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讀後感【精品多篇】

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讀後感【精品多篇】

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讀後感【精品多篇】

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讀後感 篇一

作為一名國中生的家長,我時常感到焦慮。

孩子整天不是玩遊戲就是看手機,焦慮;孩子不好好做作業,能糊弄就糊弄,焦慮;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焦慮;孩子考前不復習,考試成績一落千丈,焦慮;孩子對你的要求面上答應實則不理,焦慮;孩子不愛閲讀,焦慮;孩子不愛運動,焦慮;孩子太磨蹭,焦慮;孩子減不了肥,焦慮……差不多時時刻刻都在焦慮。

焦慮了怎麼辦?

先是耐心地講道理,發現不管用。一遍遍地提醒,孩子嫌你嘮叨,仍然不管用。於是板起面孔硬性命令,好像也不管用。只能吼、罵、衝突,甚至動手,倒是解氣,但更加不管用。於是技窮,看來管是管不了了,想想“兒孫自有兒孫福”,乾脆“靜待花開”吧。

有一天和幾個朋友交流,發現大家都一樣,“焦慮”簡直就成了青春期孩子家長的標配情緒。

當然,幸福的家長都一樣,焦慮的家長各有各的焦慮。

有個朋友就説,他兒子有天對他夫婦提出了質疑:你們倆會教育孩子麼?憑啥你倆沒經過培訓就上崗了?

這真是靈魂的拷問。

是啊。我們真的會教育孩子麼?

一方面,孩子肯定是需要引導的、需要教育的,所謂“靜待花開”,重點在於不能着急,而不是連水都不澆,眼睜睜看着他一天天枯萎;另一方面,控制、命令和憤怒,這些可都是刻寫在我們基因中的反應模式,是億萬年生存競爭的策略,也是我們面對孩子時自然而然的選擇,一旦這些途徑都失效了,我們到底還能不能和孩子有效溝通?到底還能不能找到引導和教育的正確方法?

也許,我們缺的,是一張做父母的資格證。

與有的家長相比,我還算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有過一些知識儲備和思考的,孩他媽也是懂兒童心理學的,所以我們會用盡量不打擾的方式,隨時保持對孩子身心、學習狀況的密切關注;我們會就事論事看待孩子的問題,不會給孩子隨便“貼標籤”;我們會努力看到孩子的優點,及時對其努力而不是智力給予正面鼓勵;我們會嘗試關心和了解孩子的世界,努力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我們更會努力做好自己,希望身教重於言傳,用榜樣的力量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

但是,我們還是會經常做錯、會茫然失措、會頻頻受挫。

焦慮,由此而來。

仔細想想父母們的焦慮,既有理念層面的問題,也有方法層面的問題。對我而言,更多的不在理念,而在方法。但不掌握方法,理念就是紙上談兵。方法,同樣是父母資格證的內容。

考任何證都需要付出努力,父母資格證也不例外,不可能不勞而獲、從天而降。於是我暗下決心,要把教育孩子這件事當做一件工作或是一門學問,認真學習、仔細研究、慢慢實踐。

不過説來慚愧,實際上這個決心已經是我差不多第3次下了。每次都信誓旦旦,要讀書,要聽講座,要仔細分析溝通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句話語、每一個反應、每一次失誤,要畫思維導圖,要寫文章,要這樣那樣……結果是,讀了些書和文章,聽了些講座,也曾花幾天時間仔細設計一次和兒子的談話,效果當然還是有一些,但往往到了關鍵時刻,實踐總是脱離了理論,理性總是敗給了基因,然後再次受到打擊,再次放鬆要求,曾經的信誓旦旦再次無疾而終——直到上個月。

上個月,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分享了一段文字,是關於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的。班主任説,這段文字來自一本書,名叫《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而這本書,是他通過王賀亭的爸爸在微信上的分享看到的。

話音剛落,我自覺慚愧萬分、無地自容,家長會一結束就趕緊溜了,本來想和老師打個招呼聊聊天的,也沒好意思。原因無他,只因為這本書雖然是我分享的,但我自己卻只讀了個開頭,就轉去讀別的書了。

就這,還叫當學問研究麼?就這,還叫想考一張父母資格證麼?

於是趕緊掏出手機,打開微信讀書,花了幾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的確頗有收穫。這本書的好處,除了介紹了先進的理念,更在於提出了一系列頗具實踐性和操作性的方法。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麼?當然,書裏提供的方法很多,我覺得有兩點對我特別有用:

(一)認同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這是本書提出的主要方法,也是核心的理念。作者説,當孩子產生了某種情緒,千萬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緒,不要批評,不要詢問,也不要建議,而是要接納。只有首先接納了孩子的情緒,才談得上後面的有效溝通。

比如,當孩子沒有考好很沮喪,有的家長會説“你考的這是啥呀,平時上課認真聽了麼?作業認真做了麼?”,或者“我給你報了那麼多班,花了那麼多錢,你就給我考這個分數回來?”這個我肯定不會。但是以前的我會選擇安慰或者激勵,我會這麼説:“沒關係,一次沒考好不説明什麼。你並不笨,只是沒有努力,或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只要你決心好好學,下次肯定會考好的。”

按作者的説法,這同樣不是最好的接納情緒的方法。好的方法應該是:1、認同孩子的感受。2、用語氣或語言接納孩子的感情。3、給予孩子現實中不能實現的幻想。4、即使想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也要接納他們的情緒。

説老實話,由於語言、文化等差異,書裏的例子看上去並不是那麼管用,譬如作者説可以用“嗯”“啊”等詞來表示情緒認同,我卻擔心會有敷衍的感覺。但精神是可以學習的,具體方法則可以靈活掌握。所以如果還是現在跟我説沒考好,我首先會説上一句:“考得不好很難過是吧?”然後再説“沒關係,一次沒考好不説明什麼。”至於後面的努力啦、學習方法啦等等,視對話的氛圍再考慮説不説、什麼時候説。

(二)吸引孩子合作的語言技巧

作者説,如果要想讓孩子合作,不要提問,也不要批評,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法:

1、描述問題,“我看見地板上都是濕油漆”。

2、提示,“油漆沒幹之前比較容易擦掉”。

3、提供選擇,“你可以用濕抹布或濕海綿來擦”。

4、用一個詞或一個手勢來表達,“油漆!”

5、描述你的感受,“我不想看見地板上濺滿了油漆”。

6、寫字條。

7、遊戲方式(用另一種聲音或腔調)。

從實踐來説,我覺得最好用、最有效的的是第三種“提供選擇”和第四種“用一個詞或者一個手勢來表達”。當孩子一直在玩遊戲不去寫作業,我現在不再説“你都玩了多久了,咋還在玩呢”或者“別玩了,趕緊寫作業去”,而是説“啥時候去寫作業,現在就去寫還是這盤遊戲結束就去寫?”當孩子説好八點開始寫作業,但到了八點十分還沒動靜時,我現在不再説“你説了八點,現在都幾點了?你説你老這樣,讓我怎麼相信你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blabla”;而是説,“嗨,時間!”或者喊他的名字,並指指牆上的鐘。

考證的路是漫長的。讀書、思考、實踐,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要走。但我想,考父母資格證和做任何事都一樣,只要明確目標,認清差距,向着這個方向不停地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合格的父母。

《如何説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説》讀後感 篇二

我打開看這本《如何説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説》書時,當時就覺得自己是那麼的白痴,不懂得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特點。我以前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身上,卻不知道給孩子一個好的開端。我知道與孩子之間出現了一些問題,該怎麼去解決呢?當我看到《如何説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孩子才肯説》後,我才知道自己與孩子的溝通上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好的溝通方式,即使説得再好、再對孩子也不會聽。書中所列關於親子教育的一系列不對方法和方式,幾乎就是我的翻版,虧我還是幼兒園老師呢,真是慚愧啊!如何才能與孩子有一個好的溝通呢?如何説孩子才能聽?

我們要學會傾聽和認同孩子的感受,當他覺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時,那麼在親子談話中就不會有爭吵和責罵,他就會講出許多事情,使你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感覺被否定,他就會覺得你不理解他,他就對你沒什麼好説的,同時他也會懷疑自己的感覺是否正確。孩子對大人的責罵、命令、説教、警告、比較等等都是很反感的。出了事要教會孩子如何去補救,而不是一個勁的埋怨,那樣於事無補,還惹得孩子煩。什麼事情做錯了就説什麼事情,不要把往事全部拿出來説。鼓勵孩子要獨立自主,不要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好,那樣他永遠長不大。平時孩子要多稱讚他,當他聽到這些稱讚,才會更有信心向前邁,同事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書中有所列的方法和技巧,我覺得非常實用,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用。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和看法,如果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優點就會越找越多,如果不欣賞用指責、抱怨、比較來看他,那他的缺點就越挖越多。最艱難的是家長的改變,習以為常的語言和心態會讓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故態復萌,用最傷害的語言對孩子發泄自己的怨氣和不滿。

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讀後感 篇三

相信這是每一個和孩子相處的人都有過或正有的疑惑,它更困擾着每一個以孩子為教育對象的人,例如教師和家長。我也深陷其中。直到看了《如何説孩子才肯學》這本書,才有了醍醐灌頂之感,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很多種原因可以令一本書成為好書,文字優美、立論新穎、哲理深刻而它卻得益於很強的操作性,並且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它是美國兩位親子溝通專家所着,其中一位還是專業的畫家,因此在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她的卡通表達形式。這本書分“如何處理干擾學習的情緒”、“吸引孩子合作的技巧”、“懲罰的隱患與替代懲罰培養自律的方法”等七個方面,但我覺得貫穿這幾個方面的是一個清晰的觀點,那就是“認同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感”。

書中每個章節都有很多例子,其中最具特徵的是書中配以有趣而又生動的漫畫,這些例子和真是和學習生活非常貼近,它提供了一種以孩子為核心的語言,通過這本書,我漸漸明白了現代的新的教育方法,不再是老師主導一切的舊的教學制度了。曾經看過一本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發展心理學》,這本書中在國小兒童的社會交往中説道:老師的期望能夠很積極的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改善孩子落後的行為習慣,裏面講到有研究發現:老師對學生有高期望時,他們就表現出更和藹,更愉快的態度,更經常表現有好的行動,微笑,點頭,注視學生,與學生的談話更多,給學生給予密切關注,更善於讚揚學生等等。可見老師的情緒,身體語言,口頭語言等多種傳地方式等多種傳遞方法上都應該更多的關注孩子,多給孩子鼓勵,真正的傾聽孩子説話,相信孩子會悄悄地變化,慢慢的健康自信的成長!

書中還輕鬆地將我們平時慣用的生硬的命令變得柔和卻賦教育意義呢!我們在課堂中經常能聽到這些詞“停下!”“站起來”“走開”“坐下”等等。但當它是個名詞時,你會發現它的魅力不小,“×××,你的座位!”孩子自然就會想到“我的座位怎麼了?”“哦,我得坐在座位上!”“我最好坐下!”如此簡單的詞性轉變,產生的效果卻可想而知了!

通過書中的漫畫可以看到,同樣的場景,僅僅是溝通方法不一樣,結果就差別這麼大,這樣的事情在孩子身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念之間,就可能會引導孩子走向兩條截然不同的未來。

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讀後感 篇四

如何説孩子才肯學讀後感

相信這是每一個和孩子相處的人都有過或正有的疑惑,它更困擾着每一個以孩子為教育對象的人,例如教師和家長。我也深陷其中。直到看了《如何説孩子才肯學》這本書,才有了醍醐灌頂之感,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很多種原因可以令一本書成為好書,文字優美、立論新穎、哲理深刻……而它卻得益於很強的操作性,並且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它是美國兩位親子溝通專家所着,其中一位還是專業的畫家,因此在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她的卡通表達形式。這本書分“如何處理干擾學習的情緒”、“吸引孩子合作的技巧”、“懲罰的隱患與替代懲罰培養自律的方法”等七個方面,但我覺得貫穿這幾個方面的是一個清晰的觀點,那就是“認同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感”。

書中每個章節都有很多例子,其中最具特徵的是書中配以有趣而又生動的漫畫,這些例子和真是和學習生活非常貼近,它提供了一種以孩子為核心的語言,通過這本書,我漸漸明白了現代的新的教育方法,不再是老師主導一切的舊的教學制度了。曾經看過一本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發展心理學》,這本書中在國小兒童的社會交往中説道:老師的期望能夠很積極的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改善孩子落後的行為習慣,裏面講到有研究發現:老師對學生有高期望時,他們就表現出更和藹,更愉快的態度,更經常表現有好的行動,微笑,點頭,注視學生,與學生的談話更多,給學生給予密切關注,更善於讚揚學生等等。可見老師的情緒,身體語言,口頭語言等多種傳地方式等多種傳遞方法上都應該更多的關注孩子,多給孩子鼓勵,真正的傾聽孩子説話,相信孩子會悄悄地變化,慢慢的健康自信的成長!

書中還輕鬆地將我們平時慣用的生硬的命令變得柔和卻賦教育意義呢!我們在課堂中經常能聽到這些詞“停下!”……“站起來”……“走開”……“坐下”……等等。但當它是個名詞時,你會發現它的魅力不小,“×××,你的座位!”孩子自然就會想到“我的座位怎麼了?”“哦,我得坐在座位上!”“我最好坐下!”如此簡單的詞性轉變,產生的效果卻可想而知了!

通過書中的漫畫可以看到,同樣的場景,僅僅是溝通方法不一樣,結果就差別這麼大,這樣的事情在孩子身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念之間,就可能會引導孩子走向兩條截然不同的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ppdgqr.html
專題