連理,生育許多子女。柏木過世後,與之生前交好的夕霧前往安慰其夫人時,愛上了柏木遺孀落葉公主。落葉公主自感命運淒涼,一向不肯理解夕霧的求愛。之後公主的母親逝世,公主孤苦無依,夕霧在侍女們的幫忙下才得遂心願。源氏過世之後夕霧任太政大臣,位高權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嚴謹。20歲來到宇治山莊愛上了莊主八親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絕。大女公子病故後,他尋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親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補心靈的空白。可是匂皇子深夜闖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聲音,佔有了浮舟。當浮舟意識到自我一身事二主後,毅然跳水自盡,被人救起後削髮出家。儘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見,但終未了此心願。

篇18:源氏物語讀後感

《源氏物語》成書於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説,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向對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日,它仍是日本作家創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夢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向珍貴的奇葩。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她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自幼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僅對漢詩有很深的造詣,並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這就是為什麼我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感到是在讀一部中國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曾為日本皇宮皇后的女官,對宮廷生活有直接的體驗,對日本貴族階層的淫逸生活及男女之間的種種情愛之事有全面的瞭解。她橫溢的才華,加上細膩敏感的內心,鑄就了一部經典之作,所以《源氏物語》讀來彷彿是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説”。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盛世時期為背景,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貴族,宮妃侍女及平民百姓。經過主人公源氏生活經歷和感情故事,描述了當時貴族階層社會的腐敗政治和淫逸生活。上層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而源氏的感情婚姻,則揭穿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鋪陳了種種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

該書的女性是美麗動人、充滿靈性的,精通琴棋書畫,卻被男人玩弄於手掌之中,這是杯具的,是當時社會力量在壓迫着她們,她們只能靠受寵於貴族男子而苟延殘喘地生存,失寵於貴族男子而香銷殆盡,沒有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與本事。在貴族階層社會裏,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利益聯繫在一齊的,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源氏物語》對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不例外。

記得有位學者評論,《金瓶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圖,女人是男人生理髮泄的工具;《源氏物語》則是日本貴族的寫真集,女人是男人政治交易的商品。

讀完此書,使人驚訝的是,無論此書的寫作背景,還是人物性格的描述,都彷彿像我們中國的《紅樓夢》,,而它卻比我國第一批長篇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早三百多年,比《紅樓夢》的問世早九百多年。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如《柳毅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書中很多引用漢詩,及我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並巧妙地鋪陳在迷人的故事情節中,使該書具有濃烈的中國古典的氣氛,所以讀起來並沒有異國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難以磨合的稜角,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像是讀我國小説油然而生的強烈的親切感。

突然,我想起了一年前讀過韓國作家崔仁浩寫的一部《商道》,它博大精深,雖然是一部韓國小説,卻也引經據典了很多中國典故,將詩禮經史,佛教典故與經商理念,人生哲學融會貫通,打成一脈,也頗具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可見,中國的文化對世界各國影響極深,範圍之廣,為此,我欣喜不已。

《源氏物語》與《紅樓夢》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可是對感情生活的着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很是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

可是,相比之下,《紅樓夢》是偉大的,了不起的。它在世界文學寶庫裏,帶來一個嶄新的空前未有的東西,就是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不把人當做人,更不把女人當人,《源氏物語》亦是如此,它始終沒能擺脱封建的枷鎖的桎梏,女人的命運仍是悲慘的,處於供侮辱被蹂躪的位置。

在二戰期間,日軍侵略中國的國土,在神聖的土地上建立幾百處慰安婦所供日軍解除寂寞與貪婪禽獸般的性慾。日本女性仍處於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道德禮教、封建婢妾制度、赤裸裸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杯具陰霾之下,沒有被哪部文學鉅著賦予她們真正的支持與力量。

這樣一比,《紅樓夢》是中國女性的頌歌,在曹雪芹先生的筆下,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晴雯、鴛鴦、紫鵑、平兒幾十個青年女性,不僅僅是美麗,不僅僅是聰明,並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行止見識”不凡的、有獨立人格的女性。

儘管我國文學寫出了不知多少美麗的女性的形象,可是,其中最高的也可是敢於為自我的感情和幸福鬥爭的可愛形象,如崔鶯鶯和杜麗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可同情的形象,如劉蘭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憐憫可悲的形象,如“宮怨”詩、“思婦”詩主角;最低的則是供玩弄供蹂躪的對象,就是那些宮體詩豔體詩的主角最終比較,《紅樓夢》雖是女性的杯具,但更是女性的頌歌,而《源氏物語》只是女性的杯具,並沒有賦予女性杯具的力量。我更喜愛、忠實於我國的《紅樓夢》!

篇19:源氏物語讀後感

前兩天無意中點進去一個電影《源氏物語》,這個故事我在高中時代就看過小説版,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源氏的喜新厭舊。

在與源氏糾纏的眾多女性中,最喜歡的就是紫姬。葵的驕傲,六條妃子的嫉妒……紫姬要的簡單和忍耐顯得難能可貴。

對於源氏來説,剛剛見到紫姬可能只是個替身,慢慢的相處,期望紫姬按自我期望去成長,即使看到最終我也一向覺得紫姬應當是源氏的最愛,可是即使是這樣也不是幸運。

在源氏被貶時,把家裏的地契、男女僕人,都交給紫姬掌管。

子女方面,唯一的女兒,以生母身份低微,影響孩子前程,抱於紫姬扶養。當女兒生養兇險時,曾提到紫姬一生未曾生養,雖然遺憾,但也幸運,足見源氏對紫姬的珍愛。

篇20:源氏物語讀後感

讀完這部書,裏面的物哀、無常思想並沒有給我帶來多大的感觸,我就覺得沒什麼可悲歎的,堅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其他的順其自然就好了,幹嘛動不動就掉眼淚我覺得太做作。給我感觸最大的是裏面一個個動人的女子所遭遇的悲慘命運。我略作分析總結,以為有以下四種原因。

首先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這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卻也是最無話可説的一個因素。因為這是歷史發展所必經的一個階段,從上古的母系社會,到之後的父系社會,再到今日的男女平等的社會,這中間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必然的、不可缺失的。所以無論男女,我們只能慶幸也應當慶幸我們活在了當下。

其次我覺得要從自身找原因。柔弱的外表能夠為女性平添姿色,但柔弱的內心卻是女性遭遇不幸的根源。三公主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她身份高貴,容貌絕美,卻內心軟弱,毫無主見。柏木在與三公主私通之事敗露後,身患大病,向三公主致信訴情,三公主本來痛恨他的無禮,堅決不肯寫回信,“然而小侍從已經準備筆硯,定要她寫,她只得勉勉強強地寫了”。從那裏我們能夠看到主僕的地位已然顛倒,實在令人痛心。此外又有許多女子耐不住侍女們的勸説而對前來求愛之人寫回信從而引發諸多杯具之事,不再一一提及。

除此之外,女性內部之間的傾軋這一個原因是最可氣的。書中有很多地方寫道,小姐看不上的人,侍女們十分喜歡,就為這人“穿針引線”,説白了就是打開門放他進去,這麼一個身強力健的青年,身子柔弱的小姐自然只能任人欺辱。我總覺得侍女就像老鴇,求愛的人巴結好了“老鴇”,就能夠迎娶小姐,何等可笑復可氣!那裏要説的是全書我最欣賞的一位女性——玉鬘。她身世坎坷,母親早逝,由乳母撫養長大,成人之後又受到賊人惦記,只能逃往京都,欲求生父——內大臣——蔭護,卻先被源氏收為義女,意圖不軌。所幸玉鬘意志堅定,不為源氏的外表所迷惑,保全了自身。好不容易源氏告訴了她的生父實情,內大臣卻畏懼源氏太政大臣的威勢,不敢接她回去。同時又因為源氏的惡趣味,使得玉鬘美名遠揚,螢兵部卿親王、髭黑大將、柏木等人紛紛前來求愛,但玉鬘一概拒絕,不料侍女弁君被髭黑大將收買,設計玉鬘,使她失身於髭黑大將,玉鬘只得從此委身於他。但玉鬘不像三公主一樣軟弱,在事後還任用小侍從,“她恨煞了弁君,此後一向疏遠她,使她不敢前來伺候,只得日夜籠閉在自我房裏”。這一點就很讓人欣賞,像三公主那樣被人賣了還替別人數錢的行為,實在叫人憤恨不已。玉鬘正是我一向傾慕的那種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女子,儘管她的結局不是很好,但錯不在她。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也。

最終一條其實與第二條類似,都是自身的原因,但我還是單獨拿出來説一説,因為我覺得全書僅此一例,我定義為自作自受型。此人正是浮舟,“這浮舟的模樣端莊温雅,卻不道是個水性楊花的女子”。她先是依附於薰君,被他安置在宇治山莊,之後匂皇子找到了她,她竟又戀慕上匂皇子,實甚可恨!並且虛偽,口上説“我一向認為此事荒唐之極”,是“那人硬説我愛慕他”,卻因不能與他見面而悲痛,實在虛偽至極。到了事情敗露後,無顏苟活於世,只得落了個投水自盡的下場,卻可憐了她那辛辛苦苦為她操勞的母親!

以上就是我所總結的四種原因。

【小編簡評】

源氏物語讀後感 優選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源氏物語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深入淺出,值得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wz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