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教師讀《愛彌兒》有感

教師讀《愛彌兒》有感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大學時期,那時受到教授教育學的老師的引導,非常粗略地看過。而今再次拿起,更多的是想汲取其中的思想精華,讓它為我所用。我們都知道,這本書是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著作。書中的主要內容是談論對人性的教育。一直以來我堅信: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讀過之後,它的確給我傳遞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新思想,同時,也讓我堅信了我原本的一些教育和管理方法。

教師讀《愛彌兒》有感

喜歡《愛彌兒》裏的“大雨可以延遲我們到達的時間,但不能阻止我們前進。”“要記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並不是由於他的無知,而是由於他自以為知。”“忍耐是苦澀的,但它的果實卻是甜的。”“我們之所以產生嫉妒的心理,是由於社會的慾望,而不是由於原始的本能。”“因為做有意義的事情,其本身就是對生活的享受。”諸如此類的經典佳句,讓我對他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認識。

認真研讀了《愛彌兒》之後,結合我自己正在教三年級的小朋友,我知道了:教育兒童絕不能拔苗助長,應該順其自然。當今社會,由於人口激增,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從小就扼殺了孩子玩鬧的天性,或是逼其閲讀厚厚的書本,或是替其報名興趣班。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挺值得借鑑:“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

我也很贊同這樣的觀點:孩子在到達相應的年齡階段必然會明白一定的道理,這時再進行教育即可。也就是説,在孩子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後再去學習,相信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教育所獲得的效果可能是非常小的,或者可能是獲得與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

可見,盧梭在這本書裏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而他接受教育,明理懂事也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不要着急,不要急於求成,慢慢等待,耐心的陪着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經歷,順應自然規律,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相信孩子會成為真正的幸福人。

以上就是我在讀過這本書之後的一些認識和收穫,我非常高興自己有如此的收穫。古人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當我遇到教育和學生管理中的疑惑時,我會再認真地品讀盧梭的《愛彌兒》,從中收穫教育孩子的一些知識,為己所用,從而提高自身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標籤: 愛彌兒 有感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elp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