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重讀陶行知》讀後感

《重讀陶行知》讀後感

《重讀陶行知》讀後感

《重讀陶行知》讀後感

這幾天再次讀了一部分《重讀陶行知》,感到收益匪淺。其中書中提到“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無論是多年前的新課改,還是最近強調的核心素養,都要求課堂上尊重學生的學習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計教學。教師的教,要服務於甚至服從於學生的學,教和學成為有機的一體。陶行知先生在1919年就已經提出這個觀點了,而且還發表了相應的論文《教學合一》。真是佩服這位教育大家,一百多年就提出這樣的觀點,怪不得民國年間出現了那麼多各方面的大師。

關於班級管理,所謂的“學生自治”,我也認為遠遠不是讓學生管住自己,還得讓學生在面對許多困難和困惑的時候,通過各種方式自己解決。在這些過程中,老師的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更多的是學生自己解決。這種教育比傳統的教育更符合教育本質,因此更能體現教育的效果。可是回到現實又有多少學校,又有多少班級能實現班級自我管理呢?現實是好多班主任都是“事必躬親”“嘔心瀝血”!結果班級管理還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書中提到了作者一次到丹麥聽課的經歷。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我們現在的傳統教育是完全相反的,課堂上看着教師很輕鬆,實際上是老師課下要深入研究每一個孩子,研究透每一個孩子學習習慣後,再針對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實際上老師更累。多年來我們都用同一種方法在教學生,感覺這種傳統的方法基本適合每一個學生。然而每一個學生恰恰是不一樣的,所以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堂,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教法,同樣的作業,同樣的試題......一個得100分,一個得20分,是正常的。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對兩個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更好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9owry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