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談美有感(共2篇)

讀談美有感(共2篇)

第1篇:讀談美有感

讀談美有感(共2篇)

讀談美有感150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談美有感1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很久之前我就對朱先生的這本《談美》有所耳聞,因為種種緣故,一直無緣拜讀。直至近來,耐不住友人的強烈推薦,將早以束之高閣的此書翻找出來,拂去封皮上的塵埃,細細品讀。讀罷,帶給我深深的震撼和回味悠長的思索。

談美,究竟何為美?美是一種主觀意向,是一種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來進行欣賞。正如朱先生在文中所講的,談美的主要目的在於研究如何"免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作為在凡塵俗世中沉浮的我們,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們卻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過程中,領略到些許"免俗"的樂趣。

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時能夠領略到一種樂趣,知曉什麼樣的經驗才是美的,然後再把美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讓人生美感化、藝術化。

藝術都是情感的流露。美,是經過人情化的,個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個人所得於鬆、山、水的也不一致。美景於心,是經過藝術化的.自然,得益於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和載體相互融合,產生一個完整的境界。美,就在這情感的綜合中迸發出來。超以象外,得其環中。藝術家們透過他的所看,將他的所想轉化成意象,融合於他的作品之中。

觀賞者則通過藝術家的作品,透過其物象,將其感受的意象翻譯出來,從而感受到藝術家通過他的作品想要傳達的感情,再結合觀賞者自身的情感與經歷,進而引發出強烈的共鳴,達到一種與藝術創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藝術家所要傳達的融入作品中的情感就是作品的神韻風骨。這也是一個藝術作品的靈魂。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在風骨神韻。孔夫子自道修養經驗有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家的極境。

"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從心所欲"。藝術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遵循藝術的形式而能脱化藝術的形式,行雲流水,自成一派,猶如戴着鐐銬跳舞,卻依然能使觀賞者感受到舞的靈動和灑脱。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所講的,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見,迷於五光十色;耳之所聞,亂乎五音六律。我們的追求,我們的想法都被世間的繁雜,世間的奢華,世間的迷亂所誘惑。

有出世精神的人會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這些俗世的誘惑都超越過去,抱着這種"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遠的理想,才能夠"望盡天涯路"。這種出世的,"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使他們把所作的學問和事業當成一件藝術品來看待,只求滿足於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自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離開藝術便無所謂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進退取與,小到聲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體現,如水行山谷之中,行於其所不得不行,止於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處,完整、自然而又和諧。

人生之路,猶如靈魂在一段段藝術作品中冒險的旅途。你讀過的每一本書,走過的每一里路,經歷過的每一件事都會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記,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不經意的流露出來,默默地展現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險。

人生之路亦是尋美之路,慢慢走,欣賞啊!

第2篇:讀談美有感

這是一個互助平台,為您提供大量讀談美有感範文,送一篇給你。

讀談美有感

一、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談及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説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欣賞的同時也賦予了其畫家內心世界對古鬆的完美概念。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麼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説人類歷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着光,指引人們的靈魂、淨化人們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話:“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先生在此明確的指出了藝術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應該也是其中道理。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

不同藝術各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同京劇有唱、念、坐、打。相聲有説、學、逗、唱。等其有規矩的表演方式,是經過人們多年在舞台上磨礪總結出的表演形式,而這些形式是經過人們運用藝術規律如誇張、變形等方式,拉開同實際生活的距離,而其內容又不脱離生活。

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感和神祕感,容易從實際生活中的利害關係出發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鮮的、不瞭解的事物有距離感就容易產生美感,這也如同《圍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無非是因為有距離,有神祕感而迸發出美感,使人嚮往。如此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這個段落裏朱先生引用《莊子。秋水》裏的一個小故事説明了人的美感經驗的道理,即:美感經驗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迴流。人的認知有時是伴隨人的主觀情趣來判斷事物的。那麼這種主觀的情趣對事物進行判斷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映射到身邊的事物中去。這種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經驗息息相關的。如同朱先生講到在欣賞古鬆時,除卻古鬆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還有個人對古鬆的內心欣賞情趣也會使古鬆的美感裏含有欣賞者的個人認知經驗在裏面,這也是人們看到某某事物時會説:我認為如何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其實人們在對事物賦予個人的某種情趣的定義同時人們也在不經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屬性。也就是説人的美感經驗不是單獨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觀情趣獨立產生,因為事物的物理屬性,因為人的移情作用,兩種屬性的結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經驗。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 美感與快感

其實美感和快感無時無刻都衝斥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但究其出發點就又產生了前面朱先生講的不同態度的問題。美感不是實用主義,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活動,而快感是處於實際應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會產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會產生快感,但這些都不會有美感。雕像和英國姑娘一個是雕塑藝術品一個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單從實用角度出發那還是英國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這裏朱先生告訴我們明確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對於美的欣賞要不帶功利和實用的心態去看去理解。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我姑且如此解釋朱先生的這段文章。聯想是偶然的、雜亂的、無序的,而美感的東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結構的、抽離出來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諧狀態的東西。美感經驗可以使人產生對事物的聯想,而單純的聯想不能算做美感經驗。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種直覺。一瞬間的感受。而聯想會帶着思考,這種思考會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無法直接單純的欣賞一件事物本身,而會產生浮想聯翩的心理活動,所以美感經驗同聯想是有不同含義的兩種概念,不能混淆。

六、“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 考證、批評與欣賞

這段文章可以看出對一部文藝作品所持的不同態度,考證更接近科學家的方式,批評更接近哲學家或政治家的態度,而欣賞更多的是有藝術情趣的藝術家或一部分人的行為。考證、批評不等同於欣賞,但欣賞需要了解藝術作品的一些相關知識,才能更好的欣賞。證多是伴隨對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歷史判斷,過於理性,少了對藝術作品欣賞時的直覺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賞。而批評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觀的規矩或一成不變的框子來規範藝術作品。我個人認為批評家如果不客觀的評論藝術作品那他的文章將一無是處。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賞的批評。不能把原有的美醜標準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下同一而論,要把自己放到作品當中去,反覆品味其中然後有感而發。

朱先生最後講到考證和批評都不是欣賞,而欣賞需要有考證和批評在其中,欣賞需要有考證基礎和批評的態度,這也是辨證法的觀點對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與自然

美是什麼?言論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屬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動對事物產生的一種態度。單獨有自然物理屬性而沒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覺――美也無從產生。自然在經過人的心理感覺加工後產生了美感,不同的經驗會產生不同的感覺,美的欣賞是對自然的一種再加工、再創造。個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結果就不同。俗話講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講是人們經過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種心理活動結果。這種結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觀的審美經驗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產生的結果。美和自然也是對立統一的一種關係,美感沒有自然的物理屬性就無從產生,而物的物理屬性沒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無法衍生出美來。對於美我們應從兩方面來看,美不是憑空產生的。

八、“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德拉克洛瓦

這裏又可以提到“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句話。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雖略有分別但究其觀點都是“模仿自然”。我們常説的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藝術的美是以自然為內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種形式而表達出來的,單純的自然是無法定義其美還是醜,因為有了人的感受或説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這個概念。理想主義雖説自然中有美有醜,但它要的是經過理想化後的一種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東西。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模仿自然。藝術的美是要高於自然的,自然不過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體,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變得美,這種美也是人的一種再創造,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們講的藝術美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形象醜陋的元素經過藝術家的重新排列組織它就會變得和諧,變得有美感,簡單的説人以自然為元素,不同的情趣會創造出不同的形態,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藝術美,而只模仿自然是無法感受到真正的藝術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遊戲

藝術家創作作品時多是有感而發,這裏的感也可以釋為感受欣賞,然後有了感覺便把他表現一番,或詩或畫或唱或書等等。創造不是憑空出來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藝術的雛形就是遊戲”。其實可以這樣理解,遊戲的過程包含着純粹的自由狀態,既是遊戲便可天馬行空般的來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緒、感覺,就是再創造一種狀態,它以自然生活為載體,是玩家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方式,這遊戲的行為是沒有社會性的、不具備傳達創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藝術還是有區別的,藝術要有社會性因為作品的評定有一半兒還要社會中的大眾來參與才算完整。那麼如果一個藝術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藝術表達方式,又不失其一顆童心(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那麼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動人的。

十、空中樓閣――創造的想象

既是創造就會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創作時有些時平時觀察的印象再現,但這種單純的自然還是雜亂無章的,需要從中進行提煉,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達其情感時,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創造,敢於創造的想象,能夠用平時所看所得經過重新組合,把不存在的東西表達出來,這就是創造的想象,當然這些需要積累和對生活的沉澱。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朱先生講:藝術的任物是在創造意象,但是這種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飽和的。這裏談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發的狀態,創造需有飽滿的情緒才能做到有感而發,一揮而促。藝術是具有社會性的,作者在表現的同時也在傳達其特有的情緒,引發觀者的共鳴,作者的喜怒哀樂都會通過其作品隱隱或直接表露出來,或讓人痛心或讓人高興等等。情感可以説是創造的原動力,因為有情感才有了表達的慾望,創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説的格律就是不同藝術表現的某種特有的形式。藝術要創造、又要有格律豈不是有些矛盾?其實這句“從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達了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既能隨心所欲的表現有不會跳出一種表達的方式。即――格律。這種境界是經歷無數困惑及磨礪,歷練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規範內表達無限的內容。因為藝術是有一定規範的具有社會性的一種情感表達,規範在真正的藝術家哪裏不是束縛而是一種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氣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將表露無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會牽絆才子,合理的利用它為我們服務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齊白石老人教育學生時的話。同朱先生其説不謀而和。其實創造與模仿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創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帶有創造的成分,藝術創作應該有作者自己真實的情感流露,有感而發必能有所成就,這裏的“感”是別人無法模仿得來的。創造與模仿只要把我好一個“度”才好。大多藝術家都從模仿開始逐漸磨礪技巧,進而進行隨心所欲的創造境界。模仿應該是創作過程中的一種階段,創造才是藝術家的目的。

十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有靈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可以映射出一個天才,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文章結束,對於朱先生説的人生的藝術化在本節中已經分析的及其透徹了。不需多言,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藝術化的,誰知道如何把握一種“度”,誰懂得“和諧”的規律誰就能藝術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種駕馭生活的本領,要辛苦要勤奮,有所得有所失,得失來去全賴一種心境,心多寬路就多寬,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因為那是一種精神境界,是積極生活的態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經意的一個靈感,細細體味心境、宇宙、斗轉星移,日月流轉的變化,有情趣的生活、帶一顆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賞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穫頗多。

(一) 朱光潛把自己寫於1932年的《談美》稱為“通俗敍述”《文藝心理學》的“縮寫本”。《文藝心理學》我是還沒有讀過,但是這本小書的確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經讀過的書庫當中很難有一本可以與她相媲美,因為朱光潛先生把枯燥、複雜的理論變得平易近人了。倘若如今“百家講壇”的學術明星們看見七十多年前朱光潛先生的作為,不知道他們是否會赧顏。 《談美》全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體系,她就像一個耐心的長者又像一個親切的朋友在與你交談。讀罷此書恍然大悟:美學也是一個很好玩很有意思的東西。 以下概括《談美》各個章節的大意—— 《開場話》開門見山地表述了先生寫這本書的目的何在。醫治社會腐濁、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藥是“無所為而為”的藝術活動,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利害得失。作者用明白曉暢的話語使讀者體驗“美感”,然後再以“美感”的態度推廣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 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學家、畫家三人對一棵古鬆的三種不同態度得出結論:個人所見事物的形象是個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價值。木商的實用的態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偏重事物的關係、抽象思考,畫家的美感的態度的最大特點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絕緣。因此美是事物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藝術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廣之,美的事物和實際人生之中存在一種適當的距離。道德是實際人生的規範;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它本來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覺誤認為在物的屬性,把無生氣的東西看成有生氣的東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所謂美感經驗,其實不過是在聚精會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迴流而已。人不但移情於物,而且極易模仿物的形象。 《四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豔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享樂主義的美學錯誤地將“快感”等同於“美感”,“快感”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美感”的態度不帶意志,所以不帶佔有慾。作者把弗洛伊德派心理學也納入享樂主義。“美感”過後伴隨着“快感”。 《五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聯想是以舊經驗詮釋新經驗,大多數情況下是散漫飄忽、偶然的。美感源於某事物能喚起甜美的聯想,但是聯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藝術之所以為藝術,不在內容而在形式。 《六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考證、批評都不是欣賞(美感),但欣賞卻要有考據學、批評學作基礎。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美是外物、人心婚媾後所產的嬰兒,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形象是心靈從混亂的自然中所創造成的整體,但是事物也要本來就有可綜合為整體的可能性。 《八 “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都錯誤地承認自然中本來有“美”,它們以為藝術的任務在模仿。通常所謂“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態,“藝術美”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藝術化了。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遊戲》創造和欣賞都是要見出一種意境,造出一種形象,都要根據想象與情感,但是創造卻須再進一步,把這種意境外射出來,成為具體的作品。藝術的雛形就是遊戲,但是因為藝術帶有社會性,須留有作品傳達情思於觀者,不能不顧到媒介的選擇和技巧的鍛鍊。 《十 空中樓閣——創造的想象》想象多半是再現的,即用以往的經驗來印證新經驗;想象也有創造的,創造是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創造的想象又可分為兩種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聯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後有選擇,只有選擇時就已經是創造。聯想可分接近聯想和類似聯想,類似聯想又有“擬人”“託物”兩種結果。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情感的陰驅潛率使詩人對於出於己者跳出來視察,對於出於人者須鑽進去體驗。舊經驗的新綜合的原動力就是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協調,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原來似散漫、重複的意象也可以變成不散漫、不重複。 《十二 “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借用寫詩詞必須受格律約束的道理,説明藝術的前規大半是先由自然律變而為規範律,再由規範律變而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藝術家大半都是從格律中做出來的,後來都做到脱化規律的境界。 《十三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因襲格律的技巧可以分為兩項説,一項是關於傳達的方法,一項是關於媒介的知識。傳達的方法在於練習和模仿,繪畫和作文均是如此。關於媒介的知識的學習就是利用過去的經驗,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藝術家都必須有一半是詩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來自性靈,手腕則可得於模仿。 《十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遺傳和環境對於天才的影響非常重大,但是這只是一種本錢,個人還有努力的餘地。靈感是突如其來,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潛意識中醖釀成的情思猛然湧現於意識,是潛意識中的工作在意識中的收穫。 《十五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為廣義的藝術。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廣義説,善就是一種美,惡就是一種醜。不但善與美是一體的,真與美也並沒有隔閡。 縱觀全書,先生博學多才的本事已經領教過了,無論是古典詩詞、傳説典故,還是藝術流派都信手拈來。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

十、十

一、十二章,因為先生系統地闡述創造與想象、情感、格律的關係時竟然把王昌齡的小詩《長信怨》:“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優帶昭陽日影來。”分析得令人歎為觀止:王昌齡使用接近聯想寫到“團扇”,“寒鴉”是擬人的手法隱喻趙飛燕,“昭陽日影”象徵皇帝的恩寵,長信宮四周的許多事物之中只有帶昭陽日影的寒鴉可以和棄婦的情懷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顯出一種“怨”的情境。《長信怨》前兩句拆開來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後兩句,但是如果沒有前兩句所描寫的榮華冷落的情境,便顯不出後兩句的精彩。《長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齡的獨創,但是“七絕”這種格律卻不是他的特創,他以前和以後也有許多詩人用它。 這忽然給我一個啟示,通過心理學和美學的分析,原來唐詩如此值得玩味啊,原來文章也可以這樣作。

(二) 讀《談美書簡》有感 什麼是美?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但毫無意外地,我們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它的確切答案。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説,美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不同的定義。在《談美書簡》中,朱光潛先生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雖然這個答案不一定正確,但至少比毫無頭緒要高明許多。 許多人都認為,看過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許更深一層,會説心靈美也是一種美。但所有的這些都比較淺顯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塵莫及的事了。通常我們對於美、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等這些問題感到很深奧,也研究甚少,關於這些問題,朱光潛先生在此書中都一併回覆了,而且回覆的很詳盡,對於思想,文學,方法,理論等等也有詳細的陳述。對於美,我們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説成的表面的,而看完這本書,我對於美則有了全新的看法,這也是讀此書的收穫吧。 這本書是以信件的方式組成的,大多都是給讀者的回信。(這一點,書中也有提到過)因此也就比較淺顯易懂。在“知識鏈接”一欄中,編者提到了許多有關學術方面的美的知識。這讓我們也提前瞭解了一些有關美的知識。 雖然此書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學著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幫助。 例如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較具體、完整地講解了在文學與戲劇作品中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他首先回顧了這一理論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進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夠體現社會歷史發展的某些規律並且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環境則是典型人物所處的能夠反映社會歷史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具體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應生活在典型環境中,而不能與環境相脱節。在這裏,共性是通過個性來表現的,是在特殊中顯示一般。文學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見出必然性,是與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理論分不開的。(此段有些摘錄於原文)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詳談了。 朱光潛先生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委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該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這是朱光潛先生不尚空談,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這很值得我們青少年去學習。

《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説就是“免俗”。這是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其中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係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淨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説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嚐到了美的味道。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説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對美學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認識。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温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第13封信,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會讓你喜歡上這第13封信,讀完後,一身輕爽,淨化了心靈,提升了精神世界。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

以前讀書時候隨手記下來的,在電腦上敲出來,也算是對自己的交待吧。我早想整理一下手邊那一大堆看書時興致所致記下的文字,哎,真是亂七八糟,扔的到處都是,又捨不得丟掉。

1、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泛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2、毫釐之差,微妙所在。 在這種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們可以見出生命的造化。

把這種生命流於語言文字就是好文章,

把它流於言行風采,就是美滿的生命史。

3、“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文章的妙處在此,生活的妙處也在此。在什麼地位,是怎樣的人,感到怎樣的情趣,便出現怎樣言行風采,叫人一見就覺其諧和完整,這才是藝術的生活。

4、他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脱。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脱時見出他的豁達。

5、偉大的人生和偉大的藝術都要同時並有嚴肅與豁達之勝。晉代清流大半隻知道豁達而不知道嚴肅;宋朝理學又大半隻知嚴肅而不知豁達。

6、老實説,我對許多哲學家的話都很懷疑,但是我覺得他們有趣。我以為,窮到究竟,一切哲學系統都只能當作藝術品去看。哲學與科學窮到極境都是要滿足求知的慾望。 每個科學家和哲學家對於他所見到的一點真理都覺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熱忱去欣賞它。

真理在離開實用而成為情趣中心時就已經是一美感對象了。

7、科學家去尋求這一類事實,窮到究竟,也正是因為它可以攝魂震魄,所以,科學的活動也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不但善與美是一體,真與美也並未隔閡。

8、智慧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9、微笑是一種不動的笑,是一種看不盡的笑;

緣分是一種不可求的聯繫,是一種不能斷的關係;

覺悟是一種不清醒的感知,是一種不可説的透徹。

10、真正的科學家,他們是這樣一羣人:具有純真的愛和天賦的善!

標籤: 讀談美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6pp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