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通用多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通用多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通用多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1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關注的一位穿搭博主推薦的,最開始看到書名你會覺得它應該是一本心靈雞湯,於是我只是把它加入了購物車遲遲沒有付款,後來陸續看到很多人説這本書不錯,於是決定入手看看。

這是一本心理學書,是日本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整理阿德勒的心理學思想編撰的心理學書。它是通過青年與哲人對話的形式來逐漸解答青年對人生的種種疑惑,從中闡釋阿德勒的思想。與弗洛伊德等傳統心理學的觀點不同,阿德勒心理學提出“目的論”,即人們所考慮的不應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原生家庭”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聽過,曾經跟朋友也一直探討過這個問題,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究竟是不是終其一生的,前幾天微博熱搜也出現過類似話題“原生家庭能不能決定一生”,20多萬人的投票有15萬人認為能決定一生。按照阿德勒的觀點,一定不是,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的存在。他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一定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過去的經歷的確會對我們的人格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也就是説,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

眾所周知,今年贛榆有一名城頭中學的大學聯考生薑同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他考了368分本可以選擇一所更好的本一院校,但他卻毅然選擇了鹽城師範學院定向培養鄉村教師的英語專業,選擇四年後回到贛榆做一名鄉村教師。説實話,剛開始看到新聞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但後來想想,他的行為似乎可以理解。他父母年邁,從小家境貧困,母親患有精神智力障礙,父親患有肝病,按照原因論的觀點,生在這樣的家庭,他應該是抱怨父母,抱怨命運不公,墮落度日,覺得自己這輩子毫無出路。尤其在這樣一個拼爹的時代,可是他沒有。我不能肯定他私下裏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事實證明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即便在僅有的一盞不知道幾十瓦暗黃的燈光下依然努力奮鬥,並最終取得了368的高分。他不僅成績優異,還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説他喜愛英語,希望做一個鄉村教師,可以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農村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説實話,我不相信他那樣的家庭環境及患病的父母能帶給他什麼樣優質的甚至正常的家庭教育,但他很棒,他雖滿臉成熟,沒有看上去像18歲的同齡少年,但他沒有被生活打垮,他有自己的追求和選擇,我相信他的未來不會差。

書中還談到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他認為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課題分離不是人際關係的出口而是入口。

其實我覺得不太能苟同。我認可學習是孩子的課題。但不認可父母及老師應該將課題分離出來,放任孩子的學習。我現在任教一年級,我們班有些孩子已經展現出不愛學習,不聽課這一面。接照阿德勒的課題應該分離理論,此時的父母老師都不該干涉,任由孩子自行發展,告訴他你需要我幫助的時候你告訴我,我會伸出援手。我不認為是這樣,這個年紀的孩子説實話還沒有形成自己相對成熟理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現。他們還沒有明確判斷是非的能力,甚至可以説許多孩子尤其是農村娃還沒有從幼兒園那種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清醒過來,還沒有“我是一名國小生”了的概念,沒有我要“學習”的意識,如果此時老師和父母任由他發展,不進行干涉、放任自流。孩子可能就此毀掉,難道家長、老師這時候不該及時主動參與孩子的課題,與他進行有效溝通,幫助他樹立學習的意識嗎?我所謂的干涉不是要打要罵,只是因為孩子還不懂甚至不清楚“學習“這一行為的重要性,作為成人的我們有義務和責任讓其瞭解。

書中還有許多現點讓人讀來醒醐灌,阿德勒心理學是個人的心理學,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好自己,把握此時此刻,獲得人生之自由與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2

《被討厭的勇氣》是對阿德勒哲學思想的解讀,以類似《理想國》中的對話形式,通過青年與哲人之間關於人生問題的討論,對阿德勒的心理學做了很好的詮釋和示範。

這本書通過青年和哲人五個夜晚的討論,透過生活中各種煩惱的表象,樸實平直地闡釋這些束縛產生的原因,並試圖讓我們讀者從這些束縛中解脱出來。

第一夜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面對變化帶來的"不安"和不變帶來的"不滿",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同樣,面對市場競爭和更新迭代的壓力,傳統行業在轉型和戰略調整上,總顯得有點兒力不從心。

企業過去的業績與經驗、一貫以來的工作方式、內部的改革阻力,也讓不少企業止步不前,無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攫取新的成長機會,甚至走向衰落。改變,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改變,也是從不幸中解脱出來的第一步。

改變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現狀,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通過選擇改變的勇氣和決心,擯棄"保持現狀"的安全感,改變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甚至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動權。

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大多數人太害怕被他人輕視或拒絕、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看到身邊的人活躍幸福的姿態,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進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而選擇縮在自己的殼裏,避免與人發生關聯。適度的自卑感,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追求優越性,並非是要盡力超越他人甚至通過排擠他人來取得晉升,而是積極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接納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長處,與"理想的自己"相比較,不斷前進,不斷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網絡上,常常見到年輕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或者兒時的經歷作為自己糟糕境遇的藉口,將自己當前的窘境歸咎於他人。比如"我因為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之類的"因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論,將原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事情解釋成似乎有重大因果關係一樣,卻根本不考慮"因為我學歷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於我們的競爭或勝負意識,因為常常拿自己跟別人相比就會產生"優於這個、步入那個"之類的想法,自卑情結或優越感就會隨之而生。競爭或勝負意識,不知不覺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當成"敵人"。而因為這種競爭關係,人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就會步入權力之爭,通過發怒、責難對方,試圖讓對方屈服,想要通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夫妻關係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間是如此,同事之間甚至上下級關係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罵或者公然挑釁,我們不妨退一步想想對方的隱藏目的是什麼。"不由得發火"之類的話,其實是藉助發怒來進行交流,藉此讓對方屈服。一旦破除這種競爭關係,我們就能克服自卑情結;直麪人生課題,不給自己找藉口,才能擺脱人際關係煩惱的擺弄。

第三夜

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首先我們要了解"課題分離"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而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過分追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常常會扼殺我們選擇的自由。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這些代價,那就不能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無法獲得自由。

在中日韓這幾個推崇賞罰式教育的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會採取"滿足別人期待"這一手段,來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夠獲得表揚和獎賞。對於年輕人來説,父母的認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所學的專業和從事的工作。身邊有個朋友重點大學畢業,畢業後開了家餐館,雖然工作辛苦,但幹得特別充實,每個月也能淨盈利兩萬。但朋友的家人對他開餐館一事特別反對,認為餐飲是低級的工作,三天兩頭跑去店裏找他吵架。朋友最後迫於壓力,把餐館轉讓了出去,去當地一家小有名氣的企業幹起了文員,每天鬱鬱寡歡,覺得相當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如果説分離課題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那麼"共同體感覺"就是人際關係的終點。對於幸福的人際關係,獲得共同體感覺極為重要,即把對自己的執着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這也就要求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共同體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其實是隻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愛之類的人際關係課題,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參與和融入共同體,思考"我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才能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歸屬感。

第五夜

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們糾結過去、關注未來,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體,自以為看到了些什麼。過去和未來根本不存在,起決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

《尼布爾的祈禱文》裏有一段很有名的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活在當下要求我們分清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通過為他人做點什麼,發掘"我有能力"的意識,更積極地與社會和諧共處,從而達成共同體感覺,賦予人生以意義。

阿德勒的心理學,通過對簡單案例的討論,把讀者從過去、人際關係和未來的羈絆中解放出來,而且讓我們意識到,真正讓自己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3

對於8型來説,一本好書應該是鑰匙到鎖開的那種直接。如果磨磨嘰嘰,半天讓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説什麼,那我的選擇一定是放下他,沒有興趣再讀下去。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讓我捧起來,就不想放下的書。

這本書是以對話的方式來解答問題、闡述觀點的。正如序一里説的:對話體使得我們閲讀時感到親切,有"如師在臨"的體驗。

讀這本書之前,先認識一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先生: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r 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書的觀點很多,我依然選擇讓我感觸很深、我能夠理解分析透徹並且和我自己有連接的部分來分享。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弗洛伊德認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過去心靈受到創傷的原因。而阿德勒認為: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你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一場大的災難或幼年受到虐待對人格是會有影響,但死抱着過去不撒手,拿過去當藉口,認為我現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為我過去心靈受過傷害所造成,讓自己深陷於一種悲傷不能自拔的情節當中,那隻會讓你停滯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積極作用。只有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積極意義,讓我們正視我們的創傷,才會起到積極作用。你自己過怎樣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選擇的。

這讓我想起去年看過畢淑敏的一篇文章——《誰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簡單直白的告訴你,應該怎樣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年的傷害,摘抄下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某些性格和反應模式,由於這些"重要他人"的影響,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那時你還小,你受了傷,那不是你的錯。但你的傷口至今還在流血,你卻要自己想法包紮。如果它還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樣嗖嗖地冒着污濁的氣味,還對你的今天、明天繼續發揮着強烈的影響,那是你仍在聽之任之。童年的記憶無法改寫,但對一個成年人來説,卻可以循着"重要他人"這條纜繩重新梳理,重新審視我們的規則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變成金色風帆,成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荊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雙手把他粉碎。語言犀利,一針見血。

自卑感來自主觀臆造:

阿德勒説"無論是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只要處理得當,自卑感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

一直不願意承認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學上説,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自卑。瞭解了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後,發現無論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賦予他什麼樣的意義。如果賦予他積極意義,你的自卑感,也會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實是你不滿足於現狀。所以不斷要求自己進步,讓自己變的更優秀的一種推動力。被賦予了積極意義的自卑感,是會起到積極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讓自己變的越來越消極,便進入了自卑情結。自卑情結,也被阿德勒認為是一種藉口,一種停滯不前安於現狀的藉口。其實安於現狀也是一種選擇,無關對錯,只要能夠符合自我滿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條件。但是,那是因為你願意並且接受,與其他無關。如果你已經區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結,請審視一下自己,你是有一點點自卑感,還是深陷於自卑情結之中不能自拔?還是阿德勒的觀點:是你自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

如果在人際關係中存在"競爭"那人就不能擺脱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也就不可能擺脱不幸。

如果有了競爭,不知不覺中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都看成"敵人"一個人跟一羣"敵人"生活在一起,怎麼會輕鬆快樂?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的前進即可。這句話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還是有難度的。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總與他人比較,產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種感覺不但產生不了什麼積極作用,同時會讓自己很苦惱。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與怨恨的。可是在與他人的競爭中,這種情緒很難避免。所以,努力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努力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向着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會發現,隨着時間的推移,你離理想中的自己越來越近。這種感覺會讓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斷在超越自己的自己,會越來越優秀,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着"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捨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

終於到了這一章節了,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實驗運用的課題。他真的可以幫助你解決生活中、人際關係中的很多問題。簡直就是生活中的"萬能膏"

先摘抄書中一些比較有力量的字眼兒:

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點出發,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我對課題分離的理解是這樣的:比如生活中經常有人需要你給予建議。那麼,你的建議就是你的課題。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議就是他的課題,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議。他的課題,他可以自己做來做決定。當你沒做好課題分離時,你會覺得,我在幫他,可他不但不接受還不領情,多麼令人氣憤。可是課題分離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變的清晰明瞭了。

再舉個例子:我需要你幫忙,是我的課題。你決定幫不幫忙是你的課題。你幫與不幫都是你的決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對你的不幫忙,橫加指責,我就干涉了你的課題。課題分清楚了,然後互不干涉,自然會減少矛盾,人際關係也和諧了。即使你們是母子關係、你們是親密的伴侶關係、你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課題分離還算容易,對於我而言,怎樣面對我跟孩子的課題分離?比如我怎樣認識學習是他的課題,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幫助?雖然有難度,但是這個課題分離是一定要做的。

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共同體感覺。

把他人看做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

一直以來,共同體感覺這個詞都讓我感覺到很抽象,我想拼命的把他具體化?可是難度很大,必須找到一個切入點,直入內心去認識他,把抽象的具體化。那就從一個特別具體的名詞——夥伴作為切入點,來儘量把共同體感覺具體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稱之為夥伴的人,就是我們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體中的一部分,一個點。從這個點,放射開來,再從家庭到學校、單位、國家、人類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兩位沈先生,是合作伙伴。我們各司其責,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這樣的關係中,我們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來關心我,認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為家人做什麼?我可以為他們做準備可口的飯菜、有乾淨衣服、儲備一定的知識為你們解答困惑。

在平時,不斷的積累、進步,把一個積極的、充滿能量的、能夠給夥伴們提供幫助的自己準備好,這便有了共同體感覺。繼續展開説,走出家庭,來到社會,我能夠為社會做什麼,能為社會中的夥伴們做什麼?一樣的,我已經把一個積極的、充滿能量的、能夠給夥伴們提供幫助的自己準備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時候,我的夥伴也準備好了一個可以為我提供能量和幫助的他自己。這樣,大家都能在這個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從付出中獲得歸屬感,無論你所處的天地有多廣闊,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這就是共同體感覺。

只要存在就有價值。

其實寫完共同體感覺,我就不想寫了。可這樣就留給別人了一個錯誤觀念,對別人有幫助的,才是有價值的。

書中舉了個例子:假如某人的母親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這個時候,他能活下來,該就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她只要存在對他的至親而言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了。所以説:請用存在的標準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為標準。如果按照存在標準來看待他人,存在於這裏就已經對他人有用、有價值了。

當你有了共同體感覺,你存在就是有價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

不要將燈光打向人生整體,去關注根本不存在的過於與未來,而忽略的此時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個此時此刻組成。認真的過好每一個此時此刻,你現在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

這句話有點象我們常説的,性格決定命運。世界不是靠他人改變而只能靠"我"來改變。如果想改變你的世界,那就開始吧……

這是一本心靈層面的書,有點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讀懂。讀書會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分享出來,讓彼此在一個一個抽象的名詞中,找到了具體化的意思。

書中的內容很實用,他就象開出一劑劑心靈處方,把身邊很淺顯易懂,而你卻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問題羅列出來,給你提供解決辦法。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謝謝年媽推薦。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4

最近讀完《被討厭的勇氣》,它沒有小説那樣華麗與曲折,但卻給人無比的力量,讓人深刻的反思與啟發。全書圍繞哲學家與青年人的辯論與對話展開,深入淺出,餘味繞樑。以下分享觸動我的幾個點: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在阿德勒看來,人的不幸與煩惱,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決定我們自身的煩惱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或者過去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打個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種不幸,會把這些都歸結於自己出生在某種國家、某個時代、某個家庭等等這些外部環境的影響,但是問題並不僅僅於此。因為問題不在於過去或者外部環境,而在於現在,在於你面對這些生活方式接下來自己所採取的行動。你可以選擇繼續之前一樣的生活方式還是重新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潛意識裏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現狀意味着打破現有的條件或規則,意味着舊的問題或煩惱未必解決,新的問題或挑戰的不斷產生讓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這種兩難的選擇下,人們往往選擇了對自己來説比較容易的那條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變又害怕改變的死循環中,周而復始,煩惱不斷。

阿德勒指出:這種矛盾的心理源自於缺乏勇氣,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氣”。面對變化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我們選擇了後者。歸根結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他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

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我們會自卑,是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我們會因此討厭或者不喜歡自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這樣説不定就可以避免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受傷。

我們會孤獨,體會孤獨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會關係中才會體會到人的孤獨,如果一開始全宇宙就你一個人,孤獨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會驕傲自大,有時候會表現出虛假的優越感,以超越別人為榮。但是人生不是與他人比賽,在同一個平面上永遠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後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後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與其他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賦予它什麼樣的意義。

學會課題分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要完成。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別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議是:首先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然後進行課題分離,區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課題還是別人的課題,並冷靜地劃清界限,同時做到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説白了,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説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的事或者情感負責。

如果你的孩子沒那麼愛讀書,不認真聽課不做作業,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做呢?你可能會説,我讓孩子學習是為了他好,為了他將來怎麼怎麼樣。但從課題分離的角度出發,要不要好好學習,這是孩子自己的課題。家長命令孩子要好好學習,事實上是對孩子課題妄加干涉。家長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慾望。也正是因為洞察了這種謊言和欺騙,孩子們才變得叛逆。所以面對孩子不學習的情況,家長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人生課題,選擇怎麼做,由他自己決定就行,並且要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承擔相應的結果。

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討厭。如果你不想被人討厭,你會怎麼做呢?是否會時常看別人臉色併發誓忠誠於任何人呢?是否會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諾“能做到”,負不起的責任也一起包攬?是否會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顯然,這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行為是一種多麼大的“不自由”!

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我們都想不被討厭,但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做不到上述這些代價,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獲得所謂的自由。

“是否怕被別人討厭”是我自己的課題,我有權利自己選擇;“別人是否討厭我”是別人的課題,我沒辦法左右。即使有人討厭我,這是別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幹涉。如果你看清了這一點,相信你的人際關係會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最後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話: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別人不合作,那也與你無關。我的意見就是這樣。應該由你開始,不用去考慮別人是否合作。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5

初看《被討厭的勇氣》的書名,我覺得這個書名就是一個噱頭,就像很多雞湯式的暢銷書,給你羅列很多觀點,卻對於生活的改變並沒有什麼意義。還好,最近在一次諮詢中被推薦了這本書,認真拿起這本書開始閲讀,真的有一種相見恨晚的可惜,可是各種觀點也在腦子裏混作一團,通過以下文字作簡單的梳理。

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基本情況,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賀史見合著的,內容以青年和哲人對話形式呈現。阿德勒生於1870年,逝於1937年,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巨頭。

下面,我就分別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體會

第一章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這裏介紹了阿德勒哲學的基本立場,即否認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提出如何認識現在的“目的論”。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這樣的我,即某種生活方式——狹義上稱為性格,廣義上是世界觀或人生觀,但是我們瞭解到生活方式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有責任選擇繼續原來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選擇生活方式。人在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可以改變的,之所以不能改變是我們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改變是需要勇氣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影響的,也不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第二章一切煩惱來自人際關係,這裏探討了自卑感、追求優越、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自卑感是感覺目前有所欠缺的狀態,要通過努力和成長,如刻苦學習、勤奮練習和努力工作;追求優越則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一等;自卑情結則是因為我沒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種逃避和藉口,而優越情結則是表現的好像自己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為和心理方面的目標,行為方面——自立、與社會共處,心理方面——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夥伴。而我們要通過克服工作、交友、愛着三大課題去實現。阿德勒的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是使用心理學,使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們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這裏主要介紹了課題分離——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你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念,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起因於隊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這一觀念出發,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如何判定誰的課題?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來承擔?”阿德勒否定追求認可,“不想被人討厭”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我,我也不能去幹涉,獲得幸福的勇氣包括“被討厭的勇氣”——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他人認可。“人際關係卡”總是掌握在自己手裏,問題在於我有沒有下定決心。

第四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談論了阿德勒心理學是如何看待整個人際關係的以及我們應該與他人締結怎樣的人際關係。上一章的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終點在於共同體感覺——把他人看作夥伴並且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要理解共同體感覺,首先可以從“我和你”為起點,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歸屬感不僅僅是靠在那裏就可以得到,必要要積極參與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就是積極主動去面對工作、交友和愛的課題。課題分離帶來了良好的關係,而“橫向關係”則是形成互相協調與合作的關係。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只有在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橫向關係不是説將任何人都變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樣求對待每一個人,而是意識上的平等以及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

第五章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進一步闡釋“共同體感覺”,進一步引申到“幸福是什麼”這一主題。建立起共同體感覺需要從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等三點做起。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信賴是無條件的相信;他者貢獻是體驗到我的存在對別人有用的主觀感受。幸福就是“貢獻感”。如果你能夠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那麼對世界的看法也會不同,拒絕普通的你也秀把“普通”理解成了“無能”,普通並不等於無能,我悶沒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人生實際是點的連續、是連續的剎那,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要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沒有目標也無妨,認真過好此時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認真和深刻混為一談。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人生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能夠賦予你人生意義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貢獻為引導之星,就一定能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為剎那的此時此刻,即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對你而言人生的意義在於認真跳好“此時此刻”的時候就會逐漸明確。如果我改變了世界也會改變。

最後,讀完此書我的感想如同以上梳理的脈絡一樣生硬甚至不成邏輯,但是確實是思想上的一個衝擊,以後我還會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夠擁有這份簡單的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6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讀書,又一次凌晨四點入睡。只因為,今天下午的讀書會,羣主要求我分享還未讀完的《被討厭的勇氣》,於是為了這一安排和對讀書會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應允的勇氣,所以開夜車一氣讀完。下面是本人對這本書的淺薄認識,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興趣的朋友也拿起這本書,以便我們更多更順暢的交流體會和收穫。

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基於阿德勒哲學思想的心理叢書,是由兩位日本作家及哲學家編著,他們分別叫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倆人以一位年輕人和一位禪師即哲人的五個晚上的對話形式,對阿德勒“世界極其簡單,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加以分析,裏面告訴人們:一切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而人際關係的起點是客體分離,終點是共同體感覺。

他用家長怎麼對待那些不愛寫作業、不愛學習的孩子來闡釋客體分離,用“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是不能強迫其喝水”的諺語告訴家長,學習、工作甚至結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個個體,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和全部,所以家長不能強加干涉。他還強調孩子既不應該批評也不應該表揚,是用糖還是用鞭子,產生的結果都是在操縱孩子。

而他還説:共同體感覺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夥伴,並在其中能夠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人生課題分為: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的課題。而這些課題裏,強調“我為別人做了什麼而不是要求別人為我做了什麼”!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我們的人生只存在於剎那之中。計劃式的人生不是沒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起決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讓我們不停的舞動人生,活出精彩。最後,阿德勒哲學論對人生的意義做了解釋,他説: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並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義是:我是個凡人,我活着的意義就是被需要,説白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老孃説,生我那天早晨,生產隊分穀子,雖然我剛降生,也給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覺得,為家人奉獻,是我的最大享受,這樣挺好!

這本書,建議作為案頭書閲讀,因為裏面的道理不是一遍倆遍,一天倆天明白的,專家説,從現在起,要再用你歲數的一半才能參透悟懂,因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呢?你有思考過嗎?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篇7

前段時間讀完了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書,書的副標題是"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到副標題,吸引我的是書裏面新穎的小標題,例如"再怎麼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以及"自卑情結只是一種藉口"。這些充滿成長性的觀點正投我所好。

貫穿整本書的是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學思想,以對話錄的形式展現。書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徵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個愣頭小子,沒大沒小地不斷質問和懷疑着智者的説法。

談起心理學,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點的還會知道榮格,但是大多數人聽到阿德勒的名字都會一頭霧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聖?他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他在心理學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本書都給我們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數《超越自卑》了吧,傳説阿德勒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成績還不好,三歲時弟弟死在他身旁,兩次被車撞,五歲差點死於肺炎,可以説命運多舛。他有足夠的理由自卑,但他卻成為逆襲的典範,並且一直致力於幫助別人超越。

阿德勒想讓我們超越的第一道坎兒叫"過去",精神分析療法喜歡挖掘人的曾經,將如今的心理問題一股腦地歸結於"創傷"這個藉口。一味地找原因,糾結於過去,就會陷入"決定論",彷彿命運已被"決定",無法改變。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愛迪生在找到最合適做燈絲的材料之前,嘗試過一千六百種材料,而他僅僅輕描淡寫地説了句:"我只是知道了這一千六百種材料不能做燈絲而已。"這是安迪生賦予失敗的意義。一千六百次的失敗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變世界。失敗至少讓我們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賦予這樣的意義,是否會讓人更加堅強?

阿德勒主張我們掙脱過去,聚焦於當下的"目的論"。他認為人的行為都圍繞着"目的"在運作,這個目的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都意識不到。例如憤怒並不是一種失控,而是有意放縱,目的是使他人妥協。按照這個思路,"心理創傷"的概念被創造出來,是否是為了滿足"逃避責任"的目的?前兩天讀到李笑來的一篇文章,談到"英語思維"是否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英語思維"純屬捏造,那麼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為許多人因為説不好口語而編撰的藉口呢?這個觀點提供了我重新審視自己行為的視角,或許主動權一直在我們手上,我們只是一直不願承認因衝動和懶惰而闖下的禍罷了。

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説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改變意味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目的論"的核心觀點是,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脱的第二個束縛是人際關係,他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會帶來競爭、嫉妒以及討厭我們自己。既然不喜歡自己有這麼多壞處,人類為什麼要進化出這樣的心理機制?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別人討厭,所以必須先人一步,討厭自己,才不會在批判來臨時如此尷尬。用"目的論"解釋的話,討厭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在人際關係中受傷"。越懼怕受傷,就越會通過自我厭棄來逃避人際關係。阿德勒還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於我們錯誤地評價自我價值,我們無法輕易改變現實,但我們可以通過主觀詮釋來改變對自我價值的判斷。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他主張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賽,所有人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後一些,但只要都在前進,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行為方面的目標是"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阿德勒並沒有因為人際關係是煩惱的根源而提倡放棄社交,他提出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是獲得"共同體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歸屬感。歸屬感不是別人給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歸屬感需要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還提出了三點具體步驟:"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人際關係就是把雙刃劍,一切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幸福也來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脱的第三個束縛叫做未來。人生由一連串的剎那組成,時間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舊夢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會壓慢我們的步伐。很多人都覺得人生是為了到達山頂,其實人生大半的時間都在"登山"的過程,如果登頂才算人生,那麼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時光算什麼呢?難道是我們"臨時"的人生嗎?書中有句話我記憶特別深:即使生命終結於此刻,那也並不足以稱為不幸,全部是完結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時每刻都是完滿的,人生也並不存在一個普適於所有人的意義,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所有,請把聚光燈打向當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很多觀點都讓我有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之感,讀起來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讀完,可讀完後,你卻希望再多讀一遍,慢慢咀嚼,讓回甘在腦中持續得久一些。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在於這本書帶給人多少新思考和改變,我相信,等過一段時間再讀它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許我已經潛移默化的在實踐着其中的教義,會有更深的共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l5z3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