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新教育讀後感

新教育讀後感

第一篇:新教育讀後感

新教育讀後感

這兩本書看得我心情澎湃,沉睡心底多年的教育激情被喚醒起來,新教育讀後感。《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到了幾個理想: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等等。究竟什麼樣的教師是好教師?什麼樣的教師堪稱是理想的教師呢?《新教育》還提到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認為,沒有教師的發展,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幸福,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育的成敗得失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專業素養。我們每天面對着學生,日復日,年復年地教書,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和評職稱,寫教案、教學反思、聽課小結、教育個案等諸多材料,一邊叫苦一邊“奮筆疾書”,卻忽視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我回頭看自己走過來的15年,再看我的今天,發現我還是一個需要很長的路要走的人,激情真的不能被歲月耗幹了,這時,我才深刻地體會到保爾.柯察金的話:“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一個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老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領導,善於調動幫助他生長的各方面因素的老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動,其中一個行動是“營造書香校園”,倡導閲讀生活。實踐證明書籍是聾人世界的導航,有閲讀的聾人,就有底氣,很從容,很有自信,就能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也不懼怕生活和生存的艱難。所以,我要經常閲讀,有了閲讀的教師,也有底氣,也有靈氣,不再為教不好學生而犯愁!

六大行動中還提到培養卓越的口才,我作為區聾協副主席,經常參加殘聯的會議和組織聾協活動,接觸了全國各地優秀聾人,發現他們都有極好的口才,思維縝密,侃侃而談,自信十足,即使周圍是健聽人,也能落落大方地進行交流,會説話的説話,不會説話的就用筆説,讀後感《新教育讀後感》。這主要起源於他們豐富的閲讀經歷和口才的培養,我們聾校教師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口才,口才不只是口語,還有手語,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這樣的學生不管聽力和口語水平怎麼樣,都能在主流社會上游刃有餘。聾校沒有普校的升學壓力,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為師者,不斷提升自己,用“心”教學,才能達到“尊師愛生”的教學境地!讓我們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生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最初知道“新教育”這個詞是在2014年,在局長和校長帶領下,我們去石家莊市新教育實驗學校去學習,聽了晨誦課、繪本課、還觀看了新教育成果展示,很受啟發。之後校長又給我們買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細讀了以後對新教育實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其基本思想是:

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

三、四種精神:1、追求理想的執着精神。2、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

四、五大理念:1、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2、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3、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4、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5、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

五、四大改變:1、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2、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3、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4、改變教育的科研範式。

六、六大行動:1、營造書香校園。2、師生共寫隨筆。3、聆聽窗外聲音。4、培養卓越口才。5、構築理想課堂。6、建設數碼社區。

通過閲讀和學校的實驗有以下體會:

朱永新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他説,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着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晨誦—午讀”(包括晨誦、讀寫繪、整本書閲讀)這一兒童生活方式課程是新教育實驗在我校開發較早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一個項目,無論是那些開啟黎明的美麗詩歌,還是那一本本被反覆甄選出來的經典著作,都被孩子們、甚至我們老師深深的喜愛、着迷。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這些美好而永恆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為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這正是兒童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

另外,朱永新教授認為,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人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舞台,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台,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反戰的理想空間。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認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就像新教育説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

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我將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教師與學生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二篇:《新教育》讀後感

馮家溝學校何慧雲

最初知道“新教育”這個詞是在2014年,在局長和校長帶領下,我們去石家莊市新教育實驗學校去學習,聽了晨誦課、繪本課、還觀看了新教育成果展示,很受啟發。之後校長又給我們買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細讀了以後對新教育實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其基本思想是:

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

三、四種精神:1、追求理想的執着精神。2、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

四、五大理念:1、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2、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3、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4、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5、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

五、四大改變:1、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2、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3、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4、改變教育的科研範式。

六、六大行動:1、營造書香校園。2、師生共寫隨筆。3、聆聽窗外聲音。4、培養卓越口才。5、構築理想課堂。6、建設數碼社區。

通過閲讀和學校的實驗有以下體會:

朱永新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他説,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着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晨誦—午讀”(包括晨誦、讀寫繪、整本書閲讀)這一兒童生活方式課程是新教育實驗在我校開發較早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一個項目,無論是那些開啟黎明的美麗詩歌,還是那一本本被反覆甄選出來的經典著作,都被孩子們、甚至我們老師深深的喜愛、着迷。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這些美好而永恆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為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這正是兒童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

另外,朱永新教授認為,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人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舞台,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台,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反戰的理想空間。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認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就像新教育説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

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我將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教師與學生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三篇:《中國新教育》讀後感

《中國新教育》讀後感

最近用心讀了一本教育專著《中國新教育》。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這本書其中有一章談到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説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工作對象是特殊的,面對的是學生,學生是有思想、愛憎分明的人。而我們的工作和任務是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現在的國中學生普遍在家裏被父母長輩溺愛慣了,所受的思想又非常新潮,所以學生的逆反心理很強,受不起教師的批評和責罵。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羣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教師愛學生,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為人師表還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書上所説的換位思考。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峯”,一件事情,從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未必沒有可諒之處。舉個例子來説吧,一位同學總無法及時完成作業,對於老師而言,這就是一個不認真至少是不夠認真的學生。然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或許有別的原因,可能是客觀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這個學生可能上課沒聽懂,作業不會做。也可能是作業量超出了他能負荷的範圍……作為教師,應設身處地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説,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應聯合班主任找來家長尋求解決的辦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學習有困難,學習習慣還沒養成的,則可以通過懇談,鼓勵的方法解決;倘若是最後一個原因,那麼就可以適當調節作業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教師愛學生,還表現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們教育中的民主精神還不夠,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命令學生服從,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太少。我們經常抱怨社會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會民主的基礎是學校的民主。沒有學校的民主,何談社會的民主。所以我們教師應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可以通過談話,適當的引導,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更多的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更有利於教師在穩固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愛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這是《中國新教育》給我的啟發之一。

《中國新教育》給我的另一個啟發是要善於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讀後感 )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任何一個優秀教師都離不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語言,用我們的生活閲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樣,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學生對我們教師的期望很高,他們把我們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裏,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那麼他們就會很失望。所以教師對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非常重要。

教師還應努力理解學生的世界,要善於和他們溝通,要和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好朋友。教師還應該要有豐富的學歷,經歷和閲歷,所以教師要善於學習,不斷更新和積累知識,才能教育好學生。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還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這樣可以説是教育上的有心人了,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個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有心就是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用心教育,要不斷的總結教育,並記教育日記,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創造自己的品牌和旗幟。不斷的總結自己教育的經歷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體系,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師還應該要有社會責任感。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生活就要有責任感,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理想教師,就應該非常關注社會,非常關注人類命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教師在課堂裏面和學生討論環境,人口等問題,才能喚起學生們對這些問題的關注。我們要讓學生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去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帶着他們對未來社會的理想的追求。

對於年輕教師來説,“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這是作者對我們的真誠規勸,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我們應該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業,以本書中的理想優秀的教師為標準來要求自己。並且像作者所説的那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歎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説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第四篇:《新教育》讀後感

我在工作中怎樣開展新教育實驗

寒假裏,我閲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這之前我對“新教育”的瞭解只是偶爾在網站上一瞥而過的“新教育在線論壇”並不以為是。通過這次閲讀,我知道了,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它的核心理念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它的價值取向是:“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瞭解了它的精神,知道了它的“學理基礎”,學習了它的“四大改變”“六大行動”“九大定律”等,“新教育”的確是一種富有辯證法精神的教育,是一種動態的、面向未來的教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重點從以下三方面開展和落實“新教育”的和理念。

一、落實自己的“專業發展”

在新教育中提出“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教育要努力地區促進每一個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學校管理最靈魂最核心的東西就事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則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快樂,那就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所以,我要首先做一個快樂的教師,最為教育工作者,我快樂的基礎就是我能夠在教育生活中成長,而我的成長取決於我所實現的專業發展。

我非常認同《新教育》中的專業發展“三專”模式。但就具體學科而言,我認為音樂教師除了“專業閲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之外還需要對專業聽賞和專業練習這樣的“專業技能”傾注更多的時間。我們且不説“新教育”中的三專模式。但就音樂教師安身立命的專業技能而言,由於每天的繁雜瑣事,鋪天蓋地的迎檢做課,有多少音樂老師能夠每天都有時間

靜下心來聽聽音樂,彈彈曲?難怪許多聲樂專業鋼琴專業畢業的老師教了若干年書後會感歎“唱不出一首像樣的歌,彈(吹)不出一首像樣的曲子。”

這是當今許多音樂教師的境況,也是我的經歷,我想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無外乎兩種情況要麼沒心情,要麼沒時間。《新教育》給我的啟發是,首先,面對新在教育現狀“改變自己的行走方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工作熱情,減少工作中的畏難、倦怠和僨事情緒,努力為自己的快樂做主。其次,學會合理安排和及時調整時間,協調家庭與工作之間的關係,以求達到一種最好的平衡狀態。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學會快快行動(生理),慢慢來(心理),時刻提醒自己多讀、多寫、多聽、多練、多交流。

二、努力創建“理想課堂”。

《新教育》第七章中分析了四種課堂話語,提出了理想課堂的六個度,總結了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這一章的對我的教學實踐活動有非常深刻的指導性。在我今後的音樂教學中我會先從“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做起,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努力使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

參與度——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不做自己的表演,不做事先預設程序的再現。時刻審視自己是否在課堂上講“廢話”,拒絕“滿堂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和能力,做到一堂課上學生的參與(發言與活動)時間不少於二分之一。

親和度——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進行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合作關係。

自由度——努力使課堂充滿着自由輕鬆的氛圍,使課堂多一些輕鬆,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歡聲笑語,多幾許神采飛揚。

整合度——努力把課上的教學內容音樂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把枯燥的樂理知識、作品分析變得生動、多元、實用。

練習度——努力讓學生練習和實踐,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聆聽、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

延伸度——努力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與深度延伸,從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為學生的進一步探究留下空間。

三、一步一步地走到“新教育”的三重境界

《新教育》中提出“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想要達到這三重境界,書中引經據典,列出了許多教育家的理論和方法。在第一重境界中,《新教育》所列描述的有效教學框架以及對它的解説值得我們應用和借鑑;在第二重境界中,《新教育》強調要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課堂,是真理呈現之處;教學,是知識散發出魅力之時”;在地三重境界中,《新教育》強調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把學習視為一個同時展開的三重對話:即,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

在這一重境界的闡述裏,《新教育》強調了人與知識的對話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理想課堂所追求的是“傾聽”與“應對”。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了了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提醒我們在課堂教學裏,應該以實現活動性、合作性、表現性的學習為課題,在教師集體中,應該以彼此觀摩教學、構建作為專家一起成長的“同事性”為課題。我們也學到了莫蘭論述過的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路徑:“自我審查、自我分析、自我批評”。這個路徑的

實施,最好的辦法就是寫教學隨筆(就是我校的課後記),記錄、反思自己日常教學,從而促進教師的成長。

看完本書之後,我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我會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進一步滲透和深化《新教育》的理念,實施《新教育》的方法,努力“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五篇:新教育讀後感

只要有行動就有收穫

---------讀《新教育》有感

湯建英

一直以來,“新教育”這個詞就充斥在耳邊,可是,對於什麼是新教育,一直感覺很迷茫,怎樣去操作也是一團的霧水。暑假裏,我拜讀了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的大作《新教育》。本書全方位闡釋了新教育實驗的理論和觀點,方法和本步驟,展示美好的願景,解答疑難問題,是新教育實驗的經驗總結,更是教師改變生活方式,發現自我,創造價值的行動指南。而今,讀了新教育一書,讓人頓覺豁然開朗,原來新教育就是這樣的啊!新教育一直都在身邊,我們一直踐行着新教育的思想並且想在這個基礎上開出美麗的花朵。

新教育的宗旨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個理論最能引發我的共鳴。如果教育者不快樂,受教育 的人會快樂嗎?如果教育者在講台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受教育者端坐下面無動於衷,這也是失敗的教育。為了讓學生能和我一起演繹課堂的精彩,我常常這樣做,站在老師的角度認真的研讀教材,制定目標,明確要過關的知識點,訓練的方向。其次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讀教材,思考那些是我已經掌握的,那些是我沒有掌握的,用什麼辦法可以達到老師提出的要求。比如在進行寫字指導的時候,作為老師,很容易把握字的結構,寫出字的筆鋒,而對孩子們來説,在什麼地方起筆,什麼地方收筆,怎樣進行停筆,轉折,行筆的的速度,行筆的方向等對他們來説則是很複雜的工程。於是在教學寫字時就有意識的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

觀察每一個筆畫,觀察老師是怎樣進行書寫這樣的一個字。老師和學生之間就達成了一種有效的溝通,老師所講,正是學生想聽。同時和年級組老師共同探討寫字教學,讓寫字教學有更高的效率,比如易錯的字讓學生來教學生,學生的專注度更高,同時沒當小老師的學生更是樂此不彼的指出書寫者的問題所在,這樣,既訓練了觀察,提高了表達,更是激發了書寫的興趣。日積月累,學生有了一定的讀貼的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書寫技巧,寫出漂亮的字那自然是行動的結果。《新教育》的十大行動可以用聽説讀寫,網絡,課堂來闡述,要求我們每一個教育人積極行動起來,有行動才有收穫,有堅持才有精彩。而且把營造書香校園放在了行動的第一位。是因為:書籍是我們瞭解歷史和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人類的智慧和文明,只有書籍才能保存,書籍是經驗教訓的結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採掘不盡的富礦,是走向未來的基石。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針對我所教學的年級,我也做了積極地嘗試。我在教學一年級的孩子時,由於學生的識字量非常有限,於是,我主要讓識字量大的孩子在課堂上大膽的閲讀,且誇張的表揚這些孩子。由此激發其他孩子識字的興趣,識字多了,反過來促進孩子進行閲讀。一年級下冊,我們還進行了課前小故事,並且將閲讀製做成表格,記錄孩子的閲讀量,但凡讀完一本書,就給孩子頭像後面貼上一朵小花,比比誰的花兒朵多,這一措施也極大了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午飯後就可以看到孩子讀書的身影。到了二年級,除了規範表格,明確60頁作業為一本書,可以寫簡單的讀後感,家長一定要簽字,專門發個本子給孩子做好籤字

記錄。讀完後家長要做好簡單的考核。同時規定了最低的閲讀量為8本書。定期評出閲讀小明星,發個小禮物並且在班級qq 羣裏展示孩子讀書的結果,對學生也是一種鞭策和促進,二年級堅持下來,除了個別學生沒有達到基本量之外,都很多學生遠遠的超越了閲讀量,有的學生甚至讀了60本,真令人欣喜。

對於《新教育》中兒童課程的研發,我們年級組也做了一些小小的嘗試。每天清晨,在生命的黎明,我們讓孩子們誦讀《三字經》,並且講解其中的故事,在比賽誦讀的過程中領略優美的母語,感受經典帶來的心靈的薰陶。同時我們小組的成員羣策羣力,選編了適合低段孩子閲讀的32首優美小詩,讓孩子在吟誦時感受和理解,傳遞人類美好的願望和情愫。目前,我和吳老師正在進行讀寫繪的研討工作,讀是寫繪的核心,最基本的有繪本,故事,兒歌童謠等文字讀物。寫繪就是在特定的階段完整講述,是一種閲讀和閲讀後的感悟,是為孩子終身閲讀打下基礎寫繪作品由三部分組成繪畫語言,口頭語言,文字語言組成不強點繪畫的技巧。這一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期待得到同仁的幫助,開出美麗的花朵。

《新教育》用它的理念和智慧吸引了無數的教育人,更是靠它的心與心有聲的無聲的共鳴互動,吸引留住了無數的教育人,《新教育》更是給了廣大教師一個明確的方向,一個可以展示的舞台,一個個可操作的具體措施,無限相信學生的潛力,強點個性發展,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精彩”,願所有教育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標籤: 讀後感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ewm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