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後感5000字(彙總16篇)

讀後感5000字(彙總16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6篇《讀後感5000字》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讀後感5000字》相關的範文。

讀後感5000字(彙總16篇)

篇1:百年孤獨讀後感5000字

記不清,是第幾次看《百年孤獨》了,可能有三次,以前不理解“孤獨”,或是沒時機去感受“孤獨”,也可以説是沒心智體會“孤獨”。從一個人的“孤獨”到一個民族的“孤獨”,從一個國家到一個洲的“孤獨”,從一個人到一億人的“孤獨”,從一天到一百年的“孤獨”,每一個“孤獨”都不一樣,每一個“孤獨”都值得去理解,面對反覆上演的歷史故事,是活着和死去的人的“孤獨”,也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看到的“孤獨”。

每一本名著,都有一個情緒的入口,當讀者模糊感知這類情緒入口時,看書時會有真相大白的感覺,因為人心相通,作者是人羣裏的敏鋭感知者,能寫出共同的思緒與情感,將讀者從徘徊的情緒入口,帶入一片開闊平原,讓讀者感知到陌生又完整的情緒,而不用獨自做困獸之鬥,即便平原後面還有山丘,即便收穫的可能是“孤獨”,這是名著值得重複看的緣由,越過一座山丘,是《百年孤獨》的收穫。

就個人而言,年初看了《現代拉丁美洲》,這是一本介紹拉丁美洲歷史發展的學術著作,講的都是真事真歷史,是關於5.8億拉美人的千年孤獨,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的瑪雅人到16世紀消失的印加帝國,從土著、殖民、獨立、混血、民主、戰爭,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人與政治、新生與死亡、進步與荒謬、偉大與殘酷、愛與孤獨。這書描述的主要事件,讓人聯想到背後無數的人和情緒。這書可能很好的牽連了一個再次讀《百年孤獨》的情緒入口,也有可能是已有的情緒引導自己去看這類書。

説完題外話,回到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也不敢説看懂多少,只是試圖説看到了什麼,或者通過《百年孤獨》感知和思考到什麼,或試圖看清讓人迷惑的“孤獨”,或明白拒絕與迴避“孤獨”的枉然,或理解每個人“孤獨”的真切與通感,或看到歷史的反覆與羣體的無知,或看懂政治和戰爭的荒謬,或看到發展與文明的衝突。希望見孤獨而不懼,見荒誕而不驚,見百年如水流逝,願時間不再反覆。

《百年孤獨》的“上校家族”在百年間的盛衰榮辱,是一段拉丁美洲民族的濃縮歷史,現在的拉丁美洲是在近代幾百年逐漸形成的,將通過複述書中“上校家族”的人物和故事,試圖看到拉丁美洲的歷史境遇,拆分這數百年的歷史,以安撫書中繞樑三日的“孤獨”。將以上校為中心,講述上校的父親,上校的母親,上校本人,上校的妻兒,每一段配一個小標題。

一、上校的父親:當農業面對工業,不只是降維打擊。

上校的父親,就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簡稱“布恩迪亞”),帶着一羣年輕人離開故土,向着入海口遷徙,在一處原始森林裏建立了“馬孔多村”,就是這個和“地球村”齊名的魔幻村。布恩迪亞是因被人嘲笑老婆是處女,為了尊嚴(後來上校也因此發動戰爭)在決鬥中把對方殺死了,為了躲避死者的陰魂不散和良心的譴責,選擇了遷移,在這新村莊里布恩迪亞是年輕的族長,指導人民播種、教育小孩、飼養牲畜到修建房屋,馬孔多農業和人口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布恩迪亞的個人進取心。

馬孔多的建立與成長,在閉塞的內陸時期,是一個完美的農業拓荒和建村典範,但這種寧靜的日子並不長久,不久異域的吉普賽人梅爾吉亞德斯循着鳥叫聲來了,帶來了稀奇古怪的發明:冰塊、磁鐵、望遠鏡和假牙等,這都是工業文明的科學結晶。一個農業村莊的年輕族長,即便再有雄心和壯志,再聰明與堅韌,當面對撲面而來的現代科學,只剩目瞪口呆和手足無措,隨之而來的拉丁文、英文、法文書籍,那不是面對降維打擊的衝擊,更多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無知。

不管是外界的科學還是文化,村長面對的都是一個十足的潰敗,沒有任何一個族長或者酋長,個人能全面理解和運用這些文明的結晶。一個世代務農的天才,和一個民智開放並積累成長的凡人相對比,天才的侷限和凡人的聰敏,他們其實對比的不是智商,而是先輩數百年的愚昧與智慧,一個是永恆的地平線,一個是不斷上揚的學習曲線。沮喪的年輕布恩迪亞族長,面對眼前的荒唐與遠方的文明,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再次遷徙,遷到一個接近科學的異域,但上校的母親站出來反對,因為門外已經站着二個孩子,“忘了你那些瘋狂的新鮮玩意兒,還是管管你的孩子吧”,布恩迪亞沒能解開魔咒,是帶着困頓而繼續“孤獨”生存。

布恩迪亞的遷移和英國清教遷北美有點類似,美洲當時還有上億的原住民,這羣人過着最原始的農牧生活,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他們已經在此生活數千年,但是美洲大陸一經發現,在黃金的誘惑下而來的歐洲人,帶來了殖民、天花、獵槍與殺戮,土著的弓箭與殖民者的步槍大炮,印加帝國的原始與歐洲的龐大王朝,土著人口必然遭遇急劇下降,所剩不多的土著為躲避瘟疫而向深山遷徙,但離科學的距離又越來越遠,同時殖民者和新拉美人在整個大陸遍地開花,科技、農業、工業、文化、藝術、混血,讓美洲大陸在幾百年完全換了天。這些原始農牧民面對先進的工業殖民者,不只是降維打擊,遷移並不能逃避科學,布恩迪亞為了後代,直面無法拒絕的衝擊,“孤獨”的思索科學的入口階梯。

二、上校的母親:偉大的土地,哺育勇敢的人。

上校的母親,就是書裏的烏爾蘇拉,雖然身材嬌小,但活力充沛又意志堅定,不遜於任何人的勤勞。她丈夫布恩迪亞為了維護尊嚴,可以與人決鬥,她為了維護男人的尊嚴,可以勇敢的放棄自己的恐懼(怕生個有尾巴的孩子),也沒人知道她活了幾百歲,最後在她死後不久,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也消失了,就像沒有土地的民族,只剩流浪與漂泊。

書裏有她很多的小細節與故事,第一個是她製作糖果售賣,養活了全家並大興土木,從歐洲買入了最時髦的傢俱與樂器,這些時髦的西洋樂器與娛樂,娛樂生活同時也愚弄了年輕人,上校的二個妹妹就因一個帥氣的鋼琴師動情,而彼此詛咒。伴隨着長輩的簡單套用與後輩的誤用和荒謬,烏爾蘇拉和他丈夫對外界文明的崇拜與嚮往,有點異曲同工,只不過布恩迪亞更加偏向理論與思辨,而烏爾蘇拉更直接的實物與利用,以為買來的歐洲的藝術品與裝飾,就能帶來文藝復興與自由愛情,她也沒想到帶來的是嫉妒與詛咒,一個妹妹完成了編制壽衣的行為藝術,另一個走向私奔的決裂,在新潮觀念的衝擊下,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無可避免的受到衝擊,鋼琴沒帶來藝術與審美,愛情與自由也不可能在荒蕪之地開花。

第二個是烏爾蘇拉在廣場組織孫子的獨裁,這有真實的阿根廷“五月廣場母親”,就是母親們集體走出家門,尋找失散和失去控制的兒孫,同時通過集會行為對抗軍事獨裁與濫用武力。年輕人的熱血與暴力,在年邁的祖母面前就成了瞎胡鬧,孫輩的橫衝直闖與冒失,在上校的母親眼裏都是一個樣。

第三個是烏爾蘇拉保守三個石雕祕密,這三個石雕裏全是金幣,是上校在起義過程中有人莫名送來寄存,結果戰後一直沒人認領,但烏爾蘇拉一直在尋找寄存者,並在領死前也沒告訴家人金幣的埋藏地,後來上校的兒子在家裏到處挖都沒找到,反而是在一場大雨沖刷後露出了出來。關於金幣,歷史裏印加帝國就是因為全用金子做皇宮裝飾,引起西班牙殖民者的垂涎欲滴,更有充足的動力與動機,用盡陰謀去消滅印加帝國,直接原因當然是金幣。無處所説的“懷璧其罪”,而拉美的波託西大銀礦則是後來被西班牙發掘,成了世界最大的銀礦,間接導致清朝的白銀帝國通貨膨脹到破產,還導致了西班牙和英國的海戰,這是拉美真實的歷史。沒人知道地下埋藏了黃金還是石油,但怎麼使用這些資源,則會給子孫帶來完全不同的命運,在委內瑞拉,石油被稱為“惡魔的排泄物”,引誘了一羣又一羣的惡魔,給當地人帶來魔咒般的“孤獨”。

烏爾蘇拉就像這廣袤的土地,繁衍和養育了一切的生靈,包容了無數的衝突與動盪,默默承受着周而復始的苦難與罪惡。但同時無法迴避的是原始的淳樸與勤勞,並不能根本改變後代的落後與愚昧。沒有繁衍根本就沒有故事可言,但如果沒有改變與進步,生命的繁衍,未必不是一個循環的“孤獨”。

三、上校:自尊與反抗,革命與理想。

要説百年孤獨的知名人物,想必就是這個奧雷里亞諾上校,為了父輩創建的馬孔多的權利,拒絕刷政府統一的顏色,為了維護自由的選擇,毅然加入了“自由黨”,並帶領建村元老的後輩參加了內戰,上校在戰爭中屢戰屢敗,革命沒有成功,他也被迫在合議上籤了字,也拒絕了保守派政府的授勛。結果戰後老兵待遇沒解決,他想再次發動起義時,已無人響應,而他的十幾個私生子卻一個一個被趕盡殺絕。上校最後在家裏閉門不出,重複的製作小金魚,了卻殘生,反抗與戰爭並沒有給他找到一條通往光明之路,此刻的他像極了父親,不得不步入無法拒絕的“孤獨”之路。

為了自尊,或者説為了自由,誰都有理由反抗,上校既有點像不斷髮動游擊戰的卡斯特羅,只不過最後古巴成功的反抗了獨裁,抵擋住了美國的入侵,一定程度的保住了革命果實,這過程脱離不了外界的支持。同時上校又有點像切·格瓦拉,狂熱的理想主義和大拉美主義,對整個拉美都懷有責任與義務,同時受到獨裁者與大國集團的謀殺,格瓦拉就是在為拉美革命的游擊戰中,被美國和當地獨裁者聯合絞殺,像極了上校被追殺的十幾個私生子。

理想主義者的敵人,總是能很好的相互勾結,重商主義是理想主義者的敵人之一,獨裁是理想主義者的敵人之一,壟斷集團是理想主義者的敵人之一,因理想主義者的崇高道德,是對重商主義的人格鄙視,是對獨裁的良心譴責,是對壟斷的釜底抽薪,而面對理想主義的自尊與反抗,敵人總是輕易就集合並完成勾兑與收買,此間衝突與矛盾,不可調和。

書中有反思上校為“自由黨”而戰,是因為不懂得愛,這個有趣的話題,當一個對“不公”無法消解的人,最容易訴諸對抗,只不過有的人是將情緒傾瀉弱者,有的人選擇向更強者衝鋒,還有一部分是直接慫發起者,分別像阿Q、唐吉坷德與上校,上校為了自由而發動戰爭,像他父親為了自尊而決鬥,都是有的放矢的一對一對抗,即便上校面對的是軍事獨裁與商業壟斷,上校沒有畏懼與退縮,但上校選擇訴諸武力對抗之河,就不可能再走入依靠文藝教化的另一條河,這是一條魯迅與馬爾克斯的河,他們同樣也是在反抗不公,同樣是為了獲得心靈的自由,同樣對這塊土地的人愛得深沉,只不過他們對暴力有深刻的懷疑,只不過上校只會用槍,而文學卻可以循循善誘,從看到、寫出到直面“孤獨”,理解後才有機會化解“孤獨”。

四、上校的妻兒:神話與傳統

上校年輕的妻子蕾梅黛絲死後,被家族後輩供奉起來,到後來被神化到與長眠燈相伴,有點像的先知或聖母,生前確實有一些值得稱讚的品質和事蹟,但在某種組織需要後,慢慢被虛構和神化,這能起到一定的勸導與教化作用,但在一些核心文化與價值觀認同上,這些外來的習俗或宗教,未必能念出一本有用的經,就好比馬孔村廣場上的堂面對暴力,與民眾一樣的束手無措與漠視,在殘酷靠腰面前二者是相得益彰,宗教信仰與民眾的關係同樣貌合神離,信仰亦無處生根,神不足以拯救世人。

上校的孫輩阿爾卡蒂奧,領導了香蕉公司的工人罷工,卻遭受三千人被屠,當政府還在不停追繳逃亡者時,村民已經淡忘了那個血色的黃昏,阿爾卡蒂奧無法消解三千人的消失,但又無力阻斷聯合政府的暴力收割,他還能意欲何為?只剩歸隱書房,潛心鑽研吉普賽人梅爾吉亞德斯留下的黃皮紙,在“孤獨”中找尋一絲先祖的安寧。

上校的孫媳費爾南達,來自古老的貴族後裔,帶來了貴族的繁文縟節,帶來了故步自封,後來女兒被送入修道院,兒子也成了假道士,小外孫被拘禁在屋內,當了吉普賽人梅爾吉亞德斯文獻的密碼:“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時,結束了這家族離奇的“孤獨”故事。

五、其他:香蕉、鐵路、行刑隊

香蕉是拉美近代殖民地的見證者,也是重商主義與奴役的共犯,在歷史的砂礫裏,成千上萬的人在香蕉園或橡膠園裏度過一生,很多人從未被允許走出種植園,這種無言的寂靜,是無處訴説的“孤獨”,更是人心深處無以言表的“幽暗”。

鐵路是近代工業文明的開端,但鐵路若不能延長文明的深度,不能促進道德的提高,那跑得快的火車帶來的是更迅速的統治與行刑隊,人民在集團利益面前,不如一片香蕉有價值,生活可能還不如種植園的農奴,因為至少在種植園裏還有自然熟透的香蕉,而火車下的現代商業帝國裏,容不下一丁點原生靈魂的自由氣息,因為強大的控制器能察覺任何的一絲反抗基因,就像外人無從發現貨箱的是三千具屍體還是三千捆香蕉,因為系統可以屏蔽貨箱周邊所有視線,包括屏蔽“孤獨”。

六、最後來個題外話:《千年沉默:亞洲村的小道消息》

想拉美之外的人看《百年孤獨》,會帶有一絲局外人的寡淡,因為拉美的故事、魔幻與孤獨,他們自己更能切身體會,而作為局外人的反思,更多會參照本民族的故事,從而對歷史品出另一番“孤獨”或“沉默”。

就比如現在,假設這有一本故事書,叫《千年沉默:亞洲村的小道消息》,將中印日韓越都寫進來,將過往千年裏的牽連與歷史,寫成一個在“亞洲村”的魔幻現實故事,其中基調是“沉默”,從1125年的北宋滅亡,到現在九百多年裏,多少的朝代與人民,都消失在沉默的歷史裏,在過去的一千年裏,同時期的西方相比,英國在1215年就訂立了《大憲章》,到後來歐洲的文藝復興,他們一步一步走出了人類輝煌,而整個亞洲都卻不斷重複低到塵埃。

比如印度歷經蒙古人入侵到英國人殖民,本是佛教發源和昌盛之地,卻從佛教的眾生平等,離奇的發展出歷史倒退的種姓制度,幾億人被幾千萬人的英國長期殖民,這片土地的故事就足夠寫一部魔幻現實小説。而韓國和日本,從漢城改名字和古日文是漢字,隨處可見以前的中華影響,但近代沒人能抗拒西方的影響,重商主義的自我加速,促進了西方的價值觀和宗教信仰,同時影響着整個亞洲的發展,其中走得快的日韓近代早已領先中國,而印度曾經的佛教有力促進了中國的隋唐盛世,現在中國在西方的影響下的強勢,又反過去促進印度的信仰變化,並可能在亞洲又開始發揮曾經的影響。西方文明在重商主義下的擴張下,才打破了亞洲各國的暗淡,這數以億的人民才有機會看到曾經的愚昧,但尚未步入新階梯的人卻已在嘲諷西方的侷限。

比如這個叫亞洲的村,本來是大家族輪流坐村長,坐上去的村長都不想下來,就會極力打壓其他家族勢力,在組織力量守衞村莊中,守村有功的人一般能過上好日子,慢慢也會發展成大家族,在這周而復始的幾千年中,總會出幾個人太平盛世,那時就會大興土木,修河、修長城、打獵、開荒拓土、周遊列國等,還有琴棋書畫、詩歌朗誦、夜市酒肆,保不齊出幾個人傑,如《資治通鑑》、汝窯、蘇東坡、道教到《夢溪筆談》,這時村子可能確實舉世無雙。

當然也保不齊會出幾個忘恩負義的村長,難免打壓有功之人,遇到不服氣的裏應外合抄傢伙幹架,下去的村長家,一般沒幾個好下場,也有友好協商下台的,還能過上小康生活,但一些自私的村長帶壞了風氣,萬馬齊喑究可哀。比如有的就利用村長職務便利,偷偷自學外村算數,最後拿到村民前自我炫耀,這樣的小氣自私鬼,會養出更庸俗的子孫,最後這個村子徹底毀於一個個敗家娘們。此時村外的世界已經星光燦爛,新奇玩意滿世界撒野,村子周邊的幾個大島都開始焰火燎燃,而村裏自閉的年輕人都慫得不行了。當這個曾經以天下為中心的村子,一夜間在一場千年沉默的洪水沖刷下,成了一大片汪洋大沼澤,每個人都在艱難自渡,面對舉步維艱的泥濘,這何嘗不是由前人的孤獨堆積而成。

而小道消息還在繼續,曾經常來村裏參觀偷學的鄰居,都業已獨自發家致富,不再信服村長的威嚴與道德,而天下的中心早已移居地球另一半,曾經為了防止飢餓遊民的長城,突然更新成預防“孤獨”入侵,因為已經有人寫出了所有人的“孤獨”,有人寫出了歷史的荒誕,有人寫出了村長的真實魔幻,有人寫了《家長的沒落》,有人寫了《地球是平的》。但當上村長的上校,不會讓年輕人看到這些,村民既不像上校的父親為了村莊出路而冥想,也不像上校為了自由而發動反抗,更不想上校的子孫為了密碼而孜孜不倦,村民只是沉默沉默再沉默,沉默到“服從”,沉默到“富強”,沉默到“時髦”,沉默到失去發現孤獨的能力,所以亞洲村和馬孔多村既相似又不一樣,就像失眠的馬孔多忘記歷史,而亞洲村是在高速列車的“沉默”中失去方向。

最後,在《巴黎評論》裏,加西亞·馬爾克斯説,曾經有人評判他只提出了拉美的問題,沒給拉美找到好的解決辦法。這傢伙估計是把馬爾克斯當上帝了,問出這樣的問題,又何嘗是在刁難別人沒提出解決辦法的同時,自己卻連一個好問題都問不出來,讓一個人給整個拉美提出一個長久解決辦法,這是何其荒誕的想法,這又是何其“孤獨”的人生,難道只有“上帝”才能拯救拉美,難道拉美的“孤獨”註定一直重複,難道看了這麼多“孤獨”後一點長進都沒有?

篇2:百年孤獨讀後感5000字

“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時的馬貢多是一個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蘆葦蓋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條河邊……”但凡文藝青年或是想裝裝文藝青年的傢伙想必都很熟悉這段話。在那個盜版書鋪天蓋地的年代,手捧盜版書的人們倒也多多少少受了些文藝薰陶——只是版本不一。結果馬爾克斯老爺子一怒之下,索性死後150年都不給中國自己的作品授權——當然那是過去時,不提也罷。

坦率地説讀完一遍後我自己也無從下筆。可以説是作品本身太難懂,也可以説是讀後我整個腦子到處散落靈機一動的感想,理出來也不容易。作者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是一個家族循環往復無可挽回的命運,還是在歎息人類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好吧我承認,以我的閲歷與智慧弄懂這些真的還有點難。一定要説些什麼,也就是散亂的雜感,而且欲説還休不知所云。嗯,從哪裏開始説起好呢?

被海水包圍的馬貢多,孤獨中存活了百年之久的馬貢多。布恩地亞家族,歷經六代,悲歡離合斷斷續續如同梅雨一般糾纏百年。

很有趣啊,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沒有人會被綁在樹上直到生命終結……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村落裏面。現實生活中也不會有家庭反反覆覆給孩子命同樣的兩個姓名,死者不會因為太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之中。故事是荒誕不經的,彷彿透過一層教堂彩繪玻璃窺視着一個家庭的是是非非。然而讀完後又感到它是無比的真實——真實到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親眼目睹的一幕幕悲劇。

故事的敍述有些混亂,那都是些循環往復的回憶,考驗着記憶力浮浮沉沉的混沌回憶。孤獨的回憶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第一個何塞阿卡蒂奧,在孤獨中泯滅了自我。麗貝卡,則在同孤獨的對抗中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出師未捷身先死。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遲暮之年看得比誰都清楚可為時已晚。阿瑪蘭塔,深知自己的痛苦卻無法逃離。烏爾蘇拉,明明人生一直浸泡在一碗痛苦孤寂的湯中卻毫不自知,守着一個慈母的美滿面具悲愴地活着,那家就是她的墳墓。

這就是他們的人生,世世代代傳下的名字聯通家族遺傳的記憶,他們的命運變成了莫比烏斯環中爬行的螞蟻,不斷循環往復卻找不到出口,不斷尋找卻不知其實根本不用找。看書的時候我老記不住他們的名字:太相似,也太長了。不過想想他們都是家族中那隻可悲打轉的螞蟻,不妨將他們當做阿卡蒂奧跟奧雷良諾好了,同名同姓,擁有一脈相承記憶的人本來就是同一個人吧,我想。至於那兩個換了名字的人物,或許搞錯墳墓也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若干年之後,當他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時候,奧雷良諾第二一定會記得六月份一個淫雨連綿的下午,他踏進房去看他頭生兒子時的情景。”你看,只是回憶,真的僅僅是回憶而已。

有人説布恩蒂亞家族如同傀儡之家一般運作着,沒有感情也沒有實體。我想,孤獨的心中也未必裝不下真正的在乎,畢竟那種東西,是愛因斯坦和薛定諤都沒辦法的事情。這個家族在黑暗中百年的孤獨與百年的等待,一定有些什麼東西在維繫着——絕對不是費爾南達家鄉那樣的昏色地帶。

整本書想要表達的也許只是一個詞:循環。聯繫到當時拉丁美洲歷史循環往復停滯不前的怪圈,再怎麼遲鈍的人也多少會往這方面想想——畢竟文學作品源於生活。

至於孤獨,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命運與罪惡,想跑也跑不掉。

其實人這一輩子從可以看到不同開始,就想嘗試着去理解人和事。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那些微妙而關鍵的感性差異,使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説獨立語言的生物。

也許溝通和交流能在島與島之間建造橋樑,但橋樑的存在也終究拉近不了實際距離啊。

很多事情,一旦發生了,就再也抹不掉了,那些事情會改變一個人,也許會成為一個人無法逾越的鴻溝。

我們自己是不是也……?

一般來説,人類定義“回憶”的方式由於是一種美化所以一向自我中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記住了也只是故事,就算本來與自己有關、不過出於種種原因想起來就後悔,情願和自己沒關係,情願沒發生過的事情也會被自顧自從名為“回憶”的盒子裏撿出去不加修飾地扔在意識角落假裝看不見。

直到有一天出現毫無預兆的契機,像看陌生人那樣驚奇地重新發現躺在角落裏的那個未加工半成品,以及為了它花過各種各樣力氣的,幾乎不認識的自己。

像是雨刷刷過玻璃,一下子一切都明朗了。

最後誰擺脱了布恩蒂亞家族的宿命呢?活着的人死了,死去的人依然沉睡着。但在那一刻,如同現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於形式的虛幻一般,他們又在一起了。

想到這些時候看到這樣的結局就好了。要是還能微笑,就好得不能再好了。

搞不清馬爾克斯老爺子怎麼想的,眼下我們可以正大光明地在書店買到正版《百年孤獨》裝文藝青年了。

馬爾克斯老爺子説,這樣的家庭不會再在地球上出現。

但願如此。

篇3:紅樓夢讀後感5000字

説起《紅樓夢》,我們就不能不談及襲人其人其事。不僅是因為襲人是伴隨寶玉左右、侍候寶玉青春成長時期的一位重要女性,亦是因為襲人位居情榜又副冊之二,晴雯之下,更是因為曹公不惜筆墨,着筆最多、在書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丫頭。無論是正出或是暗出,均不亞於正冊十二釵中的包括妙玉、巧姐、迎春、惜春等在內的任何一位女性。上回我寫了一篇《誰是寶玉的小三》,説到襲人其人,也僅僅從一個側面説到了襲人,然而,感覺還不夠全面,並不能完整的反映一個人物的全貌。對襲人這樣一個人物,我依然感覺意猶未盡,那麼,襲人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讓我們順着曹公與高先生的思路與筆墨來細細的梳理與分析一番,或許能從中得到一點啟示與感悟。

襲人,又名花珍珠,是賈府花銀子從面外買來的丫頭。因舊人詩句上一句:花氣襲人。讓寶玉改名為襲人。丫頭的名字隨意改動,並非襲人一人,譬如紅玉等等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僅從更名這一點,賈府下人地位之低,可見一斑。賈府裏的丫頭,大致分為兩類,一類中府中的下人養的,所以,下人生下來的丫頭,理應還是下人。另一類是花錢外買的,襲人即屬於這一類。還有一類是下人送給主子的,雖然也同屬於第一類,但比起外買的身份要稍遜一籌了。譬如睛雯。襲人比寶玉大兩歲,與香菱、睛雯,寶釵同歲。在與寶玉慶賀生日那天,襲人抽了一具《武陵別景》籤。上面寫道:“桃花又是一年春”。同庚共飲一杯。同庚即是香菱、睛雯,寶釵。同辰的只有黛玉。

襲人,家境貧寒,離賈府不過十里地,上有母親,還有一哥。記得一年冬天母親病重,襲人告假回家看望,寶玉還特意與茗煙騎馬去了她家看望,可見襲人家的住地距離賈府並不是很遠。

然而,就是襲人這樣一個外來的丫頭,在賈府卻神不知鬼不覺地爬上了準姨娘的地位,比起睛雯,鴛鴦等人的命運,不知要強多少倍,當然鴛鴦是不願意嫁給賈赦當姨娘罷了。襲人自從轉變了角色,當上了準姨娘以後,可謂風光無限,光彩照人,紅極一時。若不是後來寶玉離家出走,襲人姨娘的位置,亦是板上定釘,毫無懸念的。即使如此,在曹公與高先生的筆下,襲人的結局也還算是比較圓滿的,在第八十回之後,襲人即嫁給了寶玉的朋友:忠順王爺駕前承奉的琪官,即蔣玉菡。

襲人上位準姨娘,不僅帶來了物質上的享受,更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吃穿用度均在丫頭之上。可謂名利雙收。物質上,襲人的月錢按照老太太的丫頭付,王夫人又另付一部分,那年冬天,襲人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風姐見其着裝太素,便把自己的一套大毛大衣送給了襲人。説什麼:“先給你穿去也罷,等年下太太給作的時節我再作罷,你只當還我。”連風姐這樣的人物都討好她。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就連黛玉,寶釵這些小姐也均來道喜、祝賀。我們試從另一個角度來説,襲人的準姨娘地位,並不比趙姨娘差在哪裏。

讀《紅樓夢》,我常常感到納悶或疑惑,襲人並不比睛雯,鴛鴦等人聰明到哪裏,為什麼能夠上位於準姨娘呢?細細的讀來,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祕,其實,襲人上位於準姨娘,有着諸多方面的因素,然而,在我看來,最直接、最重要的有三條。

攻心為上。應該説襲人很會察言觀色,揣摩王夫人的心思,不失時機的給王夫人出謀劃策,討好王夫人,博得賈府上層的青睞與支持。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錯裏錯以錯勸哥哥》一節中,寶玉被賈政暴打後,襲人對王夫人説的一番話,也讓王夫人對襲人刮目相看,奠定了上位準姨娘地位的基石。她原話是這麼説的:“我今個兒在太太跟前説句不知好歹的話。”、“論理,我們二爺也須得老爺教訓兩頓。若老爺不管,將來不知做出什麼事來呢。”

大家聽聽,這是什麼話?此時此刻,寶玉被賈政給打得遍體鱗傷,老太太、王夫人都心疼得要命了,何人還敢説出這樣的話來?我想一般的丫頭,包括睛雯,包括鴛鴦,即使是黛玉,亦絕不會“自討沒趣”的,趕來與王夫人説出這樣一段,極有可能招來一頓責罵的話來。恐怕也只有襲人了。這也許正是襲人的聰明過人之處。

那麼,聽了襲人的這幾句話,王夫人的反映是什麼呢?我原以為一定是責罵或是痛責,然而,除了合掌念聲“阿彌陀佛”外,由不得趕着襲人叫了聲:“我的兒,虧你也明白,這話和我的心一樣。”襲人與王夫人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讀至此處,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這樣一層,這或許與襲人的閲歷有關。襲人原與鴛鴦、睛雯一樣,都是老太太身邊呆過的人,只是後來才給寶玉當了丫頭。長期與老太太耳濡目染,讓她有機會多識廣,可謂站得高,看得遠。考慮問題比別人深一層亦在情理之中。假使襲人沒有長期呆在老太太身邊的這段閲歷,襲人亦不會有這般的心機。那麼或許有人會問,睛雯也是在老太太身邊呆過的,為什麼睛雯,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我以為,這既與睛雯的性格有關,也與寶玉沒有那層實質性的關係有關。

襲人下面的一段話,就更合王夫人的心意了。可以説是説到王夫人的心坎上去了。襲人説:“如今二爺也大了,裏頭姑娘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娣妹,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俗語説的“沒事防有事”,又道:“君子防不然”。説得是頭頭是道,絲絲入扣,入情入理,這樣的一番話,可謂一語中讖,切中要害。一方面反映了襲人的虛偽的私慾,另一方面,亦是真心誠意的大實話。大觀園中的女性太多、太多了,單單入情榜的就有一百多個。寶玉能與襲人云雨,就不能跟別的女孩雲雨?若是寶玉再次與別的女子發生了雲雨之事,恐怕連自己與寶玉的這段成年舊事也會翻將出來。我以為,襲人的這一番話,已經超出了襲人本身的年齡時段,試想,襲人此時也不過十六七歲呀。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向年近五十歲的王夫人説出這番話來,是與其身份極不相稱的。

聽了此話,王夫人像雷轟電掣一般的驚駭。又想到金釧兒之事,王夫人説:“我的兒,你竟有這個心胸,想的這樣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這裏,只是這幾次有事忘了,你今兒一番話又提醒了我。”

襲人簡直就是牛魔王肚子裏的蛔蟲,襲人的一番話,如同雨打芭蕉,句句打在王夫人的心坎上。把王夫人心裏所思所憂全部説了出來,豈能不打動王夫人的心菲?要知道,王夫人自從長子賈珠去世之後,最擔心的也就是寶玉了。俗話説,養兒防老,自己五十多歲了,假使寶玉有個三長兩短,王夫人將來的人生依靠誰呢?

自古即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夫人的一席話,可謂一言九鼎,奠定了準姨娘的基礎。賈政雖然管事,但大都是外部的事務,家族內的一些事情,也大都是由王夫人説了算。我們且聽聽王夫人最後説的一句,便知曉結果了。她説:“我把他交給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負不了你。”

膽大心細。第六回《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姥姥一進榮國府》中,寶玉與襲人即有云雨關係,按理,襲人比寶玉大兩歲,應該明事理,知其不妥,完全有理由推卻。然而,襲人卻順水推舟,明之不可為而為之。在她的淺意識裏,非常渴望得到寶玉,亦非常渴望姨娘的位置。書中這樣寫道:“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所授幻所訓雲雨之事。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別個不同,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你瞧襲人多會自己給自己下台階,找理由?而睛雯呢,按理,不僅人比襲人長得漂亮,而且也很聰慧,也很有可能成為姨娘,然而,卻讓王夫人説成是狐媚子、妖精。直到被攆出賈府的那一刻方乃後悔不已,她曾對趕去看望她的寶玉説了這麼一句話:“既擔了虛名,越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

時時彙報。自從得到王夫人的青睞後,怡紅院的大小之事,襲人大都如實王夫人作過彙報。使得王夫人對怡紅院的事情瞭如之掌。不然王夫人怎麼會説:“打諒我隔得遠,都不知道呢,可我身子雖不大來,我的心耳神意時時都在這裏,難道我通共一個寶玉,就白放心憑你們勾引壞了不成?”你説,王夫人説的心耳神意不是襲人,又是誰?毫無疑問,應該就是襲人了。然而,襲人做起這些事來,卻沒有半點的愧疚與不安。在她看來,這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也是對王夫人負責。

襲人作為寶玉的女人,應該説是稱職的。在寶玉身邊,與睛雯,麝月一道,除了寶玉精神生活不能左右外,寶玉的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均安排得妥妥貼貼,穩穩當當。

襲人與寶釵一樣,也是力勸寶玉功成名就的。也經常使用一些小小的計謀,勸説寶玉。襲人説:“以後就是刀擱在脖子上也不出去了。”她規勸寶玉。大體是三個方面。一是不能亂説,二是讀書,三是不能亂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

襲人的針線活,堪稱一流,寶玉的一些生活用品,也都是襲人親力親為。難得一次忙不過來的時候,還是寶釵幫忙的。也難怪乎曹公把她當作一個一朵花兒來讚頌了。記得第五回《遊幻境指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一節中,寶玉,隨警幻在太虛觀中看到的又副冊中有這麼幾句:“枉自温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有次寶玉讓下人開門,沒有人來開,最後襲人開了門,襲人讓寶玉一腳踢在肋上,襲人疼痛難忍,都不曾叫苦。當然,我們不可忽略了睛雯對寶玉亦是盡心盡力的。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須鐲,勇睛雯病補金裘》一節中,寶玉的褂子燒了一個洞,麼麼拿出去,一般的工匠都不敢接活,睛雯,此時正發高燒,拖着病軀,一針一線的幫寶玉給補上了。這一情節,讓人看了非常的感動。襲人還跟睛雯開玩笑似地説:以後再燒了,誰來補?

襲人亦會善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在大觀園中這一點很重要。不僅人多,關係也挺複雜。然而,襲人卻處理得如魚得水般的輕巧。既深得討上層老太太、王夫人的喜歡,也讓小姐身份的寶釵、黛玉喜愛,亦讓丫頭們信服。王夫人這樣評説襲人:“若説沉重知大禮,莫若襲人第一,雖説賢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順舉止沉重的更好些。”,又説:“況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實,這幾年來,從未逢迎寶玉淘氣,凡寶玉十分胡鬧的事,她也是死勸的。”老太太又是怎麼評價襲人的呢?書上這樣説道:老太太素喜襲心地善良,克盡職任,遂與了寶玉。服侍賈母心中只有一個賈母,服侍寶玉,心中只有一個寶玉。

當然,襲人也有人性的弱點,譬如,妒嫉。第七十七回《俏丫環抱屈夭風流,美優伶斬情歸水月》一節中,睛雯被攆出賈府後後,寶玉擬把海棠比作睛雯。這一回,襲人是真的生氣動怒了。這一怒,倒是怒出了她的妒嫉與小性,怒出了她弱點與不足。

她説:“真真的這話越説上我的為了,那睛雯是什麼東西,就費這樣的心思,比出這些正經人來,還有一説,他縱好,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便是這海棠,也該先來比我,也還輪不上他,想是我要死了。”

讀到這裏,我就暗自思忖,但凡有一點良心的女子,都會理解與容忍寶玉這一所作所為,還應對睛雯抱有同情心才是。一來睛雯畢竟與襲人共事多年,手足之情應該有的吧?二來,睛雯也已經被攆出賈府,何苦來着?這樣對待一個被攆出賈府的人呢?莫不是睛雯出身低賤,是賴麼麼買來送給老太太的,不成?即使如此,也不應該如此!

寶玉聽了忙捂了她的嘴,説了一句:“這是何苦?一個未清,你又這樣起來。”襲人這才轉怒為喜起來。當然,寶玉,也還是有點良知的。後來還專門為睛雯作了一篇“芙蓉女兒誄”。

襲人的婚姻,似乎有着某種天然的機緣與巧合。寶玉第一次與蔣玉菡見面,並不知道蔣玉菡即是琪官,琪官即是蔣玉菡,兩人上廁所時,才弄明白,並互換了汗巾子。當襲人知道,自己為寶玉所作的汗巾子給了蔣玉菡,非常的生氣。這樣一段看似簡單細節的文字,亦為襲人日後嫁給蔣玉菡埋下了伏筆。

想來亦覺得好笑,許多人都以花為媒,而襲人與蔣玉菡卻是以汗巾子為媒?蔣玉菡看見襲人的汗巾子,即知道那是襲人是寶玉的丫頭,而襲人看見了蔣玉菡的汗巾子,即知道自己的相公即是寶玉的朋友蔣玉菡。

以襲人的為人,她寧願一輩子呆在賈府,呆在寶玉身邊,當她夢寐以求的姨娘,也不願意嫁出去。襲人自己也説過只要寶玉依着她,即使“刀擱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之類的話,可是寶玉與賈蘭考試後,寶玉離奇的出走,立即讓襲人所有努力與願望化為了泡影。也讓她自己的誓言成了一句空話。

我猜想,寶玉出走後,襲人一定十分的悲傷,多少次在夜深人靜的夜晚,在人跡少至的林間,在月光稀疏的樹下,回想與寶玉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舉手投足,越想越悲痛,然後傷心地哭泣道:“寶二爺啊,你考中了,我們都為你高興。可你卻什麼也不顧就獨自走了,你真是個沒有良心的東西,我對你那麼好,什麼都給了你,你就那麼捨得丟下寶釵、丟下我獨自走了?今後我怎麼辦,怎麼辦啊?”,“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不見你回來,我哪兒也不去了!”真是情深深,悲切切,哭泣之聲,悲天憫人,感天動地!

想當初,襲人並不滿意自己家人為自己許配的這門婚姻,信誓旦旦的要尋死覓活,然而,一旦看到了玉菡的汗巾子,宿命論便佔據了上風,旋即轉變了態度,認為自己的婚配或許就是命運的特意安排。於是,與玉菡安心的過起了夫妻生活。我想,假使襲人看不到自己送給寶玉的汗巾子呢?結局又將是怎麼樣呢?或許極有可能如同鴛鴦一般的下場,也是未可知的了。在我看來,襲人與戲子成婚,在當時的環境下,並不看好,然而,亦是不錯的選擇與安排了。

當然,我們解讀紅樓,也必須從兩個方面來解讀與分析。即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前八十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這樣的題目,可以解讀為曹公對襲人這一人物的喜愛,不過,高先生在續集中又説:“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又當何解?我想所有的讀者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

篇4:紅樓夢讀後感5000字

依據歐洲文學體系的價值觀判斷,《紅樓夢》只能算是有可取之處的小説而已。它遲緩,不乾脆,筆墨浪費良多,有大量隨手之處。篇幅浩繁,場景卻狹小,又過分注目無關緊要的雅趣。更致命的是,它完全是一部生活流的作品,專注於寫實又失之於寫實,大量質量不錯的細節堆砌起來,卻演變成無修無止的嘮叨。雖有精到的筆力,但大部分章節卻像中國古代那平淡的生活一樣,既缺乏情節上的、也缺乏文字上的應有的激越的魅力。

但是,為《紅樓夢》辯白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它完全不屬於我們今天普遍認同的文學體系。有些小説由於歷史的演進而褪去光澤,它卻因為地理的因素而被低估。

為了鋪陳純真如何被挫敗,《紅樓夢》建設了一個看似温情其實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殘忍的虛擬世界,我們可以以其與《麥田裏的守望者》中的世界做貼切的對比。男主人公賈寶玉愛好“意淫”,但在善於曲筆的小説中,這個詞的意思遠沒有常見的那麼誇張。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賈同學長大之後會買兩個西門慶式的銀托子,他只是愛吃胭脂而已。如果那個世界上只有他和靚妞們,他就會快活似神仙,而快活的具體表現,據小説提示,必然是痴性大發。這個霍爾頓式的人物儘管顯得要比自己的美國同類軟弱一些,但有着與後者同樣的口頭禪,對經濟仕途等認為頑固可厭的事物,一概斥之為“混帳”。事實上他們都沒有太大的勇氣,儘管總是反抗,但最終只能以逃跑了結故事。在中國的民間語境中,賈寶玉是多情而可笑的代名詞,他對女孩的喜愛乃是一種個人宗教,帶有強烈的中國氣質,繼承了米芾的拜石頭教的瘋狂勁頭兒。由於這種形而上的愛,他對每個女孩都懷有柔軟的心腸,但是唯一的認真的戀愛,只是在初次遇到林黛玉時才迸發出來。她是他生命中的百分百女孩,使他甫一見面就感慨前生後世地説:“這個妹妹我見過!”

林黛玉是個普魯斯特式的人物,敏感,聰明,驕傲,非一般美貌,作者肯定她才華出眾,可惜列舉出的她的詩歌作品並沒有什麼説服力。中國民間對她的評價比對賈寶玉更低,普遍認為她缺乏生命力、愛吃醋、小性兒,最可怕的是特別地酸。但如果考察周詳的話,你會發現她是書中女性中最不酸文假醋的一位。這麼説並不因為她率真自我,富有明顯的新女性特徵,如晴雯,或者想搞搞就搞搞,如尤三姐。恰恰相反,她處處謹慎,惟恐別人看出她的驕傲,跟男朋友賈寶玉之間最親熱的舉動,也無非是讓他摸過“膀子”。這位女詩人在性觀念方面表現出超越時代的嚴謹――與常識認為的相反,那個時代在性方面豪無道德可言,全國性地流行婚內通姦交易。她最不酸文假醋的表現,以賈寶玉的評價,就是“從不説混帳話”,在價值觀上鄙視體制。

中國古代的鄙視體制者,從阮籍到劉伶,從王安石到李贄,或者狂狷,或者冷僻,儘管倍受打壓,但源流長久,層出不窮。既成傳統,難免就有偽作的成分,而中國社會既嚴苛又鬆弛,又常導致他們以極端反抗極端,因此無論人格如何,完全發乎本心者寥寥。林黛玉顯然不是這種唱搖滾的,她的鄙視並無姿態感,甚至也不堅定。當薛寶釵教育她《西廂記》固然有趣,畢竟格調不高時,突然之間,神佑曹雪芹,他譏諷地描寫出了真正的戲劇性:林黛玉深為姐姐的黨性所折服,突然自慚形穢起來。

我黨文藝評論家過分褒揚兩個主人公的反抗的勇氣是錯誤的。如果從林黛玉的角度敍述,《紅樓夢》完全可以寫成一部恐怖小説:巨大的恐懼時刻折磨着她,殭屍家族每天都向她逼近,她因此哭啊哭,終於一命嗚呼。

這個像小王子一樣充滿夢幻色彩的小妹妹是《紅樓夢》中的美與真,她可以對照《麥田裏的守望者》中的老菲芘,都是正值青春期的男主人公在冷酷世界中唯一的火苗。她的幻想、好勝和壞脾氣,與羅丹的情人卡蜜爾。克洛黛相仿,在西方文學中的同宗則是娜拉、愛瑪、裘德等人――這一宗族是西方近現代文學的經典,名單可以拉得相當之長。就氣質來説,她最接近於希臘神話中的那喀索斯,當她臨水自照時,恰曾自語“卿應憐我我憐卿”。評論者們喜歡爭論誰是她的悲劇的始作俑者,但如果想做一個《紅樓夢》的好讀者,那麼就應該注意到,實際上以其自戀式的人格,孤標傲世的性格,放在人類生活的何時何地,也必不見容於世。她屬於加斯東。巴什拉在《夢想的詩學》中提到的阿尼姆斯(animus)系統,即“女性的男性意向”,是不安分的女人,是天真的和任性的、哀愁的和韻律的另類者。

龐雜的《紅樓夢》和單純的《麥田裏的守望者》之間確實可以做有趣的對應。除了大觀園可以與後者的“麥田”對應,均可作伊甸園之解外,還有:寶釵、襲人等,與霍爾頓為之蠢蠢欲動又膩煩不已的那個假模假式的妞兒;不染俗塵的“水做的”女孩,與麥田裏天真遊戲卻不知懸崖存在的孩子們;薛蟠與不刷牙大嚼豌豆的那個粗俗傢伙;賈政與校長;王夫人與苦口婆心、善良又愚蠢的的歷史老師;中年婦女們與麻木的大多數……等等。他們之間都有着相當吻合的特徵。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那對苦悶的早戀者,他們與霍爾頓和菲芘一樣,結成最孤立無援的team,充滿着必然失敗的悲劇性。由於兩人拍檔受到來自中老年婦女團伙們的陰謀拆散,她孤獨地死掉,而他在完成對社會的最後一擊之後,出家當了和尚。

賈寶玉徒勞地對從永恆死板的世界中得到她抱有幻想,而林黛玉則徒勞地對永恆死板的世界本身抱有幻想。

要真正理解一部小説,就必須善於排除那些無關緊要的垃圾,它在任何人的長篇小説中都必然存在。就《紅樓夢》來説,讓人津津樂道的“金陵十二釵”排名就是徹頭徹尾的垃圾,不僅跟李元霸和秦瓊誰更豪強一樣無關小説的主旨,更兼除了滿足中國人的低級趣味之外別無他用。以現代價值觀考量,作者在小説中表現出的趣味不僅蕪雜,而且太濫。其中低級趣味如上述、可笑趣味如詩詞、平庸趣味如宴飲,都存在着情節必要之外的濫觴。要把握《紅樓夢》的主題,應做同樣的甄別。

舉凡《紅樓夢》的各種衝突,最終都可以歸納到釋道―理儒、幻想―現實、青春―暮年、愛情―淫邪、人性―綱常、自由―責任等等之間的矛盾。釋道―理儒的對立在其中到底佔據什麼位置,是判斷虛無主題是否重要的根基所在。它是否比對抗議的關注和對純真的讚美更重要?王國維所説的是否是最佳結論?

人們覺得釋道的價值觀在小説中有着重要地位,來源大抵在於三點:一是以女媧補天遺石開始、以一僧一道結尾的神話式的框架,二是一僧一道在小説主體情節關鍵處中的出現,三是為數不少的直接表現虛無的歌詞。在我看來,這三點都很重要,但都不足以改變小説的主題――若要只留最精要的精要,那麼它們亦可以予以剔除。

對於《紅樓夢》,我非常驚訝的一點是,神話框架在小説的最後時刻演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偉大的、具備現代感結構。在小説開頭,故事從頑石開始;在小説結尾,作者突然告訴我們,整部小説也就是那塊頑石上本已刻有的“石頭記”。這確實出人意料,與三百年後《百年孤獨》中的羊皮書結構完全相同,它造成的敍事角度的陡然傾覆,完全地具備着現代小説才懂得孜孜以求的深邃的效果。

但對這一偉大筆法的驚歎,並不會改變神話框架在主題中的地位,它的偉大毫無疑問是藝術的價值,而不是思想的價值。

框架的部分不可能承擔小説表現第一主題的任務。無論中外,在小説發軔時期,外罩框架都是個流行的結構。在西方,其源頭可追溯到《一千零一夜》,一直延續到契訶夫時代;在中國,直到歐洲小説湧入之前,這一範式一直沿用。就其反映的主題來説,很顯然,山魯佐德們的故事儘管重要,但並不擁有改變阿里巴巴們的故事的強力。也就是説,儘管《紅樓夢》的神話框架相當棒,但並意味着它的粗糙外露、無關宏旨的地位就可忽略,就可以與現代小説那種巧妙的、嵌入的框架相提並論。這裏有個非常重大的區別,即,嵌入的框架完全屬於小説主體的一部分,不可刪除,而外套的框架僅僅是框架,可以去掉。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去掉第一章和最後一章,那麼《紅樓夢》在95%的程度上仍然是《紅樓夢》。

一僧一道在小説主體情節中的出現,大抵可以比擬為耶酥在人間的出現,後者放牧他的羊羣,前者則引領賈寶玉行其命運之路。以《紅樓夢》的現實主義小説的基礎,必然要肯定賈寶玉作為個人有其內在的衝動,社會作為一個環境也有其運行的邏輯,而這兩個人物除了作為直白的代言人宣講宿命和泛神觀念之外,推動情節的作用其實相當蒼白。至於“笏滿牀”之類,有點兒詩歌修養的人都可知道,要是沒有俗氣流暢的音節,這些虛無歌調就什麼都不是。

第一一八回賈寶玉與薛寶釵婚後曾有一段對話,我以為是《紅樓夢》最重要的點題之處。當時薛寶釵規勸丈夫不要發痴,其言語情義兩重,無懈可擊,結尾是“但自古聖賢,以人品根柢為重。”

寶玉也沒聽完,把那書本擱在旁邊,微微的笑道:“據你説人品根柢,又是什麼古聖賢,你可知古聖賢説過‘不失其赤子之心’。那赤子有什麼好處,不過是無知無識無貪無忌。我們生來已陷溺在貪嗔痴愛中,猶如污泥一般,怎麼能跳出這般塵網。如今才曉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説了,不曾提醒一個。既要講到人品根柢,誰是到那太七年級步地位的!”

篇5:名人傳讀後感5000字

我們之所以感到憂慮是因為心不夠堅強。

這本厚厚的《名人傳》沉澱了近百年的精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三部名人傳記組成,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帶給世人不同的思考。如果説有一張思考分佈圖,那麼在我的腦海中,貝多芬佔據了至少一半的面積。封面上的那幅貝多芬畫像曾在音樂教室被我仰視了無數次,利劍般的眼神似乎能衝破一切萎靡、陰霾。從小,我聽着貝多芬的樂曲,彈着貝多芬的樂章,認定他就是音樂的代表,只知道用偉大來形容他,卻從沒想過他背後的故事,曾經,我只看到了他獻給世界的輝煌的一面。

我瞭解貝多芬很遲。就在不久前,語文課本里的一篇《貝多芬》讓我帶着好奇打開了《名人傳》,還翻看了《約翰・克利斯朵夫》,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慘“,”人生於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悲苦的童年,支離破碎的家庭,騷亂不寧的社會,欺騙了他的愛情,沒有朋友的孤獨,還有張牙舞爪的病魔,一次次把他逼向絕望。就連我,也讀着膽戰心驚,不住地希望有一絲迴轉。

這是一個充滿悲劇的世界,貝多芬得到的災難多了些,如果只是這樣,這疊紙上就不會出現這些文字了。”慘“不是個好的形容,重要的是,貝多芬沒有在疾病和苦難的鐵砧上倒下,他永遠受着磨難,正是因為他的毅力,才使他的心強大,進而鑄就了偉大。他無處安置他的心,便交給了音樂,但是,樂章中沒有浸透悲愴,歡快與熱情的節奏依然存在,而且絕大部分的經典樂曲,都是在他耳聾後創作。他用信念把頹喪轉換成驕傲,即使創傷深深銘刻。人們現在享受的能薰陶靈魂的音樂,便是他用痛苦換來的。

而他只有在自然中才能獲得慰藉,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在此悲苦的深淵裏,貝多芬從事於謳歌歡樂“,讀到最後,我只剩下敬仰。

我有時捉摸不透自己。即使沒有煩心事,看太陽落下也不禁心情低落,站在寢室樓裏看長長的走廊越看心越慌。晚上睡不着靠在窗邊看校園外的樹木、路燈、居民樓,再回頭望黑乎乎的寢室,其他人都早已熟睡,忽然覺得到處空落落。只有到了白天,有好朋友圍着説笑,這些怪怪的感覺才會消失。看了貝多芬的故事後我終於明白,是心不夠堅強。

傅雷説:”療治我青年時世紀病的是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戰鬥意志的是貝多芬,在我靈智的成長中給我影響最大的是貝多芬。“人生總有那麼一步,離開養尊處優的地方,去領略真實的苦難。不經劫難,即使得到享受,也只是浮華。而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經歷苦難,與貝多芬相比,我們遇到的困難小得多,一跳就能跳出這個坑,還有那麼多人可以傾訴,也是從領悟到這一點開始,我似乎有了一股力量。明白自己該幹什麼,才會擺脱困境。有時聽了許多大道理,真正的困難擺在面前卻手足無措,也許,要自己找到那一個信念,向着自己的夢想,去挑戰、奮鬥,才能蜕變。

待到學期結束時,總體的成績不值得我開心,也沒有讓我很失望,只是其中我要衝滿分的一科帶了點缺憾,發下考卷的那天晚上,還是感情控制了理智,幾乎是滿腔悲憤地寫完反思,有種恨透自己的感覺。最忍不住的還是淚水,邊寫邊打濕了紙。也許,變堅強的過程真的很難。不過,每當哼起貝多芬的樂曲,即使是《悲愴》,也能讓我看到那個在水深火熱之中依然抬着頭眼裏射出堅定光芒的貝多芬。不朽的,是他排列的樂符,是他征服命運的靈魂。所以,不幸降臨時不要怨天尤人,因為這時,人類中閃耀的星星與你同在。

篇6:名人傳讀後感5000字

這個寒假,我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這本書,從中我得到了許多,感觸良深。

傳記中向讀者展示了三位藝術大師不朽的一生,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畫家,一個是小説家,他們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着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出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作者所想表現出的是這些天才他們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如何克服那幾乎讓他們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的痛苦,而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為”英雄“。

”羅曼・羅蘭心目中的英雄不是那些在體力或智力方面出類拔萃、冠其同輩者,而是心靈偉大的人。“因此本書大部分描述着主人公們面對人世的災難時的心理對話,他們那種面對痛苦,面對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堅毅,才是讓人所意想不到,所震撼的,而不是他們所獲得的那些成就,或榮耀。

主人公之一:貝多芬。是當代乃至現在仍十分着名的音樂家,他一生中創造出許多經典的作品,使後人為止震撼,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一生中所經歷的痛苦,或很少有人知道他雖如此有名,卻過着非但不富裕而十分貧困的日子。”他整個一生好比風雨交加的一日。最初是一個明淨的早晨,只有幾陣懶洋洋的薰風。但在靜止的空氣中,已隱伏着一種威脅,一種沉甸甸的預感。突然間,巨大的黑影掠過,悲壯的雷聲使沉默的空間可怕地轟鳴,疾風怒吼……“沒錯,貝多芬説:”惟其痛苦,才有歡樂。“那麼,我倒認為貝多芬的一生就像一首曲子,歷經了平谷開端,接着有雄壯高潮,過程中卻滿是坎坷崎嶇,卻悄然無聲地結束此曲,留給人極深地意味。

主人公之二:米開朗琪羅。是當代着名的雕塑家,他的一生為家人服務,為他人服務,卻是痛苦並極其被動地做着自己本該熱愛的事情――雕塑。他被逼着雕塑自己不願意完成的作品,只為了提供給家人足夠的財富,他覺得”為了家族,他賣身為奴也在所不惜。“而他自己熱愛並嚮往於完成的作品,他卻始終沒機會完成,或是在戰爭中被毀。他一生中沒有一天是休息的,”他不斷生活在亢奮的狀態之中。體內聚積着的旺盛精力讓他痛苦,迫使他行動,不斷地行動,難得有一小時的休息。“沒有人明白理解他這種病態的活動需求,在別人眼裏他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工作狂“。他的一生是完完全全沉浸在痛苦之中的,但他似乎享受這份痛苦:”越是加害於我,我越快樂。“”憂傷是我的享受。“”萬千快樂比不上一種苦惱!……“米開朗琪羅對工作的狂熱令人疑惑,甚至到了有些自虐的程度,讓人心寒。但他對家人的一片忠心和麪臨災難時仍義無反顧地做下去的精神,使人為之敬佩!

主人公之三:列夫・托爾斯泰。當代着名的作家,小説家。”在托爾斯泰的思想體系中,評斷事物的唯一標準就是‘道德’,即愛心、真誠和善良。“沒錯,只要符合他的道德準則,再平庸的作品或人都會收到他的讚揚。他真誠地希望社會日益完善,對俄國民眾的悲慘處境由衷地感到憐憫和同情,但他既不滿現狀,又懼怕社會動盪。”説到底,他是不願意他所心愛的封閉式宗法制莊園經濟受到觸動和破壞。因而他對社會的批判無論多麼猛烈,都只停留在道德的層面,從未深入到社會的根部。他那一廂情願的善良,把一切都簡單化了:他相信完善社會的唯一途徑,是強化宗教意識,普及道德教育,是要每個人在道德上自我完善,消除一切慾念,人人愛上帝、愛他人(包括愛自己的敵人),自然能達到全社會的和諧,實現人類的大同。“可見托爾斯泰雖很早就開始研究哲學,卻缺乏哲人的睿智。他沉溺於自己的宗教信念,甚至推演出許多偏激、荒謬的觀點。這是托爾斯泰作為人性的角度失誤的視野觀點,但他作為小説家的偉大成就是無可爭議的,他是世界文學中巍然聳立的高峯之一。

“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羅曼・羅蘭這句話就是對他自己全部作品所作的詮釋。

篇7:《狂人日記》讀後感5000字

根據“讀書會”的安排,前幾天,我抽時間閲讀了魯迅的《狂人日記》這篇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很慚愧,雖然在中國小時學過多篇魯迅先生的作品,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等,對魯迅文章的特點再熟悉不過了,但除他被選錄進教科書之外的文章,我卻幾乎從未涉獵。所以,在讀書會的安排下,我平生第一次看了《狂人日記》。這篇短篇小説我是在晚上看的,看了之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到了很多,甚至都有點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待心情平復後,我慢慢梳理了自己的思緒,形成了如下體會,藉此機會和各位書友分享一下。

一、關於對《狂人日記》文章本身的理解

我讀完《狂人日記》後,藉助“度娘”大概瞭解了一下小説的創作背景、內涵解讀、時代意義等,個人覺得《狂人日記》這篇小説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創作技法的巧妙性。魯迅先生作為一代文豪,無論是看問題的角度、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還是創作手法的創新、創作技巧的運用都是無與倫比,屬於頂尖的高手。他不僅熟知中國文學史,也熟知外國文學中一些先進的創作手法和技巧。《狂人日記》寫於1918年,距今年剛好100年時間,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已落伍於當今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的創作潮流,相反,它似乎具有歷久彌新、常讀常新的魅力,是一篇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文章。我覺得這是一篇用現代主義手法寫成的現實主義作品,裏面充滿了各種巧妙的寫作技法和情節設計。比如:拿序言來説,它是用文言文寫成的,用敍述的方式交待了“日記”的由來,而小説的主體卻用白話文這種當時很時尚且已逐步流行起來的行文方式,並以“日記體”這種創新的方式寫成,營造出逼真的氛圍。另外,序言中寫到“記中語誤,一字不易”,而在小説情節中確實有些常識性知識的故意錯誤,比如“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等之類的,這種創作技法更加渲染了文章的真實度。這些其實是一種因虛構而生的真實,越是虛構的,越能讓人感覺到真實,這是小説的一種創作手法,有興趣的文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在此不再贅述。

二是小説表達的象徵性。古人説“文章合為時而著”,魯迅先生這篇小説產生在一個十分特殊的歷史背景之下。時光倒流100年,那時,從整個世界來講,“一戰”的硝煙尚未散盡,帝國主義對世界瓜分還在繼續,傳統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霸主地位搖搖欲墜,世界範圍內的利益格局面臨重組;在中國,辛亥革命結束剛剛不久,草創之民國風雨飄搖,經歷了張勛復辟、洪憲帝制等鬧劇,而北洋政府內部爭權奪利嚴重,一言不合便動刀動槍,政局極度不穩,就像以前中國五代十國時期有藩鎮節度使稱:“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北洋軍閥內部有封建帝王野心、獨裁美夢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讓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底層人民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科學、民主、自由的呼聲與口號在世界各地不絕於耳。而當時長期飽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蹂躪與摧殘的古老中國,更加渴望新思想、新思潮、新理論。魯迅作為當時一位有時代擔當、社會責任的文藝家,用手中的筆創造出這樣一篇在當時看來可謂驚世駭俗的作品,在表達憤世嫉俗觀點的同時也警醒了國人。可以説,《狂人日記》中處處充滿了隱語、隱喻,充斥着暗號、暗示,但讀來卻不顯一絲的晦澀和一絲的讓人難以理解;恰恰相反,我認為,只要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看了這篇文章後,就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並能悟得些什麼,這就是象徵性手法運用到極致的體現。當然,關於某個觀點、某種立場,為什麼不直説,而要故意以這樣“拐彎抹角”的曲折方式來表達,這一方面是由當時的政治氛圍、社會氛圍、輿論氛圍、社會精神狀態等因素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文學創作特別是小説創作中一種的方法,有興趣的文友可以去做進一步的深入瞭解。

三是作品作者的戰鬥性。毛澤東曾説:“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誠然,先生魯迅是在用筆桿子拯救中國,他是一名戰士、一名鬥士,他的敵人也是當時中國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敵人,在那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兵荒馬亂的混亂年月,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待敵人和對待人民的態度反差如此鮮明;可以説,不論是他的語言還是他的行為,以至於他的全身上下都是充滿了戰鬥性!《狂人日記》這篇文章的序言講“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我們讀了這篇文章後明白,這日記分明是一位“恐懼強迫症”的精神病人所寫,而這位“病人”後來病好了,也認為這是自己病中所寫,卻仍將日記取名了“狂人日記”,而不是“病人日記”,可見這裏面是有良苦用心的。孔子説:“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能做到有所不為的人很多,而達到進取的“狂者”卻少得可憐,大多數人選擇明哲保身,有覺悟的戰鬥者真的可謂是寥若晨星、渺如冬草!當然,在文章中指出了更殘酷的、更冰冷的現實,就是連“明哲保身”的人都無法存在,因為這個社會上的人只存在“吃”與“被吃”的關係和“先吃別人”與“後被別人吃”的邏輯,那些有膽量的戰鬥者、鬥爭者,也就是改造這個破爛社會、拯救孩子的革命者又在哪裏呢?

二、關於由《狂人日記》所想到的

《狂人日記》這篇文章充滿了時代性,它為那個時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我們學習它,如果僅僅討論它對於那個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或者説將它放在100年前的那個時代背景下進行研究,我覺得價值不大,因為世殊時異、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我們不能食古不化、泥古不變,需要的是與世推移、與時俱進。從這個角度出發,我也並不覺得《狂人日記》過時了,恰好相反,我覺得《狂人日記》這篇文章的價值觀還在繼續引領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現在需要加倍認真地去學習它、研究它,學習它的精神、研究它的實質。從這篇文章我主要想到了3點:

一是要做一個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魯迅先生絕對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在那樣一個年代,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着國人的精神方向,他無疑是超前的,是時髦的。《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篇感時代風氣之先、立時代潮頭之尖的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優秀作品。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不僅應關注當下社會的現狀,還應練就一雙“見微知著”的“法眼”,見目前而知來者,這樣才能夠領先於人,進而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未雨綢繆”。古語説:“礎潤而知雨,月暈而知風”,一些細節可以讓我們判斷並知道事物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韓非子》裏記載了一則“象箸之憂”的故事,話説當年商紂王剛剛即位,剛開始也十分勤政,但有一天他吃飯時用起了象牙筷子,大臣箕子見了就感到害怕。因為箕子認為,大王用了象牙筷子,必然會不用陶杯,而改用犀角做的玉杯;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會吃粗糧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着華貴的衣服,坐在寬廣的屋子,高高的亭台上吃。果然,過了五年,紂王造了酒池肉林,設了炮烙之刑,並因此而亡國。所以説,箕子看見象牙筷子便知道了天下將有大禍降臨,這就是典型的見微知著。都説“風起於青萍之末”,時代發展、社會變革的肇始也是從一些細枝末節開始的,而對於這些,永遠都是那些感知靈敏的有識之士率先看到。北宋改革家范仲淹曾説過一句氣吞山河的話——“先天下之憂而憂”,作為一個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必定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懷揣着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整個社會、整個時代,憂人之所未憂,急人之所未急。有人會問:何必這樣杞人憂天呢?這能有什麼好處呢?我會回答説:是的,這樣做很難獲得什麼好處,但它卻可保證一個人在紛亂的世事中不容易墮落。我們需要有敢為人先、敢於創新的精神,也就是魯迅所説的“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敢於做時代的領路者、領航員。

二是要做一個黑暗面前的鬥爭者、戰鬥者、革命者。《狂人日記》中描述的那個精神病人的“主觀世界”看似變態,但對於當時身處其間的中國人來説又是那麼真實。魯迅先生將那個等級森嚴、迫害殘酷的封建主義舊社會比喻成“吃人的社會”,又是那麼貼切與入木三分,同時他又是對這樣的社會如此的嗤之以鼻。毛澤東同志在1938年撰寫的哲學著作《矛盾論》中指出,“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新舊之間的矛盾,由於這些矛盾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推動了新舊社會的代謝。”我們知道,社會只要存在階級矛盾,就會有階級對立,就會有剝削的存在。而人剝削人的社會又何嘗不是人吃人的社會呢?我查了一下,在短短的一篇《共產黨宣言》(加上序言)中,“剝削”一詞出現了22次。通過無數革命先輩艱苦卓絕的鬥爭,當今中國已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定程度和範圍內消滅了階級對立和剝削。對於一國是這樣,但放眼全球呢?還有多少國家和地區正上演着“人吃人”的慘劇?我國自堯舜的上古時代就提出“大同世界”的理念,所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也提出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並獲得聯合國等多個國際組織的肯定和讚許。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很多事都不再是一國之事、一域之事,各國、各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就像“蝴蝶效應”所説的那樣,我們地球人類真正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人對人的剝削一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就會隨之消滅。”我想,只有到那時,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才會變為現實吧。反觀當前,社會主義中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為人類消滅剝削開闢了“中國方案”,但在世界範圍內卻仍在上演着多少人剝削人、“人吃人”的慘劇,有的地區矛盾和衝突愈演愈烈,大國之間的“零和博弈”有增無減,人類距離真正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何其遙遠!而回望歷史,近代以來,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通過對亞非拉人民的掠奪、奴役與迫害而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他們在第一步就是以這種“吃人”的方式開啟了他們所謂的發展和進步;時至今日,在全球範圍內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人對人的剝削遠沒有結束。所以,面對日趨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放鬆,而應該時刻保持警惕、警覺和警醒,樹立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被世界改變是不夠的,在面對一切腐朽與黑暗勢力時,我們還要做一個無畏的戰鬥者、無私的鬥爭者、無懼的革命者,將自己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到一起,為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進而改造世界、創建美麗人間做出一份貢獻!

三是要做一個歷史發展的推動者、奮進者、貢獻者。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塑造的這個“狂人”又不禁讓我思接千載,“我本楚狂人,鳳歌嘲孔丘”,兩千多年前那個楚國狂人“接輿”彷彿歷歷在目,我似乎看見他一副酒醉醺醺、高傲自負的樣子,徑直走到大路上攔住孔子一行人的馬車,唱着“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那首歌謠,而彼時,周遊列國的孔子和弟子們滿目疲態,惶惶如喪家之犬,他們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道德仁義”的綱常倫理未被一邦諸侯接納。那時,傳統的“禮樂”文明構建的體系正在崩塌,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之中,這樣的亂世愈演愈烈,在孔子之後又延續了數百年。但孔子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所創建的儒家學説成為兩千多來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部分,至今影響着國人乃至世界。我們在魯迅先生的很多文章中會讀到對那些“封建糟粕”嚴厲的批判,是的,我們必須承認,古老中國的傳統價值體系中確實存在糟粕,但需指出的是,我們在繼承傳統文化時本身就應該在秉持一中揚棄的精神,形成一種批判的繼承。我想,如果沒有孔子的巨大成功,那目中無人、一副狂態的“狂人”接輿也不會名留後世了。“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是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時説得最多的一句話。2016年,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強調,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要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書寫中華民族發展新篇章。這讓我不禁又浮想聯翩,想到那“墮淚峴山”的故事。話説西晉名將羊祜喜遊山水,在風和日麗的日子,一定到襄陽城南的峴山遊樂,飲酒賦詩,終日不倦;一次,羊祜慨然歎息,對身邊的部下一羣人説:“自從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來的賢達高士,像我和你們一樣,登上此山眺望遊樂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湮沒無聞了,想來令人悲傷......”是啊,數千年的歷史中,風流名士如過江之鯽,真正能流芳千載、名留後世的又有幾人呢?我們説,人民羣眾是推動歷史進步和發展的根本動力,你我都屬於億萬人民中一份子,都應做歷史前進的動力,而不是做阻礙歷史發展的阻力,甚至做出逆歷史潮流的舉動,如果一不小心,不要説湮沒無聞,更危險的是有遺臭萬年的危險!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各位文友,我們要在繼承中發展,發展中創新,使我們的傳統文化大放異彩、發揚光大,當然,對於世界其他國家、地區和民族的先進文化,我們也要發揚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精神,做到為我所用,在不斷豐富個人精神世界的同時,為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篇8:《狂人日記》讀後感5000字

《狂人日記》是魯迅1918年發表的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説,當時正值“五四運動”前夜。由於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廢,特別是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使社會各種矛盾更加複雜尖鋭。魯迅以他鋭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筆觸,對封建制度及其上層建築表現了徹底的反抗。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是現代文學史上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作品,內容豐富,深刻。其中的奧妙也不是我現在可以完全解讀,所以既然是讀後感那麼我也就記記自己的感觸而不必去像寫論文似的官方地,整體地概括,只是擷取一些有感觸的片段,真實地反映出這一階段的認知水平,以後再步步改進吧。

文章中的第九節給我很深的印象,“自己想吃人,又害怕被別人吃了,都……”這段話生動地刻畫了當時(包括現在)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敵意,大家都覺得社會複雜,人心難測,覺得要進入社會就要留十二個心,事事算計,害怕被人吃了,大概指的就是對社會的恐懼和對人心的提防。自己想吃人表明了雖然很多人,抱怨社會的不公,人心的冷漠,但他自己未必是善良的,未必會不製造這種不公,未必不會對他人冷漠,抱怨只是因為他現在處於弱勢的一方。這一心理反映出的是個人的自私冷漠造成社會的自私冷漠,然後社會的自私冷漠又進一步給社會中的人施加壓力而造成的惡性循環。“去了這等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大部分人是厭惡那種生活的,如果拿掉這種防人之心和害人之心,那生活該是多麼温暖而精彩啊,人與人互相關愛,理解,而不必人人自危,互相攙扶,共同進步,而不是互相傾軋,但從歷史上看,只有出現大災難的時候尤其是天災的時候,人們才會同心同德地去應對這些災難,一旦外部的災難消失,人們又免不了要內鬥了,希望有一天,這個規律會隨着條件的變化而打破吧。

“這只是一條檻……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表明了人們深陷那種害人害己的處世原則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反而也拉住別人,希望能把社會對他的冷酷轉嫁,舊社會封建秩序帶來的壓抑與傷痛,他也要讓後人嘗試而且死也不肯悔改,説明人性的扭曲,自私已經到了極點,以前我總奇怪,人人都説社會複雜黑暗,但為什麼沒有人説要去改變,現在我才明白,改變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舊勢力積重難返,不是一時能夠破除,個人力量微小,結果只能是被這個社會的殘酷而傷得體無完膚,必須有大無畏和勇敢的犧牲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的人才敢於去挑明一切黑暗,去直面社會的殘酷,在一片冰冷中勇敢地站立,為真理吶喊,那樣的勇士很少,而魯迅先生就是這種人,這種人勢必要走在社會的痛苦中,生活充滿了鬥爭,有時甚至要一生潦倒困苦,更可怕的是世人的不理解冰冷的目光,而且可能失去很多個人的幸福變得十分孤獨,但真正的勇士不會被打倒,就像毛澤東同志,為了中國的革命,妻子,孩子,弟弟,妹妹,一家多人因此喪命,代價是巨大的,但為了心中的信仰,在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關頭,他熬過去了,並最終迎來了一個獨立的新中國。

另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地方是,它的語言精練,雖然都是以極平常的文字組合成的文章,但其表意豐富,語言精妙,思想的高超,讀起來竟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感,有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留與後人細細咂味。

文章中狂人荒誕的想法,多疑的個性,卻更加逼真地展現出了封建社會對人的迫害,看似荒誕卻是在寫實。

篇9:蘇東坡傳讀後感5000字

喜歡蘇東坡,甚於詩仙李白,也甚於詩聖杜甫,所以對有同樣感受的林語堂先生的着作平添親切感,從《京華煙雲》、《吾國與吾民》而到《蘇東坡傳》,多次閲讀,愛不釋手。

推究起來,收穫幾何,恐怕不是篇把讀後感所能盡言。閲讀本身是快樂的。將閲讀所得內化成精神養分,進而收穫生活態度、思維方式、處事習慣乃至點點滴滴,是我閲讀的真正意義。

少年時代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沒來由地會熱血奔湧,彷彿看到同樣是風流人物的蘇軾行舟江上,他思接三國、神交公瑾,與英雄風雲際會,卻又不得不把酒酹月,幾多豪壯,幾多遺恨。而今再吟“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卻不免塊壘在胸。——給無數讀者無限閲讀快樂的人,他所歷宋朝的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但他卻屢遭貶降,甚至受到逮捕,“烏台詩案”令他忍辱含垢,險些喪生。千載相隔,依然讓人有心痛的感覺。可林語堂先生卻瞭解,他説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

於是這部《蘇東坡傳》,猶如佳釀,消融了我心中的塊壘,讓“痛”變成通,通暢、通達、通泰!

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蘇東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於蠅營狗苟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於會招致何等後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採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執,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佞。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脱的態度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實現從現實人生到藝術人生的轉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審美情趣的人生,並體現在他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創作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説,每逢皇帝陛下舉箸不食時,必然是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的感歎讚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歎讚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蘇東坡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温和厚道,並沒變成尖酸刻薄。這正是我們太多的讀者喜歡他的緣故。

近千年來人們不會從內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文學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於文學所給與讀者的快樂上。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風尚掩沒,甚至歷久彌新,是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乎肺腑的“真純”。

現在我最為欣賞的是他那真純且有無盡趣味的《定**途中遇雨》: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你怎能不意會——風雨過後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是一種境界;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是一種境界。不過現實中很少有人像東坡那樣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其實,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這是用充滿洞察力目光蔑視困境時才能擁有的真純和趣味!

蘇東坡異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達樂觀的一生。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餘情!經萬古流不盡!

篇10:蘇東坡傳讀後感5000字

似乎世人對蘇東坡的評價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彙莫過於“曠達”。很多人認為蘇東坡是為舞文弄墨而生的。然而,究竟是蘇東坡的這種曠達天性造就了他獨特灑脱的文風,還是他無與倫比的文學才能以及他對文學的熱愛塑造了他曠達的價值觀人生觀?

蘇東坡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文學創作,快樂時,悲傷時;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在顛簸險阻的路途中;意氣風發時,遭遇貶謫時……大部分文字茂盛而充滿生機,然而小部分則是憂鬱的,帶有一絲淒涼。事實上,寫作是一種非常好的精神宣泄方式,無論針對怎樣的情感。快樂的事被記錄下來,變成美好的記憶;痛苦的事被記錄下來,再次翻閲的時候,就覺得也沒有什麼了。蘇東坡能給世人留下如此曠達如此樂天派如此會享受生活的形象,跟他創作的習慣是分不開的,可以説,文學才能與對文學的熱愛造就了他被傳誦千古的人生。

孟子説:“五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的文章的確就總有那麼一種“浩然之氣”。個人的性格總是會造就不同的文風,巴爾扎克的文章就總是詼諧浪漫;屠格涅夫的文字大多就是灰白色調的。東坡亦是如此,曠達的性格造就出一手瀟灑。欣賞東坡的文字,總能感到人與自然的那種和諧統一,萬物間那種微妙的聯繫。置身於塵世間,一切悲喜又算是什麼呢?

談完了蘇東坡個人的問題,該談談他與我們的聯繫了。我們中也許幾乎沒有人需要承受東坡所承受過的那些痛苦——最有才華的人遭受最大的屈辱,然而為何東坡能坦然地面對生活,而我們中的許多還在叫苦不迭呢?

對與這個問題,就能把文章開頭提出的兩個話題與這個現實問題融合到一起去了。為什麼東坡能擁有曠達的人生?因為他有信仰,有寄託,只不過他更多地是將靈魂寄託給了文學。人在困苦的時候總需要排解,能用文字排解自己的憂愁,實在是高明之舉。蘇東坡有個非常有名的段子,説是與一羣客人一同乘船時遇上了大風浪,所有人都驚恐不已,唯有東坡鎮定自若地在那裏習字練文。別人問他原因,他只是説,反正現在生死不能有自己左右,那麼為何不靜下心來弄弄文呢?由此我們可見文學這個寄託幫助東坡超越生死,達到一種超脱的境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事實上,也許世上再無蘇東坡。然而我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託。對於東坡來説,習字、文學創作、為百姓操勞是他的天職,是他最熱愛的事業,因此他無論在何方,對於這幾項都是樂此不疲的。人們成天説要做自己喜歡的事,然而真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又有幾人呢?剩下的不外乎是兩種,不知該做什麼的,與做了自以為喜歡的事的人。第一種總是被稱為沒有目標,第二種則稱之墮落。事實上,也許是這個世道導致我們無法再擁有蘇東坡,若是蘇東坡在當下,一定會被認定為不求上進安於現狀沒有目標。然而在當今,什麼才是目標?目標就是要創業,要發家,要當權嗎?總有一些説法,説是我們先做必須做的事,再做應該做的事,最後做自己想做的事。對於這些説法,我們的必須理解“必須”“應該”與“想做”的關係。真正想做的事,真正能使人快樂的事,絕不會是會拖累人前程的事,真正去追求自己熱愛的事,就能成就曠達的人生觀。就像真正的愛情是絕不會帶給人災難,在茫茫人海中遇到100%的男孩或女孩,早就是上天的恩賜了。真正想做的事,永遠是真正的動力,因此,“應該做的事”與“必須做的事”,全都該是為它服務的。你的應該,不是別人的應該;你的必須,永遠都不會是所有人的必須。在我看來,東坡教給我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持上天賜予你的獨一無二的才能,因為它必定存在,也許只暫時隱藏了起來。假如蘇東坡不堅持他最喜歡做的事,而是夜夜在書房內哭喪着臉,日日上書請求皇上開恩,那麼我們的歷史與文學就會因為少了他而可悲。

篇11:資本論讀後感5000字優秀

1、從現實出發而非概念出發。

大多數理論,往往先要假定一個基本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往往是玄而又玄的東西,什麼自由、理性、均衡,然後用這個假想出來的概念來推導出其他玄而又玄的概念,最後結成一張大網,把世界上的東西往這張大網裏裝。而馬克思的資本論不是從概念出發,而是從現實出發,用無可辯駁的現實歸納出無可辯駁額現象,對應無可辯駁的詞彙,什麼是使用價值,廢話,有用性就是使用價值,你要不要呼吸,要不要吃東西,這個就叫對你有用,什麼是價值,是不同的有用性之間的交換比例關係,這就叫價值,這些定義看起來雖然也是概念,但在感覺上,和自由、理性、均衡這些概念就不是一回事。

有人説,均衡、理性也有其定義啊,也有其限定呀?憑什麼説馬克思的基礎紮實呢?在這裏,我們可以想一下馬克思是怎麼寫資本論的。馬克思是先從商品起源來開始他的寫作的,為了説清楚一些基本概念,他提供的是一種歷史的演化性的概念,比方説人們需要使用物來滿足自身所需,所以有了使用價值,因為有交換就有了交換比例關係,所以就形成了價值,因為長期交換,就演化成了一般等價物,在這裏的每一步都不用過多的界定界限,不用説“我指的是如何如何”,而西方經濟學一個理性就得是靠假設,各種模型還得説是在理想環境下,如何如何,如果你看資本論,你會發現馬克思的概念對應的內容是現實,是可以真正看得見、摸得清的東西,因此,很少需要做什麼假定,這是因為,馬克思的經濟理論的基礎就比其他的理論堅實。

2、用龐大、詳實而準確的實證資料,支撐完全不帶偏見的冷酷結論。

馬克思的《資本論》並不是像其他政治和經濟主張那樣,先入為主的帶着一面旗幟,一種觀念,不像庸俗經濟學談理性就意在講避免國家干預,談比較優勢就意在講推進自由貿易。《資本論》的寫作風格是客觀、冷靜甚至冷酷的。馬克思恨不恨資本主義?恨,可他從來不為恨而恨,從來不因恨而攻擊和謾罵,從來不天馬行空的扯出沒有根據的大旗,造出似是而非的概念,祭出煽動人心的語言。而是用無數的實證資料,如工廠觀察員的記錄,法國某個政府的統計表格,立法院的官方記錄,法院的記錄、各種學者各種已經發表的新聞和評論等,來把資本主義的運行細節,用最高清的立體相機一環環展示給你看。那種巨大的,壓倒性的支撐資料,那種血淋淋的殘酷與沉重,可以把任何的同時代叫囂工廠自由道德正當性的言論碾成齏粉!而他自己豪不動聲色,只是繼續冷酷的書寫。

上學的時候讀過許多西方法學家的書,什麼格老秀斯,霍布斯,奧斯丁,孟德斯鳩,薩維尼在頭腦裏翻江倒海,西方和馬克思主義法學著作,幾乎所有人都是不認同馬克思,張口權利、閉口自由,動不動就是像賀衞方那樣認為中國虎門銷煙是侵犯契約自由。年輕人誰不是容易被標新立異的言論所吸引啊,但是直到後來我讀了《資本論》,看到工廠資本主義時代契約自由名義下工人的慘狀,自此所謂的西方意義上的權利、所謂的西方意義上的自由,就再也不能讓我相信了。好笑的是,那些一聽到馬克思就恨不得用哈耶克和波普爾反對的的人,他們全都沒有讀過《資本論》。

3、看清宿命,對抗宿命!

什麼叫悲天憫人,就是有時候看到了宿命,而所謂宿命,就是必然性,就是即便看到了,懂得了,但避不開,逃不掉,無論如何掙扎,該發生的都要發生。馬克思在他那個時代,看到了一切罪惡與殘酷的總根源,可這罪惡與殘酷終究無法繞過。他看到了,在現有的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然是需要通過市場連接起來,人與人的競爭關係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的邏輯自發開展。任何的幻想都敵不過資本主義歷史、資本主義罪惡滾滾向前的鐵流。在他死後,無論是西方列強世界大戰,殺得沉屍百萬流血漂櫓,還是後發達國家以民族主義為矛,以他的學説為盾,通過反資本主義的策略,爭取發展資本主義資格,都是這種宿命的自然展開。哈耶克之流在蘇聯的屍體上幸災樂禍,認為是自己高瞻遠矚,殊不知,蘇聯的解體不過是《資本論》的一個註腳而已。

説真的,閲讀《資本論》,當馬克思把社會經濟運行的法則冷冰冰的攤開在你面前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人類的苦難深重,且無可解脱,你看到了,馬克思會沒有看到嗎?馬克思是有着強烈人道主義思想的學者,資本主義的殘酷,讓他同情作為弱者的工人。但作為一個信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學者,他極其清醒的意識到,資本主義的痛楚是不可避免的。在《資本論》第一版的序言中,他就不無深意的寫到:

“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地發展階段。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

按理説,到這裏,就應該變成一個慈善家就夠了,既然現實無可改變,那就別自找苦頭了,做點善事,意思意思就得了。可他偏不!

對於人類社會深層次的洞察,讓他選擇做一個敢於直面現實的革命者!馬克思從來都是一個革命者,充滿了激情,一生都在鬥爭中度過。讓痛苦減輕一點,不是吃點止痛藥,打點嗎啡就能實現的,必須讓全世界受苦受難的人團結起來,不如此,則資本主義絕不會自我調整,引發的痛苦也絕不會減弱。他説不能以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

是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但他的滅亡,只能來自資本主義發展到精盡人亡。明瞭這個道理,不意味着束手待斃,不意味着要對當下的資本主義罪惡視而不見。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他的理論,給資本主義制度下腦滿腸肥的既得利益者,帶來了多少次大傷腦筋的罷工與遊行,才最終讓這羣既得利益者修改規則,自我約束;給多少個帝國主義鐵蹄下命懸一線的國家與文明,帶來了多麼富有真理與道義力量的思想武器,才讓這些落後民族獲得喘息,迎來希望!

在宿命中看清宿命,對抗宿命,在宿命的舞台上鬥爭到底,這是何等的勇猛!

4.《資本論》素描。

既然評論區有人説我沒有推理,那我就詳細講一下。《資本論》具體講了些什麼。

首先資本論的基礎和前提,實際上就兩個,人要吃,人要死。

注意,這裏的人有一個共性,就是不想死。或者説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死,這一點是這兩個前提的前提。

“人要吃”不僅指的是要吃東西,而且是有限資源環境下為了生存要消耗掉其他具備有用性的東西,也就是所謂“食色性也”。吃東西就是兩種,一是吃自然界的物,包括死物活物,二是吃人。為什麼人一定要吃,因為人不吃就得死,一個病人得不到治療會死,一個難民得不到麪包會死,一個男人娶不到老婆,這一代不死,下一代也會死,如果哪天人可以不吃不喝也能存活一生,那社會制度絕不是這樣的。

人要死不僅是一個現象,而是説人永遠都要面臨死的威脅,貧病交加會死,老無所依會死,社會動盪會死,各種風險都能讓人死,人做的,永遠都想逃避死亡,或者積極作為,創造財富,囤積金銀,對抗風險,或者寄託下一代,繁衍生息傳遞基因重視教育,或者求一時解脱,酒池肉林。如果人可以不死,那社會制度也不是這樣的。

既然人要吃,人要死,人就要分工合作,生產分配,如果可吃的物(不僅是食物還有其他需求)不夠,就要吃人,可以使直接吃人(災荒年間強者吃掉弱者),也可以是間接吃人,例如,資本家潛規則打工者,則是用後者提供肉體“食物”,當然你可以説被潛規則的人沒準也很爽,不過很多資本家都是又老又醜的人——想想最近被幹掉的愛菠斯坦。馬雲讓你九九六,則是讓你提供勞動“食物”,他可以擁有更多的財富,享受更加有成就感的人生。

而那些被吃的,得有個度,少吃一點,吃的差一點,社會就能運行,如果那些被吃的沒得吃,就會死,人不想死,就會和那些吃人的鬥爭。這不僅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剝削社會都逃不了這個過程。

這個時候,為了讓那些被吃的心甘情願被吃,西方經濟學出場了,高聲説道,契約自由即是正義,你們的沒有吃虧,因為存在着市場價格這一公平裁判,你們沒什麼好糾結和不平的,馬雲讓你九九六修福報,之所以讓你九九六修福報,是因為你的價格就值這麼多,只有讓你九九六,你的付出才配的上你的福報。因此,你不願意可以滾。

工人們不樂意,因為太累了,太苦了,而且,在感官上,資本家朱門酒肉臭,工人兄弟路有凍死骨。

馬克思以往的經濟學面對這種現象,都不能去觸及資本主義的核心和祕密,也就是,資本家到底有沒有吃人?馬克思以後為資本主義辯護的經濟學也站在資本家立場上,選擇用一種方式為資本主義辯護,也就是“用物與物之間的比例關係來掩蓋人與人之間的吃人關係”。所謂均衡,其實就是這種物與物之間比例關係的合理性。因為物與物之間的合理性,所以資本主義就是合理的。他們口中的這種合理性,當然既是道義上的合理。也是經濟上的合理。

而馬克思所作的,就是告訴你,這種物與物之間的關係不是根本,就像如果你不搞圈地運動把農民掠奪為工人,就沒辦法形成大量失業人口,也就無法為資本主義提供產業工人一樣,是掠奪在先,形成了具有巨大勞動力人口的就業市場在後,然後資本家利用這種不正義的現實,把工人變成工廠資本主義時代悲慘的奴隸!而資本家卻心安理得的對外宣稱,這是契約自由,一切的一切都是市場決定的,有本事,去市場上換呀?這豈不是胡攪蠻纏?

為了説清楚問題,馬克思把這個所謂的市場,所謂的經濟,所謂的資本,所謂的物與物之間的合理性,從原始的交換開始怎麼一步步演化出貨幣演化出信用演化出分工協作與機器轟鳴行會解體勞動者被束縛到機器上,資本家怎麼延長勞動時間、縮短工人再生產成本,資本運行如何會有利潤率降低的問題為什麼會演化為經濟危機還有好多好多我就不全寫了等等一些列運行過程,像扒洋葱一樣一層層的把資本主義扒給你看。讓你看明白這個眼花繚亂的資本主義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在這個過程中,在不精確意義上説,馬克思做了兩個工作,一是揭露道義上“物與物合理性”的荒謬,二是揭露經濟上“物與物合理性”的荒謬以及沿着這種物與物合理性將走向何方。前者體現在一國內部,就是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理論,體現在世界範圍內就是殖民地理論。後者,主要是經濟危機理論,以及大家都知道的那個未來發展方向。

注意上面這麼説是在不準確意義上説的,馬克思理論是一以貫之的,比如當馬克思寫下那個著名的剩餘價值公式之後,就純粹通過國小數學推導出了資本提高利潤的兩種方法,儘管資本剝削的祕密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但本質都逃不出那個公式和那兩種方法。這個公式是不變的,因為數學是不變的,而經濟危機理論,殖民地理論,本來很多都是適應他那個時代的具體理論,理應順着時代有所發展和有所更新。後來很多人批評馬克思,都是拿分析具體時代的結論性內容來當成他的整體來批判,這是不科學的。這一點必須在這裏有所強調。

馬克思之後,出現了很多的新變化,但本質上人類社會還是逃不出人得吃,人得死的局面,因此,無論資本主義怎麼變,反過來調過去就是那個剩餘價值公式。資本奴役人的辦法千招萬招,歸根結底也就是兩招,壓低工人再生產價格,偷走工作勞動成果。

5、資本論和其他經濟學的對比:生死之學與治病之學。

本來到這裏就應該結束的,但有人覺得資本論和其他經濟學的對比那段太偏激,好像只有馬克思的對一樣,在這裏我在寫一段,寫給你們這些人,澄清觀念。

什麼是其他經濟學,説穿了,就是現有階段醫學。生老病死是大業力,在現有的階段裏,醫學只能治療疾病,不能治療死,你可以通過治病讓一個人這一次不死,下一次不死,但毫無疑問,這個人最終難逃一死。西方經濟學的各種均衡更重理論,歸根結底,就是儘可能的讓經濟體這一次的病,被治癒,求這一次不死。而馬克思是什麼?馬克思的學問,是告訴你,人為什麼必然會死,這個死亡的過程的機理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説,馬克思的經濟學是講的是佛學中的宿命,什麼是宿命,就是無論你用什麼藥,怎麼做,都無法逃脱,就像在地球上逃不了地心引力。

現在,西方經濟學大熱,學馬克思的人少,但這不意味着在智識上,馬克思是不如他們高,相反,馬克思的理論是最高的,這個高就就體現在他講的是輪迴鐵律,不變法則,是生死之學。生死之學從來都高於治病之學,有什麼疑問?但生死之學往往不能拿來治病,否則醫院豈不是都成佛學院了?讓生死的歸生死,治病的歸治病。你們爭着討論誰對誰錯,有意義嗎?

但是,在終極意義上。馬克思的生死之學當然比西方經濟學的治病之學更正確,更深刻。人類社會存在並不只是治病這一個主題,參透生死,超越生死從來都是一個更重要的主題,把寺廟都變成醫院,人類社會就好了嗎?

至於我説的有沒有實際例子,你看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貨幣霸權,哪一個不是資本主義的罪惡呢?哪一個不宣示着資本主義難逃生死呢?

6、《資本論》是否過時。

有人説馬克思過時了,有人説馬克思沒有預料到後來資本主義的自我修正。我只能説,你看了資本論嗎?今天人類社會的一切現象,幾乎都能在資本論中找到本質性的解讀。

你看今天,人類社會的泡沫化和垃圾化趨勢,是不是符合馬克思第一卷中關於提高利潤的兩種方法?一是延長工作時間(偷走勞動成果),二是縮短工人再生產價格。什麼?你説泡沫化不是延長時間,垃圾話不是縮短工人價格?動動腦子!泡沫化改變了商品與商品之間的價值比例,讓下層勞動者為了買得起泡沫化的產品必須付出更多才能換來,這難道不是通過金融手段提前把勞動時間拿走嗎?垃圾化就是什麼人造肉人造女,什麼電影,吃不起肉用人造肉,找不起老婆用充氣娃娃看Av,這不是用垃圾化的方法來降低工人生存成本嗎?你看今天的生產力增長,有多少不是垃圾化所帶來的呢?一旦泡沫化和垃圾化沒有空間了,那麼就是次貸危機,就是金融海嘯,就是經濟危機,就是1929.你認為你逃得了資本論的論述嗎?

在現代的金融化時代,垃圾化與泡沫化最能體現資本論的深刻。由於生產力的進步,除了底層國家,很多工人談不上生活在地獄一樣的世界中,但只是形式變了而已,剝削從一國國內轉變為了世界範圍內的國與國之間的剝削。在相對不錯的日本,年輕人找不到老婆,沒有結婚的能力,為啥?因為資本主義意義上的男人,得是承擔得起生活的人,泡沫化必然意味着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難以讓一般人買得起,的經濟讓生活變得成本高昂,就算泡沫的破裂,也讓經濟如一潭死水,大部分男人還是隻能生存,因此,在生物學上是男人,在社會學上已經不是男人了。所謂宅男盛行,就是説資本主義把日本舉國變成太監。在經濟上閹割了繁衍權力,他們有了慾望則麼辦?充氣娃娃,Av,這是垃圾化,垃圾化的意思是泡沫化讓人買不起,但人得或者,必須通過科學找到替代性解決辦法,找到成本更低的解決之道,一邊泡沫化,一邊垃圾話,資本主義就不會把人逼瘋,不會把人逼死,年青一代不生孩子怎麼辦,可以產業全球化國家零件化啊,產業轉移,或者找其他國家提供勞動力不就得了。只要垃圾化和泡沫化還有空間,資本主義就滾滾向前。

在這個大背景下,任何宣稱什麼自由,什麼權利的理論,都僅僅是已經有餘糧的地主家才配談的事。為什麼中國革命時期那些小清新註定沒有出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就得勵志向上啊,你不爬到社會中層,哪有錢講體面呀?同樣,今日發展實際上説道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這個並不正義的世界經濟格局下,我不當奴隸,努力讓別人當。

篇12:資本論讀後感5000字優秀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

勞動價值論是指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價值論的合理內容,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二是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但它不是價值的源泉;三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二、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必要性

(一)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與現時代存在巨大的差別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於130多年前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勞動形態、商品形式和財富構成等都與當今有着巨大的差別。因此,分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脱離對那個特定時代特點的分析,概括地講,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主要如下。

第一,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體力勞動。工業化初期,社會生產主要集中在物質生產領域,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比例相對較小,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生產中的體力勞動。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雖然馬克思也涉及到對非物質生產領域(服務貿易行業)的分析,但由於當時這些部門在整個社會生產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影響力微乎其微,所以當馬克思在談到服務貿易時説:“資本主義生產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這些表現,同整個生產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勞動過程的知識含量不高。工業化初期知識、科學、技術不夠發達,勞動過程的腦力支出、知識含量不高,簡單的、以體力支出為主的、按時間計算的勞動是主要的勞動形式。因此,馬克思還不可能對科技創新勞動在創造價值中的獨特作用加以系統論述。

第三,指揮、管理勞動還不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形態。工業化初期,隨着產業革命和生產力發展,一邊是資產者財富的積累,另一邊是無產者貧困的加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之初,面對的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尖鋭鬥爭,勞動價值論創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會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當時,指揮、管理主要還是資本家的職能,而資本家行使指揮、管理的職能與剝削目的是結合在一起的,而絕大部分勞動者是被指揮、被管理、被剝削的。因此,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揮、管理勞動作為創造價值的獨立勞動形態來研究。

(二)當代勞動特徵的變化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挑戰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湧現出來,社會勞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但是,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於都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都不創造價值。這一原創含義,與現實經濟活動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

第一,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又被稱為服務業,在第三產業從事的勞動可稱為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問題,是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時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經濟現象。第三產業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的迅速發展,則是馬克思未曾預料到的經濟現象。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程度已成為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據統計,在西方發達國家和亞洲的一些新興國家,第三產業產值所佔的比重已達60%~70%。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已佔到gdp的1/3以上,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大大提高,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向理論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服務性勞動是否是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是否都創造價值?

第二,科學研究勞動。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在進人知識經濟、新經濟時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對生產的裝備應用程度和在經濟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學研究工作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生產經營中通過提高已有產品的生產效率或發明出新的產品,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使全社會的商品價值總量大大增加。如果堅持認為所有科學研究方面的勞動都不創造價值,就會嚴重壓抑和打擊這些人員的積極性。

第三,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與當時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相適應,馬克思重在研究和論述物質生產勞動。馬克思也提過“精神生產力”這一概念,但沒有進一步研究和論述。現代經濟條件下,人們物質生活的消費得到了較大的滿足,消費結構從温飽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轉變,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滿足和享受,精神產品的生產部門得到很大發展,也承擔着越來越重要的生產任務,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精神勞動是一種艱辛的、探索性的複雜勞動,它創造了精神產品,而這種精神產品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僻求。對於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中國來説,應當把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作為重要的課題來研究和探討。

第四,經管管理勞動。隨着社會分工的發展,生產範圍擴大,產品日益精細、豐富,就越來越需要科學的組織與管理,經營管理勞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着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在現代高科技時代,對管理的要求更高.,現代經濟社會的管理者,必須具備專門化的知識儲備。同普通工人的簡單勞動相比,管理活動是管理人員從事的複雜勞動,管理勞動不是一般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是高級的腦力勞動。因此管理勞動不僅創造價值,而且隨着社會進步,其創造的價值會遠遠高於普通勞動者的勞動。

三、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實可行性

不是“結晶體”,而是一個“變化的機體”。因而,人們認識社會生產方式和經濟變化規律的範疇,也不是永恆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化發展和否定的過程中。有些經濟範疇的內涵,會隨着經濟現實的變化不斷更新其內容和性質,有些經濟範疇只説明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現象,隨着歷史的發展,實質上它已不再適用,這時它只會作為人們認識經濟現象的歷史痕跡保留下來,而一些新的經濟範疇會代替舊的經濟範疇。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是立足於商品經濟社會的,勞動價值論是對商品經濟現實關係的一種理論反映。沒有商品經濟社會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勞動價值論。我們應該看到,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是長期的、有階段性的,這一發展過程必然決定着勞動價值論要隨着歷史發展不斷地向前推進。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隨着實踐發展而不斷髮展的科學體系,創新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對商品經濟現實關係的一種確切反映,是科學體系發展的必然途徑。 (二) 馬克思為勞動價值論的發展和創新留下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馬克思有關生產勞動的論述對我們有很重要的啟示,為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留下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麼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他接着説,“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馬克思指出,“隨着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馬克思又同時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他實質上是剩餘價值的生產。”上面論述表明:馬克思關於生產勞動範疇的內涵也是隨其研究問題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生產勞動這一概念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總體勞動中,生產勞動的範圍不只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還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動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這種區分本身,……即同勞動獨有的特殊性毫無關係,也同勞動的這種特殊性藉以體現的特殊使用價值毫無關係。”馬克思在考察服務勞動時,曾明確指出,服務是“以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在今天社會主義條件下,隨着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含義也應當有所發展和變化,必須探討和重新認識服務性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三) 我國學術界的五次爭論為勞動價位論的發展和創新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建國以來的五十多年,我國學術界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大範圍討論有五次,包括涉及“兩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規律”和“生產勞動”等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的前三次討論,以及20世紀90年代初期關於“價值創造源泉”問題、世紀之交由“深化勞動和勞動價值論認識”再掀熱潮的後兩次討論。

我國經濟學界關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五十年間的五次討論,留給人們的思考和關注是深刻雋永而又經久不息的。總的來説,儘管每次爭論的主題不完全相同,但爭論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從科學指導思想的基礎上,跟隨時代的變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從取得的成就來看,勞動外延的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可。第三產業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科技人員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企業主的勞動是否也有創造價值的一面,這些問題從馬克思的有關社會勞動和管理勞動的二重性的論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證據。而且從邏輯的推演和歷史演進的角度,這些勞動成為價值的源泉並不真正構成問題。幾十年來關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爭論取得的重大進展。為“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指明瞭方向,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理論財富,為創新勞動價值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與西方主流經濟學分析角度和方法很不相同的著作。西方主流經濟學撇開了現實社會中人們在財產、社會地位、特長等方面的差異,在一種人人平等、公平競爭的假設下,用一種把工人與物質生產要素相等同的辦法,推論出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是一種充滿和諧公正的經濟體制的結論。與西方主流經濟學不同,《資本論》是一部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的著作。由於《資本論》所論述的問題觸犯了主要憑藉財產所有權獲得收入的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在它誕生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主要是國外的一些非主流經濟學家給了它較高評價,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對它主要是採取用沉默來抵制、用批判來否定的態度。

《資本論》中所描述的階級衝突,與主流經濟學中所描述的資本主義經濟中利益和諧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流經濟學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是以存在無數財產相等的小業主組成的社會為假設前提的,《資本論》關於資本積聚和集中的論述卻接觸到了壟斷競爭的現象,為分析現代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寡頭壟斷結構提供了刺激。

在工資理論中,主流經濟學沈浸在田園詩般的幻想中,將工資説成是由附加一小時工作的“邊際非效用”決定的,就像為自己種田的農夫拄着鋤頭,在傍晚決定再幹一小時多生產的產品是不是能補償自己多一分背痛一樣。相反,《資本論》卻看到了在真實的勞動力市場上,一無所有的勞動者是如何被無形的繩索捆綁在機器上的。在主流經濟學看來,資本主義是能夠想象到的最好的經濟體制,儘管有時它也下意識地提到了它的某些不完善。對於《資本論》來説,對經濟體制的評價,是不能用“好”或“壞”來概括的,資本主義必須去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儘管它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它仍是通向一個更好世界的過渡階段。

《資本論》中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論等學説,揭示了市場經濟中的矛盾和衝突,觸到主要憑藉財產所有權生活的人的痛處,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兩個理論會在經濟學家當中引起那麼多的爭議的原因。里昂惕夫等國外經濟學家還充分肯定了《資本論》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理論的實證性和科學性。里昂惕夫指出:“在試圖做出任何解釋以前,如果一個人想要了解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和工資實際上是什麼,那麼,他從三卷《資本論》可以得到的信息,會比他在十期《美國統計普查》、一打有關當代經濟制度的教科書,甚至我還敢説,再加上託斯丹· 凡勃倫的所有論文集當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實也更有用。”

《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的論述具有現實意義,《資本論》關於未來社會的科學預見具有很高的價值。在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社會變化中,有許多變化本身是對《資本論》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的論述做出反應的結果。由於《資本論》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矛盾和運動規律論述的深度和廣度,不管人們對《資本論》抱有何種態度,都必須對《資本論》揭示的這些矛盾和規律做出反應。可以肯定地説,如果沒有《資本論》,就沒有今天的世界。

《資本論》作為一部具有嶄新經濟理論體系的著作,包含着較多的對早期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制度和為這種制度辯護的經濟學説的批判,多數國外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無疑是一種比較容易陷入只為某一利益羣體願望説話陷阱的學問,同樣地,只為某個利益羣體説話的經濟學必然具有較大的片面性。不應該忘記,馬克思本人是承認經濟學中“非庸俗”的純科學因素可能存在的,因為他曾説李嘉圖不“庸俗”,換句話説,不只是一個辯護士。

經濟學中的科學因素是不可能被黨派利益買到的,《資本論》作為一種代表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其科學性遠遠大於批判性.

《資本論》中的剩餘價值理論,還具有這樣的科學性。這個理論不是在主流經濟學供求價格理論而是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説明了超出投入的產出剩餘的創造過程。勞動者可以創造產出剩餘的事實,在封建社會是清晰可見的,但到了存在交換關係的資本主義社會卻變得神祕莫測。剩餘價值理論揭穿了這種神祕面紗,闡明瞭在資本主義社會,產出剩餘仍然是勞動者創造的,不勞動者憑藉財產所有權只是可以瓜分到這些剩餘的事實。剩餘價值理論所闡明的這種產出剩餘總是由勞動者而不是由非勞動者創造的事實,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本質規律,它是不會因社會經濟制度的不同而改變的。

篇13:《小泉怪談》讀後感5000字

在日本的神話傳説中,在藍天之上的高天原居住着土地的孕育着,即:神與人的共祖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而伊邪那美死後,就埋葬在出雲。關於這個長篇的文字,小泉八雲引用最多的是日本的《古事記》。

在書店的日本文學中,一本窄窄的書籍《古事記》就放在倒數第四排的位置,將來有機會可以和小泉怪談放在一起。或者是有人對此感興趣的話,無論是對小泉怪談還是古事記感興趣的話,都可以推薦買着結合着看。《古事記》,它是日本的第一部文學作品,成書於712年,它包括了日本古代神話、傳説、歌謠、歷史故事等等。

迴歸正題,由於小泉八雲讀了《古事記》,便萌生出了去杵築神社參觀的念頭。恰好他有個名叫西田千太郎的朋友,他和杵築神社的宮司(神社中最高的神官稱號)認識。小泉八雲首次作為歐洲人的身份進入到這杵築神社當中。我們讀者便也有幸跟隨着作者來看看觀摩這神祕的出雲神社。

在前往出雲的路上,小泉八雲饒有興趣的和晃聊了很多話題,其中關於神佛的尤多。一路上的風景宜人,天朗氣清的,他們講了好多神話傳説之類話題,看起來甚是有趣。大約直到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一個古典美麗的村莊-莊原村,乘坐人力車前往杵築,優美的文字講山、講夜、將所有美好的事物……在這迷人的朦朧中,他們來到了位於杵築的客棧。

在客棧老闆的帶領下,他們參觀了夜色中的杵築神社,他們在夜色中看到了成排的鳥居,甚至震撼。在匆匆看完之後,他們便隨着客棧老闆返回休息。直到第二天清晨,他們再次來到這座神社,見到了神社中職位最高的神官千家遵紀,他們之間聊神社的歷史與重建,聊關於神社的傳説。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聊起了日本的歷史。而據我所知,日本先前的平安時代末期就進入到日本的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就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時期,諸侯國並起,當時日大將織田信長經過桶狹間戰役之後,聲名大振,提出了天下布武的理念,志在統一日本混亂的局面,但就在他要完成宏圖霸業的時候,在京都本能寺被心腹明智光秀殺死。之後豐臣秀吉成功上位與德川家康南北而治,后豐臣秀吉死,德川家康迅速吞併豐臣秀吉領域,建立了近三百年的江户幕府時代,這段歷史還真是令人心嚮往之啊。就在他們之間在討論這些的時候,他們又再次去參觀其他的神殿……

在這一次旅途中,小泉八雲一次又一次向我們展示了神社的奇妙之處以及它的重建和歷史淵源,我們可以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一些我們從未見到的,不同於我們國家的奇妙建築以及風土人情。

……

篇14:《小泉怪談》讀後感5000字

讀舞女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這首伴隨了我整個高中時代的文章,至今還記憶猶新。它就好像一個引子,穿插了我整個高中時代。而僅僅在幾年之後,今天步入社會的我,再次看到了這奇異的文字舞女。

不知道是為什麼,我總感覺這文字裏面有着淡淡的憂傷和文雅。我忽然好像能感受到作者在敲下這一個個文字時的心境,應該是平和温柔的。就像一罈老酒,醇香而彌厚,熱烈卻不激烈的感覺訴諸在潔白的紙張上。他的嘴角應該是斜斜的勾起吧。也難怪,這文字也卻是寫的極為工整和漂亮。

它緩緩向我們展開了這樣一幅畫卷:舞女們優雅而熱烈的向客人們敬酒,她們的嘴脣是如此的鮮紅,她們的身段是如此的婀娜,她們的眼神是如此的靈動,她們的手指是如此的纖細……

舞女們縱情的跳舞,然後在她們光鮮豔麗的背後究竟承載些什麼苦楚呢?這些背後的東西誰有能説的出清楚呢?這個時代就是這樣,但作者卻站在她們的角度繼續延伸了這個話題,很有趣也很富有氣息。

從她們的前生過往,講到背後的辛酸故事,很有感觸的文字。建議這篇和白居易的《琵琶行》結合着看,會有不一樣的閲讀感受哦。

( PS:也許真的是感觸太多,這篇讀後感裏面又延伸很多自己的東西。儘管我只閲讀了第一卷,但我覺得我會慢慢看下去的抽時間,這本書適合慢讀,精讀,謝謝。)

篇15:差不多先生傳讀後感5000字

上學時,學過一篇課文,叫《差不多先生傳》。説的是差不多先生凡事都不講求認真:母親讓他買紅糖,他買了白糖,母親罵他,他對母親説“紅糖和白糖差不多”;課堂上老師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説是陝西。老師説:“錯了,是山西不是陝西。”他笑嘻嘻地説:“山西與陝西不是差不多嘛”;後來他在一個錢鋪裏做夥計,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生氣了,他只是笑嘻嘻地賠禮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遲了兩分鐘,火車已開走了,他望着遠遠的火車上的煤煙,搖搖頭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八點三十分開,同八點三十二分開,不是差不多嗎?”;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醫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着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牀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裏焦急,等不得了,心裏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罷。”於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牀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點鐘,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説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説完了這句話,方才絕氣了。近期又再讀了一遍,做了一些深入思考,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體會。

感悟之一:態度決定一切

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分為兩種:一種認真、積極的態度;另一種是不認真、消極的態度。秉持認真、積極態度的人,具有強烈事業感和責任心,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來做,能夠在工作中保持愉悦的心情,盡最大努力去做到最好;做事不認真的人,把工作當做一種負擔,想着以最快的時間去完成任務,早點交差,不管質量好壞。久而久之,做事認真、積極的人,工作能力提升快,進步也快,更容易成功;反之,做事不認真、消極的人,很難有所建樹。在這裏有一個小故事:三個工人在砌一面牆。有一個好管閒事的人過來問:“你們在幹什麼?”第一個工人愛理不理地説:“沒看見嗎?我在砌牆。”第二個工人抬頭看了一眼好管閒事的人,説:“我們在蓋一幢樓房。”第三個工人真誠而又自信地説:“我們在建一座城市。”十年後,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總裁,是前兩個人的老闆。態度決定高度,僅僅十年的時間,三個人的命運就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是態度!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追求和目標。具有積極、樂觀心態的人,其人生目標必然高遠;有了高遠的目標,必然會為之努力。有努力必有回報。第一個工人總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鬱悶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別人的問題時都是滿肚子怨氣。第二個工人要比第一個工人心態好,儘管也是在砌牆,但他卻把這堵牆當作一棟樓房來建,心裏想的是如何將樓房建設得更好。第三個工人心態最好,工作那麼辛苦,他還那麼自信那麼專注。人最可貴的就是“認真”二字,第三個工人把砌牆這樣的小事當作一項偉大的事業來看待,十年後成為老闆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做事認真的人,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出再失誤,就會有一種愧疚感、羞恥感;做事不認真的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得過且過的心態,對任何事都無所謂,表面是看得開、放得下、不計較,實質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就如差不多先生,把十字寫成千字,千字寫成十字也無所謂。我們常説,“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如果做學問、搞科研、幹工作都如差不多先生,那麼,中國就不會取得“神舟”飛天、“蛟龍”入海、“天眼”建成、高鐵以及5G網絡引領世界潮流等重大科技成果,中國也不會取得四十多年經濟連續高速增長的矚目成績。毛主席説過:“世界上的事,怕就就怕認真二字”。在辦公室工作,我們要培養積極的心態,凡事都必須堅持“認真”,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對於領導和同事指出的問題,不要同樣的錯誤犯第二次、第三次,比如説草擬公文,把縣級領導排名搞錯了,你就要想到,是不是其他地方也會出現錯誤,不要只改前面,不改後面;又比如説裝訂材料,第一次送給領導的訂倒了或是出現白頁,你就不要再出現第二次、第三次;……這樣的例子還會很多很多,大家也會經常遇到,往往是認真一點,細心一點,用心一點,就會避免錯誤的發生。同時,凡是領導同志安排的事項,如果拿不準,就要再向領導核實準確,切不可自以為是、自作主張。

感悟之二:標準決定質量

差不多先生做任何事都沒有標準,即便是治病這樣生死攸關的大事,請成牛醫,也認為和人醫沒有分別,最終丟掉了性命。就辦公室工作而言,我們以什麼樣的標準來對待工作,就決定什麼樣的工作質量。如果任何工作都高標準要求,那麼工作質量就會越來越好;如果對工作標準比較低,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差不多先生”,工作不僅沒有起色,自己的能力也會沒有提高甚至退步。看過《大國工匠》的人,無不為他們的高超技藝歎服。其中有一位叫寧允展的,是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車輛鉗工高級技師,寧允展19歲從鐵路技校畢業,進入當時的四方機車車輛廠(南車四方股份公司前身),從事車輛鉗工工作,一干就是24年,2004年,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開始由國外引進高速動車組技術。轉向架是高速動車組九大關鍵技術之一,而轉向架構架上的“定位臂”,則是轉向架的核心部位。正是這個接觸面不足10平方釐米的“定位臂”,一度成為高速動車組試製初期困擾轉向架製造的巨大難題。高速動車組在運行時速達200多公里的情況下,定位臂的接觸面要承受相當於二三十噸的衝擊力,定位臂和輪對節點必須有75%以上的接觸面間隙小於0.05毫米,否則會直接影響行車安全。唯一可行的操作方法就是手工研磨。然而經過機器粗加工後的定位臂,留給人工研磨的空間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一根髮絲的直徑。在當時,國內並沒有可供借鑑的成熟操作技術經驗,寧允展主動請纓,向這項難度極高的研磨技術發起挑戰。打磨機以300多轉每秒的轉速高速旋轉,一旦磨小了,精度達不到要求,不慎磨大了,動輒十幾萬的構架就會報廢。經過無數次反覆研究試驗,寧允展僅用一週的時間便掌握了外方熟練工人需花費數月才能掌握的技術,打破了這一瓶頸難題,他研磨出的定位臂受到外方專家的高度肯定。在高速動車組進入大批量製造階段後,“外方”的研磨方法已經不適應企業生產需要。寧允展將目光瞄向研磨工藝。他反覆摸索,試驗了近半年時間,發明了“風動砂輪純手工研磨操作法”,這一研磨法將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觸面的貼合率也從原來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經創造了連續十年無次品的紀錄。同時,他獨立發明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復精度最高可達到0.01毫米,相當於一根細頭髮絲的1/5,能夠有效還原加工部位,這一操作法被中國南車認定為集團級別的“絕招絕技”。從寧允展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技校生成長成為一名“大國工匠”,沒有高學歷,憑藉的是一種善鑽研、善奉獻、善創新的精神。就辦公室工作而言,要實現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就要秉承這種精神。對於工作業務,要靜得下心,向寧允展一樣以“不信東風喚不回”的韌勁,刻苦鑽研,爭做行家裏手;要有奉獻精神,向寧允展一樣不計個人地位名利,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工作崗位;要有質量意識,像寧允展一樣,把一項工作都做到精益求精,努力達到零缺陷、零失誤的工作目標;要有創新意識,像寧允展一樣,永不自滿、永不止步,向更高的山峯攀登。

感悟之三:嚴謹才能高效

嚴謹,反映的一種工作作風。嚴謹的人,注重細節。我們也常説:細節決定成敗。試想一下?我們每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如果都能做到嚴謹,那麼就能取得最大的工作成效,反之,重新返工、吃回鍋飯不僅浪費時間、精力,而且影響工作效率。在辦公室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説文件已經裝訂好了,最後發現落款日期錯了,或是有幾頁訂倒了,最後又重新印製、重新裝訂,之前所做的都是無用功,與其這樣,不如我們對多注重細節,印製前多檢查幾次,一次成功。在從事辦公室,首先,要做到思維嚴謹,接受工作任務後,要站位全局、認真思考,制定工作方案要做到全面、周密、細緻、無遺漏;要做到行文嚴謹,無論是文章結構、語言表述,都能準確表達無歧義,經得起推敲和時間檢驗;要做到説話嚴謹,跟領導同志彙報工作、向部門傳達領導同志要求,都要一是一、二是二,表述準確,絕不能添油加醋,讓別人曲解。

感悟之四:優秀是一種習慣

人和人之間的差別不是能力的差別,實質上是習慣上的區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60%以上的行為都是習慣的產物,換句話説,拖延懈怠、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是一種習慣行動,責任擔當、敬業精業、持續改進、追求卓越也是一種習慣行動。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更是最差的主人。從工作方面來説,我們要養成守時的習慣,比如説好去下鄉,説好8點半出發,要提前5至10分鐘,絕不能遲到,又比如説通知9點鐘加班,非特殊情況絕對不會9點以後才來,守時體現的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更體現的是一種個人修養;要養成誠信的習慣,凡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答應,凡是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處理政務、辦理事務,都要做到“馬上就辦,事不過夜、案無積卷”,堅決杜絕拖延、拖沓,否則事情就會越積越多;要養成勤學善思的習慣,在辦公室工作,與其他單位相比,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有向領導學習的優勢,從領導主持會議、安排工作、處理事務、下鄉調研,處處皆是學習的時機,多們要多思考,把學到的東西儘快轉化為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同時,還有“身為兵位,胸為帥謀”的意識,在這裏有一人小故事:張三和李四同時受僱於一家店鋪,拿同樣的薪水。一段時間後,張三青雲直上,李四卻原地踏步。李四想不通,老闆為何厚此薄彼?老闆於是説:“李四,你現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賣土豆的嗎?”一會兒,李四回來彙報:“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有多少?老闆又問。李四沒有問過,於是趕緊又跑到集上,然後回來告訴老闆:“一共40袋土豆。”“價格呢?”“您沒有叫我打聽價格。”李四委屈地申明。老闆又把張三叫來:“張三,你現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賣土豆的嗎?”張三也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他一口氣向老闆彙報説:“今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賣土豆,一共40袋,價格是兩毛五分錢一斤。我看了一下,這些土豆的質量不錯,價格也便宜,於是順便帶回來一個讓您看看”張三邊説邊從提包裏拿出土豆,“我想這麼便宜的土豆一定可以掙錢,根據我們以往的銷量,40袋土豆在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賣掉。而且,咱們全部買下還可以在適當優惠。所以,我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話呢......”,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四就任務落實任務,不注重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張三卻能站在老闆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老闆當然喜歡張三這樣的員工。同時,也要讀報刊雜誌和書籍,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還要多向身邊的同事學習好的工作經驗和方法;要養成勤記筆記的習慣,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尤其是聯繫領導同志的工作人員,領導安排的事務性工作較多,如果我們不及時記筆記,很容易把領導安排的事項遺忘,最終耽誤事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從生活方面來説,珍惜時間、待人和氣、早睡早起、用完東西放回原處、少一些應酬多陪伴家人、經常鍛鍊身體……等等,都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利於家庭和睦,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如果我們堅持好這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就能使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感悟之五:嚴管才顯擔當

我們常説,“嚴是愛,寬是害”,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只會影響我們的工作。上面鬆一尺,下面鬆一丈。辦公室工作要求高,嚴管既是一種要求,更體現的是一種責任擔當。我們常説:“一頭狼帶領的一羣羊,能戰勝一頭羊帶領的一羣狼”。管理氛圍嚴格,則一個團隊戰鬥力就強;如果管理氛圍鬆散,則戰鬥力就弱。首先,從普遍幹部的層面來説,要對自己的所負責的事務堅持原則、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任何事情都做到一絲不苟;其次,從科(室)長的層面,在毫無保留做好“傳幫帶”的同時,要對科(室)幹部嚴格管理,無論從工作紀律、工作作風、生活小節方面,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進行提醒、批評指正,絕不能有“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小問題就會發展成大問題,最終影響整個科(室)的工作;從分管領導的層面,就是要管好科(室)長,把高的標準、嚴的要求進行傳導,放手讓科(室)長敢抓敢管,在辦公室內容努力營造敢於擔責、敢於負責的良好工作氛圍,不斷提高辦公室的凝聚力、執行力、戰鬥力。

篇16:差不多先生傳讀後感5000字

編者按:《差不多先生傳》是胡適先生在1919年,發表在《新生活雜誌第二期》的一篇文章,讓我們每個人認真起來,從告別“差不多先生”開始。

我想,人的一生中,總有那麼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讓你記憶深刻的。這兩天董事長三番五次強調“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坦率地説,一開始也只是當一篇普通的文章閲讀,並沒有深入的研究文章的意義和內涵。今天董事長又把那篇文章拿出來説事,而且在高管會上特意提出來,感覺有必要再次詳細閲讀。再次深入地讀,感覺意境已非當時的粗讀。

《差不多先生傳》是胡適先生在1919年,發表在《新生活雜誌第二期》的一篇文章,文章語言樸實無華,講述的幾件事情也普通之至,例如買糖、唸書、記賬、搭車、治病等,這些非常生活化的事情,人人經歷,人人都明白,容易與讀者產生共鳴。然而,我並不只是佩服胡適先生在那個年代能寫出這樣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而是他用一篇文章讓我理解到正是我們在平常工作中處事馬虎草率、不肯認真負責的“差不多”處世態度,造成了現實工作中結果和初衷的謬之千里。

今天,《差不多先生傳》已發表近100年,而胡適先生看到的民族弱點卻無根本性改變,前兩年發生的日本“馬桶蓋”、德國“鍋和刀”的搶購事實,時時不斷刺痛着我們這些理應承擔責任者的心窩。難道中華民族真的就是劣等民族嗎?

做事認真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一段時期內,一個民族的多數人都認同的價值觀,實際上就是當下的民族文化。在中國,那麼多人認同或者自覺地與“差不多”交朋友,這就形成了我們在各行各業中國獨有的“差不多”文化,而“差不多”文化正是創造高質量高品質高效率的天敵。

個人認為,《差不多先生傳》這樣的文章就應該收入到國小生課本中,從小批判這種價值觀,對逐步改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義。遺憾的是,我讀《差不多先生傳》已是成年參加工作之後,或許是因為自身自律性比較嚴格的原因,並沒有過多的切身體會。

《對弈江山》這部鴻篇鉅著,是作者花費二十三年匠心編著,裏面擁有許多詳實的珍貴歷史資料,而且大多屬於首次披露。試想,如果沒有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僅僅憑着“差不多”就行了的馬虎敷衍將就苟且的大概思維,如何能持之以恆的堅持幾十年來完成一件事?

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裏,就像唐吉可德那樣終究一事無成。好在胡適先生早在100年前就告訴了我們,“差不多”是我們追求高質量高品質高效率過程中最大的攔路虎,我們就要和他反其道而行之,認真做人,踏實做事。我堅信,只要我們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能認真做事,那我們也肯定能把《對弈江山》這部百集電視連續劇拍成一部留史之作。

讓我們每個人認真起來,從告別”差不多先生“開始。

標籤: 讀後感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69d5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