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陶行知教育名論精要》有感

讀《陶行知教育名論精要》有感

讀《陶行知教育名論精要》有感

讀《陶行知教育名論精要》有感

北冶鎮第一初級中學 李海娟

近日,翻閲周洪宇教授編的《陶行知教育名論精要》,瞭解了陶行知先生的許多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創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等。精要中的一些語句引起我的諸多思考,這裏就其中的“活的教育”淺談一二。

一、“因材施教”的踐行

文中談到“我們如果承認教育是活的,我們教育兒童,就要根據兒童的需要的力量為轉移。有的兒童天資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兒童天資很鈍,他的需要力就小些。我們教育兒童,就能按他們的需要的力量若何,不能拉得一樣。”這其實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對待學生思想上、學習上都要根據學生的成長需要而進行適宜的教育,因其年齡、性別、性格、成長環境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教育。

班上一女生晶性格內向,好學上進,過於較真,擔任語文科代表,一次與一男生濤發生衝突,該男生性格執拗,懶散多動,多招人厭。二人因作業找不到發生爭執。濤要求晶找到他的作業,晶説沒時間找,濤辱罵了晶,晶在班上痛哭。我調查此事在班上,二人並不真心地道歉了,表面上此事友好解決。當天,我找了晶,與她進行了交流,三問,一問她是否因為辱罵的話傷了心,覺得委屈;二問她是否覺得科代表工作辛苦;三問她是否因許多事都想做好卻不如意煩惱。晶頻頻點頭。我給了她三條指導,傷心,説明對同學有情誼,自己應對同學友好;工作辛苦可以與老師溝通,老師一直和你在一起;對自己的事做個分類,根據分類定不同的要求,不要事事一百分。此後觀察,晶活潑陽光。第二天早上,我偷偷叫出濤,也與他進行了談話。亦是三問,一問他昨天其實是拿晶撒氣,因為自己在班上一直比較孤獨,不被人喜歡,自己一向看人不順眼,正好晶趕上了,所以用此惡言傷她。他回答是。二問他自己其實也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可一回家不開心,在校也不開心,常常覺得自己心中有一股濁氣想噴出,這樣自己才會舒服,那麼你昨天心情好了嗎?他回答,不好。這説明傷害別人並不能使自己快樂,你可以再想一想為什麼?三問,老師知道你的母親脾氣暴躁了些,你的家裏有時讓你壓抑,老師願意與你父母好好溝通,你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孩子,你是獨一無二的你,你願意改變現在的狀況嗎?如果願意,讓老師幫助你從改變自己開始。他露出微微笑容,點頭表示願意。事後一個多月,濤至少控制了不良發展,並開始了改變,一點一點,改得艱難,目前仍有繼續努力中。這個真實案例是2018年4月份的,是我對“因材施教”的踐行,從思想上對不同的孩子進行了不同的溝通交流,以期達到教育的目的,當然更要輔之後期的行動跟蹤。最重要做到“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

“因材施教”在教學上的踐行,如分層次教學,教學目標的分層設定,可設為基礎目標,提高目標等,作業佈置的梯度設計,可設計為必完成的和選擇完成的等。

二、“教學相長”的獲益

文中談到“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我們要想草木長得茂盛,就要天天去培植他,灌溉他;我們要想交結個很活潑的朋友,就要我們自已也是活潑的。我的影響,要能感到他的身上;他的影響,也要在我身上,這才可以的。學生向前進,教員也要向前進,都要一同並進。”這不就是《學記》中提到的“教學相長”嗎?這一點,我是獲益良多。教過的孩子們有上千個,“三個臭皮匠抵得上一個諸葛亮”,更何況這麼多的孩子了,他們給了補充了我知識上的許多空白,更是在教學上與我形成了良性互動,促我成長。他們的善良、真誠、活力、天真無不是澆灌我們的雨露、同化我們的陽光。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孩子們的質疑促使我們去學習,孩子們的困難促使我們去思考,孩子們的努力促使我們去奮鬥,孩子們的善良促使我們去幫助……

三、“格物致知”的思索

文中談到“拿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我們就比如拿一件花草來教授兒童,將這花草把他解開,研究其中的奧妙,看他是如何構造的。”《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就讓我想到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時要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有科學的實踐精神。對於這一點,筆者覺得實在必要,又有些迷惘,不知如何教好“格物致知”。這個“格物致知”對我們語文課教學上表現為怎樣的方式或説體現為怎樣的思想,如何去實現呢?

文中在“活的教育”中一開始便談到“活的教育是什麼?活的教育,正像魚到水裏鳥到樹林裏一樣。比譬:花草到了春天受了春光、太陽光的同化和雨露的滋養,於是生長日速。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養料似的,也就能一天進步似一天。換言之,就是一天新似一天。”筆者以為這樣的教育是至高境界,是教育者畢生所應追求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6988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